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遥孔詈檬浅⒗锏挠忻拇蟪迹 绷跣阄弈危胂虢憬愕幕耙灿屑阜值览恚投越憬闼担骸肮柑祀拚偌撼嫉焦幸槭拢氪蠼愣阍谄练缰筇粞“桑 
  有一天,刘秀有意把朝臣们叫到一起议事,刘黄则躲在屏风后面偷窥。散朝后,公主对刘秀说:“大司空宋弘,仪表堂堂,品德高洁,气度不凡,群臣之中,无人可比。”
  听了姐姐的话,刘秀心中暗暗叫苦:“大姐!你这不是为难朕吗?”宋弘这人,情操高洁,是当时的道德表率。他为人鲠直忠诚,是群臣之中有名的“刺头”,经常直言劝谏刘秀,使刘秀当众下不来台,平时刘秀就很怕他。这样一个清高之士,能看得上自己的寡妇姐姐吗?不过,刘秀在为难之余,也在心中佩服大姐的眼光:宋弘确实不错,的确是个伟男子!大姐,你有眼力!刘秀思来想去,沉吟了半天,委婉地劝说姐姐:“大姐有所不知,宋弘已经有了妻室了。”刘黄不悦:“文叔,这个事,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你下一道诏书,他敢抗旨拒婚吗?”
  刘秀知道宋弘是个难缠的人,觉得此事成功的把握不大。但是,姐姐已经发话了,自己又不能不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好吧!大姐休要焦急,容朕想点办法!”
  过了几日,刘秀请刘黄再次躲在屏风后面,单独在宫里召见宋弘。刘秀不便单刀直入地明说,饶着弯子对宋弘说:“宋卿!朕听说过一句谚语叫做:‘贵易交,富易妻’,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宋弘也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刘秀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立即正色回答:“臣也听说过一句古话:‘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了,默默无语。此刻,他已经不便当面提亲了,要是被当场回绝,自己与姐姐的颜面何存?!刘秀虽然贵为天子,也无法强迫宋弘。无奈之下,也只好劝姐姐认命了。
  宋弘走后,刘秀回到后堂,低头对刘黄叹气:“唉!这事说不成了!”刘黄本来对此满怀希望,看到弟弟吞吞吐吐的样子,知道其中肯定有难处,于是就死了心,不再考虑再婚的事情。不过,刘黄毕竟是个有着正常生理需求的女人,既然没有配偶,她就四处寻访年轻男子做“面首”淫乐。刘秀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而已。多年之后,刘黄终于惹出一桩祸事,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虽然姐姐的婚事泡了汤,刘秀心中还有一件更令他心烦意乱的难缠之事:这就是阴丽华和郭圣通之间的微妙关系。
  郭圣通虽是舅舅刘扬作主强行许配给刘秀的。起初,她对于这桩政治婚姻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女人就是这个命啊!不过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罢了!
  不过,自从过门做了刘秀的正房夫人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圣通逐渐对刘秀有了一定的了解。丈夫虽然言语不多,显得有些沉默寡言。但是,她能够感受到:刘秀为人正直、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态度温和,彬彬有礼,对自己也很是体贴,是一个难得的儒雅君子。随着对丈夫事业的了解,她又惊讶地发现:自己嫁的这个人,不仅是一位品性高洁的君子,而且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的才能卓绝,毅力非凡,郭圣通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优秀的男人。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郭圣通对于丈夫的英雄气慨无比景慕,逐渐深深地爱上了他。
  “一日夫妻百日恩”,郭圣通与刘秀在一起生活,感觉很快乐。虽然丈夫整日忙于公务,与自己是离多聚少,但是,她觉得自己活的很踏实,觉得自己有依靠。过门一年之后,郭圣通就为刘秀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疆。刘疆生的聪明可爱,深的刘秀喜爱。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他们一家三口也享受到了天伦之乐。郭圣通心中异常感激舅舅刘扬:老舅!还是你有眼光!从真定到邯郸,再从邯郸到洛阳,郭圣通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儿子的出生,丈夫事业的蒸蒸日上,令郭圣通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可是,随着阴丽华及其一家的到来,一切全都变了。起初,郭圣通并不知道阴丽华是何许人也。自从与刘秀成婚以来,自己从来没有听丈夫提到过在遥远的南阳郡,丈夫还有另外的一个“她”。
