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等待着他说下去。
张勋:“那就是当今的皇上!”
众督军一怔。
曹锟瞅着张勋,不动声色。但他忽然拿起笔,在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纸推向下一个督军……
看着这情景,张勋说:“好好好,我老张今晚请弟兄们听堂会。全国最好的青衣,就是我老张的这位万参谋长!”
万绳栻一个青衣的亮相,“诸位督军请了……”
四
上海,孙中山郊外住宅。宋庆龄一身工装,一边朝墙壁上刷着浆水,一边朝外面喊着:“喂,先生,这是调得什么色呀?”
院子很大,但一看就知是农家的院落。孙中山也是一身工装,正在一个大盆里搅着浆水。听到宋庆龄的问话,他朝里面喊着:“浅蓝。”
宋庆龄走了出来,刷子在手上还滴答着浆水,她一把拉起孙中山的手就朝里走,“先生去瞧瞧……”
室内,孙中山瞅着墙壁,“这色是不怎么对啊……我再去调调……”
说着,他端起浆盆,走了出来,宋庆龄跟了出来。
院内,孙中山拿一个瓶子往盆里倒着颜色水,倒一点,拿棍子搅一搅,不停地调试着。
宋庆龄:“我看还是去找我爹,我们已住到了上海……早晚先生要见他们……”
孙中山:“不可,咱们的婚事,你父母都不赞成。”
宋庆龄:“早晚会赞成。”
孙中山:“所以要等等,等他们想通了,咱们再回去……当务之急是先有个窝,好好想想怎么帮国会制定一部好宪法。”
宋庆龄:“罗文来了消息,说他正运动国会议员,准备选先生当总统……”
孙中山:“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部切实可行的宪法,制约那些个大大小小的野心家、阴谋家,还有政治冒险家……”
宋庆龄:“先生以为会有人干出‘冒天下大不韪’的事情吗?”
孙中山:“以前就一个袁世凯,北洋听他的。他不在了……”
他把调试好的浆水倒进盆里,“恐怕要闹出一堆大大小小的军阀来呦。”
他端起浆水盆又说道:“咱们再去刷刷看……”
……
天津梁启超宅,入夜;梁启超在灯下写作。
门人报:“先生,有个人要见你。”
梁启超:“谁?”
门人:“他不说;说一见就知道。”
梁启超:“请他进来。”
门人出,立刻带入一人。只见他一袭长衫,却用黑布包着脸,并不明亮的室光下,显得有些阴森。进屋后,他站着不动。
梁启超站起来问:“先生是谁?找启超何事?”
那人仍是不动,但把目光扫向门人,梁启超示意门人出去了。
那人慢慢拉下了包脸的黑布,原来是康有为。梁启超一怔,趋前一步,单腿跪下,行学生礼,“弟子给先生请安!”
康有为“嘘”了一声,上前搀扶起梁启超,“卓如,我这是半个秘密!”
梁启超起身,请康有为上坐座,自己在下首陪坐。
康有为长叹一声:“卓如,我们有好几年没见了吧?”
梁启超:“弟子有违师命,不敢再见先生。”
康有为:“你呀……日前我六十大寿,弟子中就缺你一个,我是好生失落啊!”
梁启超:“弟子不孝,请先生原谅。”
康有为:“卓如啊,我知道你我观点已经不同,可这次,我冒险来找你……你,你一定要帮我!”
梁启超:“先生但有差遣,弟子尽力而为。”
康有为四下瞅瞅,朝梁启超跟前凑凑,低声但一字一顿地说:“皇上要复辟了!”
梁启超断然道:“不可能!”
康有为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梁启超,“这是张勋给我的信……”
梁启超瞅着信。
康有为继续说着:“他跟我说,各省督军都支持他,这次清室复辟一定成功。卓如,这么多年的理想,这一次就会实现了。”
梁启超把信推给康有为,“先生,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啊!”
康有为忽地站了起来,走动着怒声说道:“潮流?什么潮流?共和吗?你们天天喊共和,可你们喊来了什么?一个袁世凯的帝制,一个绝非代表民意的国会,一部如同儿戏的约法。再看你们共和国那些当官的,不是卖身投靠就是骗取民财,跟强盗和妓女有什么区别!这所谓共和国的政治,坏透了,乱透了!共和共和!是假的!”
