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人自己也跟了去。

    二夫人吓得大哭,挣脱了婆子们的手,抱住了大夫人的腿:“大嫂,珀姐儿还小,她不懂事……”

    “你也要担上养女不教之名,跟着去跪祠堂?”大夫人又呵斥。

    她板起脸来,双眉横卧,颇有威严。

    二夫人忙松了手,呜呜哭起来。

    宋盼儿到了夜里才听说,二房的五姑娘被大夫人罚跪祠堂的事。

    她对顾延臻道:“你瞧瞧,咱们是来给二房的晴哥儿送礼的,结果呢?咱们住着自己的院子,还要被珀姐儿骂,生怕咱们不走。难道咱们是分了出去的吗?当年二房千推万阻,不肯跟着老爷子南下,咱们才去的。怎么如今到成了咱们的不是?”

    她一肚子气,并没有因为五姑娘跪祠堂而消。

    哪怕要在京都产子,宋盼儿也是绝对不会住在成国公府的。

    她这辈子,哪里受过这等气?

    “三夫人,二夫人来看您了。”正在气头上,外面的念露突然进来道。

    二夫人迫于大夫人的压力,拎了药材来给宋盼儿赔罪。

    “别让她进门!”宋盼儿道。

    念露就有了几分为难。

    总不能让二夫人站在外面吧?

    入了夜的京城,冻死人的。

    “何必呢?”顾延臻是个好老人,“一家人,万事以和为贵。她既然低头,你就给个台阶让她下。”

    “想得美!”宋盼儿冷哼,“我这辈子,谁给我过这等气受?我要是咽得下去,就不是延陵宋氏了!”

    想着,看到桌上的茶壶。

    宋盼儿倒了满满一杯热茶,快步走了出去。

    顾延臻想拦都来不及了。

    他忙去追宋盼儿,就听到门口二夫人的尖叫声:“哎哟!”

    宋盼儿兜头泼了她一脸的热茶。

    

 第077节瘥愈

    顾瑾之在宫里,不知家里的情况,她更不知母亲有喜。

    只是每夜都梦到母亲。

    特别是昨夜,她做了长长的梦。

    自从她出生,将近十三年,她还从未离开宋盼儿这么久,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梦里有她在现代的生活,也有在这个时空里的。梦中的自己,都是年幼的时候,一会儿喊妈妈,一会儿喊娘亲。

    可那女人转过来的,都是宋盼儿一张美目流眄、笑盈盈的脸。

    前世母亲的样子,全部被宋盼儿代替了。

    醒来之后,顾瑾之睁着眼睛发呆,努力想前世生母的模样。可总只能想到一个淡淡的轮廓,彷佛前世生母的周身被白雾笼罩,影影绰绰的。她的眉眼、她的笑容、她的温柔,是什么样子,顾瑾之都忘了……

    或者是,顾瑾之前世就没记住过。

    是不孝,还是亲情淡薄?

    她怅然舒了口气。

    可是她知道,宋盼儿正在家里,翘首以待等她回去。然后欣喜拉着她,哈哈大笑,眉宇飞扬着喜悦,能顾瑾之心田都暖融融的,她唇角就微微翘了翘。

    小宫女听到内殿的动静,就进来服侍顾瑾之起床。

    “太后娘娘那边醒了么?”顾瑾之问小宫女。

    小宫女恭敬回答:“还不曾。不过皇上已经到了……”

    刚敲四更鼓,窗上却透出了几分光辉。

    月色如水,琼花洒落天地间,映照得白昼般的清晰。

    皇帝每日五更初上朝,四更就要起来,到太后这里请安问候。

    想做个明君,也够累的……

    每日皇帝来。顾瑾之就要过去。他总有耐心询问太后的病情。

    小宫女服侍顾瑾之梳洗了一番,往坤宁宫去了。月色明亮,小宫女只带了盏小明角宫灯。

    皇帝穿着龙袍,打扮妥帖,等太后醒了请安就直接上朝。

    顾瑾之跪下给他行礼。

    他笑着,让顾瑾之平身,然后又问:“成姑姑说,太后昨夜只在咳了两次。亥初就寝的,亥正咳了一次,咳过之后没半盏茶的功夫又睡了;而后就一直睡着。丑初在梦里咳了五六声。这是往常从来没有过的……”

