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情,问长问短的,爸爸妈妈让我叫他们叔叔阿姨,我就叫了,然后爸爸妈妈叫我回自己的房间。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形,更记得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在心里,不知怎的,莫名其妙地就想到了你,进而想到了外面那两个人,一定就是你“外星球”的爸爸妈妈。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那时只有10岁的我,长了一个心眼,偷听了他们的谈话以证明自己心中一直以来,对你的“外星球”的种种遐想。
我永远记得那天他们谈话的内容,其实我也只是偷听了一点而已。他们谈到此次前来是想看看你的时候,我差点叫出来。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反应还真是蛮激烈的,就像是他们这么一看你,你就会一下子消失了似的。那时我的心跳得很快,快得就像是要爆炸了似的。后来我被爸爸发现了,再后来,那晚我去问爸爸妈妈关于你来到这个家的一切。他们起先不肯告诉我,但迫于我的又哭又闹,他们才跟我说,你的爸爸妈妈是因为养不起你才把你送到我们家抚养的。那个时候的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有偿”抚养,就那么天真地相信爸爸妈妈所说的关于你凄楚身世的简单叙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自己特对不起你,不应该总跟你做对,对你发脾气。后来,我们的关系就潜移默化地慢慢好转了。
再后来,我们不再只是单纯的小孩子的某一天,也就是你离家出走的某一天,你的爸爸妈妈又出现在我面前了,我心里竟然产生了一个我从来都没有过的念头。那天他们从我家出来,我跟在他们的后面,直到他们发现了我,我才将我的疑问向他们和盘托出。那语气,或多或少是一种质问的猜疑:你们根本不是夏天的爸爸妈妈!当时这句话,我清楚地记得说得非常响亮,响亮到路边的行人都向我们的方向侧目。他们明显一惊,接着你的妈妈笑着问我:夏天应该叫你姐姐还是妹妹呢?你们根本就不是他的爸爸妈妈!我依然响亮地喊着那句话。他们先是互看了一眼,然后你的爸爸蹲在我的面前,笑着说:你的爸爸妈妈告诉你关于夏天的一切了?我摇头。那你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夏天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是夏天的爸爸妈妈,就不会把自己的儿子送给别人家抚养了。他们震住了。他们又相互看了一眼,冲我很不自然地笑笑,转身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了。很奇怪的是,我竟然没有追他们。
后来你离家出走回来,甚至是以后我都没有向你提及过那两次看到你爸爸妈妈的事情。之后,我就没有再见到他们,但心里那个“你们不是夏天的爸爸妈妈”的想法,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我的心里。直到两个月前,我回家,在我父母的猝不及防中,再一次向他们询问有关你来到这个家的一切时,我才知道了有关你身世的种种。
那天,我们很平静地谈了一次关于你的话题。
当我再一次说出心中那一直以来的想法时,他们点点头。原来,你不是那两个人的亲生儿子。他们在你刚出生的8个月,从外村的一对夫妇手中“有偿”领养了你。那时他们特需要一个男孩儿来传宗接代,又苦于生了4个女儿,你所谓的妈妈就不能生孩子了,而且他们也无法再承担“计划生育”的罚款了,进而想到了要“有偿”领养一个男孩儿。再后来,你5岁时村子里发生了许多事情,再加上有一天,你所谓的母亲竟然奇迹般地怀了身孕,你人生的重大转折就是在那个时候以胎儿的形态成型了。
如果说,你离开那个家,是他们为了自己而做出的抉择的话,那么你到来我们家,则是我的父母因为他们死去的儿子的另一次“重生”而势必要做的一件事情。
在这里,我不想因为我对你的一次生命的坦白而使你的心中蒙上一层无法磨灭的阴影。甚至我都想过,以这样一种方式揭露你真实身世的后果,有可能以你离开这个你生活了13年已久的家而告终。这是悲剧我不想看到,可我又不能不这样残忍地向你讲出真相。
