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妃欺不可 作者:幽祭(晋江vip2014.3.12完结)-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驾到,武王到。”
  “臣妾(臣弟)参见皇上(皇兄)。”
  “皇后和武王来云阳宫,可是为了淑妃之事。”
  郑源徵看着殿内跪着的三人,缓缓说道,面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让人猜不透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臣妾和武王正是为此事而来。”
  “朕刚刚听了淑妃的说辞,为公平起见,朕想听听皇后和武王的说辞。”
  刘潜早在淑妃进来时,已站到宋敏舒身后,冷眼旁观混沌掘途。坐在一旁的宋敏舒埋头盯着手指,有意无意的摆弄着肉呼呼的指头,看似无心,实则不放过每一个信息。
  “臣妾从慈安宫出来,走到翠微湖时,听到湖边厮打吵闹动静大,本以为是宫人私下斗殴,走近一看才知是淑妃和武王在厮打,两方宫人也不甘示弱,扭作一团。臣妾出声阻止,宫人才停下厮打,武王亦止住动作,谁知淑妃不肯罢休,冲上前对着武王又是一阵拳打脚踢,若非宫人拦着,指不定伤了武王。”
  “皇后,你只看到臣妾对武王动手,却不见武王专挑臣妾身上隐晦的地方下手,你怎么不让人看看臣妾身上的伤。”
  “住嘴,朕在问皇后话,淑妃,你还有没有将朕放在眼里。”
  “皇上 ”
  淑妃呼唤一声,见郑源徵面色不善,滚落的泪水连成线,滴落在地上,殿内一时只闻断断续续抽泣声。
  “武王,你有什么话要说。”
  “皇后嫂嫂的话,就是臣弟想说的。至于淑妃要验伤,验便是了,敢打架就得做好受伤的准备。”
  “源辉,你说的是什么话,是一个王爷应有的做派吗?你给朕回王府闭门思过一月,一月后再来
  见朕,告诉朕你错在哪里,说不出继续闭门思过。”
  “皇兄,这不公平,一个巴掌拍不响,淑妃 ”
  “皇上,武王一时冲动,口不择言,请皇上念在武王年幼,原谅武王这一回。”
  武王还想说什么,看到皇后一脸哀求,郑源徵疏离的眼神,将头重重磕在地上。
  “臣弟知错,愿接受惩罚,请皇兄不要责怪皇后嫂嫂。”
  “既知错,就回王府思过吧。”
  “臣弟遵旨。”
  “皇后也回坤和宫去,将事情闹得尽人皆知,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是该好好想想。”
  “臣妾知罪。”
  “回去吧。”
  “臣妾告退。”
  见皇后离去,淑妃一句话卡在喉中,最终没能说出口。
  “淑妃,德行有失,降为婕妤,搬离德云宫,入采英殿思过半年。于婕妤,你可有话要说。”
  “臣妾无话可说,谢主隆恩。”
  看着于婕妤满脸悲伤离开云阳宫,宋敏舒只觉得这场闹剧结束得太快,于婕妤匆匆闯入云阳宫找郑源徵诉苦,本是想借郑源徵之手惩处武王和皇后,以保全自己,却连降两级,受了处罚后,坦然接受。这结果怎么看,怎么叫人看得纠结。
  皇后明显偏袒武王,武王顾忌皇后,这一对叔嫂关系,耐人寻味。纵观今日这场不着边际的闹剧,最终受益的是郑源徵。拿了武王的错处,折了皇后的面子,降了淑妃的等级,不动声色压制刑部尚书于方,告诫相国张权,也给慈安宫那位提了个醒。可是,一个刚继位的九岁孩子,不是应以隐忍为主?
  “刚才有没有吓到舒儿,告诉朕。”
  宋敏舒抬头对上郑源徵的眼睛,黑色的双眸里笑意点点,却深不见底。
  “婕妤姐姐很笨,告状还会给人抓到把柄,皇后姐姐和武王也不聪明,挨了罚都不敢说重生之大地主传奇全文阅读。皇上哥
  哥今天很威风,他们都没有皇上哥哥聪明,全被皇上哥哥罚了。”
  “恩,舒儿要记住,朕能许她们尊荣,也能让她们一无所有。所以舒儿要好好听朕的话,不要让朕生气罚你。”
  “舒儿这么聪明可爱,皇上哥哥怎么舍得罚舒儿。”
  宋敏舒瘪了瘪嘴,偷偷瞟了几眼一脸严肃的郑源徵,走到郑源徵身边,爬到他腿上坐好,双手勾住郑源徵的脖子,“吧唧”一口亲在郑源徵脸上。
  “皇上哥哥不要伤心,舒儿会一直陪着你。”
  可怜的郑源徵第一次被女孩抱被女孩亲,一时怔住,身体僵直,不能动弹,就听到刘潜一声大笑。
  “皇上,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贵妃这个徒弟,刘潜收定了。”
  “闭嘴。”
  郑源徵狠狠瞪了一眼大笑不止的刘潜,恼怒地看着宋敏舒,对上一双无辜的眼,他尴尬地偏过头。
  “以前舒儿不舒服的时候,娘就会抱着舒儿亲亲,舒儿就不那么难受了。舒儿小,抱不动皇上哥哥,只能让皇上哥哥抱着亲亲,皇上哥哥不喜欢吗?”
