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角门有辆运炭的马车在卸车,委屈娘子去车上坐坐,只当出府逛一圈儿,待王妃走了再回来。”石绿说完,抱着药锅跑到耳房去了。

    天赐良机!甄真顾不得再想,打开那针线匣子,只见那旧肚兜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最底下。她抽出来紧紧揣在怀里,又将匣子按原样放好。才站起来走回床边,石绿和曙红已经一起跑了回来,一边一个扶着她就往外走:“娘子快些!”

    角门边上确实有辆送炭的马车,两个小厮正在一筐筐往下卸炭。石绿不由分说就将甄真塞进车里,随手塞了一把铜钱给车夫:“大叔,借你的马车坐一坐。”

    这马车实在简陋无比,说是车厢,不过是因怕炭被雨雪弄湿,在上头搭了个棚子罢了。里头还有些炭筐,甄真只能蜷缩在里头。她从车棚缝隙里向外窥看,只见石绿已经进了角门里,只是仍旧向外看,仿佛是在监督两个小厮搬炭一般。再向前看,这条小街有十余丈长,外头就是大街。

    甄真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从喉咙口跳出来。若是她现在跳下马车往前跑,不用几步就会被两个小厮抓住。她是久居闺中的女子,平素连路都走得不多,哪里能跑呢?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冲出去——她摸摸怀里的肚兜,猛地拔下头上的银簪,倾身向前,一簪子捅在马屁股上。她已经偷了肚兜,若是什么都不做,回去被曙红发现了,也是一个死。

    马儿骤然吃痛,长嘶一声,撒开蹄子就跑。车夫正倚着车辕,险些被卷到车轮之下,爬起来想追时,角门外的这条小街狭窄,只有平南侯府角门前才宽敞能容马车回转,这会儿马车离开角门,两边的路立刻狭窄起来,车夫根本抢不过去,更无法抢到马缰,只能在后头连喊带骂。

    甄真被马车前冲之势甩到了车厢后头,顿时慌了神。马车几下子就驶上了大街,更是放开蹄子奔跑。甄真只能死死抓住车板,不让自己像那些空炭筐一样滚来滚去。耳边听到外头传来的惊呼叫骂之声,根本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幸而她手上力小,银簪并未刺入马股太深,马儿奔跑了一会儿,股上疼痛渐减,前路障碍又多,才慢慢停了下来。甄真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车里下来,顾不得自己浑身脏黑,便四面张望。这里街道宽阔,但她满眼都是陌生人,根本不知王府在何处。呆立了片刻,她只能随手抓了一个人:“我是齐王府的丫鬟,你送我回王府,这簪子就归你。”

    齐王妃离开平南侯府的时候,天色已经近黑。顾嫣然站在二门,目送她上了马车离去,便疲惫地只想坐下来。

    丹青忙扶住她,直着嗓子叫:“快把轿子抬过来!”随后喃喃咒骂,“天杀的,也不怕走断了脚,大冷天的,逛什么园子!”

    顾嫣然被她搀着坐上软轿,有气无力地道:“休得胡说。”那到底是皇室中的,可容不得人咒骂。

    丹青恨恨道:“就是砍了奴婢的头也要说!夫人还有身孕呢,哪里能陪着她乱走!都说了有身孕,她还没完没了。”

    顾嫣然是六日前才诊出身孕,本来尚未满三个月,按规矩除了自家亲人,还不宜告诉外人。偏偏齐王妃拉着她逛园子,将整个平南侯府都走了一圈,顾嫣然觉得疲倦,无奈只得告诉她自己诊出有孕。饶是如此,齐王妃仍旧装聋作哑,拉着她走了半日,难怪丹青要骂。

    回了正院,石绿和曙红已经等在屋里。顾嫣然一见就微微露了点笑意:“跑了?”

    “跑了。”曙红眉飞色舞,“甄娘子倒也有胆子,居然敢用用簪子戳了马屁股,赶着马车跑了。小六子他们暗地里跟着,算她运气,那样的破车竟没翻,马跑累了自己停了。她在大街上喊自己是王府的丫鬟,许了一根银簪子,如今有人将她送回王府了。”

    石绿轻轻捏了她一把:“瞧你这嘴快的,没看见夫人累了么?”边说,边过来替顾嫣然背后垫了迎枕。丹青已经端了红枣汤来:“夫人先喝一口,横竖人已经回去了,后头就是侯爷的事了。”

    曙红还不很知道为什么要让甄娘子拿走夫人的旧肚兜,这样东西按说是不能落到外人手里的,也不知夫人是在盘算着什么。张了张嘴想问,又咽了回去。几人服侍着顾嫣然躺下休息,丹青在外屋伺候,石绿便带着曙红退出来,到了外头才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不错,能知道自己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好生用心当差,将来自有你的好处。”

    齐王妃去潞国公府和平南侯府分别登门致谢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宫中。皇帝正在阅看山东赈灾的奏折,听了内侍回报之后一笑,转头问身边的李菡:“你说齐王妃这是什么意思?”

