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玉种田记-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小姐可以夜观天象,知风雨。和玉知道了这些议论,头上三条黑线,自己是可以预知天气情况,但这是本身具有的超能力,根本就不是观什么天象,出了牛郎织女星和北斗星,和玉前世连最常说的十二星座都搞不清楚在哪。

    和玉回去之后想着,稻子收上来之后要脱粒。现在也没有脱粒的工具,在和玉的印象里,小时候家里把稻子脱掉稻壳,使用的最难简易的机器,最起码也是用电带动的,没有见过人工脱粒。好在上农校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做《古代农史》,里面有一章就是介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里面有人工舂米和用水碓舂米的两种方法的简单介绍。人工舂米,是在太费事,这是和玉最不喜欢用的方法,费人力不说,而且还生产效率低下,一天都舂不了多少,所以和玉重点锁定在水力舂米的水椎上面。

    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和玉做了****的梦,早晨起来两手抱着个脑袋,仔细想着夜里的梦境。昨天还乱混混的脑子,现在逐渐清晰,脑海里呈现出一张完整的水碓图。和玉怕待会忘记了,立即拿出纸笔,根据回忆画出来。带在身上,等教完学,到木器点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吃完早饭,何诚赶着马车,前往孤儿院。和玉首先检查了一下小孩子们昨天的功课,没有一个偷懒的,和玉很满意。以前不爱学习的何喜,现在每天也能按时完成作业。

    上完课后,和玉来到木器店,把图纸给了掌柜,因为是老生意了。和玉也不说客气话,直接问:“掌柜子,这个你们能不能做?”

    掌柜子拿起来看看,半响才回答:“有姑娘的这图,两天之内能做出来,但要根据姑娘所要所要加工的东西调试一下。”

    正好稻子也要晒个七八个大太阳,才能晒干,所以和玉不是很着急,回答说道:“可以,到时候把这水碓给我送到玉庄那边,在渭水河边调试。”

    “和玉姑娘,你就瞧好吧,保证不耽误你能使用。”掌柜子每次都能从和玉这边接到大的单子,自然很重视和玉的话。

    和玉没有去玉庄,而是带着何喜到何志英开的小吃店,简单的吃了顿午饭。仔细观察里面的员工工作状态,看来志英的管理得还不错,员工举止得体,精神饱满。

    吃晚饭又去了豆腐作坊,查看账簿,二柱见到和玉过来,直接把和玉迎到后院,拿出账簿。和玉只是粗略的看看,二柱虽然比较能言善辩,但为人忠厚,这都是刘叔教育的好。大柱帮着看管着养鸡场,这刘叔经常到外地帮自己做事。这些和玉都记在心里,会好好的回报他们的。

一百六十六章水碓舂米(续)

    一百六十六章水碓舂米(续)

    这段时间,刘天佑都在忙碌总结这几个月学习农事的心得,把平时的记录重新誊写,装订成册。所以没有时间过来看和玉,等弄好这些东西,再过去看和玉。

    水碓已经做好了,今天掌柜子派人把做好的水碓送到玉庄,派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和几个学徒,去调试刚做好的水碓。

    经验丰富的师傅,找了一处合适的地方,开始拿出工具,在学徒和玉庄的孙玉峰带过来的十几个人帮助下,开始。本身这个水碓已经论证,结构合理,安装便捷。但由于是第一安装,所以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装好。今天是没法调试了,众人倍感遗憾回去,只好等明天了。

    第二天和玉给孤儿院的小孩上完课,连发都没吃,把何喜送回家,就赶往玉庄。远远地看到已经安装好水轮,地面上有五个装满着谷子的石臼,五只一米长的大木杵在水轮主轴的带动下很有节奏地砸进石臼。木杵撞击石臼发出的闷鼓般声响,伴随着水轮转动时的落水声,犹如一首不停的交响曲。五个石臼一次能放进八十公斤谷子,舂米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小时,而后筛出大米继续将谷壳舂成糠。大米给人吃,这稻糠可是很好的猪饲料,不能浪费,这是和玉昨天交代好的,所以程氏已经收集好这些稻糠。

    程氏已经用簸箕把大米里少有的谷壳颠簸出来,几斗白花花的大米呈现在和玉的眼前。和玉两手捧起一把大米,两眼泛热,几乎要哭出来,终于可以吃上大米饭了。这可是前世的主食,每天都吃,现在快两年没吃到,真是想念的紧。

