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不错吗?”连蔓儿知道沈六说话一贯是这个风格,不过她还是又问了一句。

    “英明神武?”沈六微微侧转身子。眯了眯眼,突然道。

    风马牛不相及,这是报复吗?连蔓儿忍住了没笑。

    “开一家店应该不成问题。”沈六又道。

    这句话似乎说的没头没尾,但是连蔓儿却是喜上眉梢。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下晌连蔓儿说过的话,她自己当然不会不记得。沈六这样说,也就是表示他对连记的烤鸭很满意。

    鲁先生知道连蔓儿几个今天是为什么来的,因此适时地站起身,借口观赏一副古画,将楚先生、沈谨和沈谦都引了开去,小七也陪着跟了过去。

    厅内这会工夫,就只剩下沈六、五郎和连蔓儿兄妹。

    “六爷。”连蔓儿站起身,从袖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契,轻轻地放在沈六的手边。“以后咱们的铺子,还请六爷多关照。”

    沈六看了连蔓儿一眼,挑了挑眉,这才将那文契拿起来。文契的内容很简单,沈六一眼扫过去,就看明白了。连蔓儿将连记烤鸭店两成的干股送给了他。

    两成的干股,也就是五分之一。沈六什么都不用做,以后就可以每个月从连记烤鸭店的利润中得到五分之一的分红。

    “谁教给你的?”沈六用手指轻轻弹了弹那契纸,随后抬起眼睛,看着连蔓儿问道,“是谁跟你们说了什么话?”

    连蔓儿怔了一下,才明白沈六的意思。沈六是疑心沈家有人上她家打秋风,暗里递了什么话。

    “六爷,没有,没人教我们什么,也没人暗示我们什么。六爷对我们怎么样,我们心里清楚,六爷府里真正得用的人,也都看的明白。有六爷在,谁敢打我们的主意。”连蔓儿忙笑着解释道,“六爷,你别生气。这么做,也是惯例,在商言商。……六爷自然不缺这个,可我们这份心意不能少,是留着给六爷打赏下人。以后少不了麻烦他们,六爷也知道一句话,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你们可不是商。”沈六一字一句地道。

    “当然。”连蔓儿又是一怔,不过马上回过神来。刚才那句在商言商,不过是单指着这一件事。如今但凡有些家底的人家,哪一户不是既有田产又有店铺的。像这样的大事,涉及到沈六这样的人,就是别人家,也得主人家亲自出面才成。

    沈六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旁边的书案旁,慢慢地卷起衣袖。

    “笔墨纸砚伺候。”沈六一边气定神闲地卷袖子,一边说道。

    旁边并没有别人,只有五郎和连蔓儿,沈六那说话的语气,也不像是在支使别人。

    五郎和连蔓儿兄妹俩交换了一个眼神,五郎就上前铺开宣纸,连蔓儿研墨。沈六用的是上好的徽墨,随着那墨一点点研开,墨香也浅浅淡淡地弥漫开来。

    等连蔓儿研好了墨,沈六已经从笔架上挑了一只狼毫。在桌案前站定,沈六凝神片刻,随即提起笔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那宣纸上赫然是顺德坊三个大字,丰腻雄浑,神采飞扬。

    沈六写完了并没有立刻就放下笔,他扭头看了看连蔓儿。连蔓儿此刻正低头看着沈六的字,她还是第一次见沈六写字。本来以为沈六是一直习武的,又早入仕途,于文上面难免粗疏。可今天看见沈六写的这几个字,连蔓儿知道她想错了。

    五郎也好,沈谦也好,沈谨也好,他们的字,比起沈六来,功底上的就有差距。而楚先生、鲁先生都是大才子,他们的书法更是上乘,足可称之为书法家。可就是这两个人,他们的字比起沈六的,也还差了几分的筋骨和气势。

    连蔓儿又惊喜,又是赞叹。与沈六走的更近,接触更多,她发现沈六的优点就更多。连蔓儿又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沈六,绝不是只有一张美丽的面孔,他也不是单靠家世才有的现在的成就。

    年纪轻轻,就能够有现在的成就,沈六自然得天独厚。可是在天份之外,沈六也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看着顺德坊这三个大字,连蔓儿心里对沈六更加的敬佩和欣赏了。

