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
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诸家商略,性冷,非温,恐误也。又,
北无菘菜,南无芜菁。其蔓荆子细,菜子粗也。圣惠方∶治酒醉不醒。用菘菜子二合,细
研,井华水一盏调,为二服。食医心镜∶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热,解酒渴。菘菜二斤,煮
作羹
亦得。伤寒类要∶辟温病。菘菜如粟米,酒服方寸匕,日三,辟五年
杵地菘汁一升,日再服,
以瘥止。子母秘录∶主小儿赤游,行于上下,至
衍义曰∶菘菜,张仲景《伤寒论》,凡用甘草皆禁菘菜者,是此菘菜也。叶如芜菁,绿
色,
差淡,其味微苦,叶嫩、稍阔,不益中,虚人食之觉冷。
卷第二十七
苦菜
属性:味苦,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厌(于协切)伏也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
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高气不老。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
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陶隐居云∶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只生益州。益
州乃
有苦菜,正是苦 (音式)尔。上卷上品白英下已注之。《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
六月花从叶出,茎直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庐江
、晋熙皆好,东人正作青茗。茗皆有 ,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
菝,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茶,火 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者此
。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
饮汁,即通夜不睡。煮盐人唯资此饮,而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 (音耄)辈。
唐
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异名也。陶谓之茗,茗乃木
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音迟遐反,非途音也。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
释木云∶ 、苦荼,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
生
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
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苦 乃龙葵尔,俗亦名苦菜,非荼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
∶春花夏实,至秋复生,花而不实,经冬不凋。陈藏器云∶苦 ,味苦,寒,有小毒。捣叶
敷
小儿闪癖,煮汁服,去暴热目黄,秘塞。叶极似龙葵,但龙葵子无壳,苦 子有壳,苏云是
龙葵,误也。人亦呼为小苦耽。崔豹《古今注》云∶苦 ,一名 子,有实形如皮弁,子圆
如珠。
月令王瓜生,苦菜秀。
衍义曰∶苦菜,四方∶皆有,在北道则冬方∶雕毙,生南方∶则冬夏常青。此《月令》
小满
节后,所谓苦菜秀者是此。叶如苦苣,更狭,其绿色差淡,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
落。味苦,
花与野菊相似,春、夏、秋皆旋开花。去中热,安心神。
卷第二十七
荏子
属性: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
x叶x 主调中,去臭气。九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荏状如苏,高硕白色,不甚香。其子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益。
东
人呼为KT (音鱼),以其似苏字,但除禾边故也。笮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