    “孙大哥,能不能盖一所房子,把这个水碓遮住,要不然风吹日晒,不久就会坏掉,这个又不常用,要好生照看。”和玉对着孙玉峰说道。

    “大小姐,我已经准备木材和石材,水碓已经调试好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动工了。”孙玉峰自从昨天听说了这个新机器的作用,就想着要盖个房子。本来这个东西是加工吃得东西,不能随便放置,昨晚就琢磨是不是应该盖一间房子。所以今天一大早,在木器店师傅来之前,孙玉峰已经带着玉庄里的人开始准备盖房子的材料。

    和玉点点头,这孙玉峰真是个人才,假以时日,不比刘叔差,和玉为以后又多了一位得力助手而高兴。

    和玉吩咐孙正峰把大米装在袋子里,放到马车上,临走的时候交代尽快将房子盖好,好好护理这个水碓。孙正峰程氏点头应是,保证尽快把房间弄好。

    坐在马车上的和玉,肚子咕噜一响,这才想起中午饭还没有吃。虽然肚子很饿,让阻挡不了和玉激动的心情,今晚终于可以吃上稀粥了,就上小菜,那个叫美哦。虽然大饼也很好吃,但架不住每天都吃。一遍吃饼,一边要喝汤,一顿饭吃下来,肚子要吃的饱饱得才能撑到下一顿饭。

    到家之后,和玉把米送到厨房,在厨娘惊讶中,开始熟练的淘米,添水,烧火的小厮很是熟练的开始点火。现在晚饭时间还没到,所以厨房里的人不多。煮粥本来就是简单的活,所以除了烧火,和玉不假他人之手,亲力亲为。

    等水烧到打响的时候,开始往锅里面倒喜洗好的米,盖上锅盖,示意小厮大火烧。不是饭点,和玉没烧很多,只够几个人喝得。所以不一会儿,就听见锅里咕噜咕噜水被烧开的声音。

    “小火熬着,火太大会把锅里面的水烧干的。”听到水开了,和玉交代小厮小火,因为锅里的米时半熟状态,要通过小火,把米粒炖烂。

    小厮按照大小姐和玉的说法,拿出里面多余的柴火,只留下几根小一点的柴火开始熬着米粥。很快随着锅里面的热气冒出来,和玉闻到空气中一股浓浓的米香。也可能是自己好长时间没吃米了,所以闻起来更加香甜。忍不住肚子又开始咕噜了,好在锅里面也有咕噜咕噜的声音,所以小厮和厨娘没有听到和玉肚子饿的声音。既然别人听不到,和玉很自觉的脸都没红,脸皮很厚。

    和玉拿出勺子,开始搅动锅里的米粒,米粒已经熟了,但还没有到糯的程度。和玉等不及了,拿起一个小碗盛半碗,开始小口小口的吃着。小厮很好奇大小姐到底吃得是什么好东西,这么享受,愣是忘记继续烧火。

    “不要停,继续小火烧。”和玉虽然在细细的品味粥的美味,但仍没有忘记再烧一会火,一会就可以喝到黏糊糊的米汤了。

    小厮为刚才的失态,脸不由得红了,开始专心致志烧火。和玉没有加任何小菜,只是单纯的想尝尝久违的米粒的味道。

    “李厨娘,厨房里有没有小菜啊,直接凉拌一下就可以吃的那种?”和玉问站在旁边的李厨娘。

    和玉家在何家村那边有个小菜作坊,现在已经搬到了玉庄那边。和玉一家都喜欢吃这种小菜,每顿饭,桌上都会上一碟。

    “有的,大小姐,我这就给你洗洗准备一盘。”说完,李厨娘就开始到厨房一个角落里,从一个大坛子里拿出一把腌制的山芋叶子,放在清水里稍微洗一下切成小段,调上作料,放在盘子里。

    吃完之后,和玉开始盛第二碗时候,锅里的米已经烧得很糯了,便示意烧火小厮不要再烧了。

    “你们也盛一点尝尝。”和玉对着李厨娘和烧火小厮。

    两人早就被米粥的香味吸引,每人盛了一碗,开始喝起来,听到他们由惊讶到满足的声音,和玉笑了,主食就是主食,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了它的魅力。人可以一天三顿饭吃主食,但是不可以一天三顿饭吃山珍海味,没人能受得了。这就是主食的魅力所在,可能你不是很喜欢,但又离不开的食物,不可或缺,就像明硕国现在以面食为主食一样。

