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昭光吃好不吃药08.5-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酒精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约1/4由胃黏膜直接吸收,其余经小肠上部黏膜于两小时内全部进入血中,在空腹及低浓度时吸收加快。酒后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一般饮酒后体内酒精量达20~40毫升时,可感到轻松愉快,语言增多,有时则表现出粗鲁无礼、感情用事、时悲时喜、时怒时愠;当人体内酒精量达50~100毫升时,则表现为语无伦次、神情恍惚。
  美国保险公司有一个统计,不喝酒的人,滴酒不沾的人得病多,寿命短还死得快。而酗酒的人,每天喝大量酒的人,得病更多,死得更快。少量喝酒的人,每天喝点红酒、黄酒、果酒的人,得各种疾病的极少,寿命最长。少量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平均寿命长1岁,大量喝酒、酗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平均寿命短8岁。

  烟酒亲兄弟,并非一家人(2)

  酒,越少越好
  欧洲20个工业化国家的横向流行病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冠心病的死亡率成逆相关。
  在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在每天都少量饮酒的人群中,其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不饮酒者低。
  美国癌症学会对年龄40~59岁的28万名男子的饮酒习惯进行了12年跟踪研究,发现适量饮酒(每天不超过15~30克酒精)的人其心脏病死亡率比不饮酒者低20%。
  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资料显示,适量饮酒可减少40%的冠心病发作。原因是适量酒精能升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的胆固醇,因而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新近的研究发现,适度饮酒者体内C…反应蛋白含量最低,表示酒精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这也有利于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资料表明:适量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健康,而且平均预期寿命延长1岁。
  世界卫生组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它把过去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口号改为“酒,越少越好”。因为少量饮酒的好处很容易被饮酒的巨大弊端所掩盖,也就是把“对酒当歌”改为“对酒莫歌”了。
  实际上,即使在以前认为少量饮酒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也从不提倡以少量饮酒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方法,为的是防止酗酒的巨大社会负面作用。
  酗酒之害,触目惊心
  只要想一想监狱里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和医院重病人的25%都与酗酒有关,而这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无数痛苦悔恨都与酗酒有关,就会使人不寒而栗,更不用说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精英因急性心肌猝死、肝硬化、肝癌而猝然离世,那么酗酒意味着什么就更触目惊心。
  我的一位美国医生朋友,其父是里根总统高级幕僚,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不久,一次周末欢宴,年轻气盛,酒后驾车,在高速路上,汽车冲出护栏100余米,粉身碎骨,令人痛彻肺腑,刻骨铭心。
  酒精很容易吸收,空腹时在胃内可迅速直接吸收20%,数分钟内使人酒醉,如胃内有食物,尤其是淀粉类食物可明显延缓吸收,避免醉酒。酒精吸收后由肝细胞中乙醇脱氢酶及乙醛脱氢酶依次分解,由于酶的活性差异,故酒量也因人而异。但差异不会很大,不像某些毒品差异达数十倍之多,因而酒喝多就一定会醉。
  不久前俄罗斯一次饮酒比赛,冠军喝了1。5公斤伏特加,回家后20分钟死亡,其余5名获奖者也全都送入医院抢救,饮酒比赛组织者也以“谋杀罪”被告上法庭。
  饮酒后,随着血中酒精浓度上升,神经精神系统会产生不同反应。有位学者精辟地描述:
  起初时,当血中酒精浓度为20mg%时,饮者心情好、精神爽,有欢快感,是饮酒后的最佳状态。当酒精浓度为40mg%时,饮者表现如孔雀,愉快而健谈,思维敏捷,乐而忘忧,好展示炫耀自己;当浓度为80mg%时,表现如狮子,精神亢奋,自高自大,语言傲慢,科长说成处长,刚愎自用,略有微醉(按交通法规定,50mg%即为酒后驾车,100mg%为醉酒驾车);当浓度为120mg%时,表现如猴子,自控力减弱,行为古怪,顽皮戏谑,喋喋不休,手有微颤;当浓度在160mg~200mg%以上时,表现如蠢猪,思维紊乱,步履蹒跚,反应迟钝,语无伦次,有的开始矇眬倦睡,渐入昏睡。酒精浓度再高,可导致昏迷,深度麻醉,直至死亡。
  戴安娜王妃车祸时,其司机血中酒精浓度已超过第四个阶段,属醉酒驾车。
  何以解忧,惟有交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的千古名句,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何以解忧,应当是“唯有交流”。
  怎么交流?用语言,用心灵交流。

  烟酒亲兄弟,并非一家人(3)

  与谁交流呢?与人交流,友人,亲人,爱人;与书交流,小说,历史书,励志书;与自然交流,阳光,空气,水,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实践证明,对酒当歌,以杜康浇愁只能是愁上添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与人的心灵交流,所有的忧愁烦恼、抑郁苦闷都能在春风化雨般的心灵抚慰、涓涓流水般的心灵滋养中化解。尤其是夫妻间的话聊、牵手和爱窝,其伟大力量是世上任何美酒佳酿、明珠宝玉所无法比拟的。
  书是知识的源泉,进步的阶梯,智慧的钥匙。有书做朋友,你就是最幸福的人了,“读书静坐,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
  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回归母亲的怀抱,接受阳光、空气、水的洗礼,看看神奇的造化,秀美的山川,你的心灵会净化,人格会升华,会有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悟,“念天地之悠悠”,“感吾生之须臾”,还有什么想法!

