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尊入室坐禅之后,有很多比丘就在当场论议:“世尊很简略地为我们叙说法
要,没有做广泛而详细的解说,就入室坐禅了。世尊说:‘应当对六触入处随时带
着觉知!觉知这眼根若灭,那么色想就离;耳、鼻、舌、身、意根若灭,声、香、
味、触、法想则离。’我们听后,还是无法理解世尊略说的法要。在世尊教下的
师兄弟中,不知谁有此慧力,能为我等就世尊略说的法要,闻演详细的法义!”
    又生此念:“唯有尊者阿难,一直随侍世尊左右,他的聪明才智,以及清净的
身、口、意行,时常被世尊称许赞叹。唯有尊者阿难,能够于世尊的略说法要中,
详细的为我们开演其义理。我们现在就一起到尊者阿难住处,请问他详细的法义;
并依照阿难所说,依法奉持。”
    那时候,众多比丘来到尊者阿难住处,与尊者互相问安之后,就都于一旁坐
下,禀告尊者阿难说:“尊者!您知道吗?世尊刚才为我等比丘略说甚深法要,如
上所说一般,我等不解其义,请问阿难:‘希望阿难能为我们详细解说法义!’”
    尊者阿难就告诉诸比丘:“详细听!好好思惟!我现在就为你们详细开演世尊

67 护心不令随五欲转

68 守护六根如来禅

略说法要的义理。世尊略说,必须正知正念善护根门,知见一切因缘所生法无常
变异,不再随着过去累积的业力习气流转,如实觉知眼根、触境所见的色尘,皆
是因缘生灭、无常变异,因此无可取、无可着。如实的了知此一现象,眼内入处
对色尘的欲贪即灭,欲贪灭尽,色想则离;离则见法、当体即空,正见空性而能
安住、自在。耳、鼻、舌、身、意入处,也是如此。世尊就是略说此法要,谓此
身心以及外境界一切相,皆是因缘生灭的现象,故当于根触境时,念念明觉而无
所取着。世尊说完此法后,便入室坐禅。我现在已为你们一一分别、说明清楚了。”
    尊者阿难说完此一法义之后,诸比丘闻阿难所说,欢喜奉行!

'注释'

1 五欲功德:五欲是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有令眼、耳、鼻、舌、身等
  五根攀缘生起欲贪的作用力,故称五欲功德。功德,即作用力。


【第九篇】
现法灭炽然
    若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
    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者,是名现见法。
    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
    是名灭炽然、不待时、正向、即此见、缘自觉。

69 现法灭炽然

70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九九经、大正本二一五经、佛光版二一七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说现
法,说灭炽然,说不待时,说正向,说即此见,说缘自觉。世尊!云何为现法,
乃至缘自觉?”
    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问。富留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富
留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
贪如实知。富留那!若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
者,是名现见法。”
    “云何灭炽然?云何不待时?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见?云何缘自觉?富留
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我有内眼识色贪,不起色贪觉,如实
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色,不起色贪觉,
如实知,是名灭炽然、不待时、正向、即此见、缘自觉。耳、鼻、舌、身、意,
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富留那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校鞲露涝啊
    那时,尊者富留那比丘,前去拜见佛陀,对佛陀行恭敬的稽首礼之后,退到
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您说:‘正念当下,即能见到诸法实相,觉知自己的
身心状态,如法修行,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就能远离各种恼热苦迫,
不必等待他日某时,就可自知作证,当下现法清凉寂静。’世尊!这些是什么意

71 现法灭炽然

72 守护六根如来禅

思呢?”
    佛陀告诉富留那说:“富留那!你能提出这些问题,很好。仔细听,专精思惟,
现在就为你详细说明。
    富留那!一个修行人,眼见色之后,清楚知道这是色,知道对色有欲贪;若
内在的意识对色有欲贪,则如实知道内在的意识对色有贪爱,及因之而生的种种
苦迫。
    富留那!如果眼见色之后,清楚知道色的本质,是四大因缘和合所造,生灭
变异,无可抓取,清楚知道对色的顾念贪着,会带来各种烦恼恐惧;如实知见由
眼根、色尘触,生眼识,再由意识的妄想分别,于可意色喜贪、爱乐、攀缘、抓
取、染着,于不可意色瞋恨、嫌恶、畏惧,心随境转,若我内在的意识对色有贪
爱,则不尽苦边,永不得出离。这就是‘现见法’见到诸法的呈现。”
    佛陀接着又说:“为什么说灭炽然(如何使各种恼热苦迫不起)?为什么不待
时节,当下即能通达涅槃、正向灭尽?为什么说一切法,和自己身心经验相对照,
即能见诸法实相?”
    “富留那!一个入法流、住不放逸的修行人,如实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正念当下,精勤守护诸根,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已生、未生诸欲恶
不善法,令断、令不生;如实知六根触境时,一切法无常、无我,是生灭法,是
离欲之法。善护六根,于诸法的集、灭、味、患、离,明觉不随转;随觉、随观、
随离,正向灭尽欲贪。这样如实知见,如法修习,就是‘灭炽然、不待时、正向、
即此见、缘自觉。’耳、鼻、舌、身、意的情形,也是这样。”
    佛陀说完此经后,富留那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73 现法灭炽然

