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敏这么说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她也不能说唐敏不对;因为郭氏说话做事明显就是很过分了,一点都没考虑到那两个儿女。
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唐城海,唐城海什么也没说,这事情说白了就是郭氏一手造成的;所以对于唐敏的做法他不觉得错;但是也没觉得这样就是对的。唐敏毕竟还太小了,思考的不全面,她还没有嫁人;现在都对亲娘这样了;传出去的话冯家的二老难保不会有什么想法。但现在话已经说出去了,那么多人也听见了,既然挽回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有靠他们这些娘家人撑着了。
所幸的是冯家听说的是郭氏无理取闹的版本,还是罗氏让范婶子去冯家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说出来的,所以再有别的版本流传过去的时候冯家人也没相信,毕竟一个是当场的见过的,另一方则是听说的,谁是谁非一想就明白。冯家觉得唐敏这样断了也好,要不然的话以后等唐敏嫁过来了,这个娘再跑来东闹西闹的,他们冯家可是丢不起这个人呢!
后来张家人知道唐敏已经许了人家,不好直接来闹的,只得去找了当初收银子的郭氏。他们这才知道原来郭氏已经收了一半的银子,并且也花去了不少,郭氏拿不住银子来还,这才急的上唐家来闹的。可是不管过程如何,结果就是张家人让他们非要还上银子,不然的话就拿郭家的田地来抵,郭家自然是不肯的,这土地可是农人的命根子,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被休的闺女卖田地呢?郭家人后来也急了,多方打听之下,知道有一个挖煤的瘸子,是个鳏夫,要花三十两娶一个续弦,于是就郭家的人就找上了这个瘸子,说可以把郭氏嫁给他,郭氏纵使不肯也不行了。鳏夫听说郭氏生过儿子之后很乐意的答应了,连成亲礼也没办就把郭氏直接送了过去!收到的三十两银子还了张家二十两,剩下的十两被郭家的人分了。
郭氏刚嫁过去的时候总想跑,这个马鳏夫虽然是个瘸子,可那脾气却是十分的暴躁,逮到过两次准备逃跑的郭氏之后就往死里打,打的剩下半口气掉着之后就让她一个人躺着,任由伤口自己痊愈。“我告诉你这个贱人!你是老子花钱买来的!敢逃跑?老子打断你的狗腿!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什么心思!怎的?你想去找唐家老大?呵呵,你尽早给老子死了这条心!绿帽子老子是不会戴的!”他一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贱人总是逃跑呢!这两天去卖了煤之后跟人家一起去喝酒,这才知道原来她原来是唐家休离的女人!
“不要打我了……我知道错了……下次我再也不敢了!”呜呜——郭氏边求饶的哭一边整理自己的仪容,她头发被扯得乱七八糟,身上的衣服也被扯得东一块西一块的,从里到外没有一块是完整的。
马鳏夫看郭氏那个可怜的样子不禁有些心猿意马,这郭氏虽然脸上晒黑了,可是这身子还是白花花的很诱人,想到这里就慢慢的靠近郭氏,一下就压住她亲吻起来……郭氏也不敢挣扎,只好任由他对自己为所欲为……
虽然郭氏经常受伤,可是这并不耽误鳏夫想要儿子的决心,不管不顾的勤奋耕耘,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半年后郭氏再次怀孕才有所好转,不过鳏夫每次喝了酒之后郭氏仍然逃不过一顿打,于是郭氏就把这笔账全部都记在了唐家人头上,发誓不报仇誓不为人……
唐家人陆陆续续的听说了郭氏的下场,各自心里都五味杂陈,被休的女子下场都不会好的哪里去,因为没有人再看的起,想当然日子也不会再好过。罗氏听到郭氏的下场倒是拍手称赞,偶尔就拿这件事情点剩下的三个儿媳妇。毛氏和沈氏心里着实难受了一阵子,至于元琳,她现在太忙了,一头要和唐城海两人顾着家里的田地,另一头还要顾着生意越来越好的饭庄,大半年过去了,饭庄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特别是火锅和烧烤推出之后生意更是火爆!