  宋敏舒承认,郑源徵的威胁让她不爽了,才会有她突袭的一幕,没想到有意外的收获。原本看似温柔实则冷酷的小皇帝,竟与一般的小孩一样闹别扭,对比将来坐拥无数美人的皇帝,现在的郑源徵实在是太可爱了。
  “娘娘,皇上是太欢喜了,喜到不知所措。”
  “闭嘴(讨厌)。”
  二人一同出口,刘潜又是哈哈一笑。
  “我和皇上哥哥说话,刘太医不许笑。”
  说罢,宋敏舒从郑源徵腿上下来,向随缘伸开双手。随缘蹲下抱起宋敏舒,走到刘潜跟前。
  “贵妃可是有话要对臣说。”
  “你长得太高了,抬头和你说话太费劲,这样好多了。”
  平视,无需仰视,不会轻视,谈条件最合适不过。
  “我和你学医,你能将那天那套银针送我吗?”
  刘潜微微挑眉,剩下半个音节卡在喉中,没能发出声来,只见宋敏舒一本严肃地说。
  “不送就不学。”
  这世道,人心不古。刘潜暗叹,换一个人,便是日日跪在他面前,他也绝不会松口收徒,可他偏要收她为徒不可。他这一派传下的银针,难不成真要落在这个装了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宋贵妃手上?
  “刘潜”
  “娘娘是臣唯一的弟子,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自是传给臣的弟子,皇上多虑了。”
  因刘潜的妥协,宋敏舒同意拜刘潜为师。当晚,随香在屏退一干人等,打散宋敏舒的头发,轻轻梳理着那头乌黑的秀发。
  “娘娘可知今日皇后和武王甘愿受罚,于婕妤连降两等,却不敢多说一句的原因吗?”
  作者有话要说:试了差不多一个礼拜,还是决定将更新时间定在没完的19点。




☆、第15章 安排

  随香的话固然让人好奇,更让宋敏舒感兴趣的是,做事一向规矩稳妥的随香今日居然主动向她提及皇后武王受罚,于婕妤降等的原因。随香随缘是杨氏□给她的人,见识过随香随缘二人治理云阳宫的手段,宋敏舒早已心生佩服,想不到她还是低估了二人的能力,也小看了杨氏的手段。作为东启唯一一个没有妾室的大将军正妻,杨氏的贤名能传遍京城,本身就不可小觑。
  可惜作为杨氏的女儿,宋敏舒并没有继承到杨氏的聪明,原本她只求在杨氏的羽翼下过上悠闲的小日子就心满意足了,可惜圣旨突袭,她不得不入宫为妃,卷入后宫这场大戏中。既入皇宫就没有了退路,宋敏舒不求冲冠后宫,既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也没有惊才绝艳的智慧,最重要的是没有野心,她只求有个地方能供她悠闲度日,横竖朝中有亲爹顶着,后宫有亲娘看着,她何愁没有好日子过。
  无奈总有那么一些人看不惯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使出一些不入流的手段百般折腾,差点将她的小命折腾没了。随香之所以会主动提及这些事,恐怕是担心她无法应对宫中的阴谋阳谋,借此机会向她传授应对绝招。难道她临阵对敌能力真有那么差劲?
