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铜制,胸铠则是皮革制成,上面缝上金属片。有的罗马士兵披有斗篷,以作 

防护之用。 

     轻装步兵的武器主要是剑、投石器、弓箭和轻投矛,全身还装备有皮制 

头盔和较轻的带状铠甲。轻矛连木柄约长2肘,粗1指,矛头长1跨,锋口 

锤炼得那么犀利,出手一击中时就自然会弯过来,使敌人再也不会把它还敬 

过来。轻装步兵有投矛手、投石手和弓箭手之分,投矛手拥有圆形或半圆形 

的皮盾,投石手和弓箭手则不使用盾牌。 

     骑兵的武器有长矛和长剑,其防御武器和护身衣甲与重装步兵相同。 

     从海军士兵的武器装备来看,船舰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海战时,船 

舰上除划桨手外,陆军士兵亦通过船舰与敌人作战。在与迦太基人的海战中, 

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名为“乌鸦”的新式技术装备,即前端带有抓钩的接舷吊 

桥。桥上有栏杆,垂直地安装在船舰头部,系在桅杆上。当接近敌舰时,便 

把吊桥搭到敌舰甲板上,吊桥抓钩立即象乌鸦嘴似地箝住甲板,使两船连结 

一起。陆军士兵随即从吊桥上冲杀过去,在敌舰上与敌人肉搏,直至消灭对 

方。在作战过程中,罗马人还使用形式多样的攻城武器。主要有: 

