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捱不过了?”陈皇后茫然的回了一声,心中忽然有一丝酸楚,做了他这么多年的皇后,两人相敬如宾,感情不说太好,可也不算太坏。他曾经对自己是有一份深情的,可因着她的冷淡,嫔妃的不断增加,这深情逐渐模糊,慢慢的消失。但是蓦然间听到太医说他要捱不过了,心里竟然莫名酸楚了起来。
原以为他死去自己会很开心,毕竟是他毁去了自己与许瑢的感情,强迫着她嫁入皇宫——若是他不去向先皇提出要娶他,她现在便该是豫王妃,可一切都由于他坚持要娶自己而发生了改变,她与豫王再也没有在一起的可能。
陈皇后的手抖了抖,许璟那边已经没有半分动静,她犹豫着想要太医来把脉的时候,忽然间又瞅见了许璟的嘴巴好像动了动,她将耳朵贴了过去,许璟的话说得断断续续,但她还是听得清楚:“我在那边等你。”
陈皇后默默的看着他,心中却不住的在翻腾,这一辈子,自己注定与他纠缠不清,可他不知道自己做下的事情,若是知道,他绝不会说出这句话来,只怕恨不能吃她的肉喝她的血才能解心头之恨。
许璟拖到豫王赶到以后不久便闭了眼睛,举国哀恸,国丧七日,民间一月内禁嫁娶,官停百日。
这让杨之恒很不高兴,先皇过世,便连他的婚事都受到了影响,本来还想着让钦天监速速排出几个好日子来,挑个最近的便是,没想到现在钦天监十分忙,根本没时间替他来排日期。豫王忙着主持先皇的丧事,还要预备着登基,更是忙碌得连人影也见不着,更别说替他去催促钦天监了。
天气是越来越热了,杨之恒也越来越觉得焦躁,他虽然也住在豫王府别院,可却不能经常去找郑香盈,豫王妃已经喊着他去说了一回:“之恒,你与香盈虽然说已经订亲了,可毕竟还未成亲,未婚男女按着旧俗是不能见面的,只不过你们这情况特殊,也没有那么讲究,可你为了香盈的闺誉着想,也还是少去她的院子几回。”
杨之恒只觉豫王妃实在啰嗦,可她又说得头头是道,自己也不好反驳她,只能垂头丧气的应了一声,耷拉了脑袋走了出来。出了主院,站在门口看了看,一双脚却依旧往郑香盈那院子里走了去,豫王妃的叮嘱早就不知去了哪里。
郑香盈的院子在最西边,要走到那边去,中间要经过不少院落,这也难怪豫王妃得了消息说杨之恒日日去郑香盈院子里找她。杨之恒迈着步子沿着院墙往那边走,眼前总是晃着郑香盈的脸孔,脚步也格外轻松。
眼见着郑香盈的院墙就在不远处,杨之恒喜滋滋的加快了步子,正走得起劲,忽然一盆水从天而降,将他淋了个透湿。杨之恒伸手抹了一把脸,停住脚步往院墙上边望了望,一个丫鬟的脑袋猛然缩了回去。
看了看自己能滴出水的衣裳,杨之恒怒气冲冲的跑到那院子门口,用力拍了拍门:“快些开门!”
“吱呀”一声,院门打开,杨之恒瞧见一位夫人带着丫鬟婆子站在门后,仿佛是早有准备,知道他要来找麻烦一般。杨之恒瞅了瞅那位夫人,见她面容消瘦,脸色苍白,一双大眼睛正紧紧的盯住自己不放,不由得有几分尴尬。
这里是回心院,住在里边的是豫王宠爱的宋侧妃,以前自己都没有见过她,今日一见却发现她没有传闻中的美貌无双,也只不过是中上之姿而已。“我的香盈可比她美多了。”杨之恒心中默默的想,伸手摸了一把脸上的水珠。
“这位公子,真是不好意思,我的丫鬟有些鲁莽,把你泼湿了,你去换套衣裳罢。”宋侧妃一眨也不眨的盯着杨之恒,眼珠子都舍不得移开,这就是她的孩子?她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真想要一把拉住杨之恒,将他那湿漉漉的衣裳扒开,看看他后脖子那里有没有一颗红痣。
杨之恒被宋侧妃盯得有些莫名其妙,听她说得客气,点头答应下来:“多谢宋侧妃了。”
自己*的一身去香盈那边总不太妥当,杨之恒决定先去将衣裳给换了。跟着一个婆子往屋子里边走了去,床上放了一套男子穿的长衫,杨之恒望了望那件衣裳,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这好像是预先安排好了的一般,丫鬟将他淋湿,然后让他进来换衣裳。
正在犹豫,屋子里候着的两个丫鬟已经拿了衣裳走了过来:“杨公子,换上衣裳罢。”
那个婆子也从旁边屋子取了毛巾过来,见杨之恒站在那里不动,地上已经有湿湿的一块黑色印记,不由得“哟”了一声:“杨公子,赶紧换了衣裳罢,仔细沾了湿气!”说罢瞪了那两个丫鬟一眼:“还不快些去给杨公子换了衣裳?”
