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秋既没有骂回去,更没有哭出来,只是看向元俊禧,又看看贾氏和元老太爷。有几分淡然有几分不屑;像大人看小孩;又像女王看奴仆。
神情好似在说,姐也敢肖想,不想活了吧。
穆四奶奶本来想圆一下场的,此时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元俊禧的家教确实有问题,不过苏锦秋的气势……真强……
贾氏被看的也怔住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花季少女退老夫,说起来很惨,其实她出身错很不错,见过不少世面。但苏锦秋的目光看过来时,直接摆出来的不屑,好像一块大石头,直接把她压了下去。
“我……我就要娶她……”元俊禧突然间闹了起来,紧拽着贾氏的衣角,有几分惧怕的看着苏锦秋,却是直喊了起来。
他是家里的小霸王,谁都要让着他。他知道贾氏在给他寻亲事,在他看来老婆漂亮最要紧,今天初见苏锦秋,就觉得他是自己见过人中最漂亮的,也知道今天穆家人来是干嘛的,所以便直接说了出来。
就是苏锦秋不愿意,家里肯定会给她做主的。
“这是苏姑娘,已经定下亲事。”穆四奶奶连忙说着,脸上虽然笑着,心中却是十分不屑。
这样的熊孩子别说是侯府的爷们,就是一般的商户人家,稍微读点书的,都不会干出这样的事。真不知道怎么教的,十三岁的男孩子教成这样,基本上已经废了。
穆七娘笑了起来,十分轻松的模样,好像说笑似的道:“穆二叔这是给小辈们说笑呢,我们都是您侄女。”
穆六娘也跟着笑着道:“是呀,二叔跟我们说笑话呢。”
侄女两个字出口,饶是元老太爷不知道脸皮是什么也红了一下。他跟穆老太爷平辈论交,结果自家儿子冲上去说娶人家孙女,这脸丢的是大了点。看元俊禧还紧抓着贾氏的衣襟,一副不依不饶的模样,训斥道:“说什么傻话,成什么提统!”
元俊禧看到父亲生气,心中仍不太以为然,小声嘀咕着:“她不是说她姓苏嘛,又不是姓穆家的。”
苏锦秋看看元俊禧,又看看挡在他跟前的贾氏,这家教真不是一般的奇葩。能把儿子教成这样,贾氏的智商看起来也没那么低。
连穆老太爷都有几分惊讶,私底下父子俩嘀咕几句也是有的,但当着众人的面如此,元俊禧是有些无法无天了。
贾氏看情况不对,拉了拉元俊禧示意他不要在说话,笑着岔开话题道:“总是听老太爷念着穆老太爷,今天总算是见到了。”
话音刚落,就听前头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苏家姑娘到了吗?”
声音清和悦耳,如春风拂面,带着说不出的动人。
因为是被点名的,苏锦秋不禁抬头看去,多少愣了一下。
好一个丰神如玉的美少年,十四、五岁的模样,长身玉立,身量颇高,面如冠玉,唇红齿白。虽然还年幼,行动举止却是十足的气度。
行至众人跟前,穆家众人看的眼睛都直了,主要是有元俊禧在旁边对比着,都以元家家教奇差无比,突然冒出这么一个人来了,对比着真像是神仙一般。
元老太爷看到他似乎愣了一下,问:“今天怎么没去读书。”
“父亲亲自写贴邀请苏姑娘进府,偏偏早上衙门有事,便命我留在家里招呼一二。”少年说着,恭谦有礼,进退有度,完美展现了京城贵公子的风度,更把元俊禧比成渣渣。
元老太爷脸上神情似乎有几分忌讳的模样,表情顿时变得温和而慈爱,看向苏锦秋道:“原来你是苏墨玉的女儿,怪不得,怪不得……”
少年的目光立即看向苏锦秋,漆黑眸子静静看着。刚才过来时他就看到苏锦秋,鹤立鸡群,瞬间就把他的目光吸引过去。
