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证类本草-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衍义曰∶荠 ,今陕州采为脯,别有法,甚甘美,兼可寄远。古人以谓荠 似人参者是 
此。 

卷第九
白药
属性:r白药pd205。bmpr 
味辛,温,无毒。主金疮生肌。出原州。 
唐本注云∶三月苗生,叶似苦苣,四月抽赤茎,花白,根皮黄,八月叶落,九月枝折, 
采根 
,日干。今按别本注云∶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干末敷之。( 
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白药亦可单用,味苦。能治喉中热塞,噎痹不通,胸 
中 
隘塞,咽中常痛,肿胀。日华子云∶白药,冷。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肿毒。又 
云翦草,凉,无毒。治恶疮疥癣风瘙。根名白药。 
图经曰∶白药,出原州,今夔、施、江西、岭南亦有之。三月生苗,似苦苣叶,四月而 
赤, 
茎 
长似葫芦蔓,六月开白花。八月结子,亦名 蒌。九月采根,以水洗,切碎,曝干,名白药 
子。江西出者。叶似乌臼,子如绿豆,至八月,其子变成赤色,施州人取根,并野猪尾二味 
,洗净去粗皮,焙干,等分,停捣筛,酒调服钱匕。疗心气痛,解热毒,甚效。又诸疮痈肿 
不散者,取生根烂捣敷贴,干则易之。无生者用末水调涂之亦可。崔元亮《海上方》∶治一 
切 
天行。取白药研如面,浆水一大盏,空腹顿服之,便仰卧一食顷。候心头闷乱,或恶心,腹 
内如车鸣疠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令煮浆水粥于井中悬着待冷。若 
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 
经验后方∶治妊娠伤寒,护胎。以白药子不拘多少为末,用鸡子清调摊于纸花上,可碗 
来大 
,贴在脐下胎存生处,于即以温水润之。 
衍义曰∶白药,今为治马肺热药,有效。 

卷第九
荭(音红)草
属性:r荭(音红)草pd206。bmpr 
味咸,微寒,无毒。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一名鸿 (音缬)。如马蓼而 
大,生水旁,五月采实。 
陶隐居云∶此类甚多,今生下湿地,极似马蓼,甚长大。《诗》称隰有游龙,注云∶荭 
草, 
郭景纯云∶即笼古也。今按别本注云∶此即水红也。以为汤,浸疗香港脚。臣禹锡等谨按尔 
雅 
云∶红,笼古。其大者 。疏引陆机云∶一名马蓼,叶大而赤白色,生水泽中,高丈余。郭 
云∶俗呼荭草为笼鼓,语转耳。 
图经曰∶荭草,即水红也。旧不着所出州郡,云生水旁,今所在下湿地皆有之。似蓼而 
叶大 
, 
赤白色,高丈余。《尔雅》云∶红,笼古。其大者 (丘追切)。郑诗云∶隰有游龙是也。陆 
机云∶一名马蓼。《本经》云∶似马蓼而大。若然,马蓼自是一种也。五月采实,今亦稀用 
。但取根、茎作汤,捋香港脚耳。 
陈藏器云∶作汤浸水气,恶疮肿,佳。唐本注云∶有毛,花红白,除恶疮肿,香港脚,煮 
浓 
汁渍之,多瘥。 
衍义文具水蓼条下。 

