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borland传奇-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向总公司反应。我也老实地告诉她,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我无法写一些不确实 
的东西。后来台湾Borland的总经理方先生也找我去询问有关Optima++的事情,我告 
诉他Optima++是好东西,但是中文有问题。如果中文问题能够解决,那么将对Borland 
和Microsoft的产品有很大的影响,当时我还不知道Borland由于Optima++的影响,已 
经开始准备开发C++Builder。   
在1996年底左右吧,Optima++1。5终于进入Beta的阶段。但是在我拿到Beta版时非常 
失望,因为中文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后来台湾Sybase又找我去,这次和我见面的是 
台湾Sybase总经理郭俊男先生,以及Sybase的新加坡技术总裁,不过我忘记这位先生 
的名字了。见了面之后,我立刻把Optima++1。5中文的问题以及许多的臭虫告诉他们, 
希望他们能够解决,如此Optima++1。5才能够在中文市场成功。可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是,他们似乎并不着急这些问题,反而询问我是否有意愿为Sybase工作,做PowerBuilder 
的产品经理。   
也许是因为我为Delphi写了太多的东西,让PowerBuilder在台湾受了很大的影响,因 
此他们希望我到Sybase工作,以打击Delphi并且Promote PowerBuilder。当时他们提 
出的待遇条件实在是非常、非常的诱人,比我当时的薪水高出一倍左右(我当时在资 
策会工作)。不过由于我对PowerBuilder实在没有什么兴趣,因此我告诉他们,如果 
是做Optima++的产品经理,那么我将会考虑并且接受。   
没有想到,Sybase的新加坡技术总裁告诉我Optima++在1。5推出之后就可能会停止, 
因为Sybase要把资源移去为当时愈来愈红的Java研发一个新的Java RAD开发工具,那 
就是后来的PowerJ。于是他询问我如果不愿意做PowerBuilder的产品经理,那么是不 
是愿意做PowerJ的产品经理?由于当时我已经知道Borland开始了Open JBuilder的研 
发,而我对Open JBuilder的兴趣远大于PowerJ,因此没有答应Sybase。果然,在 
Optima++1。5推出之后,不但中文的问题没有解决,Sybase之后也没有继续对Optima++ 
研发下去。   
Optima++一个如此有潜力的产品就这样消失了,真是令人遗憾。Optima++应该有很好 
的机会可以成功的。我相信,如果当时Sybase知道C++Builder后来的成果,可能就不 
会放弃Optima++了,而C/C++的RAD工具一直要到后来的C++Builder来完成这个梦。   
C/C++的开发工具之争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虽然后来Borland继续推出了Borland  
C/C++5。0,但是品质仍然不够好,市场反应也不佳。后来Borland终于在Borland  
C/C++5。02之后宣布停止此条产品线的开发,Borland C/C++的光荣历史也就从此打住, 
真是令人不胜感叹,而Visual C/C++从此在C/C++开发工具市场中再也没有对手。不 
过没有竞争的市场的确会让人松懈,后来的Visual C/C++进步的幅度愈来愈小,MFC 
也数年没有什么大进步,不像当时和Borland C/C++竞争时每一个版本都有大幅的改 
善。看来寡占的市场的确是不好的。       
^v^v^v^v^v^v^v^v^v             
第三章  传奇的开始Delphi   
〃是惊世之作的Delphi让Borland重新站了起来,没有当初的Delphi,就没有今日的 
Borland!〃   
〃是Turbo Pascal诞生了Borland,但却是Object Pascal给予了Borland重生的机会!〃   
创造传奇故事的主角Delphi   
没有人会知道在两年后Borland C/C++会遭遇到这么大的失败,也没有人会预料到 
Borland又会再次因为Pascal而东山再起。Borland奋斗史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每当似乎 
要不支倒地之际,Borland的R&D人员就会创造出一个明星级的产品来拯救Borland。 
在其他和Microsoft对抗的软件公司纷纷消失的时候,Borland却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 
来。〃打不死的勇者〃这句话贴切地形容了Borland的韧性。Borland靠Pascal起家,通 
过C/C++绽放光芒,进而达到了巅峰的状态,随后又再次靠着Pascal浴火重生。Borland 
