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个之前,咱还有一件大事。”五郎就道。

    “对。”连守信就点头。

    这件大事,不用说,一家人也都清楚,那就是沈六和连蔓儿的亲事。有了皇帝和皇后的赐婚,两人的婚事再无阻碍。依着沈六的意思,自然是越早将连蔓儿迎娶过门越好。尤其是经过了闫道婆意图下毒毒害连蔓儿的事件之后,沈六迎娶连蔓儿的心思就更加迫切了。

    按着沈六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蔓儿进入沈府,每天在他跟前,他才能够放心。

    连蔓儿知道,沈六将这次的事件看的很严重,于他,几乎就是生离死别一般。经历了这样的事件,沈六更明白了,他不能失去连蔓儿,他想尽快和连蔓儿在一起。

    而以沈家的财力物力,就算是立刻要迎娶连蔓儿进门,也没什么困难。不过,沈六还是压下了他这样迫切的心思。不为他自己,而是为了连蔓儿考虑。

    连蔓儿想要等五郎的媳妇进门之后,才出嫁。而且,连蔓儿这边的嫁妆还要准备。沈六虽然并不在乎连蔓儿带多少嫁妆嫁给他,但是嫁妆却是一个出嫁女儿的脸面,也是连家的脸面,沈六得给连家和连蔓儿时间,让他们好好地办嫁妆。

    沈六在婚期的事情上做出了妥协,但是关于文定的事,他提出了要求。原本两家就是口头上定下了亲事,如今有赐婚的圣旨,但是男女成婚要走的程序却不能少。

    沈六要在五郎成亲之间,正式跟连蔓儿定亲。不能立刻娶连蔓儿进门,似乎只有这么做才能稍微纾解他那一颗迫切的心。

    连家最近喜事连连,一家人都忙的几乎人仰马翻的。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家都忙的非常乐乎。对于沈六的这个要求,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一家人也都了解沈六的心思,沈六已经做出了让步,他们当然不会在乎这个时候再忙碌一些。何况,对于这件事,他们也非常的乐见其成。

    儿子的婚事不能耽误。女儿的婚事同样不能拖延,为此辛苦劳累些,根本就不算什么。

    问名、交换庚帖,合八字,紧接着,就是定盟,也就是俗称的文定之礼,也叫做小定。沈六连同沈三、沈九等一众心腹家人,在媒人的陪同下来到松树胡同连家,送上红绸、金簪、金戒指、金耳环、羊、猪、礼烛、礼香礼炮、礼饼、连招花盆、石榴花等聘礼。小定所下的聘礼与大聘所下的彩礼不同。都是有定数的,而且更注重吉祥的象征意义。比如花盆和石榴花这两项,就象征着连生贵子、多子多福。

    接下来便是定亲的仪式。连蔓儿盛装出来。受了插戴,并献上甜茶。定亲的仪式结束后,连家便请媒人和沈家众人入席。

    之后,连家又准备了十二样的回礼,给沈家带回。至于沈家送来的礼饼,则分散给各亲朋好友。这个年代,嫁女不发喜帖,分散礼饼就算是通知。收到礼饼的众亲朋好友自然会来添箱贺喜。

    这一天,沈连两家尽欢,算是稳稳当当地定下了这门亲事。

    亲事已定。连蔓儿就要学别的待嫁姑娘,再不好和沈家的人见面了,也不好在出门。只能每天待在深闺中,绣自己的嫁妆。

    前面的两条,连蔓儿自然遵从。至于后面的,她却不能每天只绣自己的嫁妆。眼看着五郎的婚期临近,一家人忙的脚打后脑勺。她平常又管家,此刻也不能完全脱身。只除了不能出门。每天依旧要料理家务,准备五郎的婚事。便是家人采办来的她的嫁妆,很多也都要她亲自过目、做主。

    五郎的婚期临近,住的远的亲友们先陆续到了。赵氏带着连叶儿,二郎和罗小燕,张家众人、吴家一家子、陆家等众亲眷是最先到的,就都安排住在了松树胡同的宅子里。还有锦阳县的知县等众官员、众交好的乡绅仕宦、包括王举人、王太医、老金、老黄等也都来。

    让张氏特别高兴的是,三郎和王七也来了。

    腊月二十,连家松树胡同的宅子内外披红挂彩,五郎坐在高头大马上,迎亲的对方吹吹打打将秦若娟迎进了家门。

    连守信和张氏都是按品级穿戴了,坐在喜堂上面,笑容满面地受了五郎和秦若娟的跪拜。礼成,秦若娟被送进新房,各院开宴。

    女眷们的宴席都摆在西苑的东暖阁里,沈三奶奶、沈谊、沈诗还有沈家其他几位在府城的女眷自然都来赴宴。今天这种场合,连蔓儿也要出来招待宾客,大家一个暖阁内坐着,也就讲不了什么避讳了。

