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天下是劳资的! 作者:小酱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07正文完结)-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脉之间的亲情总是那么奇妙,我对上他的视线,他带着些胡渣的下巴微微拉上,像是带着重逢的喜悦,他笑着弯下了腰大声的喊着:“臣,拜见长公主。”

    明明是甥舅,然而此刻的他却要跪拜着对我行礼,帝王家的规矩永远就像一条看不见的铁锁,生生的要锁断世人骨子里的那份亲情,只留下了框框条条的规矩,像大山一样压在皇室中人的身上。

    可是,在我眼中,他仍然是我儿时所见的那个俊朗大汉,在母后的身侧将我高高举向天空,大声的笑着说:“快叫舅舅啊!宸安!怎么不叫舅舅?!”

    那时的他爽朗的连我是个哑巴也不知道。

    我同样微微勾着嘴角回应他,眼里流露的是止不住的欣喜之情。

    他意会了我的神色,转过身子,对着赵宁佑身侧的青太后行礼。

    宋圭的神色微微眯起,他仰着头细细打量着面前的秦将军,似乎,六年前在京中他们之间引发的斗争还浮现在眼前。

    秦家也就是那个时候被宋狐狸设计,被罢黜了京中武将的身份,被迫去了三河之地。

    秦家儿郎皆是铮铮铁骨,京中没了这一类死倔又认死理的忠心武将,宋圭玩弄权谋更是耍得一手好戏,不过堪堪数年,便笼络了京中大数朝臣。

    然而,有失必有得,宋圭怎么也想不到,当初设计的这一手却是大大的错招,南下三河之地虽然接近中原边境,可往北之处到处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江南的百姓感其我赵家当年的牺牲,上了年纪的老人皆皆记得当年俊秀英勇的赵家儿郎身旁,有一位玲珑剔透、才学惊艳又不是英气的女军师。

    我母后的名声在江南之地极是好的,连带着秦家众人在三河贫瘠之地的日子也极其舒服。

    宋圭再怎么也想不到,秦家人怎么会守着三河之地按兵不动呢,舅舅和外公早就在那片穷乡僻壤中招兵买马偷偷的将江南的兵权紧紧握在手中。

    母亲一向不忌讳在我面前的阅读同秦家来往的私密信,相反的,她总是将它们摊开了要求我一一细看。

    她将我搂在她的怀中,清淡的熏香仿佛穿越了时光,又萦绕在我的鼻息间,令我想起了那段温柔的岁月。

    她将我楼的紧紧的,指着书信上的不是遒劲的行楷不厌其烦的给我解释着。

    甚至就连父皇书房中中原之境的地图,她总爱瘫在我的面前,让我用手在地图上画出中原之地的边境,对我中原虎视眈眈的外族之人,她总要让我一遍又一遍的念给她听,要让我深深的记得,这些都是窥视中原的恶狼,更是赵家今后要铲除的对象。

    寝宫里兵权之道的书籍还带着历史的尘霜,她总是在我的面前,一本一本怜爱的抚过它们。

    我知道每每她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总是痛心的。

    因为,赵宸穆从来不爱这些。

    母后从她出生之年一直囤积的珍贵财宝,赵宸穆从来都是视为粪土。

    他不爱兵权杀生,只爱风花雪月,不想懂民生大义,只想窝在父皇和母后建筑的温室中尽享一个太子的繁荣。

    秦家有女秦素,才学天赋不失儿郎,而这一身立战场能喝退千军万马,处朝堂能牵制奸臣势力的本领却无人能够传承。

    赵宸穆不肯学。

    我想传承下去却无奈是个女儿身,然而,母后却是极其心疼我碰触这些东西的,她总是说慧极必伤,我的宸安不要步娘的后尘,万般聪明又如何,到头来却依旧锁在深宫中自怜自艾。

    “我的宸安这辈子只要平平安安,荣华一生就够了。”

    已经快晦暗的记忆中,她摸着我的头,将我的侧脸轻轻的靠在她柔软的胸膛上,轻轻的说。

 第23章 深井冰口口二三(双更1/2)

    “我的宸安这辈子只要平平安安,荣华一生就够了。”

    已经快晦暗的记忆中,她摸着我的头,将我的侧脸轻轻的靠在她柔软的胸膛上,轻轻的说。

    等思绪消散,又一拨将领前来觐见新帝。

    我扫过眼去,这次进来的正是当日去灵云寺时,在路上碰见的庞姓武将。

    身材魁梧极其健壮的庞武官,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穿戴盔甲的士兵,手里捧着一个状匣盒。

    庞姓武官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嘴巴张合,脸上的胡须也跟着动作颤动,声音洪亮而不失力道,“虎营千总庞啸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虎营千总不过是个正六品武官,照理,只有五品以上的官职才能进京觐见,我正蹙着眉头,那边宋圭一脸傲色的开口,

    “这位庞大人可是不知京中的规矩?五品以下的外放武官除非皇上召见,私自进京可是死罪!”