74 守护六根如来禅

【第十篇】
贪爱是苦海
    云何圣所说海?谓眼识色已,
    爱念、染着、贪乐,身、口、意业,是名为海。
    一切世间阿修罗众,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贪乐沉没,
    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世绞结缠锁。

75 贪爱是苦海

76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00经、大正本二一六蕴、佛光版二一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说,非圣所说;此大小水耳。云何
圣所说海?谓眼识色已,爱念、染着、贪乐,身、口、意业,是名为海。一切世
间阿修罗众,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
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此世、他世绞结缠
锁,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校鞲露涝啊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说:“一般人所认知的大海,和一个完全觉悟的圣者所
见的大海,是不一样的。凡夫所说的大海,不过水多了一些而已,是有范围的;
而圣者所指的大海又是什么呢?它是眼、色、识和合触,未善护眼根,眼识对色
尘随意抓取,于可意色,爱念、染着,贪乐其中执迷不舍,随色而转。任由业识
习性,造身、口、意行,随业流转,苦海无边,这是圣者所畏惧的大海。
    一切世间的阿修罗、天、人等众生,沉溺于可爱色的贪乐中,有如钻入暗无
天日的狗腹内,不得出离,亦有如一大堆纠缠交结的乱草,全无头绪。从此世到
他世,从现在到下一刻、到未来,辗转纠缠,轮回不休,在五蕴、六尘的苦海中
载浮载况。
    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也一样。贪乐染着于各种境界,从此世
到他世,层层纠结,辗转缠锁,不得解脱。”

77 贪爱是苦海

78 守护六根如来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十一篇】
大海与涛波
    眼是人大海,彼色为涛波,
    若能堪忍色涛波者,得度眼大海,
    竟于涛波、洄澓、诸水恶虫、罗刹、女鬼。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79 大海与涛波

80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0六经、大正本二一七经、佛光版二一九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谓海者,世间愚夫所说,非圣所说海,大小水耳。
眼是人大海,彼色为涛波,若能堪忍色涛波者,得度眼大海,竟于涛波、洄澓、
诸水恶虫、罗刹、女鬼。耳、鼻、舌、身、意,是人大海,声、香、味、触、法
为涛波,若堪忍彼声、香、味、触、法涛波,得度于耳、鼻、舌、身、意海,竟
于涛波、洄澓、恶虫、罗刹、女鬼。”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大海巨涛波,恶虫、罗刹怖,难度而能度,集离永无余。
      能断一切苦,不复受余有,永之般涅槃,不复还放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舍卫国校鞲露涝啊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不明实相的世间愚夫所说的海,只是比溪河等小水
流还大的水而已,不是已看透生命实相的圣者所说的海。因为,凡夫所惊惧的大
海,是有限量而且容易越度的,即使沦没其中,也只是坏损此生的色身罢了!圣
者所说的海,是指人的六根。若不善护六根,在触境时着相、喜贪、抓取,就会
制造无边无量的身、口、意业,生死相续,忧苦不断,这才是圣者戒慎警觉的大
海。
    眼,是人难以越度的大海;色尘,就像海面上的波涛。海面上的波涛,随缘
聚散,生生灭灭;映入眼帘的色尘,亦随缘聚散,生生灭灭。眼见色,如果带着
正念,觉知色尘因缘所生,当体即空,相生时任它生,相灭时任它灭,安忍,不

