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重生日常.八十年代重生手记 作者:龙柒(晋江vip2015-04-26完结)-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军林也顾不上许多,上前一步就快速说道:“哥!姐!咱爸从车上摔下来了!摔得动弹不得了!”
    他话音刚落,杨孝华就脸色一白:“怎么回事?咱爸怎么了?”
    谢建国也神色一凛,他扶住了杨孝华,问向杨军林:“咱爸在哪儿?送去医院没?哪个医院?走走,带我们去看看!”
    杨军林也不废话,前头带路,谢建国骑上自行车带着杨孝华就出了门。
    卢翠春也听到了动静,走出来就只看到三个孩子,她皱了皱眉:“这是怎么了?”
    谢蔷是个半大孩子了,学话道:“刚才二舅来了,说是姥爷从车上摔下来了!”
    卢翠春的眉毛皱的更深了。
    谢薇心里咯噔一声,她竟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第十五章 杨家

第十五章杨家
    七岁的事,会忘记也并不意外,毕竟三十多年过去,又发生了很多事,林林总总的难免就记得没那么清楚。
    但其实这件事,谢薇真不该忘。倒不是说谢薇姥爷出了什么大事,事实上这次意外也算是有惊无险。杨秀华的父亲杨孝安的确是从车上摔下来了,一辆三轮车,刚起步就摔下来了,速度不快,也不算高,要是个年轻人估计拍拍屁股就跳起来了。只是杨孝安年纪大了,骨头脆,这才给折了。
    当时又受了惊,杨孝安没回过神来,这才动弹不了。后来去了医院,缓过劲来身体是能动了,只是他骨折的腿依旧不能动。要说骨折也不是小事,伤筋动骨一百天,也真是受罪了。不过也就养了小半年,之后杨孝安就恢复过来,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之所以说谢薇不该把这件事给忘了,却是因为其后的深远影响。
    姥爷受伤了,在医院里住了一个礼拜,虽然只是骨折,但医药费也实在不少。
    杨家就是普通的庄户人家,杨孝安一辈子本本分分的种地,但挡不住家口太大,一个女儿后面又跟着三个儿子。杨秀华嫁给了城里人,杨孝安也是个要脸面的,更心疼女儿,怕她嫁过去受委屈,结婚的时候嫁妆也是出大力的,虽说置办不起收音机和缝纫机,但其他该有的都有,且样样都要好的,在县里不算什么,但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丰厚嫁妆了。
    嫁个女儿,家底给掏了一大半,随后大儿子娶媳妇儿,又花了不少积蓄。大儿子的性格随了杨孝安,也是个踏实本分的庄稼汉,只知下地干活儿,虽然勤快能干,但一年到底的收入也只够自己的小家吃用。
    而二儿子杨军林又是个不干正事的小混儿,让老爷子操碎了心,连媳妇儿都还没着落。好在三儿子是个懂事的,脑袋聪明,学习好,如今都念高中了,没准还能考个大学。杨孝安虽是个老百姓,但见识过谢建国的谈吐,也想自家儿子能有出息,所以是卯足了劲的供着三儿子,就想家里能出个大学生。
    在这样的状况下,他这个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竟然住了院,不说后头的钱,就是眼前的医药费,他都拿不出来。
    杨秀华的大弟是有心无力,二弟是指望不上,三弟还在念书,唯一有余力的反倒是她这个出嫁女。
    而杨秀华没工作没收入,所以真正能依靠的就是谢建国了。
    谢建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娶杨秀华是心甘情愿,对她也十分爱护。偶尔回杨家村,他和老丈人也很聊得来,翁婿时常会喝上一杯,感情很好。
    如今他卧病在床,不用杨秀华开口,他就掏钱把医药费都垫上,还将家里好不容易存下来的积蓄都拿出来,交给了岳母。他怕杨家断了粮,更何况还有个高中生要供养。
    只是谢家的情况也实在是不乐观,谢建国掏空了家底,原本就在勉强维持的生活越发的捉襟见肘了。
    再之后,谢建国为了每个月能多四十块钱的工资而离开了铸钢厂,转投县里新成立的化肥厂,化肥厂是半民营企业,和正经的国企铸钢厂相差了不止是十万八千里。
    后来政企分家,虽然铸钢厂也裁员不少,但也有很多老员工直接调到了机关部门,可谢建国所在的化肥厂就直接倒闭了。
    二十年后,谢建国穷困潦倒,而他往日里的同事,都有人进了省委。
    这样的天差地别成了卢翠春的心病,在谢建国失业之后,谢薇最常听到的就是奶奶在痛骂妈妈,举着例子的骂她,说她毁了谢建国,毁了谢家。
    更要命的是杨秀华也认为自己对不起谢建国,甚至因此和娘家疏远了……
    整整一顿晚饭,谢薇一直在想这些事。
    似乎她父母所有的悲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一环扣一环,一串接一串,简直就像是早就摆好的多米诺骨牌,轻轻推倒了第一块,随后就全盘崩塌。
    她重生了,口口声声的说着要改变父母的命运,让他们不要重蹈覆辙,让他们过上不一样的人生,过上更好的生活。可当命运的齿轮在她眼前缓缓转动了,她却感觉到浓浓的无措感。
    她……又能做什么?
