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灵写作 作者:[美]娜妲莉·高柏-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1。承认你写的东西
  带写作班时,我不时会经历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有人会写出不世出的杰作,却丝毫不觉自己写出好作品。不管我有多么赞不绝口,班上其他人也都给予正面的回响,可作者偏偏就是无法明白那的确是篇杰作。他并不曾否定那篇东西,但他就是不知所措地坐在那里。稍后,经由谣传,我听说他压根儿也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多年来我一直观察到这种情形,并不只有一个写作班出现过这么一位饱受压抑、缺乏安全感的人物:这个人尚未醒觉,看不出自己写出佳作。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深具自信的写作声音,我们却往往无法连接上这个声音,即使连接上了,也写出了佳作,却不加以承认。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人人都是莎士比亚,而是说人人都拥有真实的声音,这声音可以以真正的尊严与细节,详尽表达出他或她的生活面貌。在我们所能达到的伟大境界和我们的自我认知之间,似乎有着一段落差,因此,多看看自己的作品吧。
  我头一回深刻觉察到这一点,是六年前在明尼苏达禅学中心义务教导八周写作班的时候。我们都用单纯又孩子气的口吻描写我们的家庭──那是一项作业。我们有十五分钟的写作时间,班上连我一共有十二个人。时间截止时,我们四处走动,每人都朗读出自己刚写的东西。我是最后一个朗读的人。我朗读的那一段,后来用打字机誊写出来,题目定为「缓见世界转动」。文中讲到我的祖母喝水,养儿育女,而后孑然一身地离开人世,连袜子、腊肠或盐都没有。我朗读完毕后,现场静默良久。
  身为教师的我所说的每句话,最终目的都是要教导人们信赖自己的声音,并从那里写起。我尝试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技巧。一旦学生有所突破,我所能做的,不过就是锦上添花罢了。学生已各有所成,我但觉心灵平静又幸福:写作班上每位学生皆已突破抗拒心态,写出情感真挚又深刻的作品,我已不需多言了。
  霎时间,我环顾教室,每个人也一脸好奇地看着我,等着进行下一个习作。我惊讶极了,发现没有一个学生觉察到他们刚才写出了佳作。「你们谁也不晓得,就在刚刚,你们写出了非常生动的文章,我说得对吧?」他们只是愣愣地看着我。
  不单只是入门班的学生会这样,我这会儿就想到两个例子。有位女性诗人,她很优秀,也很受人喜爱,我称她为明尼苏达甜心。她写自己的生活、她的牧师父亲、她的七个儿子、早餐的情景。她最后一次举行朗读会时,不但座无虚席,连站票都销售一空。她告诉我,朗读会结束以后,她回到家,心情非常沮丧,因为大家都那么喜欢她的诗,她说:「我又用我的作品愚弄了一群人。」
  另一个例子是我过日晚上写作聚会的一位作家成员。她是位小说家,也担任一本城市杂志的助理编辑,并写过两本很叫好的剧作,其中一本被明尼亚波利斯论坛报选为「剧评人选书」。在定时写作时段中,她写了好几篇杰出的文章。我笃定地以为,她一定知道这些文章有多优秀,她毕竟是个经验丰富的作家呀。一个月后,我和她碰面共进早餐,并针对她其中一篇文章提出意见。听到我说那篇文章写得好,她满脸讶异。(光是好一字,尚不足以形容该文有多好。)对于她自己竟然不晓得,我也很意外。她在专业上所写的东西,统统和她自己以及她的生活经验无关。她说:「这种写作讲的完全是你自己。」因此她看不见文章的好。