    顾瑾之给太后用药,已经四天了。

    太后断断续续的咳嗽,渐渐缓了些。不似以前那么强烈;到了第三天,白日一声没咳,太后娘娘、皇帝和满宫的贵人都欢喜不已;昨日是第四天,夜里也不怎咳了。

    从前都是夜里咳得更厉害,根本无法安睡。

    皇帝的高兴是难以形容的。

    从前有位太医。也治好过太后娘娘,那也是喝了半个月的药之后,才渐渐好些。

    顾瑾之这药不过才喝了四天,已经有了如此成效。

    太后娘娘昨日还对皇帝说:“胸肋一直疼得紧,每个大夫都说是咳嗽所致。有几次咳嗽真被他们治好了,可胸肋疼未缓。如今。哀家这胸肋先是不痛了,胸口也不那么闷。从前哪怕是缓解了片刻,夜里也是咳嗽不停。睡不着。如今梦里也咳,哀家是知道的,可想睡……”

    皇帝知道,这是痊愈的症状。

    “瑾之,朕该如何谢你?”皇帝笑着问。语气分外真诚,他是真的想用尽方法感谢顾瑾之的。

    这两天。太后微缓了些,就不再叫顾瑾之为顾小姐,而是问了她的闺名。听说她叫瑾之,太后和皇帝都说名字好听,都直呼其名了。

    这般荣耀,除了公主和几位亲王家的郡主,旁人是享受不起的。

    如今,居然落到了顾瑾之头上。

    “太后说了都重赏民女的。”顾瑾之道,“皇上再赏,别重了太后娘娘的就成。”

    皇帝微愣。

    他以为顾瑾之肯定会说,为太后尽力是本分,不需要赏赐。

    不成想,她真不客气呢。

    不过,也是她应得的。

    皇帝就笑起来,心情极好。

    “好!”皇帝道,“等太后赏过了,朕再赏。”

    然后才让顾瑾之坐下,仔细又询问了太后的病情。

    “……先平肝火。肝热平息,肺自然肃清。太后娘娘原本是小疾,只是拖得太久,就得一步步慢慢来。皇上放心,药都是民女亲自煎,绝不耽误了太后的病情。”顾瑾之道。

    皇帝就点点头。

    外头的太监进来说,该到了上朝的时辰。

    而太后尚未醒。

    太后今日的睡眠特别好,皇帝自然不会去打扰她,就吩咐顾瑾之和成姑姑用心服侍太后,他上朝去了。

    皇帝刚走没半盏茶的功夫,太后就醒了。

    她轻轻舒了口气,笑着对身边的几个女官笑着说:“好痛快!哀家好似酷夏渴急,喝了盏凉蜜茶,全身都舒泰!这一觉睡得真美。哀家都快忘了美美睡上一觉是什么滋味了!瑾之呢?”

    “瑾姑娘在偏殿,给太后熬药呢。说太后醒了,就能吃了。”成姑姑笑着回答。

    太后点点头。

    顾瑾之一再强调,煎药也是有讲究的。她自己开的药方,她自己煎,药效最好,谁也帮不上忙。

    偏殿里已经专门设了药炉,偶然还有药香飘进来……

    太后只得随了她去。

    女官们就服侍太后娘娘起身。

    梳洗一番,穿戴好了之后,顾瑾之用红漆托盘端了药碗进来。

    成姑姑忙上前接了,端到太后面前。

    顾瑾之也上前行礼。

    她一脑门子汗,熬药弄得脸上有了块灰迹。太后娘娘让她平身,把她拉到身边,掏出帕子替她擦了脸上的灰,笑着道:“知道你孝顺哀家,也不必如此。弄得跟叫花子似的,哪里是大家闺秀的样子?”

    居然和顾瑾之开玩笑。

    满屋子的女官都附和着笑起来。

    成姑姑就默默记在心里。她十三岁进宫,已经在太后身边服侍了十五年。太后娘娘没有生过公主。所以成姑姑从未见待那位姑娘这般亲热。

    如此替姑娘擦脸,还拿着取笑,真真是头一回。

    “回太后,瑾之不是大家闺秀,只是延陵府来的小家碧玉。”顾瑾之笑着回答。

    太后娘娘佯装吃惊:“哪里碧玉了?哀家怎么瞧着,像个要饭的?”

