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枝儿变得能干了,这与她身份的转换有关。作为吴家唯一的媳妇,有些事她必须要学会。而另一方面,通过连枝儿的叙述,连蔓儿也发现,连枝儿的变化与吴王氏也有很大的关系。

    吴王氏带着连枝儿做事,教了连枝儿很多东西。

    “……有些事,在家里从没做过,婆婆教给我,很有耐心。”连枝儿也道。

    其实,吴王氏与连枝儿的这种婆媳关系,才应该是正常的婆媳关系。也是对一个家庭最为有利,最有益于家庭的和谐和发展的关系模式。

    婆婆可以成为媳妇的好老师。

    这个年代,很多女孩都是年纪小小就成了亲。因为年纪有限,经历也有限,这导致她们嫁入婆家后,还有很多事情不懂,心智也不够成熟。这个时候,婆婆对她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张氏和连枝儿这母女两个,可以说是这方面两个极端相反的例子。

    张氏嫁入连家,周氏并没有教她什么,就是张氏的孩子都那么大了,张氏在连家也只有听吩咐、干活的份,而对家事却没有任何发言的权力。而同时,周氏还将她洗脑成为一个愚孝的,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的媳妇。

    而连枝儿嫁入吴家,却被吴王氏带着学会了很多东西,渐渐地成为一个精明、能干的小媳妇。

    周氏作为婆婆,要的是对她俯首帖耳,没有自己的儿媳妇,别的事情周氏一概不管。吴王氏却肯教导儿媳妇管家理事,这才是为了家庭,为了儿孙的以后着想。

    “你婆婆可是个能干、到了去的人,你跟着她好好学,以后当家立事,娘也能放心。……好好孝顺你公公、婆婆……”张氏就道。

    “嗯。”连枝儿自然点头。

    “娘,”连枝儿见屋里没外人,似乎是犹豫了一下,才脸色微红,又微微压低了声音,在张氏的耳边说了句什么。

    “啥,真的?”张氏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嗯,我也说不准,所以问问娘。”连枝儿有些扭捏。

    “傻孩子,”张氏的神色柔和的几乎要融化了似的,“这就八、九不离十,跟家兴说了没,跟你婆婆说了没?”

    “还没,也还不一定那,我、我啥感觉也没有。”连枝儿又扭捏地道。

    “娘,姐,你们在说啥? ”连蔓儿看看张氏,又看看连枝儿,“是不是,我姐有了?”



第八百章 抬头见喜

    这个年代,婚姻为结两姓之好,除此之外,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延续香火。连枝儿一嫁入吴家,连蔓儿、小七她们就已经小外甥、小外甥地在说了,现在见张氏和连枝儿神神秘秘的,连蔓儿立刻敏感地猜到了。

    连枝儿似乎是怀了身孕。

    这可是大喜事。

    “蔓儿,小点声。”连枝儿忙红着脸道。她对自己是否已经怀有身孕并不确定,又素来腼腆,比其他的新媳妇更加害羞,因此不想在没有确定之间,让太多的人知道这件事。

    “你个小丫头,啥事你都知道。”张氏笑着嗔了连蔓儿一句。连蔓儿年纪虽小,却鬼精灵,什么事都瞒不过她。

    连蔓儿笑笑,往前凑了凑,听张氏和连枝儿小声地嘀咕。

    连枝儿是冬月二十八与吴家兴成的亲,那个时候,冬月的葵水刚刚走。当然,之所以选择那个日子成亲,也是张氏和吴王氏在考虑了连枝儿来葵水的日子之后确定的。如今刚进正月,连枝儿自到了吴家,就再没来过葵水。

    张氏就掰着手指头,帮连枝儿计算日子。

    “……若说这刚成亲,葵水的日子也有乱的。今天是初二,大概错过了有七八天。还真是不大说的准。枝儿,你没害酸?身子有没有不舒坦?……不过,你的日子一直都挺准,这七八天也不短了……”

    娘儿两个说了一会,还是不能完全确定。

    “娘,干脆请李郎中来给我姐把把脉,那不就啥都知道了。”连蔓儿就道。这种事情,还是要郎中来给看看脉象,才稳妥。

    连枝儿却连连摆手。

    “……要不是的话,让人笑话,说我娇气啥的……”

