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天才神棍 作者:凤今(潇湘书院vip2014.03.24完结)-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夏芍还没说话,刘翠翠就问道:“老板,你这玉镯上怎么还挂个绳子,真多余。我能把绳子解了再看看么?还有,你这玉镯怎么卖?”
    早在刘翠翠戴上玉镯的那一刻,那摊主就知她是个外行了。因为内行人看玉,凡是有配绳的,都是先将绳子套在手腕上,在将玉放在掌心观看。刘翠翠连管都没管,直接就戴手腕上了,而且她居然还说要把绳子给解了。当然,在夏芍看来,这上面系着绳子纯属忽悠人,这玉压根就不是什么好玉。
    “噗!”胖墩在一旁闷笑一声,不说话。
    杜平奇怪地看他一眼,小声问:“怎么了?是不是那镯子有问题?”
    胖墩摇摇头,小声说:“有没有问题,翠翠姐都不会买的。”
    此时,摊主不咸不淡地伸出五根手指头。刘翠翠一看就懵了,问:“什么意思?”
    夏芍在她耳旁悄声告诉了她价格,刘翠翠顿时瞪大了眼,“啊?五百块?!妈呀,赶上我住校三个月的生活费了。”
    1997年的时候,虽然比前些年经济好些了,工资也涨了不少,可是普通家庭对于孩子的生活费大多还是管的很严的。刘翠翠家里还有个弟弟,父母靠种地为生,对她在市里上学住校的生活费把持得很严,一个月也就一百来块钱,所以对此时的刘翠翠来说,这镯子还是很贵的。
    “我还是不要了!”刘翠翠一把将镯子摘了下来,虽然很喜欢,不过她性子也算干脆,买不起就是买不起,也不多说什么,当下就将镯子小心放回了原地。
    虽然早就料到结果会是如此,但看见刘翠翠小心翼翼将玉镯放回原位的模样,夏芍还是忍不住心中酸涩,她垂了垂眸,随即笑着说:“翠翠姐,你要是喜欢玉镯,日后我给你寻件好的。”
    她笑容淡然里透着悠远底定,仿佛说的真是这么回事。
    刘翠翠一愣,接着便笑了,“行啊!有你这么句话,姐没白疼你!”
    她自然认为夏芍是安慰她的,但即便只是句安慰的话,她心里也挺感动。
    “走吧,咱们再去别处转转。”刘翠翠拉上夏芍,刚才没买到镯子的遗憾转瞬就没了,拉着她就一股脑地往下个摊子进发了。
    四人走远后,摊主白了一眼,“呸!还寻件好的!市场里转悠了几年,真把自己当个内行了。没钱的内行,那就是个屁!寻了好的,你买得起么!装蒜!”
    旁边的摊主听见了,笑道:“老马,你跟几个学生置什么气?现在的学生啊,不知道好好学习,整天就想些歪的。也不琢磨琢磨,连个学生都能捡着漏,咱们这些人还在这一行里混个什么?唉!算了,管他们做什么,咱们不指着这些人发财,还指着这些人送饭钱上门呢。”
    两位摊主相视一笑,不再说什么。
    两人却不知,此时的夏芍四人已经又走过了四五处摊子,突然之间,夏芍停住了脚步,目光望向前方的一处摊子。
    那摊子上,一堆摞在一起的碗碟里,一只青花大盘散发着淡淡的生古之气……


 ☆、第一卷 重生之始 第十九章 元青花
    夏芍脸上并无急切的神态,沉稳地带着朋友依次逛过去,直到走到那摊子前,才笑着跟摊主打招呼。
    摊主姓赵,叫赵明军,也认识夏芍,见她来了就热情招呼道:“小夏,又看见你了。来来来,看看这边,新上的货,也许能有入眼的哦。”
    夏芍笑着点点头,扫了一眼赵明军比划的区域,那只青花大盘正在他比划的区域内。
    刘翠翠和杜平不懂行,就只站在后头看。胖墩先蹲下身子将一只瓷碗上手把玩了起来,那只青花大盘,他连看都没看。
    二爷爷说过,80年代开始,景德镇开始仿造元青花,这些仿品泛滥在世界各地,国内更是重灾区。
    胖墩自小就很崇拜周教授,但凡他说过的话,他都记得很清楚。
    夏芍却在此时蹲下了身上,目光正望向那只青花大盘,且细细观察起来。
    这只青花瓷盘称得上是大盘了,直径目测足有50多公分,飞凤如意云头纹,构图满密,青白釉,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品相完好。夏芍轻轻上手摸了摸,釉面似糯米感,盘底呈外侧斜削状。
    赵明军一见夏芍看上了这只青花大盘,就咧嘴笑道:“小夏好眼光呀!这些年青花瓷可是收藏热,搞不好这还是元青花咧!那可称得上是国宝了,哈哈哈!”
