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窑窕淑女 作者:油偶娃娃(起点vip2012-10-18完结)-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玉珠抱着酒坛子,打了二斤农家酿的烧酒,心着这赵掌柜来到底何事,不像是来谈买卖的。

赵掌柜带来的猪肘子炖得香炖得烂。大家都喜欢吃。萧玉涵用手舞着油筷子嚷着还要。范氏瞪了他一眼,有客人在场也没个正形,夹了一小肉放到他碗里。

赵掌柜夸这腊肉熏得好熏得香,向范氏讨教了做法。

用过午饭,范氏见赵掌柜喜欢吃腊肉,从灶间的屋梁上取了一条下来。割上半条用油纸包了,回去的时候稍上。

萧景土上了茶水,将赵掌柜打量几眼。问,“赵掌柜,来有啥事儿?”

这两个月来。饭庄新开张,用了上回那丫头的法子多买多送,买大送小,生意红火,赚得是盆满钵满。赵掌柜手里摩挲着翡翠扳指,笑着说,“还真有事,上回买陶时,我见你家丫头是块经商的好料,想讨了去做个学徒。”

萧景土脸色一怔,好大一会才缓过神来,“你说的是玉珠二丫头,她啊脑瓜子好使,鬼点子多,可是性子皮。”

赵掌柜把自个的想法说了,说学徒期间,饭庄管吃管住,每月还有例钱,有假,只要玉珠什么时候想回来探望都可以,虽说玉珠名义上只是学徒,自个会把她当亲闺女看待。

“这……”萧景土拿不定主意,赵掌柜开的这些条件是好,可是这事还得看玉珠怎么想。

萧玉翠在屋外听着,走到灶间把堂屋里的话说给范氏听。

范氏擦净了手过来,笑道,“赵掌柜,承蒙你看得起我家玉珠,只是这丫头整天没个正形,怕不好教,再说这女娃子,不出几年就要嫁人了,学这些经商的路子怕是费了赵掌柜的心血。”

赵掌柜心里打着算盘,嫁人了不怕,这肥水不留外人田,和老袁对视一眼,笑着说,“不怕,玉珠今年才九岁,离嫁人长着呢,到时候我定会为她寻个好人家,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范氏见赵掌柜是铁了心的,他开出的条件,自家亏不了,要是换了别家上杆子高攀还来不及,只是玉珠这丫头伶俐,着实舍不得让她去城里当什么学徒。脸面上不好驳了赵掌柜的面子,说这事得问问玉珠,让她自个拿主意。

这二丫头,让她给村里的麻婶送个盐罐子去这么久,范氏朝堂屋门口探了探头,让萧玉翠去路上寻寻。

萧玉翠沿着青石路,见萧玉珠一蹦一跳回来,嘴里鼓鼓囊囊的吃着糖角子,刚想说话,嘴里被她塞了个糖角。

“还吃,一屋人正等着你呢,娘叫你快些家去。”萧玉翠把事情的经过说了遍。

堂屋里一阵沉默过后,赵掌柜让老袁拿出备的礼品摆在桌上,一匹湛青色棉布,一匹水红色花布,还有些糕点点心,摆了满满一桌。

堂屋里的人各怀各的心思,面面相觑,范氏拎着茶壶添茶水。

“我家也会有铺子的!”一脆声在堂屋门口响起。

屋外阳光明媚,一道亮光透进来,众人寻着声音抬眼望去,见一个瘦弱的小身影正掐着腰站在门口,阳光打在她的身上,如镀上一层金光,一双莹亮如星的眸子,虽是寻常人家的农家女打扮,却透着一股清新脱俗的灵气。

萧玉珠背光过来,走到赵掌柜面前,一本正经地说,“赵叔,以后我家也会在城里有铺子的。”

范氏忙拉着她,这吹牛的大话不要乱说。

见众人不相信的眼神,萧玉珠又坚定地重复了一遍,“以后我家也会有钱的,我家也会有大马车,我家也会在城里开铺子。”

赵掌柜一愣,这丫头抱负不小,更是肯定了自己对她的看法,自己没看错人,嘴角含笑地问,“玉珠,跟叔去城里不?”

