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生的一天(全文)-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的事发生了,钟主任上台做了个完美的补救。母亲老泪下流,叹息着女儿的命苦。老母亲向我复述着,女儿十几岁就下乡插队,回城后工作时间不长就因单位效益不好下岗,又因病痛离婚。老父亲打断了老伴的哭泣,说道:“哭什么哭,人不是好好的吗?人家医生一天还没吃饭呢。”老父亲转向我说:“你们辛苦了,转告郎教授,别着急。”我呆了,本准备挨家属围攻的。老人起身用颤抖的手拉起我,说:“快去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望着这位老八路,眼泪在眼中打转。 
  在电话的那一端,郎教授也惊呆了,他再也没让我强调解剖变异,我们讨论起下一步如何让病人尽快恢复的治疗方案。 
  病人下地走路了,同病房的病人都陆续拔掉了“T”形管,只有她,还每天提着连接管子的瓶子,在病房里走动着。我加倍精心地为她治疗,呵护着那根救命的管子。郎教授从此委靡,有的医生护士在他背后指指戳戳。病人的老父亲又来了,他拍着同龄的郎教授:“兄弟,人人都有走麦城的时候,放下包袱,需要我们做什么?” 
  郎教授每天亲自同我一起护理那根管子,没有感染,非常通畅。半年后,我们一起将管子夹住,九个月后,拔掉管子。一年后,病人和老人抬来一大筐苹果和一面“遇险不惊,救死扶伤”的锦旗。她兴奋地告诉我,是我和郎教授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的胆绞痛消失了,可以天天设摊,并扩大了生意。由于生意好,离她而去的丈夫也回来帮忙了。 
  我不知所措,又一次热泪盈眶。 
  病人及其家属的宽容和理解给了我们第二次职业生命,让我们几位医生从消沉中解脱出来。 
  你们是我的天使。     
  第五辑 医生的一天   
  住院总医师的一天   
  ◆irheuma 
  chenzhu。91sqs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五。我头天晚上忙到凌晨1点才睡,早晨7点半了才很不情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不过一想到明天就是周六,终于有半天时间可以休息了,心情顿时好了很多。早会后照例跟随主任查房,然后处理医嘱,安排床位上的各种穿刺检查,上午的时间就这样飞快地过去了。下午有两个预约好的门诊病人要来做唇腺活检,所以中午吃完饭就赶紧躺到值班房的床上了。 
  下午做完唇腺活检回到病房,看到护士站的黑板上又挂了两张会诊单。可能因为快到年底的原因吧,最近全院几乎每个科室的病房都爆满,这半个月我也每天都能收到会诊单,最多的一天竟然有五个。“还是去会诊吧,这样晚上就不用出去,可以坐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看书了。”我心里这样想。 
  晚上吃完饭回到病房和二线班交完班,得知下午病房来了四个新病人,走廊里已经加了六张床。和往常一样我向一线值班医生问了一下:“病房巡视过了吗?新病人有没有需要处理的?”那天晚上是一个轮转医生值班,他说:“都还好,有一个新病人是前几天刚刚才出院的,诊断类风湿关节炎、Felty综合征,这次又出现了明显的关节痛,门诊查了血常规,白细胞7000。”我看了一眼病历,很快想起来了。这个病人虽然我没有直接管过,但印象还是很深的,上次住院期间就是反复粒缺,多种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效果都不好,后来普外科和血液科会诊建议患者切脾,但家属不同意,出院的时候白细胞仍只有1000。我来到病人床头看了一眼,立即感觉不对劲,咦?怎么皮肤巩膜这么黄,精神状态也欠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诉全身疼痛。呀,这个病人比较重,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有什么感染呢?病人家属告诉我:她前两天耳朵流脓,在乡下诊所吊了水,也没什么好转,今天感觉精神不好,老说全身关节痛,还有点发烧。我马上喊来值班医生:“这个病人以前白细胞从来没超过1000,今天在门诊查是7000,而且现在明显黄疸,前两天有外耳道流脓史,可能合并败血症了,赶紧查血培养、肝功能、凝血相,晚上就开始抗感染治疗。”交待完毕后,我回到值班室。刚坐下没五分钟,病人家属就神色慌张地跑过来:“陈医生,我妈上完厕所回来怎么没反应了,你快来看看。”我立即飞奔过去,发现病人神志已经丧失,听诊心音也消失了,立即心肺复苏抢救,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反复推注。抢救持续了半小时,可始终无奇迹发生,家属也同意放弃了。 