    他这一笑,旁边的摊主也哈哈大笑起来,很显然,他们是在开夏芍的玩笑,而且谁都不认为这是元青花。
    青花瓷器不是只有元朝才有,上至唐宋,下至明清,都有青花瓷。但却只有元青花最热,究其原因有三点:第一,元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短,瓷器相比起其他朝代自然就少的多。第二,明初时期,曾有一次毁瓷运动,砸毁了很多元瓷,使得元青花更加稀少。第三,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出于生活所迫,不少文人和画家转向民间手工业谋生,从而使得元青花的画工和图案比之前的朝代有了质的飞跃!因而,只有98年历史的元代,却催生出了元青花这一奇葩,开启了明清两朝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说白了,元青花就是质量好,存世稀少,所以在青花瓷中最受追捧。
    但正因为真品稀少,市面上又仿品泛滥,这才造成了藏家一见到青花瓷,直觉就认为是新仿。这才使得明珠蒙尘,无人敢认。
    夏芍淡淡一笑,内心却有些激动。她这些年来,捡漏没少捡,早就到了泰然处之的境界。但元青花真的是太难得了,至少这是她五年来第一次遇到!她不仅断定这是元青花,而且还很有可能是官窑。
    因为眼前这只大盘是飞凤纹,而按照元朝律法,龙、麒麟、凤、白兔、灵芝等,臣庶不得用。因而这种禁用纹饰一般是官窑器!
    夏芍的记忆里,前世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曾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的天价拍出,成为亚洲艺术品的天字第一号,震惊国内学术界、艺术品收藏界和投资市场。
    虽然在古玩行里,碗盘一类的器物身价比瓶、罐要低,但这是真品的元青花,而且还是大盘,身价也不会低了!
    夏芍盯着手中的青花大盘,内心已渐渐有了个成型的想法。
    不过,她表面上却神色不露,甚至露出个腼腆的笑容,“赵叔就别笑话我了,这要是件开门,您指定连碰都让我碰。”所谓开门,乃是行话,指的是某一件东西毫无疑问是真货。
    “哈哈哈。”赵明军哈哈大笑起来,“你也算明白人。看你说话实诚,又在市场里学了几年了,赵叔也就不和你云里雾里了。这物件来路不高,你要真喜欢,这个价你就拿去玩。”
    说着,赵明军伸出两根手指。
    “啊?两百块?一个盘子这么贵!我刚才看那个好歹是个镯子,能戴,这么个盘子买回去能干什么?”刘翠翠白眼一翻,杜平却不说话,只是看着夏芍。
    胖墩在一旁偷偷拉拉夏芍,递给她个“你真的要买啊?”的眼神。
    夏芍不理他,“赵叔,您也知道我是学生,零花钱不多,我身上还真没带这么多钱。您也说了这物件来路不高,您就匀给我呗?”说着,伸出一根手指。
    赵明军道:“哎呦,这可不成。赵叔做生意也是要本钱的,你这杀的也太大了,我顶多给你让半张,再不成我就没办法了。”
    胖墩继续拉夏芍,夏芍却是一笑,“赵叔,您是不是能掐会算啊?我身上还真就带了这么多,多一分也没了。”说罢,就掏出一百五十块钱,付给了赵明军。
    赵明军见了钱,笑眯眯接了过来,“干你赵叔这一行的,自然是有些眼力的,比能掐会算差不了多少了,哈哈哈。”
    自然,赵明军是不知道的,在他面前蹲着的人才是真正的能掐会算,且是玄门第一百零六代嫡传弟子。
    赵明军把钱装进了兜里,这物件农村市场上上货来的,收上来才花了三十块钱,转手就翻了几翻。这物件要是个老藏友看上了,不找几个朋友来帮着掌眼,轻易不会出手买下。所以说,学生的钱就是好赚。
    赵明军乐了,此时看着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将青花大盘用报纸包起来,放进书包里的夏芍,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冤大头。
    旁边摊子上的摊主也望过来,有的摇头有的不屑,却没人开口说话。
    行里的规矩,交易后就不能再反悔退货。
    殊不知,夏芍此时内心也是这么想的。
    这一行考验的就是眼力,卖漏了也只能怪自己眼力浅。就像周教授当初捡漏的那块端砚,虽然摊主卖漏了,后悔得要命,却不能追回,因为交易已经达成。
    夏芍背上包,跟赵明军又说了两句话,这才和刘翠翠等人走了。
    一走到远处,刘翠翠就忍不住说了,“芍子,你个死丫头花钱真没个数!谁家花150块钱买个盘子回来?盛菜吧,大了。摆着吧,摆个盘子有什么好看的,谁家还没个盘子?”
