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秀得报,勃然大怒:好你个王梁!身为大司空,竟然公开抗旨违命!朕刚刚下达了军事工作由吴汉统一负责的诏书,你就敢顶风违纪,你的眼里还有朕吗?这还了得!想到这里,一股无名火涌上了心头,他招来尚书宗广,严肃地吩咐:“持节到王梁军中,将王梁的首级砍下见朕!”宗广到了王梁军中,了解到了实际情况,感到王梁对朝廷的一片忠心,不忍心杀他。于是,他冒着自己也被同罪的危险,只是将王梁拿下,装进了槛车,然后将其押回京师洛阳交给刘秀亲自处置。
  王梁被押解到了洛阳之后,听了宗广的解释,刘秀的气也消了大半,下令免除了王梁的死罪。不过,刘秀还是罢免了他的大司空官职。二月十九日,刘秀颁诏,晋升太中大夫宋弘为大司空,取代了王梁。
  死罪虽免,活罪难逃。王梁的才能,刘秀并没有忘记。一个多月之后,刘秀重新任命王梁为中郎将,兼行执金吾事。命令他北守箕关,前去围剿赤眉军一部。王梁死里逃生,这次又是戴罪立功,自然是格外卖力,很快就将当地的流民军收降。
  二月末,就在刘秀从回到洛阳不久,幽州方面的八百里加急求援奏章飞抵洛阳。
  刘秀看了朱浮的奏章,气的脸色铁青,心中痛骂朱浮:朕派你到北边做州牧,原本是让你做一只看家护院的狗,你怎么变成了一只蠢猪?!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幽州十郡大乱,战火纷飞,显然是刘秀不愿看到的。他急命上谷太守耿况出兵南下,骚扰彭宠的后方。此外,他又命游击将军邓隆在冀州加紧部署防线,防止彭宠分兵南下进入冀州。然而,刘秀在作出了这些部署之后,却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军北上。刘秀只是派人严令朱浮死守蓟县,竭力抵抗,并让人严词斥责:“朕让你好生照看幽州,你怎么给朕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自己惹出的事,自己解决!”
  朱浮得到刘秀的答复,顿时傻了眼。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等来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他心中懊悔不迭,暗暗叫苦:早知如此,就应善加抚慰彭宠,何必苦苦逼迫于他!
  世上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朱浮虽然惊恐万分,却没有乱了方寸。他还真是个人物,为了保住性命,紧急下令蓟县总动员,发动了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拼死抵御。在朱浮的防御之下,蓟县虽然危急,却总算是苟延残喘,没有立即陷落。在朱浮的竭力自救之下,彭宠竟然一时拿他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北线的形势,一片混沌……
  刘秀为什么不肯出兵北援呢?这主要是当时的情势所决定的。
  一是刘秀的战线太长,物资供应困难,兵力严重不足。为了夺取天下,他必须通盘考虑。他的战线太长、战区面积太大,他实在无力北援。东起睢阳,西至关中,南到南阳,北到渔阳。四个方向,到处是在打仗。如此辽阔的区域,几千公里的漫长战线,如果同时开战的话,刘秀如何吃得消?别的不说,单单是粮草供应、新兵征集两项,就够他忙活的了。
  二是因为北线已经不是刘秀的战略重点。西、南、东三线才是刘秀的战略重点所在。他的目光绝不能盯着一个幽州局部,不能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考虑。此刻,他在加紧西征的同时,主要是加紧了对中原地区,特别是洛阳以南、以东地区的经营巩固。如果抽调主力北援,则中原空虚,敌对势力必然反扑,不仅会对京师洛阳产生重大威胁,而且这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如果都像这样干,何时天下才能够统一?难道打仗要打到须发皆白为止吗?