苏锦秋微笑己对,怪不得苏老太爷明知他是庶子仍然会考虑他,个人条件是够逆天的。昨天洪叔夸元祈笙,说他与驸马爷长相相仿,气质上有内阁大学士杜俊杜探花年轻时的风采,当时她还觉得有点夸张,现在看来果然不错,气质风度是挺像的。
打酱油的穆七娘眼睛都亮了起来,有几分自言自语的小声说:“美男子啊。”
要是论五官派气派,谁都比不了元凤,只是元凤非人类,没有比较的价值。再就是凤池,皇子身份,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人。就是宋思宗,只论长相也比不过元祈笙,尤其是这气度,妥妥的美男子。
苏锦秋只是笑,不管元俊卿还是杜俊,都是少见的美男子,尤其是杜俊。不过这两位在女人方面,都十分没有节操。
“这是……”穆老太爷看着眼前少年,眼睛直冒金光,若是有这样一位孙女婿,穆家何愁没有前路。
“这是笙哥儿,老大的次子。”元老太爷十分自豪的说着,只说次子,不出庶出,又问元祈笙:“小三他们呢,昨日就知会他们了,怎么还没过来。”
穆家的姑娘们都来齐了,元家是主人家,孙子还没有到呢。
“我过来时,弟妹们刚从书房下来,马上就过来。”元祈笙说着。
元老太爷听得点点头,却是道:“女孩家读什么书,该以针织女红为主。”
元祈笙默然不语,一直以来元俊卿的观点是把女儿当男儿养,他十分赞同。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理。所谓女子无才就是德,要是女子连字都不识,别说夫唱妇随了,连管家理事都不成,嫁到夫家去,弄不好就被退货了。
穆老太爷有几分得意地道:“女儿家认得几个字就好,就像我家女儿只读了《女四书》,平常在家时就跟着祖母、母亲做针线。”
苏锦秋不自觉的看向元祈笙,只见他眼中一闪而过的不屑,对穆家的不屑以及对元老太爷的不屑。
穆老太爷话倒是真心话,并不是附和拍马,穆家确实是这么干的。只是不管元老太爷怎么想,元家女儿确实在读书,穆家女儿只读《女四书》,元家未必能看的上。
穆四奶奶也觉得穆老太爷这话不太妥,元家明显是元俊卿当家,联姻对象又是他儿子,只怕根本就轮不到元老太爷做主。只是话是穆老太爷说的,又把话说得那样死,想圆场都没有机会。
就听穆六娘笑着道:“听说元二哥去年中了秀才,进国子监读书,特向二哥道喜。”
高门大户公子哥进国子监读书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托托关系都能进去,但小小年纪考中秀才,那就是自己的本事。
果然元祈笙听得入耳,这才看向穆六娘,虽然已经站了一会,他真没发现在穆六娘。姑娘太多,苏锦秋最漂亮,她身边的穆七娘也好看,实在显不出穆六娘来。至于内秀,都是头一次见面,肯定是外貌党。轻笑着道:“姑娘赞誉了。”
穆六娘笑着道:“哪里赞誉,初进京城就听过二哥的名气,今日相见,果然如传言所说,实在是长了见识。”
穆六娘的话虽然有拍马之嫌,但元祈笙的条件在那里摆着,说长见识了也不算夸张。更重的是气氛缓和许多,穆老太爷也趁机开始夸元祈笙。连原本给元俊禧准备的一起全给了元祈笙了,夸元俊禧有种无处下嘴的感觉。元祈笙则是随便夸,怎么夸怎么有,不会有违心之感。
元俊禧仍然站在贾氏身后,耳中听着对元祈笙的赞美之词,眼里却满满的恨意。总是这样,不管关上门怎么赞美他,有客来了都是夸元祈笙,一个小庶子而己,有什么了不起。
“我来迟了,请老太爷恕罪。”
就后面听大队脚步声响起,环钗响动,女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声音爽朗大方,说着恕罪,口吻里却没一点认错的意思。