    李菡无奈地弯了弯嘴角:“奴婢不知。大约是夫唱妇随,演戏就要演足罢。”

    皇帝挑了挑眉:“你说齐王在山东赈灾是演戏?”

    李菡欠了欠身:“奴婢不敢。是奴婢一时失言了。齐王此次赈灾,听传来的消息确是十分得力,只是王妃未免有些沉不住气。”

    皇帝盯了她一眼:“朕一直赞你公允,莫要负了朕的夸赞。”

    李菡放下手中墨条,跪伏在地:“是奴婢轻狂了,不该在陛下面前这般放肆。只是奴婢自己心里不自在,总觉得从募捐之事开始,王妃便有些做作……奴婢该死,请陛下责罚。”

    “你当朕不会罚你么?”皇帝手指轻叩着桌案,“朕晓得你的意思,生怕因地动之事,让朕改了主意,换了太子。”

    李菡垂头道:“奴婢并不怕。地动只是地动,所谓什么天降示警实在是无稽之谈。奴婢也曾读过些天文之书,什么日蚀月蚀,白虹贯日,七星连珠,都说是天意示警,但多有不验。天象尚且如此,何况地象?陛下连罪己诏都不曾下,可见也是不信的。至于储君之位,既已下了明诏,便是立定,不过是大典未成罢了,算不得什么。若说陛下会因此更换储君,奴婢是不信的。”

    皇帝盯了她一会儿,终于挥挥手:“起来罢。”

    李菡垂头起身,重新站到几案边磨墨。她的手仍旧很稳,但后背已经隐隐透了一层薄汗。在皇帝身边这几年,凡她所说的话皇帝从未驳斥,的确是有些忘形了。即使皇帝并不打算改立齐王为太子,但齐王仍旧是他的儿子,容不得别人肆意评判。

    皇帝看着她的手,仿佛漫不经心地道:“此次齐王赈灾得力,你说朕该如何奖赏?”

    “此为前朝事,奴婢不敢随意置喙。”

    皇帝嗤笑了一声:“你方才还在臧否齐王妃。”

    “方才奴婢以为是在闲话宫外事,所以才敢开口。说到奖赏官员,则非后宫奴婢敢言。只是陛下倘若一定要问,奴婢有一言,赈灾之事,其成效如何,要看明年田地收成方可知。奴婢从前曾听父亲说过,凡赈灾者,只供给灾民一时衣食则为下等,供给其明年耕种之资为中等,兼能绝其灾祸之根本为上等。若明年山东受灾之地不误耕种,民有一秋之粮,则齐王之功大矣。”

    “就是说,朕现在不必急于奖赏齐王?”皇帝斜睨着李菡,似笑非笑,“有功而不赏,何以服众臣之心?”

    李菡沉默良久,才缓缓地说:“于陛下固应做此念头,然于众臣——若立功为受赏,则冒功之心出矣。奴婢自听吕家村之事,时时尚觉毛骨悚然。”

    皇帝脸色一沉:“大胆!你是想说朕的王儿也要杀民冒功?”

    李菡立刻跪倒,但言语中却并不相让:“奴婢不敢。但赈灾并非齐王殿下一人之力,齐王不生此心,未必他人不生此心。陛下此时若仓促封赏太过,万一日后有所不妥,于陛下圣明有碍则其一,奴婢深恐有人以不损圣明为借口,将真相抹杀,则其二也。”

    皇帝不说话了,殿内一时沉寂无声,空气仿佛都凝固住了。李菡跪在地上,低垂着头,腰背却挺得笔直。良久之后,是殿外小内侍通报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陛下,潞国公世子在殿外等候。”

    “宣!”皇帝皱皱眉头,想起是自己选在今日召见陈云鹏的,便简单吐出一个字。

    陈云鹏随着内侍进殿,第一眼就看见皇帝的书案前面跪了一个宫女。他不敢多看,规规矩矩给皇帝行礼之后,便与皇帝一对一答地禀报起自己在西北的见闻来。这些他在奏折中都所提及,但限于篇幅,自是没有面对面奏对来得明白。皇帝问过军中事,又问边城民生,足足问了半个多时辰,才满意地点头:“边城之物价,陈卿竟也如此清楚,实在难得。”

    陈云鹏老老实实地答道:“臣从前实不知物价,某年私自离家,因不知民间事,闹了许多笑话,方知此事重要。在边城时,蒙西北处置使大人不吝赐教,臣如今也略知物价差异之用,因此不敢不多做了解。”

    皇帝哈哈大笑:“当真?你且与朕说说,闹了什么笑话?”

