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
一夕,可以十易,则瘥。崔元亮《海上方》∶治一切心痛,无问新久,以生地黄一味,随人
所
食多少,捣绞取汁,搜面作 ,或冷淘食。良久当利,出虫长一尺许,头似壁宫,后不复
患矣。昔有人患此病,三年不瘥,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果得虫
。置于竹节中,每所食皆饲之,因食地黄 ,亦与之,随即坏烂,由此得方,刘禹锡《传
信方》亦纪其事云∶正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气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之,便吐一
物,可方一寸以来,如蛤蟆状,无目、足等,微似有口,盖为此物所食,自此遂愈,食冷淘
不用着盐。
雷公云∶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
犯铜
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男损荣,女损卫也。食疗地黄,微寒。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
煎汤,或入酒饮,并妙。生则寒,主齿痛,唾血,折伤。叶可以羹。外台秘要∶张文仲治骨
蒸
方∶生地黄一升,捣取汁,三度捣绞汁尽,分再服。若利即减之,以身体凉为度。千金方∶
治
牙齿根欲动脱。生地黄细锉,绵裹着齿上咂之,渍齿根,日三、四,并咽之。十日,大佳。
肘后方∶治耳中常鸣。生地黄截塞耳,数易之,以瘥为度。一云以纸裹微灰火中煨之用,良
。
百一方∶妊娠漏胎。生地黄汁一升,渍酒四合,煮三、五沸服之,不止又服。又方∶治 犬
咬人
,捣地黄汁饮之并涂疮口,百度止。梅师方∶治堕损筋骨,蹉跌骨碎破。捣生地黄熨热,裹
三
日夜,数易。若血聚,以针决之。又方∶治吐血神效方∶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香二两,
以
瓷器盛入甑蒸,令胶消服。又方∶治乳痈。捣生地黄汁敷之,热即易之,无不见效也。食医
心
镜∶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
食
之。博济方治一切痈肿未破,疼痛,令内消。以生地黄杵如泥,随肿大小,摊于布上,掺木
香末于
中,又再摊地黄一重,贴于肿上,不过三、五度。孙兆方∶治鼻衄及膈上盛热。干地黄、龙
脑
、薄荷等分为末,冷水调下。子母秘录小儿患蛊毒痢。生地黄汁一升二合,分三、四服,立
效。产宝∶妊娠下血如月信,通恐胎漏方∶干地黄、干姜等分为末,用酒调方寸匕。抱朴子
∶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手上车弩。淮南子云∶地黄主属骨。
衍义曰∶地黄,叶如甘露子,花如脂麻花,但有细斑点,北人谓之牛奶子。花、茎有微
细短
白
毛。《经》只言干、生二种,不言熟者。如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须地黄者
,生与生干,常虑太寒,如此之类,故后世改用熟者。蒸曝之法∶以细碎者洗出,研取汁,
将粗地黄蒸出曝干,投汁中,浸三、二时,又曝,再蒸,如此再过为胜,亦不必多。此等与
干、生二种,功治殊别。陶但云捣汁和蒸,殊用工意,不显其法,不注治疗,故须悉言耳
卷第六
术
属性:r术pd73。bmpr
味苦、甘,温,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巨井切)疸,止汗除热,消食。主大风在
身
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
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一名山姜,
一名山连。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根,曝干。(防风、地榆
为之使。)
陶隐居云∶郑山即南郑也,今处处有,以蒋山、白山、茅山者为胜。十一月、十二月、
正月
、二月采好,多脂膏而甘。《仙经》云∶亦能除恶气,弭灾疹。丸散煎饵并有法。其苗又可
作
饮,甚香美,去水。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
,
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昔刘涓子挪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以长生。
东境术大而无气烈,不任用。今市人卖者,皆以米粉涂令白,非自然,用时宜刮去之。臣禹
锡等谨按吴氏本草云∶术,一名山芥,一名天苏。尔雅云∶术,山蓟。注∶今术似蓟而生
山
中。疏云∶生平地者即名蓟,生山中者名术。抱朴子云∶术,一名山精,故神农药经曰∶必
欲长生,常服山精。药性论云∶白术,君,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味甘、辛,无毒
。能主大风 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
光悦,驻颜去 ,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日华子云∶
术,治一切风疾,五劳七冷,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
骨弱软, 癖气块,妇人冷,症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用米泔浸一宿,入药如
常用,又名吃力伽。苍者去皮。
图经曰∶术,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今处处有之,以嵩山、茅山者为佳。春生苗,
青色
无
桠。一名山蓟,以其叶似蓟也。茎作蒿干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夏开花,紫碧色,
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花者。入伏后结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旁有细根,皮黑,心黄白
色,中有膏液紫色。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曝干。干湿并通用,今八月采之。服食家
多单饵之,或合白茯苓,或合石菖蒲,并捣末,旦日水调服,晚再进。久久弥佳又 取生术
,去土,水浸再三,煎如饴糖,酒调饮之更善,今茅山所制术煎,是此法也。陶隐居云∶昔
者刘涓子挪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今传其法乃是膏煎,恐非真尔。谨按∶术有二种
,