  为了保持全局战略的实现,刘秀不得不忍痛放弃北援的计划。彭宠叛乱爆发之后,刘秀已经做好了幽州十郡全部陷落的准备。对此,他也感到十分无奈,他的意思很明白:朱浮!朕已经无能为力了!要想活命,全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此外,刘秀迟迟不让当年给自己立下大功的彭宠、耿况进入中央政府任职,是饱含了深意的。
  对于包括吴汉、景丹以及彭宠、郭况等在内的功臣、大将,刘秀在心里都是很忌惮的。当时,汉军中猛将云集,吴汉、景丹、耿弇等人都是能征善战,而且足智多谋。对于这些位高爵显,而且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刘秀都不放心。谁敢担保他们当中不会有人不起异心?如果他们团结成铁板一块,共同对付自己,那该怎么办?如何将这些人牢牢控制住?如何让他们服服帖帖地听自己指挥?这是一个历代帝王特别是开国君主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刘秀之所以迟迟不提拔彭宠,不肯调他到中央来任职,原因有二:
  一是对于彭宠实在没法安排合适的职位了。
  彭宠的老部下吴汉、王梁已经被分别任命为大司马、大司空,三公之中占据其二。彭宠要是到中央来,往哪里摆?刘秀觉得,自己对他彭宠已经够意思的了:大将军、渔阳太守彭宠,加封建忠侯,你还想怎样?难道想当异姓王吗?分封异姓王,这不仅违反高祖的祖训,而且刘玄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栽了大跟头,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因此,刘秀是绝对不会再封异姓王的。
  二是为了避免出现小集团坐大,各行其是的局面。
  彭宠如果进了中央任职,有可能将吴汉、王梁、盖延等人重新笼络在麾下,成为“渔阳系“的总首领,从而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而且,吴汉的部队骑兵是最多的,仅仅是突骑就达到了五万人左右。再加上王梁足智多谋,盖延勇冠三军,刘秀如何能够睡的安稳?
  当时,汉军中的将领山头林立,派系众多。比如,有以大司徒邓禹、建义大将军朱祐、魏郡太守铫期、大将军杜茂、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为首的“南阳系”,有以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虎牙大将军盖延三人为首的“渔阳系”,以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河内太守寇恂为首的“上谷系”。除了这三大派系之外,还有以征虏将军祭遵、偏将军王霸为首的颖川系。前将军耿纯、骁骑将军刘植为首的“河北系”,执金吾贾复、强弩将军陈俊为首的“汉中系”,刺奸大将军岑彭、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刘隆为代表的“更始降将系”。
  刘秀每次进行封赏,都是有意无意的制造一些差别,使得这些人彼此之间不服,造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形成矛盾,自己也好借机安慰,以为己用。由于吴汉手下的部队占据汉军全部的半数以上,刘秀对此很担心。在他的有意安排之下,“上谷系”的领头羊骠骑大将军景丹开始与吴汉顶牛,彼此不和,产生了“矛盾”。刘秀让吴、景二人相互牵制,目的是使军中各种势力保持平衡,不使得“一方独大”的局面出现。
  但是,这种“矛盾”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能令其任意发展。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对复兴汉室的事业造成损害。为了确保这一点,除非刘秀自己御驾亲征,总是将他们二人分开,不让他们一同出征。在盖延的使用上,刘秀也有意用他独当一面,尽量与吴汉分开使用,尽量弱化、分割“渔阳系”的势力。最近这一次的表彰吴汉与严惩王梁同时进行,足以耐人寻味。
  虽然刘秀做的并不完美,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但是,从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刘秀为了平衡、照顾各个山头、派系的利益,平息各个手握重兵的将领之间的矛盾,真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
  至于委派朱浮做幽州牧,完全是权宜之计。对于朱浮能力、性格缺陷,刘秀当然是非常了解的。他之所以让朱浮留守幽州,就是看中了他对自己的忠心。朱浮尖刻细密、喜好打“小报告”的为政作风,正好可以做一个严厉的监督员,可以让彭宠、郭况这两只老狐狸不敢妄动。令人遗憾的是,朱浮做的有点过了头,将彭宠这头犟牛逼的走投无路,才愤怒地用犄角顶起人来了!
  建武二年的春天,随着幽州叛乱的大爆发,刘秀感到焦虑不安。面对乱麻一般的局面,他必须汲取教训,拿出最妥善的对策。
  西线方面,更始政权虽然已经覆灭,樊崇的赤眉军却如日中天,威震关中。邓禹的西征军依旧低迷不振,连吃败仗,进展极为缓慢。
  南线方面,大量的前更始政权的将领,势力依旧很大。郾王尹尊盘踞在郾城,苏茂占据着广乐,宛王刘赐、王常占据了南阳郡一带。他们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对于洛阳的刘秀政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及时招降、铲除,必将严重地威胁到洛阳朝廷的生存。
  在东线,梁王刘永也已经在睢阳称帝,他与青州的张步相互倚援,声震青、徐。此外,还有董宪、佼强等流民军各部在活动。
  这些如同蝗虫一般密集的敌人本来就够刘秀喝一壶的了。他一直为此忧心忡忡。而在北线,一向被刘秀视为自家后院的幽、冀二州又传来了彭宠反叛的消息。这一切,都让刘秀寝食难安。经过深思熟虑,刘秀断然决定:邓禹的西线,朱浮的北线,朕不管了。随他们去折腾吧!朕要南征、东征!
