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士们日日饱食更别提日日肉食了。
阴夙听了整个人都呆了“你……你……日日都训练他们?”
“当然,一日至少保持六个时辰的训练,这是最少的了,有的时候还会带着他们出去见见血,保持一下锋锐气势和自信心。”聂政道。
“这……这是谁说的?日日训练那么长的时间,那还不把兵士们的身体给练坏了?”阴夙此刻不止惊了,甚至眼神中都带着莫名的诡异看着聂政,急切的道“莫非妹夫你有什么特别的训练方法?”
“就是张弛有度,保持体力,保证足够的饭食供应,最主要的是主食和肉食的供应。饭食的方面,都是淑之在管着,从来没有啥出漏,所以我这边的部下们体质都还可以。”
还可以……?╮(╯_╰)╭,说笑话呢啊?你这样的兵士们要是只能算还可以,那我那里的算什么啊?垃圾集中营??阴夙脸抽抽了。
其实若是要养兵,必须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的供给,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体质,由弱到强,这事儿,聂政隐隐知道,顾昭隐隐知道,淑之更是门清,所以在供给兵士们肉食的时候,顾昭虽然肉疼,但是还是同意了淑之的想法,但是有个前提是淑之这边能够负担的起,不能超过承受极限去供养兵士。
淑之自家就是出身财团的千金大小姐,对于老爹的要求同样的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所以她跟顾昭就跟聂政几乎是同时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法子,兵士可以招纳,但是有精兵悍卒才可以收录。
其实仔细想想,阴夙也就明白这其中的关联和关键。只是……他一脸哀怨的看着聂政诉苦道“妹夫啊,你们若是这样弄,我们那里还蓄养得主私兵呢??给我们留点人吧?”
这……听了阴夙的话,聂政其实也想到了阴夙的难处,只是说起利用其它投效过来的势力和人,自己若是没有点嫡系势力,那么将来这主公位置谁做啊?听谁的话呢?若是自己成为了人家的传声傀儡?聂政觉得:哥还没那么高风亮节。所以他是绝对,绝对不会断掉现在他所训练的这些兵士们的肉食供应的。
所以聂政看着阴夙也是皱着眉头一脸的危难,却没有出口答应他,或是回应他的意思。
淑之看到俩人一个苦脸,另外一个着一脸的纠结,不由出声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啊,分流不就成了?”
分流?什么意思?阴夙和聂政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她,就连抱着聂琰的滟之也带着惊异的眼神侧目着,莫非三妹妹真的有什么好方法?她……什么时候成长至斯了?
“其实我们付出的多,所以招来一些本身实力就不错的兵士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当然毕竟私兵那是需要啊,世族富绅府上都是需要蓄养的,既然大家都需要部众,但是能够给予的待遇却极为不同,不如彻底把差距拉开,把怨怼变成一种激励,你们觉得怎么样?”淑之笑mimi的说道,吊引起了聂政和阴夙足够的兴趣,“媳妇儿,你快说说,这个差距怎么拉来??你呀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主意了?”聂政欢喜的说着,眼中全是爱恋之色,主意好不好还在其次,主要是说的那个人他喜欢,还有说的那个人其实为了他在着想,这才是他心中最受用的……
第158章 没抢生意
其实淑之听了阴夙的话,就隐隐有了个想法,阴夙他们要的是能够保护他们安全的私兵,又不是战场上能征惯战的精兵,人家给出那种能让百姓们活命的待遇已经是不错了,但是他们所要求是私兵,跟聂政想要的那些能够保护家族,以后还能够建立功业的精锐之兵那是全然没有可比性的,不过,聂政现在的部曲,对外也叫做家族的私兵,你家私兵,我家也是私兵,同样是私兵,待遇却天差地别,却是会导致人员的不稳和外流,而且类似阴夙这样的世家所培养的私兵,自然是比外界的其它富绅们家中蓄养的私兵要强上几分,自然把他们培养出来付出的也前期的人力物力也就更多,偏偏淑之这套食物供给的招纳大法,打击最深就是阴夙这类世家,自持有些本事,还不满于原本的主家明明那么有钱,却给那么低廉的待遇的家伙们,不跳槽还有怪。