梁启超:“所以我们要再次革命!革它假共和的命!创造一个真共和!”
第五十六章 五权宪法(五)
他忽然起身,请康有为坐下,自己走到一个角落。康有为瞅着他。
只见梁启超竟然捧过一个手板,朝康有为一跪,但毅然而坚定地说:“请先生原谅弟子!大丈夫立身处世,各有本末,道不同,不相与谋!先生今天就是打死我,弟子也不敢敷衍先生!”
他说着,把手板高捧到康有为眼前。
康有为一下子呆住了,接过手板,默默无语,泪水慢慢地淌下来,“《论语》曰,‘回也非助我也’,这句话,我今日到底明白了!”
说着,他把手板放到桌上,起身就走。走时,又戴上了面罩。
梁启超:“请先生留步。”
康有为站住,“卓如,你要帮我么?”
梁启超起身,走到他面前,关切地注视着他,“先生,如果复辟光明正大,您又何须遮掩?如果复辟不合时宜,您又何苦逆流而动?”
康有为的面罩在粗气声中煽动着,语有悲声,“你,你……唉,我最亲的弟子……这是命,这是命啊!”
昏黄的灯光下,梁启超看着远去的康有为,眼眶中似有泪珠,“先生,你要保重!”
……
天津,段祺瑞官邸。段祺瑞一个人左右逢源地下着象棋……
梁启超走了进来,“芝泉,你还有心思在着这里清闲?”
段祺瑞头也不抬,“卓如,来来来,跟我玩一盘……”
梁启超上前,一把把棋局弄乱了,“张勋已经到了天津!”
段祺瑞瞅着梁启超,“到了,就到了呗。”
梁启超一怔:“你难道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段祺瑞溜达着:“这小子愚蠢透顶,袁世凯不敢干的事儿他都敢干。”
院外一声呼喝:“张将军到!”
随着声音,张勋已经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万参谋,二十多个辫子兵守在了门口。
段祺瑞满脸堆笑,拱着手迎了上去,“哎呀,绍轩兄。”
张勋也拱着手笑道,“段总理!”
段祺瑞介绍梁启超,“这位是梁启超先生。”
张勋理也不理,随段祺瑞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还是段祺瑞给了梁启超一个“请”的姿势,梁启超坐到了沙发一边。军警上了茶。
段祺瑞:“真是有劳绍轩兄了。”
张勋:“哎,都是自家弟兄嘛。”
段祺瑞:“不知绍轩兄想如何了断此事。”
张勋断然道:“斩草除根!这民国乱来乱去,我看都是‘共和’这两个字闹的。”
说着,瞅着段祺瑞问:“你说是不是呀?”
张勋说话的时候,梁启超很想插话,段祺瑞给他使着眼色,并对张勋说:“绍轩兄果然看得深远。”
张勋:“那你是赞成喽。”
段祺瑞假装不满地说:“什么话嘛,绍轩!你无论怎么做,我都支持你!”
张勋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啦!”
他一拱手,“告辞!”
段祺瑞也站了起来一拱手,“不送。”
张勋出去了,门口的辫子兵簇拥着他走了。
梁启超急道:“他要毁掉共和,你怎么还支持他!”
段祺瑞慢慢坐了下来,“不支持他,我又怎能成为‘再造共和’的英雄,又怎能顺顺当当地再回北京去当我的总理……”
梁启超一怔。
段祺瑞:“卓如,有劳你这个大才子帮我写一篇‘反复辟檄文’!”
梁启超欢喜却又不解地问:“你,你这是干什么……”
段祺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五
养心殿,张勋穿着军装,康有为穿着他崭新的六品主事官服,在殿内等待着。康有为恭敬地望着御座,张勋却四处溜达着,好像在参观。
一声呼喝:“皇上、皇太妃驾到!”