    沈谊和沈诗都过来和连蔓儿坐了一席,沈三奶奶另在一席,离的不算远,没跟同席的太太、奶奶们说几句话,就非要扭过头来,招连蔓儿跟她说话,话里话外的带着调侃,惹的周围的女眷们笑声不断。

    连蔓儿微红了脸,心里颇为无奈。风俗就是如此,定了亲还没出嫁的姑娘们往往成为大家打趣的对象。曾几何时,她也曾打趣过连枝儿和张采云,如今,就轮到她了。

    五郎成亲,连家自然不惜财力,酒宴办的十分的丰盛。这一天的喜庆、热闹自不必说,到了晚间,张氏的屋中就坐满了人。别的客人都散了,就只有自家的亲眷,大家亲亲热热地聚在张氏的屋中说话。

    五郎过来见礼,脸上微微有些发红,显是在酒宴上也喝了酒。屋里众人就都笑。

    大家早就都见过,该有的礼数五郎都尽到了,这个时候不去新房,又跑来见礼,委实可爱的紧。

    “你这孩子,礼也太多了。”李氏坐在炕上,就笑道,“这个时辰,你还往这边来干啥,赶紧,回你自己房里去。”

    五郎只是笑,还稳稳地在旁边坐了下来。


第一千零一章 欢聚

    五郎不着急去新房,可是张氏着急。

    “我和你姥,我们没啥事,就在这唠嗑解解闷。你上这来干啥啊?”张氏就对五郎嗔怪道,“亲戚、长辈你也都见过了,今天这个日子,谁还能挑你的礼?你赶紧回你自己房里去,别让你媳妇等。”

    “她一个人, 你快点去陪陪她。”

    张氏催五郎赶紧去新房陪着秦若娟。

    屋内众女眷就都善意地笑了起来。新郎官不着急会新娘,新郎官的母亲却比新郎官还急。无他,不过是心里急着想要抱孙子而已。当然,这也是张氏的一份善意和好心,新娘子进门,不能冷落了。

    “娘,不忙,我在这陪大家伙坐一会。”五郎并不起身,只是笑着道。

    张氏看着五郎脸色微微有些发红,知道他是在宴席上喝了酒。

    “咋地,有点喝多了?”张氏就将五郎叫到跟前来,低低的声音询问,又嗔怪道,“不是早都嘱咐他们了吗,让他们帮你挡着点儿,少喝点儿酒。今天你是新郎,啥是正经大事你不知道啊?”

    辽东府成亲的风俗,拜过天地之后,夫妻礼成。新娘子被送进新房坐帐,新郎则要入席陪同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敬酒这一环节更是必不可少。

    有句俗话,叫做新婚三天无大小。这头三天里,自然也包括酒席上,大家伙可以敞开了闹新郎和新娘子。这在酒席上因为敬酒,被灌倒的新郎不计其数。

    连蔓儿一家自然知道这个风俗,又想到五郎年少。是个书生,且辈分也不高,料定了酒宴上的情势必定十分“严峻”,因此早做了周密的安排。五郎挨桌敬酒,除了有伶俐的小厮跟随,一半是伺候,一半是看情形调换酒水之外,还特意请了沈三爷、吴家兴、王幼恒等几个轮流陪伴。

    沈三爷几个年长有身份的负责压阵,让人不好太灌五郎喝酒。至于吴家兴、王幼恒等几个跟五郎同辈、年纪轻的。那就负责帮着五郎挡酒。这个所谓挡酒,不是沈三爷那种挡酒。沈三爷往五郎身边一站,只真的能挡住人不来灌酒。吴家兴、王幼恒等人的挡酒,就只能替五郎喝酒了。

