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borland传奇-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公司的特点便是对于产品的努力和坚持。   
反观一些走下坡或是关闭的公司,其中许多都是由于公司的创始人离开而导致。例如 
以前著名的数据库厂商Informix,就是由于创始人Roger Sippl卖掉Informix的股票 
另起炉灶。后继者对于公司没有热忱,最后因为经营不善而终于成为历史。Informix 
如此,Netscape又何尝不是呢?Netscape被American Online并购之后,快速地走下 
坡路。前一阵子我看到的新闻消息指出,目前Netscape在全世界的占有率只剩下3%。 
这个曾经占有超过90%市场并给予Microsoft强烈威胁的浏览器巨人,也在创始人离 
开之后消声匿迹,逐渐被人淡忘,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Philippe Kahn的Borland是只会做产品的公司,Delbert Yocam时的Borland只会短线 
操作,以致让Borland快速走下坡路。现在,Borland在Dale Fuller的主掌之下好不 
容易地回稳,并且在2001/2002年全世界不景气之中仍然呈现稳健的成长,算是相当 
难能可贵的。Dale Fuller虽然不是Borland的创始人,但是似乎对于经营Borland真 
的发生了兴趣,愿意管理Borland,也愿意投入心力规划Borland的产品线,是相当认 
真的CEO。Borland在经过了多年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位不错的CEO,希望Dale Fuller能 
够以公司创始人般的热忱,带领Borland再创另外一个高峰。   
当然,公司创始人是否仍然是软件公司的重要人物不是判断一间软件公司唯一的指针。 
如果软件公司能够适当地吸引专业的管理人才来改善公司的体制是很好的事情,因为 
这样的公司有可能结合创新的理想,对产品的坚持以及有效率的专业管理,这是对公 
司以及使用者最好的保障。没有了创始人的存在,软件公司总是少了一股对于理想的 
坚持,不是吗?     
Borland Conference   
Borland Conference对于Borland的使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就像回教徒一生 
一定要去麦加朝圣一样,Borland Conference也是许多Borland开发者想要参加的重 
要技术研讨会。Borland Conference已经有了相当久的历史,在美国也算是评价很高 
的技术研讨会,每年几乎都会被专业媒体评选为最值得参加的Conference之一。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参加Borland Conference,因为这绝对是超值的盛会。Borland  
Conference最近几年都维持一个惯例,那就是一年在美国东海岸举行,下一年在美国 
西海岸揭幕。我曾很幸运地参加过3次Borland Conference,分别是1995、1998和1999, 
每一次参加都收获满满。参加Borland Conference除了可以聆听许多精彩的Seminar之 
外,也可以遇见许多信息界重要的人物,例如我就在Borland Conference中见过Bruce  
Eckcle、Martin Fowler和Peter Codd。当然,也可以和Delphi、C++Builder和JBuilder 
的开发团队见面而且和他们交谈、互动。通过和这些R&D研发小组见面,我也认识了许 
多Borland R&D中重要的人物,Chuck、Danny和Blake等。也只有在Borland Conference 
中才有机会、有比较多的时间和他们交谈,否则就必须飞到Borland总部Scott Valley 
才能见到他们了。   
早期的BorCon是比较偏向开发工具的Seminar,每一个开发工具各自提供多场的Seminar 