    陈云鹏便捡着说了两件,皇帝听得津津有味,笑道:“如此说来,这笑话闹得好!倒替朕闹出了一员能臣。”

    陈云鹏忙低头道:“臣不敢受‘能臣’之名,若能做个实臣,臣于愿足矣。”

    皇帝笑得十分愉悦,李菡那里却有些跪不住了。这昭文殿里地砖皆为精选细制,坚硬光滑,走在上头固然只觉平坦,跪在上头却是受不了的。何况天气寒冷,殿中虽放了火盆,地板却是冰冷,跪得久了,膝头上冰寒入骨,便是已经跪得麻木,仍旧能感觉到那刺入骨髓一般的疼痛。

    陈云鹏看见跪在地上的宫女身子晃了晃,用双手撑着地面,口中说话便不由得微微一顿。他虽没跪过这般久,却也知道这必是跪不住了。皇帝坐在几案后头,将他的神色全部收入眼中,慢悠悠道:“陈卿看什么呢?”

    陈云鹏吓了一跳,忙低头道:“臣死罪。臣分心了。”

    “哦?”皇帝挑了挑眉毛,“陈卿喜爱这宫女?”

    “臣不敢。”陈云鹏吓得险些跳起来,“臣只是看见这宫女身形摇晃,想来是跪得太久支持不住。臣不由自主在想她犯了什么错,又恐她君前失仪错上加错,故而分心了。”

    皇帝哈哈笑起来:“陈卿倒是怜香惜玉之人。听说你还曾在外救了一名女子,成了佳话?”

    陈云鹏苦笑道:“臣不敢欺瞒陛下,哪里是什么佳话,实在是臣处事不当,若不是臣祖母处置了,只怕臣后宅为其所乱尚不自知。”

    皇帝笑吟吟道:“圣人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你可得了教训?看你下次还敢不敢滥做好人。”

    陈云鹏肃然道:“臣不敢欺君。若再有此事,臣仍当相救。臣以为卖身之人,待价而沽者十之一,窘迫无助者十之九,臣不欲因其一而害其九。臣只求问心无愧而已。”

    皇帝收起笑容,却多了几分凝重和赞赏:“说得好。那你可要替这宫女求情?”

    陈云鹏想了一想:“臣入殿到现在,陛下并未处置于她,想来她所犯之错不是大罪。若可恕,臣请陛下允她免跪。天寒地冷,若是她跪坏了双腿,就不能再侍奉陛下了。”

    皇帝哈哈一笑:“李菡,你起来罢。看在潞国公世子求情的份上,朕饶你这次。”

    李菡先磕了个头,才摇摇晃晃站起来:“谢陛下,谢潞国公世子。”

    陈云鹏没想到这个宫女便是李檀之女李菡,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李菡入宫之后近身服侍皇帝,颇得皇帝信任的事儿早就传开了,有不少人泛着酸说李檀生前沽名钓誉,死后女儿也学会了以色事人。可命妇们入宫见到李菡之后,这谣言便不攻自破,盖因人人都长了眼睛看得见,李菡眉心未散,步态紧促,分明还是处子之身,皇帝并未收用她。

    这之后,关于李菡的传言就变成了:陛下几时会将她收为宫嫔。结果闲人们一猜再猜,直到如今,李菡仍旧是个清清白白的宫女。

    陈太夫人闲暇时也曾与马氏等人谈及此事,颇赞赏李菡的聪慧与坚定。须知在她这个位置,若要得皇帝宠幸十分容易,反倒是保持着清白之身更难。

    陈云鹏偶尔也听见一耳朵,但他是个男子,对于这种事怎么好多听,但大略听见的那么几句已经让他知道,祖母对于这位李家姑娘,评价颇高,因此她绝不是那些闲人口中自炫求售,欲拒还迎的轻浮女子。今日见了,李菡身穿女史服色,除了按规定所有的刺绣之外,别无装饰。

    宫里的女子,衣裳首饰皆有定制,但女子皆有爱美之心,即使是最低等的宫女,也会在袖口上绣一圈儿简单的花纹,或者将盘扣打一个特别的样子,至于允许簪戴的纱花,更是各出心裁。可李菡浑身上下皆无这些外物,就连头上的银簪也是光素无纹,簪头则是小小的如意云头样,耳上只用一对儿银珠耳塞,连坠子都没有。只是她身材修长,面容清丽,眉眼之间清冷出尘,越是这样简单朴素到清水一般的装束,越显出几分脱俗来。