春天的时候老四和元琳的表哥一起去参加了春闱,表哥已经是举人了,这次去就是考进士和殿试,李家承牧和老四去考春闱之前三家人在唐家的饭庄里面聚了一下,也是为两位去赶考的人践行。本来他们两人也不会凑到一起去赶考,可是今天的春闱地点突然改变了,所有赶考的人都要去京城里赶考,这才凑到了一起。
罗氏是春风满面,四儿子要去考举人了能不高兴吗?到时候自己可就是举人的娘了!“老四啊,你跟这李家哥儿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他都是举人了,也有经验,你两路上就好好讨论讨论!”既然这李家哥儿一考就中那肯定是有方法的,现在两家又是亲戚关系,不可能不告诉老四……
“娘,你放心吧,我这两年经常和关靖兄(李家表哥的字)在一起讨论课题呢!也在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去我会努力的!”唐家老四知道娘的意思,因为他娘私底下已经跟他说过不少回了,可是他是个读书人,考科举就是要凭借自己的努力的!投机取巧的话不会有好结果!
罗氏见说不动老四就瞪了他一眼,不理他,转而笑眯眯的跟李承牧说:“牧哥儿啊,咱两家也是亲戚,我家老四虽然读书上面聪明,可是为人却不知变通,你也有经验了,在外面还麻烦你多多照应着了。”
李家舅舅爽朗的笑道:“放心吧亲家,我家承牧会的,咱都是一家人,您说什么两家话?伤了感情不是?”
李承牧也温文的笑笑道:“婶子,你放心吧,我跟程远兄(唐老四的字)也是兄弟,当然会照应着!”
唐老汉又板着脸教训了唐家老四两句,李氏和刘永都打哈哈的拦了下来,罗氏听到这话满意的点点头笑着夸奖了两句,因为元琳舅舅家的人不错,连带着罗氏对元琳的态度也好了不少,看见元琳还在厨房里做菜,没坐下来吃饭呢!罗氏就催着三儿道:“老三,你咋那么愣呢?去把你媳妇儿叫出来吃饭,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分桌!”
唐城海怎么可能不愿意,向桌上的人示意了一下就去了后厨,后厨里面正忙着呢!元琳在里面一会要看这个菜,一会要教那个人怎么弄的,很是忙碌,看见唐城海进来还纳闷的问:“你咋到这来了?快出去吧!这里油烟大,你还要待客呢!”为了今天大家高兴,特地换了一件新衣裳,就让他专门陪着客人说话的。
“没事儿,娘让你去前面吃饭呢!大家都很高兴,你也别在这忙活了,给她们忙吧!嫂子们、接下来就麻烦你们了,我先带琳儿去跟家人打个招呼!”前面的话是回答元琳的,后面的话就是跟在厨房里忙着的其他人说的。
元琳有些为难道:“还有菜没好呢……”唐城海微微笑着说:“傻媳妇儿,这么多人不会用?哪里用的着你亲力亲为?走吧!”说完也不理她的不满抗议,拉着她的小手就出了厨房,直到厢房外面的时候才松了手。
沈氏出来倒茶水,刚好看见两人的动作,不由打趣的道:“行啦!这么多人在呢!别肉麻了,快进去吧!”
元琳羞红了脸,不依的跺了跺脚,唐城海只是咧嘴笑了下就拖着媳妇儿进了厢房,沈氏又去装了些茶水进来。
“快坐着吧,歇歇,这厨房这么多人呢!哪里就用得着什么事情都让你干?东家就要有东家的样子不是?”罗氏张罗着让元琳坐下,嘴里还嘱咐着,这突然而来的热情让元琳一下子愣着了,罗氏见元琳这样也有些羞窘,自己就说说话,怎么这个三媳妇儿好像碰见了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样的?