    说罢,她自己先大笑起来。

    满殿的人都捂住嘴低笑。

    很久很久,都没有听到太后娘娘的笑声了。坤宁宫的这些宫人们,几乎要忘了太后从前也是个宽和温醇的,而不是病中那个喜怒无常的老太婆……

    说笑了一回。药也亮了些,太后娘娘就喝了下去。

    而后,宫人们排了早膳。

    太后携了顾瑾之的手。两人一同吃了早膳。

    宫里的膳食,被外头做的要强很多。不过,到底是古代饮食,作料不及后世,滋味再好也是有限的。在顾瑾之尝来。不过如此。

    她随着太后,吃了个八成饱。

    太后娘娘倒是吃得开怀。

    吃了饭,她居然想去御花园走走。

    “自从哀家染了这病,太后先说是风寒,不能惊风的,不让出门。而后。又是越来越厉害,哀家已经一年半没出这宫门了。瑾之,你陪着哀家去走走…。。。”太后娘娘对顾瑾之道。又对成姑姑说,“去取了斗篷来,哀家要出去看看。”

    成姑姑大惊。

    虽然逢了春,可外头仍是苦寒烈风,吹得骨头都能散了架。

    太后娘娘这咳嗽。刚刚好些,最是不经风寒的。

    她忙跪下去:“太后。外头冷得紧,您凤体要紧。不如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再出去逛逛。如今除了腊梅,御花园里也没有旁的花儿草儿的……”

    太后却很坚决。

    她道:“哀家难道没见过花草?哀家只是想出去走走……”

    成姑姑见劝不住,就一个人给顾瑾之递眼色。

    顾瑾之倒笑了笑,道:“穿得厚实些,走走没关系的。太后娘娘的病,跟风寒不相干,吹点风不要紧。”

    太后娘娘眼角的笑更浓了。

    成姑姑无法,只得寻了见厚实的斗篷,又寻出了观音兜,又拿了手笼,烧了小手炉。

    色色准备齐全,外头碧穹万里无云,虽然有刺骨寒风,可升起的日头照在身上,又是有缕温暖。

    顾瑾之和成姑姑左右搀扶着太后娘娘,出了坤宁宫。

    太后到底病得时间久了,没走几步,就累得心慌,她大口喘气。

    成姑姑提心吊胆的,听到太后喘气就忙道:“太后,回去吧?明日再出去瞧……”

    太后娘娘停顿了一下,虽然不甘心,还是点点头:“在屋子里坐着不知道,出来走走,才觉得腿脚都是软的。等调养些日子,有了些劲儿再来逛吧。”

    然后又有顾瑾之和成姑姑搀扶着,回了坤宁宫。

    坤宁宫乃是中宫,宫里多少双眼睛都盯着。

    前几日太后娘娘病清减了些的消息传出去,已经在宫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目光全部在坤宁宫上。

    如今太后出门,一下子轰动了六宫,虽然只走了几步。

    皇帝下朝,太监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太后出了坤宁宫,沿着宫墙走了几步,又回去了。

    皇帝大惊:才好些,这是做什么?冻着又添了病重,可如何是好?

    他急急忙忙往坤宁宫赶。

    刚刚进内殿,就听到了太后的笑声。

    皇帝只感觉自己提着的心,倏然归位了。

    他眼睛发涩:一年多了,这是他第一次再听到了母后的笑声。

    ——*——*——*——

    感谢熱戀^^ 、老君新华路730 、小院子 等亲们的打赏。

 第078节陪伴

    太后的咳嗽渐渐止住。

    喝药到了第六日,日夜都不再咳了。

    皇帝又夸了顾瑾之好几遍。

    太后娘娘也是拉着她,索性琼阑殿也不叫住了,直接让她歇在坤宁宫里。

    每日太后睡前,顾瑾之都要替她按揉手心脚心。

    于是,她每夜睡得格外香甜。

    太后就对皇帝道:“皇上往后就不用四更天起床,多睡一个更次,五更初起来上朝吧。哀家这几日睡得好,等皇上下了朝,哀家才能醒……”

    语气里满是轻快愉悦,还拉着坐在她身边顾瑾之的手。

    除了自己小时候、幼弟仲钧,皇帝还没见母亲这样疼过谁。

    他也开心,道是。

    可这一年多,习惯了四更天,到了时辰自己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皇帝穿戴好,用了早膳,又往坤宁宫去。

