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萌妻+番外 作者:姚十三蝶(起点大封推vip2014-12-26正文完结)-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宗还是第一次来到贺王府,见接驾的只有六皇子一个人,便问道:“你那位王妃可还病着?”
    贺远回道:“劳父皇牵挂,贱内福薄,药石无医,恐是。。。。。。”
    关于崔氏刀下救人的壮举,英宗早已听闻,此刻却没有再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贺远一眼,又问道:“你那徒儿呢?”
    “小徒是未嫁女儿,不便见驾。”
    英宗冷哼一声,心道你那徒弟长年累月穿男装惹事生非,这会子倒是变成羞答答的女儿家了。
    一踏进桃林,就连怂恿皇上来此处的张德海也大吃一惊,只见花枝累累,桃花千朵,深红浅红的花蕊压弯了枝条,远望如红雾升腾,走近若胭脂染翠,此时是寒冬腊月,娇嫩的花枝在寒风中摇曳,傲立枝头。
    英宗伫立在婆娑婀娜的花影中,竟有几分黯然*。许久,他才问道:“这些桃花可是在桃花城移来?”
    贺远答得很妙:“回父皇,这些花并非是桃花城的,而是在距桃花镇不远的五柳镇移来的。”
    英宗诧异地看看贺远,心道放着桃花城的花你不去移,偏要跑到五柳镇,你分明是故意的!
    知子莫若父,老六巴巴地跑到五柳镇弄来一堆桃花种在府里,定是别有用心,不过这桃花委实是美。
    晚宴设在桃花林中的小阁之内,外面天寒地冻,小阁内却是温暖如春。青竹的桌椅,青竹的长几,青竹做的花瓶里插着新折的桃花,除了桃花外,还点缀着几盆蕙兰,桃花的清香和蕙兰的幽香配合得恰到好处。
    面前的碗碟也是用竹子做的,考究得雅致。几名身着淡绿衣裙的侍女翩跹而至,托盘中是几道开胃小菜。
    一走进这间小阁,英宗的心情便为之一松,看到这几道小菜,兴致就来了,问那为首的侍女:“这不过是些时蔬,有何讲究?”
    侍女俯身行礼,清丽的声音如黄莺出谷:“回皇上的话,这是我家小姐亲手腌的泡菜,红的是胭脂萝卜,绿的是南地青菜,白的是水晶梨子,这些吃起来酸甜爽脆,最解油腻。”
    张德海连边拿起青竹筷子为英宗布菜,嘴里还含叨着:“六皇子家的这位徒儿还真是心灵手巧,您瞧这个什么泡菜腌出来多好看,水嫩嫩的喜人着呢。”
    这时又有几名侍女捧上炭炉,几大盘肉串装在盘中摆了上来。
    蒜瓣烤猪肉、蜜汁烤鸡翅、孜然羊肉、香葱烤鱼,另有烤鱼丸、烤牛丸,还有素火腿、素鸡、烤蘑菇烤粉肠。这些都已烤到八成熟,再由如花似玉的侍女在炭炉上加热烤到全熟。
    酒是山楂酒,和贺远不同,英宗对酸甜的山楂酒甚是喜爱。问道:“这是何地进献的?”
    这个。。。。。。当皇帝的都知道,这些皇子们没少了从宫里捣鼓东西,金银珠宝古玩玉器不敢拿,吃的喝的那是想弄多少就弄多少,当爹的就算知道也装不知道,又不是穷疯了,还差了这些家伙的吃喝不成。
    “回父皇,这是小徒自己酿的,用的是自家庄子里秋日采摘的山楂,再配上庄子里自酿的土酒,父皇觉得可还适口?”
    英宗又抿一口,心里骂道:你小子真有口福!难怪要把徒儿留给自己当老婆。
    “甚好,入口酸甜,酒醇而不烈,不错不错!”
    贺远大喜,频频为父皇倒酒,索性让那侍女退下,自己站到炭炉前,亲自为父皇烤肉。英宗欣慰,老六真是懂事了。张德海趁机道:“万岁,您看六皇子多孝顺,您这是天伦之乐啊。”
    英宗哈哈大笑,对张德海道:“朕就像民间的老头子,来到儿子家里,吃着儿子亲手烤的肉,喝着儿媳妇酿的酒,真乃人生乐事也。”
    他生了二十五个儿子,还是头一回有这种感觉。
    “妩儿倒是常做些稀奇古怪的糖果请朕品尝,可惜她就要嫁出去了,唉。”
    贺远连忙开解父亲:“父皇,妩儿嫁了,也是住在京城,且她和小徒是手帕交,以后少不得整日待在儿臣府上,到时父皇空闲时便来到儿臣这里,让女儿和媳妇给您下厨烹制美食。”
    “好啊,好啊,”英宗大笑,又道,“让你那徒儿多酿上几坛山楂酒送到慈安宫,太后也喜欢这种酸酸甜甜的口味。”
    贺远却没有应声,避开英宗的眼睛,专心致志的烤肉。
    英宗看看他,叹口气,道:“张德海,你刚刚还夸他孝顺,就这一会儿,提到太后他就又是这副样子。”
    张德海连忙赔笑:“万岁,您这可就是为难六皇子了。”
    “混帐,做孙儿的孝敬祖母,有何为难?”