唐城海见两人都有些尴尬就打圆场道:“琳儿快坐下吧!岳父岳母和舅舅都难得聚在一起呢!怎么傻愣着?让树儿笑话你不是?”按着元琳坐下之后,厢房里的其他人也都笑着调侃了几句。
一餐饭就在一派和乐融融的气氛中结束了,吃罢了饭几人都凑在一起说说话,畅想一下以后的好日子。罗氏是特别活跃,今天李氏和元琳舅娘都特别给她做脸子,哄得罗氏是眉开眼笑,好像已经成了举人娘似的。
76、罗氏生病 。。。
践行之后的第三天;唐家老四和李承牧就带着家人的殷切期盼走上了赶考的路。罗氏自从唐老四走了之后天天在家拜菩萨,每天往庙里跑;香火钱也不吝啬。唐敏也到了可以成亲的年龄了,唐、冯两家商量好;选了个日子之后就开始了成亲前一系列的准备。但是两家却却在聘礼这一关有了矛盾,冯家说给五两银子做聘银,另外金银器上面就体谅一下,家里日子不是太好;能少点就少点;毕竟这银子以后还是要给小两口的,都一样。
罗氏就不愿意了,直说冯家看不起人;这以后归以后;现在归现在,以后咋样那到时候再说,现在说体谅什么的不行,这不是不给唐家脸子吗?冯家听了这话就心里不高兴,跟去提的范婶子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她婶子,我也不是说不给对不对?为了做面子何必呢?等姐儿嫁过来的话还不是一样要给小两口的?只要日子过的好就行了,在意这么多面子干啥呢?”冯开的娘担心的是现在给了,这唐家的姐儿也没个娘可以做主,万一给了之后被姐儿的几个婶子和奶奶吞了去咋办呢?
范婶子显然是明白冯开娘的心思的,不过这冯开娘也没明说,她也不好直接就这么表明的,这样的话反而显得是唐家小人之心了,于是就道:“冯家嫂子,这我也知道,可是咱乡下人看的就是个脸子,您也别嫌我说的话不好听啊……您家给的,实在是有些……”未尽之语自然是太少了,哪有人家娶媳妇就给五两银子的聘银的?这刚开口就说要人家体谅,连金银器都要少一些,这实在是有些太打唐家人的脸了,唐家现在不管咋说也是有钱人家了,在镇上有这么大个饭庄呢,怎么会贪自家姐儿的聘礼?说出去也笑掉人家大牙不是?
冯开娘听了这话虽然嘴上说不介意,可是心里十分不得劲儿,面上有些淡淡的敷衍了两句,范婶子见冯开娘这样不知轻重心里也有些着恼,既然人家不愿意谈那她留在这也没什么意思!其实照她来看,这唐家姐儿嫁过来可算是下嫁了,现在人家唐家的老屋已经拆了重新盖了,越盖越大,在他们村里可是富户!这冯家就是种田的,虽然比商人地位高些,可是家里却是很穷的,亏得冯家的哥儿是个出息的,现在跟着唐家老二做木匠,日子才好起来。可冯家却一点不给脸子,他家的情况虽然好了,可是怎么也不想想是谁给提上来的呢?
两人又说了两句客气话就不欢而散了,冯家嫌唐家卖女儿,唐家说冯家太抠,不给脸子,于是这件事情来来去去谈了大半个月也没谈好。罗氏不由有些上火,心里一憋屈就总感觉自个儿身上不太舒服,一开始也没太在意,村里的人谁有些不舒服不都熬熬就过去了?可是没两天罗氏就有些起不来床了,开始吃什么吐什么,几天下去就瘦了一圈。罗氏这才有些害怕了,赶忙让唐老汉去喊了几个儿子把她送去了镇上看大夫,大夫检查了一番,说是心里郁结、积劳成疾、年轻的时候产完没好好调养,冻着了,所以体寒,再加上年纪也大了,这才一下子病倒了。
唐家的三个儿子都很着急,让大夫好好治,就算倾家荡产也不怕的!这时候的他们听到大夫说是积劳成疾心里都愧疚了起来,唐老大有些懊恼,怎么早几天没注意到,这时候的他想到自己一点点大的时候娘刚生了二弟,生完第二天就用带子扎住肚子下了田。他们家人口多,一开始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娘都把玉米糊糊省下来给他们几兄弟吃,自己则啃树皮,喝野菜汤抵饿,那野菜汤里面只有两根野菜叶子,其他的都是水……唐老大想到这有些红了眼眶,娘这一辈子最操心的就是他,他前一阵子对于爹娘非要自己休了媳妇,还有些埋怨,可是现在就只剩下慢慢的愧疚……
晚上睡在床上的时候,唐城海也闷闷的不怎么说话,元琳洗漱完挤到他怀里,看他不高兴就知道是白天的事情心里没想开。“傻瓜,娘这样我们都不想的,不过既然娘已经病了,那么我们就要用心去治好!所幸的是也不是什么大病,现在我们也有条件让娘好好休养了。”元琳知道自己的话对于唐家几兄弟很空,自己的娘自己心疼,她们几个儿媳妇到底是隔着一层的。
