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7年6月的一个傍晚,李翰祥忽然被艺专的堂役叫到校长徐悲鸿的办公室里。“翰祥,我有很紧要的话要告诉你!”李翰祥在北平艺专的两年时间,曾经数次地来到徐悲鸿这间办公兼画室的房间。这里对他是极为熟稔极为亲切的。因为李翰祥在这里曾经多次聆听一代大画师的谆谆教诲,也曾经在这里亲眼见到徐悲鸿挥毫作画。李翰祥不但见到过徐悲鸿早年的西洋画,如他留学法国为师长达仰教授所绘下的铅笔素描肖像,油画《箫声》、《老妇》、《远闻》、《马夫和马》等佳作,而且还有幸见识到大师徐悲鸿所画下的中国画长卷《西山古松柏》。李翰祥每次到这里来都从徐悲鸿那里感受到人格的魅力与艺术的熏陶。现在,当一抹如水的银白月光透过窗棂投映进这四壁挂满素描的工作室里时,李翰祥蓦然感到往日的温馨氛围倏然不见了,从前和蔼可亲的徐悲鸿面色冷峻。他招手示意李翰祥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然后低声说道:“今年6月2日,北平爆发了反内战、反饥饿和罢工、罢课、罢市的‘两反三罢’斗争。我们学校的许多师生都参加了!听说你这个学生自治会的主席又是首当其冲?……”
李翰祥站了起来,他知道今天夜里他将面临一场严肃的抉择。
“翰祥,去年冬天因为你领全校学生参加沈崇事件大游行的事情,北平的警备司令部已将你列入了黑名单。”徐悲鸿感到他的咽喉发紧,胸间有一股难以克制的怒火在升腾。但是他尽力克制住内心的冲动,以平和的口气向他所垂青的学生李翰祥说明一桩已经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来,他们是要校方勒令你停止学业的。可是我向他们义正词严地讲清不能让你停学的原因,那就是沈崇事件激起包括李翰祥在内广大学生的愤慨是理所当然的。既然示威游行是情理之中,那么李翰祥就不应该中止学业!……可是,这一次为‘两反’带学生再次去上街,你又是艺专的领头人,这样就让我不好继续在警备司令部面前为你说话了……”
李翰祥一言不发。
徐悲鸿说:“翰祥,我非常理解你们的爱国热情。正是因为我同情游行示威,所以,当教育部下令让我必须解聘李宗津、冯法祀、高庄三位参加了游行大示威的教授时,我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我说他们反饥饿、反内战是不该受到当局否定的。所以我继续向这三位参加示威的教授颁发了聘书!但是,你李翰祥这一次我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今夜我请你来,就是要向你透个风:北平警备司令部将要逮捕你!……”
“啊?”刚刚二十一岁的李翰祥难免有些心情紧张。他想询问究竟,不料又被徐悲鸿以息事宁人的手势劝止住,悄声地对他说:“你不必紧张,我已经再次向警备司令部陈述了校方的意见,那就是李翰祥历来就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担任学生自治会主席并领导学生参与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完全是出于爱国。当局不应该对李翰祥这样有正义感的学生进行逮捕。经我的据理力争,北平当局勉强妥协了,可是他们非要逼迫校方将你开除,如果校方不能将你除名的话,警备司令部便要对你下逮捕令的,所以……”
“我懂了,校长。”李翰祥从徐悲鸿那沉痛的语气中已经体察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索性狠下一条心来说:“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听天由命。请您不必太为难,就将我除名吧!……”
“翰祥……”徐悲鸿见李翰祥不为情势所急,一副泰山崩溃于前而色不变的神情,心中为即将失去李翰祥而倍感惆怅。他上前紧紧揽住李翰祥的双肩,心事沉重地蹙眉叹道:“我不违言,你是我学生中最有前途的佼佼者。你不但对绘画有天赋,而且又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和戏剧表演的特长。如果你真的从此离去,那无疑是中国未来书画界的一个损失。然而如今国民党所统治的北平,政治上的黑暗是不言而喻的。翰祥,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是到杭州去吧……”