众人不由得扭头看过去,来的是一队人马,打头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面容清秀,虽然说不上丑,但离绝色距离很远。身上湖蓝衫子,头上珠翠玛瑙,打扮的十分体面气派,尤其是跟贾氏对比着,比贾氏更有正室气派。
她身后则是一队孩童,从大小到都有,大的也就十二、三岁那样,小的则是奶妈抱着,公子小姐打扮,应该是元俊卿的庶子庶女们。
元老太爷脸色不太好看,训斥道:“早该过来,耽搁到现在。”
穆老太爷笑着圆场道:“男儿当以课业为主,我们两家又是至交,何必在意这些虚礼。”
说着眼睛却是瞄向少年们,个顶个不错,还有好几个适龄的,穆家这边总共四个姑娘,能多嫁过来几个就好了。
“这是笙哥儿的生母魏姨娘,俊卿房里的事都是她在管,孩儿们太小,得有人照看着,今天便让她过来了。”元老太爷指指领头女子说着,好像在解释一般,元家是不允许侍妾上台面的,孩子太小,今天破例了。
魏姨娘马上笑着道:“老太爷跟前,哪里有奴立足之地,不过是驸马爷托我照看孩儿们,想着今天有贵客到,要把孩儿们都叫过来,我这才跟着来。”
夹枪带棍的话从魏姨娘嘴里出来,苏锦秋顿时木了,元俊卿的侍妾都敢跟元老太爷这样顶撞,元老太爷在家里到底多没地位。
穆七娘见过的世面少,顿时也呆住了,牛叉啊,见过儿媳妇跟公公顶撞的,老子竟然被儿子侍妾顶撞,元老太爷这爹当的真憋屈了。
“姨娘!”元祈笙沉声打断魏姨娘,神情十分不悦,很有大少爷训斥下人的派头。只是自己亲娘,重话也不能在人前说。便对后头的弟妹们招招手,让他们上前来,给穆老太爷等长辈请安。
魏姨娘低头退到一边,跟丫头婆子们站在一起,元老太爷看她如此,哼了一声,却是没再作声。
两家人马全部到齐,本来很宽敞的水亭瞬间被挤满了,两厢介绍见礼。本以为元俊卿这么多孩子,名字可能会起不全,尤其是几个年龄小的,没想到全部都有名字,姑娘名字也是随儿子名字起的,至少比穆家排行的叫法认真许多。
奶妈抱着不算,但凡懂事的,不管见人问安,还是举手投足,虽然不及元祈笙,在世家公子哥里都是能拿出手的。
只有一个元祈笙还能说他是天才降世,下头弟妹都如此,那就是元俊卿教导有方了。不但管生,还管教,教的还不错,怪不得苏老太爷对他评价高。
“同在一处实在太挤,祖父与穆爷爷许久不见,定有许多话说,我们晚辈们就不打扰了。正好三处水亭,小辈们去西边坐下也是一样的。”元祈笙说着。
元老太爷也是这个意思,实在是人太多,实在坐不下,这样分开坐倒也不错。道:“那你们去吧。”
穆老太爷看看自己这边,让穆大老爷,穆大太太留心,又担心姑娘们照应不了,便对穆四奶奶道:“你去照应。”
“是。”穆四奶奶答应着,心里却有点嘀咕,晚辈太多,未必坐的下来。
就听旁边元祈笙转头吩咐魏姨娘:“劳烦姨娘带着过去安顿。”
摆桌,置席面,安排位次,分派丫头婆子,要做的事情不少。
“嗯。”魏姨娘答应着,看向穆四奶奶笑着道:“四奶奶请。”
苏锦秋本想跟着大部队过去,今天进元府就是看戏的,接下来就是相亲大戏了,还不知道会演成什么样。
只是不等她抬脚,元祈笙走到她跟前,摆出请的手势,却是指向东侧水亭,笑着道:“父亲特意叮嘱,要与苏姑娘叙话,这边请,父亲马上回来。”
穆七娘正在苏锦秋身边,看到这样的架式,马上道:“我想与苏妹妹一起坐,可以吗?”
虽然元祈笙看起来很靠谱,但单独把一个姑娘叫到旁边去,好像就不太对了。
“当然可以。”元祈笙笑着说,他本就有此意,只叫苏锦秋一个不合适,需要有人作陪。
穆六娘一直留意元祈笙,自然注意到这边动静,上前笑着道:“再加我一个,可多了?”