所用
者,服食断谷亦用之,名为重油。唐本注云∶《别录》荏叶,人常生食,其子故不及苏也。
今按陈藏本草云∶荏叶,捣敷虫咬及男子阴肿。江东以荏子为油,北土以大麻为油,此二
油俱堪油物,若其和漆,荏者为强尔。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荏子,其叶性温。用时捣之。
治男子阴肿,生捣和醋封之。女人绵裹内,三、四易。萧炳云∶又有大荏,形似野荏高硕,
叶
大小荏一倍,不堪食。人收其子,以充油绢帛,与大麻子同。其小荏子欲熟,人采其角食之
,甚香美。大荏叶不堪食。日华子云∶荏,调气,润心肺,长肌肤,益颜色,消宿食,止上
气咳嗽,去狐臭,敷蛇咬。子,下气,止嗽,补中,填精髓。
食疗∶主咳逆下气。其叶杵之,治男子阴肿。谨按子,压作油用,亦少破气,多食发心
闷。
温。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可蒸令熟,烈晒干之,当口开。春取米食之,亦可休粮。
生食,止渴润肺。梅师方∶治虺中人。以荏叶烂杵,猪脂和,薄敷上。
卷第二十七
黄蜀葵花
属性:r黄蜀葵花pd526。bmpr
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近道处处有之。
春生苗叶,与蜀葵颇相似,叶尖狭,多刻缺,夏末开花,浅黄色,六、七月采之,阴干用。
(新定)
图经文具冬葵条下
经验后方∶治临产催产。以黄蜀葵子焙干为末,井华水下三钱匕。如无子,以根细切,
煎
汁令浓滑,待冷服。
衍义曰∶黄蜀葵花,与蜀葵别种,非为蜀葵中黄者也。叶心下有紫檀色,摘之,剔为数
处,
就晒干之;不尔,即 烂,疮家为要药。子,临产时,取四十九粒,研烂,用温水调服,良
久
卷第二十七
蜀葵
属性:r蜀葵pd527。bmpr
味甘,寒,无毒。久食钝人性灵。根及茎并主客热,利小便,散脓血恶汁。叶烧为末
,敷金疮。煮食,主丹石发,热结。捣碎,敷火疮。又叶炙煮,与小儿食,治热毒下痢及大
人丹痢。捣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饮之。
x花x 冷,无毒。治小儿风疹。子,冷,无毒。治淋涩,通小肠,催生落胎,疗水
肿,治一切
葵,一名KT
《尔雅》云∶ ,戎葵。释曰∶ ,一名戎葵。郭曰∶蜀葵也,似葵,华如槿华。戎、
蜀盖
其所自也,因以名之。'(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图经文具冬葵条下。
圣惠方∶治妇人白带下,脐腹冷痛,面色痿黄,日渐虚困。以白葵花一两,阴干为末,
空
心温酒下二钱匕。如赤带下,用赤花。千金方∶治横生倒产。末葵花,酒服方寸匕。经验后
敷之。孙真人∶食之,狗咬疮不差。又能钝人情性。
衍义曰∶蜀葵,四时取红单叶者,根阴干。治带下,排脓血恶物,极验。
卷第二十七
龙葵
属性:r龙葵pd528。bmpr
味苦,寒,无毒。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其子,疗疔肿,所在有之。
唐本注云∶即关、河间谓之苦菜者,叶圆花白,子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但堪煮食,不
任生
啖。(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龙葵,臣。能明目,轻身。子甚良。其赤珠者名
龙珠,服之变白令黑,耐老。若能生食得苦者,不食它菜,十日后侧有灵异,不与葱、薤同
啖
去汁食之。
图经曰∶龙葵,旧云所在有之,今近处亦稀,唯北方∶有之,北人谓之苦葵。叶圆似排
风而
无毛,花白,实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亦似排风子,但堪煮食,不任生啖。其实赤者名赤珠,
服
薤同食,根亦入药用。今医以治发背痈疽成疮者。其方∶龙葵根一
两,锉,麝香一分,研。先捣龙葵根,罗为末,入麝香,研令匀,涂于疮上,甚善。
食疗∶主疔肿。患火丹疮,和土杵,敷之尤良。经验方∶治痈无头,捣龙葵敷之。食医
心
镜∶主解劳少睡,去热肿。龙葵菜煮作羹粥,食之并得。
卷第二十七
苦耽
属性:苗、子,味苦,寒,小毒。主传尸伏连,鬼气疰忤邪气,腹内热结,目黄不下食,大
小便涩,骨热咳嗽,多睡劳乏,呕逆痰壅, 癖痞满。小儿无辜 子,寒热,大腹,杀虫,
落胎,去蛊毒。并煮汁服,亦生捣绞汁服,亦
研敷小儿闪癖。生故墟垣堑间,高二、三尺,子作角,如撮口袋,中有子如珠,熟则赤色。
人有骨蒸多服之。关中人谓之洛神珠,一名王母珠,一名皮弁草。又有一种小者,名苦 。
(新补)
卷第二十七
苦苣
属性:味苦,平一云寒。除面目及舌下黄,强力不睡。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
。又取汁滴痈上,立溃。碎茎、叶敷蛇咬。根主赤白痢及骨蒸,并煮服之。今人种为菜,生