卷第九
莎草根
属性:r沙草根pd207。bmpr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一名 (音 
号),一名侯莎。其实名缇。生田野,二月、八月采。 
陶隐居云∶方药亦不复用。《离骚》云∶青莎杂树,繁草 (音髓)靡(音美)。古人为 
诗多 
用 
之,而无识者。乃有鼠 ,疗体异此。唐本注云∶此草,根名香子,一名雀头香。大下气, 
除胸腹中热,所在有之。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交州者最胜。大者如枣, 
近道者如杏仁许。荆襄人谓之莎草根,合和香用之。 
图经曰∶莎草根,又名香附子。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或云交州 
者胜 
大如枣,近道者如杏仁许。苗、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今近道生者,苗、 
叶如薤而瘦,根如箸头大。二月、八月采。谨按《天宝单方图》载水香棱,功状与此颇相 
类,但味差不同。其方云∶水香棱,味辛,微寒,无毒,性涩。元生博平郡池泽中,苗名香 
棱,根名莎结,亦名草附子。河南及淮南下湿地即有,名水莎,陇西谓之地 根,蜀郡名续 
根草,亦名水巴戟。今涪都最饶,名三棱草。用茎作鞋履,所在皆有。单服治肺风。又云∶ 
其药疗丈夫心肺中虚风及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时有气妨,皮肤瘙痒瘾疹,饮食不多,日渐瘦 
损,常有忧愁,心忪少气等。并春收苗及花,阴干。入冬采根,切,贮于风凉处。有患前病 
者,取苗二十余斤,锉,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于浴斛中浸身,令汗出五、六度。 
浸兼浴,其肺中风,皮肤痒即止。每载四时常用,则瘾疹风永瘥。其心中客热,膀胱间连胁 
下气妨,常日忧愁不乐,兼心忪者,取根二大斤,切,熬令香,以生绢袋盛贮,于三大斗无 
灰清酒中浸之。春三月浸一日即堪服,冬十月后即七日,近暖处乃佳。每空腹服一盏,日夜 
三、四服之,常令酒气相续,以知为度。若不饮酒,即取根十两,加桂心五两,芜荑三两, 
和捣为散,以蜜和为丸,捣一千杵,丸如梧子大。每空腹,以酒及姜蜜汤饮汁等,下二十丸 
,日再服,渐加至三十丸,以瘥为度。 
雷公云∶凡采得后,阴干,于石臼中捣,勿令犯铁,用之切忌尔。 
衍义曰∶莎草,其根上如枣核者,又谓之香附子。亦入印香中,亦能走气,今人多用。 
虽生 
于莎草根,然根上或有或无。有薄皲皮,紫黑色,非多毛也。刮去皮则色白。若便以根为, 
则误矣。其味苦。 

卷第九
荜澄茄
属性:r荜澄茄pd208。bmpr 
味辛,温,无毒。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疗鬼气。能染 
发及香身。生佛誓国。似梧桐子及蔓荆子微大,亦名毗陵茄子。(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治一切气并霍乱泻,肚腹痛,肾气膀胱冷。 
图经曰∶荜澄茄,生佛誓国,今广州亦有之。春夏生叶,青滑可爱,结实似梧桐子及蔓 
荆子 
微 
大。八月、九月采之。今医方脾胃药中多用。又治伤寒咳 ,日夜不定者,其方以荜澄茄三 
分,高良姜三分,二物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六分煎十余沸,入少许醋,搅匀和滓,如茶 
热呷。 
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诸海。嫩胡椒也。青时就树采摘造之,有柄粗而蒂圆是也。 
其味 
辛、苦,微温,无毒。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古方偏用染发,不用治病也。雷 
公云∶凡使,采得后去柄及皱皮了,用酒浸蒸,从巳至酉出,细杵,任用也。 

卷第九
胡黄连
属性:r胡黄连pd209。bmpr 
味苦,平,无毒。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 
,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生胡国,似干杨柳,心黑外黄。一名割孤露泽。(今附) 
图经曰∶胡黄连,生胡国,今南海及秦陇间亦有之。初生似芦,干似杨柳枯枝,心黑外 
黄, 
不 
拘时月收采。今小儿药中多用之。又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 
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捣罗为末,用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浸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 
卧再服,甚效。 
唐本云∶大寒。主骨蒸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浓肠胃,治妇人胎 
蒸虚 
惊 
,治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出波斯国,生海畔陆地,八月上旬采。恶菊花、玄参、白藓 
皮,解巴豆毒。服之忌猪肉,令人漏精。以人乳浸点目甚良。苗若夏枯草,根头似鸟觜,折 
之肉似 鹆眼者良。孙尚药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南蕃胡黄连、柴胡等分,罗极细,炼蜜 
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更入水五分,重汤煮三、二十沸, 
放温,食后和滓服。别说云谨按胡黄连,折之尘出如烟者,为真。 

卷第九
船底苔
属性:冷,无毒。治鼻洪吐血,淋疾。以炙甘草并豉汁,浓煎汤旋呷。又主五淋,取一团 
鸭子大,煮服之。又水中细苔,主天行病,心闷,捣绞汁服。(新补见孟诜、陈藏器、日 
华子。) 
陈藏器云∶主五淋。取一鸭卵大块,水煮服之。圣惠方∶治乳石发动,小便淋涩不通, 
心神 
闷 
乱。用船底青苔如半鸡子大,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子母秘录小 
儿赤游,行于体上下,至心即死。水中苔捣末,敷上良。 