    张德海慌忙跪下,却还是满脸堆笑:“万岁啊,太后是万金之体,这宫外的吃食哪敢随便送进去,六皇子自幼在宫中长大,这会子怕正觉得为难呢。”
    英宗心里明白了,若是别的皇子,自可大大方方往慈安宫、永华宫送东西,唯独老六是个例外。
    又是一阵桃花的香味飘来,清清甜甜,英宗的心里有些酸楚。
    “你起来吧,今日朕是在儿子家里,没有宫里那些规矩,不要动不动就跪着。”
    “谢万岁。”
    英宗见儿子还在那里郁闷,便想缓和下气氛,道:“把你那徒儿叫上来,朕有赏。”
    贺远的眼珠子果然就从肉串上移开,眼睛里也有了生机,英宗摇摇头,心道:你不就是想让朕夸夸你那心爱之人,朕今日吃你的嘴短,就多赏一些。
    贺远对一旁的侍女低声说了几句,显然是让她去请小姐上来,侍女施礼,后退着出去。
    忽听窗外有声响,英宗抬头一看,见一个小童正拔着小脑袋从窗外向里面偷看,这小童约么十一二岁,眉清目秀,满脸的书卷气,一双春水般的大眼睛更好奇地看过来。
    虽然这里比不上宫里的戒备森严,但若是寻常人这样偷看,立刻就会被喝斥,张德海刚想让人去轰,英宗摆手阻止,问道:“这是谁家小儿,长得如此俊秀。”
    贺远忙道:“这是儿臣妻弟,出是崔帝师的嫡孙,在国子监的学童府读书,今日休沐日,他随岳母来府里小住。”
    英宗并未多想,女儿卧病在床,母亲和兄弟过府探望,这也无甚不可,他今日心情好,便道:“朕看这孩子甚是有趣,让他进来吧。”
    一一一

☆、第三一零章 朕的主意好

贺远让侍女出去将鱼籽领进来,鱼籽虽然年纪小,见了皇帝却并不害怕,一揖到地,然后跪地叩头:“学生崔子鱼见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果然是书香门第的后人,小小年纪不卑不亢却又礼数周全,英宗甚是满意。让张德海把鱼籽叫到近前,问些功课的事,鱼籽对答如流,且引章据典,童趣可爱。英宗莞尔,老学究见得多了,小学究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时守在门外的太监道:“万岁,崔姑娘到了。”
    “宣。”
    崔小眠从外面走进来,盈盈一拜:“民女崔小眠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英宗正被鱼籽逗得哈哈大笑,听到崔小眠来了,抬眼望去,这一看吃了一惊。
    前两年在太后的慈安宫里,英宗见过崔小眠,印像是中个瘦巴巴的小孩子,浑身脏兮兮,长得不丑,却也看不出有何出色之处。眼前的少女一身男装打扮,身上的衣裳和崔子鱼一般无二,且两个的容貌竟也甚为相似,尤其是那比眼睛,秀气中带着俏皮,却又黑白分明,宛如一泓碧水。她应有十四五岁,容貌还带着青涩,不是倾国倾城的颜色,却另有一番娇俏,就如阁外的桃花,柔弱中带了三分刚强,妩媚中却还有七分脱俗。
    只是,只是这崔小眠听闻只是老六收养的孤女,为何和眼前这位崔家嫡孙如此相像?
    其实崔小眠和鱼籽也只有几分相似。就和大多数同胞姐弟是一样的,只是他们今日刻意穿上同样颜色款式的衣裳,发型也是一样。再加上又是差不多的高矮胖瘦,英宗乍看起来,原有的五分相似便成了七分相像了。
    “朕不是早已令你改成女装,为何今日还是男装打扮?”
    听到父皇质问徒儿,贺远连忙替崔小眠答道:“回禀父皇,小徒顽皮,觉得男装随意些。但她出府时却不敢忘记父皇的旨意,一定是着女装的。”
    英宗瞪他一眼。但脸上却是一片温和,我又没有问你,你抢答什么!
    抢答的不只贺远一个人,还有鱼籽。
    “万岁不要怪我长姐啊。是子鱼缠着长姐穿男装和我玩耍的。”
    英宗闻言一怔,问道:“你叫她什么?”