    太后没醒,顾瑾之倒是起来熬药了。

    皇帝就跟她说了几句话。

    她回答虽然恭敬,可皇帝感觉不到自己平常听到的战战兢兢,或小心翼翼。不知不觉,他说话也变得随意。

    和顾瑾之聊天,他觉得很轻松。

    皇帝想要轻松聊天,是很很难的事。

    他想平易近人,可旁人不会忘了他高高在下,手掌天下生死。他越是亲近,旁人就会越猜测他的深层用意。

    最后,谈话都是索然无味的。

    反而是顾瑾之,让皇帝没有这种感觉。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皇帝心想。

    年纪小,对世事看的少,心里保存着那份最天然的纯真,不知道帝王意味着什么,所以只把皇帝当成普通人。

    每个人都会得陇望蜀。

    真让皇帝去做个普通人。他一定不愿意。

    当他是天子,顾瑾之却视若普通时,他心里居然美滋滋的。

    “……多小?”他站在药炉旁边,看着顾瑾之蹲着看药,就问她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

    顾瑾之说,很小的时候。

    皇帝瞧着她,现在也不过十来岁,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问很小的时候,是多小。

    顾瑾之则很认真的想了想。道:“满了十岁之后。十岁之前,在家里幼学念书。十岁一过,幼学里不要我了。只得回来,跟着祖父念书。”

    皇帝则微微错愕。

    他失笑:“你现在多大?”

    “满了十二,今年八月十五满十三。”顾瑾之道。

    皇帝就又是一讶,狠狠打量了她几眼。

    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谭贵妃和先皇后一起进他的太子府。姊妹俩都是刚满十三岁。可那时候,皇帝也不觉得她们年幼,一眼望去,乃是两个娉婷娇媚的女子。

    而后的张妃、苏嫔、董贵人和陆贵人,都是十四五岁到他府上的。

    没一个像顾瑾之这样的……

    这样的小。

    像个孩子!

    皇帝还当她不满十岁呢。

    顾瑾之弄好了药炉,站起身来。皇帝就在她旁边。倏然就感觉有钗环映入眼帘。

    他没有低头。

    顾瑾之的头顶,居然能到皇帝的视线之内。

    皇帝中等偏上的个子。

    这样一看,顾瑾之个子挺高的啊!

    皇帝不由伸手。往她头上一比划,个子居然能到皇帝的耳根处。

    在女子中,这就算比较高的啊?

    顾瑾之就抬眸,不解看着他。

    皇帝就笑了笑。

    外面太监进来说,该上朝了。

    皇帝叮嘱顾瑾之:“好好照顾太后。”

    顾瑾之道是。

    太后睡到了辰初一刻才醒。

    醒来之后。梳洗一番,用了早膳。喝了药,卧在炕上和顾瑾之两个说话。

    她问顾瑾之,江南是不是真的像说书的人讲得那般有趣好玩?

    “是挺好的玩……”顾瑾之道。

    她虽然不怎么出门,可是宋盼儿喜欢热闹。每次逛回来,都要跟身边的人念上几天,顾瑾之听熟了。

    她就把江南元宵观灯、中和探春、清明郊游、上巳临水、六六归宁、七夕乞巧、中秋赏月、冬日围炉品茶等等,一并说给太后娘娘听。

    太后乃是京都出身,她没有到过江南,这些风俗玩乐皆不知道。

    顾瑾之说得有详细有趣,她竟然听得愣住了,让顾瑾之说了半上午。

    中午一起吃了饭,下午的时候睡了一觉。

    起来之后,咳嗽了两声,让太后娘娘心头大惊,问:“是不是反复了?”

    顾瑾之笑着,道:“应该不是。睡着的时候,这屋子里笼了地炕,火气重些,有点咽喉干,不碍事。”

    太后是吓怕了,仍心有余悸。

    顾瑾之道:“民女再给您把把脉。”

    太后娘娘道好,把手伸给了顾瑾之。

    把脉之后,的确没有反复之证。

    太后娘娘仍不安心,可咳嗽那几声,再无复发,她才安心下来。下午,顾瑾之又跟她说延陵府的风俗人情,直到晚膳的时候。

    又过了两日,太后再也没有咳嗽了。

    皇帝知道是大好了,就问顾瑾之:“太后的药,还要用多久?”

    “再用上九剂,每日一剂,顾肝护肝,使肝气不再发作。”顾瑾之道。

    皇帝和太后都非常信任她了,点点头说好。

    顾瑾之一开始就说,用药七日,咳嗽就会止住。结果,一点也不差。她跟其他大夫不同,她总能一口肯定具体的药剂,又说的非常准,一剂不差。

    这点,让皇帝和太后对她信任非常。

    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