一个丫鬟赶了过来抓住了杨之恒的衣领便往下边扒拉,杨之恒唬了一跳,一个转身扭了过去,将衣裳拉拢到一起瞪着那丫鬟怒喝:“你做什么?”他的身子可是留着给香盈看的,怎么能被这些丫鬟给瞧见了。
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长衫的丫鬟笑道:“杨公子,你别慌神,我们只是伺候你换衣裳而已,这都是我们做惯了的事儿,绝没有其余想法。”
先前那个丫鬟也可怜兮兮道:“杨公子,素日里边你的贴身丫鬟难道不是这样给你换衣裳的?”
杨之恒皱了皱眉:“我从来不让丫鬟给我换衣裳,你们都出去,衣裳帕子留下来,我自己动手换了便好。”
丫鬟婆子见杨之恒很是坚持,顺从的将毛巾与帕子放在那里,朝他行了一礼,退了出去。几个人拐了个弯走到旁边的屋子,宋侧妃正将眼睛贴在墙上往那边屋子里瞧,听见脚步声转过脸来,小声的询问:“有没有看见红痣?”
一个丫鬟点了点头:“回侧妃话,杨公子后脖子那里确实有一个红痣,奴婢方才一把拉住他的后边衣领,才褪下去一点点便见着了那颗红痣。”另外一个丫鬟也满脸绯红的回答:“奴婢也见着了,确实有。”
宋侧妃有几分激动,苍白的脸上有了一丝红润,她将眼睛贴在墙上那个小洞里往那边屋子又看了一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却只见着他的侧面,没瞧着他的后脖子。”
第二百三十四章终如愿洞房花烛
焦大从苏州回来了,但是没有住进豫王府别院,他在京城有了自己的一幢小宅子,是豫王赐给他的,杨之恒从许兆宁那里得了这个信儿十分犹豫,是搬出去住还是继续在豫王府住着?这么久不见师父,自然该好好陪着他,可又舍不得看不见郑香盈。
郑香盈瞧着杨之恒那愁眉苦脸的模样“噗嗤”一笑:“这有什么为难的?还不赶紧去陪你师父住着?俗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你现在还没娶媳妇呢,却将师父给忘了。”
杨之恒瞅了瞅郑香盈,嘟嘟囔囔道:“谁让你不早些嫁我,若是咱们成亲了,将师父接了过来,就不要我伤脑筋了。”
郑香盈推着他道:“不就是还等一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都没恨嫁,你还恨娶了不成?”见杨之恒还是一副不乐意的模样,郑香盈走上前去拉了拉他的手:“咱们一起去看你师父罢,这么久不见了,也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
一句话成功的转移了杨之恒的注意力,他点了点头:“咱们这就去。”
焦大的小宅子其实也不算小,有两个院子,每个院子里有三进屋子,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已经算是不错了。郑香盈与杨之恒走到内院,还没有进门,忽然就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那琴声十分精妙,行云流水一般的传了过来,仿佛一丝丝的要钻进人的心扉。
“焦大叔会弹琴?”郑香盈有几分惊喜,没想到焦大竟然允文允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郑香盈前世一直很想学一门乐器,只是家庭情况不允许,自己有没有什么闲工夫,现在条件样样具备,怎么着也得拜焦大为师学会弹古琴才是。
走进后院,坪里有一个小小的香炉,里边袅袅的升起白色烟雾来,几竿修竹之下坐着一位美人,黑亮的头发如丝绸般披在她的肩膀上,头低着,看不到她的眉眼,纤纤玉手正在拨弄着琴弦,焦大站在不远处的树下,呆呆的望着她。
郑香盈与杨之恒吃了一惊,这究竟是什么情况,焦大去苏州办案怎么就带了个美人儿回来了?他单身了一辈子,此刻却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不成?