  片桐老师有一次对我说:「我们都是佛,我看得出妳是佛,但妳并不相信我。等妳看到自已是佛,就会醒觉了。那便是悟道。」我们很难去理解并珍视自己的生活,却能比较轻易地看到自身以外的事物。在承认自己写出佳作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消除存在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与看出真实本性的意识能力之间的盲目落差。我们学会接纳自己正是当下那个贝有创造力的好人。偶尔,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看出这一点:「哦,我那个时候还不错。
  可足那已是往事,我们落后了一步。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大家自我吹嘘,而是说,我们应该认清我们的内在是很美好的,应该散发我们的美好,并在我们的外在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内在的丰美,亦即自我意念与作品一旦连结,便可带来大多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宁静与信心。事情并非「这个作品很烂,所以我们很烂」,或「这个作品很好,但我们很 烂」,或「这个作品很烂,但我们很好」,而是「我们很好,因此我们有能力挣脱抗拒的心理,从而发光发热,写出佳作,并承认那的确是我们自己的作品。」这世界承认它好,哪有我们自己承认它好来得重要。这是最要紧的一步,如此我们才会感到满足。我们很好,当我们写出好作品时,那是件好事。我们应当加以认可,并挺身拥护我们的作品。
  62。信任自己
  周二的课堂上,我们讨论某人的两页日记。老实说,就是我的日记,我日记里的其中两页。我选择这两页,是因为数月前我从中摘录了一首诗,不是多么了不起的诗作,而是一首宁静的话。要找出这一类诗作可不容易,它们是你笔记本中细微的哼唱声,可以领你到另一个世界。一周前,我影印了这两页日记分发给学生,请他们从中找出那首诗。要是觉得里头什么也没有,他们也尽可大方地告诉我:「娜妲莉,这里头全是垃圾嘛。」
  有五、六位学生自愿找诗,结果找到了至少四种版本的诗;有些诗包含了日记一开头的前半段,有些包含了中段,甚至有位学生挑中了不小心影印上去的一些叠印的作品。其中有一行是每个人都选中的:「你不论走到何方,都是新墨西哥的山丘。」每一版本诗作的音韵都蛮好的,但包括我自己选的那首在内,并无哪首是不世出的杰作。
  把一件作品交给一百个人,很可能会得到一百个不同的意见,不见得有天壤之别,可是还是很不一样。你和自己之间的深刻关系之所以非常重要,原因即在于此。你应该听听别人的看法,而且要听进去,(别在自己四周围起铜墙铁壁。)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那是你的话,你的声音,没有什么非黑即白、清晰明确的规则;那是你与自己的关系:妳到底想要说什么?你想怎么暴露自己?在作品中赤裸裸地呈现自已,不啻放松控制,这是件好事。反正我们也不在掌控之中,别人见到了你的页实本色。有时,我们还不了解自己做了什么,便已暴露了自己。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可是把整个人冻结起来,丝毫也不肯暴露,却让人更加痛苦。
  时间最能检验作品,要是你对某件作品没有把握,就暂且搁置一旁一段时间,六个月以后再重看,届时想法会比较清楚。你可能会发觉,有些诗你喜欢得不得了,别人却觉得不怎么样。我有首关于窗户的话,凡是听到的人都断然表示烂透了,我却认为那是首很棒的诗。哪天我得了诺贝尔奖,要发表得奖演说时,一定要好好地献献宝,满足一下。
  即使六个月后你回头重读时,发现那件原本不大有把握的作品简直差劲极了,也别担心。你的堆肥中优秀的那一部分已经分解了,将会生出美好的事物,请保持耐心。
  63。日本武士
  昨晚在周日写作班上,我开始教授写作与我们自身带有的日本武士成份。我领悟到,我在课堂上总是很会鼓励人,表现得很积极,那是因为我们全都置身于创作空间里。我的鼓励是真诚的,是从那个宽容又开放的创作领域中油然而生的。你写出的每篇文章都很好,有时还不只是很好而已;它充分燃烧,使初起的意念绽放出璀璨的光辉。学生有时会说:「你不够吹毛求疵,我不相信你。」他们不明白我们坐在不同的池子里:我置身于创作的池中,他们则忙着搅乱池水,把创作者和编辑角色混在一起,还想把我也拉进那场混战之中。我可不想去,那里太可怕了。