    宋圭一声落下,宋家的党羽纷纷举起了芴板大声道:“宋太师所言即是,这位庞大人此行实在不合规矩,还请皇上定罪!”

    哼!这讨伐声真是整齐!可是偏偏宋圭想做什么,劳资就想跟他对着干!如今赵宁佑已经铁板铮铮的坐上了龙椅,此时不开战更待何时?

    我端正着身子侧过来糯声开口,“也许是宁佑召见的呢?”

    众人委实没有料到我会开口,宋圭却别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长公主不了解赵国国律,这位庞大人乃是边关重守之地的千总,即使是皇帝召见,也是要同大臣商定后才能发出召帖!”

    我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心中却是冷笑连连,跟我谈赵国国律,我自幼熟读有关赵家一切的文书,这国律倒背如流更是不在话下,这番话委实是在利用登基之前赵宁佑还是皇子的漏洞,真是奸诈!

    然而,跪在地上的庞千总对上赵宁佑,开口出了声,“臣并非擅离职守,乃是西北边关近日不稳,鹿山一带的雪山口胡人频频突击,臣等来不及报上战况,便同匈奴人在鹿山打上了一仗,险险获胜,又逢新皇登基,此番特地送来胡人小贼的首领恭贺陛下!

    “打开!”庞千总对着身后大喝了一声,随从的两个士兵“啪”的一声,顿时,手上的方正盒子掀开,黑色的内盒里赫然是一个人头。

    凌乱带有污渍的头发披在乌青的脸的两侧,一双怒瞪着眼睛似乎死不瞑目,脖颈处的刀口不平齐,可能是一刀毙命,鲜红的血涌出迸溅的满脸都是红点,而刀口出的窟窿早就漆黑腐烂,整张脸浮肿的可怕,连瞪着的双眼也泛肿青黑。

    士兵又上前走了几步,将盒子的东西让在场所有的朝臣都看的一清二楚。

    殿中的朝臣见这死物靠近,个个吓得纷纷往后退缩了一步。

    我看着他们惊恐的表情,心中怒骂,真是没用的废物!这点东西都怕,还有什么胆量守着我赵家的江山!

    赵宁佑细看了被呈上的盒子,出声问道:“这是谁的首级?!”

    庞千总朗声道:“回禀皇上,这贼人正是乌维单于的弟弟左贤王。”

    他的话掷地有声,一下子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乌维老贼正是西北边境外匈奴族的首领,他是乌克单于的后代。

    当年乌克老贼带着他那骁勇善战的兵马肆虐进攻中原,前朝的小皇帝就是被乌克亲手斩杀,血在这华美的宫殿里留了一地,他们嚣张而毒辣的做法,令京城那些处于温柔乡中不可自拔的朝臣们至今闻风丧胆。

    匈奴乌家即使已经被我赵家的儿郎赶回了西北山地,他们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头颅因为腐烂而散发着腥臭的味道,众臣皆抬袖口捂着口鼻。

    我却在心中暗暗喝彩,杀的好!这才是我赵家臣子该有的风采,英勇无惧,立誓杀光这些窥视我中原的国土的毒狼!

    赵宁佑很快开了口,“庞千总护国有功,虽然没有诏令而私自进京,但这份礼物朕着实欢喜,赵氏将领皆为血汗儿郎,匈奴贼人胆大狂妄,今日特封庞千总为正四品虎营守尉!望庞守尉今后能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赵宁佑的话语刚落下,庞啸面色不变,恭敬的伏地叩首,“谢主隆恩!”