    庄户人家的媳妇,诸如怀孕、生子这种事情。大都是凭经验,没有经验就顺其自然。总之就是粗生、粗养,极少有请郎中的。如今连枝儿还是将自己当做庄户人家的媳妇来看待。

    “姐,你怎么这么说。谁会笑话你呀,也没人会说你娇气。我们绝不会说,那你觉得家兴哥会说吗,还是婶子他们会说?”连蔓儿就笑道。

    有的时候,连枝儿还是有些小心过头了。

    “这个事。也不在这一天半天的。”张氏想了一会,就说道,“可也不能耽误。你这第一胎,万事都要小心。才不会伤了身子。……一会,我跟家兴透透话,等你们回去,就把这个事跟你婆婆说说。估计你婆婆心里也有数。到时候,请了郎中去你家给看看,家兴和你婆婆肯定乐意。”

    张氏虽然恨不得立刻就请了郎中来给连枝儿诊脉,但转念一想,觉得这种事,还是吴家做比较好。张氏的想法极为传统。得让吴家的人最先知道要有孙子了的喜讯。

    连蔓儿暗笑,所以说,连枝儿在做媳妇和处理婆媳关系方面的小心翼翼,完全承自于张氏。

    张氏和连枝儿商量好了,真的就打发人去叫吴家兴。

    张氏和连枝儿说这些私密的话的时候,连蔓儿可以凑上去旁听,可要和吴家兴说相关的事。连蔓儿却不好在场。因此,她笑嘻嘻地出门来,带了小喜就往前院来,打算亲自去厨房看看,给连枝儿和吴家兴准备的酒席。

    等她从厨房里转了一圈出来,就看见小七带着小厮小核桃,还有小和尚小坛子,三个乐呵呵地从门外走进院子里来。

    “又跑出去玩了?”连蔓儿招手叫小七。

    “姐。你咋上跨院来了?”小七忙乐颠颠地跑过来。

    小核桃和小坛子也跟过来,都忙向连蔓儿行礼。

    “我到厨房来看看饭菜做的怎么样了。”连蔓儿就对小七道,又笑着招呼小坛子,“……住持大师傅可好?吃过了没有,厨房里有刚蒸的豆馅馒头,还有素菜。让小七陪你吃。……刚有人送了一坛素酒,正要给庙里头送过去。你来了正好,一会就拿回去,给住持大师傅。”

    “已经吃过了,是在叶儿家吃的饽饽。……素酒我师傅最稀罕,就是总叨扰这……”小坛子憨憨地笑着道。如今小坛子也长了些个子,但不是很高,却格外的结实。他现在还是经常去叶儿家,帮着提水,劈柴,或者做些别的活计,赵氏很喜欢小坛子,常留他吃饭。

    “吃过了也没关系,再在我家吃点。我家的豆馅馒头特别好吃。”小七说着,就让小核桃陪着小坛子去厢房坐了吃东西。

    “姐,刚才我们在庙头,看见银锁和她娘了。”小七和连蔓儿往正院来,一边走,一边告诉连蔓儿道。

    今天初二,连兰儿也回娘家,这并没有什么奇怪。

    “就她们俩人?现在才到,坐车来的?”连蔓儿就顺口问道。

    “姐,我看见她们俩是从村子里出来,往镇上去了。”小七忙道。

    这就有些奇怪了,连蔓儿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连兰儿来娘家串门,就算不住下,起码也得吃过了晌午饭才能回去。而现在这个时辰,就算连兰儿极早地从县城出来,极早地到了三十里营子,可也来不及吃晌午饭吧。

    吴家兴和连枝儿是从镇上来的恶,而且来的极早,现在家里还没开饭那。

    不吃晌午饭,就这么急匆匆地回去,这肯定是有什么事。

    “小七,你看见有人送她俩没?”连蔓儿就又问小七。

    “没人送,就银锁和她娘。俩人是走着往镇上去的,看着挺着急。银锁和她娘脸上都挺难看的。”小七就告诉连蔓儿道。

    “姐,我也是觉得挺奇怪,要不就不跟你说了。”小七又对连蔓儿道。

    “是这样啊,那就应该不是突然家里有事要赶回去。”连蔓儿想了想,自言自语地道,“是跟老宅闹翻了?”

    可是周氏历来心疼连兰儿,将连兰儿的位置捧的高高的,又怎么会和连兰儿闹翻那?

    不是周氏,可老宅里还有别的人。敢于和周氏作对,而且还能气走了连兰儿和银锁,会是谁,会是什么事?