元祈笙笑着道:“怎么会多,请。”
大部队往西,三人结伴往东,元祈笙落后一步,不自觉得看着苏锦秋的背影。
元俊卿带着他主动去苏家提亲,苏老太爷并没有马上拒绝,只说要考虑一下。
然后……苏俞两家结亲,他落选了。
第42章 元家宴席
东侧水亭与中间水亭格局相仿;中间水廊相连,相隔十步。
分席而座,元俊卿没到,便把上方主坐空出;元祈笙坐左侧上席,苏锦秋坐右侧上席;身边是穆六娘;穆七娘。
丫头们端茶上点心,苏锦秋留心丫头打扮,高门大户的主子们;不管里子如何;见客时总是会打扮的十分体面;总不能把脸面丢在外头。想了解真实经济状况;看丫头多少能看出来一些。
清一色米黄衫裙,外套红底黑纹的交领比甲,领口印着五团花印。全部都是新衣,上等料子,虽然比宫中的差些,平常大户人家的小姐也就是穿这种,穆六娘在江城时穿的也是这种。
头发梳的是丫头的标配,对称包包头,戴的却不尽相同。钏珠,金钗,玉簪,耳朵上坠子也都不俗。
这就是真有钱,丫头都能穿戴成这样。
想想元俊卿的多重身份,家里如此富贵可以理解。
首先元俊卿是定城侯,五代世袭下来的侯府,元家人口并不多,分家次数有限。政治上又没出过事,十几到几十万两积蓄总是有的,祭田族产,家产,再加上永业田,万亩良田总是有的,老底不动,每年田租地租就不少收。
作为守洁驸马爷,他仍然可以正常领驸马薪俸。公主出嫁,嫁妆是一部分,出嫁之后,公主和驸马每年都可以在宗人府按品级领钱粮,皇家供给。含山长公主去世,她的那份没有了,元俊卿却可以继续领驸马薪俸。
还有含山长公主嫁妆里的田庄收益,连带着公主府,驸马爷都可以自由使用。
当然来钱最多最快的应该是元俊卿的官职,宗人令嘛,掌管宗族事务。公主出嫁,皇子娶亲,盖府邸,还有在京城的宗族们,房舍份例全部从宗人府里出来。都不用怎么捞钱,银子自己就送上门了。
一般这样的肥差都会便宜皇室宗族,虽然大部分皇子到年龄之后都要就藩,但总有意外出现。以前宗人令是庆郡王,因得罪安宁长公主被贬职,连带着爵位都被削了。元俊卿上位接任,一路顺风到现在,侍候这么多宗亲没得罪过人,很难得了。
“知道苏姑娘上京来,父亲很高兴,正巧祖父宴请穆家,便亲自写贴给姑娘。怕下人话说不清楚,问问姑娘近况。”元祈笙笑着说。
苏老太爷闭门谢客,元俊卿没有正妻,以魏姨娘的名义相邀那是侮辱苏锦秋。直接相邀,苏锦秋年龄也大了,更是不妥。现在跟着穆家人一起来,集体宴会,男女混杂一起,这样相见倒是没问题了。
苏锦秋笑着道:“劳元伯伯挂念,我在江城生活生好,此时回京到祖父身边,承享天伦,每天跟着祖父读书,生活清悠。”
不管是江城还是回京,她的生活都不差。就是将来嫁人之后,苏老太爷已经把前路安排妥当,自然还是悠然自得。
除了元凤,这是唯一的意外。
“看到姑娘如此,相信父亲也放心了。”元祈笙笑着说。
元俊卿会带着他去苏家提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着照顾苏锦秋。父母双亡,祖父年迈,又有大笔嫁妆。要是没有挑好夫婿,将来可是要吃大苦头的。
苏墨玉夫妻双双去世之后,元俊卿大哭了一场,当时就拉着他的手说,苏墨玉只有一个幼女,又无亲友兄弟。正好他们年龄相仿,将来结亲,定要好好照顾她。
苏锦秋淡然笑笑,看看身边穆六娘道:“在江城许久,多亏得姐姐们陪伴。”
穆七娘是打酱油的心思,穆六娘却是目标明确,就是冲着元祈笙来的。刚才就在努力跟元祈笙搭话,现在自然要多给她制造机会。古代这种环境下,虽然并不看好女追男,不过穆六娘有这个心思,两人关系又不错,尽可能帮她一把。
元祈笙目光自然看向穆六娘和穆七娘,微笑而疏离。他知道元老太爷的意思,希望元穆两家联姻,更特意把他叫过去说了,让他在穆家姑娘中挑一个。
祖父吩咐虽不好直接推托,心里却没什么兴趣,今天看到人了,更没有兴趣。只读过《女四书》,天天在家里做针线的女子,不适合他。家中适龄兄弟不止他一个,元老太爷那么想联姻,总有合适的。
穆六娘笑着道:“是妹妹陪我们才是,带了那么多书过去,一起读书做诗,长了许多见识,多亏了妹妹呢。”
苏锦秋笑着点头,很捧场的模样。穆七娘则是低头不语,只是喝茶。她跟苏锦秋是最熟的,从那里借过才子佳人的话本。至于湿的干的,背几首唐诗宋词问题不大。
自己做?还不如看话本呢。
元祈笙听得好像来了兴趣,笑着看向苏锦秋道:“是吗,闺阁女儿一起作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