不过,聂政身边可是用不了那么多私兵,这样一来,他们人心浮动出来了想再回去就难了,阴夙这样世家大幅的却了私兵,再想招录却因为聂家这边待遇摆着呢,心中有些想法的人,宁愿缓缓,等等看,看看什么时候聂家还招人,宁可闲着也暂时不到世家那边去。
这不就认为的造成的人力市场上的供需不平衡了,一方面大量缺人,一方面却待价而沽,实际岗位和岗位价值都摆在那儿,这种情形下,要不聂家降低待遇,要么世家和富绅那边就提升一小部分待遇,所谓逼不得已,总有妥协,而财大气粗又贪生怕死的世家和富绅们最后妥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么最后损失得多也是他们……
想明白了这些淑之就道“其实,我们也不希望大姐夫您因为我们受到牵累而有所损失了。但是您也看到了,如今这拢右还在西蛮手中,大元干脆抛弃了这块地和整个陇右的子民。我们都是离根的浮萍了,若是再没有自保之力,那以后就没安生日子可过了,可以说现在这世道乱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家都是不能放弃养兵之策的,我们不仅会养兵,而且会争取养出真正的精兵来。
自然我们也不能作势姐夫那边受损失不是?尤其姐夫也说了,若是大家联合到一起,以我夫君为首,或许可能在未来占得某个时机,建功立业呢?对吧?”阴夙听了点点头,知道重头戏要来了。“淑之妹妹,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办法你就直接说出来吧。”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既然大家各自需求不同,不如将愿意与我们联合的世家叫到一起,然后把挑选兵士的标准确定一下,我们要最好的精兵,给予最好的待遇,你们要合格的私兵,而对于兵勇们来说,这样也很公平,你们有什么样的伸手能力就到什么样的主家去。”
阴夙听了这话,脸皮子不自觉的抽抽,有点懊恼的道“你是意思是说,让我们用你们挑剩下的?”这多让他没脸啊?他们阴氏那可是正经的世族啊,大世族啊~
“大姐夫你看,你们养私兵,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看见护院对吧?我们养私兵是为了什么?是为决战沙场,将来争夺地盘是吧?你看,明明是目的的训练兵士,当然给予的待遇和相应的要求都不同啊是不?”淑之一副我说都是实话,跟你交代的都是实底的表情,大家都是亲戚啊~
可是阴夙理智上能够理解淑之的话,情绪上却实在接受不了,他阴夙,是世族是世族之长~纵然不是武将世家出身,让看说吃人家挑剩下的人,那也是无论如何都说不下去的。“要不,我也给你们一样的标准吧。”宁可当冤大头了他~
阴夙说完这话,脸还是惹不住肉疼的抽抽。
“其实吧,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大姐夫你把你们家的私兵也采取内部分流的办法,流出一小部分战斗力强,持续训练的精锐之兵,然后其他淘汰到私兵中去,这样里子面子都有了,而且还不用过于抛费。”阴夙听了淑之这话,看了她一眼,脸色一沉,停顿了一下才道“其实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办法,可惜我们世族之中也不是每家都愿意这样做,他们还是想……”
“大姐夫,有的事情是可以与人为善,互相妥协的,有的事情却是需要坚持原则的,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刚硬的坚持原则,在支持的时候还是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小手段的。”
噗——,听了淑之这句话,阴夙彻底喷了,他看着这个妻妹,就好似第一认识她一般,要知道王淑之是女子,而且王淑之才十七岁,最主要的他曾经调查的很清楚,这位王家小姐其实并没有多少阅历和经历,她是父母羽翼下长大的,唯一经受过的挫折也不过是曾经未婚夫谢家小子的婚变一事,可是看看这丫头说出来的话,这种严密谨慎,甚至说是老谋深算滴水不漏的架势,他怎么感觉到好似顾昭亲临了呢??