     破城锤。即一根长长的大木梁,顶部包有铁片或青铜片,形状如羊头一 


… Page 9…

般(也有的为尖状或圆状顶部)。攻城时,或由几名士兵抬着冲向对方,猛 

烈撞击其城墙;或是将其用吊链悬挂在木架上,由士兵使劲摇动,撞击敌人 

的城墙;再就是将其悬挂在棚罩下面的横木上,在棚罩的掩护下摇动着撞击 

对方的城墙;或者将其安置在活动攻城塔的下面使用。 

    活动攻城塔 (又叫木塔)。一种多层结构的攻城武器。最底层为轮轴, 

可以移动,在其上安置有破城锤,再往上还安置有发射器械并配有轻装战士。 

战士向敌人城上射箭,以驱赶敌人。最大的攻城塔上还安装有可以起落的木 

板桥,士兵可以通过此桥冲向城上的敌人。 

    弩炮。一种攻城的发射器械,其动力为将绳索的绞力骤然放开,其巨大 

的冲力可将石块、标枪或长箭射出很远。用于射长箭或矛的叫作catapulta 

或 scorpio;用于射木柱和大石块的叫bal…lista;用于射小石块的叫 



onager。 



    龟甲阵。即士兵们相互蹲靠在一起,将手中的盾牌或各种棚罩举过头顶, 

依次衔接成大片,犹如龟背一般,以防箭矢中的。士兵也可凭借这种所谓的 

龟甲阵的掩护,爬上城墙与敌人作战。 

    火攻技术。在一种特制的战车上,装上炭火炉、长矛等,向对方喷出阵 

阵炭火,或用麻布蘸油系于长竿一头,用火点着扔向敌人的队伍,使对方被 

冲乱,然后乘机向之冲杀过去,打败对方。这种战术可用作攻城,也可用作 

野外战斗。 

    盾车。攻城用的木制器械,象一间小屋子,但只有两面或三面有木板墙, 

屋顶也用厚木板制成,上面还覆盖有铁皮或兽革,用以防火,下面有轮子, 

可以推动。人躲在里面可以从墙上的洞里向外射箭,还可以利用它挖掘地道 

等。 

    挖掘坑道。从城外向城堡内挖掘,直通城内,突然出现于敌人面前,使 

之惊恐万分,措手不及,城堡很快陷落。 

    共和时期的罗马军事后勤工作亦很周密,有了专职的或半专职的后勤组 

织与官职,这便是财务官和军需官。两者分工明确,前者负责全军的军需供 

应与经济事务,后者主管筹集粮秣。此外,在每个军团内还有录事等工作人 

员从事具体的后勤工作,每个百人队中有一人负责杂务,作为百夫长的副手 

而工作。还有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百人团队,主要从事与军事相关的铁匠与 

木匠事务。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罗马还出现了“城市军团”这 

样一种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组织。 

    具体的军事后勤工作包括:给养、辎重、扎营筑垒及其它内容。早期罗 

马实行公民自备武装给养,且无报酬。自卡米卢斯改革后,由国家发给士兵 

军饷和给养及武器装备,由此增加了部队后勤工作的内容。军团士兵每日指 

望得到800克的谷物,征战时可得到15日的粮食,有时则为30日的粮食(大 

麦、小麦)。步兵一个月的粮食数量相当于2/3雅典麦斗,骑兵则可领取7 

麦斗①。至于军饷,步兵每天可得到2个奥波尔 (Obolus),百夫长所得两 

倍于此数,骑兵为1个特拉克迈 (1奥波尔=1/6特拉克迈)②。 

    行军打仗时,辎重必须随队伍而行。一般情况下,辎重队在队伍后面; 

撤退时,辎重队则在队伍最前面,主力部队殿后;遇敌人袭击时,辎重队在 

队伍中间,部队围成四方队列,保护辎重。辎重包括粮食、武器及其它军需 

品,或由牲畜驮载,或由士兵携带。上至军团下至百人队都有自己的辎重。 

有时,罗马国家与包税人之间签订合同,由罗马包税人为军队提供军需物资 


… Page 10…

的运输,由国家负担运输风险。 

     部队行军,常常要宿营。罗马军队一般在早晨行军,中午以后构筑营地, 

晚上休整,次日晨再行军或出征。不论军队驻扎于何地,即使只有一宵,也 

必须设立防御营地,并挖壕筑墙,此乃罗马军中的一项规定。因此,在野外 

建造营地成为罗马军队的一项重要的后勤工程。罗马营地的构筑相当迅速, 

每个士兵都分配有一项专门的工作。每人携带的行军装备中包括有两根栅 

柱,用于构筑栅栏。营地形状初为正方形,后改为长方形,四周以壕沟和土 

墙环绕。土墙高达3。5米,由开壕沟挖出的泥土堆放在紧靠栅柱的地方而形 

成。营垒大门两侧筑有木制塔楼,在其上可用箭击射来犯的敌人。营地中央 

为一广场,设有指挥官的帐篷和祭坛,其余地方依次设有士兵的帐篷。按照 

规定,每个百人团设10个帐篷,以木材为支架,上面覆盖皮革或粗麻布,两 

面为斜坡。有时部队会在某一营地过冬,为此,营地应特别坚固,营房与围 

墙之间的距离应为50米,围墙外面还应设有陷阱和路障等,以防敌人偷袭。 

营地数目也不止一个,而是一筑就有好几个。 

     为方便军需品的运送,罗马还注意修筑道路,建造贮粮中心以备军用。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后勤工作繁杂,其费用也颇为巨大。据古典史家的 

估算,仅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军费开支约为1亿狄纳利(按本世纪30 

年代的美元币值折算,约等于2400万美元。1狄纳利=4塞斯退斯)①。其中, 

罗马军队的陆军后勤费用为:军团薪饷4400万狄纳利;辅助部队的谷物供给 

约为864万狄纳利;马匹、军械、行李、谷物运输费为1,000万狄纳利,共 

6264万狄纳利。海军后勤费用为:战船与运输船耗费810万狄纳利,海军战 

士薪饷1,560万狄纳利,桨手口粮约780万狄纳利,运输船水手口粮约360 

万狄纳利,共3,510万狄纳利。总计1亿狄纳利左右②。 


… Page 11…

                               4。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指的是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期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次大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为布匿,故称这场大战为布匿战争。 

     罗马统一意大利之后,奴隶主集团继续向海外扩张,而粮食丰富、海上 

贸易居重要地位的西西里岛便成为其主要目标。西西里岛与意大利半岛仅有 

一道约3公里宽的狭窄海峡相隔,此时由迦太基控制 (迦太基在非洲北岸, 

是公元前9世纪后期腓尼基在此建立的殖民地)。罗马势力向西西里扩张, 

势必与迦太基发生矛盾,战争不可避免。 

      (1)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是由“墨西拿事件”引起的。早在罗马势力向南 

部意大利渗入的时候,希腊西北部的埃布鲁斯王皮洛士应南意的希腊城市他 

林顿的请求,率领精兵在意大利登陆,于公元前280年击败罗马军,但不久 

便败给罗马,于公元前275年春天被迫退出意大利,溃逃回国。在这场战争 

期间,叙拉古雇佣兵中的一批意大利人(自称“马麦丁”,意即“战神之子”) 

