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真心地感谢唐大海。
唐大海回了家,跟吕氏这么一说。“孩子娘,你说咱也就这么个侄女。是不是应该也送点儿什么给秋月压压箱底?”问得有些忐忑,紧张地注视着吕氏的神情。
吕氏拌着凉拌面。搅着筷子。“这本就是应该的,那还用得着你说……”
“不是,我不是这么个意思……我总觉得秋月有点儿可怜,你没瞧见,都瘦了一整圈了,精神气儿也都没了,瞧着一点儿都不像个小姑娘。爹娘他们。只想着让秋月赶紧地出门子就好了,免得晦气……
总说。被人诟病,连门子都不敢出,觉得别人看他们,都是在笑话……”照理,这话,唐大海也不应该说的,毕竟都是自家爹娘,没的背后说人是非。
吕氏手里的动作不停,抬头看了眼唐大海,叹了口气。“这人啊,自己种的因,就得尝那个果……我晓得会去贴箱的。”
“一切从简了,娘嫌丢人,爹那儿又下不了地,来回也不方便,直接七月十八那日送出去了……也就半个月了……”话落,吕氏惊呼,这才听清楚。
“这个月十八?现在都已经是七月了,你没听错?”吕氏还以为有个一年,慢慢来就是了。
唐大海摊摊手,在灶前,坐下来。拿着烧火棍,划了划地。“谁说不是呢,就是这个月,这也太赶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这么急也不怕有问题,我总觉得不对劲儿……也亏得他们都答应了,你去老宅子那儿瞧瞧,一点儿办喜事的高兴劲儿都没有……”
“明儿个我去瞧瞧去,这就要办喜事了,这厨子啥的都得定下来了,大嫂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娘也是个不管事儿的。”吕氏不用想就知道,江氏这会儿绝不会拿出银子来办喜事,唐有根这会儿都下不了g了,江氏没闹腾,也算是唐有根压服着了。
唐大海点点头。“咱家也是有闺女的,我看着这秋月就忍不住心里泛酸。好端端的一个姑娘家,这都算是什么事儿。就算这孩子做错了什么,那也是大人的错,是我大哥不是东西,连累个孩子吃苦……”
“你也别想了,明儿个去了老宅子看看再说……咱能帮多少帮多少吧,我之前也是气秋月不争气,自甘堕落,自个儿名声臭了也就算了,还要毁了我的闺女的名声。其实我也知道,就秋月的性子,哪敢做什么事儿……
不过,咱家的春兰,多少还是被秋月给带坏了点的,唉,咱春兰咋办呢……”
吕氏有些替秋月担心,这事儿都传遍了,那户人家还坚持急急娶亲,秋月嫁过去,怕也是讨不了什么好。这娘家又是离得远的,想帮衬一把都难。
有时候这就是命。不作死就不会死。早早地挑户差不多的人家,这都隔壁村子的,有了什么事儿,回娘家也方便。受委屈了,娘家上门也能壮壮胆儿。
第二日一早,唐大海夫妇俩就去了老宅子。
田氏正待在正房,问着江氏要那20两银子。见着人多了,昨日又应承下来的,现在倒也不好反悔了。江氏才不情不愿地掏出银子,扔了20两银子出来。田氏这会儿也顾不得江氏是扔是递,银子能拿出来就好了。也能趁早给秋月置办嫁妆了。
“弟妹,你说这买田还是买铺子好?我寻思着他家都有田了,这二十两银子也就只能买个一两亩地……你帮我出出主意,我对这个都没啥了解的,二弟说你早就在弄这事儿了,你教教我……”吕氏一进门。就被田氏的热情吓到了。
虽说心里有芥蒂,但是田氏热枕以待,吕氏也不会冷脸对人。只是心里,还是近不起来。
“我也就春兰大了,才想着早些置办的。秋月嫁得远,买水田什么的也不方便,还不如小铺面收益好,这一年也有个一二两银子,回娘家的时候带去就好了。平日里也有你看着……这买在湾口镇。就顾不上了……”吕氏说得隐晦。
田氏也是个灵透的,吕氏这么个一提,心下了然。“幸亏了弟妹提醒,要不我打算跟你大哥,一道儿去湾口镇买地的了……”