这……除了说这丫头宿慧惊人,阴夙真是想不到还可以说什么了。
“淑之,你是不是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说说看。”这个时候,阴夙已经开始正视起端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小丫头,这个小丫头可不是寻常女子啊。
“其实我也是刚刚听了大姐夫的话,才有了那么点小小的想法,如今整个陇右郡将近六成的百姓和世族,富绅都逃到了楚国控制的四县境内,这明显是地少人多啊,原本在四县有家业或者是亲戚的还好多点,或者是有些小本事,能做工的百姓人家还算可以安定下来,继续生存,就可怜那些无依无靠的,就只能四处乞讨,度日艰难啊~”淑之说完这话,看了一眼聂政,就瞅见聂政正一脸欣赏和认同的注视着她,当他们的视线对上时,那家伙还咧嘴给了她一个傻傻的大笑脸。
哼,╭(╯^╰)╮,就知道你喜欢听这些……
接着她又错开了聂政的视线望向阴夙,果然看到他带着戒备的疑惑表情,淑之温婉一笑,继续解说道“不如由大姐夫和我家夫君牵头,联合起愿意跟我们联合世族和富绅,我们一起联手开拓农庄,创办养殖业,打通商路,联合兴建各种赚钱的手工作坊等。当然,征兵这种事儿,放置在不显眼的地方,作为必不可少的补充。
我们可以先牵头讨论一下协作的方案啊,我看那个制陶器就很有赚头,若是大批量的发到周边的国家去,想必能够给我们带来大量的金银财货,姐夫觉得呢?”
噗,阴夙的一口茶水又喷了,他真是不是故意的啊,实在是这丫头的想法太惊人,胃口太大了,疯了吗,她?“淑之,你要知道,但凡是赚钱的行当,没有人不喜欢的,也没有人愿意把利益让出来。他们怎么可能跟你联合一起赚呢?都是世族,谁还拿不出那点本钱来??”
阴夙直觉的反驳了淑之的话,觉得她这想法实现的可能性太小。
“那若是我们起始就是要建立一座山一大规模的制陶作坊呢?”淑之歪着头,俏皮的问。
噗,阴夙又喷了,天,她是做梦吗??“淑之,现在的制陶器的作坊,能够一次制作几十件陶器的已经算是规模不小了,能够炼制数百件陶器的那已经是官陶了,你要知道,纵然是建成了大规模的制陶作坊,没有真正的大师来看,那还是出不了什么良好的成品的。”
“我有办法?我就想问大姐夫你,敢不敢干了?我打算跟人联合建立制作陶山,就是那种一次能出产上万件陶器的那种。”咔咔,阴夙手腕子一抖,茶碗上的盖子一没留神就掉到地上,碎了。“陶……陶……山?”阴夙觉得自己的嘴也抖了。
“嗯,就是陶山,”然后mimi眼睛,自信的笑笑,看着聂政首先说道“预计用人俩万余,当然是连工匠带其它的都算上,(这年头没机械,采购搬运等等都得人工,淑之觉得自己还算是保守估计)最初的投入用银,我接受你们十万两一成股资,当然我没有那么多钱,技术入股。”
你是人吗?是人吗?十万银一成股,你怎么不去抢银子啊?还有什么,你技术入股,空手套白狼啊你?阴夙觉得这也妹子说话也太下道了,越来越不靠谱了。他刚刚张口打算干脆回绝了她,就听到淑之道“陶山建在明处,其它的联合手工业的作坊用以迷惑楚国,暗中我有几种我想出来的新式的刀剑和箭矢的设计图,还有让人实验出来的样品,不知道大姐夫有兴趣吗?
大姐夫你知道吧?这铜湾城附近就有一处露天铁矿,我去看过储量还不错,当时选择到铜湾城安家落户其实就是冲着它来的。”淑之俩手忽然在身前交击,一副讨要夸奖的笑意。
却让阴夙忍不住身子抖了俩抖。“淑之妹子,你知道不知道,元朝最大的兵器私造作坊,就是阴氏的?”
淑之听了这话,顿时一脸大愕然(⊙o⊙)……“我没打算抢你生意,要不我也技术入股?”