萧玉珠摇摇头。

赵掌柜愣住了,自己打的如意算盘,好事多磨,细水长流,急是急不来的,在堂屋里坐了会,拍了拍腿起身要走。

范氏拿上包好的腊肉,让带上,又纳闷地看了看桌上的礼,老袁过来让收下,范氏见推推不掉,只好收下了。

赵掌柜临走前,朝萧景土拱了拱手,有空去城里坐坐,尝尝他家饭庄的菜式。上了马车,撩开轿帘一角,捋着胡子,看着窗外的小人儿。

第五十九章 寿辰

四月二十二日是秀才老爷的五十岁寿辰,杨氏想着是个整岁儿,给操办操办。萧老爷子觉得自个身子还硬朗,五十岁不老,才年过半百,往后要有六十,七十再操办不迟,说自个家里热闹热闹,其他的就不大办了。老爷喜欢清净,杨氏依了老爷的意思。

寿辰前,杨氏给老爷做了套新衣裳,寿字底暗纹,甚是喜庆应景儿。丁香剪了窗花,寿字,萧景文糊了两个大红灯笼,准备寿辰那日挂在老宅门口,增添喜庆。

范氏拿出上回赵掌柜送的一匹湛青色布,裁出两丈来,把花布拿出一丈来,想着再拿一百个鸡蛋。如今二十只鸡都下蛋了,每天能收二十来个蛋,凑了半个来月,凑了一筐子。怕自个备的礼不周全,问萧景土这礼咋样。

“照我看,这礼好是好算是体面,爹五十大寿,咱得备上两挂白面。”萧景土拍拍身上的灰去货栈上买白面。

这老爷,寿辰不让大办,晚辈们虽是随了他的愿,但也得办得风光热闹。范氏想着寿宴的吃食,左想右想,觉得再捉两只鸡过去合适。

二十二日刚到辰时,范氏便催着三个小的赶紧收拾干净了,给老爷拜寿去。

萧玉翠忙活了一早上,在水盆里洗净了手,对着水影儿照了照,见头发有些乱了,回房梳妆。

“姐,拾掇好了没?”萧玉珠洗了把手进房。

萧玉翠背对着坐在凳子上,一头青丝披在肩上,如海藻般好看,白净纤细的手指握着木梳从头顶一梳而下,听见萧玉珠叫她,回眸一笑,青丝随着她的一扭头。飘逸开来,配上这莞尔一笑,看得人挪不开眼。

萧玉珠不由地多看了两眼,见她慢吞吞的,嗔道,“娘在院子里叫人了,再不快点怕是晚了。”

“好了好了,马上就来。”萧玉翠嬉笑着。在头上飞快地挽了双鬟。戴上平日里舍不得戴的绢花,打扮得整整齐齐。

范氏按照习俗,在竹篮底铺上盖底的大米,放了一块小红纸,放上白面窝了鸡蛋,把布盖在鸡蛋上。要萧景土逮了两只正下蛋的母鸡,夹着翅膀拎着,一家人收拾齐整给老爷摆寿去。

老宅门口挂了两个红灯笼。透着喜庆,堂屋中央贴了个大大的寿字,旁边贴了副仙鹤贺寿的画儿。萧老爷子坐在堂屋中央的圈椅上。眯着眼乐呵着迎客。

杨氏接过竹篮,沉甸甸的是装实了的,估摸着有白来个鸡蛋,怪老大媳妇太客气,脸上却笑呵呵地拿着回房放好。

萧老大。老二老三陪着萧老爷子在堂屋唠话。萧玉涵在天井了打陀螺,萧玉珠见天井里有五个圆溜的青石子,估计是哪家小娃子忘了拿,抓来在天井里打石子玩。萧玉涵一个人打陀螺打得没劲,见萧玉珠打石子打得顺溜,过来两人轮着打。

