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人坐着说了一会话,张氏就张罗要包饺子。除夕夜一家几口吃的饺子,张氏历来不让厨房里包,都是她自己动手。如今秦若娟进门,张氏还是依着这个老规矩。

    “……我知道,府城里那些人家,这些事都是让下人来做。照说咱们家也不是没有伺候的人。我就是习惯了。感觉只有这样,才有个过年的意思。这点活,也不累,也不埋汰。一家人一起干,还亲香,还热闹。”张氏特意跟秦若娟解释了一下。

    秦若娟进门数日,已经觉察连家与别家的不同之处。比如张氏的宽厚可亲。不给媳妇立规矩,比如这一家子浓浓的亲情。因此张氏说要自己动手,她一点都不意外。

    “娘,您不用特意跟我说这个。我也乐意包饺子。……在家里,过年的时候,我娘也带着我们包饺子,一家子吃。过上元节,我娘还带我们裹元宵。”秦若娟就笑着道。

    听秦若娟这么说,张氏就很高兴。说实话,之前跟秦家太太往来,也唠过一些家长,张氏那时候就觉得和秦家太太谈得来,也就是说在持家过日子上,两家人的很多理念都是相似的。这也是张氏愿意定这门亲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果然,秦若娟进门来,各方面大家都相处的很融洽。

    这么说着,一家人就决定自己包饺子。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被赶到了一边去,爷三个也不下棋了,带着人到外面放鞭炮,顺便巡查去了。

    张氏做了婆婆的人,就做了包饺子的总指挥,连蔓儿负责调馅,秦若娟也卷起了袖子,开始和面。自家闺女干活什么样,张氏早就习惯了,她主要就看秦若娟,不时地指点一二。看秦若娟动作娴熟,张氏就更高兴了。

    “……五郎爱吃手擀面,面要揉上劲儿,吃着越劲道越好……”张氏笑着告诉秦若娟,“他还爱吃炸酱面,就用咱自家里头下的酱,别的地方的他都吃不惯。等明年,我带着你,你也学学。很好学。”

    “哎。”秦若娟痛快地答应着。

    厨房里有请的大师傅,什么样的美食做不出来。但是自家人亲手做的,这里面的意义又不一样。也并不是每顿饭都下厨,偶尔亲手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甚至一碗简单的面,更可以融洽家人之间的关系,增进感情。

    在张氏看来,儿媳妇能亲手给儿子做吃食,那是心疼儿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

    连蔓儿在一边,将一切都听在耳朵里,不由得也含笑。秦若娟不矫情,没有娇小姐的脾气,这正是连家所需要的媳妇。也是当初他们决定要给五郎娶长女做媳妇的原因之一。

    等连蔓儿调好了馅,秦若娟将面也和好了,就在炕上另放了桌子,安了面板,娘儿三个各就各位,包饺子。

    一会的工夫,就听见门帘子响,五郎走了进来。


第一千一十二章 年初一

    “你怎么回来了?”张氏见五郎来了,就笑着问道,“你爹和小七那?”

    “……刚才六郎,还有小坛子来了,我爹带小七还有他俩往庙里去了。家里没啥人,让我回来。”五郎就笑着答道。

    连蔓儿笑着看了看五郎,又笑着看了看秦若娟。说什么家里没啥人,特意打发了五郎回来,连守信这其实是想让五郎和秦若娟多些时间相处吧。还有一种可能,并不是连守信让五郎回来的,而是五郎他自己要回来的。

    不然,就算回来了,在前院书房待着好了,这么急巴巴地到这来,可是为什么那?!

    “嘻嘻。”连蔓儿忍不住笑出声,一面偷偷冲张氏眨了眨眼睛,然后招呼五郎,“哥,你要是没啥事,你也帮我们包饺子吧。”

    “嫂子,你还不知道。我哥包的饺子可好看了,不比我跟咱娘包的差。”说完这句话,连蔓儿又笑着向秦若娟道,“我哥心思灵,学什么会什么。”

    “是……是吗。”秦若娟脸色有些发红,低声道。

    “五郎啊,你要是没别的事,就过来包俩,给你媳妇看看。”张氏也跟着笑道。

    五郎好脾气地笑了笑,真就在丫头端来的水盆里洗了手,然后走过来坐下,向面板上伸出手。秦若娟半垂着头,似乎并没看五郎,可五郎刚伸出手来,她这边就挑了个擀的极为圆润的面皮送了过去。