只见小德子托着谨太妃——一个胖胖的五十岁的妇女——的手,太妃又牵着十二岁的溥仪的手,显然老多了的载沣在后,走到御座前。溥仪和太妃坐下了。
康有为庄重地跪倒并匍匐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张勋早走到大殿前,他不仅不跪,还明目张胆地打量着眼前的皇上等人……
小德子一声怒斥:“大胆!见了皇上和太妃,如何不跪?”
张勋朝上一拱手,“对不住了,我老张是徐州都督兼长江巡阅使,那是民国的官儿,跪不得大清的皇上,等皇上封我个大清的官儿,我自然是要跪的。”
溥仪朝康有为伸了伸手,“康有为,你起来吧。”
康有为站了起来,只见他满脸的泪,正用手抹着。
载沣:“康师傅,当年德宗皇帝戊戌变法之时,我还只有十六岁。听说你后来吃了不少苦,可至今不忘故主,确是难得呀!”
说着,看了看溥仪。
溥仪说道:“赐坐!”
康有为:“谢皇上!”
张勋急了,“哎,我说摄政王爷,康师傅不忘故主,那是真的,可我老张不忘故主,那也不是假的嘛!”
谨太妃:“你刚才不是说你服官民国吗?”
张勋:“那又怎么?我老张是当了民国的官儿,可我老张这颗心,没一天不思念皇上和太妃,哦,前几年还是太后——隆裕皇太后死了是吧!”
载沣、谨妃面面相觑,有愤怒的神色。
张勋却错会了意,把军帽一摘,脑后那一尺多长的辫子超前一甩:“我这条猪尾巴就是证明。我老张每天洗澡时,看到这猪尾巴,就好像看到皇上和太妃一样!”
谨妃、载沣再次面面相觑,更加愤怒……
小德子又是一声吼:“大胆张勋,竟敢称我大清辫发为猪尾巴!”
张勋一怔:“哦,老张失言,失言了。不过,我老张的家乡,都把辫子叫猪尾巴。”
小德子:“你老家叫猪尾巴也就罢了,我皇上也有辫发,难道也是猪尾巴?”
张勋:“那可不成,不成!皇上的辫子,绝不是猪尾巴,那是龙尾巴!”
此言一出,一时间又是满场的尴尬。
第五十六章 五权宪法(六)
康有为咳嗽了一声,“皇上,张勋将军今日觐见皇上,是要谈复辟之事。”
张勋:“对!咱们谈正事。摄政王,我的信你收到了吧?”
载沣仍有点不高兴,“收到了。”
张勋:“那就成了,我老张这次进京,带了五千兵马,他们也都留着猪尾……哦……留着辫子,都忠于皇上,忠于大清。只要皇上一声令下,他奶奶的……哦……我,我老张的五千雄兵,都会效命皇上,实行复辟,消灭那些让皇上不高兴的坏蛋!”
谨太妃:“我说张勋,这可不能胡来!民国政府对我大清有优惠条件,咱们日子过得不错。你这复辟的事儿要是闹不成,再把民国给咱的优惠条件给闹没了,不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嘛!”
张勋:“太妃,你别看我老张是个武夫,可臣有文圣人出谋划策。这既有猛张飞,又有诸葛亮,文武双全,还有什么事儿闹不成?”
谨太妃:“看来你就是那武圣人,那文圣人又是哪个呀?”
张勋把康有为超往前一拉,“就是他呀,哎,我说康先生,你也该说话啦!”
康有为:“皇上、太妃、摄政王容禀。微臣以为,此时恭行复辟,正其时也!”
载沣:“怎么说?”
康有为:“民国腐朽,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清,正是天下归心之时。”
载沣:“康师傅太乐观了吧!那袁世凯多大势力,要实行帝制,还闹了个一死了之!咱要闹复辟,能比袁世凯强?”
康有为:“摄政王,这可比不得!袁世凯无续无统,独夫民贼,要行帝制,自然失败。我皇上乃天下大统皇帝,恭行复辟,天命攸归,届时龙旗一举,大事指日可定。”
载沣:“还是要慎重,慎重呀!”
张勋急了:“哎,我说摄政王,我老张,还有康先生,为皇上复辟使劲儿忙活,到头来,倒是你们在那里推三挡四,这可叫我老张怎么说呢?哦,这么着吧——”
他朝殿外喊道:“万参谋长!”
