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

    欲界心路过程可以是善或不善的,这决定于其「作意」是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或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这两种作意是决定欲界心是善或不善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你取一个对象,并且如实地认知它为色(rupa)、名(nama)、因或果、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或不净(asubha),则你的作意是如理作意,你的速行心是善的。

    如果你以概念(世俗观念)的角度来看一个对象,如:人、男人、女人、众生、金、银、或认为它是恒常、快乐、自我,则你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你的速行心是不善的。

    然而,例外的情况是,与概念相应的速行心也可以是善的,例如:修行慈心观时或实行布施时。当你亲自辨识那些心路过程时,你将见到其中的差异。

    如何辨识意门心路过程

    你应从辨识意门心路过程开始,因为在它里面心的种类比较少。

    若要辨识欲界的善意门心路过程(kamavacara…kusala…manodvara…vithi)的名法,首先你必须辨识有分心(亦即意门),然后再看眼净色(cakkhu…pasada),以眼净色为对象。当眼净色出现在意门之时,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

    欲界的善意门心路过程由一连串不同的三种心组成。先是有十二个名法的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然后是七个各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个名法的速行心(javana…citta);最后是两个各有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十二或十一个名法的彼所缘心'7'(tadarammana…citta记录心)。

    以辨识禅那意门心路过程的方法,从识、受或触开始辨识欲界善意门心路过程里每一心识剎那中的名法,一次加上一种。即先见到一种名法,接着两种、三种,直到你能见到每一种心识剎那中所有不同的名法。

    以同样的方法,逐一地用你在修行色业处(rupa…kam时观察的十八种真实色'8'与十种虚假色'9'(非真实色)为对象,继续辨识意门心路过程。

    如何辨识五门心路过程

    辨识意门心路过程之后,你应从眼门心路过程开始继续辨识五门心路过程。 要辨识眼门心路过程里每一心识剎那中的名法,你应先辨识眼净色(即眼门),接着看意门,然后同时辨识这两门。接着,注意离眼净色稍远处一群色聚的颜色。当此颜色同时显现于眼门与意门时,你将能辨识到缘取那个颜色为对象的眼门心路过程及接着生起、缘取同样那个颜色的意门心路过程。

    眼门心路过程由一连串七种心组成:

    一、 有十一个名法的五门转向心'10'(pabca… dvaravajjana)。

    二、 有八个名法的眼识'11'(cakkhuvibbana)。

    三、 有十一个名法的领受心'12'(sampaticchana)。

    四、 有十一或十二个名法的推度心'13'(santirana)。

    五、 有十二个名法的确定心'14'(votthapana)。

    六、 各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个名法的七个速 行心'15'(javana…citta)。

    七、 各有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十二或十一个 名法的两个彼所缘心'16'(tadarammana…citta)。

    在此过程之后,会有一连串的有分心生起。然后生起意门心路过程'17'的三种心,即:一个意门转向心、七个速行心及两个彼所缘心。

    辨识这两系列的心之后,你应辨识它们每一个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像上述那样,从识、触或受开始,逐一地增加所辨识的名法,直到能辨识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里每一个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接着你应辨识耳、鼻、舌与身这四门的心路过程。

    至此,你已经能辨识与善心相应的名法。现在,你需要辨识与不善心相应的名法。要做到这点,只需采取与辨识善心时相同的对象,但是改用不如理作意来看待它们。

    在此没有时间详细解说这些,但是我希望在此举过的例子足以使大家对名业处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至此,你已完成辨识名业处的首三个部份,即:

    一、辨识内在某一门心路过程(vithi)的各种心。

    二、辨识该心路过程中每一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三、逐一地辨识六门心路过程中的所有名法。

    如何辨识外在的名法

    名业处的第四个部份是辨识外在的名法。首先辨识内在的四界,然后辨识外在你所穿着衣服中的四界。你将见到衣服碎成色聚,而且你能辨识每一粒色聚里的八种色法。它们是「时节生食素八法聚」,是由外在色聚中的火界所产生。

    应当交替地辨识内外的色法三或四次。然后,以禅定之光继续观察外在稍远处的色法,如:你所坐的地板。在那里,你也将能辨识到其色聚里的八种色法。交替地辨识内外的色法三或四次。逐渐扩大辨识的范围,观察你所住的建筑物、建筑物周围的区域,包括树木等,直到你能辨识外在所有无生命的色法。有时,你会发现在它们之中也有净色(透明的色法)。这是因为有昆虫或动物居住在树木、建筑物之中,而你见到的其实是这些众生的净色。