食之。久食轻身,少睡,调十二经脉,利五脏,霍乱后胃气逆烦。生捣汁饮之,虽冷,甚益
人。不可同血食(一本作蜜),食作痔疾,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又名KT 苣。今人家常
食为
白苣。江外、岭南、吴人无白苣,尝植野苣,以供厨馔。(新补)
衍义曰∶苦苣,捣汁敷疔疮,殊验。青苗阴干,以备冬月,为末,水调敷。
卷第二十七
苜蓿
属性:味苦,平,无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
陶隐居云∶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外国复别
有
苜蓿草,以疗目,非此类也。唐本注云∶苜蓿茎、叶平,根寒。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
便
升,令人吐利,即愈。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患疸黄人,取根生
捣,绞汁服之,良。又,利五脏,轻身;洗去脾胃间邪气,诸恶热毒。少食好,多食当冷气
入
健人,更无诸益。日华子云∶凉,去腹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
肠。
食疗∶彼处人采根,作土黄 也。又,安中,利五脏,煮和酱食之,作羹亦得。
衍义曰∶苜蓿,唐·李白诗云∶天马常衔苜蓿花,是此。陕西甚多,饲牛、马。嫩时,
人兼
食之,微甘淡,不可多食,利大小肠。有宿根,刈讫又生。
卷第二十七
荠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利肝气,和中。其实,主明目,目痛。
陶隐居云∶荠类又多,此是今人可食者,叶作菹羹亦佳。《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
荠是
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荠子,味甘,平。患气人食之,动冷疾,主青盲病不见物,
补五脏不足。其根、叶烧灰,能治赤白痢,极效。孟诜云∶荠子,入治眼方∶中用。不与面
同
不可食。陈士良云∶实,亦呼菥 子。主壅,去风毒邪气,明目,去
视物鲜明。四月八日收实,
良。其花捋去席下辟虫。日华子云∶荠菜
,利五脏。根,疗目疼。
圣惠方∶治暴赤眼,疼能碜涩。荠菜根汁点目中。
三种陈藏器余
卷第二十七
蕨叶
属性:似老蕨,根如紫草。按蕨,味甘,寒,滑。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弱阳。小儿食
之,脚弱不行。生山间,人作茹食之。四皓食之而寿,夷、齐食蕨而夭,固非良物。《搜神
记》曰∶郗鉴镇丹徒,二月出猎。有甲士折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一小蛇,悬
屋前,渐干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之也。
食疗∶寒。补五脏不足。气壅经络筋骨间,毒瓦斯。令人脚弱不能行。消阳事,令眼暗,
鼻中
塞,发落,不可食。又,冷气人食之,多腹胀。毛诗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又曰∶言采其薇。
齐采薇而食,恐蕨非薇也。今永康道江居民,多以醋腌而食之。
卷第二十七
翘摇
属性:味辛,平,无毒。主破血,止血,生肌。亦充生菜食之。又生五种黄病,绞汁服之。
生平泽,紫花,蔓生,如劳豆。《诗义疏》云∶苕饶,幽州人谓之翘饶。《尔雅》云∶柱天
,摇车也。
食疗∶疗五种黄病。生捣汁,服一升,日二,瘥。甚益人,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
令人
轻健。长食不厌,煮熟吃,佳。若生吃,令人吐水。
卷第二十七
甘蓝
属性:平,补骨髓,利五脏六腑,利关节,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
壮筋骨。此者是西土蓝,阔叶,可食。治黄毒者作菹,经宿渍色黄,和盐食之,去心下结伏
气。
食医心镜∶甘蓝菜作齑菹,煮食并得。壶居士陇西多种食之,汉地少有,多食令人少睡。
卷第二十八
属性:(己酉添加衍义)
卷第二十八
蓼实
属性:r蓼实pd529。bmpr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舌,除
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x马蓼x 去肠中蛭虫,轻身。生雷泽川泽。
陶隐居云∶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名香蓼,亦相似而香,
并不
甚辛而好食;一是青蓼,人家常有,其叶有园者、尖者,以园者为胜,所用即是此。干之以
