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位赤贫的神学教授太太在餐桌旁所写的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 掀起了废奴主义文学的高潮。她边写边哭,在情绪泛滥的情况下诉说故事。
最后,她自称这个故事是上帝所写的。文中生动地叙述着奴隶制度下所发生 的悲剧,激起数百万读者的热情,此书的销路和影响力都胜过有史以来任何 小说。
林肯经由别人介绍,认识了作者哈丽叶·毕契儿·史托威,称她为掀起 大战的小妇人。
北方废奴主义者发动这种善意而荒诞的夸张运动有什么结果呢?南方人 是不是因此承认他们不对?才不呢。废奴主义者徒然激起双方的恨意。南方
要跟这些傲慢、多管闲事的批评家翻脸。真理在政治或情绪化的气氛中总是 被埋没的,在“梅逊与狄克逊分界线”(自由州与蓄奴州的分界线)的两侧
都发生过悲剧,甚至演变成流血局面。
1860 年,“黑色共和党”提名林肯竞选总统,南方坚信奴隶制度完蛋了, 他们必须在废奴和退出联邦之间作一选择。何不选择退出联邦呢?他们不是
有权如此吗?
这个问题已反复激辩了半世纪,各州都曾先后说过要退出联邦。例如, 在 1812 年战争期间,新英格兰各州很认真地说要成立一个国家,康乃狄克州
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康乃狄克州是自由、主权独立的邦国”。
连林肯都曾主张州政府有脱离联邦的权利。他在国会演讲中说过:“任 何地区的任何人民,只要他们喜欢又办得到,便有权起来摆脱现存的政府,
成立较适合他们的新政府。这是最珍贵最神圣的权利——我们希望并相信这 种权利足可解救全世界。
“这种权利不限于现存政体的全体人民才能行使。任何有能力的人亦可 以起而革命,据守他们所居住的领土。”
1848 年时,他曾说过这种话。可是现在是 1860 年,他不再提倡这种主 张了,南方人却深信不疑。林肯当选 6 周后,南卡罗莱那州就通过“分离条
例”。查尔斯敦城大奏军乐,点燃祝火和爆竹,民众在街上跳舞,庆祝新“独 立宣言”。另外 6 个州也迅速跟进,就在林肯由春田动身前往华盛顿的前两
天,杰佛逊·戴维斯还被选为新国家的总统,而新国家是根据所谓“大真理?? 奴隶正是黑人最自然最正当的身分”理论建立的。
由于即将退职的布查南总统所领导的政府被人渗透,而未采取任何有效 的阻止措施,林肯只得一筹莫展地在春田枯坐 3 个月,眼看联邦分解,合众
国面临毁灭的边缘。眼看南方联邦买进枪械,建设碉堡,训练士兵,林肯知 道惟有领导人民通过内战——惨烈烈,血淋淋——的考验,才能挽救这个国 家。
他苦恼万分,晚上睡不着,因忧虑过度而瘦了 40 磅。 林肯有些迷信,他相信未来的情势会显现在梦境和预兆中的。1860 年,
在他当选的第二天下午,他回到家里,坐在一张马毛沙发上,对面有个装了 旋转镜的写字台。他望望镜中的人,看见自己有两张脸——其中一张脸是惨
白的。他吓了一大跳,刚站起来,幻影就消失了。他再躺下,鬼影又出现了, 而且更加苍白。他为此忧虑不安,玛丽则一口咬定这是连任的征兆,而其中
一张脸白如死人,则表示他将在第二届任期未满时就会死掉。
不久林肯便相信他到华盛顿是去领死。他收到几十封画有绞架和刀剑的 信,每一封都威胁着要取他的性命。
大选后,林肯对一个朋友说:
“我急着处理房子。我不想卖掉,搞得自己无家可归,可是租出去,将 来屋子一定会旧得不堪使用了。”
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个他认为会妥善照料房子的人,以每年 90 元的价格把 房子租给他,并在“春田日报”上登了如下的广告:
第八街和杰克逊街转角住宅的家具——包括客厅和卧室的组件、地毯、 沙发、椅子、衣橱、写字台、床铺、炉子、磁器、奶油色威治伍德陶器、玻
璃器皿等——全部出售。请即洽商。
邻居们纷纷来看。某甲要几张椅子和一个火炉,某乙打听床铺的售价。 林肯一概答道:“你们要什么尽管拿,你们认为值多少就付多少。” 他们付了很低的代价。