“大嫂,这到时候席面啥的。是娘整吗?这亲戚啥的都得通知到了……”吕氏见着田氏今日倒不像是做作的,随意地提了提。
田氏低头,抹了抹泪。“我跟娘说了,娘说她不管事儿,她只照顾爹……说是什么都从简了,办什么席面……”
“大嫂。你也别难过了,多劝劝秋月。我瞧着秋月都不成样子了,这模样儿可是不像准新娘啊……”以为唐大海也只是说说,今儿个特意去瞧了瞧秋月,才发现,一点儿都不夸张,吕氏都不敢认了。
“这孩子就是实心眼儿,我怎么劝她。都没用……都怪我……呜呜……”说着话儿,田氏就忍不住哭不声儿来。
吕氏劝了田氏好一会儿。总算是止住了泪。要说这田氏也是瘦了许多,这穿着也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了,地地道道地一个农妇了。
唐大海在屋里正跟唐有根讨论着办喜事的事儿,正巧妯娌俩人进了屋子。
“不办,没这银钱,你爹都下不了g了,没这么多的银钱可以折腾!”江氏拒绝地干脆。
唐有根也躺在g上没说话,闭着眼睛,也不知道是真睡着了,还是只是不想说话。
“爹,我家也正在起屋子呢,我也没个时间老是待在这儿。你就给个准话儿,让大哥大嫂他们心里有个底儿,这还是第一趟办喜事儿,老唐家的颜面……”唐大仓说了很多,但是江氏坚持反对,不管唐大仓跪下求她。而唐有根则一声不吭。
唐有根这才睁开眼睛,对田氏说道:“让二弟,三弟,他们来帮忙办事儿。银子你也拿出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黄白之物……”
这么一病,唐有根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
“黄白之物,你还不指着这些黄白之物活命……嘴皮子张张倒是简单,说得轻巧!”江氏只是嘴上轻轻地抱怨着,没再提不办喜事儿了。
接下来的几日,老宅子传出了喜事儿,唐秋月要嫁人了,唐有根也终于能下地走路了,只是右手还是不怎么利索。
老宅子这下才算是真正有了喜气儿。春兰和夏竹也应着吕氏的话儿,去陪着秋月去说说话儿,解解闷儿。
老唐家从没这么和谐过。唐秋月脸上也终于慢慢地有了笑意,田氏总算是放下了心。
田氏将原来的金镯子首饰都给当了,给秋月置办了一间小铺面,28两银子,已经租出去了,一个月150个铜板。
吕氏托了自家的二哥,在沙湾镇上也给置办了一间小铺面,22两银子,一个月大概能有130个铜板的进账。
沙湾镇离湾口镇比较近,比沛河镇近多了。
房契拿到手,唐大海一家子都去了老宅子。
“秋月,喏,这个你收着,给你压箱底。”吕氏递过去一张房契。“还有这些,都是春兰她们几个小的送你的……”
秋月有些惶恐,不敢接。“二婶,这不行。这个跟娘昨儿个给我一样……”怎么说都不肯接,她知道,这怕是又是房契地契的了。太多了,她不值得!
“你也知道,二婶家不比当初了,这没多少,二叔二婶也就你一个侄女儿,又是第一件喜事的,自然就多些。偷偷跟你说,文伟可没这么多的。”吕氏笑着说着话,将房契塞在秋月怀里,不等她推拒就出去了。
春兰、夏竹陪着秋月说了几句话,也出屋去了。
等田氏知道了吕氏送了个小铺面,特意跑了趟村尾,将房契还给吕氏,这么都不肯收,推拒了几次,吕氏生了气,田氏才算是接了。“这我又不是给你的,是给秋月的,你还给我算是什么事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感谢立冬龙的打赏。。。
谢谢所有订阅和推荐了的书友们,谢谢你们一路的支持。
第一三零章 良人,良**
听说,赵氏也送了一根银簪子,几个荷包。那根银簪子,还是赵氏的嫁妆。
接下来的几日,从老宅子传出了喜事儿,唐秋月要嫁人了,唐有根也终于能下地走路了,只是右手还是不怎么利索。
