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妇科-妇科秘方-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寒热加柴胡,口渴加天花粉,饱胀加草果,头痛加白芷、羌活,腹痛加玄胡索、茱萸,血 
晕加童便,瘀血不下加红花、三棱、莪术,咳嗽加柴胡、门冬,骨节疼痛加荆芥,恶心加半夏。 
产后血虚,三朝空痛∶ 
乌药 陈皮 桔梗 香附 白芷 干姜 肉桂 玄胡索 益母草 五灵脂 熟地 甘草 归尾 
川芎 牛膝 山楂 三棱 莪术 
产后儿枕作痛∶ 
陈皮 乌药 桔梗 干姜 肉桂 五灵脂 熟地 甘草 归尾 川芎 牛膝 山楂 益母草 
白芷 香附 
产后十朝,瘀血太多,小腹刺痛∶ 
陈皮 桔梗 乌药 干姜 肉桂 白芷 芍药 川芎 归尾 熟地 牛膝 茱萸 山楂 
香附 玄胡索 
产后内伤,丹田刺痛∶ 
归尾(三钱) 白术 肉桂 姜 陈皮 桔梗 白芍 连□ 山楂(各一钱) 白芷(二钱) 
玄胡索 乳香(各五分) 胡桃肉(三个) 
产后伤风,头痛骨疼,发热∶ 
陈皮 桔梗 干葛 柴胡 羌活 归尾 川芎 白芷 肉桂 防风 荆芥 甘草 半夏 
前胡 姜 
产后乳水不通∶ 
漏芦 猪蹄 木通 陈皮 乌药 白芷 山楂 桔梗 川芎 归尾 熟地 甘草 益母草 
姜桂 
产后破伤风∶ 
苏梗 归尾(各三钱) 防风 羌活 白芷 川芎 柴胡 干葛(各二钱) 陈皮 姜 
桂荆芥 前胡 木通(各一钱) 半夏(五分) 甘草(三分) 葱 姜 
产后气血两虚,不思饮食,小腹作痛∶ 
归身(三钱) 熟地 白芍 香附(各二钱) 陈皮 桔梗 川芎 草果 乌药 干姜 
桂白芷 茯苓 砂仁(各一钱) 玄胡索(五分) 甘草(三分) 五灵脂(五分) 姜(三片) 
产后大补气血调理∶ 
归身(三钱) 川芎 香附 白芷 山楂 熟地(各二钱) 陈皮 芍药 干姜 肉桂 
茯苓 桔梗 乌药(各一钱) 甘草(三分) 枣(一个) 
产后劳倦发热∶ 
归身(三钱) 陈皮 花粉 熟地 骨皮 乌药(各二钱) 桔梗 香附 川芎 小柴胡 荆芥 砂仁(各一钱) 
白芷 干姜 肉桂(各五分) 甘草(三分) 姜(三片) 
产后食伤脾胃(名脾泻)∶ 
陈皮 草果 苍术 浓朴 白芍 山茱 猪苓 茯苓 白术 桔梗 肉桂 干姜(各一钱) 米仁 山楂(各二钱) 
甘草(三分) 枳实(五分) 
产后十朝,瘀血不止,小腹急痛∶ 
归尾(二钱) 陈皮 川芎 熟地 芍药 红花 干姜 肉桂 乌药 白芷 香附 三棱 莪术 草果 五灵脂(各 
一钱) 玄胡索(五分) 
产后中风不语∶ 
石菖蒲 贝母(各二钱) 陈皮 防风 荆芥 苏梗 干葛 干姜 肉桂 牛膝 朱砂(各一钱) 白芷 乌药 
砂仁 姜(三片) 童便(一钟)(另方用香附) 
产后狂语,瘀血不行∶ 
陈皮 归尾 桔梗 乌药 川芎 熟地 干姜 肉桂 红花 三棱 莪术 五灵脂 白芷 香附 山楂 草果 
甘草 姜(三片) 砂仁(一钱) 童便(一钟) 
热服。 
产后痢疾,腹痛后重∶ 
木香 茯苓 陈皮 山茱 苡仁 白术 木通 苍术 浓朴 芍药 干姜 肉桂 玄胡 乌药 猪苓 泽泻 草 
果半夏 砂仁 
产后遍身疼痛,转侧不便,此恶血流滞四肢也,宜服此方∶ 
归尾 红花 赤芍 荆芥 生地 川芎 防风 肉桂 干姜 牛膝 陈皮 乌药 苍术 木通 羌活 白芷 香 
