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向共和 作者:未知-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文果断地说:“不够再想办法,但起义的日期不能再推了!再推,就会错过大好时机!” 
   看杨衢云没有吭声,孙文转对一个黑胖的中年人,问道:“黑佬,你们三合会到底有多少人能参加起义?我得根据人数发给你们费用。” 
   那个被喊作“黑佬”的三合会首领眨巴着眼睛说:“我们的人多得很,要不孙先生明天早上派人到城里的各个茶楼去查看,凡是手腕上系着个小木牌,在那儿吃早茶的,都是准备参加起义的会员。” 
   孙文:“好,士良,你明天带几个人去办这事。” 
   专门负责和会党打交道的郑士良点点头。 
   孙文:“再就是起草《讨满檄文》与《对外宣言》的事情。《檄文》我想让朱淇兄执笔,怎么样?” 
   陈少白:“赞成!朱淇兄文采最好,这篇檄文一定写得比骆宾王讨武则天檄文还精彩!” 
   戴着厚厚镜片的朱淇兴奋地说:“我一定不辱使命!” 
   孙文:“英文的《对外宣言》我已和《德臣西报》的主编黎德谈了,由他来执笔。他是英国人,通过他我们可以取得更广泛的国际间的支持,要求他们承认起义军为民主国家的交战团体……” 
   坐在孙文身旁的陆皓东早已掩抑不住激动,一扯他的衣服,说:“该讨论‘那个’了吧?” 
   孙文笑着说:“好,现在就来看看皓东为我们未来的共和国设计的旗帜!” 
   他的话刚落音,陆皓东就从怀里使劲往外一抽,抽出一面旗帜来。 
   在坐的人都觉得眼前一亮,禁不住叫声:“好!” 
   陆皓东:“这面旗叫做‘青天白日’。” 
   孙文:“好一个青天白日!我想‘青天’的喻意为天下太平,清明祥和;‘白日’喻意人心清洁,乃能博爱,只是这十二个叉光……皓东,是什么意思呢?” 
   陆皓东:“它代表十二天干,这是我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 
   孙文:“好,它也代表十二个时辰。国旗有了,其它一切也安排妥当了,我们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等武装起义的枪声打响了!” 
   陈少白:“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说明。” 
   孙文:“什么重要的事?” 
   陈少白:“你既然被选举为兴中会的President,那么,未来合众政府的President便也顺理成章由你担任了!” 
   黑佬不高兴地说:“我是个粗人,你们几个不要讲洋文好不好?” 
   孙文笑着对他说:“民主国家的中枢是合众政府,合众政府的领袖,照美国的规制,称为President,这是西洋的一种政治制度。” 
   黑佬:“哦,我知道了,那不就是总统吗?” 
   孙文:“就是总统吧。” 
   黑佬:“那还说明什么?除了你孙先生,谁还有资格来当这个总统啊!” 
   杨衢云在一旁冷冷道:“那可难说!” 
   陈少白也冷冷地说:“怎么,你想当吗?” 
   杨衢云:“我想当又怎么的?我在香港多年,筹措经费,购买枪械等,都靠我出面,不给我这样一个总其成的名义,不足以号召中外!” 
   郑士良拍案而起不平地说:“你这是要挟!” 
   “我的要求迫不得已,你们考虑吧!”杨衢云说完,拂袖而去。 
   “岂有此理!”郑士良脸色铁青,“他居然有此非分之想,我非亲手除掉他不可!” 
   孙文急了:“士良,千万不要这样!大事未举,先闹内讧,怎么可以?” 
   郑士良:“他欺人太甚!” 
   孙文:“但我们却应该委曲求全!士良,只要能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我们可以舍弃一切。总统的位置我让给他!” 
   所有的人都被深深触动,同时叫道:“逸仙!” 
   …… 
   茶楼,十几张茶桌坐满了喝早茶的茶客,一片嘈杂。 
   两个伙计一边挨个的给茶客们的手腕上系上一个画有“Δ”的小木牌,一边说:“给您系上这个,下次您来喝茶,可就不收钱罗。” 
   一个望风的伙计匆匆跑上楼来,对老板耳语了几句。 
   老板做了个手势,两个系木牌的伙计赶紧缩进里间。 
   郑士良带几个人登上茶楼。 
   一看满茶楼的茶客都差不多系着小木牌,他露出惊喜的神色。 
   跟在他身边的一个人凑近他耳旁说:“我们跑了几个茶楼,怎么在座的茶客全都是三合会的?你看那些老头能参加武装起义吗?” 