    除了这些人,沈六还亲自上阵。陪着五郎敬了一桌的酒。

    “娘,我没喝多。大家伙帮我挡了不少的酒。”五郎就笑着道。不说别人,吴家兴酒量那么好的人都醉倒了,还有两个给五郎挡酒的同窗也都醉了。

    张氏见五郎虽脸上微红,但言谈举止都和平常没什么区别,也就放了心。虽是如此,张氏还是立刻就让人送了醒酒汤上来。看着五郎喝了,就往外撵五郎。

    “去吧,陪你媳妇去。我们这说话,你在这。我们还不方处。”张氏就道,五郎还是笑着不肯走,张氏干脆就叫了人来,吩咐将五郎送到新房去。硬是将五郎给撵走了。

    虽屋里大多为五郎的长辈,不过五郎在的时候。大家还是收敛了许多。等张氏将五郎给撵走了,一屋子的人就又说笑起来。

    “五郎啊,长大成人了。”李氏就跟张氏感叹,“这日子过的多快,你也做婆婆了。五郎是个好孩子,往后啊,肯定能孝顺你。我呀,总算是不用再惦记你了。”

    “娘啊, 我大姐早都不用你担心惦记了。”胡氏陪着李氏坐在旁边,就笑着道,“我大姐这叫苦尽甘来,往后的日子,都是甜的。”

    “今天做了婆婆,再过十个月,那就做奶了。”吴王氏在旁边也笑道。

    连蔓儿和连枝儿,连叶儿也在一边坐着,听着众人说笑,连蔓儿就朝连枝儿和连叶儿使了个眼色,三个人站起身。

    “娘,我们上我那屋说话去。”连蔓儿对张氏道。

    “去吧。”张氏点点头,她们说的高兴,一些话题也不大方便让小姑娘听着,连蔓儿姐妹几个自去说话,大家都方便。

    连枝儿还带着大宝,连蔓儿就抱了大宝,领着连枝儿和连叶儿到西屋坐了。

    “这屋里,变了不老少。”姐妹三个坐下,连枝儿四下打量了,就说道。

    在和吴家兴成亲之前,连枝儿跟随一家人来府城,也在这个屋子里住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这宅子刚买下来没多久,装饰的也简单。如今,这屋里装饰改了,还添了许多好东西。

    “这不是给我哥准备亲事,这宅子都收拾了一遍。这屋子也跟着收拾了。我本来不想摆这些个东西,是咱娘说的,白放在库房里也是放着,还不如挑一些摆出来。”连蔓儿就笑着道。

    屋中的古董玩器,有他们自家看中了买下的,也有人送的礼,再有,就是这次皇帝和皇后赏赐下来的。

    沈谨除了送了许多的衣裳首饰给连蔓儿,还挑了些精巧的古董送了过来。这些东西,连蔓儿本来说收着就好,是张氏劝她挑喜欢的摆出来。

    “……也是昭显皇上和皇后的隆恩……”当时张氏还这样说道。这样文绉绉的话,并不像张氏能说出来的,连蔓儿就知道,这是那些太太、奶奶们劝张氏的话。

    沈三奶奶也向连蔓儿说过类似的话。

    连蔓儿想了想,也就点了头。如今她身份不同,是县主,起居坐卧之处太简了,别人看着也不像。

    连枝儿曾在这屋中住过,还觉得新鲜,连叶儿第一次来,更是觉得眼花缭乱。大宝吃饱喝足。刚才还睡了一觉,这个时候也格外精神,看着什么都觉得新奇。

    连蔓儿就抱了大宝,挑那些出色的摆设,给连枝儿、连叶儿和大宝说了一遍。连枝儿和连叶儿都听得入神,大宝还不大懂这些,只是看见了喜欢的,就想摸。

    “可不能给你碰,”连枝儿就教育大宝。“这些都是金贵的东西,你又拿不稳,摔了怎么办?”

    “这有什么,大宝稀罕,就让大宝抱着玩。除了御赐的。担着干系,别的东西,摔了就摔了。小孩子,谁没摔过几件东西。”连蔓儿就笑道。

    “他小孩子,不能养成这个脾气。”连枝儿颇为不赞同地说道,“在家里,我们也是这样。”

    大宝是吴家一家人的宝贝。不过连枝儿在这方面却做的很好,就是不肯溺爱大宝。因此,大宝虽年纪小小,却相当懂事。也就更招人喜欢了。

    果然,连枝儿这么说,大宝就安静了,虽然面上还有些委屈。却不再要那些东西玩了。

    连枝儿这样,连蔓儿暗暗地点头。如果换做她。对自己的孩子也会这样。但是大宝是她外甥,她就难免会心软。

    连蔓儿就叫了小丫头过来,将大宝喜欢的物件一样样拿过来,让大宝摸。

    “这些东西沉,你抱着不好玩,姨再给你找更好玩的东西。”然后,连蔓儿又笑着对大宝道,就叫吉祥打开她的箱子,翻出两个银质透雕的玲珑球来,给大宝玩。

    大宝得了玲珑球,喜笑颜开,连蔓儿就让吉祥和善喜在旁边带着她玩,自己和连枝儿、连叶儿安静地说话。

    “蔓儿是县主了。”连枝儿和连叶儿就都感叹道。

    关于这个消息,连家并没有特意地告知,但是这样的大事,人们口耳相传,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转眼就传遍了辽东府。别说连家的众亲眷,整个三十里营子,就是整个锦阳县都轰动了。