    子鱼尚未回言,贺远忙道:“父皇,妻弟尚幼,口无择言,父皇莫要追究。”
    “你叫她长姐?你的长姐不应是贺王妃崔绛春吗?”崔绛春这名字是英宗他老人家亲自取的,因此记得清楚,这么多位儿媳,他也只知道这一个名字而已。
    子鱼小脸发白。低下头却没有说话。
    站在下首的崔小眠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小公子同民女年龄相仿,常在一起玩耍,他只是随口称呼。并无深意。”
    原来只是小孩子间的称呼,英宗倒也没再深究,对崔小眠道:“你的厨艺甚是了得,比御厨也不差,可惜你是女子,不能入御膳房当值。倒是你师父有口福了。”
    说着,他对张德海道:“回宫后让工匠打造一套黄金锅铲赏赐给她。当年先皇也曾令人打造了一套黄金锅铲给当时的名厨焦妙厨,如今朕也承先皇之风,将这黄金锅铲赏给。。。。。。对了,你叫什么?”
    英宗老人家一向记不清别人的名字,何况又是女子,还是儿子的乱|伦对象。
    “民女名叫崔小眠。”
    “哦,崔小眠。。。。。。你也姓崔?”
    英宗问完这句话,下意识地看看身边的鱼籽,又看看下面跪着的崔小眠,这两人真是越看越像,他忍不住又问:“你和崔帝师可是亲戚?”
    崔小眠没有回答,却是一个头磕到地上,没有再抬起来。
    英宗正在诧异,却听身边的鱼籽颤生生地说道:“长姐,皇上问你话呢,你快回答啊。”
    英宗心里一动,问张德海:“崔帝师和朕做亲家的那个儿子,膝下有几个子女?”
    张德海想了想,道:“那是崔家的五爷,如今在礼部供职,膝下只有一对子女,长女便是贺王妃,幼子就是这位崔小公子。”
    俯在地上的崔小眠已经慢慢抬起头,眼睛却还是看着地面,轻声道:“民女无福,与崔帝师并无关系。”
    张德海忙道:“崔姑娘,皇上要赏您金锅铲呢,咱大成朝立朝至今,也只有先帝时的焦妙厨有过这个殊荣,您还不快快谢恩啊。”
    崔小眠忙又磕头:“民女谢过皇上恩典,改日皇上有空暇,民女再给皇上煮上几道拿手菜给您尝尝。”
    “好,好,你这孩子倒是率性“,英宗今日高兴,又见崔小眠和崔子鱼相貌甚是相像,索性好事成双,便对贺远道,“先前朕想让你把徒儿给了嘉南王府,弄个出身,如近看她倒是和你那岳家甚是有缘,又都是姓崔,不如就让你那岳家收她为义女,到时姐妹二人共侍一夫,也是一段佳话。”
    贺远把崔帝师请到皇庄的事,英宗先前已经知道了,崔帝师虽然迂腐,毕竟也是自己的恩师,那个崔寿隐得罪的人太多,总是要治罪的,若是将崔小眠变成崔氏女参加明年的选秀,到时亲上加亲,既让崔帝师不会因为崔寿隐之事失了体面,又能掩了众人之口,就算师徒恋的事传出去,别人也会当成是玩笑之事,正妻是姐姐,侧室是妹妹,有何师徒之说。
    英宗的这番话,不但让贺远怔住,崔小眠和鱼籽也怔住了。吾皇万岁您的脑洞开得有多大啊,这事也能让你想出来,姐夫戏小姨,这倒是自古就有滴。
    英宗也为自己能想出如此美事而自得,又对贺远道:“你方才说你岳母也在府里,宣她进来吧。”
    贺远忙道:“儿臣岳母并无品级封号,不便见驾。”
    英宗道:“朕方才说了,这里不是宫中,都是自家亲戚,哪来的这些规矩。”
    子鱼连忙站起施礼,谦声道:“万岁圣恩,恩泽万民,学生代母谢过,学生这就去请母亲大人。”
    英宗准了,又赐了崔小眠平身,这才对贺远笑道:“你这妻舅小小年纪却是满腹经纶,崔帝师一门迂腐,这孙儿倒是有趣得紧呢。”
    他又对崔小眠道:“你这孩子也是有趣,朕见过御膳房的那些名厨,哪个都是有一把年纪的,唯有你年龄幼小,却是厨艺不凡,你既是你师父的徒儿,这厨艺可又是从何处学来?”