  睡下来时已经夜里11点半了,忙碌的一天结束了。 
  作为一个住院总医师,我面对的不光是自己科里的病人,还要到其他科室去会诊。工作上的忙碌是早已习惯的,但晚上这个病人的突然死亡给了我很沉痛的教训,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患者的白细胞水平一直那么低,早就应该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如果她在前两天刚开始出现感染表现时能得到有效治疗,也许不会这么快死亡。 
  一个生命的离去,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在预见到了危险之后,却为时已晚。没能挽救她的生命,作为医生,我真的很遗憾。 
  随着自身免疫病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新的免疫抑制剂不断出现,感染很可能成为自身免疫病患者的首位死因,值得临床工作的各级医生重视。真诚希望,我这位病人身上所发生的事,不要在其他的患者身上重演。   
  儿科医生的一天   
  ◆胡坚天津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91sqs/23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天。 
  今天,我照常坐在了自己的诊桌前。一边整理预约患儿的病历资料,一边等待患儿的到来。 
  这时,随着一声稚嫩的声音,一张陌生的笑脸忽现在我的诊桌前。他是一个多次就诊而诊断未明的4岁患儿:左下肢膝关节肿胀1年,多处求医,诊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跟在他身后进来的是一个满怀希望又饱含辛酸的年轻母亲。 
  “请坐。”我轻声示意孩子,用手轻轻抚摸着他有些蓬乱的头发。 
  孩子的腿有些跛行,但毫无痛楚的表情使我有些诧异。稍后,母亲开始一边从随身的提袋中取出厚厚的就诊资料,一边清楚而又有些哀声地叙述起孩子的病情来。我不时地将目光在孩子和母亲的脸上移换着,做些短暂的插问…… 
  “大夫,我在网上看到了您的介绍……您救救我的孩子吧……”母亲的声音有些呜咽。 
  孩子闪烁的眼睛也渐渐低垂下来,一边用手撮弄着衣襟,一边不时地觑视着母亲和我…… 
  我一边倾听,一边仔细地翻看着全部的资料,在资料的空白处做些记号。 
  诊室中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孩子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我用平和的语气讲出了我的判断。 
  “……” 
  我抬起头,看到的却是孩子母亲短暂的木讷。 
  “他患的是一种儿童期少见的关节炎……” 
  “什么病?好治吗?”母亲急切地问,声音中带着迫切和希望。 
  “是一种叫色素性绒毛膜滑囊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 
  …… 
  下班了,我伸展着疲惫的腰身,回忆着今天的病例。当我再一次想起那对母子面带笑 
  容、满怀新希望离开诊室的背影时,心中不禁在默默地祝福他们,愿孩子的病在确诊后 
  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江德桢 
  91sqs/869 
  今天是新的一天,并不是我当医生的第一天,而是搬了新病房楼的第一天。 
  也许没人相信,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病房楼会破落到这个地步:墙皮脱落,办公桌破旧,玻璃板是破了重新粘上的,而大夫护士的值班室蚊虫肆虐,这些也只有我们能容忍。好在这些总算要告别我们了。 
  虽然才工作了一年多,但是在医院却是待了五年多了,从研究生开始就在医院了,怎么也算个老手。每天穿梭于医院,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的工作环境太差了:我们的水杯饭盒只能放在落满灰尘的窗台上,我们睡觉的床摇晃不定,而那床上的床单被罩是经久不换的,只能感叹我们对于肮脏的无畏。 