    姥爷还是受伤了,父母已经去了医院,她的父亲肯定会向上一世一样结清医药费,搭上家里的全部存款。而后……为了生计,他……
    等等!谢薇猛地清醒过来,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她无法阻止已经发生的,但却可以避免将要发生的!
    谢建国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就是离开了铸钢厂,那么,她是否可以阻止父亲,让他不要辞职?
    至于钱的问题,谢薇想起下午在铸钢厂门口听到的事,心中有了打算。
    本想着过几天再琢磨,但现在看来,她得尽快将这事提上议程了。
    谢建国和杨秀华回家的时候已经将近九点多了,两人都是满身疲惫,杨秀华更是红肿着眼睛。
    卢翠春一直没睡,在堂屋里织着毛衣等着他们回来。
    两人一进来就和卢翠春碰上,卢翠春不等他们开口就问道:“亲家怎么样了?你们走的匆匆忙忙,也不和我说一声。”
    谢蔷和谢韶早早去睡了,谢薇心里装着事哪里能睡得着?这会儿正陪在奶奶身边等着爸妈呢,所以她也听到了奶奶的问话。说实话,她听到这话心里真的是一阵踏实,她奶奶人还是很好地,虽然和杨家不和,但这种事情上,她还是先关心对方的身体,而不是斤斤计较些其他的。
    谢建国听到妈妈这么说,神色也是一松,杨秀华更是十分感激的看向婆婆了。
    “妈,孩子她二舅来得急,也没说清楚,我们给吓到了这才匆匆赶过去,医生已经检查过了,小腿骨折,打了石膏,开了消炎的针,就是得慢慢养。”
    卢翠春一听也松了口气,她年纪也大了,知道这摔一跤若是摔正了,可能会摔没命不说,运气糟了还能瘫在床上呢。只是骨折了一下,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夫妻两个也累到了,谢薇赶紧起来说道:“爸妈,你们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们热一热。”
    说着她就去了灶屋,锅里还有余温,引火很轻松,不多时她就热炒了一盘鲜嫩翠绿的小白菜,随后还烧了西红柿鸡蛋汤。
    再看看还有些余热的玉米饼子,谢薇想了想,在锅里倒了一些油,将玉米饼子切成薄片,两面一煎,随着热油入侵,原本干瘪的玉米饼转眼就焦香酥脆了。
    出锅上盘,杨秀华也过来了,闻到灶屋的香味,她十分讶异:“薇薇你炒了菜?”
    谢薇含糊了一下:“嗯,跟奶奶学的,妈,我爸跟着跑了几圈肯定饿狠了,先吃饭吧!”
    一提到谢建国,杨秀华心里就是一暖,想到他跟着跑这跑那,比她几个弟弟都用心,她欣慰的同时也十分心疼他,端上菜就说道:“走,让你爸尝尝他女儿炒的菜,得把他乐坏了。”
    到了堂屋,少不了又对着谢薇一阵夸,卢翠春瞧见那油乎乎的玉米酥饼,有些心疼油,但想到是乖孙女做的,又是给她儿子吃,也就舍不得多说什么,只嘱咐着谢薇:“可要小心一些,回头别烫到了,你还是个小姑娘,要是留下疤痕可就不好看了。”
    谢薇对着奶奶,笑眯眯的直应好。
    因为姥爷伤的不算厉害,杨秀华也放心一些了,谢建国上了一天班没吃饭又跑东跑西,这会儿也真饿了,没多会儿就把饭菜吃了个干干净净。
    时候不早了,一家人洗洗睡了,因为谢薇的表现太优秀,杨秀华又把她带到了主屋,让她跟着他们一起睡。
    谢薇想了想也没拒绝,早早就窝到了被窝里,睡得香喷喷。
    只是她表面上睡了,心里却明镜似的,偷偷听着父母说话呢。
    “建国,我看你给了妈一些钱,咱家如今也不宽裕,你交了医药费就行了,哪里还用……”
    杨秀华还没说完呢,谢建国就制止了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不宽裕也不缺这些,咱爸那边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军福自顾不暇,军林还不顶事,军庆还在念书,咱爸伤着了,就是折了家里的顶梁柱,我再不支援一下,让这一家老小可怎么过?”