  这个阴丽华不仅生的花容月貌,楚楚动人。郭圣通在心中不得不承认:论相貌,阴丽华一点也不比自己差。女人之间有着天生的敌意,尤其是美女之间尤其如此。阴丽华的到来,使得郭圣通顿时感觉到了无形的巨大压力。
  令郭圣通愤怒的是,阴丽华来到洛阳之后,丈夫刘秀也把她也安顿进了南宫,封她为贵人,与自己的品阶完全一样。对此,性情耿直、倔强的郭圣通憋了一肚子的怨气!她是个性情率真的女子,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对于丈夫刘秀,她不免要给一点脸色看。刘秀很快就觉察到了郭圣通情绪上的变化,知道她心中有气。于是,他特地宣布,南宫之中主要由郭圣通主掌,阴丽华以下的一切人等,都必须听从郭圣通的调遣指挥。从此之后,郭圣通、阴丽华二人同为贵人,但是在南宫之中参加各种活动的位次,却是郭圣通居于首位,处于“正妻”的位置,阴丽华成了仅次于郭圣通的侧房。郭圣通此时虽然没有“皇后”之“名”,却具备了皇后之“实”,成了南宫之中的第一人。每个月的特定时日,宫中所有的宫人都要向她来请安。当然,阴丽华也不例外。阴丽华倒也识相,对自己毕恭毕敬,以侧室之身向她请安、跪拜。心高气傲的郭圣通看到刘秀作出了如此安排,觉得找回了颜面,稍稍安下了心。
  不过,郭圣通还有一块心病:自己能够登上皇后宝座吗?丈夫会被这个狐媚子―――阴丽华抢走吗?
  郭圣通也不傻,她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她知道,刘秀之所以把自己排列在阴丽华之上,无非是有着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自己的舅舅真定王刘扬在河北的势力是南阳阴氏不能比的。眼下全国到处在打仗,河北是刘秀的大后方。刘秀绝不会为了一个阴丽华与刘扬翻脸。
  二是自己为刘秀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刘疆。刘疆是刘秀此时唯一的儿子,是“国本”所在。按照“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春秋大义,自己的地位应该不会有问题。起码,暂时不会有问题。
  不过,阴丽华也有她的优势,对于郭圣通的威胁很大,令她不得不防。
  郭圣通很清楚,阴丽华与刘秀都是南阳人,朝廷里的那些元老重臣们,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南阳人。尤其要命的是,阴氏在南阳的影响力极大,很多老臣如铫期、傅俊等人与阴丽华以及阴识都很熟,而且都曾参加过刘秀与阴丽华在南阳的婚礼。如果朝廷议立皇后,这些人会给自己说好话吗?如果阴家暗中鼓动朝廷重臣们提议册立阴丽华为皇后的话,朝廷里会有谁为自己说话?再说了,阴丽华的哥哥阴识,与朝中很多老臣都有交情。自己的这一边,在朝中除了弟弟侍中郭况在朝为官以外,几乎毫无根基。舅舅刘扬远在河北,鞭长莫及。仅仅凭着一个文弱书生郭况,能顶得住吗?他怎么是这么多人的对手呢?
  更令郭圣通夜不能寐的是,自从阴丽华入宫之后,刘秀到她的宫里过夜的次数越来越少。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的话,阴丽华的肚子“鼓”起来是早晚的事情。一旦她也生下了儿子,那可就糟糕透了!
  对此,郭圣通在气愤之余,又不好发作。如果闹将起来,还会落下一个“妒悍”的恶名,对自己越发不利。
  想到这里,在她的心中,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她一直在苦苦思考着一个问题,既然刘秀已经登基称帝一年多了,为什么迟迟不立皇后呢?也不册立太子呢?为此,郭圣通茶饭不思,忧心忡忡。
  册封皇后、册立太子,是国家大事,刘秀是怎么考虑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刘秀当然早就在心中反复考虑过了。之所以迟迟没有任何行动,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时局太乱、时机不成熟。
  朝廷草创,各地到处在打仗,连宗庙、社稷还没有建立好,举行各种仪式的礼仪规章还没有配备起来。此刻,邓禹在关中连吃败仗,西线局势危如累卵,令刘秀食不甘味、坐立不安。在其他各线,还有各种敌对势力侵袭骚扰。军情如火,刘秀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考虑这些。
  二是对于究竟选择郭、阴二人谁为皇后更合适,刘秀还没有想好。
  对于南阳阴家,刘秀心中有着无限的愧疚。从感情上说,刘秀更愿意让阴丽华做皇后。阴丽华是刘秀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他的心中,阴丽华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当年,刘秀为了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辞别了阴丽华,带着少数几个随从去了河北。
  刘秀在河北期间,一直忙于公务。王郎叛乱爆发后,刘秀被王郎打的焦头烂额,差点死于非命。侥幸逃出蓟县后,好比是惊弓之鸟,一路逃亡,连饭也吃不上,几乎被活活饿死,真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靠着在刀头上添血过日子。稍微一不小心,就连性命都保不住,瞬息之间就会人头落地、全军覆没。哪里还有时间考虑阴家的事情?
