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导演李翰祥 作者:窦应泰-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齐同楼同层,面对面,我与徐也不陌生,老齐便把老徐约来,举行了紧急的非正式的三人碰头会。徐、齐异口同声地表示:‘欢迎李翰祥先生回来拍片,更欢迎与上影厂合作。不过,上影厂做不了主。要向上级报告,要听取指示。’我对徐、齐两位厂长说:‘明天下午三点钟,李翰祥先生希望得到回音。’‘不可能,那是美国速度!’老齐不假思索就做了答复。老徐则委婉地说:‘明天,先向上海电影局和市委汇报,我们积极办就是了。’事有凑巧,第二天,新华社颁布了北京官方欢迎港台电影界人士回来拍片的讲话。这对我而言,鼓舞极大,打消了我的疑虑,增强了促成此事的信心。这一天下午,我提前来到上影厂厂长室。老齐笑着对我说:‘李翰祥一个电话,忙得我跑东跑西,把这两条腿都跑痛了!’我向老齐道声辛苦之后连忙追问回音怎么样?老齐说:‘别急,先坐下来,等一会儿,会有消息的。’

  “我遵命坐下。屁股下面,明明是柔软的沙发,却如坐针毡!不久电话铃声响了,老齐拿起听筒,全神贯注地听着。坐在旁边的我,听到的只是老齐‘好,好,好,……是,是,是’的连声应诺,不过,从其脸上看得出带有喜色。老齐放下电话,喜滋滋地告诉我:‘上海有关部门很欢迎、赞成上影厂与李翰祥先生合作。’‘今天新华社的北京消息大概起了作用?’我兴奋地插了一句。‘对,有关系,很有关系。’老齐毫不掩饰地同意这个看法,接着他又说:‘不过,这种事地方无权决定,上海不能做主,要找文化部。’

  “当天晚上,李翰祥又打了电话给我,申述了一番。表明自己是听从廖公叮嘱,真心接受朋友们的建议,真心实意想回国内拍些好片子给十亿同胞看,因而才在动了心脏大手术之后,不顾休养,积极洽商此事。李翰祥激动地说:‘我爱故乡,我爱国家,我爱电影艺术,我愿意为国产片进军世界影坛尽绵薄之力!’齐闻韶一再表示完全理解,并且向李重申,对其回来拍片,国内是积极、诚恳地欢迎的,只因体制不同,办事程序两样,需要多些时间。最后,李同意以最快速度将书面资料寄到北京,要求北京尽快做出yes或no的决定。

  “这次的越洋电话结束时,我看了看手表,好家伙,讲了四十五分钟,以RMB计,电话费约为四百五十元,折合港币一千五百出头。类似的越洋电话,李翰祥又来过多次,求成心切,于此可见。……李翰祥从美国飞回香港,报纸争相报道的,只是李大导在洛杉研开膛破肚安然无恙的消息,谁晓得李翰祥另有秘密活动的一切。这时,李翰祥是人在香港,心在北京,继续策划着回内地拍片事宜。为了避人耳目,李翰祥佯称动过心脏大手术后不宜工作,尚需静养。其实,他根本静不下来,他正不知疲倦地在幕后进行一件很有意义的新活动!就在这个期间,香港——上海,香港——北京,上海——北京,香港——美国之间的电话不断。李翰祥雄心勃勃,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准备以超越当年‘国联’入台的声势,大举进军北京,大展他那精于拍摄大场面的身手,实现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

  1979年春天。

  香港连天多雨。往年在这个时节气温日渐增高,然而今年不知为什么寒流频频袭来,香港岛及九龙新界的上空时时有浓黑的雨云遮天蔽日。霏霏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李翰祥在他的寓所里每日焦盼着来自北京的消息,因为他与邵氏制片公司的拍片合约即将到期了,邵氏公司时时追着李翰祥在拍摄完合约内尚有的两部影片以后,再与邵氏公司续签新的拍片合同,所以李翰祥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期盼着北京方面早一日批准他回内地拍摄周恩来总理的影片计划。李翰祥暗暗地下定了决心,只要北京批准了他回去拍摄该影片的计划,那么李翰祥在拍完邵氏影业公司的两部影片以后,就决不再与邵氏公司签订新的合同,他本人将率领一支有实力的拍摄队伍前往他向往的古都北京!然而,在1979年多雨的初春时节,李翰祥始终得不到回内地拍片的任何信息,他度日如年……