    在场的大臣无人异议,武将这全身肃杀的气息令他们陌生,他们擅长的是阴柔战术,不费一刀一兵,百般阴谋用尽,杀人于无形之中,然后这等带着热血的嗜血杀戮压制了他们,众人皆望着身旁的史官提笔飞快记录,默不作声。

    上来的官员一拨来了一拨,轮番觐见,直到午时,这场大礼才算真正落幕,而今后,赵宁佑就该像一个真正的帝王一样肩负起兴隆赵氏的重担。

    我静静的坐在大殿上,是的,午时的太阳已经爬至正玄门的上方,抬起头,便能望见正南方得艳阳刺目明亮,对上那轮烈阳,炫目的光令周围的一切都模糊成了一片空洞的白色。

    赵宸穆,看吧,你的儿子比你优秀,你这么废物,可你的儿子刚柔并济,是非分明,赏罚有度。

    赵宁佑下了龙椅,站到了大殿中央,对上了从殿口倾泻而下的刺目光辉,头冠上的玉冕熠熠闪光,宛如一尊耀眼的神邸。

    赵宁佑,他一定能再次光复我赵家的兴盛的,一定会的!

    下了朝,宫人簇拥着我将我送出正大光明殿,赵宁佑立在我的身旁,看着我疲惫的神色道:“姑姑可是累了?”

    我摇了摇头,抬起头郑重其事的对着他道:“姑姑不累,以后皇上要累了!”

    赵宁佑登了基,以后便只能尊称他为皇上了。

    然而,赵宁佑却对我的话有些不满,“天下人称我为皇上,可是姑姑却不必的!”

    我仰着脸,笑着对他道:“宁佑对姑姑真好!”可是,笑意却未深入眼底。

    习惯了虚情假意,我都快不知道除了这十三年的回忆,我还有真心可言,所有的一切和人,都抵不上我赵家的江山重要。

    江山在,我在,江山亡,我要将亲手将它夺回来!

    宫人继续簇拥着我回宝华殿,然后在半路的时候,我下意识的蜷了手,摸了摸自己的下摆。

    然后意料之中的触感没有出现,我又摸了摸,最终低下了头,腰间玉带上的小荷包早就不见了踪影。

    我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不妙。

    这锦囊袋我一直放置在身上,里面装的是母后交给我的钥匙,用来打开她此生所有的财产和珍宝装成的十个垄箱。

    我眉头蹙起,虽然钥匙丢了,宝箱依旧能打开,但是这毕竟是母亲留给我的东西,一定是落在了刚刚的正大光明殿上。

    见我不动,身旁的婢女停住了脚步,细声询问:“长公主怎么了?”

    我敛了神色,对着她们道:“我有东西落在殿内了,我要回头找找,你们不要跟着我!”

    说着,我迈着腿往正大光明殿上走去,身后的宫婢还在呼唤我,我不理睬她们,将脚步走得更快了。

    散了朝,正殿早就没有人了,我走在空荡荡的殿内,低头细细循着那个兰色锦囊的身影,然而转了一圈什么也没有找到,我失望的走出了殿外,在殿内打扫的小太监眼尖看见了我,热情的凑到我的身边,弯着腰恭敬的问道:“长公主找些什么?奴才帮你找?!”

    我失落的像他比划着锦囊袋子的颜色和形状,小太监点了点头,便身手麻利的退了下去。

    我孤零零的走出了殿外,忽然在广场的一角看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我悄悄的猫着身子走了过去,躲在在他们的视线死角处。朱红色的墙身挡住了我瘦小的身影,我小心翼翼的偏过头,屏退了他们身边的侍从,青太后正同赵宁佑说着什么。

    我好奇的将耳朵凑了过去,正好听见青太后的声音。

    “庞啸是你召见进宫的?!”青太后失去了往日的温文尔雅,有些失态的质问着赵宁佑。

    赵宁佑背对着我,他的神色我看不清楚,只听见他极其简单的“嗯”了一声。

    青太后显然脸色不快,她甚至尖着声音道:“宁佑,你这是什么意思?!”

    “庞大人护国有功,我召见他进京赏赐有何过错,母亲为何这么激动?”赵宁佑语调不平不缓的回复着她。

    “你明明知道——”青太后的话还没有说话,赵宁佑忽然低沉出声,打断了她的话语,“我知道什么?我只知道驻守鹿山的将领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他们以血肉之躯守着帝都的太平盛世,死在战场中却无人可知,朕当了皇帝,绝对不会亏待这些用生命保家卫国的武将!”

