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算吧。”张父觉得自家还没那么高档,最多算的上小吃摊,但是他懒得解释了。
这事下来,三人都亲近很多,这小伙子叫余俞,是到X县来亲戚家当学徒的,赶上放假正要回家。张琳听到余俞名字时真觉挺有意思的,哪家给男孩取这么个名字啊。
余俞听说张家是去广州也有些惊讶:“你们去广州啊,那可是我老家,我家就在海边上。”
张父这下乐了,没想到遇到一个当地人,而且正巧还在海边,如果有他带路不知要少多少麻烦。于是道:“我们家是要到广州进鱼苗。”
“进鱼苗!”余俞这下笑了:“张大哥,我们可真是有缘,我家就是渔民,平时捕鱼养鱼的。”
“真那么巧?”张父意外。
“是啊,没想到啊。”余俞感叹:“要是你们真要进鱼苗,可以到我家去看看。”
张父闻言有些犹豫,他家想进好些的鱼苗,这一下就定了实在是···他还想多对比几家呢,总要找到最好的。
张琳见张父纠结样就知道他想什么,如果由张父拒绝显得对余俞不太信任,但她岁数小,就没这个顾虑了:“余大哥,你家的鱼好吗?我们可要找最好的鱼苗,而且太贵的我们也买不起。”
张琳长得可爱,说话也俏皮,余俞不会觉得她是在找茬,只说:“我们家世代都是捕鱼的,在这行也算有名,不过你们不知道也应该,反正货比三家嘛,你们先多看看,不过最后你们也会找到我家来的。我们在火车上遇到也算有缘,真定我家肯定给你们优惠。”
张琳不知道余俞的自信从何而来,三人也没再纠缠这个问题,说了会话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琳醒来就见张父已经顶着两个大黑眼坐在窗边,看来起来很久了。
“爹,没睡好?”张琳边问边翻身下床。
张父转头苦笑:“你娘老说我打鼾,昨天下铺的打了一晚上,我一宿没睡着。”
张琳闻言乐了,昨天那大汗打鼾她也听到了,不过以前听惯了张父的鼾声,最后倒也睡着了。没想到张父这个惯常打鼾的人,反倒被人家扰了一次。
火车上的时间被拉得无限漫长,就是开始还有一点新奇,到后面也完全是煎熬了。
不过好在窗外的景色还是很美的,张琳和张父就每天盯着看,路过的村庄、小溪、河流、山川和农田都让人无比心情愉悦。五月正式草长莺飞的时候,外面绿莹莹的,一派生机勃勃。
火车上时,余俞一直和他们在一块儿,主要是这样的地方找个说话的人不容易。余俞看的出家境不错,出手很大方,有时还会买了零嘴给张琳吃。
张家父女有来有往,自家带的干粮面饼也会给余俞。余俞对张母的手艺可谓赞赏有加,直夸都可以当厨师了。
这天下午余俞边喝着张琳给他兑的酸梅汤边问:“这是什么?”这水酸酸甜甜的很好喝。
“是酸梅汤。”张琳答。张母把一定比例的原材料洗净给父女俩带着,她害怕如果两人晕车的话,这酸味还能缓解一下。
每份材料都用草纸包着,虽然味道没有熬出来的好,但用热水冲泡的还是不错,只不过要多冲几次真正的味道才会出来。
“张琳,你们家可真有意思。”余俞感慨。他本人很不拘小节,自从和张琳相处段时间后,两人都直呼对方姓名,主要还是张琳时不时的很‘大人’。
“余俞,你喝了我的水,得再给我讲讲养虾的事儿。”余俞在这方面很有心得,张琳看的出他是真正在海边长大的。虽然之前也看了一些书,但和实际情况还是有差距,余俞的话总是让她受益匪浅。既然有这么好的资源在身边,她当然要利用了。
余俞闻言有些头大,张琳这小丫头已经让他讲了一上午了,没想到又来。不过知道张琳家的情况后,余俞也知道她这么勤奋的原因,自然不藏私的都教给她。
火车在一阵轰隆声中终于到达了广州。
张琳下车时忍不住伸了个懒腰,这一路实在是太累了。
余俞听说两人要等人,留了地址给他们,让他们到时直接来找,还说要找不到住的地方,住他家也行。
张父说定一定去,三人就分道扬镳了。
广州车站自然比X县的车站大并且气派的多,张琳她们出站几乎就被淹没在了人潮中。形色各异的人来去匆匆,火车站就如同汇水口,无数细流在这里交错又在顷刻间分开。
**
“快点!”