“去杭州?”李翰祥茫然。
“是的,杭州美术专科学校在教学的质量上并不比我们的北平艺专逊色。”徐悲鸿从桌案上拿起一封他刚写好的私人信函,交给李翰祥说:“那里有我许多朋友和学生在任教,我已经决意把你介绍给他们。你即刻就可以由北平去杭州。为了避开国民党的通缉,我已经将你的名字改为李汉强!……”
“李汉强?好!”李翰祥双手恭敬地接过徐悲鸿的信,然后在月影中向他所景仰的当代大画家徐悲鸿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一步三回头地离去了。在临出门的时候,李翰祥又情不自禁地回头来望,他泪水模糊的视野内静静地伫立着身穿灰布长褂,脸色肃然的徐悲鸿。李翰祥冲到月光如水的院井时,一串泪珠扑簌簌地滚过面颊。
李翰祥被校方除名以后,因为生计艰难,他并没有马上去杭州求学。1948年夏天,当李翰祥从北平的报纸上得知熊佛西将在上海筹建戏剧学校的消息时,他跃跃欲试。这是因为李翰祥不仅有绘画的才能,而且又有表演的天赋。所以李翰祥早在徐悲鸿的艺专学美术期间,就曾以其超人的表演才华,被学生们公推为综艺剧团的团长。李翰祥在艺专剧团里既当导演又当演员。他在话剧《离离草》和《岁寒图》中均以精湛的演技扮演男主角。现在,处于失学困境中的李翰祥,听说熊佛西在上海主办剧校,他决计到上海去闯闯天下。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何能到上海滩去就读呢?在两眼茫然之时李翰祥忽然想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来,他就是全国剧协当时驻北平的全权代表、著名剧作家马彦祥。
一个月光融融的夏夜,李翰祥走进了位于北平东城的一座典雅古朴的四合院。这所宅子他从前在任北平艺专综艺剧团的团长时,不止一次地来过。他久仰这位浙江鄞县籍的才子马彦祥,早年曾攻读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因为他酷爱剧作所以成为洪深的弟子。马彦祥与田汉、袁牧之齐名,曾以《讨渔税》和《械斗》等剧作享誉剧坛。李翰祥多次拜访马彦祥,彼此间结下了很亲密的师生之情。现在李翰祥因失学而潦倒,当他向坐在藤椅上摇着纸扇纳凉的马彦祥道明来意后,马彦祥略一沉吟,充满愤慨地说:“国民党真是腐败到家了,他们制造内战又制造饥饿与灾荒,却又不准民众起来示威游行,自由何在?你一个学生站出来呼吁停止内战,何罪之有?翰祥,我从前看过你在艺专剧团所主演的《棠棣之花》,那是郭沫若先生的名剧,我记得你一个人在那出戏中主演了两个人物:盲叟和侠累。坦率地说,你演得很成功,你的表演天分甚至比美术的天赋还要高一些。现在你既然已经失了学,又情愿丢弃你从前所喜欢的美术专业,改行去从事戏剧的创作,我很赞成!只是,学戏剧的表演艺术也是要下一番苦功夫才成的呀!……”
李翰祥说:“请马先生放心,我只要是能进熊先生的上海剧校,就一定会发奋的!……”
“好吧!”马彦祥见李翰祥如此果敢,心为所动,立即从砚台边提起毛笔,在纸上挥挥洒洒地给熊佛西写了一封短函,交给李翰祥说:“翰祥,熊先生既要创办剧校,他就势必从严治学。所以他托我在北平为他物色几位天赋和才华都要特别出众的学生,我思虑再三,决定推荐三位前去上海。其一是蓝鹰剧社的张之伟,他因主演《清宫外史》的光绪皇帝而颇受北平民众的好评;另一位钟高年,他在《结婚进行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他演得很成功;第三人我就选中了你!翰祥,既然你在北平没有了用武之地,到上海滩上去闯荡闯荡也未尝不可!只是你既然是我马彦祥推荐的人,学习就必须刻苦!你可听懂了我的话吗?我希望你为中国的表演艺术创出一个新水准来,以不辜负我马彦祥的推举之心!……”
“请先生放心!”李翰祥神色庄重地向端坐在藤椅上的马彦祥一拜,说:“我李翰祥此次去上海,非要闯出个人样来不可!如果不成功我是绝不回北平来见您的……”
辞别了马彦祥和父母双亲,李翰祥于1948年9月23日由北平搭车到了华北最大的商埠天津。不久,他从塘沽港乘一客轮前往华东重镇上海。