  更始二年三月,为了打败王郎,刘秀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因此,刘秀出于紧急的政治需要,被迫迎娶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做了夫人。刘秀与阴丽华,天南地北,各处一方,彼此之间不通消息,可以说是杳无音信。对于阴丽华一家在南阳的情况,刘秀后来也听说了。对于阴家一门的颠沛流离,刘秀心中一直感到非常内疚。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两年了,新娶的夫人郭圣通已经为刘秀刚刚生了一个儿子刘彊。阴丽华一家的安然到来,让刘秀无比欣慰。但是一想到郭圣通,刘秀就有些神色黯然。郭、阴两人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处呢?刘秀对此也是相当的烦恼。面对与前线军事一样棘手的后宫难局,他应该怎么办呢?
  政治家必须面对现实,绝不能感情用事。郭圣通的舅舅刘扬是拥有十多万人马的真定王。眼下全国各地烽烟连天,到处都在打仗,而河北地区作为刘秀的大后方和最根本的根据地,绝不能出任何乱子。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以地方实力派刘扬做靠山的贵人郭圣通是刘秀此刻万万不能得罪的。
  而且,她还为自己生下了唯一的皇子―――刘疆,要是册立阴丽华为皇后,那么刘疆将往哪里摆?一旦轻举妄动,朝中那些饱读诗书的腐儒们要是看到此举“动摇国本”,还不要闹翻了天?
  因此,为了笼络住刘扬,在宫中,刘秀必须事事郭圣通高抬在前。在朝中,绝口不提册封皇后、册立太子的事情。说白了,刘秀此举的目的很显然,皇后位置应该是属于阴丽华的。至于太子的位置,当然是留给阴丽华的儿子的。高抬郭圣通,压低阴丽华,迟迟不确定名分,稀里糊涂地“抹稀泥”,不过是刘秀的缓兵之计而已。为了河北的安定,眼下他也只能这么做。
  对于这些,当事人之一的阴丽华似乎毫无觉察,对于尊卑位次,好像漠不关心。因此,郭、阴二人在后宫之中,分殿而居,倒也相安无事。
  没过多久,正当郭圣通在为自己的风头压住了阴丽华而暗中自鸣得意的时候,她的靠山――-镇定王刘扬却出事了。这一事件,对于郭圣通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五)真定突变
  郭圣通想做皇后,想安安分分在洛阳过日子,可是他的舅舅真定王刘扬却并不这么想。
  更始二年(西元二十三年)三月,自从刘扬把外甥女嫁给了刘秀之后,日子越过越滋润。随着刘秀平定河北,刘扬当然也是风光无限:真定王府中粮食、金银堆积如山,美女如云,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作为刘秀的内舅公,河北各地的大小官吏,哪个见了他不怕三分?大小官吏、社会名流争相与他交往,他的府邸整日里人来人往,门庭若市,冠盖如云。
  此后的一年多,随着刘秀一路凯歌、捷报频传,刘扬感到,自己的这个外甥女婿登基称帝是早晚的事情。由此来看,当年的这笔投资真是太划算了。他甚至对自己都感到佩服:瞧瞧咱的眼力!瞧瞧咱这手段!就是当年的吕不韦也不过如此而已!对此,刘扬的心中非常得意,引以为荣。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人生一世,要是能够活到这个份上,也该知足了。可是,这位真定王刘扬却偏偏不是个省油的灯。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欲壑难填的刘扬,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对于自己眼下荣华富贵的生活,他觉得这是自己政治投资的成果,是自己理所应得的。在他看来:当年如果不是我刘扬放了你刘秀一马,你刘秀能有今天吗?如果我联合王郎与你刀兵相见的话,鹿死谁手且可知乎?想到这里,刘扬甚至有些后悔,于是萌发了异志。可是,由于刘秀一直在邯郸附近征战,刘扬想搞小动作也不敢,只好先暂时忍耐。
  建武元年七月,刘秀率领汉军主力南下围攻洛阳之后,刘扬没了顾及,越发变得骄横不法起来。碍于刘扬的特殊身份,无人敢管,
  九月二十七日,汉军攻克洛阳。十月初,刘秀在分析了全国形势之后,为了和群雄争夺天下,逐鹿中原,他决议迁都洛阳。十八日,他又把郭圣通母子接进了城。另外,他还认为河北已经彻底安定,决定将原先驻扎在这里的精兵全部征调南下到四方去征战,只留下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二人为留守大将,负责留守警戒。因此,在汉军主力调走之后,刘秀在河北一带的防守相对薄弱,防守比较空虚。
  听到这个消息,刘扬仰天大笑:机会终于来了!他想:我和你刘秀都是宗室子弟,凭什么你能当天子,我刘扬怎么就不能呢?如此绝佳的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他决心铤而走险:割据真定,拥兵自立为皇帝,与刘秀分庭抗礼!