    “……咱们知县大人特意下乡来,你们都在府城,就上我们家去了。我听你姐夫说了两句,好像是想建庙建祠啥的。”连枝儿就告诉连蔓儿道,“这不,五郎成亲,知县大人也来随礼了。估计,就得跟咱爹和五郎商量这件事。”

    “这样……”连蔓儿略一沉吟,就道,“那我得早点跟咱爹和哥通了个气,我才多大,什么庙和祠堂这些,我可禁受不起。而且,又耗费人力物力的。县衙出钱,那也是大家伙交的赋税。”

    不管是庄户人,还是买卖人,为谋生计都十分辛苦。他们从嘴边省下来的银钱交了赋税,这些钱,应该用来做那些更有益于国和民的事情。要用大家的血汗钱给自己建那些无谓的建筑,连蔓儿无论如何不能认同。

    “我估摸着,你都不用跟咱爹和五郎通气。”连枝儿就道,“知县跟他们说了,他们也不能答应。”

    “那倒是,”连蔓儿又想了想,笑着点头,“那这事我不用着急了。”

    五郎自不必说,就说连守信。连守信或许不懂什么利国利民的大道理,但是他却一直执有着质朴的信念。虽然身上有官衔,但他一直都不觉得自己是官,他是老百姓,并且是个日子过的不错的百姓,因此就更加怜恤那些日子过的一般的。

    百姓们生存不容易,乱花费百姓的血汗钱,是要遭天打雷劈的。不用连蔓儿说,连守信也不会答应知县用县衙的钱给连蔓儿建那些个东西。

    以后的事情也证明,连枝儿和连蔓儿料想的不错。知县找了连守信和五郎,这爷俩个很坚决地拒绝了。


第一千零二章 消息

    连枝儿和连蔓儿就都笑了。一家人,往往性格上总有些相似之处,而且相互了解,言行上自然而然地就有了默契。

    “知县大人那天来的时候,可热闹了。还请了我爹过去。”连叶儿在旁也笑着说道,“知县大人还办了酒席,我和我娘都去吃了。”

    “大家伙都跟我说,往后我也是县主的妹子啦。”连叶儿就嗤嗤地笑。

    连枝儿和连叶儿两个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告诉了连蔓儿当天是如何的热闹,大家伙是如何的高兴等。

    “老太太都跟着你沾光了。”连叶儿又往连蔓儿跟前凑了凑,略压低了声音说道,“知县大人到咱三十里营子,还去村里看她来着,还给她送了东西。”

    连蔓儿哦了一声,并没再多说什么。毕竟,这种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啊,这么大的福,她也享的不舒坦就是了。”连叶儿语气一转,又说道。

    “怎么回事?”连蔓儿听得连叶儿话里有话,忙就问道,一边又看了连枝儿一眼。

    连枝儿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她又闹腾了?”连蔓儿就又问了一句。五郎成亲,家里来了不少人。都只说家里一切都好,并没有说别的。可听连叶儿这样说,似乎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而且还事关周氏。

    连蔓儿心中不由得就猜疑,难道是周氏出了什么事?大家伙故意瞒着不说,只怕触了五郎亲事的霉头。一众亲眷有这番好意,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但同时。也证明,应该并没有太过严重的事情发生。毕竟,这个年代的习俗规矩在那摆着,而且,这一家亲眷都是处事稳当靠谱的人。

    “应该不是啥大事吧……”连蔓儿就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大家伙商量了,说不是大事,就没告诉你们。知道你们忙,好几件喜事连在一起了。”连叶儿就凑在连蔓儿的耳边,低低的声音说了几句。

    “哦。”连蔓儿轻轻地哦了一声。目光不由得黯了一黯,不过随即就恢复了正常。

    “就是这么个事。”最后连叶儿又道,“没告诉你们就对了。我在家的时候就跟我娘说了……”

    说到这,连叶儿又四下看了一眼。屋里并没有别的丫头伺候,只有吉祥和善喜两个在另一角逗大宝玩耍。

    连叶儿就又压低了声音。

    “没错。她是做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