素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滩,灯红酒绿。浓眉大眼,虎气生生的李翰祥以北方人的豪爽与果敢闯入了大上海。走进了熊佛西先生所主持的上海剧校,浑身大才大智的李翰祥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剧苑中去,在一个陌生的全新领域里闯出一条求生之路。
李翰祥在上海剧校里又一次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那是因为他不但相貌英俊潇洒,演戏的底蕴丰厚。而且他多才多艺,特别是一次剧校的成立周年大会上,为了装台的急需,李翰祥勇敢地承担了绘制舞台天幕的任务。绘制布景乃为李翰祥的强项,他手挥彩笔,刷刷点点,连熬了两个昼夜,终于完成了一幅名叫“爱与死的决斗”的布景。到了校庆的那天夜里,七八盏水银灯向布景投来炫目的光,使李翰祥的即兴之作格外引人注目。一座巨大的维纳斯像显得纯洁、伟岸、栩栩如生,在维纳斯的四周零零星星地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被砸碎的锁链。
“好!这幅布景绘制得气魄宏大,而且又有很深刻的寓意!”“李翰祥真是一个大手笔!”“听说他在北平时就从师徐悲鸿,真应了那句名师出高徒的话呀!”坐在舞台下的李翰祥陶醉在创作成功的幸福与兴奋之中,他听到周围剧校的教师、学生们的赞许之声,头一次体会到他的美术创作被人承认的喜悦。
一天,在上海的电影摄影棚里,李翰祥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心仪已久的著名电影演员:白杨、上官云珠、舒绣文、陶金、吴茵、蓝马……群星灿烂,熠熠生辉。李翰祥头一次听导演高叫:“开麦拉——!”他也是头一次亲眼目睹如何拍电影,那些名演员如何在导演的指挥下全神贯注地进入角色……也许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李翰祥的心潮涌动,激情万千。他多么希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到电影摄影棚里,在摄像机前扮演一个角色!……
然而,大上海毕竟是大上海。在名人如林的电影界,一位从北方来的青年人是无法跻身其中的,更何况当时的李翰祥在影剧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有一天,李翰祥在上海的“国泰电影院”观看到一部香港某电影公司拍摄的新电影《76号女间谍》。李翰祥从影片中看到香港电影演员的演技水平远远不及内地的演员,于是,他一连几夜在苦思苦想。李翰祥认为像他这样没有名气的人,在上海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是根本不可能走上影坛或者剧坛的。即便可以上舞台或银幕,也只能充当个不引人注目的“跑龙套”配角。如果他真想在舞台或者银幕上一展身手,就势必离开上海。
于是,李翰祥叩开了沈浮导演的家门。
“沈导演,”李翰祥已经不止一次地来拜访这位在上海影坛上德高望重的长者。每次来沈浮先生都给青年李翰祥以人生的教诲与艺术上的熏陶,现在,被一部香港电影《76号女间谍》引起翩翩联想的李翰祥,有满腔的话语欲向灯下的慈祥长者沈浮倾吐。他颇为动情地说道:“我李翰祥本来想当一名画家,可是谁知出师不利,刚刚起步就因为学潮而被学校除名,辜负了徐悲鸿先生对我的一片爱心。后来马彦祥先生又介绍我到上海来学戏剧,不错,我很早以前就倾心于舞台艺术,当然更羡慕电影艺术,所以我毅然地放弃了到杭州继续学画的打算,只身来到了上海。本来,我以为可以从舞台剧或电影上找到一条发挥自身才能的路,可惜的是我当初想得实在太天真了!……”
导演沈浮默默地倾听着李翰祥滔滔不绝的话。作为一位早已经在上海电影界执牛耳的著名导演,十分理解李翰祥雄心勃勃的思想。他不忍去打断他的话,只是耐心地倾听李翰祥的剖自。
李翰祥说:“上海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但是,这里没有我可以发挥作用的余地。所以,我很想到香港去闯一闯!……”
“去香港?……”沈浮有些担心地望着李翰祥。
李翰祥点点头说:“是的,沈导演,我从最近几部电影中看到,香港是一个能发挥青年人才气的用武之地。我决非认为香港没有出类拔萃的演员和导演,而是说那里可以允许没有名气的新演员上银幕,并且又允许许多没有名气的年轻人充当电影的主角。这就对我充满了诱惑力,所以,我想到那里去试一试,不知先生的尊意如何?……”