这个从C/C++跌倒,再通过明星工具Delphi重回战场的过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其中更 
牵涉到了Borland两位创始人Philippe Kahn以及Anders Hejlsberg相继离开Borland 
的密闻,也激活了Borland逐渐转型的历史轮轴。对于Borland来说,这段发展史可以 
算是非常关键的里程碑,更重要的是,Delphi的崛起也在软件工具业界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Delphi不但激活了Windows平台上RAD战争的序幕,开启了Windows平台主从架 
构的改变,同时也对组件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现在,Delphi创造的组件技术 
仍然深深地影响了JavaBeans以及的组件思想和技术,这在稍后的内文中读者可 
以逐渐地了解。而故事的起源便在1993年左右……   
Delphi的发展起源   
当Borland以Turbo Pascal获得了成功,并且令Charles Petzold等人跌破眼镜之后, 
到了1992/1993年的Borland Pascal 7。x,Borland似乎已经把传统的Pascal开发工具 
发展到了极限,再往下还能做什么呢?Borland Pascal在销售了数百万套之后,程序 
语言的焦点已经从Pascal转移到了C/C++,Borland Pascal无法继续快速成长,进而 
转入了递减的状况,Borland必须做些新的东西才能够延续这条产品线。   
当时Borland Pascal产品的Architect,即Anders Hejlsberg,眼看Microsoft Visual 
 Basic的成功,觉得当时Visual Basic是比较初级的开发工具,是一个学习Windows 
程序设计的好工具,但是尚无开发真正应用系统的能力。因此,Anders和Borland  
Pascal的小组决定展开一个规模前所未有的项目计划,这个开发工具项目在一开始便 
设定了数个目标,希望能够达成并且超越Visual Basic。这些初始的目标是:   
●  延续Borland Pascal的传统,提供一个快速编译的开发环境 
    ■  Borland/Turbo Pascal的高明之处便是由Anders使用汇编语言撰写的Pascal 
编译器不但编译快速,而且能够产出极为有效率的机器码。当时的Visual Basic只是 
解译器(Interpreter),无法产生真正的执行机器码,因此在这一方面Borland决定要 
远远地超过VB,但是Borland的挑战是要开发出一个编译速度能够媲美解译器速度的 
新一代编译器。   
    ■  Anders另外一个重要的决定便是改善Borland Pascal程序语言,让这个新的 
开发工具程序语言具备面向对象的功能。这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为不但需要 
大幅修改编译器,也正式将Borland Pascal超越Pascal之父对Pascal定义的结构,让 
Pascal拥有现代语言最新的功能。虽然这个决定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Borland决定通过 
面向对象的方式建立新一代的Framework和组件架构,因此需要程序语言方面的支持。 
不过,这在当时整个信息界对于面向对象技术还很陌生的阶段,的确是一个很大胆的 
决策。这个程序语言的决策虽然可以吸引专业人士的激赏,不过也可能会让许多程序 
员无法跨越这个障碍。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  建立一个新的Windows Framework组件架构 
    ■  当时VB使用的组件是VBX。不过VBX架构非常的复杂,只能使用在16位的环境, 
并且在可视化拖曳设计方面又不是很方便。因此Borland希望在OWL之后建立一个全新 
的Framework,这个Framework能够让程序员快速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并且完整地封 
装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对象。此外,Borland也希望定义一个标准的组件架构,让使 
用这个开发工具的程序员能够通过Framework和组件架构来开发各种组件,包括可视 
化和非可视化组件。这个Framework就是后来的VCL(Visual ponent Library)。在 
这方面,Borland做得非常成功。如果各位读者有VBX的经验,就会知道当时,Microsoft 
定义的VBX规格简直是一团混乱,根本像是拼凑出来的东西。在当时开发VBX组件痛苦 
不堪,后来Microsoft也彻底放弃了VBX。   
●  拖曳、可视化的开发环境 
    ■  Borland的想法是开发一个全新的集成开发环境,在这个开发环境中程序员可 
以使用可视化的方法拖曳Framework的组件来设计图形界面,再在其中的编辑器中使用 
面向对象程序语言来撰写应用程序。   
这个开发工具项目的名称就是:Delphi!   