突然强占了西西里岛东北的墨西拿,叙拉古王海龙二世立即出兵包围了墨西 

拿。“马麦丁”随即分成两派,分别求助于迦太基和罗马。迦太基捷足先登, 

打败海龙二世,控制墨西拿;罗马则控制了墨西拿对岸的里吉姆。因惧怕迦 

太基占领叙拉古而独吞西西里岛,罗马森图里亚大会决定出兵援助“马麦丁” 

中的一派。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入西西里岛,与迦太基的争战开始, 

进入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 

     战斗一开始,罗马在陆战方面据有优势,并挫败迦太基人,占领叙拉古。 

又打下西西里岛西南沿海城市阿格里根特,大肆虏掠,将2万多名俘虏卖为 

奴隶。但是,罗马在海战方面却不太顺利。迦太基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战 

船上百艘,并装备有希腊化时期最新的海上技术,海军士兵富有经验,桨手 

训练有素,在西部地中海称雄一时。罗马和迦太基在海上交战之后处于不利, 

意大利沿岸地区亦受到迦太基船舰出其不意地袭击。为此,罗马以最大的力 

量迅速发展海军,在南意大利的希腊人技师的帮助下,用一年时间建造出100 

艘5层甲板的大战船和20艘3层甲板的战船,再由希腊教官帮助训练划桨手 

和海军士兵,很快发展出一支新的海军队伍;然后又创造出名为“乌鸦”的 

吊桥。公元前260年,在墨西拿附近的米里海角,罗马海军与迦太基遭遇, 

双方分别拥有120只和130只船舰。战斗打响后,罗马船舰迅速驶向对方, 

当接近敌舰时,立即将小吊桥搭到敌方的甲板上,象乌鸦嘴般箝住对方。罗 

马士兵趁机从这种“活跳板”冲上敌舰,与迦太基人搏斗。迦太基人始料不 

及,被动应战,结果大败,损失50只舰船。罗马首次取得海战胜利,控制了 

西西里附近的海域。 

     公元前256年,罗马执政官勒古鲁率330只舰船和10多万人组成的庞大 

舰队远征非洲,很快突破迦太基舰队的防线,在北非登陆并节节胜利,占领 

了一些城市。随着战争的延续,罗马兵力与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罗马 

元老院决定撤退大部分兵力,只留下勒古鲁率1。5万名步兵、500名骑兵和 

40只舰船在非洲。迦太基趁此向罗马人反击,加之希腊雇佣兵的帮助,大败 

罗马军,勒古鲁成了俘虏,后被斩杀,有幸逃脱的残兵败将在回国途中遇到 

海上风暴,几乎全部覆没,罗马方面损失巨大。 

     以后,罗马人又大力建造船舰。公元前242年,由私人捐款建造了一支 


… Page 12…

舰队,次年对迦太基重开海战。双方激战于西西里岛,迦太基将领哈密尔卡·巴 

卡坚守几个据点,奋力反击罗马,但被罗马人击溃,其所据地盘也被罗马人 

夺得。 

     连续23年的战争使迦太基精疲力尽,只好授权哈密尔卡与罗马谈判讲 

和。此时,罗马也感到财匮力乏,便与迦太基签订了和约。和约规定:迦太 

基向罗马缴付大量赔款,共3200塔兰特,10年内付清;西西里岛及其与意 

大利之间的所有岛屿割给罗马。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 

      (2)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损失严重,弄得民穷财竭,甚至连军饷也无法 

支付,致使国内矛盾尖锐,动荡不安。雇佣兵暴动,奴隶和土著居民纷纷响 

应,迦太基统治者费了很大力气将之镇压下去。之后,迦太基统治者决定去 

西班牙扩充殖民势力,以弥补上次战争中的损失,解决资源。公元前237年, 

哈密尔卡·巴卡率兵侵入西班牙。公元前228年,哈密尔卡在一次战斗中阵 

亡,其女婿哈斯德路巴尔成为继承人,进一步扩展势力,在西班牙东南沿海 

建立了新迦太基城。这里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迦太基获得了大量 

人力物力。为以后对罗马作战提供了雄厚的资源。 

     罗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并未停止扩张,它趁迦太基出现雇佣兵暴动 

之时,强占了原为迦太基控制的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并连同西西里,分别设 

置了两个行省。同时又占领了阿尔卑斯山以南的高卢,并和西班牙东部沿海 

地带的萨贡托建立联盟。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路巴尔被人杀死,哈密尔卡之子汉尼拔继任迦太 