刘氏手里抓了把瓜子,依在走廊上的柱子上磕着,看着两人打石子,在一边指指点点,看了一会看了没趣,去了后院。

“老二媳妇,过来搭把手。”范氏正在后院忙活,又是刷碗又是洗菜的,忙不开身,见刘氏有空,朝她招手道。

“我的瓜子还没磕完呢。”刘氏斜倚在后院的门框上,瓜子壳吐了一地。

“叫她干活,比登天还难。”丁香小声嘀咕,范氏想想也是,叫人的这功夫自个都能把活计干了。

过了一会,萧大姑和大姑父领着小子闺女来了。人刚垮过门槛,就喊,“爹娘,我回来拜寿来了。”

杨氏从后院过来,见这胳膊肘往外拐的闺女回来了,脸色不太好看地接过萧大姑手里的东西,从桌上抓了把糖果瓜子塞到三个小的手里,让他们找玉珠玉涵玩去。

人来齐了,便都聚到堂屋里,萧老爷子脸上红光满面,高兴得合不拢嘴,杨氏在八仙桌旁坐下。萧景土领着子辈和媳妇们跪下磕头,“祝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快快起来。”萧老爷子捋着胡子看着屋子中央的儿子媳妇们,心里欣慰,一迭声叫好。

萧玉涵领着孙辈们给萧老爷子磕头祝寿。

“祝爷万寿无疆。”萧玉珠的声音清脆,显得格外突出。萧老爷子频频点头,欢喜不已,杨氏看着三个小辈们,皱了皱眉,又看了看老二媳妇的肚子。

小辈们行完礼后,萧大姑领着一家人给萧来爷子祝寿,大姑父是个老实人,不太爱说话,站在堂屋中央愣着。

萧大姑斜着看他一眼,见他是个榆木脑袋,平日里不开窍就算了,今儿也不学会卖乖,像个闷葫芦,憋不出一句话,气得踩了他一脚提醒道。

大姑父一跳脚,斜了身子,跪下磕头,“愿……爹身子骨硬朗,牙口好,康健长寿【”

萧大姑推着三个小的给姥爷摆寿,芸儿六岁,人乖巧,领头跪在地上,“芸儿给姥爷磕头了。”

这番话讨得萧老爷子欢喜,招手叫她过来。

芸儿被萧大姑一推后背,踉跄着往前走了两步,萧老爷子抓了一把糖角,眯眼笑着塞她手里。

芸儿拿了糖角,谢过姥爷,这讨巧模样看得众人打心眼里喜欢。

礼行得差不多了,男辈们在堂屋唠着,女辈们去了后院准备寿宴。

刘氏抓了把花生,到处转悠,在后院边剥花生边问萧大姑,“你家老二和我妹子的亲事咋样,定了没?”

“亲是定了,日子还没说下来,这春上农忙,忙完了田里又忙地里,再过阵子又要播秧备晚稻,怕是要等到秋收后了。”萧大姑一扬声答道。

萧大姑说亲的实情,杨氏知道后,一直在心里憋着闷气,见萧大姑这有奶便是娘的样,心里窝火,手里洗着白菜,怨道,“老话说的好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怕是见了婆家忘了娘,哪还会想着我这个老太婆啊。”

“娘,看你说的啥话,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我啊心里时时惦记着你。”萧大姑笑道。

“那你和娘说说,你给老二说亲的事到底是咋回事?”杨氏小声在萧大姑跟前说道。

萧大姑脸色骤变,“娘,难不成你还不信我?这门亲事我看着挺好,老二被他媳妇一拾掇,比以前老实多了。”

杨氏掐了萧大姑的胳膊,“你这胳膊肘往外拐的,你办的事以为娘不知道,怕是你急着给那边老二定亲,才把刘老二家的大姑娘说过来的,也不看看你说的是啥人,还花了娘八吊银钱。”

萧大姑揉了揉胳膊,嘴里辩解道,“那边老二是看上了刘老二家的二丫头,没错,我的心是向着娘的,我还不是想着快些给咱家老二说上亲,好让你抱大胖孙子!”