    胖墩在一旁扑哧一声笑喷,“翠翠姐,这要是真品,放在家里当个摆件那可是了不得的!可问题是不可能是真品,我看这多半是景德镇仿制的。我二爷爷说,景德镇仿的元青花也不错,不过有走高端的,也有低端的。高端的十几万、几万不嫌贵,低端的一两百块钱的也有。刚才赵叔说了,这物件来路不高,肯定不知哪里收上来的,芍子花150买下来,可真是当了冤大头了。赵叔现在指不定心里怎么乐呢!”
    胖墩虽说才十五,可接触了几年古玩,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连平日里嫌他呆头呆脑的刘翠翠,此时都不住点头,觉得夏芍买亏了。
    杜平却皱起眉头,停下脚步,瞪着胖墩道:“既然你知道的这么清楚,刚才怎么不说?”
    胖墩挠挠头,一脸无辜,“杜平哥,你可不能冤枉我,我一直拉着她呢。她非要买,我也不好说什么啊。这一行的买卖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
    “什么这一行、这一行的?你小子才多大,毛都没长齐,少跟我提这一行!”杜平怒了,拉着夏芍就往回走,“那个姓赵的这不是坑人么!以为我们是学生,什么都不懂就好欺负了?走!我带你回去跟他理论,叫他把钱退给你!这破盘子,咱不要了!”
    夏芍满脑门黑线,哭笑不得。她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叫她还回去?
    杜平此时脸上却莫名飞红,夏芍的手腕白嫩细滑,牵上去极富弹性,吹弹可破一般,说不出的好手感。从小到大,他也不是第一次拉她,不知为何这一回就心跳不止。
    杜平恨不得拍自己一巴掌,这都什么时候了,他居然还想着这些!他拉着夏芍就走,“走,我们去和那个姓赵的理论!你放心,就是打,我也打到他肯退钱为止!”
    胖墩赶紧在后头追着道:“杜平哥!赵叔不可能退的,这一行没有退货的规矩,更没有坑人的说法!你……”
    他话没说完就住了嘴,见杜平回头瞪了他一眼,显然当真动了怒,吓得胖墩顿时不敢再多说。心想,今天要闹大笑话了,以后估计再来古玩市场,就没人待见他们了。
    却不想,夏芍将手腕不着痕迹地收了回来,止住脚步,“杜平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这盘子我真心喜欢,不会还回去的。”
    她脸上带着笑,眼神却是坚定平静,一股令人不敢再言的气势笃然而生。
    杜平一惊,方才夏芍将手腕从他的掌控中收回时,他只觉得掌心被一道莫名的力道一震,接着便将他的手弹了开,是他的错觉么……还是……
    “这事还是跟以前一样,你们大家帮我保密。尤其是胖墩,今天的事别告诉周教授。”夏芍嘱咐道。
    这些年,她和朋友们一起来逛古玩市场时买下物件的次数不多,也就三五回,每回都是要他们帮她保密的。尤其是周教授,他是个老藏友,若被他知道她买了物件回来,必定是会要来看看的,倘若被他看出是真品来,那这事就大了,十有八九夏国喜是要知道的。那就表示,夏芍的家人也要知道了。
    以她现如今的年龄,家人知道后,不可能任由她保管这些古玩,再者,家中亲戚里也必定会掀起风波,以他们的性格,到时谁都来插两句嘴,事情就不由她控制了。
    夏芍并不心疼将这些古玩给自己的父母亲,但她知道,他们并不懂这一行,更不会将这些古玩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到时亲戚们一番碎嘴,以父母亲的性格,指不定就分出去了。她积攒这些年的心血,很有可能就这么没了。
    不怪夏芍考虑的多,上一世对家中的亲戚,她可是了解地太多了。
    重生一世,这些有可能会发生的事,她绝对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她心里已经有了成熟的计划,她将找机会一举而动!