  入席少饮酒,闲来多品茶

  酒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那些男人,平时有泪不轻弹,有话不爱说,几杯酒下肚,几分钟前还是陌生人,转眼就能称兄道弟,吆五喝六了。过节时,亲朋相聚,推杯换盏,“酒逢知己千杯少”,平时的谦谦君子这时也要“一醉方休”。结果“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很容易从“君子”、“孔雀”坐直通车直达“狮子”、“猴子”阶段。举止失态,行为粗鲁,“酒杯一干,政策放宽”,甚至到“蠢猪”阶段,语无伦次,东倒西歪,呕吐昏睡,把欢乐的节日气氛破坏殆尽,实在是得不偿失。
  但少量喝酒对身体确实有益,而且在节日,在传统文化中,酒又是友情和亲情的媒介。实在没办法不喝酒时,可以适当喝一点红酒或啤酒。但千万记得别过量,过量喝酒,一伤身体,二损形象,三伤感情,有百害而无一利。
  茶是真君子,“寒夜客来茶当酒”,饮茶需要有一种幽静的环境和悠闲的气氛。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清汤绿叶,栩栩如生。闻香观色,融诗情画意于一杯,给人一种清新淡定、心旷神怡的感觉。茶叶中的咖啡碱能兴奋大脑皮层(50~200毫克即起作用,每杯茶约含100毫克),使人精神兴奋,思维活跃,消除疲乏。
  饮茶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和缩短反射潜伏期,而不破坏对刺激的鉴别能力。这表明茶能使人保持清醒的理智,敏捷的思维和自控能力,使人睿智而更有风度,与酒后大脑皮层抑制,皮层下中枢兴奋性释放而致自控力下降、行为失常、粗鲁无礼有本质区别。因此,当一个人心情抑郁苦闷时,不该“举杯浇愁愁更愁”,而应当通过品茗的“正、清、和、静”的内心自省,亲人友人的促膝谈心和心灵交流来改善和疏解。过节品茶传承了我国南方绍兴一带“吃茶讲理”的淳朴民风,也是构建良好社会风气的一种方法。
  精神不运则愚,血脉不运则病
  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句话传诵了2500年。就是说,你要想得到健康,运动同阳光、空气和水是一样重要的,由此即可看出运动的重要性。

  仙丹妙药灵芝草,不如天天练长跑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地追求健康和长寿,但总是失之交臂。原因是他们花费高昂的代价追求奢侈豪华,却忘记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身边最朴素的真理。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希腊,人们自古以来崇尚体育运动和人体的自然美,不论绘画或雕塑,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和至纯至善的美。在阳光明媚、蓝蓝的爱琴海旁的山崖上,至今保留着古代的岩刻:“您想变得健康吗?您就跑步吧。您想变得聪明吗?您就跑步吧。您想变得美丽吗?您就跑步吧。”
  不仅如此,医学流行病学的研究也反复证明:体育运动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寿命,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结肠癌、乳腺癌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运动还有减肥功能和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口号。坚持锻炼有利于健康,它可使您的血液变得“富有”,血管富有弹性,肺活量增加,心肌更加强壮,心率降低,骨骼密度增强,血压降低;还可以控制体重,使形体更趋健美,预防肥胖;还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的耐力,激发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绪。
  更为重要的是,积极运动的人,外表和身体机能都处于良好状态,性格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18世纪一位法国医生讲过:“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没有一样药物可以代替运动。”怀特博士还曾指出:“运动是最好的安定剂。”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适量运动,并贵在持之以恒。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哲学家子华子就提出了生命需要运动的观点,他的著述《北宫意问篇》中这样说:“流水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认为人体内如果气血畅通无阻,运行不已,就会健康长寿。如果气血流通不畅,运行受阻,就会生病损寿。所以他主张动以养生。
  科学研究表明,人要是长时间不运动,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都会减弱。医学实验观察表明,即使是身体健壮的人,要是在床上躺几天,心脏跳动会极度缓慢,动脉压下降,心脏功能降低70%,体内组织缺氧,身体极度衰弱。这时让他下床站起来,他会感到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甚至发生晕厥。这又进一步证明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忙于工作,忙于学习,运动锻炼的时间非常少,结果,许多疾病伴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而相应增加。
  日本调查统计表明:日本国民发病率1955年为3。79‰,1965年为6。36‰,到了1976年,上升到11。64‰。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腰痛等由于运动不足引起的疾病,发病率更是急剧攀升。
  日本是这样,咱们国家如何呢?想想自己一天有多少时间运动锻炼,就会知道,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么赶快行动吧,没时间的要挤时间锻炼,有时间的别把你的时间放在“无聊”上。
  你比布什总统还忙吗?
  据我们对公务员做的健康调查结果显示,68。6%的公务员平均每天用于运动健身的时间不足半小时,62。7%的公务员每天与家人在一起交流的时间不足半小时。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半小时,它可能就是你身体健康和家庭健康的最大隐患。
  不久前,美国白宫总统保健医生给布什总统开了一个健康处方,那就是要与夫人多相聚、共进晚餐,还要手拉手、多走走,这样才能令夫妻感情好、误解少。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我们忙,没有时间怎么办?我对大家讲,今天的社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大家都很忙,我自己也很忙。但我们再忙,能忙得过邓小平同志吗?他70多岁时主持中国改革开放,日理万机,可还是能抽时间和小孙女一起锻炼身体;我们再忙,能忙得过美国总统小布什吗?他每天能运动1小时!每天与夫人话聊两小时,你才半小时。
  小布什带头坚持长跑,号召全美国人参加运动,他跑5公里用20多分钟,比我们大学生跑得还快,为什么我们不能呢?说到底,这不是时间问题,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说明你的健康观念有问题。无论你有多忙,只要你能够真正认识到健康快乐的重要性,你就一定会有时间来锻炼身体。