萧大姑向着婆家没错,可这刘氏好吃懒做,过门快半年了,没下过地,家里的活计也不插手,说让抱大胖孙子,那肚子压根就没动静,杨氏叹了口气。

刘氏见两人说得热闹,走过来听,看说的什么新鲜事,听了一会,算是听出个明白来,这杨氏嫌她。

刘氏把手里的花生摔了一地,一手叉在腰际,指着杨氏骂,“原来你们合起伙来鼓捣我,嫌我不好不干活下地,嫌我好吃懒做,那就叫萧景天一纸休书,把我休回家去,我还不愿在这受这窝囊气!”

“老二媳妇消消气,都是我胡乱说的,不管娘的事,要骂你就骂我。”萧大姑拦下她的手,劝道。

“她的心思我还能不知道,不是嫌我娘家备的嫁妆不好,丢了萧家的面子,就是嫌我没有人家媳妇乖巧听话,在这碍着她眼了。”刘氏挣开萧大姑的手,朝杨氏走近两步。

范氏在灶间听见人吵起来了,忙出来劝。丁香把剖了鱼的腥水从灶间端出来,泼在后院的菜地上,不管这摊子事。

刘氏捂着嘴巴,心里一阵恶心,在地上呕吐起来。杨氏上来问怎么了,身子骨哪里不适?

刘氏白了一眼不搭话,手扶着墙根,一阵反胃,吐了好几口。萧大姑见情况不对,忙叫丁香把盆端进灶间去,问月信几时,这月月信来了没有?

刘氏算算日子,月信迟了十多日没来了。

萧大姑仔细一琢磨,喜上眉头,“有喜了,有喜了,老二媳妇,你八成是怀上了。”

杨氏高兴得坏了,要范氏扶着刘氏进房歇着,自个颠着小脚去堂屋报喜,“大喜啊大喜,今儿是双喜临门,老二媳妇怀上了。”

萧老爷子一听,萧家又要添丁了,脸上乐开了花。

萧景天从圈椅上离身,快步疾走急着回房瞅媳妇去了。惊喜地跑进东厢房北间,撩了帘子进去,摸着刘氏的肚子问,“真的怀上了?”

刘氏羞红了半边脸,嗔道,“不到三个月,还没显怀呢,嫂子在这,你这副模样倒是让人笑话。”

萧景天心里记挂着宝贝儿子,风风火火地进来,哪在意到范氏还在床边站着,听刘氏这么一说,一抬头见范氏在场,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

范氏轻咳一声,说小心动了胎气,让刘氏在床上躺好歇着,便出去了。

萧玉涵和两个小子打着陀螺玩,萧玉珠和芸儿在天井打着石子,走廊上人影穿来穿去,热闹得很。

第六十章 陈年往事

秀才老爷五十大寿这事不让操办,平日里关系好的几家送来了贺礼,大半是些吃食糕点,大村媳妇送来只鸭,说是给秀才老爷添道菜,让做道香酥鸭给老爷尝尝。

金山娘一手拎着两包糕点,一手捏着团扇垮了门槛过来,“听人说,秀才老爷今儿生辰,五十大寿,恭喜贺喜啊。”

杨氏忙过来招呼,“多谢金山娘的好意,劳你挂心。”

金山娘递上两包点心,尖声道,“这是金山舅爷府上送来的桂花糕,我拿两盒过来添礼,这样子的桂花糕想必大伙见都没见过,香得很,吃起来味儿怪好。”

金山娘这话说得口气大,杨氏一时下不了台,面上无光,人家来送礼也不能背地里赶人吧,接过糕点,谢过金山娘的好意,让她在走廊上坐会吃些点心。

金山娘手摇着团扇,四处看了看,堂屋里黑压压都是人,天井里几个小孩子玩得正欢,见了萧玉珠也在里面打着石子玩,看着她那毛丫头样,双手脏兮兮的,用团扇掩了嘴吃吃的偷笑,制陶家的黄毛丫头,再怎么也变不了凤凰。

金山娘踩着惊人的小碎步,以弱柳扶风之态,一步三摇扭着腰肢过来,“我说玉珠,听说你会识字,怎么不去学里?”