    见夏芍铁了心,刘翠翠等人也知再劝也没用了,只能点头说道:“行了,我们哪回不是站在你这边了?你花的这些钱,要是被你爷爷和爸妈知道,你的屁屁就要开花了,为了你的屁屁,我们只能替你保守秘密了。”
    刘翠翠眨眨眼,夏芍黑线一笑,“谢谢你们,我们坐车回去吧。”
    胖墩脸色古怪,杜平却仍在想刚才的事。
    四人就这么出了古玩市场,坐上了回去的车。
    车子刚刚发动,古玩市场里,一名四十来岁的矮胖男人就带着一位老者匆匆来到了赵明军的摊位前。
    男人对那位老者毕恭毕敬,眼睛往摊位上一扫,顿时一愣,接着就只觉头都炸了,脸色发白地一把揪过赵明军,抖着手高声问道:“赵老板!刚才摆在这里的青花大盘呢?”


 ☆、第一卷 重生之始 第二十章 陈满贯
    这名四十来岁的矮胖男人,名叫陈满贯,名字寓意不错,可惜现如今却遭遇了低谷。
    陈满贯是农村家庭出身,早年家境贫苦,他十来岁便到城里做工,在古玩行里学徒,凭着好学、勤快又肯吃苦,很快受到了老板的赏识提拔。加上他为人义气、热情,日积月累打下了不错的人脉关系。
    八十年代初期,这家古玩行的老板被儿女接去了美国定居,古玩行便转手给了别人。陈满贯早就有单干的想法,但他为人极重恩情义气,觉得老板对自己有恩,便硬是在店里留了下来。如今老板出国定居,对于新来的老板,陈满贯自然与他无恩无怨,这才从古玩行里辞工开始了单干。
    可这些年在古玩行里,即便再受老板照顾,陈满贯也没积攒下多少家底,并不具备开古玩店的资金。无奈之下,他只得在古玩市场里当起了跑道儿,也就是中间人。在古玩买家和卖家中介绍奔走,说成一笔交易就提些好处费。凭着他多年积攒的人脉和对古玩精准的眼力,没想到仅仅三年,就积攒下了丰厚的身家。自此,他便正式在市里开起了古玩店。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陈满贯很快成为了东市古玩商会的副会长,成为了东市甚至是国内有名的古董商。
    生意做的越大,心也就越大,加上这些年受人奉承追捧,陈满贯的心态也渐渐有些浮躁起来。1992年后,国家政策变化,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一些外国友人来到国内洽谈投资,其中一些人对国内的古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国家对于文物出口管制的很严,申报程序严格,且年代久远的有历史价值的,即便申报了,也不允许出口。
    但文物在海外市场的价格比国内要高出太多,这是块肥肉,陈满贯想吞下去,便动起了歪心思,做起了文物走私的生意。
    这犯法的买卖陈满贯做起来自然是小心谨慎,连着做了几回都安然无事,尝到了巨大的甜头,陈满贯的胆子也放开了。
    三年前,一批价值十几亿的文物出境到越南,原本走过几回都安全无虞的路线居然遇上了交火事件,非但送货的伙计死了,连文物都被打成了碎片。
    陈满贯一下子将身家赔了进去,好在这些年他走私一直谨慎,虽然受了一番调查,但事情并没漏,免去了他一场牢狱之灾。但面临着大笔的赔偿费用,他竟到了四处借钱的境地。可这时哪还有人肯借钱给他?从一名东市人人皆知的古董富商沦为穷光蛋,生意上的朋友开始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市里的官员更是摆出一副官威,打起了官腔。连这些年受了他不少好处的亲戚都开始说话不咸不淡。
    冷嘲、白眼、指指点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陈满贯在这三年里尝了个遍。
    遭遇事业的低谷,唯有当初与他从困难时走过来的糟糠之妻还不住地劝慰他,甚至忍受着娘家的挑拨指责,借了钱来供他东山再起,从没说过一句埋怨话。见妻子如此,想想这些年来自己发迹了,见了世面便对妻子冷淡了的做派,陈满贯羞愧难当。他曾嫌弃过妻子不够漂亮,身材不够苗条,连文化水平也不高,对古董更是一窍不通,跟自己没有共同语言。他这些年在外头应酬,面对年轻漂亮的女人的引诱,虽说最终把持住了,没有做下对不起妻子的事,但他内心越发看不上妻子也是事实。
    历经大起大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