“陈颀威你够了,大早把我拉来接什么人,还一直催。我说你直接叫家里的司机不就行了,干嘛非得找我?”吴琛打了个哈欠,他可是被自家表弟从被窝里拉出来的,觉都没睡醒。
陈颀威斜睨了开车的人一眼:“不要告诉我妈。”
吴琛诧异:“你搞地下工作呢,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还要瞒着。”
“姥姥老家认识的。”
吴琛摇摇头,不信:“嘿,我这就更奇怪了,那鬼地方你能认识什么人。”
陈颀威危险的眯了眯眼:“昨晚···”
“行了行了,我不说了···”吴琛一脸被打败的样子打断他:“我今天就给你当一回司机了行了吧,何必提那些事。”他还不是好心带表弟去看开开眼界,早知道陈颀威古板没情趣,但没想到他这么较真。要不是亲戚,他还懒得费这事儿呢。
张琳按着和陈颀威说好的地方,在大门都等着。不一会儿,就见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外面,张琳踮着脚张望,果然见陈颀威从车上走下来。
瞧他朝这边看,张琳挥着手大喊:“陈颀威,这边!”
陈颀威听声望过去,就见张琳和张父在那站着,费了半天劲才挤到她们面前。
刚站稳,张琳就不满的抱怨:“你怎么才来,等你半天了。”其实也没多久,但张琳觉得接人的应该先到。
“赶着过来了。”陈颀威回了一句,又跟张父问好:“张叔叔好。”
“诶,你好。”张父瞧了来人两眼,笑道:“颀威又长个子了吧!”
寒暄两句,陈颀威带着父女俩上了车,张家两口在后座坐定。
小剧场:
吴琛:你可真行!
陈颀威:什么?
吴琛:我以前以为你只是冷面,没想到你竟然还是肚子黑!
陈颀威:我以前以为你只是废材,没想到你竟然还是天然呆!
吴琛:···
☆、第26章 找鱼苗
吴琛之前看到陈颀威走向两人就瞪大了眼;现在等人走进,更是吓了一跳。张琳还好,穿着花布衬衫,白白嫩嫩的瞧着很是可爱,但张父却看得出十足的一个农村汉子;倒不是他的穿着有多差;而是一种气质。吴琛疑惑;自家表弟到底怎么认识他们的?
定了定心神;等面部表情恢复了;吴琛才转过头来笑脸如花的说:“两位好啊,我是陈颀威的表哥吴琛。初次见面,请多指教啊。”
陈颀威:···
“你好。”张父头一回坐这么好的车,他连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摆了;之前坐李铁的他还可以羡慕一下,但进到这小轿车里,他才知道自己见识有多狭小。
“你好,我叫张琳。”张琳皱着眉头道。她总觉得吴琛长得有些,怎么说呢,感觉跟虎子有点像,只不过表面上倒显不出来。
吴琛发动车子:“对了,你们要去哪?我今天专程来给你们当司机的。”
这一问把父女俩难住了,张父想了一下说:“我们也不知道具体要去哪,广州还是第一次来。我们这次就是来进鱼苗的,应该是要去海边吧。”
“这样啊。”吴琛思索一会说:“我倒是对这里还比较熟,那什么,我直接把你们送码头去吧,渔民一般都在那。”他偶尔也会去码头吃海鲜,所以知道。
“那太好了。”张父松了口气:“真是太感谢你了,你看我们人生地不熟的,要是自己来找,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冤枉路呢。”
“这有什么,别客气。”吴琛道:“反正我闲着也没事儿。”说完撇头看了眼陈颀威,陈颀威感受到射过来的目光回看,扔给对方一个好好开车的眼神。吴琛虽然有很多话想问,但现在显然不是时候,他也只有忍了。
一路上,陈颀威和张父他们搭着话。
听了张父他们谈论余俞,陈颀威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张叔,照你说的,我倒觉得这人可信。不过货比三家,你们先去问一问其他的渔民心里有个底,最后再寻到他家去,真合适就可以定了。”