    五郎顺手接过来,舀了饺子馅,极利落地捏了一个饺子。

    “看看,看看。”张氏就让大家伙看。五郎手里托着刚捏好的饺子,恰似一只周周正正的元宝。

    大年三十的饺子,为了取一个好兆头,都是包成元宝形,而平时包饺子就没这么多的讲究。

    “嫂子,你看,我哥包的好看吧。”连蔓儿还故意笑着问秦若娟。

    “还……挺好的,……没咱娘包的好看。”秦若娟依旧半垂着头,说道。

    连蔓儿就笑,秦若娟这才是口是心非。看她刚才偷瞄五郎的模样,明明非常的欢喜,可是嘴上头。还得将婆婆奉承在头里。

    张氏和五郎也都笑。不过,两人都没笑出声,张氏还给连蔓儿使了个眼色,让她也不要笑了,免得秦若娟更加害臊。

    五郎包了一个饺子。就不包了,而是接过秦若娟手里的擀面杖,接着擀皮,让秦若娟跟张氏和连蔓儿一起包饺子。

    说起来,擀面皮这个活计颇需要些力气,比包饺子要费力。以前连蔓儿一家包饺子。这个费力气的活计,一般都是连守信来做。

    五郎这是心疼自己媳妇啊!

    张氏很欣慰!秦若娟红扑扑的一张脸,嘴角挂着笑。连蔓儿在旁边几乎能闻见空气中那甜丝丝的味道。

    一家六口人。只包了两帘的饺子,大家就停了下来。和的面和调的饺子馅都没用完,这也有个讲头。比如说,团年饭里头,必定要有整鱼。取意年年有余。这包饺子的料故意富余出来一些,也是同样的意思。

    将东西都收拾利落了。大家又都洗了手,坐下来喝茶说话。

    “……你没问六郎在那头这年过的咋样?”张氏就问五郎道。

    今年过年六郎没跟连蔓儿家一起过,早在年前,二郎和罗小燕就来说了,要六郎跟他们一起去过年,那里有连守义和何氏,也算是一家子团圆。连守信听了,就点了头,而且还很高兴。

    “说是过的还不错。”五郎就道,“饭菜准备都挺丰盛的,鸡鸭鱼肉该有的都有。两家在一起过的年,也都和和气气的。待会说是还得回去吃饺子。”

    二郎和罗小燕那边,有二郎和罗小鹰两个人的工钱贴补家用,连蔓儿家不时的接济,这两年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这次二郎和罗小燕去府城喝五郎的喜酒,也送了体面的贺礼。回来的时候,连蔓儿没让他们空着手,大包小包地给了他们不少的东西,其中就有很多过年要用的。

    不只是二郎,凡是去了府城的亲戚们,连蔓儿都给了丰厚的回礼。包括三郎和王七那边,因为他们离的远,来往不方便,还额外加厚了一成。

    “那就好。他们也过起来了。”张氏就点头道,而且,连守义和何氏也消停多了。只是后面这半句话,张氏没有说出来,毕竟是当着新媳妇的面。

    很快,连守信带着小七回来了,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守岁。叶子牌和跳跳棋都收了起来,一家人商量了,另外取了投壶来,就在屋里玩投壶的游戏。

    投壶的游戏十分古雅,旁边有小丫头帮忙计分,连蔓儿还让人拿了几件玉佩、荷包、扇坠等小玩意做彩头。等这些彩头纷纷有了主家,一家人才笑着停了。接下来,就是吃年夜饺子。

    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大家围坐,先是连蔓儿吃到了包在饺子里的银角子,大家纷纷向她道喜,接着小七、五郎、秦若娟,张氏和连守信都吃到了银角子。

    这依旧是为了取个好兆头,所有的银角子,都是张氏亲手包进去的,而且,张氏还在饺子上做了记号,确保家里每个人都能吃到这好兆头。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吃到了银角子的时候,还是特别的高兴。

    吃过了饺子,一家人又忙穿好的大衣裳,都到院子里来。院子里,早已经摆好了数架烟火,听得庙里新年的钟声响起,五郎、连蔓儿和小七还有秦若娟就笑嘻嘻地拿了线香。将一架架的烟火点燃。

    前院里,还有小厮们放起了鞭炮。

    看着烟火在夜空中绽开,听着四下犹如擂鼓般的鞭炮声,一家人站在一起,迎来了又一个新年。

    大年初一,连蔓儿比以往起的还要早,收拾好了,就过来张氏的屋里,五郎带着秦若娟,还有小七也都来了。连守信和张氏都穿戴一新。坐在炕上,几个孩子齐整整地站了,给两人拜年。