附甘草 
外用炒麸皮通身熨转。 
产后伤风,咳嗽吐痰,潮热∶ 
骨皮 花粉 前胡 干葛 桑皮 陈皮 桔梗 门冬 杏仁 茯苓 甘草 半夏 乌药 归身 
川芎 防风 小柴胡 姜(三片) 灯芯(三十段) 
产后过月,小腹有块,升上升下作痛,此气血积聚,只定痛为主∶ 
陈皮 枳壳 山楂 白芷 玄胡索 乌药 归尾 肉桂 干姜 草果 甘草 芍药 木香 五灵脂 
萝卜子(各一钱) 姜(三片) 
产后月余,忽然瘀血流行,小腹作痛,紫血块者∶ 
干姜 肉桂 白芷 芍药 枳壳 陈皮 乌药 香附 桔梗 山楂 玄胡 归尾 川芎 熟地 
产后月余,乍寒乍热,如疟疾状∶ 
陈皮 归身 川芎 小柴胡 桔梗 花粉 生地 白芍 黄 茯苓 香附 羌活 乌药 山楂 
甘草 半夏 
产后疟疾∶ 
甘草 防风 陈皮 桔梗 苍术 浓朴 熟地 茯苓 干姜(少) 肉桂(少) 花粉 砂仁(一钱) 
乌梅(一个) 生姜(三片) 
x绝疟饮x 常山 槟榔 草果 枳壳 青皮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半夏 乌梅(一个) 
白酒同水煎,露一宿,五更凉服。 
疟疾虚极,汗出不止∶ 
归身 黄 (各三钱) 熟地(二钱) 人参 鳖甲 白芍 苍 
术浓朴 陈皮(各一钱) 枣子(二个) 
劳倦血虚,遍身疼痛∶ 
归身 川芎 白芍 陈皮 乌药 熟地 花粉 柴胡 香附 山楂 荆芥 羌活 白芷 甘草 苍术 
砂仁(五分) 姜(三片) 
虚劳黄瘦∶ 
归身 川芎 茯苓 陈皮 花粉 乌药 熟地 白芍 香附 白芷 山楂 柴胡 苍术 浓朴 甘草 
小便淋漓作痛,闭滋不通∶ 
木通 升麻 乌药 车前子 枳壳 芍药 猪苓 泽泻 陈皮 花粉 桔梗 大腹皮 草果 茯苓 
甘草 白芷 香附 
虚劳发热,咳嗽无痰,用止热止嗽药不愈,服犀角地黄汤∶ 
犀角 淮生地 银柴胡 胡黄连 橘红 骨皮 知母 天花粉 天冬 麦冬 甘草 黄芩 茯苓 
归身 川芎 
产后通方论(后载方) 
凡产后盈月,气血充足则病不生,若气血虚弱,百病俱生,妇人多患此。但临产之时既患恶血, 
岂能尽消?血晕不省人事,心头饱闷,小腹胀痛。产后身子轻快,虽有别病,且自安之,三朝以来, 
阴阳相争,寒热并至,以家传妙方治之。不然,则三日一发,五日一发,七日、十日一发,服药 
少可。如恶露不尽,其寒热即止。月满之际,寒热交作,别病成患,不可言也。 
定方∶陈皮 香附 当归 川芎 灵脂 莪术 三棱 肉桂 干姜 玄胡索 白芷 熟地 
枳壳 桔梗 苍术 
加减∶寒热加紫苏,昏迷不省加童便,遍身痛加乌药,伤风咳嗽加桑皮、桔梗、杏仁,小便不通 
加木通或通草。 
又方∶当归 川芎 熟地 干姜 白芷 肉桂 山楂 乌药 陈皮 甘草 桔梗 益母 灵脂 牛膝 
寒热加柴胡,渴加天花粉;饱胀加草果;头痛加白芷、羌活,腹痛加玄胡索、茱萸,骨节 
痛加荆芥,瘀血不下加红花、三棱、莪术,血晕加童便;恶心加半夏,咳嗽加前胡、麦冬。 
产后瘀血作痛∶ 
归身(二钱) 灵脂 川芎 砂仁 香附 蓬术 山茱萸 赤芍 红花 干姜 乌药 肉桂 丹皮 
枳壳(各一钱) 甘草(三分) 
产后恶露不下,儿枕块痛,一切血气,脐腹撮痛∶ 
当归 芍药 蒲黄 红花 玄胡索 血竭 桂心 没药 干漆(炒烟尽) 
为末,酒调,每服二钱。 