卷第九
红豆蔻
属性:味辛,温,无毒。主肠虚水泻,心腹搅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不宜多服, 
令人舌粗,不思饮食。云是高良姜子。其苗如芦,叶似姜,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红色。 
生南海诸谷。(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红豆蔻亦可单用,味苦、辛。能治冷气腹痛,消瘴雾气毒,去 
宿 
食,温腹肠,吐泻痢疾。 
海药云∶择嫩者,加入盐,累累作朵不散落,须以朱槿染令色深,善醒于醉,解酒毒。 
此外 
无诸要使也。 

卷第九
莳萝
属性:r莳萝pd210。bmpr 
味辛,温,无毒。主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食不下,两肋痞满。生佛誓国,如马 
芹子,辛香。亦名慈谋勒。(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 
图经曰∶莳萝,出佛誓国,今岭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实大类蛇床而 
香辛 
。六月、七月采实。今人多以和五味,不闻入药用。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生波斯国。马芹子即黑色而重。莳萝子即褐色而轻。主膈 
气 
,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即不可与阿魏同合,夺其味尔。 

卷第九
艾香
属性:味甘,温,无毒。去恶气,杀虫,主腹冷泄痢。《广志》曰∶出西国,似细艾。又 
有松树皮绿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也。(今 
附) 
臣禹锡等谨按古药府诗云∶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KT 五木香,迷迭艾 
与都梁 
是也。 
陈藏器云∶主癣辟蛀。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剽国,温,平。主伤寒,五泄,主 
心 
腹注气,下寸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合螫窠,浴香港脚,甚良。 

卷第九
甘松香
属性:r甘松香pd211。bmpr 
味甘,温,无毒。主恶气,卒心腹痛满,兼用合诸香,丛生,叶细。《广志》云∶ 
甘松香出姑臧。(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治心腹胀,下气。作浴汤,令人身香。 
图经曰∶甘松香,出姑臧,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 
繁密 
。八月采,作汤浴令人体香。 
陈藏器云∶丛生,叶细,出凉州。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源州,苗细引蔓而生。又 
陈氏云∶主黑皮 ,风疳齿 ,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合诸香及 衣妙也。 

卷第九
垣衣
属性:味酸,无毒。主黄胆心烦,咳逆血气,暴热在肠胃,金疮内塞。久服补中益气,长 
好颜色。一名昔邪,一名乌韭,一名垣嬴,一名天韭,一名鼠韭。生古垣墙阴或屋上。三月 
三日采,阴干。 
陶隐居云∶方药不甚用,俗中少见有者,《离骚》亦有昔邪。或云即是天蒜尔。唐本注 
云∶ 
此即古墙北阴青苔衣也。其生石上者名昔邪,一名乌韭。江南少墙,陶故云少见。《本经》 
载之,屋上者名屋游。在下品,形并相似,为疗略同。《别录》云∶主暴风口噤,金疮,酒 
渍服之效。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垣衣,冷。又云地衣,冷,微毒。治卒心痛,中恶。 
以人垢腻为丸,服七粒。此是阴湿地被日晒起苔藓是也,并生油调,敷马反花疮良。 
图经曰∶文具海藻条下。 

卷第九
陟厘(音离)
属性:味甘,大温,无毒。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生江南池泽。 
陶隐居云∶此即南人用作纸者,方家唯合断下药用之。唐本注云∶此物乃水中苔,今取 
以为 
纸,名苔纸,青黄色,体涩。《短剧方》云∶水中粗苔也。范东阳方云∶水中石上生,如毛 
,绿色者。《药对》云∶河中侧梨。侧梨、陟厘,声相近也。王子年《拾遗》云∶张华撰 
博物志》上晋武帝嫌繁,命削之,赐华侧理纸万张。子所云∶陟厘纸也,此纸以水苔为之, 
溪人语讹,谓之侧理也。今按别本注云∶此即石发也。色类似苔,而粗涩为异。且水苔性冷 
,陟厘甘温,明其陟厘与苔全异,池泽中石上名陟厘,浮水中者名苔尔。 
衍义曰∶陟厘,今人事治(音池)为苔脯堪啖,京城市中甚多。然治渴疾,仍须禁食盐。 
余方 
家亦罕用。 