  在下定了决心之后,刘扬就把自己的几个亲兄弟以及真定一系的刘氏宗族亲信子弟召集来商议。在会上,刘扬开门见山,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宗族、子弟们说了。在任何时代,谋反叛乱都是要掉脑袋的。这些纨绔子弟,在刘扬花言巧语的蛊惑之下,都表示赞成,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有人也许会问:刘扬难道不顾忌郭圣通的死活吗?在几千年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父子相残、兄弟相煎的悲剧屡见不鲜,更何况是舅舅与外甥女呢?在刘扬的心中,两年前的郭圣通是个万金不易之宝,如今却可以“弃之如敝履”了。她好比一颗“弃子”,精华已尽,刘秀要杀要剐,随他的便好了!可怜的郭圣通,实际上是被没有心肝的舅舅给卖了!
  计议已定,刘扬为了给自己制造起兵的舆论,他四处寻访谶士相师,整天研究图谶。为了让周边的郡县民众相信他刘扬就是真龙天子,他就伪造了一个谶记:“赤九之后,瘿杨为主。”
  这条谶记的意思是:“汉朝传了九代以后,有一个得了瘿病的人,名字叫做“扬”,他才是真龙天子。“汉朝自从高祖开国,一直到平帝被王莽篡权,恰好是九世十一主。正好应验了河图中所说的:“赤九会昌,十世以光,十一以兴。”因为刘扬就是个瘿病患者,俗称“瘿呱呱”,也叫大脖子病。他又是汉朝的宗室,完全符合谶语中所说的特征。很快,谶记被刘扬宣扬出去之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真定一带再次开始骚动,人心惶惶。
  除了四处造谣,蓄意蛊惑人心之外,刘扬还做了精心的物质准备。他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作为应急物资。又派人大量购买、打造武器,积极准备叛乱。另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刘扬将原真定城的朝廷官员停职,由自己的子弟接管真定城的防务。从此,以真定为中心的常山郡一带,俨然成了刘扬的“独立王国”。不仅如此,刘扬还与逃窜到北边的绵曼流民军联络,引为外援,企图里应外合,联手发动兵变,在刘秀的大后方,搞一个中心开花!
  建武二年正月,也就是阴丽华一家到达洛阳的一个月之后,刘扬的上述异动传到了洛阳刘秀的耳朵里。
  听到这个消息,刘秀吃惊不小:凭心而论,朕待你刘扬不薄啊!你搞这些,究竟想干什么?难道想造反吗?
  不过,刘秀还是不相信刘扬有这个胆量。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还是先派人试探一下再说。
  于是,立即传诏陈副、邓隆:“你们二人火速率军赶赴真定,传朕口谕,给朕把刘扬带到洛阳做官!”然而,陈副、邓隆二人遵诏率军赶到真定城下之时,却吃了“闭门羹”。刘扬严令不下紧闭四门,不许陈副、邓隆入城。陈、邓二人无奈,又碍于刘扬的身份,于是火速派人禀报刘秀,请求圣裁。
  刘秀得到了陈副、邓隆的奏章,立即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刘扬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