Delphi的核心成员   
在Delphi决定开工之后,Philippe Kahn还不放心动用太多的资源来开发这个产品, 
因为当时Borland正集中所有的资源,希望能够打赢C/C++开发工具一役。因此 
Philippe Kahn一开始只答应拨给Anders四个开发人员,先进行产品雏型的开发工作。 
因此,Delphi在当时被笑称为像Apple计算机一样,是在地下室开发的。   
当时加入Delphi开发小组的当然就包含了Anders,第二人是Chuck Jazdzewski。其中 
Anders负责撰写新的Object Pascal编译器以及核心程序,而Chuck则负责设计Delphi 
使用的组件Framework,即VCL。在经过了6个月的初始雏型阶段之后,当Anders把开 
发的结果呈现给Philippe Kahn看时,Philippe立刻被它所吸引。因为当时在Borland 
内部也希望为Borland C/C++开发一个类似这样能够以可视化拖曳方式开发应用系统 
的C/C++开发工具。没有想到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Anders已经从基本的构想开 
发出了雏型产品。于是Philippe马上批准了这个产品的开发计划,并且投入研发资源。 
许多后来举足轻重的人才便是从开发Delphi项目培养出来的。当时在这个项目中,各个 
重要的部分分别由下面的重要人员负责:   
●  Anders Hejlsberg:编译器,Object Pascal程序语言,产品架构   
●  Chuck Jazdzewski:Framework,组件架构设计/实现   
●  Allen Bauer:集成开发环境的开发工具,Open Tools API   
●  Danny Thorpe:RTL (Run…Time Library)   
●  Zack Urlocker:产品开发方向,产品规划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打开下面的链接,这篇文章是由Danny Thorpe(现在是Borland  
的Architect)撰写的,详细地说明了Delphi这个名称的由来以及开发的缘由。   
munity。borland/article/0;1410;20396;00。html   
而批准Delphi的开发,则是Philippe Kahn在因为Borland营运不佳而辞去Borland CEO 
之前做出的最重要而且正确的决策。没有Philippe Kahn的同意,便不会有两三年后 
浴火重生的Borland。   
大规模的开发行动和Philippe Kahn的下台   
在Borland如火如荼地进行C/C++最后决战的同时,Delphi也在快速的开发之中。1994 
下半年,Delphi 1。0几乎已经开发完毕,最后剩下的工作就是Beta测试的阶段。同年, 
Borland决定为Delphi展开一项从未进行的尝试计划,因为Borland对于Delphi信心 
满满。这个计划就是为Delphi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测试,以确保Delphi的品质,避 
免重蹈Borland C/C++发生的覆辙。Borland为Delphi发出了成千上万的测试版本,邀 
请了广大的程序员为Delphi进行长期的测试。这可是空前绝后的,因为自Delphi 1。0 
之后Borland再也没有任何的产品能够拥有这种气魄和规模。我记得在1994年底左右, 
收到了来自当时Borland台湾产品经理张书良先生寄来的神秘圣诞节礼物。当时打开包 
裹一看,是六七片磁盘,没有任何的文件和说明。张书良先生请我安装看看这个〃东 
西〃,并且请提供一点意见。   
在安装了这些〃磁盘〃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陌生的软件。〃这是什么啊?〃这是我当 
时的第一个想法。后来玩玩此软件,发现乖乖不得了。不但大部分的Windows对象都 
可以拉拉就产生程序代码,更绝的是编译应用程序的速度比使用Borland C/C++的编 
译器快了数十倍,而且产生的是一个体积不大的原生EXE文件,执行速度更是媲美 
C/C++的程序代码。这让我这个惯用C/C++的程序员当场傻眼。   
〃这怎么可能?〃在我发出呓语般的声音之后,旁边的同事也觉得怪怪的,于是一个一 
个地跑到我的计算机旁,看看我到底在做什么?其中当然包括了《Delphi学习手册》 
的作者、也是笔者的好友李增坤先生。在大家玩了之后,每个人都急着拷贝我的 
Delphi Beta版以便回家继续玩。后来李增坤先生更是玩得出神入化,还能够让Delphi 
连接到当时相当封闭的Informix数据库(因为他们的开发小组是使用Informix的),真 