大部分家具是被“西部大铁路”的局长 L·L·提尔顿买去,后来携往芝 加哥,于 1871 年的一场大火烧毁。
留在春田的几件,几年后,被一位旧书商收购,带到华盛顿,摆在林肯 去世前居住的公寓中。那栋房子大约就在福特剧场的对门,现在已经变成国
立圣殿和博物馆——是美国政府的财产。
当年,林肯的邻居以一块半的低价买到的旧椅,如今的身价可比等重的 黄金还要高。只要林肯亲身碰过的东西现在都身价百倍,倍受尊崇。他被布
斯射杀时所坐的黑色胡桃木摇椅于 1929 年卖得 2500 美元。他任命胡克少将 当“波多马克军总司令”的手书,最近在一场公开的拍卖会上卖得 1
万美元, 战时他所拍发的 485 封电报原稿如今归布朗大学所有,价值达到 25 万美元。 最近有人以 8000
元购得一份他未签名的普通谈话手稿,林肯亲笔写的盖兹堡 演说辞则可换得几十万元。
1861 年的春田镇民,并未体会出林肯会有多大的才干和器识,也不知道 他会变成如何。
多年来,未来的大总统——林肯,几乎每天早上都挽着菜篮、围着领巾 上街,到杂货店和肉铺去买日用品。他每天傍晚到城郊的牧场去赶母牛回家,
亲自挤牛奶,照料爱驹,清洗马厩,砍柴带回去烧火。
林肯在动身前往华盛顿前三星期,开始准备第一次的就职演说。他需要 一个人单独静一静,于是就把自己锁在一间杂货店楼上的房间里工作。他的
书不多,但是他的合伙律师有一间图书室,林肯请荷恩敦为他带一份“宪法”、 安德鲁·杰克逊的“反对各州不服从国会法令宣言”、亨利·克雷 1850 年的
演说,以及威伯斯特的“答海涅书”。在脏兮兮的杂物堆中写出那篇著名的 演说辞,那段哀求南方各州的结尾十分感人:
“我不愿与你们交战。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千万不能彼此仇 视。情绪虽可损伤感情,却不能拉断我们的关系。神秘的记忆之弦由全国每
一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延伸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善良的本性一经触动, 每一座炉灶边,就会洋溢着团结的合唱曲。”
离开伊利诺州以前,他特意步行 70 英里到该州的查尔斯敦向继母道别。 他照旧叫她“妈妈”,她抱紧他,边哭边说:“亚伯,我不要你竞选总统,
我不要你当选。我知道你会出事,今生我再也见不到你了,要等来日在天堂 重逢。”
待在春田的最后几日,林肯常常想起往事,想起纽沙勒和安妮·鲁勒吉, 再作些远离现实的梦。有位来自纽沙勒的拓荒者到春田镇来与他叙旧并告
别,那个人提到安妮。林肯诚挚地说:“我曾深深爱她,现在还时常想起她。” 永别春田的前夕,林肯最后一次去探访那间黑鸦鸦的律师事务所,处理
几件业务上的琐事。据荷恩敦说:
“事情都处理完以后,他走到房间的另一侧,躺在墙边的旧沙发上,脸 朝天花板躺了一会儿,我们俩都没说话。接着他问道:‘比利,我们在一起 多久了?’
我回答说:‘超过 16 年。’
‘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彼此没说过一句气话吧?’我答道:‘没有,的 确没有。’
接着他回忆几件他执业初期发生的事,又叙述出巡时许多官司有多么荒 唐,说得津津有味??他收拾好一捆要带走的书籍和文件,正打算离开,临
行前,他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叫我留着楼梯底那块脚架已生锈的名牌。
他压低了嗓门意味深长地说:‘让它挂在那儿,别去动它,让我们的客 户明白:总统当选了,林肯和荷恩敦事务所并没有改变。我若活着,迟早会
回来,到时候我们照旧执业,只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他逗留片刻,似乎想再看旧窝最后一眼,然后走进窄甬道。我陪他下楼 时,他谈起总统职务不愉快的地方。他抱怨说:‘我对担任公职已经厌倦了。
一想到眼前的任务,我不禁发抖。’”
当时林肯的财产大概有 1 万元左右,可是他缺少现金,只得向朋友借钱 来支付华盛顿之行的旅费。