  今天我值班,科里扩床了,收了好几个病人,中午没休息。总觉得有好多事要做,忙到现在8点半了,也不敢闲着,因为10点还有事。坐在崭新的护士站前,灯火通明,恍惚间有点不知身处何处。时间过得好快,通常人老了才会觉得时间如流水。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现在的心情。朋友们都觉得当医生很好,挣钱又多,工作稳定。爸妈也觉得挺好,一个女孩家当医生很好。还记得刚下临床实习那会儿,对什么都充满了新奇,求知欲望特别强。带教老师总对我们说要学会保护自己,当时不能体会,现在却是感触颇深。很多人一提起医生就会说医生铁石心肠,没有感情。其实不是那样的,医生也是凡人,每天面对着病痛,很难。当你面对一个病人的时候,该用什么表情?中国的医生工作量太大了,比如门诊,一个上午就看四十几个,我不知道什么人能有那般耐心,即使有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后面还有一堆病人等着看病呢。 
  看病难,并不是医生个人能解决的,这是政府问题。而看病贵,并不是看医生贵,所有的钱都花在药费、检查费、耗材费上了,而我们的劳动力是最廉价的,甚至于不名一文。所谓的医保,又有很多限制,而我们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和病人交涉用药检查的自费问题。所有人都觉得医生挣钱多,又拿回扣什么的。说句实话,工资条上主任的工资也不到2000元钱,我不知道仅靠这点钱如何养家糊口。最反感电视上报纸上曝光医疗问题,有很多都是没有查证就报道的。还有就是什么非法行医、药品质量问题,我就不明白了,卫生局、药监局等监管部门都干什么去了。 
  11点了,躺在床上,很困,却睡不着。有点怕值班,倒不是怕什么实质性问题,而是每次都睡不好,一个夜班下来,活脱脱一个国宝—— 
  熊猫。后天就要去急诊了,有点怵。又是那种颠倒黑白的日子,天天倒时差。7月份在心内科监护室待了一个月,是上24小时休两天的。那一个月没有一天是能踏实睡觉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夜晚人们都在熟睡的时候,我们却在顽强地工作着,顽强地和生物钟抵抗,顽强地和疾病斗争。其实在病房还好,就那么多病人,感觉还是能把握的。而到了急诊,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很没有安全感。最痛苦的是医生没有假期,因为 
  医院不会打烊。 
  学医这么多年,知道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疾病是可以治愈的,而对于大部分疾病,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改善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罢了。而当病人出院或病情平稳时,我们仍然会感动、会高兴。生命有时候很脆弱,有时候却很坚强,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呵护和完善。我相信“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几个字是字字敲在每一个医生心里的。   
  肾脏科医生的一天(1)   
  ◆任岳钦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91sqs/971 
  我是一家三甲医院里的一名肾脏科医生,生活总是充满了忙碌,而且经常不分白天还是黑夜,一忙就误了吃饭的时间。不仅如此,我还经常在别人休息的时间看各种各样的专业书籍,为的是使自己诊治的病人不被误诊、误治,使病人能早日康复。有时为了一个病人的病情,为了寻找诊治病人的最佳方法,甚至整夜不眠。 
  两周前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上午查房,处理病人。中午快要下班的时间,突然一个年轻医生请我去看一个病人,我心想都要下班了,有什么病人不能自己处理一下。 
  我随口问了一句:“是什么样的病人?” 
  他说:“好像是个肾病综合征,肿得很厉害。” 
  我们一边说着病人的情况,一边就来到了病人的床边。我一看,差点叫出来,天哪!怎么会是这样呢? 