x催生神应散x 车前子(一两) 冬葵子(三钱) 白芷(三钱) 枳壳(二钱) 
水煎,不拘时服。如不下,加牛膝;十月足,无阵痛,亦可服,连日不下,加牛膝二钱,痛急坠, 
加大腹皮八分;欲产不产而无阵痛者,血虚,加白芍、归尾、红花各一钱。 
又方催生用归尾、川芎、发灰一团、龟甲三片,临产水煎服。 


产后门主方加减(载后)
属性:陈皮 桔梗 乌药 牛膝 山楂 白芷 干姜(炒) 肉桂 香附 甘草 山茱萸(末) 玄胡索 
五灵脂 
三日外发寒热,加柴胡、当归尾;七日外发寒热,小腹痛,加三棱、蓬术、桃仁;十四日外发寒 
热,乃虚热也,加川 
芎、当归、熟地、茯苓、柴胡;廿一日腹中升上升下痛者,乃气也,加草果、豆蔻、槟榔、砂仁;小 
腹中一块痛,乃恶血不尽,加三棱、蓬术、归尾、桃仁;三、四日或七、八日,血已尽而升上升 
下痛者,乃气食相干症也,加草果、槟榔、枳壳、山楂、三棱、莪术;初产三日至七日,小腹如有胎之 
状,此临盆进风,为破腹伤风症,加防风、荆芥、苏木、干葛、独活、蓬术、三棱、白芷;廿八 
日外,有鲜血、恶血来,即是淋沥,加天花粉、川芎、艾、牡蛎、地榆、黄芩、生地、白芍、当归、 
玄胡索、肉桂(去)、乌药(去)、茱萸(去)、干姜(去);一月外,血虚寒热,加人参、白 
术、归身、川芎、茯苓、白芍、茱萸、干姜;咳嗽加杏仁、五味子、天冬;有风痰嗽,加干葛、 
紫苏、前胡、桑白皮;无风痰嗽,加茯苓、白术、当归、川芎、赤芍;恶心加半夏;发热加柴胡; 
赤白淋漓,加地榆、白芷、艾叶、牡蛎;失于调理虚损,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 、川芎、当 
归、白芍、熟地、肉桂、香附;三日外,瘀血奔上发狂,言语颠倒,不省人事,即是中风发狂, 
加陈皮、桔梗、乌药、山楂、柴胡、真朱砂、三棱、枳壳、蓬术、归尾、干姜、茱萸、肉桂;三 
日外,瘀血奔下,两胁肿胀,不便转动,即恶血流注,加陈皮、桔梗、山楂、木通、白芷、干姜、官桂、 
柴胡、三棱、蓬术、茱萸、牛膝、归尾、桃仁;恶心,虚气相干,积聚为痞,在左为血,在右为气, 
在中为痰,治血加陈皮、桔梗、乌药、山楂、香附、三棱、蓬术、五灵脂、玄胡索、归尾、川芎、 
木香、槟榔、草果,治气加枳壳、茱萸、青皮、豆蔻、干姜、官桂,治痰加半夏、南星、五灵脂 
(去)、官桂、茱萸,干姜;骨节疼痛加羌活;头痛加川芎、荆芥;二十日内大发热,必加炒黑干姜;风症加防风、荆 
芥、 
苏木、干葛、白芷、独活、蓬术、三棱;七日外,小腹作痛者,有块,发寒热,恶血未尽,或内伤产门,为阴伤症,轻 
则七日而愈,重则十四日而愈,极重而廿一日而愈,加荆芥穗、白芷、连翘、金银花;伤风加 
防风、紫苏、干葛;有痰加半夏、茯苓、甘草、陈皮;骨痛加羌活、当归;腰痛加茯苓、杜仲; 
小便不通加车前子、木通、泽泻、升麻;大便不通加郁李仁、麻仁、枳实,七日以外仍加大黄; 
泄泻加木通、猪苓、泽泻、山药、苍术、浓朴、米仁;痢疾加槟榔、木香、木通、猪苓、泽 
泻、枳壳;疟疾加柴胡、青皮、槟榔、草果、浓朴、甘草;血虚发热加川芎、当归、白芍(炒)、 
生地、黄芩;伤食加枳壳、山楂、草果、三棱、蓬术;中湿如水面上浮者之状,遍身浮肿,眼 
目视物不转睛者,加防风、荆芥、三棱、蓬术、茱萸、白术、干姜、肉桂、柴胡、归尾、桃仁、 