萧玉珠看了她一眼,心想金山在学里念书,三头两天逃课,去了跟没去一样,嘲讽道,“自古以来,没有丫头去学里念书的。再说了,去学里的人不一定都有好学识。”再一看她,一年四季,团扇不离手,现今四月天,天气不热,凉爽宜人,捏把团扇装什么淑女。

“说的也是。这丫头迟早都要嫁人。早晚都是别人家的赔钱货。”金山娘听进去前半句。

萧玉翠从后院过来取物件儿,金山娘侧头看着愣住了,这丫头出落得倒是标致,再一看天井里的这个,同一个爹娘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乐也乐够了。金山娘捏着兰花指扶了扶发髻上的簪子,朝杨氏一声招呼,扭着回了。

寿宴备好了。在堂屋里摆了一桌,走廊上摆了一桌,摆好了碗筷。摆上菜倒上酒,杨氏叫老二去房里叫刘氏出来吃饭,等人一坐定,热热闹闹地开席。

寿宴备了大小十个菜,有鸡鸭鱼肉。算是样样齐全。蘑菇炖鸡、香酥鸭、红烧鲤鱼、五花肉酿豆腐、韭菜炒蛋,竹笋子炒肉末、炒菘菜、菜薹、醋溜藕片再加上一瓦罐参片炖鸡汤。

范氏夹了块香酥鸭放到杨氏碗里,说是看了大村媳妇做过一回,今儿自个是头一回做,看看合不合胃口。

杨氏咬了一口,赞道,“香,好吃。”

萧大姑家的两个小子还没等大人拿筷,已经吃上了,横着筷子把菜夹到面前的碗里,一小半会,碗里的菜堆成山了,两人把头埋进碗里吃着。

刘氏拿起筷子又放下,皱着眉头。

杨氏知道她有了身子,见不得荤腥,特意备了三个清淡的菜,还备了个醋溜藕片,夹了筷子醋溜藕片放进刘氏碗里。刘氏摇头,说没胃口吃不下。

杨氏关怀地问,“想吃什么娘给你做去。”

“我想吃酸菜炒肉丁。”

刘氏怀了身子,什么事情都先紧着她,想吃什么就给她做,丁香起身准备给她做酸菜肉丁去。

“我想吃嫂子做的酸菜肉丁,记得嫂子做了一回,味儿怪好,”刘氏又加了一句。

萧玉珠闻言抬头瞥向刘氏,谁做的酸菜肉丁还不是那个味,要吃自个做去,怀了个身子哪有那么金贵,当泥菩萨供着,今儿大伙在后院忙活了半天,累得半死,好不容易得空歇会还没吃上两口,还得回头伺候你。

范氏撂下碗筷起身,“你喜欢吃嫂子做的,嫂子这就给你做去,一会就端上来。”萧玉珠狠狠瞪了刘氏一眼,溜着跟上去帮忙。

范氏到灶间酸菜坛子里,掏出几个酸萝卜酸辣椒,在水盆里洗净了,切成细丝,把一小条肉剁成肉丁,切上两个干辣椒葱花。火膛里的火木灰还没完全熄,萧玉珠往火膛里添了把秸秆引燃了火。范氏把油烧热了,用干辣椒呛了锅,把肉丁倒进锅里翻炒两下,再把酸菜倒进去炒,撒上一把葱花,大火收了锅,干辣椒的辣味配上酸味,味道极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