其实在他们心中,一直以来都对你抱有很深的愧疚。他们早先对你来到这个家,只是出于无法忘却失去亲生儿子的痛苦,而需要以儿子的“重生”方式使他们心中的痛苦慢慢消融。于是,那时的你,就以这种方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当与你共同生活了10年后的一天,当他们愈渐发觉你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已不再是曾经儿子影子的时候,你的样子,在他们心中一下子就变得具体了。
我是他们惟一的女儿,每当我看到他们因对你的愧疚而郁郁寡欢的时候,我的心就特别难受。我知道,对于你的存在问题,一直以来,他们都受一种很强的伦理情愫的制约,这是他们长久堆积在心中的一块心病。每当你成长一岁,他们对你的那份愧疚就会加深一些。他们也想过,这是迟早要让你知道的事情,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勇气向你说出关于你身世以及你来到这个家后,你在他们心中的样子。他们想将这个永久的秘密埋藏在心底,但是对你的愧疚却让他们越来越痛苦。
在他们心中,你的存在一直都是他们死去儿子的“重生”。就这一点而言,我敢说,当你知道以后,心里是何等的难受焦灼,可你又必须得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那么就让我自私一些,为了减轻父母心中一直以来因对你的愧疚而产生的压力,我决定要以信的方式,用我的笔向你郑重其事地道出。
不管你看过这封信,对我们一家人有多么的痛恨都没有关系,但请你一定要相信,我们是爱你的,并且将永远爱下去。
冬天:杜晓虹
12月19日
第三章 是情敌;还是朋友 是情敌;还是朋友?(4)
说实话,当我看完那封在思想上会让人沉甸甸的信以后,好像并没有太多感情上的激烈变化。我的心态出奇地平静,似乎轻而易举地就允许自己接受这个不知该如何言说的,也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双重身份”。只是静静地待着,转眼一天就过去了。
这封被冬天写成是“早已经慢慢消融的愧疚”的信,我只看了一遍就团成一团烧毁了。我甚至没有经历像她所说的那种难受焦灼的痛苦阶段就已然进入了无可奈何的淡然阶段。而事实上,我又能怎样去看待或处理这件事情呢?那个时候,我看完信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感受,甚至根本就没把它当成一回事。我不知道这一表现,如果要是让冬天和她的父母知道了,会怎样?会因我的淡然而更加的愧疚,还是会因为我的淡然而一下子放下了心中沉积了10年已久的那种痛?怎么说都好吧,我不想去管了。
其实那时,真的,我真的只想知道,冬天对我的爱,到底存不存在,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其余的,比如身世身份之类的无关痛痒的东西跟我没有一点关系。于是接到信的第二天,我去找冬天。她看到我的反应很吃惊。我满不在乎地跟她说:“没什么好吃惊的,反正都一路走来了,还在乎那么多干吗?在乎了,又能怎样?只会给自己图增痛苦而已。不值得。”她看着我,久久的沉思,默默的凝视,总之没有再说些什么。于是直到快放寒假了,我们谁都不再提及这件事情了,好像这件事情,就这样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似的过去了。也许这是件好事,至少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有恃无恐的好事。谁知道呢?也许吧。
大学第一学期的考试顺利结束,大学生们都满心欢喜地准备回家过年,可我却另有打算。
冬天考完试就张罗着要回家过年,她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说过年不回去了。她怔怔地看着我。我忙解释:“你不要胡思乱想,我不回家过年,是因为我和俞姚在假期里找到了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是替一家杂志社赶一篇春假旅游方面的游记稿子。过些日子,我和俞姚得去一趟北京那边的杂志社,领了任务,立马就要启程了。”
她还是将信将疑,认为我这样做是因为那封信的缘故。我就让身边的俞姚跟她说。俞姚也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跟她讲了,她还是半信半疑地说:“你嘴上说不在意,可你心里却很在意。”
“你看你,尽瞎想,哪有的事儿。”
“那你对天发誓。”她旁若无人地对我不依不饶。
“发什么誓?”