《尔雅》云∶术,山蓟、杨抱(音孚)蓟。释曰∶此辨蓟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名
蓟
,
生山中名术。陶注本草云∶白术叶大而有毛,甜而少膏,赤术细苦而多膏是也。其生平地而
肥大于众者,名杨抱蓟,今呼之马蓟,然则杨抱即白术也。今白术生杭、越、舒、宣州高山
岗上,叶叶相对,上有毛,方茎,茎端生花,淡紫碧红数色,根作桠生。二月、三月、八月
、九月采根,曝干。以大块紫花者为胜,又名乞力伽。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也。非谓今之
术矣。
唐本云∶利小便,及用苦酒渍之。用拭面 ,极效。圣惠方∶治雀目,不计时月。和
苍术
二两
,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不计时候。以好羊子肝一个,用竹刀子批破,掺药在内,麻绳缠定
。以粟米泔一大盏,煮熟为度,患人先熏眼药,气绝即吃之。《简要济众》亦治小儿雀目。
外台秘要∶疗忽头眩晕,经久不瘥,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术三斤,曲三斤,捣筛
,
酒和,并丸如梧桐子大,曝干。饮服二十丸,忌桃、李、雀、蛤,日三服。千金方∶治中风
口
噤不知人。术四两,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又方∶疗烦闷。白术末,水调服方寸匕。经
验方∶
乌髭鬓,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健。苍术不计多少,用
米泔水浸三、两日,逐日换水,候满日取出,刮去黑皮,切作片子,曝干,用慢火炒令黄色
,细捣末,每一斤末,用蒸过茯苓半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卧时温熟水下十五丸
。别用术末六两,甘草末一两,拌和匀,作汤点之,下术丸妙。忌桃、李、雀、蛤及三白。
又方∶治内外障眼。苍术四两,米泔浸七日,逐日换水后,刮去黑皮细切,入青盐一两同炒
,
黄色为度,去盐不用,木贼二两,以童子小便浸一宿,水淘焙干,同捣为末。每日不计时候
,
但饮食菜蔬内,调下一钱匕服,甚验。梅师方∶治心下有水。白术三两,泽泻五两锉,以水
三
升,煎取一升半分服。集验方∶治毒瓦斯攻疰,足胫久疮不瘥。白术为细末,盐浆水洗疮,干
贴
二日一换。可以负重涉险。凶年与老少代粮,人不能别之,谓之米脯。产宝∶产后中风寒,
遍
身冷直,口噤不识人方∶白术四两,以酒三升,煎取一升顿服。荀子注《列仙传》∶刘涓子
齐
人,隐于岩山,饵术,能致风雨。《抱朴子·内篇》曰∶南阳文氏,值乱逃壶山中,饥困欲
死
,有一人教之食术,遂不饥,数十年乃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转胜,故术一名山精。神农
药经曰∶必欲长生,常服山精。异术术草者,山之精也,结阴阳之精气。服之令人长生,绝
谷致神仙。梁·庚肩吾答陶隐居 术启曰∶味重金浆,芳逾玉液,足使坐致延生,伏深铭感
。
衍义曰∶苍术,其长如大小指,肥实,皮色褐,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再换泔,浸二
日,
去
上粗皮。白术粗促,色微褐,气味亦微辛、苦而不烈。古方及《本经》只言术,未见分其苍
、白二种也。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自此人多贵白者。今人但贵其难得,唯用白者,往往
将
苍术置而不用。如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尤速。殊不详本草元无白术之名,近
世多用,亦宜两审。嵇康曰∶闻道人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亦无白字。
卷第六
菟丝子
属性:r菟丝子pd74。bmpr
味辛、甘,平,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养肌,强阴
,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一名菟芦,一名菟缕,一名 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音羸。)生朝鲜川泽田
野
,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九月采实,曝干。(得酒良,薯蓣、
松脂为之使,恶 菌。)
陶隐居云∶宜丸不宜煮,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蓝 、麻蒿上。旧言下有茯苓,上生
菟丝
,今不必尔。其茎挪以浴小儿,疗热痱(音沸)用。其实,先须酒渍之一宿,《仙经》、俗方
并以为补药。臣禹锡等谨按吕氏春秋云∶或谓菟丝无根也。其根不属地,茯苓是也。抱朴
子
云∶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菟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又《内篇》云∶菟丝
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之立变化。药性论云∶菟丝子,君。能治男
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久服延年,驻悦颜色。又主消渴,热中。日华子
云∶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苗茎似黄麻线无根,株多附田中草被缠死,
或生一丛如席阔。开花结子不分明,如碎黍米粒。八月、九月以前采。
图经曰∶菟丝子,生朝鲜川泽田野,今近京亦有之,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如丝综蔓
延草
木
之上。或云无根,假气而生。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土黄色。九月收采,曝干。得
酒良。其实有二种∶色黄而细者名赤网。色浅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并同。谨按《尔雅》
云
∶唐蒙女萝。女萝,菟丝。释曰∶唐也,蒙也,女萝也,菟丝也,一物四名。而《本经》并
以唐蒙为一名。又《诗》云∶茑与女萝。《毛传》云∶女萝,菟丝也。陆机云∶今合药菟丝
也,而《本经》菟丝无女萝之名。别有松萝条,一名女萝,自是木类寄生松上者,亦如菟丝
寄生草上,岂二物同名,《本经》脱漏乎?又《书传》多云菟丝无根,其根不属地。今观其
苗,初生才若丝,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则缠绕随而上生。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信
《书传》之说不谬矣。然云∶上有菟丝,下有茯苓,茯苓抽则菟丝死。又云∶菟丝初生之根