林肯一家人留在春田镇的最后一星期是在“契奈瑞宾馆”度过的。动身 前夕,皮箱和盒子都拿到旅馆楼下的门厅,由林肯亲自捆扎。他从职员那儿
要来几张旅社的卡片,翻过来在背面写上:“华盛顿市总统官邸 A·林肯”, 并将卡片附在行李上。
第二天早晨 7 点半,破破烂烂的旧巴士来到旅馆,林肯全家人上了车, 一路颠簸地驶往瓦巴许火车站,那边有一列专车等着载他们去华盛顿。
天上下着雨,可是月台上挤着 1000 多位老邻居。他们排成一列,慢慢地 挨到林肯身边,握一握他骨瘦如柴的大手。最后,引擎的铃声响了,上车的
时间到了。林肯由前台阶走进专用车厢,但是 1 分钟后又出现在后平台上。 他本来没有打算要演讲,也已经通知报社记者们不必到车站去,因为他
没什么话要说。可是他最后一次凝视着老邻居的面孔,觉得有几句话非说不 可。那天早上他在雨中所说的话虽不能与他的盖兹堡演说,或者第二次就职
发表的高明杰作相提并论??可是这篇道别演说美得像“大卫王赞美诗”,
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哀愁,远胜过任何一篇演讲。 林肯一生只在演说时哭过两次。那天早上就是其中之一:
“朋友们,不是处于我这种情况的人,绝对无法体会我心中的悲哀。我 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这个地方,以及此地人的善意。我在这儿住了四分之一
世纪,由一个年轻人长成一个老头子。我的孩子都在这里出生,其中之一且 长埋于此。我这一走,什么时候回来,或者会不会再回来都不知道,眼前的
任务比华盛顿更为艰难。若没有上帝帮忙,我不可能成功。有了他的帮助, 我不可能失败。信赖他吧,他会与我同行,也会留在你们身边,永远无所不
在,让我们怀着信心,希望一切安好。我将你们托付给它,也希望你们在祈 祷中祝福我,我诚恳地跟你们道别。”
活着走进白宫 叫所有的求职者马上来吧,现在我有一样东西可以给他们每一个人。 就在林肯前往华盛顿就职途中,美国的特工人员和私家侦探都发现了一
个阴谋,他们相信在林肯通过巴尔的摩的时候,有人要暗杀他。 林肯的朋友十分惊慌,求他放弃预定的行程,连夜化名溜进华盛顿。
这个办法实在太怯懦了,一定会招来冷嘲热讽。林肯坚决反对。但禁不
住大家苦劝数小时,他终于决定秘密地完成剩下的旅程。 林肯太太听到计划要改变,坚持要跟林肯一起走,众人都说她应该要坐
后面一班车,她大发脾气,高声抗议,差一点泄露天机。 有关方面已宣布林肯将于 2 月 22 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哈利斯堡演讲,并
且在那边过夜,第二天早晨再动身前往巴尔的摩和华盛顿。 他依照预定的时间在哈利斯堡发表演说。但是却不在那边过夜,傍晚 6
点,他由旅社后门溜出来,穿一件旧外套,戴一顶从未戴过的软羊毛帽,赶 搭一节没有灯光的火车,几分钟后,火车就载着他前往费城——哈利斯堡的
电报线立即被切断,以免消息传进刺客耳中。
共和党的同志们在费城苦候一个钟头,等着安排换车。为了避免被人认 出来,林肯和名侦探亚兰·平克顿乘一辆暗觋的出租马车,在市区街道上 穿梭。
10 点 55 分,林肯靠在平克顿的手臂上,由侧门走进车站,特意弯着身 子,以降低高度,脑袋向前弯着,旧围巾裹得很紧,几乎盖住了面孔。他就
这样乔装地坐上最后一节卧车厢的后段——平克顿的一位女助手已在车厢后 段拉起一块厚布帘,与前段隔开,谎称是为她“生病的兄弟”而准备的。
林肯收过几十封恐吓信,威胁他不可能活着进白宫,陆军总司令温菲 尔·史考特将军很担心林肯会在就职演说上遭到枪杀——另外有成千的人也 为此担忧着。
华盛顿有很多人不敢参加典礼。
于是史考特将军派了 60 名士兵站在林肯要宣读就职演讲辞的国会厅东 侧平台下,国会厅的后面也有卫兵站岗,又派卫兵在前面围着观众。
典礼结束后,新总统踏进一辆马车,由宾州大道回去,四周的建筑物都 安排有穿绿袄的狙击手,街上则有一排排带刺刀的步兵。
最后,他未挨枪弹地进入白宫,有很多人感到惊讶。 也有人感到失望。
1861 年以前,国家陷入财政衰退的情况中已有好几年,甚为凄惨,政府 被迫派兵到纽约市阻止饥民闯进国库。