   郑士良:“你去点数吧。孙先生说,不要无端怀疑自己的同志,黑佬是三合会首领,也是我们兴中会的会员,我想他不会骗我们的。” 
   他身边的人开始暗暗地清点系有小木牌茶客的人数。 
   …… 
   广雅学院二楼,孙文将一张银票交给黑佬。 
   孙文:“这是President杨衢云昨天交给我的。他说我们的经费除了拿出买武器的,就全在这儿了,今天都交给你,你一定要用的是地方,千万不要耽误了重阳节武装起义的发动。” 
   黑佬:“孙先生放心,我三合会会员已做好充分准备,只等孙先生一声号令,就会全城响应,拿下广州!”话虽这么说,他接银票的手却微微有些颤抖。 
   …… 
   朱淇卧室,油灯下,朱淇正在起草《讨清檄文》,他忽而凝思,忽而疾书,十分投入。 
   门被推开,朱淇的胞兄朱湘走进来。 

   第十五章 汤武革命(五) 
   看朱淇那样的专心致志,朱湘悄悄走到他身后,伸着头看去。 
   “啊!”朱湘不由惊叫出声。 
   朱淇吓了一跳,本能地用手遮住文稿,回头一看,见是朱湘,才放下心来说:“二哥,是你啊……” 
   “你这可是灭门大罪啊!”朱湘惊慌地说着,就要来撕桌上的文稿。 
   朱淇一边护住文稿,一边对朱湘,“二哥,你听我说……” 
   朱湘:“我不听你说!我不能听任你谋逆造反,连累我们全家!” 
   朱淇:“二哥,我们这不是谋逆造反,这是起义,你懂吗?通过起义,来推翻罪恶的清王朝!” 
   朱湘气汹汹地说:“你不要再和我狡辩,我告诉你,你赶快把这些造反的罪证销毁,躲到乡下去,还来得及,否则的话,为了我们全家几十口性命,别怪我不把你当亲弟弟看!” 
   说完,他把门一甩,走了。 
   朱淇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摇头,又回到桌旁,挥笔写起来。 
   …… 
   两广总督府,上房,灯光透过窗纸,映出正看书的两广总督谭仲麟的身影。 
   一名统领手里拿着一叠文稿,匆匆进了房间。 
   “总督大人……”从窗外望去,统领很机密地凑近谭仲麟禀报着。 
   谭仲麟却大声问:“谁?谁要造反?” 
   统领:“这个人叫孙文,号逸仙。” 
   谭仲麟:“孙文?他不会。” 
   统领:“大人怎么见得他不会?” 
   谭仲麟:“我听好些人谈起过他,不过一介狂士而已,哪里敢造反!” 
   统领:“不过,卑职以为……” 
   谭仲麟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那你就写一份奏报给朝廷吧!不过,你得记住,逢此多事之秋,理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听风便是雨,更不要没事找事!” 
   统领:“嗻!” 
   三 
    
   操场,淮军士兵在操练。 
   看着那些或吊儿郎当或萎靡不振的面容和松松垮垮的队形,袁世凯皱起了眉头。 
   一个马弁过来禀报:“大人,营门外有一个人要见你。” 
   营门外,徐世昌一领长衫,一把折扇,背着手,悠闲地观赏着兵营外的景物。 
   袁世凯走到他身后,徐世昌慢慢转过身来,“慰亭,别来无恙?” 
   袁世凯一把拉住他的手,惊喜叫道:“大哥,是你……” 
   袁世凯卧室,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燃掉了大半截。 
   一张床榻上,袁世凯和徐世昌披着衣服,各靠着一头床架,促膝交谈。 
   袁世凯:“大哥干脆辞了翰林院那个闲散差事,到我这儿来当个营务总办。替我把杂七杂八的事一概管起来,好让我专心练兵。” 
   徐世昌:“翰林院虽然是闲散差事,却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记得吗?那年赴京赶考,我没有盘缠,你把身上的银子全给了我,自己落得个一日三餐以凉水充饥,如今你却叫我辞了它,你舍得我舍不得啊!” 