    三个人,不一会儿就把锅里的粥吃完了。就拿和玉来说,就吃了四小碗,大大超过平时喝稀糊的数量。和玉摸着吃得撑撑的肚子,到院子里散步消食。

    吃完了才开始懊悔刚才为什么不嘴下留情,现在有的罪受。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活该被撑到。

一百六十七章 香喷喷的大米饭

    一百六十七章 香喷喷的大米饭

    吃饱喝足的和玉,想着今天晚饭要和大家分享大米饭,才能抒发自己喜悦的心情,便写了封信,邀请王知州,杨师爷,刘天佑,还有泰华楼的李管事,过来吃大米饭。

    “文博,这玉儿不知道有鼓捣出什么好东西,邀请我们去尝一尝,我们赶紧换件衣服,好生赴宴。”王知州拿着请帖对着在一边批公文的杨师爷笑着说道。

    杨师爷听了王知州的话,伸伸懒腰说道:“那感情好,好一段时间没去玉儿家了,等我把这几本公文批好,就回去准备一下出发。”

    王知州拍派身边的侍卫去告诉三皇子刘天佑,今天要去玉儿家吃饭。刘天佑整理了一天的资料,很是疲惫的闭目养神,就听三钱过来小声说道:“少爷,和玉姑娘请我们今晚过去吃饭,现在时间不早了,要不要收拾一下,准备出发?”

    一听说玉儿请自己,刘天佑立即坐起身来,开始换衣服丫鬟们很是迅速的帮刘天佑穿戴好。刘天佑本就是非常注重外貌的人,对着镜子照了半天,满意了才离开。

    连整天看着刘天佑的三钱,都不得不惊艳一下,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皇子比现在皇帝还帅。一想到和玉姑娘,除了比较擅长农事,样貌清秀,性格嘛,这个不好说,平时看着蛮恬淡的一个人,急起来也是会动刀子的,三钱还记着李坤私下禀报,赵全大腿上那一刀就是和玉姑娘捅进去的。也没什么很多特别之处,为什么就让三皇子看对了眼,难道这就是****眼里出西施?三钱想不明白,在后面跟着,轻轻的摇摇头。

    王知州,杨师爷,刘天佑几乎和泰华楼的李管事是同时到达和玉家的。以前泰华楼的李管事每个月只来清水县一两天,但现在身负老夫人重托,现在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呆在清水县,偶尔回京都向李老太太回报一些重要情况。

    “和玉姑娘,又弄什么好吃的东西给我开开眼界呀。”李管事率先问道,其他三人也是好奇地看着和玉。

    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不像夏天那样非常炎热,所以和玉才在饭厅了宴请大家。现在天黑得比较早,和玉在屋里点上十几根大蜡烛,整个房间照的亮堂堂的。

    和玉急急忙忙的帮忙布菜,说道:“保密,一会就知道了。”等最后一大碗老黄瓜排骨汤上来之后,和玉招呼大家坐下。雪莲拎过来一个木桶,上面用干净的布盖着。还没有掀开上面的布,大家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清香。

    只见何喜抽动小鼻子,用力的闻闻,说道:“大姐,这个味道好香,是什么呀,喜儿从来没有闻到过。”

    和玉摸摸何喜的头说道:“这可是就是前段时间我们种在水里的农作物水稻。去壳之后,就成现在的大米。”和玉给何喜解释说道。

    这时候,雪莲雪雁两人为大家每人盛好一碗米饭。大家一边看着碗里的米饭,一边听着和玉说着大米饭的好处。

    “一味米饭,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大米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老少皆宜,可以同面食一起作为主食。”和玉一边给何喜夹菜一边给众人解释。

    和玉身上太多的奥秘,所以大家已经见怪不怪,先吃完再说,大家拿起碗筷,学着和玉的样子,夹了一些菜,配合着米饭,开始吃起来。刚开始大家对于新事物,多少有点戒心,但越吃越觉好吃,只见桌上飞舞的筷子,就知道大米受欢迎的程度。雪莲,雪雁不断给大家添饭,尤其是刘天佑,何志英两个人半大小伙,反应最快,别人才吃完半碗,这两人已经开始添第二碗了;王知州,杨师爷,李管事也不落人后,吃得也不少;连平时不贪食的韩姨,难得一见的吃到撑了。