“说你不会生我父母的气。”
“你看你,唉,女孩子就是麻烦。我都说了,我是想锻炼一下自己在社会上的应变能力。再说了,他们都把我养那么大了,就算是心里再怪他们,那我还能对他们怎么样啊?在心里,我早已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嘛。”
“可我就想让你对天发誓!我总觉得你心里不是那样想的。”
“好了好了,我发誓,以我对你的爱发誓行了吧……”我说这话的时候,用眼睛瞄了一眼俞姚。他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在那整理东西。
说起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是紫缘帮我们找到的。我跟她说,我和俞姚很想在这次寒假里打工锻炼一下,然后她就放在心上了。没一个星期,她问我希望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我一听有戏,告诉她最好是编辑之类的工作,她当即就给我了一家北京做旅游类杂志的电话,说人家可能要你们的文章以作考核。我高兴极了,第二天,就给杂志社打了电话,然后把我和俞姚最得意的小说稿子以电话传真的方式传了过去,再加上紫缘的关系,两天后,杂志社就给我们回信了。再一次电话联系后,基本上事情就定了下来。我们这次是跟一组记者去外地进行旅游方面的采稿,任务很急,也很重要,由于杂志社人手紧缺,再加上我和俞姚的文章也很有力道,特别是再有紫缘这一层关系,我们双方很顺利就达成了协议。一切费用由杂志社出,我们只管写稿子就行了。稿费完成后再计,不过,杂志社承诺,不少于两万元钱。
那晚,我和俞姚请紫缘吃了顿饭,算是道谢。
吃完饭往回走,俞姚知趣地先回去了。我和紫缘一边走一边谈这谈那的,谈着谈着,她就一下子把我给抱住了。我没有任何防备,被她这么一抱着实吓了一跳。接着,我就迎了她的拥抱。不知我们抱了多久,彼此分开的时候,她若有所思地望着我说:“我想我真的爱上你了。”声音平缓得如一波秋水。她这么一说不要紧,把我吓了一跳。我再次打量眼前这个中年女人,心中觉得很可笑。我想她这是怎么了,该不会想跟我玩真的吧。这样想着,她又紧紧抱住了我,不由分说就给了我一个窒息的热吻。直到冬天热泪盈眶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才和她尴尬地分开。又直到冬天哭着跑开了,我才反应过来,进而将紫缘丢在脑后,不顾一切地追赶冬天。
那晚,冬天跑得飞快,快得就像天上的流星,转眼就在群星璀璨的幕布间消失了。
在我的记忆中,冬天的坚强犹如她的牙齿一般坚硬无蛀。曾几何时,无论我怎么欺负她,她又受了多大的委屈,她都从不轻易掉眼泪。她说眼泪是肮脏的液体,那不光是一个人懦弱的表现,每哭泣一次,支撑你生命的坚强勇气就会因此流失一些,如此反复,直到勇气消失,生命终结。形象的比喻是:蛀虫腐蚀你的牙齿,只要你为它制造可以破坏你牙齿的机会,它就绝对不会放过你。
那晚冬天哭了。虽然我不曾触摸到她的泪水,可我知道她哭得很伤心。她曾经坚硬如齿的勇气也随之流失了一些,她不再坚强了。我痛苦地想着。
那晚,我不顾一切地在她宿舍楼下喊她,可无论我怎么喊,她就是不出来。后来我急了,硬是在看门大爷的阻拦下往上冲,闹得整个女生宿舍楼都沸沸扬扬的。终于,冬天忧伤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她很忧伤,尽管她在隐藏。
于是隐藏忧伤的冬天,以一种似曾相识的冰冷目光盯着我说:“你,夏天,我现在不想看到你,请你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和影响,请你离开这里。”
她的话和她当年的眼神一样冰冷,这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躲藏在养父身后,以同样冰冷的目光注视着曾经那个冬天的那个夜晚的情形如出一辙。不过,那时我没有用与她同样冰冷的目光注视她,我的目光充满温柔与歉意:“我想我有必要跟你解释一下我跟她……”
“你走!求你快走……”她的声音亢奋着,颤抖着。她捂着嘴,凌乱的长发随着她的抽泣微颤着。
“冬天,我……”
“你滚!”撕心裂肺的喊声在我的耳边回响。
她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了。
那晚,天空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月亮,只是个传说。
第三章 是情敌;还是朋友 是情敌;还是朋友?(5)
后来冬天一声不响地回家了。
俞姚送她去的火车站。我本想跟他一块儿送冬天的,可我终没有去送她。我想,我没脸去送她。
