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这些,对于一个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不可思议的了。现在很多科学家的著作还在人间,如果我们去研究对比,会知道那些科学家他们虽然在某一个方面确实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社会也有一些贡献,但是要他们全面地了解所有万物一切诸法的实际相状,并进行概念定义及分类的话,那也确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以前人们都以为科学家们的智慧是‘无比’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无人能比,而是从无有人去比较罢了!确实,以前的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一类的事情,更从来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我现在明确地把这一点道出来,科学家们的智慧与佛教当中古今大成就者们的智慧相比,是根本比不上的,更遑论与伟大佛陀的智慧相比了。希望有智慧的人,以后在这方面多作观察对比,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从佛教的角度讲,佛陀已经完全证悟了万事万物的真理,而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们也毕竟都是凡夫俗子,因为每次当他们遇到老死病等内心痛苦时,与其他普通一般人无有任何差异。他们虽然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深刻的智慧,并在毕生之中对某种物质现象作过详细的研究,但他们所了知的也仅仅是全部科学的一部分而已,如精通物理化学的,并不通达政治医学等,不要说是通达一切的学问,就连只是近几百年来人类所积累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全部通达无碍的人可以说在当今的科学家当中也找不到。而佛陀呢,无论什么学问,都为之通达无碍。若不相信,请翻开一百多函的大藏经,那时你必会产生不同的感想。

    是故人们称佛是大彻大悟者,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若不信佛教的人,也许不愿意承认这句话,但请诸君认真地想一想,在追随信仰佛陀教法的人们当中,于古代有多少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又有多少数不清的圣贤以及各种各样的仁人智士高人道士,可以说涵盖社会的各个阶层,如著名学者梁启超所说:‘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一直到如今也同样如此,有饱学深思精通各种知识的博士、教授和专家学者、科学家们,也有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们,以及许许多多的政治家、政府要员、企业家们等等,这些所有古今中外信仰佛陀的人们都并没有以自己杰出的才华来否认佛陀的伟大和佛陀的教诲,如是您还能继续那样固执傲慢不屑一顾吗?最后我还是诚劝您看看浩瀚如海的佛经内容,等到您把这些佛经论典基本内容都了解之后,再来看看您的智慧是否能比得上伟大佛陀的百千万分之一?《世界知识份子看佛教》的介绍文中引用一位欧洲作家的话说:‘这是一个能够让我们信心十足地去遵循的教法。在这个有著各种宗教、宗教狂热和各种信条的人世间,哪里还能再找到一位如此卓越的老师呢?在这个群星荟萃的世界里,他是最大的一颗巨星。难怪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们会如此一致地公认他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印度总统--伟大的政治家尼赫鲁也说:‘佛比起所有的学说和教条显得更加伟大,千百年来,他的启示一直震撼著人类。’

    第六章 到深山中去探宝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年青人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一生就这样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地过下去,没有辨别是非善恶的智慧,整天谈论和奔波忙碌的就是钱财和名誉地位等,从不想从高僧大德圣贤们面前学习一些人类高尚的知识。像这样的一种人是与动物没有什么差别的,也可以称为双足动物,因为动物整日地奔跑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一点吃喝。中国伟大的佛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萨迦班智达说:‘无有辨别善恶者,学者之前受驱逐,整天谈论钱财食,此即双足之畜生。’人不同于畜生最大区别,乃是作为人,应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而我们要想达到很高尚的道德境界,也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这些高尚品质的修炼和提升之始乃是基于反省,如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因此我们应时时反省自己,通过反省,以提高自我。