    灯光映照下,连蔓儿的一张小脸似乎被蒙上了一层融融的金光,这让她的表情显得更加柔和,一双漆黑的眼睛则更加明亮。沈六扭头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美人如玉,而且是灵动的暖玉。

    “六爷真是天纵奇才!”连蔓儿忍不住赞了一句,这一次,是真心实意,几乎是脱口而出的。

    看到连蔓儿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欣喜和崇拜,沈六心中很是受用。他缓缓地放下笔,收回手的时候,差一点碰到连蔓儿的头。

    看着连蔓儿的包包头,沈六的手张了张,似乎有自己的意识一样,摸了过去。

    连蔓儿还在看沈六写的字,对此毫无哈觉。倒是沈六,距离连蔓儿的包包头还差那么一点的时候,他终于回过神来。

    五郎这个时候,正好抬起头,敬佩地看向沈六。

    沈六收回手,放下卷起的衣袖。

    “六爷,这是送我们的牌匾?”五郎就问沈六道。

    连蔓儿也抬起头来,眼睛亮闪闪地看着沈六。

    沈六点了点头。

    五郎和连蔓儿都喜出望外。


第七百一十四章 顺德坊 

     沈六会为烤鸭店题牌匾,这是连蔓儿没有想到的。连蔓儿和五郎又交换了一个眼色,沈六这么做的意思,他们都明白。

    五郎如今已经考取了秀才的功名,又有鲁先生这位老师和沈府的提携,以后一定会走入仕途。而小七,八九也要走和五郎一样的路。士农工商,连蔓儿家先是农,现在是士,进了士的门槛之后,她们还会一步步地登高。

    在三十里营子和锦阳县城有一两家连记还没什么,到了府城,就不宜再挂连记的招牌。她们是店铺的东家这一点没有错,却不宜挂在牌匾上。

    这是沈六为连家考虑的很周到、深远。

    其实关于这件事,连蔓儿也想过。她认为,挂连记的招牌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统一一个连记,更方便推广。她的期许,并不仅仅限于锦阳县、也不限于辽东府。她的期许更加广阔。

    但是,既然沈六做主为烤鸭店另外取了名字,连蔓儿也乐得接受。防微杜渐,沈六这些年浸淫于官场,他的视野比她深远广阔,连蔓儿尊重他的谨慎。

    得到沈六亲笔题的牌匾,这是意外之喜,不过这并不能让连蔓儿忘记,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六爷,最近府里有没有什么大宴席?”连蔓儿等着字迹干透了,就和五郎一起小心地将宣纸卷起来,准备一会拿走,一边又笑着向沈六问道。

    “大宴席?你又有什么点子?”沈六从桌案边走开,径直出了门,站在朱红栏杆边,凭栏远眺。

    五郎和连蔓儿自然也都跟着沈六出来。

    凤凰楼地势极高,站在这里,不仅沈府一览无余,就是整个沈城。也都尽收眼底。沈城城墙上的城门楼和角楼自不必说了,就是这凤凰楼,显然也具有军事用途。

    看看近处沈府内的通明灯火,再看看沈城内的万家灯火,一时间天高地阔。有风徐徐吹来,就有一个小丫头轻手轻脚地走近,手里拿了一件大氅。

    沈六扭头瞧见,又飞快地看了连蔓儿一眼。他拒绝了小丫头为他披上大氅的意图。而是伸手想要将大氅拿起来。不过,他又改变了心意,放下大氅,从楼边离开。又走进了屋里。

    如今的天气,入夜之后已经颇有些寒意。小喜和小庆那里也带了五郎、连蔓儿和小七的衣裳包,不过两个丫头都不在眼前。沈六重新走回屋里,倒也免了连蔓儿和五郎挨冻。

    “若是府里有大宴席,正好就用烤鸭宴。”连蔓儿就笑道。

    让沈六先尝一尝连记的烤鸭,为的就是先得到他的认可。而让沈府用烤鸭宴,大宴宾客,这才是连蔓儿的最终目的。

    毕竟,如果现在出去说沈六很喜欢吃烤鸭。相信烤鸭店开张后,也会有人慕名而去。但这样做,别人也就是听说。而如果来沈家赴宴,真的吃过烤鸭之后,那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能够来沈府赴宴的,自然是城中的权贵。这批人正是烤鸭店的目标客户群。而一旦有了这些人的追捧,烤鸭店才能够客似云来。