  一个久阴初晴的上午,李翰祥独自来到了从前的发迹之地——长城电影公司的旧址。

  50年代,李翰祥初来香港的时候,这里摄影棚林立。但是,60年代长城电影公司因为拓展厂房和厂区,已经迁往距此很远的地方。这些在30年代尚属先进的摄影棚,多已被淘汰了。仅存的几处摄影棚东倒西歪,门倾窗斜。棚内荒草丛生,瓦砾成堆。天际翻来涌去的乌云,在风中渐渐露出一抹刺目的阳光。那光影投映在摄影棚残败破陋的墙壁上,忽然,李翰祥黯淡的大眼睛豁然一亮。他望见棚壁上张贴着一张残破的拍片日志,虽然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浸蚀,但是发黄的纸上依稀可见清晰的墨迹:

    电影《金凤》第三场……严俊导演、李翰祥编剧兼副导演

  ……主演者:林黛……

  “哦,林——黛——!”李翰祥从墙壁上那张斑斑驳驳的旧日志上,依稀辨认出他、严俊和林黛等往日影星的名字,他的内心情不自禁地泛出一股激动的潮水。如今早已作古的女影星林黛那双亮闪闪的大眸子,似乎在空旷寂寥的旧影城的废墟间闪现。李翰祥深邃睿智的目光越过残破的影棚,凝望着远方发呆——

  在台北通往高雄的公路上,一队装饰得花枝招展的大、小轿车,伴着和煦的春风疾驰着。这是在台北举行的“国语片展映”过后,港台的影星们赴台湾岛的第二大城市高雄进行游园活动的途中。

  在李翰祥所乘坐的大轿车里,他的脑际电影镜头般地闪现出半月来难忘的台湾之行。因为他所编剧、导演的电影出乎意料地在台湾引起不寻常的轰动,李翰祥暗自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林黛的获奖,使李翰祥感到欣慰与自豪,因为林黛毕竟是经他发现,并经他和严俊的极力推荐,方才主演《金凤》的。李翰祥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台湾,《金凤》在台北、基隆和高雄,使国语片的上座率出现了罕见的高峰。

  “李翰祥,当初我看你在永华公司画布景时,就一眼看中了你。没有想到你这黑塔似的东北大汉倒也能写电影剧本。”前面探过一张熟悉的脸孔,他是长城公司的老板朱旭华。他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永远闪动着柔和的光。当年李翰祥落魄,在永华电影公司客串跑龙套的配角时,时常与朱旭华见面。那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旭华发现了李翰祥的绘画天才,所以才将他拉进长城公司。今天见由李翰祥编剧的电影《金凤》在台湾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他翘起大拇指说:“这部《金凤》虽然是严俊执导的,可是我听说你李翰祥是实际上的导演。《金凤》主角林黛也是你力排众议后才破格使用的,李翰祥,你这次为我们长城电影公司争了光。既然你是块导演的料,那么将来何不替我来挑大梁呢?……”

  “哈哈,林小姐,我当初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以为你不能演主角。”李翰祥正欲说什么,他的前面有人阴阳怪气地向坐在李翰祥和严俊背后的林黛谄媚地搭话,这正是制片人金伯勋。他满面堆笑,向林黛投来一抹色迷迷的眼神,说:“林小姐,将来我一定抬举你。《金凤》这次获奖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如果没有我这个制片人为你在后台摇旗呐喊,料定你也很难成为港台的一颗红星!……”

  李翰祥厌恶地蹙蹙眉。他回头斜睨一眼身后的女演员林黛,见她不屑一顾地将头偏了过去,她显然十分不情愿去看金伯勋那张长长的冬瓜脸。特别是他充满淫邪的眼睛向她扫来时,她真想唾他一口才解气。不料金伯勋非但不收敛,反而如苍蝇一般地凑了上来,他贪婪的眼睛在林黛的粉腮上掠来扫去,说:“林小姐,凭着我金某人的势力,足可以将你在香港捧红的!只是你不要太傲气,女人本来就是个温柔的小尤物,可是你却为什么老是高傲地将头扬起来呢?莫非你真的成了什么明星吗!……”

  林黛唾了他一口。

  金伯勋见状更加欲罢不能,凑近林黛来调笑她说:“林小姐,在香港这个地方,决非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一颗耀眼明星的。尽管你真的有才华,如果没有像我金伯勋这样有势力的人来择你,也是很难成其大事的!嘻嘻,你以为一部《金凤》就可以成名吗?那你就太天真了呀!……”