张琳点头:“我也觉得这样最好。”
吴琛一直后视镜里仔细观察张家父女,也没看出什么名堂,这完全就是很普普通通的两个乡下人。他就闹不明白了,陈颀威怎么会对这两人刮目相看,要知道自己表弟真算不上和蔼可亲,居然能劳驾他来接人。难道是陈颀威转性了,吴琛暗自摆头,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没可能。
车子没多久就到了码头。
“小吴,今天麻烦你了。”张父下车道谢。
“真没事,张叔,助人为快乐之本吗。”吴琛拍着胸脯道,说完转向自家表弟:“那颀威,晚上我再来接你啊,你乖?”。
陈颀威意味深长的回看了吴琛两眼,对方被他看得头大,说好傍晚来接他们,又说了两句赶紧跑了。
张琳看着绝尘而去的车子有些黑线:“你表哥,可真有趣。”想着别人始终载了他们一程,张琳收罗半天挑了这么个中性词道,不过这位表格偶尔冒出来的话还真让人不敢恭维。
陈颀威:···
来到码头已经快中午了,张父带着两个小的找了个路边摊。因为是海边,海产很便宜,三人要了份小鱼干、蛤蜊和虾子。
“恩,这太好吃了。”张琳活了两世,这是头回来海边,吃到这么新鲜的海产,这一吃就大呼过瘾。海边的人讲究食材本身的味道,所有的东西都只是做熟了,然后让客人自己调料来吃。
张琳父女的调料还是陈颀威兑的,虽然不擅长家务,但海鲜他吃过很多,这事儿也还熟悉,做出来的调料味道很不错。
他们边吃边问了老板不少问题,老板人很耿直,最后还专程给他们说了几家不错的渔民,让他们去问问。
三人饱餐了一顿,就出发了。
找人是不困难,但当张父他们想多问一些时却出现了一件挺尴尬的事,这边很多渔民都说的是粤语,张父和张琳连蒙带猜的也只能意会几句,再多的就不行了。
最后还是陈颀威给她们解了围,虽说陈颀威的粤语也不咋地,但至少沟通上没有什么障碍,基本意思双方都能理解到。
走完第一家,张琳松了口气,拍拍陈颀威的肩:“这可多亏你了,要不我和我爹可真得傻在这儿了。”
陈颀威有些无语的看了张琳一眼:“你之前就没想到这事儿?”
张琳闻言有些不好意思:“我是难得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嘛,再说人无完人···”列举了一堆例子给自己找借口。之前她还不想和陈颀威碰面,觉得麻烦,现在觉得真亏了对方坚持下去,要不她和她的爹人生地不熟的,真没法弄了。
张琳最后下了结语:“只能说我国疆土实在是太广袤了,我不得不拜倒在它巨大的地理差异上。”
陈颀威瞧了说的义正言辞的张琳一眼:“你今年一年级?知识可真够丰富的。”
张父听陈颀威的话有些骄傲道:“是啊,我家大妞今年还得了班里第一名,班上老师都表扬她来着。”张父没念过书,现在张琳说的话他有些听不懂,也只当是学校教的。
“是吗,那真厉害。”陈颀威说的有些意味深长。
张琳有些心虚的瞄了眼陈颀威,看他也看正巧望过来,立马转头假装找路去了。
三人一下午跑了五六家,张父对鱼苗的质量和价格有了个底,大家报的价都差不多,只不过有两家稍微要贵些。
太阳已经朝西边倾斜,张父他们往最后一家去了。
这家在码头最里面,走到门口时,张琳觉得门牌号有些眼熟,把余俞留的地址拿出来一看,果真是他家。
余俞出来应门看到来人,有些得意道:“我就说你们最后会来我家吧。”
“没想到你家在这真这么有名。”张琳惊讶。中午老板就说他家最好。
“难道你之前是在怀疑我撒谎?”余俞假装生气的竖起眉。
“当然没有了,我只是认为你稍微夸大了一点。”张琳一本正经回道。
余俞没绷住,笑了:“对了,这位是?”