    “没有。”大马金刀地往椅子上一坐。干脆利落地道。

    这自然不是真正的拒绝,如果真要拒绝,沈六肯定不会这样说,也不会用这样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连蔓儿瞧着沈六就有些牙痒。

    牙痒归牙痒,借连蔓儿几个胆子,她也不敢将打沈六出气这种想法付诸于行动。不仅不能打,还得哄。

    “本来没有。可只要六爷说有,那自然就有了。”连蔓儿再次放出星星眼,“六爷,你老英明神武、气概不凡、就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星星眼的连蔓儿,此刻心里同时有一个小人。正横眉立目,指着沈六训斥。五分之一的干股难道你想白拿吗,拿人钱财给人消灾。你也是股东了,理所当然得为店铺做事。光拿钱不干活的美事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而且,你也不会做那么没品的事情,对不对?

    “我很老吗?”沈六抬起手,摸摸下巴上的胡茬,似乎有些不满地问。

    连蔓儿噎了一下,这才叫鸡蛋里挑骨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吧。你老,那分明是敬称,跟年纪没有直接的关系。

    难道马屁拍的还不够,沈六这是暗示她,要她夸她年轻英俊?

    连蔓儿辶恕K淙簧蛄很衬得上年轻英俊这四个字,但要让她真当着沈六的面,将这四个字说出口,连蔓儿觉得很为难。她没有立场这么夸。她的年纪和性别,让她没这个立场。如果她真的这么夸了,难道沈六不会认为她是轻薄他?

    沈六应该不会认为她轻薄他,但他会认为她对他有想法,肯定的。

    连蔓儿噎了一下,还来不及再说什么话,外面就传来脚步声,是鲁先生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与楚先生、沈谨、沈谦和小七一起回来了。

    大家又谈笑了两句,看着时辰不早,连蔓儿只得起身告辞。

    沈六并未作挽留,依旧是沈府派车,将连蔓儿等人送回了松树胡同。

    送走了连蔓儿等人,沈六就打发了沈谨和沈谦各自回去休息,自己也走回书房来。沈六坐在桌案前,将那张干股的契约拿出来又看了一遍,嘴角慢慢地露出一丝笑意。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将一副卷轴卷了起来。接着,就听得咔哒一声,墙上露出一个暗格。

    沈六从暗格中取出一只木匣,打开来,然后,将那纸契约小心地放了进去。

    一家店铺两成的干股,也许在别家是笔丰厚的财产,但在于沈六,这却算不上说明。这么小心存放的缘故,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就算是,先寄放在我这里吧。”沈六关了暗格,自言自语地道。

    重新走到桌案前坐下,沈六随手拿起一个书卷做夜读状。只不过,如果有人走近了看,就会发现,沈六的眼睛根本就没看那书卷上的字,他的心思,自然也没在书卷上面。

    一直以来励精图治的沈六爷,难得的走神了。

    另一边,连蔓儿已经回到了府城的家里。因为要办烤鸭宴的事,最终并没有得到沈六的认可,连蔓儿颇有些怏怏。如果对方不是沈六,而是另外别的什么人,她甚至会怀疑,这是对方嫌干股给的少了,想再多要一些。

    但对方是沈六,连蔓儿就没有往这方面想。

    连蔓儿将沈六这样做的原因归结为是因为沈六的为人,虽然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点,但那些优点都不能遮掩沈六的恶趣味、天生就不是好人。临睡前,连蔓儿还在不停的腹诽。

    第二天,吃过早饭,连蔓儿和五郎商量着,正要将沈六写的字拿去做牌匾,外面就报说,沈府的钟管事来了。

    沈府的人,和连家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军中的张千户,就是这位钟管事。

    将钟管事请进屋来,略作寒暄,钟管事就开门见山。

    “……后天府里要开宴席,请的人很多,六爷打发我过来跟四老爷、五爷商议。”

    沈府开宴席,却找连守信和五郎来商量,这分明是同意了她的那个烤鸭宴的要求。连蔓儿并不认为这是沈六一夜之间改变了主意,他肯定早就决定了,昨天却不说,还故意让她误解,结果,今天一大早,就送来了惊喜。

    欢喜之余,连蔓儿还是忍不住磨了磨牙。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忙碌了起来。而事情,进行的也相当的顺利。沈六即将进京为皇帝贺寿,沈谨即将入宫,而且毫无意义,将会是正宫的人选。临行前,沈府大宴宾客,城中权贵尽数到了。沈家在外地的人,能回来的也都回来了。这次的宴席,自然热闹非凡。而顺德坊的烤鸭,也在一夜之间风靡了全程。