  林黛悲愤难忍地掩面而泣。

  “金先生,请你自重!”李翰祥见金伯勋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肆无忌惮,对女演员林黛冷嘲热讽,他怒不可遏地站起身来叫道:“林黛主演《金凤》在台湾获奖,决非靠什么人从中吹捧,那是她的艺术表演才华得到了认可。如果你金伯勋当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说捧谁就能够捧红谁的话,那么台北何苦还搞什么‘国语片展映’的评奖呢?……”

  一片揶揄的哄笑。

  金伯勋难堪地跌坐在那里。

  严俊也愤愤不平地说:“金先生,林黛早已经不是从前的林黛,她现在已经是众所公认的亚洲最佳女主角!你如果再敢对她不恭,非但我们不答应,港台的观众也会找你算账的!……”

  掌声和参差的叫好声。金伯勋大窘,他狼狈万状地将头耷拉下来。林黛在众人的鼓励声中抬起那张白皙妩媚的面庞。

  李翰祥方才欢悦的心境因为金伯勋的突然出现而被搅得充满温怒。

  日月潭。台南的赤嵌楼。恒春古城。澄清湖上那可以与杭州西子湖媲美的梅陇春晓、曲桥钓月、三亭揽胜和深树鸣琴。在台湾巡回演出期间,电影《金凤》作为李翰祥编剧的处女作,在台湾岛上到处受到青睐。影迷们都热情地向他和严俊、林黛拥来,人们都尽情地拍掌欢呼着:“李翰祥,香港才子!”“李翰祥,长城公司的第一号大笔杆子!”“李翰祥,盼望你再写出令人叫好的剧本来!”……喊声、喝彩声、祝福声,交织成一片。

  李翰祥将双手捂住自己发烧的脸,他没有想到来港以后,逆境一直多于顺境,这一次却以《金凤》一片在台湾大获成功。事实上,早在他编写《金凤》以前,在长城电影公司里李翰祥一面画布景,当场记,一面忙里偷闲地接连编写了许许多多的电影脚本,诸如《偷龙转凤》、《花街》等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翰祥那些蕴含艺术才气的电影剧本,大多明珠暗投,无人问津。《偷龙转凤》虽然投拍了,但是上映以后却没有在香港的影坛上引来任何轰动的效应。这当然使李翰祥大失所望。有一段时间里,李翰祥在接连的写作失败后,甚至怀疑起自己的写作天赋来。在编写电影剧本屡屡失败后,李翰祥一度想改学电影导演。严俊作为李翰祥的好友,曾经告诉他说:“如果你能学着当个好场记,那么你将来迟早会成为一名好电影导演的!”长城公司的老板朱旭华始终欣赏脸膛黧黑、身材魁梧的北方青年李翰祥,他有一次拍着李翰祥的肩头说:“阿李,好好干吧!只要有机会,我是会让你拍电影的,不过你现在距离当个执导电影的导演,还差得远哩!因为你还没真懂电影!……”

  在拍摄《金凤》之前,李翰祥在《翠翠》一片中担任了副导演。李翰祥在驶往高雄港的大轿车里,隔窗凝望着公路旁那一汪汪碧波涟漪的水畦。在微风中掀起波浪的湖波,倒映着蓝天白云,他的耳畔响起了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

    划船的姑娘你真美,

    茶桐找不到第二位,

    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

    白白的牙儿红红的嘴,

    多少人想作媒,

    茶桐城里哪一个配?

  那在一泓碧水前婉转吟唱的湘西少女,便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的翠翠。长城公司根据《边城》改编了电影《翠翠》,李翰祥、严俊和林黛三人已经在这部电影里进行了初次的合作。李翰祥虽然是该片的副导,可是他又担任了美工。他将沈从文笔下湘西茶桐水乡的山山水水,竹篁幽林用画笔再现于银幕之上。但是,尽管李翰祥也期盼着他倾注着心血与热情的《翠翠》在香港一炮打响,然而却事与愿违,《翠翠》反映平平。而这一次他编剧兼副导演的《金凤》,当初本来不曾寄托太大的希冀,谁知道拿到台北来公演却获得了众口一词的好评!特别是他和严俊所共同推荐的女演员林黛在台北的“国语片展映”上大获成功,更是李翰祥当初根本没有想到的!……

  一股凉风拂过,黄桷树枝头抖落下一串冷冷的雨滴。李翰祥从往事的凝思中醒转过来。他定定地凝视着破旧摄影棚残壁上的那张残破的黄纸,想起当初在香港影坛上熠熠闪光的影星林黛,李翰祥喃喃地骂道:“多么有前程的影星啊!可惜……香港这个地方……吞噬了多少有艺术造诣的人才!……”