沈浮坐在灯下沉思了许久。从内心里这位威望极高的老导演,十分同情李翰祥怀才不遇的境况,也很想在上海电影界为他找到一个可以崭露头角的新天地。但是面对上海影坛人才济济的现状,沈浮也深感一时无计可施。他思索再三,也对李翰祥只身闯香港的想法深以为然,便颔首赞同说:“好吧,人各有志。既然你想去香港发展,我也不拦你。那里有我的几位影界朋友,你不妨去香港找他们帮助。翰祥,一个人只要有天赋,有意志,迟早会成功的。你去香港吧……”
当即,沈浮在灯下挥毫写下了两封书信。一封给他的挚友、香港演员王豪,一封给著名导演朱石麟。沈浮将两封信封好后交给李翰祥说:“翰祥,希望你能在香港影坛上一展才华!……”
“谢谢!”李翰祥向慈祥的沈浮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捧信出门。
李翰祥辞别了为他引路的导演沈浮,只在上海停留了几日,便与他的同窗好友高海山前往香港。
“翠英,你知道我的冠心病很严重。自从三年前发作了一次,经香港的医生抢救脱险以后,近几年来时好时坏,虽然医生们多次劝我去做一次心脏搭桥的手术,可是因为我与邵氏影业公司的拍片合同上始终有拍不完的片子,所以一拖再拖。这一次我已经下定了决心,非要到美国进行心脏的大手术不可了!”两辆国产小汽车飞快地载着李翰祥、石磊和前往机场迎接他们的中国旅行社梁荣元先生等人驶出机场,便沿着一条高速公路驰向北京市区。李翰祥的目光透过车窗,贪婪地望着久违了的北京郊区那秋色浓重的园林与田畴,前方便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崭新楼房,古老的北京已经认不出了。李翰祥此时虽然在眺望着越来越近的北京,可是不知为什么他的脑际里却浮现出另一幅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那是他所熟捻的香港岛中环。在半月前的一天傍晚,李翰祥和他的夫人张翠英女士登临了中环那幢五十六层的康乐大厦。他与她在赴一次朋友的晚宴后出现在这幢大厦的最高层,从这里可以望见维多利亚海湾在夜幕下闪动着幽光的宽阔海面和对面九龙半岛上的璀璨灯河。在夏日习习的晚风里,李翰祥做出了将去美国做一次心脏手术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让他的夫人激动,甚至李翰祥本人也感到有些突然。但是,李翰祥为了让夫人张翠英知道这一郑重的决定决非他的酒后失言,而是他三年来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神色庄重地向夫人说:“翠英,我去洛杉矶进行这次手术,已经反复想了三年。现在已经到了非去做不可的时候了!……”
张翠英点点头,颇为赞许地说:“翰祥!你正值人生的壮年,这种可怕的心脏病按理也早就该去认真地做一次手术了。可是你的拍片计划却是一部接着一部,我和女儿们多次地劝你去美国做彻底的治疗,你却一推再推。现在你终于下定决心去美国,真是太好了。只是不知你到底什么时候去洛杉机?”
“我想在今年年末,我是一定会在洛杉矶做完这个心脏手术的。”李翰祥在闪闪烁烁的霓虹灯光里凝望着张翠英那双流露着关切目光的秀丽眸子,略一沉吟便说;“翠英,你应该清楚心脏的手术非同一般,如果我躺在洛杉矶美国医院的病床上,医生的手术一刀下去,是安是危,是生是死,将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我很想在去美国洛杉矶做这一次生死攸关的心脏手术前,回一次祖国内地……”
“回内地?”张翠英对李翰祥的这一决定更加吃惊。
“是的,我想回一次北京。”李翰祥俯望着脚下,只见巨厦之下是一片灿烂的灯海车流。距康乐大厦不远的爱丁堡广场上华灯初上,人头攒动。甲虫般的各色车辆沿着爱丁堡广场左侧的街路穿梭往返,街旁矗立着国际、联邦、太古等大厦。香港的夜生活在车笛声、乐曲声中拉开了序幕。但是,这一切对于久居香港而时时向往内地的著名导演李翰祥来说毫无任何吸引力。他以充满深情的口气对张翠英倾吐心曲,说道:“许多年来,我都怀念生养我的白山黑水,真想回到北京去寻找那遥远的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