  不过,昨晚我们开始和日本武士一起工作了。汤姆带来了一篇差不多完成的作品,影印分发给大家看。首先,我们找寻文章的能量在哪里。主要在第三段。威廉.卡罗斯.威廉斯曾对艾伦.金斯堡说:「如果诗中只有一行具有能量,就把其他的统统删去,只留下那一行。」那一行便是诗。诗传播生命、负载活力,每一行皆应生动有力。保留文章中带有能量的部份,其他的一律舍弃。
  我们在课堂上绕着第三段打转了一会儿。并不很久,大概三分钟,这样便已足够。第三段有能量,可是不够火热,我晓得汤姆还可以再热上一倍有余。我对汤姆说:「是的,第三段有能量,可供玩赏一会儿。它大概能帮助你在堆肥里为未来栽下一粒种籽。不过,几星期后你回头再看这篇东西时,会看到它并未充分燃烧。我们花在这一段的时间已经够多了,该看看别的了。(新加入写作班的)雪莉插嘴说:「等一等,日本武士是什么玩意啊?」汤姆转身向她脱口答道:「就是痛下毒手!」
  因此,当你来到日本武士的天地,人就得变得强悍一点。不是要你变得残酷无情,而是要有面对真相的强悍作风。真相到头来并不会害人:真相使得这世界变得更清楚分明,诗句更光华耀目。我也曾在写作班上讨论恶劣的诗作,花廿分钟痛加批评。这太荒唐了,根本是浪费时间,好像拚命打一匹死马,再叫牠上路奔跑。你大可放心,写出烂诗的那个人还会写其他诗,不必以为要是你不努力从眼前的那首烂诗里挤出一点东西,作者就再也不会提笔了。
  你大可拿出勇气,保持诚实,「其中有些地方的确蛮不错的,可是犹嫌不足。」然后继续讨论别的。乐于放手是很好的过程,艾伦.金斯堡还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时,有一回去见他的教授文评家马克.范多伦(Mark VanDoren),说道:「你为什么不再写文评了呢?」他的答覆是:「干嘛花时间去谈论你不喜欢的东西?」
  我们在写作时,有时会浮出心灵迷雾之上,看得份外透彻清楚。不过我们能量充沛、活力洋溢时写出的作品,不见得篇篇都是佳作。事情并非如此,这仅只是表示我们醒了,就好像周六晚上在派对上喝了太多酒,周日早上醒过来一样;眼睛虽然睁开了,可是人还迷迷糊糊的。晓得我们写的东西哪里生动、哪里清醒固然是好,然而最后能变成一首诗或一篇散文的,却是我们在写作时充分燃烧、放出光芒的地方。任谁都能听得出差异在哪里:
  出自源头、出自初始意念的东西能够唤醒并激发每个人的活力。我曾在写作班上看到多次这样的情况,一旦有人朗读热力充沛的作品,人人都激动了起来。
  请乐于诚实面对自己的作品,要是某篇作品写得不错,那最好;要是写得不好,也别痛打死马,继续写下去就是了,会有别的东西出现。世上的劣作已经够多了,只要能写出一行佳句,你便会享有鼎鼎大名;写一大堆温温吞吞、不冷不热的玩意见,只会令人昏昏欲睡。
  64。重读与重写
  写完一个作品之后,最好稍等一段时间再重新阅读,时间能让你得以保持距离,客观地看自己的作品。当一整本笔记已被习作填满了以后(说不定花了你一个月的时间),坐下来,把笔记当成是别人的,整个重看一遍。
  怀着好奇的态度:「这个人有哪些话不吐不快?」舒舒服服地坐定,好像正预备要读一本好小说;逐页阅读,就算当你在写作当时,觉得文字似乎挺枯燥的,这会儿你将可体察出作品的肌理和节奏。
  我每一回重读自己的笔记本时,毫无例外地,一定会因而提醒自己是个有感觉、能想、能看的生命。这会让我重新大大地肯定自已,因为写作有时像是件一无是处的事,只是在浪费时间。突然之间,你会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为自己的尘俗生活心驰神迷。艺术伟大的价值便在这里──化平凡为不凡。我们唤醒了自己,觉察到我们正在体验的生活。
  重读整本笔记还有另一个好处:你可以看出自己心智活动的痕迹。注意看你原可更深入探讨,却基于懒惰或逃避心理而缩手不前:看看你在哪些地方真的枯燥乏味;哪些时候光是一味地发牢骚,反而让你更深陷泥漳。「我痛恨我的生活,我觉得自己好丑,真希望我能有钱一点……」等你读够自己的牢骚,便能学会在写作时迅速转移话题,而不会往牢骚的迷宫中徘徊太久。