    杨秀华皱皱眉:“哎,林子也二十好几了,还是没个正经样子,成天混吃混喝的……哎……”
    自己的小舅子,谢建国也不好多说,但其实他也是看不惯的。
    谢薇默默听着,果然没出她所料,她爸还是把积蓄都给了姥姥。
    听他们说起二舅,谢薇倒是神色微动,她这位二舅也是个神人,年轻的时候小混混一个,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混混却心思最活泛,愣是在十年后发了家,是几个兄弟里过的最好的。
    只可惜那时候她妈几乎和娘家断了关系,两家闹得太僵,二舅误会杨秀华目中无人,几乎都没再见过她。
    谢薇正想着,就听她妈问道:“后院那事,你和领导们汇报了?”

  ☆、第十六章 开学啦

第十六章开学啦
    听到杨秀华问起后院的事,谢薇赶紧竖起耳朵,她也一直惦记着这事呢。
    后院里的铁疙瘩可是笔不小的财富,谢薇是挺希望自家老爸将它们全部敛入荷包的,可后头一想,也知道这事其实很难操作。当年那位将其全部买下来的外地人也是因为他是个外地人,再加上那时候铸钢厂已经没落,铸钢厂的人都以为是个冤大头呢,根本没多想,想着赶紧处理垃圾才立马卖了。
    要是谢建国这个厂里的员工开口去收购的话,估计第二天就引起轰动了,肯定会有一堆人去后院围观发掘。不多久就知道猫腻了,厂里根本不会卖给他不说,八成还会说他思想不端正,挖工厂墙角……
    而偷偷摸摸的去挖铁疙瘩也不现实,小孩子偶尔去玩玩没事,要是个大人整天往后院跑,过不了几天一样会传的满院子皆知,结果是一样的,还是在薅工厂羊毛……
    所以谢薇还有些庆幸自家老爸如此耿直,如此大公,选择向领导汇报也是好事,看起来像是失了眼前的利益,但没准还有大福在后头呢。
    她正想着呢,就听谢建国开口了:“李主任出去开会了,不在办公室,倒是碰上了汪立茂。”
    “汪立茂?”杨秀华想了一下,就记起来了,“啊,是那个帮你出主意送薇薇上小学的工友?“
    “是他。以前不熟悉,上一回事之后才认识了。他在行政部,看样子是能说得上话的,李主任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想着这事最好别耽误,薇薇能发现,难保别人发现不了。回头再让人偷摸摸的拉出去卖了,损失的也是厂里的利益。”
    谢薇听到父亲这么说,心里十分欣慰,她爸并不愚,早就知道了这些小猫腻,只是他不屑于做而已。
    仔细想想,谢薇不由得有些感慨。她爸的确是这样的性格,聪明是很聪明的,凡事也能看得清,但就是性格耿直,骨子里的一身正气,压根就瞧不起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他要做就做的光明正大,那些黑影儿里的事他碰都不会去碰。
    这样的性格,好也是真好,但坏也是真坏,要是碰上能理解他的人,他就是把好刀利刃,要是碰不上,稍微一走歪,他也就一根筋的冲进谷底了。
    谢建国口中的李主任,谢薇没什么记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不怎么看重谢建国,所谓的出去开会,或许也只是不想搭理他的幌子。
    倒是汪立茂……谢薇想想下午送她回来的那位叔叔,她真的没什么印象了。虽然上一世汪叔也出主意帮她提前上了小学,但因为之后没有后院的事,谢建国也就没再和汪立茂有什么联系,随后谢建国辞职了,就更是断了关系,再也没见上一面了。
    至于汪立茂后来过的如何,谢薇是一点儿都记不得了。
    杨秀华又问道:“所以你就同汪立茂说了?那他……怎么说?”杨秀华皱了皱眉,她没接触过汪立茂,不知道他为人如何。后院那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谢建国耿直,她却心思缜密,最初她是起过自己去挖铁疙瘩的念头的,她闲在家里本就无事,要是每天能去敲铁疙瘩卖些钱也算填补了家用。可是谢建国的性格她知道,他既然说了要上报,她自然是不会违背他的意愿。只是这上报了却希望能有些益处,可别平白为他人做嫁衣……