让参加者选择。因此,在BorCon上很容易就可以从参加者的人数和反映来了解Borland 
每一个开发工具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C/C++的参加者在较早的BorCon中占据了大部 
分的Seminar,每一场C/C++ Seminar都是挤得水泄不通。但是在1995年Borland推出 
了Delphi之后,每一年参加BorCon的人中Delphi的使用者占据了愈来愈多的比例,而 
C/C++的参加人数反而快速地下降。一直到了最近几年,Delphi的人数还是BorCon中 
占有最大比例的群组。但是,在BorCon的参加者中,Java的开发者也占有愈来愈高的 
比例,由此可见开发工具和语言使用的趋势。   
在Borland陆续取得了组件和中间件技术、推出CORBA、EJB产品之后,最近数年的BorCon 
更是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BorCon中的Seminar愈来愈多,同时也有许多的Seminar是 
围绕着+、CORBA、EJB以及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题。在早期参加BorCon时, 
我大都选择参加开发工具和技术的Seminar。但是到了后期,却非常喜欢参加软件设 
计和架构的Seminar,因为在这些Seminar中可以听到非常多的、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这是很难在其他地方能听到的。   
我喜欢收集BorCon的T…Shirt,不但免费、好穿,更有纪念价值。现在我仍然拥有一 
件1995年的、紫色的BorCon T…Shirt,夏天时穿在身上好不神气。每一届BorCon都有 
专门设计的Logo和代表本次BorCon的T…Shirt。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BorCon Logo和参 
加BorCon的小花絮,与读者一起分享。   
1998年,我参加了在丹佛举办的BorCon。不过在丹佛实在有些无聊,除了白天的Seminar 
之外,晚上不知道做些什么。丹佛的BorCon结束之后,Borland又另外举行了内部工 
程师训练,因此我总共在丹佛呆了一个多星期,都快发霉了。好在是和朋友一起参加 
的,彼此间还有个伴。另外也巧遇了几个从台湾去的人,居然其中还有相识的,感觉 
特别温暖。   
费城的BorCon是非常令人难忘的。我和李匡正(Tom Lee)在赴会途中被整惨了。先是 
从台湾坐飞机到Newark机场,因为空中交通拥塞,飞费城的飞机在延滞了4个多钟头 
之后才取消,我只好和Tom Lee从Newark坐巴士,这样又花了4个钟头才到费城。当时 
香港和新加坡的同事还在苦等我和Tom Lee,很久未到,以为我们出事了,吓出了一 
身冷汗。   
但在费城参加BorCon时却很愉快。因为一行中有高官相随,所以吃了费城最好的牛排, 
也抽了点时间游览费城市区。但是从费城回台湾又是噩梦一场。因为从费城到LA的班 
机延误,所以当我和Tom Lee到了LA机场之后,回台湾的班机已经出发了,而且随后的 
一班飞机也没有空位。害得我和Tom在LA机场空等了12个多钟头,才搭上回台湾的飞机。 
更惨的是行李却已经直接Check…in,而我的长袖衣物都在check…in的行李中,害得我 
在LA机场差点被冻僵。   
我很想参加2002的这次BorCon,因为很想看看Anaheim市的模样。当然,这也是因为 
Anaheim有一个Anaheim天使队,Tom Lee很喜欢这支球队。不过,由于当时我正忙于 
工作,无法分身参加,实在遗憾。2003年将是BorCon 20周年的庆典。听说这次Borland 
将要隆重举办,提供最丰富的BorCon。我也想参加不可错过的BorCon 2003,拿几件 
T…Shirt作为永远的纪念。想想,一个技术Conference能够举办20年,可真是不容易, 
不知道参加的时候,是否能够有机会在异乡巧遇我的读者呢?     