“师父!”杨之恒率先开口打破了那美妙的琴音,焦大被他的声音惊着回过神来,见着院子门口站着的杨之恒与郑香盈,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大步朝他们走了过来:“你们俩今日过来了?”
“师父,你什么时候回京城的?都不给我来个信。”杨之恒的话里忽然间就有了几分撒娇的意味,听得郑香盈眼睛都发直了,没想到杨之恒竟然也有这种时候!她瞄了瞄低头抚琴的那位美人,心里想着,杨之恒的选择题不必做了。
“我回来有些日子了。”焦大的脸色有几分尴尬,他引着杨之恒与郑香盈走到了竹子那边,指着那弹琴的美人道:“她是我的同门师妹,你们叫她玉姨罢。”
琴声戛然而止,一双手搁在琴弦上,白得耀眼,就如那白玉一般,手指修长就如春日里的嫩笋一般。她慢慢的从古琴后站了起来,朝郑香盈微微一笑:“又见面了。”
声音低沉而略微沙哑,有一种说不出的风情,郑香盈楞住了,这声音她这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不就是楚王府里救她脱险的黑衣女侠?“玉姨!”郑香盈欢快的走上前去,抱住了她一只胳膊:“见到你真好。”
杨之恒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三人,摸了摸脑袋:“师父,香盈,你们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告诉我。”
这杨之恒有时候真是傻,郑香盈瞧着他瞪眼瞧着焦大与玉姨,微微一笑,走过来拉住杨之恒的衣袖:“咱们到院子里转转,看看焦大叔的新居。”
“哎,你怎么认识那个玉姨?”杨之恒一边走,一边低声问。
“什么玉姨,或许你该喊她叫师娘了。”郑香盈回头瞅了瞅那边站着的两个人,脸上露出了笑容:“玉姨就是我和你说过的,救我出楚王府的女侠。”
“那为什么我要叫她师娘?”杨之恒傻呵呵的望着郑香盈直乐:“我师父可是不近女色的,这么多年都没有成亲。”
郑香盈举起手来敲了下他的脑袋:“真是笨,这么多年不成亲,或许就是在等她呢,你没看到你师父现在都不瞧你,只看她?”
杨之恒站在大树后头伸出脑袋望了望那边,发出了惊叹之声:“真的,我师父都快成傻子了,站在那里跟石头块一样,就只望着她。”盯着那边又看了一阵,杨之恒又惊叫了一声:“难道师父要赶在我前边结婚?那我的亲事岂不是又得推迟了?”
事实证明杨之恒的忧虑也不是道理的,只是担心的对象弄错了而已。豫王登基为新帝,将一堆事情都办妥当,然后就着手开始办许兆安的亲事:“之恒,香盈的亲事总不能抢在她哥哥前边,你们的亲事再缓缓罢。”
许兆安成亲之前一日,郑香盈带了小翠在豫王府散步时遇见了郑香莲,她正坐在凉亭旁边,呆呆的望着池塘,就如一尊泥塑木雕。现在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池子里边的荷花已经落尽,只余几片枯叶还挑着在枝子上随着寒风摇曳。
郑香盈站在下边望着那个身影,不知道该不该上去与她说话。楚王兵败以后,郑氏凡属是与楚王有勾结的悉数被抄了家,全部发配去了西北。郑氏大房六个儿子只有那个庶出的郑六爷幸免于难,其余五个没有一个漏网。郑老夫人得了这个信儿病情加重,不多时便撒手去了,郑大太爷身子也日渐的不好,就连郑氏族长的职务都让了出来。
若是荥阳郑氏还有昔日荣华,郑香莲或许还有希望能被升了做侧妃,可现在这局势看起来,只怕是有些为难了。郑香盈望着那个身影,想到了几年以前她及笄的那时候,郑香莲穿着黑色起红色花朵的吉服,一张脸蛋光洁如玉,娇艳得就如枝头三月的春花。可现在瞧着她的模样,似乎已经老了好几岁,跟她的实际年龄并不相符合。
“你此时是不是觉得很开心?”郑香莲忽然转过脸来,一双眼睛死死的盯住了郑香盈:“那时候你寒酸得要命,我及笄的时候都只送了一支单簪,我与十八妹妹嘲讽你,讥笑你,可现在轮到你来看我的笑话了。”
“郑姨娘,我并没有想看你的笑话。”瞧着郑香莲的神色似乎有些绝望,郑香盈心中忽然也是一酸,她也算是个不幸之人,虽然她曾经眼高于顶的看不起自己,可她毕竟也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郑姨娘,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当年我被你们嘲笑的时候若是觉得生无可恋,此时也不会有香盈公主站在你面前了。”
豫王登基为周信宗,郑香盈的身份也跟着发生了改变,不再只是郡主,大家见了她都称她为公主殿下,在京城的城南,一座公主府正在修建,只等公主府完工,她便可以与杨之恒举行大婚。
郑香莲抬眼望了望郑香盈,好半天没有说话,似乎在仔细咀嚼着她这话的意思,郑香盈没有打搅她,慢慢的绕着凉亭那边走了过去,刚刚走几步,就见郑香莲站了起来走到凉亭的旁边,扶着圆柱往池子下边看。
难道她想要跳池塘自尽?郑香盈心中紧张了一回,站在那里大声说道:“郑姨娘,明日是大皇子殿下大婚,你难道是想要触他的霉头不成?你若是今日死了,恐怕你连下葬的机会都没有,直接扔去乱葬岗被野狗吃了!”