  化整为零,健身有方

  有一次我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做节目,有个同志站起来说,洪教授你讲得很好,但我有一个问题:我倒是想运动,我是个白领,工作非常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运动,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跟他说,我告诉你,实话实说吧,一个人运动不运动,跟时间丝毫没有关系,运动不运动是观念问题,不是时间问题。你说你工作忙,现在谁工作不忙?我告诉你,你说你再忙,你敢说比邓小平同志还忙吗?邓小平同志还每天坚持走路,还经常游泳,还能打打桥牌,还能在家里抱抱孩子。有一次八国峰会,早上很有意思。布莱尔做操,布什跑步,普京打拳。怎么一个白领你就比人家世界级领袖还忙啊。我告诉你吧,你是没有运动观念,你有空就看电视,玩游戏机,嗑瓜子,聊天,你没有运动观念,你就是有空也不运动。
  我上班时间就经常站起来,深呼吸,做做扩胸运动,还有小燕飞的动作。我每天都坚持走路。冬天走一个小时,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夏天走路两小时,上午、下午各半小时,晚上一小时。每天其实我就是走路。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现在很多人都有颈椎病,苦不堪言。其实非常简单的,天天运动一两分钟,就能预防颈椎病,效果还非常好。你要想运动,非常简单,下蹲十几次,深呼吸几次,挺胸,再做一些保护关节的动作,要不了一分钟两分钟。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前,亲朋聚会、逢年过节都得好好吃上一顿。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已经不是亲朋聚会的唯一节目,“健身”已成为亲朋聚会的选择,“请人出汗”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一种“礼品”。
  科学家研究发现,造成人体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过量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的热量超过了身体需求,导致营养过剩。与此同时,很多人由于时间问题,缺少运动,消耗不完摄入的脂肪,这些脂肪在皮下沉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人发胖。
  所以说,正常饮食加上适当锻炼,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手段,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健康。
  现在的都市人,交际应酬是免不了的,关注对方的健康是交际应酬中的重要方面。以前,请客送礼,总离不开下饭店,送营养品,现在不同了,很多人都认为“请客吃饭不如请客流汗”,“送礼不如送健身”。
  送“健身”,花不了多少钱,意义却很大。就拿请人游泳来说吧,一张票,一套泳衣,也就百十块钱。但这样的请客送礼,能够投其所爱,强身健体,长寿安康,是每个人的希望。
  而且,送“健身”与众不同,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吃吃喝喝已经过时了,没什么新鲜感,运动健身却是新鲜玩意儿,充满时代气息。
  送“健身”尤其是和休闲相聚,平时亲朋好友都各忙各的,没时间相聚,趁周末或长假期间,大家聚在一起,散散步,打打球,既达到休闲消遣的效果,又可以强身健体,真是一举多得!“请客吃饭不如请客流汗”,“送礼不如送健身”,那种吃吃喝喝的交际方式已经落伍了,人们向往和追求的是轻松活泼、健康向上的文明社交方式。
  身体是自己的,我们应该对它负责,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人的健康,别再用吃吃喝喝的方式来加重他人的身体负担,从现在开始,把“请人吃饭”改为“请人流汗”。

  给“运动缺乏症”补补课

  据医学调查,“驾车族”的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现代的交通工具使他们有了未老先衰的迹象。人只有保持一定量和一定强度的活动,才能维持腿部的活力。
  一般人在45岁以后,腿部的衰老会有明显表现,“驾车族”则可能会更早一点。对于下肢衰老的“驾车族现象”,运动医学专家建议,“驾车族”必须多参加运动。健身最好选择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如跑步、爬山、跳绳等。年轻人还可以通过器械来锻炼,进行负重练习、跳有氧操或打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