并购、自保和集团战   
商场真是诡谲多变,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2002年底,数个令人震惊的 
软件公司并购案可能会大大地影响2003年软件公司的竞争,也有可能影响到我们每一 
个人的饭碗。   
200l/2002是Borland绝处逢生、营运蒸蒸日上的时段。Borland靠着在Java开发工具 
市场所向披靡的机会连续11季产生盈余,并且在大多数软件公司赔钱的情形中快速地 
累积了大量的现金。虽然就公司营运的角度来看,拥有大量未使用的现金不见得是好 
事情。但是,在这段不景气的时间中,〃Cash is King〃,拥有现金就是拥有力量。在 
蓄积了强大的能量,并且思索了如何在Java和平台的竞争下找出一个康庄大道后, 
Borland终于在2002年底出手了。   
首先,Borland确定了在上的开发之路,誓言成为除Microsoft之外最好的开 
发工具和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厂商。此外,Borland也决定在Java战线上往上再提升一 
个层次,拉大和对手的竞争距离,以确保Borland在Java平台的优势。   
由于未来软件的竞争势必是Java和两大平台主宰,因此,如何在两大平台保持竞 
争力,是每一个软件厂商都必须严肃面对的。坦白地说,别说是Borland,现在已经 
没有任何公司能够再建立一个新的平台同SUN的Java和Microsoft的竞争了。所有 
的软件厂商都必须在这两个平台下提供最好的工具、技术和解决方案,软件厂商如何 
同手握平台主宰力量的SUN/Microsoft竞争,这便是每一个软件厂商能否生存下去的 
重要话题。   
对于Borland来说,既然无法取得系统平台的优势,而单靠工具以〃点〃为单位作战的 
时代也已经过去,如何进行〃面〃的全面备战便是Borland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还好, 
Borland还是有一些聪明的人,想到了既然如果无法争取到系统平台的优势,那么为 
什么不在系统平台上提供一个〃中立的应用平台〃呢?这真是一个好想法,并且也值得 
一试。   
所谓〃应用平台〃,是指Borland要在Java和上提供全方位的软件解决方案。这也 
就是说,Borland除了以往的开发工具、中间件和J2EE之外,将提供完整的软件供应 
链。在2002年的产品线中,要想实现软件供应链,Borland仍然有很大的缺陷。例如 
Borland几乎只有开发工具和后端的中间件,缺少了效率调整、整合测试、Modeling 
工具、自动测试等软件和工具,更不用说许多在中间件方面的服务,例如Messaging 
服务、Transaction服务等。这些工具都是小规模的软件,因此Borland面临了是需要 
自己开发还是通过其他途径来取得所缺少的软件的抉择。   
其实,Borland面临的选择已经不多而且很明显了。如果Borland决定自己开发从未进 
入过的软件市场,那不仅需要花费长期的开发时间,而且在开发出来之后,又必须面 
对市场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胜算不大且缓不济急,等到Borland开发了新的软件之 
后可能已经来不及。因此,Borland决定通过现金并购的方式来取得这方面软件,所 
以展开了稍后的一系列Borland大并购行动,继而也震惊了软件界,引发了另一波软 
件公司并购的热潮。   
并购行动的展开   
Borland出击的第1步,便是根据Blake Stone的建议,并购VMGEAR公司的OptimizeIt 
产品线。由于JBuilder已经是Java开发工具市场的老大,许多程序员经常会询问为什 
么Borland没有提供Java效率调整方面的工具,也都非常希望Borland能够为Java程序 
员提供这样的工具。当时,市场上Java效率调整工具主要是由Sitraka的JProbe和VMGEAR 
的OptimizeIt在进行激烈的竞争。在Blake看好OptimizeIt的情形下,Borland很快就 
决定并购VMGEAR,因为OptimizeIt不但可以让JBuilder的战斗力更为坚强,还能够帮 
助Borland填补欲形成的软件供应链的缺陷。   
2002年1月22日,Borland以现金快速收购了VMGEAR,很快成为Java效率调整工具的领 
导者,OptimizeIt也很快整合到JBuilder中并且扩充功能,增加了OptimizeIt Suite 
这个新的产品。Borland并购VMGEAR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推出新的OptimizeIt产品, 
可见这次是玩真的,而不像以前往往在并购了新的公司和软件之后便放在那里不闻不 
问。   
在购得了VMGEAR之后不久,同年的10月9日,Borland以更大的动作收购了闻名的团队 
开发以及软件管理公司Starbase。这个收购行动当时出乎许多人和软件公司的意料。 
因为在2000年,Starbase公司的市值还超过Borland,其股票的价格也远远高出Borland 
的股票价格。没有想到两年之后,Borland居然有能力并购Starbase。由此可见两年 
来Borland和许多软件公司势力的消长。Borland购得Starbase公司之后,意欲提供软 
件应用平台的计划也隐约可见了。   
在Borland当时的计划中,软件应用平台应该包含需求分析工具、分析和设计工具、 