酿酒,主风冷,大良。马蓼,生下湿地,茎斑,叶大有黑点。亦有两三种,其最大者名笼
(音鼓),即是荭草,已在上卷中品。唐本注云∶《尔雅》云,荭,一名茏 ,大者名 (丘
轨切),则最大者不名笼 ,陶误呼之。又有水蓼,叶大似马蓼而味辛。主被蛇伤,捣敷之
;绞取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者。又水煮渍脚捋之,
消香港脚肿。生下湿水旁。今按∶ 陈藏器本草云∶蓼,主 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人霍乱
转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又云∶蓼、蕺俱弱阳。人为蜗
牛
子浸之,立瘥。不可近阴,令弱也。诸蓼并冬死,唯香蓼宿根重生
。人为生菜,最能入腰脚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蓼类甚多,有紫蓼、赤蓼、青蓼
、马蓼、水蓼、香蓼、木蓼等,其类有七种。紫、赤二蓼,叶小狭而浓;青、香二蓼,叶亦
相
叶俱阔大,上有黑点。木蓼一名天蓼,蔓生,叶似柘叶,诸蓼花皆
红白,子皆赤黑;木蓼,花黄白,子皮青滑。尔雅云∶蔷,虞蓼。释曰∶蔷,一名虞蓼,即
蓼之生水泽者也。《周颂·良KT 》云∶以薅,荼蓼。《毛传》曰∶蓼,水草是也。药性论
云
∶蓼实,使,归鼻。除肾气,兼能去 阳。叶主邪气。又云∶食之多发心痛,令人寒热,损
骨髓。小儿头疮,捣末和白蜜(一云和鸡子白)涂上,虫出不作瘢。若霍乱转筋,取子一把,
香豉一升,先切叶,以水三升,煮取二升,纳豉汁中,更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又与大麦面
相宜。孟诜云∶蓼子,多食令人吐水。亦通五脏拥气,损阳气。日华子云∶水蓼,性冷,无
毒。蛇咬捣敷,根茎并用。又云∶赤蓼,暖,暴脚软人,烧灰淋汁浸,持以蒸桑叶 ,立愈
。
图经曰∶蓼实,生雷泽川泽,今在处有之。蓼类甚多,有紫蓼、赤蓼(一名红蓼)、青
蓼、香
蓼、马蓼、水蓼、木蓼等,凡七种。紫、赤二种,叶俱小狭而浓;青、香二种,叶亦相似而
惧
大,上有黑点。此六种花皆黄白,子皆青黑。木蓼一名天蓼,亦有
大,小二种,蔓生,叶似柘叶,花黄白,子皮青滑。陶隐居以青蓼入药,然其蓼俱堪食,又
以马蓼为荭草,已见上条,余亦无用。苏恭以水蓼亦入药,水煮捋脚者,多生水泽中。《周
颂》所谓以薅(大羔切),荼蓼。《尔雅》所谓蔷,虞蓼是也。又《三茅君传》有作白蓼酱方
。白蓼,《药谱》无闻,疑即青蓼也。或云红蓼亦可作酱。
圣惠方∶治肝虚转筋。用赤蓼茎、叶切三合,水一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温分二
服
。又方∶治热 心闷。用浓煮蓼汁一大盏,分为二服饮之。外台秘要∶治夏月 死,取浓煮
汁
痛成疮。先锉浆蓼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候疮干自安。孙真人
食之伤肾。合鱼脍食之,
则令人阴冷疼,气欲绝。斗门方∶治血气攻心,
今录验∶治霍乱转筋。取蓼
一手把,去两头,以水二
也。
衍义曰∶蓼实,即《神农本经》第十一卷中水蓼之子也。彼言蓼则用茎,此言实即用子,
故
此复论子之功,故分为二条。春初以葫芦盛水浸湿,高挂于火上,昼夜使暖,遂生红芽,取
以
种水红,与此相类,但苗茎高及丈。取子,微炒,碾为细末,薄酒
调二、三钱服,治瘰 。久则效,效则已。
卷第二十八
葱实
属性:r葱实pd530。bmpr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
,中风,面目肿,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睛
,杀百药毒。
x葱根x 主伤寒头痛。
x葱汁x 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
唐本注云∶葱有数种,山葱曰 葱,疗病以胡葱,主诸恶 (七吏切),狐尿刺毒,山
溪中沙
虱、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捣敷大效,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其人间食葱,又有二种
∶有冻葱,即经冬不死,分茎栽莳而无子也;又有汉葱,冬即叶枯。食用入药,冻葱最善,
气味亦佳。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葱有冬葱、汉葱、胡葱、 、葱凡四种。冬葱夏衰
冬盛,茎叶俱软美。山南、江左有之。汉葱冬枯,其茎实硬而味薄。胡葱茎叶粗短,根若金
,能疗肿毒。 葱生于山谷,不入药用。尔雅云∶ ,山葱。释曰∶《说文》云∶葱生山
中者名 ,细茎大叶者是也。孟诜云∶葱,温。根主疮中有水,风肿疼痛者。冬葱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