卷第九
凫葵
属性:r凫葵pd212。bmpr 
味甘,冷,无毒。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生水中,即荇(音杏)菜也。一名接余。 
唐本注云∶南人名猪 ,堪食。有名未用条中载也。今按别本注云∶即荇菜也,生水中。 
菜 
似 
,茎涩,根极长。江南人多食。云是猪 ,全为误也。猪 与丝 并一种,以春夏细长肥 
滑为丝 ,至冬短为猪 ,亦呼为龟 。比与凫葵殊不相似也。南人捣汁服之,疗寒热也。 
(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猪 ,解蛊毒,毒药。丝 已见 条解之。今据唐本 
注 
云∶有名未用条中载也。而寻有名未用条中,即无凫葵,猪 盖经《开宝详定》已删去也。 
图经曰∶凫葵,即荇菜也。旧不着所出州土,云生水中。今处处池泽皆有之。叶似 , 
茎涩 
, 
根甚长,花黄色,水中极繁盛。谨按《尔雅》 ,谓之接余,其叶谓之苻。郭璞以为丛生 
水 
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人食之。《诗·周南》所谓参差荇菜是也。陆机云 
∶ 
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大如钗股,上青下白,煮其白茎, 
以苦酒浸脆美,可以按酒。今人不食,医方亦鲜用。 

卷第九
女菀
属性: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洗洗,霍乱泄痢,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百疾。疗肺 
伤咳 
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满,饮酒夜食发病。一名白菀,一名织女菀,一名茆(音柳)。生汉 
中 
川谷或山阳。正月、二月采,阴干。(畏卤碱。) 
陶隐居云∶比来医方都无复用之。市人亦少有,便是欲绝。别复有白菀似紫菀,非此之 
别名 
也。唐本注云∶白菀即女菀,更无别者,有名未用中浪出一条。无紫菀时亦用之,功效相似 
也。臣禹锡等今据有名未用中,无白菀者,盖唐修本草时删去尔。 
衍义曰∶女菀,一名白菀。或者谓为二物,非也。唐删去白菀之条,甚合宜。陶能言, 
不能 
指说性状。余从《经》中所说甚明,今直取《经》。 

卷第九
王孙
属性:味苦,平,无毒。主五脏邪气,寒湿痹,四肢疼酸,膝冷痛,疗百病,益气。吴名白 
功草,楚名王孙,齐名长孙,一名黄孙,一名黄昏,一名海孙,一名蔓延。生海西川谷及汝 
南城郭垣下。 
陶隐居云∶今方家皆呼名黄昏,又云牡蒙,市人亦少识者。唐本注云∶《短剧》述本草 
牡蒙 
,一名王孙。《药对》∶有牡蒙无王孙。此则一物明矣。又主金疮,破血,生肌肉,止痛, 
赤 
白痢,补虚益气,除脚肿,发阴阳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叶似及己而大,根长尺余 
,皮、肉亦紫色。 

卷第九
土马鬃
属性:治骨热败烦,热毒壅,衄鼻。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雨则茂盛。世人或便以 
为垣衣,非也。垣衣生垣墙之侧,此物生垣墙之上,比垣衣更长,大抵苔之类也。以其所附 
不同,故立名与主疗亦异。在屋则谓之屋游、瓦苔;在墙垣则谓之垣衣、土马鬃;在地则谓 
之地衣;在井则谓之井苔;在水中石上则谓之陟厘。土马鬃,近世常用,而诸书未着,故附 
新定条焉。(新定) 

卷第九
蜀羊泉
属性:味苦,微寒,无毒。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疗龋齿,女子阴中内伤,皮 
间实积。一名羊泉,一名羊饴。生蜀郡川谷。 
陶隐居云∶方药亦不复用,彼土人时有采识者。唐本注云∶此草俗名漆姑。叶似菊,花 
紫色 
,子类枸杞子,根如远志,无心有糁。苗主小儿惊,兼疗漆疮,生毛发,所在平泽皆有之。 
今按别本注云∶今处处有,生阴湿地,三月、四月采苗、叶、阴干之。 

卷第九
菟葵
属性:味甘,寒,无毒。主下诸石五淋,止虎、蛇毒。 
唐本注云∶苗如石龙芮,叶光泽,花白似梅,茎紫色,煮汁极滑,堪啖。《尔雅·释草》∶ 
一名 ,所在平泽皆有,田间人多识之。今按别本注云∶蛇、虎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