“在!”殿外一声女人气的答应,万绳栻穿军装入,上前一个立正敬礼,“给皇上请安!”
众人面面相觑。
张勋对万绳栻说:“太妃和摄政王不信咱能复辟成功,你不是为这个还编了段戏词儿,说给他们听听。”
万绳栻“咳”了一声,一个亮相,似说似唱地表演起来:“我劝太妃休吃惊,细听微臣说分明。臣等今日请复辟,上承天命下归心。张康二臣非小可,他是文武两圣人。文武两圣来保驾,天下指日可太平!”
只有张勋像看堂会一样鼓起掌来,其他人都没言语。
良久,载沣咳嗽了一声,“张勋,倘若复辟成功,你想要个什么官儿呀?”
张勋:“好久以前,我老张就想跟袁大总统一样,当一回直隶总督。”
载沣:“这个好办,可军国大事还是要有人。”
张勋一把拉过康有为,“朝政就由我们的文圣人来主持好啦!”
载沣望着溥仪,“这么多年,康有为无怨无悔,誓保大清。康有为不仅要封为军机大臣,还要当皇上的师傅。”
溥仪明白父亲的意思,“朕准了!”
康有为所有的理想都实现了,他立刻整衣跪倒,深深地拜伏下去,“谢皇上隆恩!”
……
不断有辫子兵骑马在城内,摇黄龙旗飞奔,呼喊:
“所有臣民听着,各家各户都要悬挂黄龙旗,违令者斩!”
“所有臣民听着,即日起一律留辫,无辫者斩!”
“所有臣民听着,前清官员,一律着本朝官服,待命进宫!”
……
一前清官员把脑袋和半个身子都扎进了柜子里,衣服一件一件地朝外扔着,“早就告诉你留着留着,你给弄哪儿去了?”
老婆在他身后拾捡着他扔出来的衣服,“都六年了,谁知道你还要啊……”
官员脑袋上顶着衣服站了起来,冲着老婆吼道:“头发长,见识短!就不能高瞻远瞩啊?”
“别动!”老婆忽然眼睛一亮,伸手从他脑袋上拿下一块有文官图案的布,“这不是还留着一块嘛!差点让我做了枕头套……”
官员一把抓过来,就要撕扯,绝望地说:“还有什么用嘛!”
忽然他停住手,眼睛眨巴眨巴地,好像有了主意。
……
又一前清官员,这一家倒是还搜出了一件纱褂,但那前清官员还是急得在室内打转,“官服没有,辫子也没有,这可怎么办嘛!”
妻子拿起一把剪刀,把自己头上的青丝一下子剪了下来,“急什么,这不是辫子吗?”
那官员喜极而泣,“贤妻!贤妻啊!”
……
上海孙中山宅,服装图案画在一块大木板上。在它的边上,一个裁缝正给孙中山量着身材,他每量一个尺寸,就到木板上标一个数字,还不断地叨叨着……
裁缝:“我说您要做的这是什么衣服嘛,不是官服,不是常服,我做了三十多年裁缝,没见过……”
孙中山任他量着身材,“你照着做就是。”
裁缝:“北京那边,皇上就要再坐龙廷了。前清官员找我做的,都是前清的官服。那官服才真是有门道的,大官的,是前襟长,后襟短;小官的,那是前襟短,后襟长……可您这衣服样子……嗨,这是什么嘛……您真要做这样子的衣服?”
孙中山刚要说话,忽见大门口处,田沫、罗文正在那里瞅着他,不禁喊道:“沫儿、罗文,快过来。”
宋庆龄听到了,从里屋出来了,先迎了上去,“你们来了……”
她拉住了田沫的手,也瞅着罗文问:“沫儿,我们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呀?”
田沫:“你们的喜酒我还没喝呢……”
孙中山仍被量着身材尺寸,不能动,但听到了田沫的话,“呆会儿我就给你们弄酒喝。”
罗文走了过来,“孙先生,张勋复辟了!”
孙中山指向衣服样子,“罗文啊,看我设计的这衣服怎么样,沫儿,你也来参谋参谋……”
第五十六章 五权宪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