  一个护士告诉我,病人的体重150公斤,腰围有130厘米。我工作将近20年,还没见过肿得这么严重的病人呢。 
  一位男性病人半卧在床上,颜面部肿胀得根本分不清五官。他眼睛完全不能睁开,大口喘着气。 
  我很认真地开始了我们医生的望、触、叩、听。病人全身严重水肿,皮肤因水肿而发亮,毛孔中不断地有水珠流出来,腹部就像“牛腹”一样,膨隆得眼看就要炸开,阴囊水肿得像个球似的,两下肢用厚厚的卫生纸包裹着,因为肢体有大量的液体渗出,早已把纸浸透,黏附到皮肤上,伴随着病人的不断翻动,卫生纸被揉成块块碎片,根本看不清双下肢什么样子。 
  我一边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体表的碎纸片,一边用生理盐水清洗着两下肢破溃处的脓性分泌物。伴随着这脓性分泌物,散发出阵阵恶臭味,真有让人作呕的感觉,但我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一点点地清洗着。当清洗完后,才发现双下肢明显肿胀,像两只充满水的水袋,锃亮透明,且左下肢明显比右下肢肿胀得明显。双下肢足踝及足背部还有多处溃破,因感染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掺杂流出的血性液体,真的好恐怖。 
  查完体后,结合病人的血、尿检查结果及腹部彩超检查,初步诊断是:急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尿潴留、左下肢血栓形成、双下肢皮肤溃破并感染。 
  面对这样一个病人,真的有点不知如何是好。我一边嘱咐护士用着强心药物,一边给病人导尿,可这病人的外阴肿胀得太明显了,以至于尿道被挤压,不能排出尿液,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插入导尿管,谈何容易?可不插导尿管,病人又不能排尿。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用最细的导尿管,特殊的润滑剂,小心翼翼将导尿管插入,尿液立即排出,不一会就排出1000毫升。 
  伴随着强心药物及利尿剂的应用,我们不断地忙碌着,大约过了将近3个小时,病人慢慢呼吸平稳了。这时上下午班的医生护士也陆续来到了病房。直到现在,我才想起来,我还没有吃中午饭呢。匆忙泡上一包方便面,很快吃完。接着又安排着下午的三例肾活检,肾活检做得都很顺利。 
  一天下来,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那个肿得很厉害的病人,晚上8点多又再次来到了病房。当我看到那病人正安静地半卧在床上睡着时,心情也轻松了很多。 
  这时家属告诉我,病人发病前是一个很健康的人,平常很少有毛病,体重只有78公斤,这次患病以来已经在外面多家 
  医院诊治过,病情越来越重,以致肿到现在这样子。最近三天三夜都没合眼了,今天是睡得最好的一觉。说这些话时,其妻眼里不断在流着泪,她说:“都认为他没救了,现在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家属一再向我表示感谢。 
  我带着一种成就感,高兴地回到家里。 
  坐在家中的沙发上,我一动也不想动,想了很多很多。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都在做着别人看不到的努力,为每个病人付出我们的智慧和劳动。对每个病人都要认真和细致,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大意,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病人的痛苦,我们不能有厌烦和嫌弃,只有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消除病人的痛苦,给每个病人带来希望和健康。 
  作为医生,我们付出的很多,可当看到一个个病人康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那脸上的笑容和那充满感激的目光,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也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此时此刻,我很自信地说:作为医生,我自豪!   
  纪念医师的一天(1)   
  ◆chenjy 
  91sqs/1418 
  一 
  公元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一日,就是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召开学术年会的前一天,我独在二会场外广告牌前徘徊,遇见代表,前来问我道:“先生最近可曾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代表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医院并非天堂。前天数十个患者和患者家属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疲于劝解和沟通,哪里还写得出什么文字?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不满意的患者家属”的阴险的投诉,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医师的酸甜苦辣,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患者家属,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篇模仿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的文字,作为菲薄的礼品,奉献于诸位医师的面前。 
  二 
  真的医师,敢于直面凶险的病情,敢于正视无理的患者。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泛黄的出院小结和巨额的医疗纠纷罚单。在泛黄的出院小结和巨额的医疗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