基统帅。公元前219年,汉尼拔出兵攻占萨贡托,罗马人向迦太基发出通牒 

并以战争相要挟,迦太基方面未作出回答,罗马便发起进攻,由此爆发了第 

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年春,罗马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渡过突尼斯海峡,在迦 

太基登陆;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汉尼拔的军队,以便同时打击西班牙和 

非洲,使迦太基首尾不能相顾。对此,汉尼拔早已预料,乃先发制人,进军 

意大利,以使对方处于守势。汉尼拔作出了精密的布署:留下一部分海军和 

陆军,由其弟率领,以迎击罗马军的攻进;另派2万兵士到非洲,以增强迦 

太基和北非的安全,再由自己率步兵9万,骑兵1。2万,战象37头,从新迦 

太基城出发,出征意大利。 

     罗马人很快发现对方的战略意图,立即放弃进攻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 

全部回师罗马,集中力量对付汉尼拔。汉尼拔的军队经过艰苦的行军和长途 

跋涉,突然出现于波河平原,使罗马人大为震惊。10月,罗马执政官西庇阿 

率军来到波河支流提契诺河,与汉尼拔的军队遭遇。汉尼拔发挥自己的骑兵 

优势,猛击对方,大败西庇阿,继而渡过波河,在特利比亚河附近伏击从北 

非返回的罗马军。 

     罗马连连失败,不得不重想对策。公元前217年初,选出两位新执政官, 

并征集了一批新军,组成一支有13个军团,6。5万名步兵,300名骑兵的队 

伍,派其中一部分前往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岛增援,余下8万兵力由塞维 

利阿和弗拉米尼两名执政官统帅,把守西海岸上奥勒利亚大道和东部的伊米 

利亚大道,阻止汉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汉尼拔很快掌握了对方的情报,了解清楚对方的行动计划,迅速想出对 

策。4月初,他率部队从东部沿着一条少有人通行的小道,经过4天3夜的 


… Page 13…

急行军,最后绕过罗马军的设防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弗拉米尼未 

料到对方会如此神速地逃过他的防线,立即率军尾随猛追。汉尼拔便在特拉 

西梅诺湖北岸选择了一个谷地,在此设下埋伏。弗拉米尼全然不知,所率罗 

马军全部进入谷地。迦太基人立即围而攻之,轻装步兵和中央主力兵直扑下 

山,骑兵则封锁住退路,罗马人毫无戒备,乱作一团,狭窄的谷地中又无法 

展开战斗队形,最后被迅速歼灭,弗拉米尼阵亡,1。5万人被杀,数千人被 

俘。 

     特拉西梅诺湖惨败的消息迅速传至罗马,城内居民一片恐慌,政府立即 

动员全民固守罗马城。但汉尼拔此时并无进攻罗马的企图,而是挥师向东, 

沿亚得里亚海岸南下,声称自己是意大利人的“解放者”,将俘虏中的罗马 

人带上枷锁,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俘虏则一律释放,不取赎金,以 

此孤立和削弱罗马,并在阿普利亚地区的东部海岸设防营地。 

     形势紧急,罗马选举费边为独裁官,担任最高统帅,米纽喜斯为副帅。 

费边仔细研究了罗马人几次败北的教训,在充分估计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 

决定避开对方,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以众多兵力跟踪追赶,袭击其个别 

零星部队,以消耗汉尼拔的兵力和给养。这种消耗战术 (或称拖延战术)在 

当时是正确的,但却为许多人所不解或怀疑,连费边的部下也对此战略表示 

不满。因此,费边在任期6个月后便交出了统帅权。公元前216年初,瓦罗 

和帕卢斯当选为罗马执政官,瓦罗力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