  统一天下的步履,真是何等的艰难啊………
  (九)二虎争衡
  建武元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不久,他就立即部署南征行动。实际上,在围攻洛阳之前,刘秀已经基本上扫平了颖川境内的所有敌对势力。为了扩大战果,刘秀令刺奸大将军岑彭为主将,率领大军继续南进。
  刘秀命岑彭南征,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之外,还有激励士气用意。自从两年前离开宛城之后,刘秀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他是一个乡土情义极重的人,南阳的山山水水,舂陵的风土人情,一直萦绕在他的梦中。不仅刘秀本人是如此,以南阳籍人士为主的刘秀集团文武官员们,思乡之心也是同样的迫切!衣锦还乡、留名青史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岑彭的这次南征,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刘秀向天下群雄发起总攻的序幕。刘秀此举,不仅是给天下群雄以警告,也是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直前之心,给予他们必胜的信心:家乡就在眼前了,好好打仗!早日一统天下,衣锦还乡!
  岑彭果然没有辜负刘秀的希望,他率部所向披靡,接连攻克南阳郡西北边境的犨城、叶县,一路杀进了南阳郡,经过整整三年的血战,终于打回老家了!紧接着,岑彭又拿下了十余座县城,虽然没有完全控制住南阳,然而,宛城、舂陵……这些魂牵梦系的地方,就近在眼前了!
  不过,单凭岑彭手下这几万人马,想要彻底拿下南方地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建武二年三月,刘秀召集所有重要将领齐集洛阳,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南征、东征大计。
  在会上,刘秀手持檄简,敲着地面上的地图,询问诸将:“南方诸地之敌,郾城尹尊集团兵力最强,宛城刘赐次之。诸位将军,谁愿领兵出征?”执金吾贾复首先出列,慨然道:“臣请率部攻击郾城!”贾复血气方刚,作战极为勇猛。刘秀爱惜他的才华,担心他有失,不许他单独领兵。现在,是把这头猛虎从笼子里放出来的时候了!刘秀笑道:“太好了!君文将军打郾城,朕还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他看了看诸将,朗声点将:“虎牙大将军盖延何在?”盖延立即应声而出:“臣在!”只听刘秀道:“盖将军,朕命你为东征主将,东征睢阳,你可愿去?” 盖延低头拱手道:“小臣领旨!”刘秀又继续吩咐:“马武、刘隆、马成、王霸!命四人为副将,一同东征!” 四人道:“臣等遵旨!” 最后,他又转脸看着大司马吴汉,对他说道:“吴公!你去打宛城吧!?” 吴汉沉默不语,点了点头。刘秀宣布:“就这样定了,全军各部,即日启程!”