,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之,今人未见其如此者,岂自一类乎?仙方多单服者
,取实酒浸,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筛
末,酒服,久而弥佳,兼明目。其苗生研汁,涂面斑神效。
雷公曰勿用天碧草子,其样真相似,只是天碧草子味酸涩并粘,不入药用。其菟丝子禀
中
和凝正阳气受结,偏补人卫气,助人筋脉,一茎从树感枝成,又从中春上阳结实,其气大小
受七镒二两。全采得,去粗薄壳了,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
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一去三千余杵成粉,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
用之。肘后方∶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菟丝子一升,酒五升,渍二、三宿,每服一升,日
三
服。又方∶治痔发,痛如虫啮。菟丝子熬令黄黑末,和鸡子黄涂之,亦治谷道中赤痛。又方
∶治
面上粉刺。捣菟丝子绞取汁,涂之瘥。经验后方∶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菟丝子
洗
秤一两,牛膝一两,同浸于银器内,用酒过一寸,五日曝干为末,将元浸酒再入少醇酒,作
糊,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又方∶固阳丹∶菟丝子二两,酒浸十日,水淘焙
干
为末,更入杜仲一两,蜜炙捣,用薯蓣末酒煮为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用酒下五十丸。子
母秘录治小儿头疮及女人面疮,菟丝汤洗。产书∶治横生。菟丝子为末,酒调下一钱匕,米
饮
调亦得。修真方∶神仙方∶菟丝子一斗,酒一斗。浸良久漉出曝干,又浸,以酒尽为度。每
服
二钱,温酒下,日二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加至三钱匕。服之令人光泽
,三年老变为少,此药治腰膝去风,久服延年。
衍义曰∶菟丝子,附丛木中,即便蔓延,花实,无绿叶,此为草中之异。其上有菟丝,
下有
茯苓之说未必耳。已于茯苓条中具言之。
卷第六
牛膝(为君)
属性:r牛膝(为君)pd75。bmpr
味苦、酸,平,无毒。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
火烂,堕胎,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
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百倍。生河内川谷及临
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恶萤火、陆英、龟甲,畏白前。)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长大,柔润,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乃云有雌雄,
雄
KT
烂黑黯。其十月以后至正月,乃可阴干。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牛膝,臣,忌牛肉。能
治阴
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病患虚羸,加而用之。日华子云∶牛膝,治腰膝
软怯冷弱,被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晕,落死胎,壮阳。怀州者长白,近道苏州
者色紫。
图经曰∶牛膝,生河内川谷及临朐,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
真。
生苗,茎高二、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又如牛膝状,以此名之。叶尖圆如匙,两两相
对。于节上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此有二种∶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二月、八月
、十月采根,阴干。根极长大而柔润者佳。茎叶亦可单用。葛洪治老疟久不断者,取茎叶一
把,切,以酒三升渍服,令微有酒气,不即断,更作,不过三剂止。唐·崔元亮《海上方》
治疟用水煮牛膝根,未发前服。今福州人单用土牛膝根,净洗,切,焙干,捣,下筛,酒煎
,温服,云治妇人血块极效。
雷公云∶凡使,去头并尘土了,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细锉,焙干用之。圣惠方∶
治
眼卒
生珠管。牛膝并叶捣绞取汁,日三、四度点之。又方∶治气湿痹腰膝痛。用牛膝叶一斤切,
以
米三合,于豉汁中相和,煮作粥,和盐、酱,空腹食之。外台秘要∶治劳疟积久不断者。长
生
牛膝一握,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未发前服,临发又一服。千金方∶治妇人小
户
嫁痛。牛膝五两,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作三服。又方∶治风瘙瘾疹。牛膝末,酒
服方
寸匕,日三。并主骨疽癞病及 。肘后方∶口中及舌上生疮烂。取牛膝酒渍,含渐之
,无酒
者,空含亦佳。又方∶治卒暴症,腹中有如石刺,昼夜啼呼。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渍,密封
,
热灰火中温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又方∶治齿痛,牛膝末着齿间含之。又方∶
凡痢
下应先白后赤,若先赤后白为肠蛊。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服饮一、两杯
,日三服。又方∶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牛膝一大把并叶,不以
多
少,酒煮饮之,立愈。经验后方∶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细锉为末,生地黄汁
五
升浸,昼曝夜浸,汗尽为度,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久服壮筋骨,驻颜色,黑
发,津液自完。梅师方∶治竹木针在肉中不出。取生牛膝茎捣末,涂之即出。又方∶治胞衣
不出
。牛膝八两,葵子一两。以水九升,煎取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