    顺德坊是在大宴之后的第三天开张的,在一片鞭炮声中,红绸飘落,露出门楣上沈六所题的牌匾。而店内的烤鸭席面,则是早就被预定光了。不仅是开张这一天的席面都被定下,就是之后接连几天的,也都被预定了。

    顺德坊的吊炉烤鸭,全部需要预定。会有人按照预定的单子,专门从三十里营子往府城运送填鸭。夜间送到的鸭子,立刻宰杀,然后当天烤制,当天出售。只有提前预定,才能吃到最新鲜、最美味的烤鸭。

    顺德坊开张了几天,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坐在店铺后面的账房内,听着陈掌柜和账房先生汇报账目,眼睛看着旁边满满的钱箱,再一次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一家顺德坊每天的收益,竟然是她们在县城几家店铺的收益的总和还要翻上几番。

    “府城真是个好地方啊。”只有爷几个的时候,连守信不由得感慨道。

    “那当然。”连蔓儿笑道。辽东府内自然首推府城。然而,在整个大明朝的疆界内,还有比府城更繁华,更好的淘金之地。

    顺德坊,是名副其实的,刚刚起步。


第七百一十五章 礼

    连蔓儿对顺德坊烤鸭店有很高的期许,但是她并没有急于求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事都得一步一步的来。

    顺德坊有沈家的干股,这件事自然不会对外宣扬。但是,通过那一次沈家的宴席,明眼人都知道,顺德坊后面站着的是沈家。至于顺德坊的牌匾是沈六亲笔题写这件事,知道的人却并不多。就起缘故,是沈六极少给人写字。而日常公务、或者书信往来,沈六也极少用颜,而是多王。

    因为前期的准备做的漂亮,顺德坊开张之后就顺风顺水。连蔓儿一家人将管理的权力都下放给了陈掌柜,对顺德坊的日常事务都并不插手。

    虽然如此,一家人也并不清闲。

    五郎要去盛京学院读书、参加考较,有时候还要跟着鲁先生去沈府帮着办差事。小七或是跟着鲁先生、或是跟着楚先生念书。连守信则带着手下的管事,打算再盘下一两家店铺来。

    除了顺德坊,她们还打算在府城开一家店铺,专门卖她们田庄上的出产,主要是葡萄酒以及荷塘的出产。除此之外,再有别的合适的铺面她们也打算买下来,除了自家开买卖之外,还可以租出去赚取租金。

    与别人相比,连蔓儿算不上最忙的,但是她也没有闲着。松树胡同这宅子里的事务,如今都是她在打理。每天早上起来,她一般会花上两三刻钟的工夫,将宅子里一天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吃过早饭,有时候她会去沈家,陪一陪沈谨。若有空闲,她也会让连守信、五郎或者小七陪着,游览游览府城。

    不过,更多的时间,她都在为沈谨准备礼物。

    沈谨这次进京。实际上就是出嫁。小姑娘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大事。虽因为条件限制,沈家没有操办。但是作为好友,连蔓儿还是费了些心思,为沈谨准备添妆。

    沈家既富且贵,什么金银珠宝送过去,也不过尔尔。要送自然最好是自己花了心思、独一无二,有钱也买不到的好物件。自打知道沈谨要进京,连蔓儿就开始想这件事了。后来五郎从南面回来。带回来合浦鸭。她在计划着制作吊炉烤鸭的时候,同时也想到了要怎样利用那些鸭绒。

    连蔓儿打算,就送沈谨鸭绒。当然,她不会直接装一袋子鸭绒送给沈谨。要送。自然是送羽绒制品。连蔓儿跟一家人商量了,最后决定送沈谨羽绒被。

    羽绒被蓬松、轻软又保暖,绝对是闺中好物。

    而如何制作羽绒被,连蔓儿下了很大的工夫。

    首先是挑选最上等的鸭绒。连蔓儿选的是合浦鸭腰背部那些呈半球状的羽毛,还有身躯、尾翼等处的那些轴根短、管细软而羽丝多的羽绒。这些都是一只鸭子身上最轻软、保暖的羽绒。选好了羽绒,接下来就是清洗。除了用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