“陈颀威,我朋友。”张琳顺着余俞的眼光答。
“这就是来接你们的人啊,这么小?”余俞惊诧。
张琳说了来龙去脉,余俞就带着他们看鱼苗去了。
余俞的父亲早就听儿子说了火车上认识的两人,对张父他们可谓知无不言,不仅细心的讲解了各种品种,价格也比之前几家便宜一些。张父他们对比先前听到的和余家的说法无异,确定了鱼苗的品质,马上就确定了在余家购买。
商量了一下具体事宜,天渐渐暗下来,余家听说他们没找住的地方,极力挽留他们住下来。
张父张琳想着既然是合作伙伴了,住下也没事,而且在这还可以多学些养鱼的事儿,就答应了。陈颀威听到时默了一下,他之前已经打听到了几家便宜又不错的旅店,不过没想到没派上用场。
办完了事,由余俞带路,他们原路返回,等到的时候,吴琛已经在那等着了。
陈颀威给张琳说了明天还来找她就走了。
**
车刚走几米,吴琛就感受到了身边的低气压,不禁问道:“你怎么了?”
陈颀威没答话。
吴琛试探着又问:“难不成谁欺负你了?”说完咂了咂嘴:“不对啊,谁能欺负得到你。”
陈颀威白了对方一眼:“你下午去哪了?”
吴琛闻言立马戒备起来:“你问这个做什么?”
“对口供。”
“什么?”吴琛头上冒出三个大问号,他们又不是犯人,对什么口供?
“要是有人问起来我好说。”
吴琛皱眉,下午他去找他的相好去了,这事儿显然没法说,要是他妈或者姨妈问起来还有些为难,总不能说带陈颀威去···了吧。
陈颀威直接无视他道:“你下午带我去了图书馆,记住了吗?”
吴琛顿时眼睛亮了:“这点子好,图书馆我妈就没法问我细节问题了,总不能让我把看到书给默出来吧。”说完给了陈颀威一个赞扬的眼神:“看来说你是我们家的宝果然没错啊,脑瓜子够好用的。”
陈颀威:···
小剧场:
吴琛:表弟,救急!!
陈颀威埋头作业头都不抬:你犯事了?
吴琛不满:什么犯事,我可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我只是犯了那么一丁点小小的错误。如此···这般···那般···
陈颀威想了一下,凑到吴琛边上:···如此···这样···
吴琛捣头如蒜表扬道:你果然肚子黑啊。
陈颀威:···比你脑袋没纹路强。
☆、27
张家父女并没有在广州停留很久;毕竟张琳要上学,家里鱼塘也刚刚建好,还需要打理。
而且既然鱼苗已经确定了,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张父第二天就到车站订了五号的回程票,张琳对此大感可惜;因为广州是沿海城市;比她们家乡发展不知好了多少倍;她本来还想多玩玩多看看来着。
不过时间有限;也不能强求;反正以后少不了来这儿里添补鱼苗,玩的机会多的是。
张父和余父去订票这天,余俞尽了地主之谊,带着张琳和陈颀威两人去海边玩了一整天;第二天他们就得各自分道扬镳了。
张琳她们走的时候,陈颀威没能去送,因为他也是当天早上的飞机。倒是余俞要多呆几天才会回县上,所以把父女俩送到了火车站。
“张叔,等我回X县里,我就去你们家找你们啊。”余俞家想着张家是第一次养鱼,正好余俞做学徒的亲戚家也在张家县城里,就让余俞抽空去看一下,以后两家少不得往来,关系一定要打好。
“诶,小余,那麻烦你了。”
余俞连忙摆手:“麻烦什么,我还想去尝尝张婶的手艺呢。”他对火车上的一顿一直念念不忘。
“行,你来了,我一定让孩子他娘拿出看家手艺,好好招待你一顿。”张家保证,他们在广州这两天虽然时间不长,但余家也对他们尽心尽力,多加照顾。
张父张琳又在路上折腾了两天才终于回到了家。
刚落脚,张母就连忙问他们请况怎么样,张父笑着把广州的奇遇说了,张母闻言大呼好运:“看来我们家的倒霉日子走到头了,现在到哪都能遇到贵人。”
张琳大口刨着饭,含糊不清的说:“可不是,要是路上不这么恼火就好了,我再也不想坐火车了。”
张母含笑点点她额头:“哪能事事顺心呢,这已经很好了,我还担心你们路上被骗呢,真是要多谢谢颀威那孩子。”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