    世间上的人,不管他是何种层次任何阶级或什么身份的人,都可被归为比较低级卑劣和具高尚品质这二类。前一种人的行为只是凭著自己本能和习气的冲动而随意行事,他们这种处世方式就好像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一样;而后一种人则是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他们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是非善恶取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并时时以正知正念来反观自己的心灵,这就是那种志行高洁之士。追求高尚行为的人总会拥有快乐,而卑劣的人则是痛苦缠身,现在和将来都会有许多不顺心如意的事跟随著自己。正如蜜蜂喜欢绕著芬香的花朵飞舞,而苍蝇只是乐于逐臭一样,世界一切高尚的人们对所有高尚的学问和知识都乐于去接受和学习,但当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他们会惊喜地发现,世界上所有高尚的行为和道德品质其实都已全部包括在佛教的无上菩提心之中了。所以那些追求高尚行为的人们只要不断地以佛法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以无上菩提心的正知正念来观照反省自己,如此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则最终他不但能拥有人间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达到人生最圆满的境界,而且也能证得最殊胜的出世间圣道,成就生命最究竟的觉悟状态。正如伟大的政治家、佛学家、大智者根嘎嘉村在其著名的格言集中所说:‘若愿行持诸善事,务必敬闻佛教言,一切诸时能忍耐,纵遇命难亦行法。若能依据经教义,精进修行依对治,智者从不说妄语,彼德此后会明知。’

    范仲淹,是北宋王朝时期的宰相,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常问道于佛门高僧,受到过很多道风高雅的禅宗大德的提携,比如古禅师就曾寄偈相勉:‘丈夫各负冲天气,莫认虚名污自身,撒手直须千圣外,纤尘不尽眼中翳’即教育勉励他说,大丈夫应该有冲天的气概,莫要迷著于那些虚假的名声地位而污染了自己的高尚品格,更要以那种不著纤毫的大超越大解脱的佛法来时时刻刻地要求观察自己,这样就能达到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种至善至美最高的道德境界。范仲淹能够一生为官清廉,虽处高位而不骄,尤其是后来纵然身处逆境而仍心怀天下百姓忧苦,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实乃是佛法里无上菩提心中‘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人卑,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的自轻他重和自他交换修法精神的真实体现。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有人虽不懂很深的理论,但是很关心今世各种家庭上的幸福,学佛确确实实会对我们的生活、家庭、财富等等有非常巨大的利益。而且佛经中专门宣说了修哪种法门可以延长自己的寿命,比如修长寿佛对自己的寿命有利益;然后修黄财神和地藏王菩萨等可在即生之中生意顺利、财富圆满;然后对于各种疾病乃至于现在许多科学医学束手无策的顽疾,通过佛法里的禅定、念药师经、药师咒等方法也是能治好的。这并不是一种传说,实际上,现在在任何一个医院和任何专家也不能治愈的像爱滋病、癌症等各种绝症,在佛菩萨的威力下也是能解救的。所以对于世间上的一般人来讲,学佛确确实实是很有利的事情,当然不学佛的人不知道,只有学了佛以后,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可以得到体验,因此现在学佛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纳腊达·特拉尊者曾言:‘佛教让人能够自立,能够让人生起自信和力量。’德国佛教学者戈兰那提罗卡说:‘有些人认为,佛教是一种阴暗的、忧郁的宗教。事实上不是这样,佛教是要让它的实践者聪明而欢快。当我们阅读菩萨(也就是未来的佛)的生平故事时,我们了解到他是如何修行无生法忍的,这将使我们即使面对众多麻烦时,也能欣然欢快,并且能为他人的福利而随喜功德。’方东美教授说:‘佛法乃人生最高级享受。’日本京都大学心理学教授佐滕幸治博士则提出坐禅学佛有十种心理方面的效果:1、忍耐心的增强,2、治疗各种过敏性疾患,3、意志力的坚固,4、思考力的增进,5、形成更圆满的人格,6、迅速地使头脑冷静,7、情绪的安定,8、提高行动的兴趣和效率,9、使**上的种种疾病消失,10、达到开悟的境地。日本的医学博士长谷川卯三郎所著‘新医禅学’中的报告提出了坐禅能治十二种疾病:1、治疗神经过敏症,2、胃酸过多及胃酸过少症,3、鼓肠疾,4、结核病,5、失眠症,6、消化不良,7、慢性胃下垂,8、胃、肠的Atonie,9、慢性便秘,10、下痢,11、胆结石,12、高血压。