  宋敏舒纠结了,其实她真不愿动脑子,有人给她安排生活,好好享受就是,何必费心思钻营,死脑细胞,让她懒死算了。
  想着想着,又是一阵倦意来袭。宋敏舒眯着眼睛,心想,中毒这种狗血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她身上,差点要了她性命不说,这极易疲倦的后遗症一显,她是不是可以借养病的机会做一个懒人。
  随香说完等着宋敏舒回话,将要说的话在心里琢磨了一遍,始终不见宋敏舒有所反应,低头一看,只见明显不知神游到何方的宋敏舒眼睛微眯,一副倦极入睡的模样。
  “娘娘,奴婢的话不长,娘娘听奴婢说完再睡可好。”
  随香无奈,轻轻推了推昏昏欲睡的宋敏舒,放下手中的木梳,蹲在宋敏舒跟前。
  “你说,我听着重生之大地主传奇全文阅读。”
  “娘娘以为于婕妤平日如何。”
  “很精致,会讨好的一个人。”
  “按理说这样一个惯会讨好的人被武王冲撞后,首要做的是避嫌。且不说身为皇妃,在宫中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以于婕妤的性子,绝不该如同市井泼妇一般与武王厮打一起。”
  “可他们确实当众厮打,身边服侍的人也跟着打了起来,如果不是皇后阻止 ”
  宋敏舒看了随香一眼,见随香眼中精光闪烁,点了点头。
  “翠微湖在皇宫西面,皇后从慈安宫回东面的坤和宫,为何要绕远道去西面的翠微湖,除非她早就知道,翠微湖边有一场好戏等着她。”
  微风吹进寝殿,轻纱随风飘舞,烛火一闪一闪,光影下,随香的脸隐在灯影里,晦暗不明。
  “表面上皇后也受到皇上的责罚,毕竟一国之母连后宫纠纷也管不好,是对皇后能力的否定,赤
  果果地打脸。实则收获了人心,而这个人正是武王。”
  宋敏舒想起白日里,武王那张稚嫩的小脸上对于婕妤的敌视和皇后的感激,心下明了。
  “皇位之所以由现在的皇上继承有三个理由。先帝驾崩,诸王动乱,皇子夺位,大皇子四皇子死于二皇子三皇子之手,相国联合大将军血洗宫廷,破二皇子三皇子弑君夺位的局,有能力争夺皇位的皇子下位,此为其一;皇子夺位后,先皇之子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三人,而五皇子天生眼疾,能问鼎皇位的只剩还是七皇子的当今皇上与八皇子,七皇子与八皇子母妃同为先帝美人,而七皇子年长一岁,是以大将军属意七皇子继位,此为其二。朝中动乱平息,元气大伤,太后与相国不愿与大将军在拥护新帝之事上起争端,最主要的是,七皇子身后没有母族的支持,而八皇子身后的何氏一门虽比不上京城权归,一旦新帝登基,何氏一门必将水涨床高,将来势必妨碍张氏利益,太后和相国遂同意拥立七皇子为新皇,此为其三。”
  “你的意思是今日的事,是一场有预谋已久的戏。”
  “娘娘说对了。皇上并非太后和相国所想的庸才,虽无母族支持,却不是个任人拿捏的主。大将军忠于皇上,太后和相国忌讳大将军,这才有今日拉拢武王的一场戏。”
  卸去平日的温顺恭敬,烛光下的随香棱角分明,如果不是日日对着随香,熟悉她身上的味道,宋敏舒会以为随香换了一个人。
  “于婕妤为什么会对武王拳脚相加。”
  “娘娘可知,于婕妤为何会出现在翠微湖。”
  “你在于婕妤身边安排了人。”
  “于婕妤身边确实有奴婢的人,可奴婢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让武王和于婕妤起冲突。能够让武王恰好撞上在翠微湖边练舞的于婕妤,那人必先知道,武王今日会经过翠微湖,也能肯定于婕妤会在那个时间在翠微湖练舞。据奴婢所知,太后今日微恙,武王得到消息,进宫给太后请安,特献上五百年份的人参。于婕妤选在紧挨御花园的翠微湖边练舞,乃是费了一番心思,从伺候皇上的小太监口中套出来的。”
  “于婕妤遭人算计,是被人下了药。”
  “没有,宫中虽有禁药,一向谨慎的于婕妤不会连这点见识也没有。于婕妤身边服侍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没有人背叛她。于婕妤喜好熏香,尤其喜欢香味清新恬淡,余韵悠长的雪烟染,只不过有人在雪烟染香料中添了一味无色无味的红础。红础一旦遇上绿萼便会使人情绪激动易暴躁,而武王的朝服恰恰出自宫中。今日,武王从西华门入宫,经人牵引走到翠微湖边,正好遇到湖边练舞的于婕妤,应是遭人推了一把,恰恰扑向旋转中的于婕妤混沌掘途。”