虽说村里人很是纳闷,这唐秋月嫁期如此紧,村里人一度议论纷纷。
“不过总好比上贴着给人做妾好,现在总归还是嫁出去的……前阵子一听说我是小河村的,镇上的人可都是团团围住,打听这事儿来着,我这脸上都没光……”村里人说道。
直到,唐有根逢人就说,“咱家要嫁大孙女咯……”。老宅子这下,才算是真正有了喜气儿。春兰和夏竹也应着吕氏的话儿,抽着空去陪着秋月去说说话儿,解解闷儿。
只是,不知道多少年没好好说过话了,总是有些拘谨,好在唐秋月也变了性子,三姐妹倒也能说上几句。可能是,马上要出门子了,唐秋月也很是拘谨。
老唐家从没这么和谐过。唐秋月脸上也终于慢慢地有了笑意,田氏总算是放下了心,仔细地操办起嫁妆来。
田氏将原来的金镯子首饰都给当了,给秋月置办了一间小铺面,28两银子,已经租出去了,一个月150个铜板的进账。另外再给秋月二十两银子,唐秋月怎么都不肯要,最后,只拿了五两银子,其他的,说是给文伟娶媳妇儿。
吕氏,则是托了自家的二哥。在沙湾镇上也给置办了一间小铺面,22两银子,一个月大概能有130个铜板的租金,沙湾镇比不上沛河镇,这铺子价格也低,租金自然也低些。
只是,沙湾镇离湾口镇比较近,比沛河镇近多了。来回也方便地多了。
听说,这几日,村子里,陆陆续续地好多户人家都去给秋月贴箱底了,田氏不晓得哭了几次。
秋月这份嫁妆,就算放在村子里,都能晃花了众人的眼儿。村里人也都是实诚人,原先倒是因为唐秋月自家作风有问题,背后说了颇多的不好听的。
这会儿。唐秋月又得嫁出去老远,又赶得急,倒也心疼她一个姑娘家的不容易。
村里人都说。这老唐家风气变了。江氏虽说还是不会好客,但是也至于丢脸子给人看了。田氏则整日笑眯眯地, 不住地谢着前来的村里人,满口的感谢话。再也没有往日,只知道东家逛西家窜的,穿衣举止也越来越像村里人了。
感受最大的就当属赵氏了。原本老宅子里的活儿,田氏要么只做最轻省的,要么干脆就甩手不做。三天头疼,两日肚子疼的。如今,赵氏却是有些插不上手了。
“弟妹。你去歇着吧,带着文昌玩会儿去。这点儿活我一个人就行了。” 搞得赵氏不知所措。,一连几日,倒也真觉得田氏变了,妯娌二人也能说笑几句。
村里人送了贴妆礼,笑着打趣道。“我们到时候可得来沾沾喜气儿呢……可别嫌人多呢……”虽说送的无非就是自家做的袜子,荷包的,但是田氏都一一收下,并将来人都送到了院门口。
小河村算不得多大,不知道多少年下来了,都是沾亲带故的,谁家有喜事,自然是请的是全村人,但是也只是三两个大人带个小孩子。这要真是全家老小都去,那儿可真不够吃的。
“都来,都来……来的多,咱来高兴……”田氏如是客气的。
老宅子渐渐地有了喜意, 请了不少帮忙的,日子虽说紧,但是喜气十足。
唐大海家也在忙着,托了唐大柱他们日日从镇上带了肉来。
“昨儿个铺子里的生意好,用得肉多了, 这肉就不够了, 等下半晌去肉铺子那儿,也没啥肉了,卖肉的就送了些猪杂碎……只是这猪杂碎,却怎么弄都有臭味儿……”水生家的一边搓着,一把念叨着。
吕氏捧起一个木盆子,“走,咱去河边洗,这水还不够洗这些的。一会儿院子可真的都是臭味了,洗都洗不干净。”
一路往外走,对着边上退得开开的夏竹说道,“喏,去拿些洗猪杂碎的东西来,就你之前想出来的那些……”
水生家的随着吕氏一道儿去了河边, 夏竹装了面粉和盐,也跟着一道儿去了河边。只是她是娶送东西的,她可不愿意洗猪大肠啥的。
虽说唐大海家的伙食不错,但是也不会日日都有肉食,骨头汤倒是不少的,基本就是隔二三日才有一餐肉。但是这也是这些工匠嘴里说的好待遇了,油水足,做起活来更加卖力,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
吕氏空出手来了,水生家的倒也只是给打打下手,吕氏是个忙活惯了的人,见不得别人在忙,自个儿却翘着腿干看着。