唐城海搂紧元琳,躺平之后让元琳侧卧进他的怀里,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小时候很皮,我三岁那年娘怀了一个孩子,家里所有人不知道,上山打柴回来烧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掉了……我那时候不懂事,只知道出去疯玩,不知不觉就走远了,不认识回家的路,爹不在家,去镇上给人做工去了,我很害怕,这时候又下起了大雪,我只好躲在草垛里面取暖,一直到快天亮的时候娘才找到我。她刚小产,身子还很虚,可是她愣是冒着大雪在外面找了我一晚上!”说到这一个大男人竟然红了眼眶,声音都有些哽咽。
元琳环住他,跟哄孩子一样轻轻的抚拍他的背,过了好一会唐城海才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元琳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大夫说的“年轻时产后没好好调养”是什么意思……她心里的滋味也很复杂,她一直觉得罗氏是个很难捂暖的人,因为自个儿对她再怎么好,她都不满意,时间长了自个儿心里难免有怨言。可是现在听了唐城海的话才知道罗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罗氏纵使现在难缠一些,可是这恐怕也是年轻的时候吃了太多的苦,现在日子好了,年纪也大了,心里有些反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公,我明白的,放心吧!现在的事情我们会解决的……娘只要好好养着就行!不过这段时间我可能去不了饭庄了,你和铁牛多照看着些,特别是厨房!”至于菜品什么的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他们该会的都基本会了,倒是不需要担心。
唐城海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头埋进了元琳的颈窝里……
也许是晚上回去之后毛氏和沈氏想了什么,反正第二天一早三个妯娌倒是难得很默契的都跑来了爹娘这,询问了敏姐儿的亲事后,三人就把这差事揽了过来,又把范婶子请过来商量了一番,范婶子也一五一十的说了冯家人的顾虑,三妯娌又讨论了一下之后元琳道:“范婶子,你这样做吧!你去冯家跟他们说,我们唐家的嫁妆会出三十两银子,这三十两就由我们三个婶子各出十两,另外唐家还会准备其他该有的嫁妆!我们唐家的女儿定然不会委屈嫁人的!”
毛氏喝了口水沉声道:“我们唐家的诚意已经拿出来了,如果冯家再拿乔的话,那么这门亲事不结也罢!我们唐家人的闺女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委屈,也绝不会让别人来委屈!”
范婶子听了两人的话立马就笑开了:“对!放心吧!这话我一定带到,就看这冯家怎么说了,反正咱们该做的都做了,至少说出去也无愧!”其实冯家一直拿捏着的无非就是唐敏已经跟冯开定了亲事,怎么着唐敏都会是冯家的人,所以他们也就不急了。她跑了这么多回也算是看清楚了,冯开娘倒还好,心眼儿多的就是冯开的姐姐!
“那就麻烦婶子了,让婶子办事我们才会放心,咱都不是外人儿,也不怕别人坑咱们!婶子,这次真是麻烦您了,害您两个村儿来来回回跑了这么多趟,这是给您的茶钱,您别客气,可千万要拿着呢!敏儿的这事儿要成了,您可就是敏儿的大恩人哩!”沈氏掏出她们三人事先准备好的二两银子递过去,范婶子一开始还不肯接,后来见她们三人实在不像是说的客气话,这才欢喜的收了起来。
范婶子收了银子跑起来更是乐意了,说完了话就火急火燎的去了下游村的冯家,把元琳她们的话婉转的告诉了冯开娘,冯开娘看出唐家人的表态,刚想答应下来就看见女儿冲着自己使眼色,她只好借口去倒茶避了出来,没一会儿女儿跟着出来了,冯开娘问女儿:“干啥?人家都愿意出这么多聘礼了呢!”三十两都够他们冯家起一间大屋了!
冯开的姐姐瞟了一眼屋里坐着的范婶子,悄声道:“娘,你傻呀?他们唐家那么有钱,随随便便就说拿三十两出来呢!反正你这个儿媳妇儿又跑不掉,咱再拿拿架子,让他们唐家再往上提一些!”多要些银子来的话她也能分一些,夫家那看她有了银子自然就不敢再小瞧她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网上选衣服选的我想吐————太难了~~~~
77
77、元琳的“秘籍” 。。。
冯开娘听了女儿的话白了她一眼;啐道:“你整天介儿的想啥呢?那是你亲弟弟你都算计?给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