  在做写作练习时,你经常弄不清楚自己写的东西是优是劣。我有时候会往自己的笔记本中,发现几首我根本不晓得自己写过的诗。我们的意识心灵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控制当中。很可能某一天我主观上觉得写得很烦,却说不定写出了一首好诗而不自知,直到一个月后重读作品时才发觉。
  记得有一次我在书房写作时,觉得好安宁、好幸福。我不断问自己:「妳怎么这么开心呀?妳一整天都没写出什么好作品。」事隔四天,我在教写作班时,有位学生向我挑衅,要我证明我在笔记本里也「写了一大堆垃圾」。我暗忖:「那简单,就用那天在书房写的东西来做证明。」我翻开那一天写的东西,并开始朗读。大出我意料之外,那是篇感人的文章,慨叹时光的流逝,并一一细数从我生命中消失的人,有的迁徙他乡,有的已经过世。我读着读着,我的声音真正地打开了,我好不惊讶。
  那天在书房里,我的意识心灵感到挫折,根本不晓得自己写的东西是好是坏。可是在那些有如嗡嗡乱飞的蚊子般,散漫又吹毛求疵的思绪底下,我的手却忙不迭地纪录初始的意念,写下一篇很有临场感的文章。这种事是可能发生的,我们的某一部份可以一边走过嗡嗡蚊群,一边碰触到内心深处清澈的地方;我们可以忽视内在那个爱批评的人消极又喋喋不休的闲谈声,不停地在纸上移动我们的手;我们的意识心灵忙着应付蚊群,因此无法时刻保持觉察,发觉我们其实正在写一篇佳作。不过那天在书房里,有某样东西觉察到了这一点,因为我从头到尾都在哼着小曲。这不无像是个为人母者,老是批评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可你看到她的孩子却个个快乐又漂亮。她是个好母亲。只是在这件事情上,这位母亲(你那散漫的思绪)和优秀的孩子(你写的文章)都存在你体内,同时在工作。穿透所有的散漫思绪,继续不断地写就是一种练习。一个月后,当你重读笔记本时,你有意识地发觉了那篇佳作。就在这一刻,你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自己相遇,认出对方,并结合为一体。这就是艺术。
  重读作品时,把笔记本中写得好的地方,整段整段地圈出来。在一页当中,这样的段落通常格外出色,十分抢眼,可当成未来写作时的起点,也说不定已经是一首完整的话了。试着用打字机把它们誊写出来,白纸黑字可以让人分辨清楚这东西写得好不好。只删除你没有用心在写、含糊不清的部分,其他保留。一个字也别改,因为在这项练习中,你正在拓深相信自己声音的能力。写作时只要用心,真的写在当下,那么写出的东西便是完整的。我们大可不必在这会儿驱使自我去操纵那些文字,好让它们看来优美一点,或者呈现出我们想要它们呈现的样子:完美、快活、完全没有问题。这是赤裸裸的写作,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审视自己,显露自己的真实面貌,并且在不试图操纵、没有侵略性的情况下,接纳我们自己。「我不快乐」──别企图掩盖这个声明,如果那就是你的感想,不要作任何判断,接受它就是了。
  当然,也应该有编辑和校订的空间。不过,当我们一听到编辑二字,便会想:「好,我已经放纵我内在的创作者了,这会儿我要回到恰如其分、循规蹈矩、理性的心态,终于要让一切恢复秩序。」我们从而引出了一位身穿斜纹毛呢套装的男士或女士,此人出身美国东岸,拥有文学博士头衔,对一切都看不顺眼。别这么做。这位穿着斜纹毛呢套装的人士只不过是自我的另一个分身,他正无所不用其极,设法取得控制。你写出的作品容不下这个自我任所欲为,吹毛求疵,意图操纵一切。反之,你在重读自己的作品时,应该摇身一变为日本武士,一位凡遇非属当下的事物,即勇于出手铲除的伟大战士;就像一位心灵清净、干净俐落的日本武士,不感情用事,用澄澈且洞悉的心灵来阅读。不过,挑三拣四、横加干扰,原是人之常情,因此让你的自我有事情可做;让它替你打字、在信封上写地址、舔邮票,反正别让它管你写作就对了。
  把校稿当成「重新发想」,如果作品中有含糊不清或暧昧不明的地方,只要再次想想你原有的印象,并加进细节,就会让作品更贴近你心底的想法。不妨坐下来,进行定时写作,并且在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