   袁世凯:“以大哥的才干,当个宰相绰绰有余,终老翰林院,未免可惜,再说,我这儿实在需要你。你先听听我的计划……” 
   袁世凯坐直身体,拽了拽衣服,侃侃而谈,“要操练一支新式的陆军,靠这些老弱病残、兵痞兵油子自然不行,得将他们淘汰遣散,另行招募安徽、滁州、山东、河南一带的朴实农民当兵。至于将嘛,那就更为要紧,以往的湘、淮勇营,常被说成是‘文东武中’、‘绍兴师爷湖南将’,我准备打破这个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能为我所用,我都要他们为我,不,为朝廷好好的效力……” 
   徐世昌听着,再不说话,只冷冷瞅着袁世凯。 
   袁世凯瞥他一眼,将身体前倾,压低声音,掏心窝子地说:“大哥你也看见了,这儿全是淮军旧部,全凭着李中堂威望,我才将他们治服。以前翁同龢他们说李中堂带的私家军,我还替李中堂不平,今日看来,情形的确如此啊……” 
   徐世昌还是冷冷瞅着他。 
   袁世凯被他瞅得心里发毛,忍不住问:“大哥你老这样瞅着我干吗呀?” 
   徐世昌将被子一掀,起身下床,“我还是回我的翰林院去好了!” 
   袁世凯一把扯住他,“大哥你这是干什么?” 
   徐世昌生气地打掉他的手:“算了吧,你!” 
   袁世凯嘿然。 
   徐世昌直逼着他的眼睛说:“慰亭呀慰亭,你心里怎么想的,我还不知道吗?” 
   袁世凯尴尬叫一声,“大哥……”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徐世昌反而被他笑懵了。 
   笑声一停,袁世凯说:“大哥是看穿了我的心思!从来小站那天起,我梦寐以求的就是怎样把这支军队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曾文正公创立了湘军,但他是大儒,满脑门子都是想着怎样的尽忠报国;李中堂创立了淮军,但他心里多少也还存了一个公字;我不能这样干,这样干了,到头来一事无成不说,还落不着个好!说白了,我袁世凯就是要把朝廷的军队,国家的军队,变成我袁世凯的军队!大哥,我的话说完了,帮不帮我,你看着办吧!” 
   徐世昌却不说话,只是走到书案旁坐下,提笔写起来。 
   袁世凯探过头一看,不觉诧异地问:“大哥,你这时给我朝驻德公使写什么信呀?” 
   徐世昌:“我让他物色一批德国军官,来给你的新建陆军当教官……” 
   看袁世凯一时没反应过来,徐世昌淡淡地说道,“德国军队,最讲究服从。训练出的士兵,犹如机器一般……” 
   袁世凯恍然大悟,不禁喜道:“大哥呀大哥,你真是我的卧龙孔明!” 
   徐世昌:“你的卧龙孔明?这么说你把自己比作什么人了?慰亭呀慰亭,其志不小呀!” 
   两人呵呵大笑。 
   …… 
   小站草坪,一双粗糙的大手接过一套制服,制服上还放着一叠铜钱。 
   袁世凯正在给已经通过考试的新兵一个个分发服装和饷钱。 
   他的身后树立着一面白底蓝字的招兵大旗。 
   “下一个!” 
   一双干枯、毫无血色的手伸到袁世凯面前。 

   第十五章 汤武革命(六) 
   袁世凯将手里的制服和饷钱放回原处,抬起头来,打量着面前的新兵。 
   这是一张充满烟容的脸。 
   袁世凯也不说话,冲着这张脸,甩手就是一巴掌。 
   面前的新兵被打得一个趔趄,栽倒在地。 
   袁世凯喝令:“起来!” 
   那个新兵从地上爬起,抖抖瑟瑟站在他面前。 
   袁世凯:“你怎么混过新兵考试的?” 
   那个新兵:“我,我……” 
   袁世凯命令马弁:“将他带下去,严加审讯,一定要查出徇私舞弊者。” 
   看着那个新兵被带走,袁世凯对簇拥在身后一大批将官说:“如若让这种大烟鬼都混进了我新建陆军,那我新军还没练成就完了。我平生最恨抽鸦片的,中国就是从抽鸦片开始坏事!我给诸位打个招呼,今后谁敢在我的部队中抽大烟,一个字,斩!” 
   他又指着那一队队已经通过考试,换上服装的新兵,感慨地说:“只有他们,来自农家,朴实憨厚,无任何不良习气,经过训练,一定会成为最好的士兵!” 