    赵宁佑的声音有些激动,他这番激烈的言语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印象中,赵宁佑就像一潭平静的湖水,清幽透彻,而在此刻却仿佛被巨石扔掷了般,炸开了千层浪花。

 第24章 深井冰口口二四(双更2/2)

    赵宁佑的声音有些激动,他这番激烈的言语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印象中,赵宁佑就像一潭平静的湖水,清幽透彻,而在此刻却仿佛被巨石扔掷了般,炸开了千层浪花。

    我将身子蜷在宫墙的角落里,慢慢倾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眯着眼睛瞧着头顶悬挂的精致宫灯,口中下意识的呢喃,“庞啸!”

    青太后忽然垂下了手,她有些挫败的看着赵宁佑,“宁佑,这江山来之不易,你不要忘记了如今自己皇帝的身份。”

    赵宁佑并没有回答她,只是反问了一句,“娘,你可知今日是什么日子?”

    瞬间,青太后的脸色剧变,气息不稳的扶着墙对着赵宁佑瞪大了眼睛。

    我将扒着宫墙的五指收回,从檐角投射下来的阴影遮住了我的脸色,我弓着身子悄悄的往后退,心中却充满了好奇。

    青贵妃同那个庞守尉定是认识的,也许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啧啧啧,黑暗中,我嘲笑般勾起了嘴角,原来我大哥一直深爱的女人也不过如此。我暗想我大哥可知道季青茹同别人的恩怨纠葛,若是知道,还会不会爱着这般痴狂?!

    定是不会,我大哥那种有精神洁癖的人,连带着血腥气味的皇位宝座都不能容忍,更何况是一个跟他人还有过往的女人呢?!

    事实上,他的情爱,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廉价和可笑。

    一路沉思,我悄悄的回到了正大光明殿门口,刚抬起脸,便看见刚刚的小太监喜笑颜开的凑了上来,献宝似的捧着手中的东西对我道:“长公主刚刚可是在找这个?”

    我低下头,眼睛一亮,伸出手拿过来,正是我时常佩戴的小锦囊,打开了一看,里面的钥匙还在,正同一些小金豆子们躺在一起。

    我想着以后可不能这么马虎大意了,一边从小袋子里掏出了一小粒金豆子赏给正在翘首以盼的小太监。

    小太监接过,连连跪谢,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菊花。

    午时的艳阳热烈的照射在我的全身,小太监跑开后,我立在正殿的门口,偏过头望着大殿背后赵宁佑和青太后的方向,攥紧了手中的锦囊袋。

    走到宝华殿的门口时,远远看见阿桃站在殿口的藤萝架子下揣着手翘首以盼,一瞧见我的身影,她急忙小跑过来,解开我身上厚重的礼服,轻声询问我:“公主累不累,饿不饿?阿碧已经在准备膳食了。”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锦帕擦拭着我额头的吸汗。

    阿桃顺手将我的宫服挽起递给了身旁跟着我们的小宫婢,然后从袖口出滑落了一个青色的东西。

    “咦?这是什么?”阿桃好奇的将它捡起来。

    我抬起手,定睛看了一眼,阿桃手中的物品正是赵宁佑的帕子。

    “收起来吧!”我扫了一眼,吩咐道。

    阿桃应了声,将它理顺了放在宫服上,跟着我进了殿内。跨过朱红色的门槛,一见圆桌上放置了一堆各式各样的小玩意,见我微微蹙起了眉头,阿桃这才弯腰对我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刚刚大总管派了寿公公送来的,说是宋大人家的一位公子准备的,用来给长公主赔罪用的,奴婢也不知是哪位公子,便擅自收了,等公主回来定夺!”

    我走了过去,随意拨弄了拨弄,朱红色海棠花雕纹的桐木盒子里装的是一套涂着七种色彩仕女陶俑,个个穿着艳丽的襦裙,发髻高隆,神态恭敬。旁边还有一套陶俑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

    除此之外,便是一面清晰度极其高的圆形铜镜,背面缠绕着海棠花枝的纹路,最中间镶嵌了一颗橘色的鹌鹑蛋般大小的宝石,手柄处的青铜的凹槽间嵌着一颗颗圆形的小珍珠,手掌般大的铜镜被放在一个褐色的铁木匣中,倒是精致。

    而另一个盒子里装的是些漂亮的透明色瓶子,各种颜色都有,粉色的,蓝色的,凑近了细细闻,里面的透明液体还散发着一股幽幽的暗香。

    我抚弄着这些小玩意,心中想着宋凡成倒是有心。

    可再心的又有什么用,宋家的人,这辈子注定只能跟他们死磕到底。

    看着阿桃和阿碧在一旁瞧着,眼睛发亮,我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