    但是和玉只允许何喜吃一碗米饭,怕她小孩子吃多了闹肚子。惹得何喜嘴巴嘟着能挂二斤猪肉,和玉给她成老一碗老黄瓜排骨汤,这才露出笑脸。

    吃完米饭的大家,喝着炖了好长时间的排骨汤,真是畅快,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摸着肚子。王知州,杨师爷,李管事也算是有身份的人,做出此等不合理的举动,三人互相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掩饰刚才的尴尬。

    何喜被他们的笑声搞得莫名其妙,对着大姐和玉说道:“他们为什么笑啊,不就是吃撑了摸摸肚皮嘛,喜儿每天都摸肚皮,这样有助于消化。”

    韩姨一把捂住何喜的嘴巴,但还是晚了一步,王知州等三人脸红了,暗暗自责刚才自己吃多了。和玉一脸黑线的看着何喜,妹妹何喜真的是很傻很天真啊,看来以后要给她多上点课。

    就算下午和玉已经吃了很多粥,晚饭的时候还是吃了一碗米饭。和玉提议大家到外院子里走走。

    吃饱了,刘天佑同和玉并排走问道:“玉儿,这水稻产量怎么样?这几天忙着整理资料,没时间参与到水稻水稻收割,真是遗憾”

    “这个产量真的很高,我也被下了一跳,居然有十担之多,四五亩的水田居然收了上来五十多担水稻。”和玉虽然知道这些水稻的产量,但不能提早说出来,只能假装自己也不知情的样子。

    “十担?如此之多”王知州,杨师爷,李管事突然转过投来问道,六只眼睛炯炯有神,盯着和玉姑娘。

    当然有这么多了,这可是超级水稻,要是有现代的花费,估计能收个一千五百到两千斤这样。吃过大米之后,不仅有粳米的好口感,还有杂交水稻的产量,这怎能不让和玉高兴嘛。

    “是的,所有的稻谷已经晒干,收在仓库里。不信的话,可以到玉庄的仓库看看,两位伯伯也是去过玉庄,曾经也看过种水稻的地方,估摸着也能算出是多少土地。”和玉回答说道。

    “这山芋,土豆做个辅食还可以,做主食,时间长了,人可能会受不了。倒是这大米味道性平味甘,和面粉异曲同工,但是产量比小麦和粟多多了。要是我明硕国大量种植水稻,估计所有人都能吃饱饭。”杨师爷脑子里快速的过滤各种信息,激动的说道。王知州深有同感,探寻的目光看向和玉。

一百六十八章时机未到

    一百六十八章时机未到

    倒是旁边的李管事,想的是如何在泰华楼推出这一项招牌饭菜,但在关心国计民生面前,李管事极力忍住自己的问题,想着明天抽个时间同和玉姑娘好好详谈。

    “产量是高,但是王伯伯,杨伯伯,这水稻,顾名思义,也知道是需要大量的水,这就就要大力兴修水利,千万不能小视前期的基础建设。你也知道的,玉儿的玉庄是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建设成现在的样子。”和玉看出王知州,杨师爷想急着把水稻推广开来,便焦急地说道。这是个系统的工程,要全盘考虑,虽然和玉能提供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种植水稻,但和玉仍不赞成短期内就推广水稻。不是说种得多了,自己的收入就少了,而是这水稻不像小麦,只要犁地撒种,中间稍微打理一下就可以收获。这水稻不行,离不开水,这就要考验人们对水利工程的驾驭能力。以前发洪水的时候,疏通河渠,有序排水;但水稻是需要灌水。排水是从高到低,这个好办,顺应地球引力,疏通渠道就行;但这灌水,一般是由低到高,逆着地球引力,如何把水灌溉到田里,是个难题。要是指望用人力挑,那一个人一年能种多少啊,想着就一阵恶寒。

    听了和玉的解释,王知州,杨师爷的热情稍减,开始思考如何操作更好,但是对于这一项大的水利工程,心里没底。一方面是技术,另一方面就是人力物力,看来的确像玉儿说得那样,不能操之过急。

    “那老夫要厚颜请求玉儿,帮我们写个规划,此等高产作物,不能推广,老夫心里难受啊。我们清水县比其他地方好多了,一到其他地方,就算在富裕的地方,总会有乞丐。老夫这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隐隐的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