81 大海与涛波

82 守护六根如来禅

起爱念、抓取,心识就不会随着色尘的波涛而起伏。此时,眼就像寂静的大海,
任波涛生灭、来去,不取、不扰。看,就只是纯然的观照,如实知相生相灭,心
识无所取着。
    如果不能在触境生相的刹那善防护,心识对色已起爱念、染着,则应如实觉
知内心对色尘起了贪、瞋、痴念,已受到色波涛的扰动。当下,用力忍住色尘的
诱惑,作无常观,如实知波涛来了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护持
眼根。如此努力修习,一忍再忍,降低色尘的冲击,把大波涛转化成小波涛,小
波涛转化至不生波涛。能够这样安忍于色波涛的翻搅,乃至灭尽欲贪,就能安然
越度眼大海,离苦,解脱。
    海中的洄澓(漩涡)、恶虫、罗刹、女鬼,和色波涛一样,都是人越度眼大海
解脱的阻碍。贪、瞋、痴等欲恶不善法,就像海中的漩涡,会把人卷入五欲的深
渊,又像那些海里的恶虫、罗刹、女鬼,会趁机吃人、取人慧命。眼识色起欲贪,
心意识就被欲恶不善法覆盖而不明觉,如同被漩涡卷入五欲的深渊,亦如同被恶
虫、罗刹、女鬼抓住一般,沦没在苦海里。若能灭尽欲贪,心意识明觉、坚固、
不动摇,便不被漩涡、恶虫、罗刹、女鬼等欲恶不善法所害,自在越度眼大海,
究竟苦边。
    同样地,耳、鼻、舌、身、意这五根,是人难以越度的大海;声、香、味、
触、法这五尘,是海面上的波涛。根、尘、识三事和合触的时候,如果能带着觉
察,正知当下觉知声、香、味、触、法尘,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即能安住
不动摇。否则,应如实觉知内心起了贪、瞋、痴念,已受到波涛的扰动,当下依
法作意,安忍,像守护眼根一样地,守护耳、鼻、舌、身、意,乃至灭尽欲贪。
    灭尽欲贪,心意识明觉、坚固、不动摇,便不再随声、香、味、触、法波涛
起伏,也不被漩涡、恶虫、罗刹、女鬼等欲恶不善法所害,自在越度耳、鼻、舌、
身、意大海,究竟苦边。”
    这时,世尊以偈言赞叹地说:
    “六根是大海,六尘是巨涛波,贪、瞋、痴等欲恶不善法,像海中的恶虫、

83 大海与涛波

84 守护六根如来禅

罗刹一样,是会取人慧命、妨碍解脱的恐怖东西。六根触六尘,若起贪、瞋、痴
等欲恶不善觉,原本寂静的大海,刹时惊涛骇浪。
    贪、瞋、痴等习性极难超越,所以六根大海极难越度;但是,如果能够正知
当下,依法作意,觉察贪、瞋、痴念并立即舍离,灭了一切贪爱,不再抓取,便
止息了有续的冲动,永远离断大苦聚集的因。
    就像这样守护六根,必能断除一切大苦,贪、瞋、痴念永灭无余,不可能再
生起有续的冲动。心意识安止在寂静清凉的解脱状态,明觉、坚固、永不退转。”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听闻佛陀所说,欢喜奉行!

【第十二篇】
苦灭道迹
    云何苦灭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
    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
    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85 苦灭道迹

86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0七经、大正本二一八经、佛光版二二0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苦集道迹,苦灭道迹。谛听!善思!
当为汝说。”
    “云何苦集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
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耳、鼻、舌、
身、意,亦复如是,是名苦集道迹。”
    “云何苦灭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
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
纯大苦聚灭。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苦灭道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现在应当为你们演说苦聚集的原因、苦灭除的方
法。仔细听!好好思惟!现在就为你们说。”
    “什么是苦聚集的原因呢?就是眼根对色尘产生眼识,眼根、色尘、眼识,
这三种现象和合接触,产生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对感受的缘
起(眼根、色尘、眼识、接触)不如实知,所以产生各种贪爱欲爱、色爱、
无色爱。因为有各种贪爱欲求,所以产生各种抓取欲取、见取、戒取、我语
取。因为有这四种抓取,就产生想要继续存在下去的冲动。有了想要继续存在下
去的冲动,就会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受生。因为有了以上的种种受
生,所以必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是这样,大苦就聚集了。耳、鼻、舌、身、

87 苦灭道迹

88 守护六根如来禅

意的现象,也是一样。这就是苦聚集的原因。”
    “什么是苦灭除的方法呢?就是眼根对色尘产生眼识,眼根、色尘、眼识这
三种现象和合接触。于接触时,觉知接触的缘起(眼根、色尘、眼识)无常。缘
起无常,和合的接触当然也是无常的。如实觉察这样的现象,所以于触境中,不
取不着,则无明触灭。
    无明触寂灭了,于接触时念念分明,觉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只是感受,心不
取着,受灭。
    所以在感受中不生各种贪爱,爱灭。
    爱寂灭了,就不会产生各种抓取,取灭。
    取寂灭了,就不会产生想要继续存在下去的冲动,有灭。
    想要继续存在下去的冲动寂灭了,就不会在三界受生,生灭。
    没有在三界受生,就没有因受生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老病死、
忧悲恼苦的因缘也就灭了。就是这样,大苦聚集的因就灭了。
    耳、鼻、舌、身、意的现象,也是一样。这就是苦灭除的方法。”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89 苦灭道迹

90 守护六根如来禅

【第十三篇】
断一切取道迹
    云何断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
    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如是知。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