    “小庆,”连蔓儿略一思忖,就将丫头小庆叫到身边,“挑两样软和好克化的菜,给老宅送过去。”

    连蔓儿又对小庆低声嘱咐了几句,小庆答应着就去了厨房。

    “姐,你是让小庆去打听打听?”小七就问连蔓儿。

    “嗯。”连蔓儿点头。

    她是嘱咐小庆,借着去老宅送菜的机会打听打听连兰儿到底是怎么回事。连蔓儿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出于一种需要。

    老宅有连老爷子和周氏,和她们的关系就千丝万缕,而连兰儿虽然看着是老实了,但依旧对周氏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掌握老宅那边的动态,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连蔓儿就带着小七往后院来,刚走到穿堂,迎面就遇见了刚和张氏说完话的吴家兴。吴家兴脸上乐淘淘的,嘴角几乎就要咧到耳朵边上去,走路的脚步还有些发飘。

    连蔓儿不由得暗笑,知道这肯定是张氏跟吴家兴说了连枝儿的情况,吴家兴觉得自己要做爹了,所以乐的。

    “姐夫。”连蔓儿和小七就都站住,叫吴家兴道。

    “蔓儿,小七,呵呵、呵呵。”吴家兴傻乐道。

    “小七,你陪着咱姐夫到前厅去吧。”连蔓儿见吴家兴这样,就忙让小七去陪着他,也免得一会他走路不小心撞了墙什么的。

    “姐夫,你这是喝酒啦?啥事这么乐呀?”小七还不知道连枝儿可能怀孕的事,一边陪吴家兴往前头走,一边问。

    连蔓儿忍俊不禁。

    回到后院屋里,张氏和连枝儿都是一脸的喜色,正在亲密的说话。

    连蔓儿就上了炕,将刚才从小七那听到的,连兰儿和银锁没吃晌午饭,就回县城的事说了,之后又说了她自己的猜测。

    “看来还真是闹翻了。”张氏就道,“要是往常,肯定得吃饭,就是回去,也是让老宅的人去镇上,把车叫到大门口来才能走。”

    “不是说四郎在县城做工,平时就住她家?怎么会闹翻?”连枝儿也奇怪道。

    四郎是腊月里去纸扎铺子上工,并没几天,就过年了。纸扎铺子暂时歇业,要等到正月初十之后,才会重新开张。如今四郎也是歇在家里。

    周氏本来就待连兰儿极好,因为四郎住在连兰儿家,连守义那股人如今也得巴结着些连兰儿,还真是没理由会闹僵。

    连蔓儿一时也想不出理由,张氏若有所思,也没有开口。

    “四郎在纸扎铺子干的咋样?”连枝儿就又问。

    “听说还行。”连蔓儿就道,“也没干几天,就放假了。要是他过了这个新鲜劲儿,还能好好干,那老宅那边,以后就算是多了一个撑门户的人。”

    “他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连枝儿又问。

    “这个可说不好。”连蔓儿就摇头道,“听说是去了那几天,一文钱也没拿回家来,说是铺子里给的就少,他住在银锁家,还得给添菜什么的。……估计以后就算挣了钱,也不会往家里交。”

    连守义也好,四郎自己也好,自打去了纸扎铺子之后,都决口不再提工钱的事情。

    “哎呀,这要真是闹翻了,不会是因为那件事吧?”张氏突然道。



第八百零一章 争端

    “娘,是什么事?”连蔓儿忙问道。她还真想不出,有什么是张氏知道,而她不知道的事情。

    “我也是猜的。”张氏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前两天,你三伯娘来咱家串门的时候跟我说的。好像是二当家的两口子,想要银锁嫁给四郎,说是亲上做亲。”

    “啊?”连蔓儿和连枝儿都是大惊,“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是芽儿她娘上叶儿家,跟我三伯娘说的?”连蔓儿就问张氏,“咋没听叶儿跟我说过啊?”