    连守信和张氏笑着受了拜。又笑呵呵地拿出一个个胖鼓鼓的荷包来,给几个孩子发压岁钱。连守信和张氏给几个孩子发的压岁钱相当的实惠,每个人都是四个笔锭如意的足金小金锞子。之后,连守信和张氏又说了两句勉励的话,一家人又摆起香案。先在屋里拜过了圣旨。然后,又出门来,到御赐牌楼前跪拜了。

    至此,一家人新年最重要的仪式就全部完了。又吃过了早饭,就陆续地有拜年的人登门了。因为今年不同往年,来拜年的人更多。尤其是女眷,一直热闹到晚间,最后一批客人才散去。

    一家人简单地吃了晚饭。张氏就让大家伙都早点去歇着。

    “……今天五郎媳妇最忙,赶紧歇着去吧。”张氏还特意夸奖并嘱咐秦若娟。今天一天人来客往,秦若娟作为长子媳妇,要陪客,还要负责安排茶点饭食等。难得片刻的清闲。

    “……都是我该做的,并不累。”秦若娟忙笑着道。

    “怎么能不累。我也是从这个时候过来的。”张氏就笑道,“去吧,歇着去吧。明天不用像今天这么早了,明天清静,就你姐她们来,咱们好好乐一天。”

    大年初二,雷打不动地姑奶奶回娘家的日子。

    初二一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秦若娟依旧先在桌下服侍着。今天早饭的主食除了几样精细的粥和面点,还有一盘极具辽东府本地特色的饽饽。

    一个个米黄色的饽饽,憨态可掬地挤在盘子里。秦若娟小心地揭去饽饽底下的玉米软皮,放进大家的碗里。

    这些饽饽,是张氏一早特意让厨房里的人准备的。因为她一早上起来,突然间很想吃饽饽。

    如今家境富足,早已经不是从前将饽饽当做主食的时候了,但是每到腊月,家里还是要包很多的饽饽。除了下人们吃的,送人、施舍的,一家人自己也吃。他们对于饽饽的喜爱,并不下于那些粳米白面做的精致点心。

    而实际上,只要将面磨的够细,配比掌握好了,豆沙馅煮的好,薄皮大馅的饽饽绝对算得上是美食的一种。

    秦若娟服侍了一回,张氏就让她也坐下吃。

    “……这饽饽你吃的惯不?”张氏还特意问秦若娟道。

    “吃的惯。”秦若娟点头,她是河间府偏南地方的人,那个地方,并没有冬天吃饽饽的习惯。“娘,我以前没来辽东府的时候,就吃过饽饽。是我爹在京城做官,人家送了一些。我们吃了,都觉得好。……京城里也有卖的,就是不好买,也没这个好吃。”

    也有辽东府的人在京城做官或者是经商的,就将这饽饽传了过去。不过,离开了本地的饽饽,难免就有些“变异”,虽然也好吃,却没有本地人自己做的那么地道。而且,饽饽也像大酱一样,每家做出来的味道都有些不同。

    “我娘今年也让厨房包了饽饽,也没这个好。”秦若娟又道。

    “……咱家里今年包的多,亲家要是爱吃,赶明儿个就让五郎多送些过去。”张氏就笑道,“等今年冬天,我带你包一回,你也会了。”

    “哎。”秦若娟很乖巧地答应道。



第一千一十三章 商议

    吃过了早饭,张氏就张罗要打发车子到镇上去接连枝儿。

    “人家家里也有车,”连守信就随口说张氏道,“天还早,过一会他们自己就来了。”

    连守信的意思,是说现在巴巴地打发车过去,会让吴家以为他们是催着连枝儿过来。

    “我知道你的意思,”张氏想了想,不以为然道,“那我想早点让闺女姑爷和外孙过来怎么啦?枝儿的公公婆婆不是那样多心的人。他们自己坐车来,还是咱打发车去接,那都是一样的。”

    连守信就笑笑,不说话了。他们与吴家相交多年,相互之间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张氏说的也不无道理。大家都是没什么挑剔人,这件事怎样做,也都没什么妨碍。结果,一家人还是依着张氏的话,五郎亲自带人带车往镇上去,很快,就接了吴家兴、连枝儿和大宝一家三口回来。