    精深丰富的教理是佛教一大特色,但佛教更重视把教理运用到实践中,使修学人真实生起超越社会人生的体验。在一个人修行结果中最伟大的体验当然是成佛,但较低层次的一些效验在佛门弟子中仍随处可见。比如佛门修行中有一种取精修法,自古到今都有人在修持这种特殊的抗饥法。五十多年前甘孜州炉霍县多芒寺就有两位喇嘛在岗底斯山修行了十二年,而没吃一顿饭,现在多芒寺60多岁的德巴堪布就了知此事。又丹巴县有一慧增法师,1988年在丹巴县巴地村一个寂

    静的山洞里修行时,100天中没吃一口饭,一天只吃青稞大的一粒丸子,起初是一天几颗,后来一天一颗,本人1989年在该地时,也特地作了调查核实。又据《中国体育报》1993年7月7日报道,江西宁都县莲花山青莲寺的尼姑释宏青从小素食,6岁时就拜赣州海会寺住持宗鉴老和尚为师,从1991年1月开始辟谷,到该报道发稿时已长达898天,没吃过任何东西。

    佛教中的修行,会明显改变人的身心,这点现在科学可以证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班森教授,曾于1979年和1988年在印度和锡金等地作过实验,结果发现修行者修持拙火定时,他全身温度普遍增加,禅师入定时,其氧气消耗量减少了百分之六十四。在现实中我们也可经常发现修行者与一般人在身心上的迥然不同,比如藏地寒冬天气里修绝地火瑜伽的人,周围的雪慢慢都被融化,有些人零下二十多度时只穿一件衬衣也不会觉得寒冷。这对科学家来说,是既好奇又感到难以解释的。我曾听一位台湾的陈先生说:‘西方科学家通过医学实验,发现受高僧加持过后的病人身体,与先前有很大差别。’平时我们就有在身体不好时,请上师或僧众加持,或进行放生后,身体明显好转的经历。

    这种通过学佛而使自己身心的痛苦得到彻底解除的事例,从历史上到现在,无论是在藏地还是汉地的很多学佛人当中都有许多详细具体的记载。也许有些人不太理解佛法的这种神奇妙用,但现在的科学却是能证明这一点,比如据1997年6月11日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信念疗法的临床实验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让一批癌患者全身放松,安静地想像癌肿部位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每天想像3次,每次30分钟’。结果发现经受过信念疗法的患者寿命明显地延长了;又说:‘科学家预言,人类对利用大脑治疗疾病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和全面利用,将是21世纪医学的突破。’所以通过学佛而能使自己身心得到康复的事实,实际就是目前医学上最先进的一种信念疗法,它除了有患者对佛法的强烈信念外,还有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强力加持,这二者的结合便能使患者的身心痛苦得到神奇般的解除。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宗教便是治疗心理疾病的组织,特别是人类两种最伟大的宗教—佛教与基督教。’

    学佛能摧毁我们前世和今生所造的许多罪业,增长自己的福报功德,从而免遭下堕到地狱、饿鬼、旁生等三恶道中去感受无量的痛苦,能够转生到悦意的人间或天境甚至佛的清净刹土中去享受福乐,所以学佛修行对我们自己的来世也有很大的好处。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将军,是明朝抵抗倭寇的大统帅,他在军营里每天都是要诵经做学佛功课的,有一天晚上梦里,他部下的一个士兵来告诉他说:‘大帅,我已阵亡,求大帅给我诵一遍《金刚经》超度!’第二天,戚将军就到兵营中去查问,果然此人已为国捐躯,于是他就为那位亡卒心无杂念认认真真地诵了一遍《金刚经》,夜里亡卒又来托梦,对戚将军千恩万谢,说是依仗这部金刚经的功德,他已得超度了!所以说虔诚学佛的人,认认真真地诵一部《金刚经》的功德都是能够超度另外一个人往生到善趣或清净佛国,更何况说对于自己的利益呢?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说:‘我所唯一赖以**的,就是这观音名号的执持。《法华经·普门品》云:“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我感谢这位菩萨的保佑,在这八年里面于苦难中施我以大无畏。’