   …… 
   营房内,袁世凯兴冲冲进来,将腰刀解下,往榻几上一扔,对徐世昌说:“大哥,这次我招募的四千新兵,全是个顶个!加上淘汰后剩下的三千精兵,我手上已有七千人马,现在缺的就是将才了。” 
   徐世昌从书案上拿起一张纸,递给袁世凯,“正好,这是咱们聚集将才的聚贤告示,你先过过目,咱们就把它发出去。” 
   袁世凯接过那张纸,看了一会儿,说:“大哥的文才没说的,意思也到了。只是我想既然咱们这告示是要网罗各种人才,就要让不识几个大字的人都看得懂。你这告示太长,又文绉绉的,能否短一点,明白一点,最好能押韵做歌儿唱。” 
   徐世昌一拍额头,“嗨,我怎么就忘了呢?” 
   他拿起笔,飞快地在纸上做了一番改动,然后,对袁世凯说:“我给你念念,看这样行不行?” 
   不待袁世凯点头,他便念道:“世凯小站练兵,聚会各方贤俊。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良驹能行千里,而多桀骜不驯。世俗讥讽俊才,却能树立功名。求才不拘一格,精通西学更甚。莫作李广之叹,今朝报国有门。” 
   袁世凯拊掌大笑,“就是它了,就是它了!我这就命人拿去登报。” 
   徐世昌赶紧说:“你可别对人说这是我写的!” 
   袁世凯还是忍不住笑,“大哥放心,你翰林院出来的人,怎么会写出这种半通不通的狗屁文章来呢?我只说这是一个落榜的酸秀才写的!” 
   两人又是一阵大笑。 
   …… 
   在各种聚贤的告示赫然登报纸上—— 
   客栈,阮忠枢蜷缩在炕上,在烧大烟泡。 
   过足了瘾,他放下烟枪,顺手拿起身旁一张报纸看起来。 
   他的眼睛瞪大了,《聚贤告示》赫然登在报纸的上方! 
   飞快看完告示,他一骨碌爬起来,收起烟枪,抓起炕头一个包袱,背在肩上,往外便走。 
   …… 
   妓院,孟恩远拿着张报纸对老鸨说:“老板,我想去小站投军。” 
   老鸨嘴一撅,托长声调说:“哟——你在我这儿,是管妓女的伙计,莫不成到了小站,他还要你去管那些当兵的?” 
   孟恩远也不生气,笑嘻嘻地说:“你瞧着,说不定他真让我当个带兵的官儿哩!” 
   …… 
   幕府,师爷张一麟正被主东训斥。 
   主东走了,张一麟闷闷的拿起报纸,眼一亮! 
   …… 
   宅邸,赵秉钧的父亲将一封信交给他,说:“你不能再这样天天在乡里斗鸡走狗混日子了。袁世凯现在在小站练兵,招募人才。我和他有八拜之交,你拿着我这封信,去投奔他吧!” 
   …… 
   学校,教室里,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拿着一份刊有《聚贤告示》的德文报纸在商量…… 
   〖BT3〗四 
    
   北〖HT〗京军机处,荣禄进来时,看见翁同龢已经坐在那儿在看公文奏报。 
   见荣禄进来,他头也没抬一下。 
   荣禄也不理他,径直走到一边坐下,也开始翻阅手边的一摞奏报。 
   翁同龢看荣禄也翻阅那叠奏报,嘴角挂上一丝蔑视的笑容。 
   看着一份奏报,荣禄的眉头皱起来,对着门外喊道:“来人!” 
   一名军机章京跑进来。 
   荣禄拿着那份奏报,问:“这怎么处置的?” 
   章京接过奏报,也不看,小心回答:“禀大人,这份奏报已经处理过了?” 
   荣禄:“噢?” 
   章京:“不光是这份,您看的这一摞,都是处理过的……” 
   荣禄的脸冷下来问:“谁处理的?” 
   翁同龢:“我!还有庆王爷和其他几位军机大臣。” 
   荣禄:“请问翁师傅,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三个字,知道了。”翁同龢走过来,拿过那份奏报,看一眼,扔在桌上,“像这种鸡零狗碎的事儿,荣大人难道还想做什么文章?” 
   荣禄:“孙文要造反!这是鸡零狗碎?” 
   翁同龢:“偌大的中国,几个小毛匪,今天这里嚷嚷,明天那里叫叫,原本不足为奇。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