  三月中,东线方面,虎牙大将军盖延首先取得了捷报。他率领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四人,将梁王刘永打的打败,刘永率领残部逃进了睢阳,闭门不出。盖延驱兵长驱直入,阳城紧紧地围困起来。
  同时,大司马吴汉也率军南下,向南阳郡展开了全面攻击,宛王刘赐率领众出降。几天之后,吴汉派人护送刘赐一行来到洛阳觐见刘秀。刘赐这次来洛阳,还带着刘玄的妻子儿女、刘縯的儿子刘章、刘兴。在此前后,刘秀的叔父刘良、族父刘歙、堂兄刘祉陆续长安来到洛阳。对于刘赐的到来,刘秀非常高兴,改封刘赐为慎侯。四月二日,刘秀改封刘良为广阳王,封刘祉为城阳王。刘章为太原王、刘兴为鲁王。刘玄的三个儿子刘求、刘歆、刘鲤全封为列侯。
  贾复这边也是进展神速,领兵南下之后,很快就攻破了郾城,郾王尹尊率众出降。他又引兵东向,攻击前更始淮阳太守暴汜,暴汜也率众投降。五月,刘秀接到贾复的告捷、请求班师回朝的奏章,立即准允。这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众万余,与密县(今山东密县东南)人贾期在颖川连兵为寇。为了剿灭叛匪,刘秀下诏起复寇恂为颖川太守。
  寇恂本来在河内郡做太守,怎么会被免职呢?原来,寇恂在河内任上,一直干得非常出色。更始三年春,在刘秀北征幽州期间,他源源不断地给向前线输送粮食。而且,他还与孟津将军冯异一道联手击败了朱鲔、苏茂,为刘秀立下了大功。刘秀多次亲笔书写诏书,对寇恂明诏嘉奖。然而,寇恂的卓越功勋却遭到了朝中有些人的嫉恨。这年六月,刘秀即位,对于寇恂这样立下如此大功的忠臣却没有任何封赏。对此,他的同学董崇很忧虑,很为他担心。董崇对寇恂说:“圣上刚刚登基,四方未定。而君侯任职大郡,对内深得民心,对外击破苏茂,威震邻敌。可是,这次圣上即位,封赏了那么多的老臣,为什么没有您呢?”寇恂也很疑惑:“为什么呢?”
  董崇说:“这还用我明说吗?按理说,您为朝廷立下了不朽之功,威名显赫,理应嘉奖犒赏。圣您难道还不明白?上之所以没有给您加官进爵,肯定有人在圣上面前说了些什么。现在正是主疑臣危,招谗引祸之时啊!当年,高祖皇帝取天下之时,命萧何镇守关中。萧何抚民有方,深得人心,高祖对他就起了疑心。后来,有个姓鲍的儒生给他出主意:‘今君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者,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萧何觉得有理,于是将他的子弟都送上了前线。高祖知道后,就放下了心,不再怀疑萧何。董崇还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萧何自保之术,难道不值得君侯深思吗?”
  寇恂这才恍然大悟,接受了董崇的建议。他立即向刘秀上书称病,从此不再理事。一个月之后,刘秀准备围攻洛阳,寇恂却再次上书要求跟着一起去。刘秀驳回了寇恂的建议:“河内怎么能离开你呢?不可!”寇恂还是坚持连篇累牍地上奏要求从军出征,刘秀为了大局稳定,坚决不予批准。寇恂无奈,主动派遣哥哥的儿子寇张、姐姐的儿子谷崇率领突骑部队前去回合,寇张、谷崇二人还主动提出:“我二人愿为大军前锋!” 至此,刘秀终于明白了寇恂的避祸心意,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任命寇张、谷崇二人为偏将军。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快寇恂就因为一点小事被刘秀撤职查办。原来,河内郡有人向朝廷上书告状,寇恂把这人下狱拷问,触犯了法律。刘秀知道后很生气,下令将寇恂免职回家。寇恂正是求之不得,正好乐得轻闲。
  但是,寇恂在被免职闲居了几个月后,悠闲日子没过上几天,又被刘秀拉了出来,重返政治舞台,改任为颖川太守,再次成为了一方大员。到任之后,他与破奸将军侯进击杀贾期,彻底平定了颍川全境。在建武二年二月的那次大封中,刘秀加封他为雍奴侯,食邑万户。他在任颍川太守期间,与在河内时一样,他为政有方,深得民心,深受颖川百姓的爱戴、信赖。
  看到各地接踵沓至的捷报,刘秀心中大悦。虽然北线的朱浮、西线的邓禹依旧危急,情况没有丝毫改善。但是,随着南征、东征的巨大胜利,刘秀的日子好过的多了。
  然而,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汉军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终于酿成了大祸。军纪败坏,这个由来已久的痼疾,一直是令刘秀极为头疼的一个突出问题。他虽然三令五申,严禁各部骚扰百姓。还为此专门设立了刺奸大将军,专门督察风纪,可是却收效甚微。
  其实,原因很简单:“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司马吴汉,身为朝廷的三公之首、全军最高将领,他的军纪却是汉军中最差的,存在的问题极为严重,军纪败坏程度令人发指。在吴汉本人的放纵甚至指使之下,他的部队各级将领,纵兵抢掠,奸淫烧杀,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吴汉的恶劣行为,给汉军其他各部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由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