噗,阴夙这次到是没笑,但是聂政却没忍住笑出声了。他心说,媳妇儿,不出钱,还要当股东这事儿,今后咱还是少干点吧……
第159章 步步勾搭
王滟之抱着小聂琰,总有自己虽然还依旧坐在这里,但是大堂之上的人,却都把她等同于她怀中的聂琰一般,够不上话的存在,这样感觉很憋屈,但是王滟之却是个会隐忍的。
今天,大家都太不似往日里留给她的那些影响了,在她的影响之中,夫君阴夙是个不爱说的,冷情睿智的男人,可是今日他却不住的嘴角流露出苦笑。
在她的影响之中,三妹夫聂政是个颇有点勇武的武夫,但是今日人看上去,却是意外的给人以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果毅形象,哪怕他有的时候在面对淑之的时候流出傻笑,那偶尔的柔情不但没有消减他的威势,反而更让他充满别样的魅力。
三妹的变化就就更大了,以前的三妹充其量是个聪慧的***,但是看着如今在众人之前,侃侃而谈的她,看着跟自己的夫君针锋相对,展露自己的计划和智慧的她,王滟之才真正觉得小妹真是变了,她成熟了,而自己呢?……
淑之一边忽悠着大姐夫的阴夙,一边让人就去把自己弄的那些陶器和兵器的样品送来,很快,顾云就亲自引着一队人把一堆儿的陶器当先呈送了上来。
阴夙是个识货的,这些原本他并不是很在意的陶器小物件一被呈递上来,就很快吸引住了他的眼光。
陶器之中,其实就是各种使用生活器皿的形态的被淑之利用原本时代所见的一些花样和样式做了修改,例如各种形态的小人陶俑,动物陶俑,很卡通的造型,但是在这时候阴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见之下自然有些惊异,他是一个有生意脑瓜的人,自然懂得这些小玩意儿可不只是好看,那是决计会产生巨大的利益的,而且另外一些各色新奇而经典的图样,绝对是见惯各国图样的阴夙都不曾见过个,经过哪些精美图样一修饰,原本算不得什么精品的陶器,一下子就变成类似艺术品的存在了。阴夙在脑中把些东西,随意的一过,只需要稍微包装经营一下,那绝对能够大搂一笔金银啊。
阴夙抓在手上,就不打算放手,拿起一个,又拿起第二个,新的又想拿,旧的又不愿意放下……好东西啊,好东西啊……阴夙在心中感叹不已,说要赚钱,这王家的小淑之还是真是有些门道啊。
看见他鉴赏一众陶器差不多了,淑之就朝顾云递了一眼神,顾云会意,让家仆们撤下陶器,然后将多样铁制兵器带了上来。
阴夙看到铁制兵器只第一眼,就忽然咦了一声,接着就猛然站起了身,腾,腾,腾,紧走了几步就走到了拿着兵器样品的家仆的身前,全身关注的鉴定起这些兵器来。
淑之让人送上些兵器,比之这个时代的兵器工艺上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就算是阴夙家的私坊也能够出产更好的兵器,但是淑之让人送上来的这些兵器还是让阴夙倒抽一口凉气,表面上看起十分精良不说,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兵器竟然大部分都是组合兵器。这才是让阴夙震惊的原因~
“这个,这个枪杆和枪尖是木头枪杆和铁枪尖组合起来的?你竟然让人在这个地方弄了一个小机关,这上上也容易,坏了就可以换一个,这个设计好啊,只是,这个木头枪杆到是好做,这枪头你是怎么想的办法,居然都弄了一模一样的?……
这个……这些后背大刀也是,这个长马刀也是……还有这些,居然都是一样……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阴夙不傻,即使是他家几乎是已经能够代表着大元最巅峰的私家兵器制造水平的作坊中,同一种类型的兵器也不敢说大小厚薄长短都一致,就算是同一个工匠制造出来的箭矢,也没有哪俩个箭头是完全一样的。这就造成了一股兵器的不稳定性和难以替换性,有的时候枪杆坏了,大战场的谁给你那个时间再重新用不透削出一个枪杆来啊,所以那种情况下即使是枪头还能再用,也只能丢掉了。这种无谓的消耗,表现在箭矢上尤其明显。箭矢数量大,也最容易损坏箭头或是箭杆,若是这些东西,全部都是一个模样,那么坏了就换换,将士们在战场就能随时随地的回收利用……
越想阴夙越是震惊,那一对老抓捞住三支质量外形全然一致的箭矢就是不放手,那眼神,一副好想偷回去的样儿,看得让人忍不住好笑。
“利用模具,浇铸的呗。”小淑之轻描淡写的说道。
若是换一个人重生过来,指定是琢磨什么先进的炼铁技术,然后制造出神兵利刃,再名扬天下,穿越女重生女以技术成名的多少啊~但是对于淑之来说,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专门收拢有技术的工匠,利用现代的激励方法,促进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然后利用严格的管理办法,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