林肯就职的时候,有几千个憔悴、绝望的人仍在找工作。他们知道共和 党首度上台,一定会辞退所有民主党公务员,连周薪 10 元的小职员也不例 外。
每一份工作都有几十位求职者抢着争取。林肯走进白宫还不到两小时就 被求职的人围住了。他们在大厅穿梭,挤在走廊上,完全占据了东室,甚至 侵入私用客厅。
乞丐们缠着他讨一顿午餐费。有一个人要求林肯送他一件旧短裤。 有个寡妇来替一位男子求职——因为她若能替他找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
作,他就答应娶她为妻。
有几百个人只是来找林肯签名留念。一位开旅馆的爱尔兰妇人冲进白 宫,求林肯帮她向一位政府雇员催讨伙食钱。
只要一有公务员生病,立刻就有几十个人来找林肯,要求“万一他死了” 就把职位派给他们。
人人都带了求职证明书,可是林肯当然连十分之一都不可能看完。一天, 有两个人申请同一个职位,他们把大捆信件塞进林肯手中,他未拆封,就将
两个包裹放在天平上,派包裹较重的人担任公职。
有几十个人一再来见林肯,要求工作,因遭到拒绝而痛骂不绝。其中有 很多人是一无是处的游民。有个女人来替丈夫找工作,因为她丈夫醉得太厉 害,自己不能来。
他们的自私、贪心令林肯吓一大跳。他们在林肯要去吃午餐时拦截他。 在林肯走过街道的时候冲上他的马车,拿出学经历证件,要求一份工作。直
到林肯当了一年的总统,全国已打了十个月的内战,成群的暴民依旧缠着他。
他惊叹地说:“他们永远不肯死心吗?” 查恰瑞·泰勒当总统不足一年半,就被疯狂的求职者害死。蒂比坎诺·哈
里逊四星期就忧愁死去。林肯一方面要忍受这些求职者,一方面还得领导战
争。铁打的身子也差一点累垮。他染上了天花,他说:
“叫所有的求职者马上来吧,现在我有一样东西可以给他们每一个人。” 林肯进入白宫不以 24 小时就遇到一个严重的大问题。南卡罗莱那州查尔
斯敦港的苏姆特堡守卫队粮食没有了。若不立即供应粮食,该堡就会落入南
方联盟的手中。 陆军和海军顾问对林肯说:“别送粮食去,你一送去对方就会开火。”
7 位阁员中有 6 位都这么说,可是林肯知道如果他放弃苏姆特堡就等于 承认并鼓励南北分离,使联邦瓦解。
他在就职演说中宣布他曾郑重“向上帝发誓”要“保存、保护和保卫” 联邦。他一定要遵守誓言。
所以他下令美国轮船“宝哈顿号”上载着咸肉、豆子和面包前往苏姆特 堡;但是没有枪械、人员和弹药。
杰佛逊·戴维斯听到消息,拍电报叫鲍里贾德将军在必要时攻击苏姆特 堡。
该堡的指挥官安德生少校传话给鲍里贾德将军说:他若肯等 4 天,守备 队将因饥饿而撤退,因为他们除了咸猪肉以外,已经没东西可吃了。
鲍里贾德将军为什么不肯等呢? 大概因为他的顾问们觉得“若不当着人民的面洒几滴血”,退出联邦的
几州也许会重回联邦的怀抱。 只有射杀几名北佬才能激起南方联盟的热诚和团结。 于是鲍里贾德下了一道悲剧性的命令。4 月 12 日早晨 4 点半,一颗子弹
咻咻地穿过了空中,掉进要塞附近的海里。 攻击连续了 34 个小时没有间断。
南方联盟把这件事当成一场社交盛事。勇敢的青年穿着新制服,猛射礼 炮,社交名媛在码头和营地散步,热烈地为他们喝彩。
星期天下午,联邦军人把城堡和四桶咸猪肉交给敌军。在招展的星条旗 和“笨瓜北佬”的军乐声中,乘船撤往纽约。
查尔斯敦堡尽情地庆祝了一星期。他们在大教堂齐唱“谢恩赞美歌”,
排场甚大,群众游行市街,在酒店和客栈饮酒、唱歌、狂欢。 炮轰苏姆特堡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的伤亡,可是这场战役的影响却非
同小可。它为一连串空前惨烈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揭开序幕。
人性的光辉
第一场南北战争 失败对林肯来说并不新鲜,他一辈子都在面对失败,但并未被打垮。 林肯下令召集 7。5 万名壮丁,全国掀起一股爱国的狂潮,上千座厅堂和
广场举行大聚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