是厉害。他是我所知的第一个Delphi好手。   
〃这绝对是一个Super Star!〃,当时我这样对张书良先生说。〃真的?那么你可不可以 
在杂志上帮Borland写一些介绍它的文章?〃张书良先生对我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对 
话,让我开始和Delphi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于我开始写Delphi书籍的缘由也是无心插 
柳造成的。在台湾Borland准备力推Delphi 1。0之际,张书良先生准备亲自下海,也 
亲自出面找到了旗标出版社合作出书,以推广Delphi。后来由于张先生工作太忙,因 
此又找了我和李增坤先生帮忙。本来的约定是我和李增坤先生只负责一小部分,其他 
的部分都由张先生完成。没有想到,签约之后张书良先生完全没有时间投入,因此只 
好由我和李增坤先生完成《Delphi 1。0学习手册》。由于我和李增坤先生以前没有写 
书的经验,投入撰写书籍的时间也不多,因此《Delphi 1。0学习手册》是台湾所有有 
关Delphi 1。0书籍中最晚出的一本书,远远超过当时我们规划的时程。好在当时 
Delphi 1。0的气势简直如星火燎原般的炙手可热,因此这本书还是卖得不错的。   
1995年对于Borland来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1995年1月11日,Philippe Kahn正式因 
为经营不善而辞去Borland CEO的职位,不过Philippe Kahn仍然是Borland董事会的 
成员之一。接任的Gary Wetsel的任务是大幅删减Borland的员工数,开始进行瘦身计 
划。因为当时Borland的员工数是为营收500M美金的Borland所打造的,但是在1995年 
Borland的营收已经下滑为不及200M美金的公司,而且一直在亏损之中,当时许多业 
界人土都认为Borland已经撑不过1995年。不过1995年2月14日的情人节似乎一夜之间 
改变了Borland的命运。   
一炮而红的Delphi 1。0   
1995年2月14日,是Borland永远会记得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Delphi正式诞生的日子, 
也是Borland扭转命运的转折点。由于Delphi先前大规模的Beta测试计划已经在全 
球吸引了极大的兴趣和好评,信息业界也知道了Borland正准备推出一个跨时代的新 
开发工具产品。当然,更重要的是全信息界也都在静观,这个产品是否真的好到能够 
拯救Borland免于破产或是被并购的命运。决定生与死的日子终于在这一天揭晓。   
1995年2月14日,也就是Borland在全球发表Delphi 1。0当天,我在Scott Valley会见 
了当时的Delphi主舵手,产品经理Lance Devin先生。Lance是一位非常亲切、有活力 
的人。Delphi在他的主掌之下,立刻在全球吸引了所有的焦点,当时媒体甚至称 
Delphi l。0是VBK(Visual Basic Killer)。   
Delphi 1.0发表之后,立刻造成了全球的狂卖。由于Borland并没有预料到Delphi的 
反应会如此的好,因此一时造成了Delphi的全球大缺货。Borland从Borland C/C++3。1 
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么美好的滋味了。   
在台湾,由于早已预料到Delphi将会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因此,台湾几乎和美国同一 
时间发表了Delphi 1。0。而且台湾Borland不惜血本,直接从美国空运了少数的 
Delphi,而台湾能够取得的Delphi的数量也只是从美国抢破头才拿到的少量货。台湾 
Borland是在信义路的震旦行2楼会议室发布Delphi的。当天整个会议室几乎被塞爆了, 
因为有太多急于想一睹Delphi庐山真面目的软件人员。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发布会结束 
之后,会议室的门口排满了抢购Delphi的人潮。很快,所有的Delphi都被抢光了。记 
得当时李匡正先生没有抢到Delphi 1。0,一直到2个多礼拜之后才取得。而我呢?很幸 
运的是在Delphi 1。0发表之前,张书良先生就已经送了一套正式的Delphi 1。0  
Cl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