开发工具、测试工具以及执行应用软件的服务器工具。Borland购得了Starbase之后, 
就拥有了Starbase的团队开发工具以及软件需求分析和管理工具,再加上从VMGEAR 
取得的效率调整工具、Borland自己的开发工具以及CORBA/J2EE服务器,距离Borland 
想要形成的软件应用平台仍然缺少重量级的Modeling工具。   
其实,从Borland开发工具的演进过程中,已经可以发现若干Borland欲往Modeling方 
向发展的蛛丝马迹。先从JBuilder开始说起,在JBuilder 6中,Borland已经开始想 
为JBuilder加入Modeling的功能,随后出现在JBuilder中的Refactoring和Class  
Diagram的功能就是一个证明。   
虽然急着往Modeling的方向开发,但是Borland也知道自己开发这方面的软件将是旷 
日费时的。因此,Borland决定使用并购的方式快速取得这方面的技术和产品。放眼 
望去,Modeling工具市场几乎只剩下两强相争的局面,那就是Rational和 
TogetherSoft。由于Rational的市值远比Borland大了许多,虽然Borland已经和 
Rational有商业的合作,但是Borland仍然没有可能并购Rational。既然如此,那 
剩下的答案就非常清楚了。   
在Borland完成了VMGEAR和Starbase的并购之后,Borland的软件应用平台几乎已经完 
备,剩下的缺角就是设计和分析工具了。   
虽然TogetherSoft并不像Rational一样是Modeling工具市场的第一,也不像Rational 
拥有比较完整的产品线,但是TogetherSoft的Modeling工具在Java/C/C++市场享有盛 
名,其软件功能和图形使用界面远远超过了Rational的软件。就软件品质来说, 
TogetherSoft已经超越Rational甚多。只是TogetherSoft没有Rational的三位知名大 
师而已。   
在Borland决定和TogetherSoft合作之后,TogetherSoft也非常欣然地接受了Borland 
的提议,因为TogetherSoft正想往开发工具市场发展,以补足TogetherSoft没有适当 
开发工具来结合其Modeling工具的遗憾,这也是为什么TogetherSoft在早一步从 
WebGain购买Visual Café权利的原因。现在,Borland拥有最佳的开发工具,再结合 
TogetherSoft的Modeling工具,两家公司有机会共创双赢、打败Rational而成为盟主。 
于是TogetherSoft很快就答应了Borland的建议,同意和Borland合并。世事真是难料, 
没有想到当初Visual Café和JBuilder恶斗数年之后,竟然由Borland取得了Visual  
Café,也让Visual Café最后在Borland的手中成为历史。   
正是因为Borland并购TogetherSoft,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在消息宣 
布之后,立刻引起了许多软件公司的震惊和不安,这也激活了软件界的并购风暴。我 
当时的预测就是Rational将首当其冲。   
并购的涟漪效果   
Borland宣布并购TogetherSoft,立刻引起了软件界的轩然大波。由于Borland和 
TogetherSoft的合作,对于Rational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Borland又和Rational有 
软件合作,因此为了缓和对Rational的冲击,Borland便下令公司内的人必须对这件 
事情封口。当时我就认为Rational也不是傻瓜,他们一定会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即使 
Borland不提,Rational也一定会有动作。果然在不久之后,Rational便通知Borland, 
结束和Borland在Java Enterprise Studio以及Windows Enterprise Studio的合作, 
反将了Borland一军。当然这也正式代表Borland终将进入Modeling市场的大战。   
Rational和Borland的战事尚未真正开火,就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IBM盯上了, 
IBM开始正式向Rational下手。为什么IBM会找上Rational呢?这要从IBM和BEA之间愈 
演愈烈的EJB服务器战争说起。   
由于IBM的WebSphere和BEA的WebLogic已经进入最终的市场第一位争夺战,两方人马 
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想要干掉对方。不过,由于EJB服务器的市场已经进入成熟的阶 
段,现在光靠EJB服务器核心已经无法作为胜出的筹码了。这也是为什么WebSphere和 
WebLogic都开始加入其他的辅助功能,例如Portal服务、管理服务等,以求能够压过 
对手。不过,当大部分的软件服务都被加入之后,剩下来的当然就是从整合开发工具 
以及分析/设计软件上动脑筋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BEA会和WebGain合作而IBM也不愿意放弃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