紫缘那天以后也没来找我。不知怎的,她没来找我,我心里反而有些失落,突然悲哀地觉得,我将会失去一切,包括紫缘。
那晚,天空中依然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我抱怨着月亮和星星都死到哪里去的时候,黑沉的天空竟然飘起了星星点点的白色雪花。那个有雪也有泪水的晚上,我和俞姚喝得烂醉如泥。我们不停地喝酒、大笑。我们破口大骂学校的老师,骂他们是秃顶,骂他们是老不死的。后来我们骂累了,就开始唱歌,对着窗外铺天盖地的大雪唱歌。我们唱“多拉A梦”,我们唱“恐龙特级克塞号”,我们唱很多很多我们小时候喜欢看的动画片的主题曲。唱着唱着我们就又开始大笑,笑累了我们就哭,哭够了我们就聊天,聊对冬天的感觉,聊看谁对冬天的爱意最深。聊着聊着我们就莫名其妙地打了起来。我们把电脑给砸了,把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给砸了。后来,110来了,把我们俩都带到了公安局。我们在公安局的小屋里待了一宿。我们无言,我们谁也不理谁。第二天一大早,紫缘把我们给保了出去。我看到她的时候,突然觉得特委屈,抱住她,无声地哭了。
那是我第一次为了心爱的女孩儿而哭。我哭得很卖力,就像是我不卖力哭,别人就不相信我心里到底有多爱冬天似的。哭累了,我就睡着了。我做了个梦,梦见了冬天。她站在我的面前,冲我好看地笑。直到梦醒了,我才发现自己的身边躺着紫缘。
紫缘看我醒了,在我额头上吻了一下,问我想吃什么。
我摇摇头,又闭上了眼睛。
紫缘在厨房给我弄东西吃的时候,我穿好衣服一声不响地离开了。
我回去找俞姚,俞姚正在凌乱不堪的屋子里等我。他冲我笑笑,指了指眼前的一片狼藉,说:“这是我们的杰作。”
“昨天晚上,对不起了。”我歉意地说。
“哪有。是哥们就别说这些。”
“我想回去找冬天,我想让你跟我一块儿回去,然后我们从S市坐火车去北京。”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想跟你谈谈。不是关于冬天的,是关于我的。”
他坐在床上,脚在地面上跺了两下,点燃一支红河,说:“我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我是靠家人给我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才念上大学的。高中的时候我是个坏小子,经常不务正业跟一些地痞流氓混在一起,除了打架,就是泡妞。后来我把一个女生的肚子给弄大了,也是我爸拿钱帮我摆平的。我们家还算是有些钱,老爸是某大公司的主管会计师,妈妈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可以说,我们家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但就是因为我的不争气而让他们伤透了心。后来,好不容易混到高中毕业了,我理所当然没有考上大学。那时我是想到社会上工作,因为我早已过腻了住家里的花家里的还要受他们管的生活,于是我就跟他们把想法说了。他们当然不同意,他们希望我能多学些东西,但我就是不答应,于是本来身体就不好的父亲一夜之间就卧床不起了。他有脑肿瘤。那晚,他把我叫到他的床前,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让我好好学些本领。我哭着答应了他。于是经过他们多方面的努力,最后在湖南某个村子找到了一个生源名额。那个小子叫俞姚,老爸的祖籍是浙江余姚人,后来文化大革命那会儿,在湖南农村插队当了农民。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希望自己儿子能出息走出农村并记着他老子所受的苦,于是给他起了个祖籍的名字。但有什么用呢,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谁让他家穷呢。由于没钱供他上学,就这样,我母亲用一笔不菲的钱,买了他的大学名额。当然,这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也许还触犯了一点法律吧。不过他们不在乎,谁让我是他们的宝贝儿子呢!这样,我来到了这所学校以俞姚这个名字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但是我并不快乐,我不喜欢过现在的生活。大学生活让我窒息,使我发疯。我看不起身边的人,那些所谓的大学生我看着恶心,就是跟他们不对眼,于是我身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