    陈云鹏看了几眼,便连忙收回了目光。他奏对已毕,便向皇帝告退,离开了昭文殿。只是走出殿外,他眼前仍时时晃动着李菡笔直的身影,让他想到自己书房墙上挂着的那柄剑,那是他父亲用过的,虽然收藏在鞘中,连剑柄上的缠丝都磨光了,通体看起来朴素无华,但若是内里的利剑出鞘,便是寒光凛然。

 150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一年的大年初一;长春宫里热热闹闹的。景泰公主出嫁后;除了三日回门那天,这是第二次进宫。

    德妃一大清早起来就在等着了。虽然公主嫁后仍是公主,但再进宫就没有之前那么方便,德妃足有二十日未见到女儿,真是望眼欲穿。

    命妇们拜过中宫之后,便一起到长春宫向德妃行礼。中宫无主;太后又已过世;对命妇们倒是件好事,至少每年朝贺;在冷风里也能少站一会儿。

    顾嫣然小心翼翼地走进长春宫,在座位上坐了下来。入宫朝贺并不许带丫鬟;她现在可是有孕在身,自己得小心才行。

    “平南侯夫人这可是有什么不适?”旁边便有人问了一句。顾嫣然转头一瞧,却是昌平侯夫人,一脸的尖刻:“大年初一,都是进宫朝贺娘娘的,原该一脸喜气才是,平南侯夫人怎么满脸丧气,莫不是给娘娘添晦气来了?”

    这话声音可不小,连上头德妃都听见了,抬眼看过来。顾嫣然马上变了脸色:“昌平侯夫人莫要胡说,方才在中宫参拜时,夫人明明站在我身后,怎能看见我的脸,如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昌平侯夫人一怔,抬手指着顾嫣然:“你,现下我就看得清楚!”

    “原来夫人是说现下?”顾嫣然冷笑了一声,“我明明听得夫人说是进宫朝贺的时候,原来夫人说的朝贺,是此时么?”

    “当然——”昌平侯夫人才说了两个字,就被德妃在上头打断了:“天气冷,昌平侯夫人怕冷,去偏殿先喝一杯姜茶罢。”

    这就是不让她说了。昌平侯夫人不由得有些不解,她明明是在替德妃找茬子训斥顾嫣然啊:“娘娘,平南侯夫人对娘娘不敬……”

    “住口!”德妃沉下了脸,“快扶昌平侯夫人去偏殿。”这个蠢货!本来她也想装作没有听见,让昌平侯夫人打顾嫣然一个没脸,可眼下已经不能了。

    昌平侯夫人还糊涂着,陆二太太已经过去拉着她笑道:“我也觉得喉咙有些不自在,都去偏殿领娘娘一碗姜茶去。”将人扯到偏殿,她才低声道,“你这是做什么!朝贺二字岂能用在长春宫?”

    朝贺只对后宫之主,不是皇后就是太后。德妃只是个妃子,只因如今执掌六宫,命妇们在拜过了空空的中宫之后,才都到长春宫来请安,以示尊重。可妃就是妃,哪怕她如今俨然已是后宫第一人,也不能逾制叫人来朝贺。

    “顾氏明明已指明是在中宫朝贺,夫人怎么还糊里糊涂地把话接过来,真要给娘娘招祸么!”陆二太太真是看不上昌平侯府——一家子的蠢货。从前就只有一个出了嫁的姑奶奶沈青芸是聪明人,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偏偏这样人家的女儿都结了好亲事,独她的宝贝女儿陆盈,却要嫁个平庸之人,老天真是不公平。

    昌平侯夫人到这会儿才明白过来,骇了一跳:“我,我不是有意……”

    陆二太太懒得跟她敷衍,甩开了她的手道:“这是在宫中,夫人记得慎言。”不会说话就不要说,何必无事生非。

    正殿里,昌平侯夫人虽然被扯走了,她生起的事端却不曾立刻平息。许夫人立刻就叫顾嫣然到她身边去坐,端详着她道:“果然脸色有些不好,可是累着了?这一过年,客来客往的就是会累,听说你有了身孕,这头三个月最是要紧,也该自己保养着,不要那般的实心,来了客人就陪着人家逛园子。”

    顾嫣然便笑:“夫人说的是,我记住了。”

    附近听见了这番对话的女眷们,便有些将目光投向了齐王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