萝卜子、川乌、草乌(不可用多,每贴二分);中风不语,不省人事,此乃恶血迷心,舌乃心之 
苗,故不语,必先观其眼珠转动治,不能转动者不治,加陈皮、桔梗、石菖蒲、归尾、乌药、门 
冬、桃仁、防风、辰砂、甘草。 


产后方诀
属性:产后不惟去恶血,白芷楂陈梗牛膝, 
干姜肉桂萸茱乌,香附灵脂玄胡入。 
三日外若发寒热,柴胡归尾不可缺。 
七日寒热小腹痛,桃仁蓬棱三味精。 
十四外来是虚寒,归芎柴茯地黄尊。 
廿一日外腹中疼,升上升下作气论, 
草果槟榔砂仁蔻,四味加添效如神。 
心腹之中一定痛,原来恶物尤未尽, 
速加棱术归尾桃,恶物出兮无余剩。 
又有气食相干症,升上升下痛难禁, 
果槟枳实共山楂,便是棱术亦可进。 
初产三至七日间,小腹状若有胎然, 
此是临盆进风故,破腹伤风自古传, 
药用荆防苏术葛,独活白芷三棱添。 
廿八恶血鲜血来,产后淋漓真大害, 
四物汤加花粉索,黄芩地榆牡蛎使, 
切忌葱姜乌桂萸,因有鲜血恐大溃。 
一月外发血虚寒,亦忌前方五味全, 
参术芎归茯芍药,补其血气免忧煎。 
咳嗽天冬味杏仁,有风而嗽慢评论, 
须加干葛前胡紫,桑白须加止嗽神, 
无风而嗽须芍药,白术芎归用茯苓。 
恶心半夏加些好,发热柴胡自古论, 
赤白淋漓只四味,地榆艾芷加牡蛎。 
失于调理至虚损,白术肉桂加人参, 
当归生地川芎芍,香附黄 甘茯苓。 
三日外若瘀血虚,发狂颠倒中风形, 
朱砂棱术柴官尾,乌壳姜楂陈萸梗。 
三日外若瘀血坠,两足肿胀难进退, 
前方减去朱乌壳,加入桃仁芷膝通。 
积块棱术楂归尾,玄胡乌附木槟陈, 
灵脂川芎桔草果,分气分痰仔细评, 
气加青壳吴萸蔻,官桂干姜亦味佳; 
若是痰兮用星半,减去灵脂桂姜萸。 
骨节疼痛加羌活,头痛川芎荆芥临。 
二十日内发大热,必用干姜须炒黑。 
风症荆防苏木葛,蓬术独活芷三棱。 
七日以外小腹痛,有块发寒血未尽, 
或因内致产门伤,芷翘银花荆芥穗。 
伤风苏葛与防风,有痰二陈汤须定。 
骨痛羌活及当归,腰痛茯苓与杜仲。 
小便不通车前子,木通泽泻升麻境。 
大便枳实郁麻仁,七外不通将军应。 
泄泻木通猪苓泽,山药苍朴薏米仁。 
痢疾槟榔共木香,木通泽泻壳猪苓。 
疟疾柴胡青皮草、浓朴槟榔草果仁。 
血虚发热四物芩,伤食楂壳果蓬棱。 
中湿遍体多浮肿,眼目视物不转睛, 
荆防蓬棱茱萸术,姜桂柴卜尾桃仁, 
川乌草乌休多用,每帖只用二三分。 
中风不语血迷心,眼定不必费精神, 
眼珠转动稍可救,陈皮桔梗与桃仁, 
菖蒲归尾同乌药,门冬防风甘草辰。 


万病回生丹治产后十八症
属性: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白茯苓(一两) 甘草(五钱) 当归(一两) 川芎(一两) 熟地 
(一两) 白芍(五钱) 桃仁(一两) 玄胡(一两) 灵脂(五钱) 蒲黄(一两) 三棱 
(五钱) 羌活(五钱) 地榆(五钱) 牛膝(五钱) 良姜(五钱) 茱萸(用肉五钱) 陈皮(五钱) 
苍术(一两) 香附(一两) 乌药(二两五钱) 木瓜(五钱) 青皮(三钱) 木香(一钱)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共为细末,用大黄膏为丸。大黄一斤为末,苏木三两锉 
碎,用水五碗,煎汁三碗,去渣存汁。红花三两,炒黄色,入好酒一大壶,煮三、五滚,去渣存汁。 