用吕氏的话说,“我可不是镇上的那些夫人,我以前都扛着锄头干活的,这会儿也就做做饭,都已经是闲得慌了……”
唐大海家的工地上,有十来个人在做活,临时又搭了两个灶台。水生媳妇在新搭着的灶上烧饭,整整两大锅米饭,还会有馒头,这光吃米饭,可真不够那些汉子吃的。
午时,工地上汉子们已经翘首企盼中午的饭菜了。“听说今儿个是大嫂子掌勺呢……”年轻的小后生喝了口水,看着院子的方向,张嘴说道。
他可是早就听村里的唐大路说了,他家嫂子整的那些吃食惯好吃的,他就整日地惦记着吃食了。也难怪听说镇上的铺子,生意很是红火。
“你就惦记着吃了……不过咱都这么多人,还日日那么好的伙食。还真是难得……”这到了午时,本就饿了,这会儿闻着远远飘来的香气,忍不住多看了几下。
“这你们就不晓得了,今儿个是我那侄媳妇掌勺,那还真不是吹的……我家大路就巴不得在他哥家住下了……”唐三叔这会儿也来帮忙。“我也就是来蹭饭吃的,瞧见我那侄媳妇来掌勺了,我就赶紧地过来了……”
被唐三叔这么一逗。工地里倒是笑声一片,对今儿个的午饭,不由地等得更加心慌慌了。不知道是不是真如传言中的那么好吃……
“抓紧做了,这活做好了,才有吃的……”夏木匠大声地吆喝了几遍。“好嘞……哟嚯,哟嚯,用力干……有饭吃……”整齐地声音传了老远。
“娘,你听,都已经惦记着吃饭了……看来把你的手艺捧得老高了……”夏竹从灶前探出头来。笑着说道。
吕氏正将半盆子猪肝倒起锅里, 爆炒。
“那你娘可得好好露一手,免得砸了这招牌了……”吕氏翻炒着猪肝。加着各种调料。笑着跟夏竹打趣道。
“娘,那我委屈些,就给你先试试菜吧……”夏竹拿了筷子,打算尝尝鲜儿。
“不好吃,你就把那盆子都吃掉吧,这试菜也不是白试的……”
等吕氏烧好菜。身上都已经是汗涔涔的,里衣已经贴着身子了。“我去冲个澡,你去叫你爹来一道儿端去。你小哥他们应该也快回来了,正好……”
吕氏一把吩咐着夏竹,还没等话说完。着急着回屋子去了。“记得将咱自家吃的盛点儿出来……”
大热天的烧饭,最难受了。油腻不说。光是这热气,就让人受不住。
唤了唐大海来,木桌子就搭在临时的灶台边上,临时搭起来的草棚子下,放着长长的一张桌子,能坐下十来人。只是那些工匠和帮忙的,哪会规规矩矩地坐着吃饭,年岁小的都是夹了菜,躲在阴凉底下自个儿吃去了。
“吃饭了……都歇歇吧……”唐大海放下一个木盆子,大声吆喝着。这十来人的饭菜,可没那么大的碗能装得下菜,少了就不够吃的。是以,唐大海特意去新买了木盆子好装菜。
工地里的听到喊声,一下子闹开了。“赶紧的,做完手边的活儿,就能吃上饭了,大家伙儿都搭把手,一块儿做了……”夏木匠吆喝着,总算是止住了兴奋,奋力做起了手头的那点儿的尾。
夏木匠只带了七八人,其他的都是小河村做帮忙的,做些力气活儿,做些零工,一日也能赚上十个铜板。况且,唐大海家饭菜好,村里很多人都愿意来,只是要不得那么多的人。
等唐大海端了第二盆菜放上的时候,十来人来一拥蜂地挤过来了。“好香啊……大爷,你还真没说错呢……我这鼻子都快掉下来了……”
“这都是什么啊,怎么这么香……这好像是猪大肠啊……”
“瞧着还真像是啊……怎么能做得这么香……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味儿……”努力地凑近闻了闻。“闻着倒是只有香味儿……”
“你们继续闻着啊,我先去洗手盛饭去咯……”一伙子话落,赶紧地溜了。
又是一哄而上,洗手,盛饭,抓馒头……
人多就是热闹,十来个大男人,热闹,怪怪的。
“唔,一点儿味儿都没有,这是什么菜,还酸酸的,吃着怪爽口的。还有股子辣味……”手快的赶紧下手,嚼上了。
十来个男子吃饭,图个热闹,也不讲究谁先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