    “这事叶儿也不知道。”张氏就道。

    那天何氏去连叶儿家,正赶着连叶儿出门去了,不在家。何氏就跟赵氏唠叨起了四郎的婚事。觉得四郎跟银锁年貌相当,而且还是亲上做亲。赵氏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张氏,之所以没跟连叶儿说,是觉得连叶儿小小年纪,不适合这方面的话题,也没必要跟叶儿说。

    “你三伯娘跟我说了,我也没往心里去。”张氏就又道,“银锁她娘那心可大着了,这两年,给银锁说亲的也不少,她都没看上。那些个,还都是县城里的,多少有点家当。老宅现在有啥?二当家的两口子有啥?四郎有啥?说啥亲上做亲,人家根本就不可能看上二当家的那两口子还有四郎。”

    “二当家的两口子都是啥样人,那都是净想占便宜,不想吃亏的人。想让四郎娶银锁,他们想的是好,可根本就是行不通的事。我琢磨着,他们也就是自己个想想,绝不敢真提出来。可今天这样,实在想不出别的由头来,我猜也就是这件事。”

    连蔓儿觉得这件事有些出乎意料。这个年代,婚假的事情讲究个抬头嫁女、低头娶妇。也就是说,女孩要高嫁。男孩要低娶。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

    而老宅与连兰儿家,这些年来往,外人怎么看先不说,但是在老宅的周氏和连兰儿的眼睛里,都是连兰儿家的地位和门槛要高于老宅的。而连兰儿的性情,是绝对不会让闺女低嫁的。这些年,连兰儿有意无意表现出来的态度也证明了这一点。连兰儿对银锁的婚事的期许是相当高的。

    而老宅的众人,在周氏的辖制下,也都习惯了低连兰儿一头。

    而如今,老宅更加的没落了。在这种情况下,连蔓儿就没想到,连守义和何氏竟然生出了让四郎娶银锁的念头。

    不过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事,能让连兰儿跟老宅闹翻了。

    “等会听小庆回来咋说吧。”连蔓儿就道。

    娘儿三个又说了一会话,小庆就从老宅回来了。

    “怎么样,打听到什么?”连蔓儿将小庆叫进来,问道。

    “……婢子去的时候,他们正吵吵那……”小庆忙禀报道。

    小庆按照连蔓儿的吩咐。挑了两碗菜用食盒装了,就往老宅去。她一走进老宅的大门,就听见从上房屋里传出来的争吵声。

    “……她凭啥看不上四郎?四郎不是她亲侄子,这亲上做亲,有啥不好的,她凭啥不答应?还甩脸子走了,她是想咋地。是想跟咱老连家断道是咋地?”小庆首先听到的,是连守义的大嗓门在吵吵。

    “……这些年,我都不惜的说她。她没少借咱老连家的光。当初我大哥风光那会,那跟我大哥那一股都的多近来着,你们不知道的好处她都捞了不老少。就花儿办嫁妆那一件事,她在里头,她就捞了不下二三十两银子!”

    “用着咱,就脸朝前。用不着咱了,那就屁股朝前了。你她从太仓她也没少捞啊。不说银子,就是那尺头、首饰,她就没少捞。看我大哥从太仓回来之后,她搭理我大哥了?没用了,她能搭理吗?她不搭理我大哥。她看人家老四过好了,就去巴结人家老四了。”

    “人家老四可没给过她啥好脸。今天咱提让四郎和银锁亲上做亲,她就不乐意了,说不是这个事。那当初不是她,要把银锁说给五郎,要跟五郎亲上做亲?那个上赶着的劲儿,不还捎信儿给我爹,让我爹给做主啥的。后来也没少跟我娘跟前嘀咕。

    “也就人家老四家这件事上主意正,她没法子了,不敢提这件事了。”

    “她凭啥看不起四郎,凭啥看不上咱老连家?她自己个不是从老连家出去的,她没从老连家捞好处。平常说的啥都好,有事要用着她了,她就扭脸不认人。”

    “四郎现在有差事,配银锁绰绰有余的。她不念别的,就念她是连家的闺女,这些年没少从连家得好处,她也应当把闺女给四郎。”

    “她还别瞧不起谁,四郎那是老四的亲侄子,是五郎的亲哥,那往后,好处都少不了的,她不趁现在好好巴结着,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还……”

    “就他一个人吵吵,别人那?”连蔓儿就问小庆。这件事,还真就让张氏给猜对了。

    “就他跟老太太俩人吵吵的。”小庆就道。

    “老太太吵吵啥了?”张氏就问。

    听小庆说的这个情形,可以猜得出来,应该是连守义提的婚事,然后连兰儿被气走了。这种情况下,一边是孙子,一边是外孙女,一边乐意这门亲事,一边不乐意,连老爷子和周氏就有点被夹在中间的意思。

    老两口子要表态,都要十分小心。为了一方和另一方争吵这种事,尤其是跟孙子这边争吵,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做。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