    谢建国听出了杨秀华的言下之意,自己的媳妇儿自己清楚,杨秀华向来心思重想得多,他也都知道。不过他倒也不觉得这是坏事,夫妻俩个人,能互补是好事。
    他说道:“无妨,我并不贪图那些。”
    杨秀华想说什么却又顿了顿,最终也没开了口。谢建国很正派,可能有时候做事会让人很着急,但转念想想,她喜欢的不就是他这样的他吗?顶天立地,一身正气,做事问心无愧,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想到下午谢建国对父亲的照顾有加,对杨家的体贴备至,杨秀华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越发觉得能嫁给他是她的福气。
    一夜好梦,第二天谢薇是跟着父母一起醒来的。
    杨孝安还在医院里住着,杨家虽然拿不出钱,但人还是有的,谢薇的大舅要下地干活,而大舅妈和姥姥一起在医院里陪床。
    即便不需要杨秀华去陪着,但做女儿的也是十分担心父亲,哪里还能在家里待得住?大清早她就起来熬了骨头汤,想着一会儿送去医院。
    只是今天也不是个普通日子,十一假期结束,谢蔷和谢薇该去上学了。
    谢建国早早去上班了,杨秀华本想着谢薇今天第一天转学报道,她去送送她,但如今又要去医院,一下子就犯难了。
    谢薇又不是真的七岁小娃娃,哪里还用得着妈妈送?直接就说道:“妈,你快去医院看看姥爷,我有我姐呢,我姐都在小学念了一个月了,什么都知道,我跟着她就行,没什么可担心的。”
    她一边说着还一边向谢蔷眨巴眼睛,谢蔷一听妹妹需要自己,身为姐姐的胸怀气度大爆发,立马大包大揽:“妈,你放心!有我呢,我带着妹妹,没事的啊!”
    杨秀华还有些犹豫,谢薇就给她再加把劲:“妈你担心什么嘛?孙大个儿和小妞儿不也在一年级吗?我们结伴去学校就行,到了学校我就先去找老师报道,有老师在,没问题的。”
    两个孩子都这样懂事,杨秀华十分欣慰,总算松了口:“行,那你们自己去吧,都是好孩子,妈妈相信你们。”
    一被夸好孩子,谢蔷就乐呵了,小小朝天辫恨不得冲上天去。
    谢薇笑眯眯的,她实在是做不出谢蔷这个可爱样子了,装都装不出,太羞耻啦。
    吃过了早饭,和奶奶小弟挥别,谢蔷和谢薇背上书包,刚出门就碰上孙大个儿和小妞儿,四个人一起向着小学奔去。
    这个点儿正是孩子们上学的时候,现在可没有车接车送这一说,大家都是自个儿背着书包撒丫子跑,家里远一些的就早些走,近一些的就偷偷懒,晚点走。
    谢家离着机关小学并不算远,他们嬉笑玩闹着,十五六分钟也就到校了。
    到了校门口,还有高年级的学长在值勤检查,谢薇瞅瞅这两名一脸严肃的小娃娃,新鲜的不行。大概也就是四五年级,个子高一些,梳着整齐的学生头,一身干净的校服,小身板站的笔直,左胳膊上的两根红杠标识尤其醒目。
    这可是传说中的中队长哩,小时候谢薇见到了可都是要抬头仰望滴!就像现在的谢蔷一样,谢蔷盯着那个中队长的两条红杠,两眼都快放光了。
    中队长们公事公办:“同学,请将红领巾系好!”
    谢蔷还盯着人家的红杠杠呢,只是遵从本能的从书包里拿出红领巾,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脖子上系,谢薇眼瞅着自家姐姐要勒死自己,赶忙从她手里接过来,帮她把红领巾系好。
    谢薇一边系着红领巾一边感慨,这玩意小时候可没少折腾她。她们姐妹两人都是大大咧咧的性子,一点儿都不像杨秀华,每次上学出门都急急躁躁的,红领巾忘了带是常事。有一次谢薇忘了带红领巾,因为走得晚,眼看着要迟到,根本没时间赶回家拿,姐妹两个人只好将一根红领巾一剪为二,愣是糊弄着进了校门,侥幸躲过了罚站和扣分。
    姐妹两人进了校门,谢蔷还在三回头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