郑香莲颤抖着身子转过脸,绝望的泪水不住的掉了下来:“那你告诉我,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你是个聪明人,难道这世上就只剩下死这一条路了?”郑香盈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还有这么长的路要走,你自己斟酌着去罢。”
郑香莲靠在凉亭的圆柱上,眼泪不住的淌了下来,她虽然有过寻死的念头,可毕竟还是没有那份勇气。瞧见郑香盈远去的身影,她不由自主瘫软了下来,一双手蒙住眼睛,泪水潇然儿下。
郑香盈与杨之恒的亲事最终拖到了两年后的三月二十八,这日也正好是郑香盈十七岁的生日。钦天监排了几个黄道吉日,杨之恒挑了最靠前的一个,挑完了这才想起是郑香盈的生日,他哈哈一笑:“这可是天意,以后我就不会忘记我们成亲的日子了。”
“难道不是我的生日你就会忘记不成?”郑香盈恶狠狠的盯了他一眼:“你若是敢忘记,小心我想法子整你!”
杨之恒朝郑香盈行了一礼:“娘子,小的怎么敢忘记这样重要的日子呢,我朝思暮想的要娶你,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在一起,简直比那唐僧去西天取经还辛苦!”
杨之恒盼着成亲的日子盼得实在辛苦,心中上火,脸上长出了几颗痘痘,映着外边的日头影子,闪闪的发出了光来。郑香盈听他说得悲愤,朝他瞟了一眼,见痘痘闪光,不由得微微笑了起来:“你别老守在我这里,快些去做准备,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三月二十八那日天气晴好,鼓乐齐鸣,鞭炮阵阵,一顶华丽的步辇从皇宫里缓缓抬了出来,后边跟着长长的送嫁队伍,一台台的嫁妆瞧得人眼花缭乱。
“快些来看热闹,香盈公主出阁了!”京城的街道上瞬间便人山人海,大家都站在大街边上看热闹,数着那扎着红色绸缎球的嫁妆挑子:“数清没有?到底有多少挑?”
“怎么数得清,实在太多了,一晃眼便数错了!”旁边有人摇头叹气:“果然是皇帝的女儿出阁,可真气派,这几年京城里绝对没有谁能比这位公主的嫁妆要多!”
“也是她运气好,她上头的姐姐们成亲,都还不及她一半的嫁妆呐!新修了公主府,又赐了几处田庄,现在还有这么多嫁妆!这事儿说明了一定要生得逢时!”熟悉新皇家庭情况的人在旁边直叹气:“上头几个姐姐都还是皇上亲生的,只是那时候皇上还是豫王,所以也没有太多陪嫁,若是放到现在,身价自然便不同了!”
皇上与皇后不能出宫,由太子许兆宁亲自送嫁,将妹妹送去了公主府与杨之恒完婚。望着那个娇俏的身影牵着红绸的一端,许兆宁的新中悲喜交加,既替杨之恒高兴,又为自己伤心,就如一根柱子般站在那里,浑浑噩噩的听着司仪喜气洋洋的赞声。
今生今世自己注定与她无缘,只能远远的守望着她,许兆宁咬了咬牙,她已经是好兄弟的妻子,自己不能再这样魂不守舍。掐了掐手心,他清醒了过来,站在那里默默的望着郑香盈被喜娘扶着走进后院的背影,走上前去,笑嘻嘻的拍了下杨之恒的肩膀:“今日咱们一定要痛痛快快的喝一场!”
杨之恒穿着大红的喜袍,昂首接受了许兆宁的挑战:“来,今日高兴,自然要喝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