  “虽说药能迷人心智,也没有这么快见效的。于婕妤身边的宫人不拦着于婕妤和武王,反而与武王的人动手,太不合理。一宫之主和王爷犯错,最多禁足闭门思过,宫人犯错可是要丢脑袋的。”
  随香欣然一笑,纤细的手指捏着一根针,宋敏舒只觉有耳边有什么划过,只见身后的烛火突然熄灭,随香手中的针不见踪影。
  “随香,你会武功吗?你是不是能飞檐走壁,轻轻一跃跨过高高的宫墙,一挥手能击退一群人。”
  上一世,轻功武学被电影渲染得神乎其神,纵然神经大条如宋敏舒也对那种传说中飞檐走壁的本事有着浓浓的好奇心,所以随香这一手功夫使出,真真叫宋敏舒看直了眼。
  “奴婢对武学有所涉猎,知道一个人武艺高强,借助外力翻越高墙,在屋檐上疾走,绝非难事,却没有娘娘说的那样一挥手能退敌一片的本事。奴婢自小使针,如这般熄灭一根烛火,不难。必要时,以银针刺穴,也能挡住一两人。”
  没有传说中的轻功和神乎其神的武技,宋敏舒有一点小失望,只是随香这一手使针的本事,委实叫她开了眼,也更加佩服杨氏的筹谋。这个时代有地位的女子,注定活在后宅中,若没有一定的心机,又遇上品行不良的夫君,这一辈子算毁了。宋敏舒相信,若没有那道圣旨的干扰,将来杨氏必定会为她选一个品行俱佳的夫君,然后再□几个得力的丫鬟,毕竟那时随香随缘年龄大了,总要指人。可她没想到的是,杨氏走的每一步竟如此谨慎,纵然后宅清明如宋府,贴身伺候她的随香随缘,除了必须懂得的心机,还需练就武技。那个她对了五年的温柔娘亲,心思之细腻,谋略之深,除了敬仰,宋敏舒更多的是庆幸。有时候穿越选娘选得好,也是一种福利。有娘如此彪悍,她只管安心享受即可。
  “随缘的本事是什么。”
  “娘娘日后可以亲自问随缘。娘娘可知,奴婢刚才为何要使这一手。”
  “不是为了让我安心难道于婕妤身边的宫人被人动了手脚。”
  “不错,以银针刺穴加上红础和绿萼药性催动,情绪暴动的宫人见于婕妤被欺辱,便有了动手的理由,这人一旦冲动起来,很容易不管不顾。而于婕妤能挣脱宫人冲进云阳宫,没有药性催动与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要拿下一个发疯的娘娘,只需皇后一句话。”
  “今日动手的宫人全都没了吗 ”
  随香点了点头,静静地看着宋敏舒,仿佛要看透她的心思。
  “今后我会好好和刘太医学医,今日倦了,歇息吧。”
  “奴婢伺候娘娘。”
  对于宋敏舒的承诺,随香很满意。随香并未将事情的牵扯全部说出口,只要宋敏舒能明白,在后宫中能躲过明枪,也有无数暗箭难防,她的目的就达到了。纵然夫人手段通天,这层层宫墙的阻隔,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从宋敏舒成为五岁贵妃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以后的路不会平坦。皇上小小年纪,杀伐果断之气已显,只从于婕妤哭哭啼啼闯进云阳宫一刻,就看出了端倪,绝不简
  单。
  且不说慈安宫的那位,皇后为了招揽武王,甘愿受不堪为一国之母的责问,心性能忍绝非泛泛之辈。于婕妤在药性消退后能安然接受处罚,何尝是一盏省油的灯。只有她的娘娘,成日里懵懵懂懂,便是向皇上取巧卖乖也是为了安于享受,这究竟是福还是其他
  作者有话要说:药名是我胡诌的,请无视,上榜了,终于有评了,开心中。
  这几日晚上码字,几乎挣不开眼睛,还是保证了每日一更,日更的小幽很勤奋的,亲表要霸王我。




☆、第16章 魔障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宫人捧着御膳鱼贯而入,郑源徵用了几箸便不再食用,秦安示意宫人撤下御膳。随着宫人的离开,殿内只剩下郑源徵和秦安二人,烛火时不时发出呲呲的声响,偌大个紫宸殿显得格外安静。
  郑源徵将殿内的烛火依次挑灭,随着一半的烛火熄灭,紫宸殿不再明亮。秦安看不清隐在昏暗中郑源徵的脸,跟随先帝二十年,对帝王的心思,他自有一套揣摩办法,这也是他在先帝驾崩后还能稳站在新帝身边的原因之一。幼帝登基,众人都以为新帝是个好拿捏的主,只有他知道,新帝自五岁刘美人去世后,这四年里的成长。新帝以九岁之龄挑起一国重担,朝中有张相把持,后宫有太后掌控,皇家的人再早熟,没有母族支持,孤身与太后张相对抗,新帝的每一步走得十分不易。
  现下太后和张相的势力太大,初登大宝,新帝不宜与太后张相正面相抗,徐徐图之方为上策,可新帝反其道而行之,秦安无法理解新帝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