黑豆三升,煮熟去豆存汁三碗。外用好醋四碗,入大黄末搅匀,熬成膏,如干再入醋一碗,如此 
三遍。次下红花汁、苏木汤、黑豆汁,搅开大黄膏,令匀,入熬成膏,取出,盆内盛之,将锅巴焙干 
为末,与回生丹药细末和匀,将大黄膏为丸如弹子大,不拘时服,每用一丸,酒顿下。 
此药专治产后十八症,奇传神效∶ 
子死腹中第一,难产第二,胎衣不下第三,产后血晕第四,口干心闷第五,寒热时疟第六,四肢 
浮肿第七,癫狂乱语第八,失音不语第九,产后泻痢第十,百节酸疼第十一,尿血如鸡肝第十二, 
胀满呕吐第十三,咳嗽寒热第十五,喉中蝉声第十六,衄血生斑第十七,腰痛便涩第十八。 
以上诸症,急用回生丹二、三丸,酒化下,顿服即愈。 
产后头疼,发热咳嗽,身热无汗,为之伤寒,加麻黄末三分,葱姜汤服;产后头疼,身热有汗, 
为之伤风,加桂枝三分,葱姜汤服。产后咳嗽不止,加人参三分,五味子八粒,苏叶三片,酒煎 
服。产后无乳,加天花粉末三分,当归末三分,穿山甲三分(炙黄色),为末,热酒服下,不拘时 
服,令揉乳千余转,其乳如涌泉而出。室女经闭不通,加蓬术末三分,赤芍末三分,姜黄末五分, 
天花末四分,同酒内倾化,不拘时服。妇人寻常前后月信不一,每用一钱,空心酒顿化服,切忌 
生冷咸酸等物。妇人风中,角弓反张,口噤涎沫,黑豆半升,炒令焦黑,候烟起以无灰,酒二升沃之, 
入瓷器内,每用此酒半升,入独活五钱,同煎六分,温服。产后死血作淋、痛不可忍,此症亦能损 
胃不食,用土牛膝一合,水五钟,煎折其四,去渣,入麝香少许,空心服。产 
后瘀血冲心不能止者,用好醋一碗,烧红铁称锤,连 数次,服之即愈。 
产后血痛∶ 
归尾 赤芍 赤苓 玄胡索 丹皮 红花 香附 牛膝 陈皮 益母草 甘草 
水煎服。如痛甚,加五茄皮、三棱、蓬术、刀豆壳。 
x乌金丸x 产后可逐瘀血,能止腹痛,亦可行经,妙不可述。 
锦纹大黄八两(炒尽烟) 广木香(一两) 没药(一两) 
二味共为末,煎大黄膏为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酒下。 
x黑神散x(又名回生丸) 专治妇人经凝,产后瘀血攻心,流血不止。兼治跌扑损伤,木石压 
坏垂死,不过三服,用葱敷之,内用酒化一丸,加童便尤妙。如人见官临杖,先服一丸,及能护心保命。 
当归(酒洗) 赤芍(炒) 熟地(酒浸) 蒲黄(炒) 桂心(去粗皮) 甘草(各四两) 
黑豆(炒半升) 黄茄种壳(四两) 
以上为末,炼蜜为丸,每重三钱,随症用汤送下。 
产后瘀血冲心,几乎绝者,用煤五、六两一块,烧红,淬酒数次,将酒服之,须臾即定。 
产后去血过多而血晕∶ 
当归 生地 乌药 荆芥穗 益母草 干姜(炒黑) 红花 
以童便、酒各半钟冲服。 
产后骨节疼痛酸软,身子发热∶ 
乌药 山楂 归尾 香附 生地 益母草 干姜 红花 
苏木 肉桂 
童便,酒各半,冲服。 
产后头疼,身子虚弱∶ 
当归 生地 香附 人参 知母 麦冬 干姜(炒黑) 川芎 加童便 
产后虚热,出汗不止∶ 
人参 黄 白术 生地 川芎 黄芩 香附 知母 益母草 加莲肉 
产后腰疼腹痛∶ 
杜仲 当归 生地 苏木 干姜(炒黑) 乌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