    瞧,当皇帝的果然不是普通人,崔小眠的厨艺蒙骗了一干人,却骗不过皇上,你就是从娘胎里学起,也练不成这样。
    崔小眠眨巴着大眼睛,正不知如何做答,贺远却笑着对父皇道:“启禀父皇,当年儿臣流落江湖,小眠八岁就炒菜赚钱孝敬师父,那时她甚至要站在凳子上方能在灶台上炒菜。这身厨艺就是那时练就的,她天姿聪颖,无师自通,儿臣也觉稀奇。”
    虽说贺师父的这番话有些匪夷所思,却着实令人感动,于是师徒俩又开始一唱一和。
    “师父,全都是因为你太挑食了,所以小眠才练就了一身厨艺。”——听着就恶心。
    “小眠,为师有口福,才能遇到你这样的徒儿。”——听着更恶心。
    英宗彻底被这对乱|伦的师徒恶心到了,至于崔小眠从哪里学到厨艺的事,他也就懒得再问了,免得把今天吃的这些美食美酒全都吐出来。
    这时又有侍女进来,奉上今日的主食,崔小眠最拿手的五色水晶蒸饺。
    小巧玲珑的蒸饺装在洁白如玉的盘子里,个个晶莹剔透,完若玉石雕成的工艺品,让人不忍去吃。
    “崔小眠,这也是你做的?”
    崔小眠巧笑莲兮:“这是民女常做的一款点心,皇上您尝尝可还可口,若是您喜欢,改日我把法子教给宫里的御厨,让他们常常做给您吃。”
    崔小眠的声音甜甜软软,还带着童音,英宗有的是儿子,却只有两个女儿,崔小眠不但娇俏可爱,说出来的话也没有那些千金贵女们的拘束,洒脱有趣,英宗不由得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张德海连忙夹了一个放到英宗面前,英宗尝了一个,点点头:“这饺子不但模样好看,味道也是极好。”
    崔小眠又道:“您蘸着醋吃口味更好,这醋是民女自己加工的,又腌了腊八蒜,可好吃呢。”
    贺远忙瞪她一眼:“父皇面前,不得口无遮拦。”
    崔小眠及时收声,撅着小嘴不说话了。
    英宗见到,忍不住微笑,明明穿着男装,却是一副小女儿的神态,难怪老六当她如宝,这孩子的确是讨人喜欢。
    张德海已经倒了醋,还夹了两棵蒜瓣放到英宗面前,那蒜已是葱绿色,英宗皱皱眉,他老人家从未吃过这种东西,绿色的蒜也还是头回见到。
    “这是。。。。。。”
    崔小眠又忘了师父的叮嘱,抢过话头:“这就是腊八蒜,只有冬日里最冷的时节才能腌出来,民女腌了好多,但只有这种是用我自己加工的醋腌的,只有一小坛子,原是想给师父解馋的,皇上来了,我这才舍得拿出来,师父还没吃过呢。”
    贺远无奈的看着宝贝徒弟,就差哭出来了,你就不能像个大家闺秀一样说话啊!
    一一一

☆、第三一一章 全家等死

崔五夫人虽无品级,却也算是皇帝的亲家,行过大礼便赐座。臣子的女眷,英宗自是不便仔细端详,但粗粗一看心里就硌登一下,崔小眠不但同崔子鱼甚是相像,和这位崔夫人也很相似,就像是亲生母女!
    寒暄过后,英宗忽然问道:“崔夫人,令暧的病可还有转机?”
    崔五夫人起身离座,盈盈下拜:“多谢万岁挂念,贱妾的女儿三岁时被歹人掳去,多亏贺亲王相救抚养成人,拙夫和贱妾当年愚钝,走错一步,犯下欺君之罪,罪该万死,恳求吾皇怜我崔家教书育人,行善积德,所有罪则,贱妾夫妇一身承担,死不足惜。”
    崔五夫人的这番话不但让英宗震惊,就连贺远和崔小眠也是大吃一惊。他们原本的计划并非让崔五夫人露面,更不想让她陈述前情,贺远和崔小眠早就编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贺亲王不满父皇给他找了个三岁女娃做新娘,一不做二不休,偷偷潜入崔府将崔小眠带走。然后当然就是老掉牙的逼忠为奸,以次充好,而那对小夫妻自己去谈情说爱啦。
    这个故事听起来假得不能再假,可如果让皇帝先入为主,看到崔小眠和崔子鱼的相似程度,就不由得他不信了。今天他高兴,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自己儿子,他十有*能将此事一笔带过。
    可是崔五夫人的这番话把两人的计划全都打乱了。他们没想到母亲竟然拼了一死,在皇上面前说出真相!
    “万岁,拙夫和贱妾找回女儿的那一日。便已立下死志,如有一日能够得见天颜,一定要将此事说出来,崔小眠就是崔家五房的嫡长女崔绛春,她并非孤儿,求万岁开恩,贱妾夫妇愿以项上人头换长女认祖归宗!”
    英宗自从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