  雨丝霏霏。大清早一度露出阳光的天穹上,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又被一团团浓黑的雨云所遮盖。乌云越压越低,不久开始沙沙沙地落起雨来。自从在美国洛杉矶做过心脏大手术归来以后,平时闲不住的李翰祥越来越耐不住寂寞。虽然他对心脏手术自我感觉甚佳,身体也早已恢复如常,可是李翰祥却不想去邵氏影业公司报到。他完全清楚几年前与邵氏公司所签订的合同,只有两部娱乐片未拍,拍完即可成为自由之身了。然而李翰祥现在不急于去拍邵氏公司最后的两部片子。这是因为在香港多年的从影生涯中,艺术造诣颇深的电影导演李翰祥,纵然有对电影品位、风格上的独到追求,可是因为邵氏公司多年来为导演和编剧所画定的固有框框,严格地束缚住了李翰祥的手脚。为了生计,为了在香港的影坛上有拍摄影片的机会,李翰祥在涉入银海后的若干年间,不得不违心地听任老板和制片商的摆布,去拍那些他从心底充满厌恶的风月片和商业片!这就是他去内地以后为什么滋生了拍一部《周恩来》的强烈冲动的缘由!

  雨点越来越稠。李翰祥没有带雨伞,他只能任凭细雨的浇淋。他快步地在人行道上疾走。不知不觉间李翰祥来到了尖沙咀的广东路口,这里有一座他所熟稔的香港好莱坞梦幻餐厅。

  李翰祥沿着广东路口的楼梯,攀上了海运影戏院的大厅。出现在他前面的是梦幻餐厅空间明亮的巨大穹窿,浑身早被雨水淋湿了的李翰祥,走到了餐厅入口处。前方矗立着巨大的特别墙壁,他定睛一看,壁上参差不齐地布满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东南亚各国著名国际影星们留下的手掌印。李翰祥第一眼就从壁上找到了那位早已殁去了的香港著名影星林黛的手掌印!“哦!林黛很了不起,她不愧是香港影界的翘楚呀!很可惜的却是这位杰出的女星,却过早地被黑势力吞噬掉了!……”

  李翰祥来到酒吧区。占地七千平米的好莱坞梦幻餐厅宽大而明亮,一张张鳞次栉比的餐桌前,均有来此吃酒解闷的红男绿女。为了防止有人认出自己,李翰祥忙将头上的鸭舌帽拉低,独自拣了一张不引人注目的餐桌,坐在一隅默默地啜饮苦酒。

  震耳欲聋的架子鼓。萨克斯管吹奏起刺耳的乐曲。几位袒露胸背的舞女在乐队的伴奏下跳起霹雳舞。旋转的舞姿很快吸引了诸多的在雨天来此闲坐的人们。李翰祥索性将脊背朝向众目睽睽的舞池,他从来不想去看那些毫无艺术品位的舞蹈,而是独自想着心事。因为焦盼北京方面的拍片消息,李翰祥的心境变得很焦急。所以,他在百无聊赖中很自然地联想到香港影坛的现状,他正是已经厌倦了香港那些制片商为了营利的需要而无休止地拍摄风月片,才越来越在内心里向往有一天前往内地。因为他只有在那里,才能真正地施展多年来未能实现的艺术追求。

  “林黛是一个悲剧!”李翰祥一边啜饮着苦涩的洋酒,在心底一边喃喃地自语说:“像林黛这样杰出的女演员,如果她不是在香港而是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内地,那么她在电影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一定会更大。自然,她也决不会早逝的!……”

  李翰祥在喧嚣的乐曲声中,仿佛看到了另一幅逝去的画面——

  1953年初夏。香港丽都大酒店灯火辉煌。

  为庆贺李翰祥编导的电影《金凤》在台湾上映所引起的轰动,长城公司老板朱旭华先生在十四楼举办了隆重的鸡尾酒会,招待香港电影界。

  “林小姐!”五十多岁的制片人金伯勋今天仪容端庄,十分潇洒。自从林黛在台湾“国语片展映”中荣获最佳女主角奖以后,香港电影圈内对年轻貌美、温存可人的林黛刮目相看。许多热情的男子在明里暗里追求这位大红大紫的女影星,本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林黛将把她推上银幕并担任主角的李翰祥引为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