    到了上房,吴家兴、连枝儿带着大宝跪下给连守信和张氏磕头拜年。连守信和张氏两口子看这三口人穿着喜庆的新衣,吴家兴精神,连枝儿漂亮,穿的跟个棉包子似的大宝可爱,两口子笑的都合不拢嘴了,一面忙让人扶了吴家兴和连枝儿起身。大宝更是被张氏一把抱进了怀里。

    吴家兴和连枝儿依着规矩,带了不少的礼物过来,吃穿用的都有。连守信和张氏也都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的红包。

    连蔓儿家的规矩,孩子们就算是年纪大了,已经成年,但是在父母跟前,还是小孩子。因此,吴家兴和连枝儿两口子都得了压岁钱。和连蔓儿、五郎、小七、秦若娟一样,不偏不倚。

    至于大宝那一份,除了小金锞子,还有张氏前些日子买的金锁片。那是她逛铺子的时候,看见了觉得好看,就买了来,打算过年要送给大宝的。

    除了连守信和张氏给的,五郎和秦若娟,连蔓儿、小七也都给大宝准备了压岁的礼物。一家就都看着大宝坐在炕上。对着面前堆成一座小山的礼物,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吴家兴和连枝儿还给五郎、秦若娟、连蔓儿和小七准备了礼物,这几个也都有相应的礼物回赠。一时间屋里珠光宝气,笑语不绝。

    吴家兴陪着坐了一会,就跟着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往前院去了。上房屋里就留下连蔓儿她们。连枝儿和大宝都已经脱了大衣裳。都上炕里坐了。秦若娟张罗茶水点心,张氏和连蔓儿一面逗大宝玩,一面和连枝儿说话。

    “……家玉她们两口子没来?”张氏就问连枝儿道。

    “年前就捎信儿来了,家玉的身子还不大稳,害喜的也厉害,这么老远,怕出点啥事。她们还说要来。大宝他爷奶让人去说,不让她们来。”连枝儿就道,“不过,那边也说了。家玉不能来,家玉女婿说啥也得来拜年。……知道我初二得上这来,特意错开,说初三来。”

    “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张氏就道。

    连枝儿跟吴家玉关系处的好。相互礼让迁就,自然遇事好商量。而为了能让连枝儿和吴家玉处好关系。连蔓儿他们也没少下功夫。所谓以心换心,大家的感情都是慢慢处出来的。

    “你公公婆婆今天都在家不?”张氏又问连枝儿道。

    “他们也没闲时候,”连枝儿就笑道,“这不,等我们出门往这来了,老两口子也要出门,今天有两处酒席,估计等我们回去了,他们还在外头那。”

    “你公公婆婆也都是大忙人。”张氏听了,就也笑了。

    “五郎媳妇,别张罗了。”连枝儿见秦若娟还带着人往桌上摆果子,就笑着招呼道,“过来坐,咱们说会话。”

    “对,那些事,就让丫头们干就行了,你也上炕来,咱们娘儿几个好好说会话。”张氏也冲秦若娟招手道。

    “大宝,叫舅妈……”连蔓儿就抱着大宝,教他管秦若娟叫舅妈。

    大宝跟秦若娟还不熟,小孩子好奇心重,就依偎在连蔓儿怀里,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打量秦若娟。

    “这个金魁星是谁给你的呀,大宝?”连蔓儿又从大宝那一堆礼物里拿起个金魁星,问大宝道。

    “是……舅舅,大舅舅。”这个金魁星大宝很喜欢,他知道是五郎给他的。

    “对,是你大舅舅,还有你大舅妈给你的。”连蔓儿就又告诉大宝道。

    这个时候,秦若娟也上炕来坐了,并伸出手,要抱大宝。大宝一开始还有一点认生,不好意思,躲在连蔓儿怀里不出来,张氏、连枝儿都忙笑着在旁边劝他,告诉他那是大舅妈,和他很亲,而且很喜欢他。

    大宝这才从连蔓儿怀里出来,略有些矜持地让秦若娟抱了他。

    秦若娟作为家中的长姐,也是带过弟弟妹妹的。看她抱着大宝哄大宝说话的样子,一点也不见生疏。大宝就矜持了一会,也就喜欢上了这个身上香喷喷的舅妈,他也不矜持了,就在秦若娟怀里舞手舞脚,还跟秦若娟“唠”了起来。

    张氏、连蔓儿和连枝儿都忍不住笑。

    娘儿几个带着大宝玩了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