    学佛既然能为我们积累这么多的福报和功德,对自己的来世今生有说不尽的利益果报,所以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朝廷要人即使公务再忙,每天都要不间断地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佛。比如林则徐在任湖广总督时,除了每天都要诵经学佛外,他还把常用的《阿弥陀经》、《金刚经》、《大悲咒》等用正楷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结为一个集子题为《行舆日课》,以便他公务外出在行途之中作为每日诵经咒做功课用的。后来林死后,被朝廷追溢为‘文忠公’。以前像林则徐和戚继光将军,他们即使每日公务再忙,在行途之中或军营当中都每日不间断地学佛做功德,那我们现在的许多人,每天都是在很多无意义的生活中过日子,为什么不抓紧时间来经常多学一些佛法呢。否则到不知何日命终来临,中阴境界现前,亲见阎魔鬼卒的时候,到那时心烦胸闷手足无措,再临时抱佛脚想学佛恐怕也就来不及了!

    帝王将相亦学佛

    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认为学佛是一种低层次的盲目的行为,在末法时期的今天,出现这种想法也不足为怪。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从历史上看,印度、藏地、汉地的历代帝王对佛教都非常推崇。比如从印度圣境来说,乐行王、影胜王、阿育王三大贝拉王,以及三十七代暂扎王都致力于弘法利生事业;在藏地从拉脱脱日王到极乐五代的赤热巴巾的历代国王也都身体力行,弘扬佛法(详细可参阅《青史》、《红史》和《白史》);在汉地,自从西汉佛法传入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排斥佛教的国王只有三武一宗四位,其余的都致力于佛教的弘扬。兹摘录几则汉地皇帝学佛弘法的事实。

    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帝,虔诚事佛,以佛法治国,并拜法云、云光、宝志三大高僧为师。他的皇后虽然美丽,却嫉妒心强,又诽谤三宝,年青时即已死去,堕为巨蟒,因此托梦给梁武帝请求超度,因此梁武帝依据佛经著成十卷忏法(俗称《梁皇宝忏》,这种梁皇忏法直至今天仍盛行不衰)。又在造完水陆大斋的仪轨后,梁武帝手捧仪轨跪在佛前,极其虔诚地祈祷:若仪轨合乎圣理,则使佛前灯火不点自明,否则灯火仍旧黑暗。说完拜下,刹那灯火通明。又梁武帝在惠约禅师前受了菩萨戒,当时向禅师顶礼时,请禅师向外保密,于是禅师也合掌入于净瓶中,后又化为五彩云朵而出,禅师也请武帝向外保密。梁武帝坚持日中一食,并从大乘菩萨戒出发,发心断除酒肉,并诏示全国僧人都断肉食素,使素食成为流传至今的汉地佛教一大优秀传统。梁武帝还三次舍身寺庙,讲经说法。

    隋文帝小时由智仙神尼扶养长大,后在南京栖霞山造塔回向智仙神尼,塔中铭文说:‘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敬白十方一切三宝……。’同时在全国各地落成了三十多座,各地都有瑞应奏闻,隋文帝感慨地说:‘佛法重兴,立舍利塔,必有感应。’隋文帝因为喜好佛法,又好食麻豆,故曾称恍然若觉前身是出家人。

    二十多岁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小便受菩萨戒,与其父亲唐太宗一样推动佛教事业,礼敬玄奘法师等有道高僧,并经过辩论后,决定出家人不用顶礼国君。

    唐肃宗在登基初,即请一百多位出家人,在行宫朝夕诵经,祈祷国泰民安。乾元年中诏请密宗大师不空,于内宫建道场修护摩法,为皇帝授转轮王七宝灌顶,并诏令天下各州郡建立放生池,共建有81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