    然后,你应继续辨识外在有生命的色法,即构成其它众生的身体之色法。你只辨识他们的色法,并且了解:那不是男人、女人、人或众生,只是色法而已。同时辨识外在所有的色法,接着辨识内外一切不同种类色法。

    若要做到这一点,你应该观察内在与外在眼睛中的六种基本色聚,辨识它们的五十四种色法。依照同样的步骤,分析内在与外在其余五处的色法,以及其它所有种类的色法。

    现在彻底完成了辨识色法,你应继续辨识内在与外在的名法。再度辨识内在的名法,先从意门心路过程开始,然后眼门心路过程等。辨识它们当中所有的名法,无论是善或不善。

    然后同样地辨识外在的名法。辨识一个众生的眼净色与有分心。当一群色聚的颜色出现在这两门当中时,辨识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如此内在与外在交替,一再重复,修行多次。对于其余的五门也以同样的方法修行。

    若你能达到禅那,则你也能辨识外在的禅那意门心路过程。若你没有禅那的经验,则无法那样做。

    如此,你应逐渐地扩大辨识的范围,直到你能见到遍及无边宇宙的色法。你也应如此辨识名法,直到你能见到遍及无边宇宙的名法。最后,你应同时辨识遍及无边宇宙的名法与色法。

    然后,你以智慧来确定所有的名法与色法:遍及整个宇宙,不见有众生、男人或女人,唯独只有名与色。

    名业处的讲解到此完成。

    禅修到此阶段,你已经培育定力,辨识内外所有的二十八种色法及你所能辨识的所有名法。

    在下次的讲座中,我将解释如何修行观禅的下一个阶段:辨识缘起(patppada)。

    '1' 这七种心所称为遍一切心心所(sabbacirana):它们与一切心相应。所有的心都必须依靠它们的协助以认知对象。

    一、触phassa-使感官、对象与心三者接触在一起,从而引发认知对象的心路过程。如果没有触,则无法产生认知的作用。

    二、受vedana-感受对象、体验对象、享受对象的品质。

    三、想sabba-记录对象的颜色、形状、名称等,乃是记忆的功能。

    四、思cetana-要达成目标的意志作用。它能执行自己的功能(达成目标),并且调整相应心所的功能,统合起来完成向对象作用的任务,因此它是造成业的最重要因素。

    五、一境性ekaggata-使心与心所专注于对象,不令分散。

    六、命根jivitindriya-有两种命根:名命根(维持相应名法的生命)与色命根(jivita…rupa维持色法的生命。上一章已谈过。)这里指名命根,它是一种心所。虽然思能决定其它心所的作用,但仍需靠命根灌注生命力给思和其它心所。

    七、作意manasikara-负责将心转向对象,使对象出现于心中。

    bh p。67…70;bhⅡ。2 p。78…81)

    在禅修者所进入的一次禅那之中,有数不尽的禅那速行心生灭,每一个禅那速行心的心识剎那中都有三十四种名法。

    '3' 遍作心parikamma-禅那的预备心。

    '4' 近行心upacara-接近禅那的心。

    随顺心anuloma-形成遍作心与禅那之间的随顺或连接。乃是协调低等心(欲界心)与高等心(禅那心)之间的桥梁。

    '6' 种姓心gotrabhu-切断欲界心的相续,形成禅那心的相续。以上这四种心也称为近行定速行心。(Ess Abh p。161)

    '7' 彼所缘心tadarammana…citta-记录心;在速行心之后生起,缘取(彼)速行心所缘取的对象(所缘),继续享受对象的余味。此心灭后心路过程即结束,有分再度生起。(Ess Abh p。118)

    '8' 十八种真实色-地、水、火、风(四大种色)、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五净色)、颜色、声、香、味(四境色)、女根色、男根色(性根色)、心色、命根、食素。

    '9' 十种虚假色-虚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性、色相续性、色老性、色无常性。

    (摄阿毗达摩义论?第六品)

    '10' 五门转向心-打断有分,并将心识之流转向色尘等对象。在此的表达法是以心的名称来作为该心识剎那的名称。「有十一个名法的五门转向心」是指:在五门转向心的心识剎那里有十一个名法,即五门转向心与十个心所。并非指心中能含有其它名法。

    '11' 眼识-观看对象,形成视觉印象,并将此印象传递给下一个心。

    '12' 领受心-接受对象及视觉印象,传给下一个心。

    '13' 推度心-审查对象及视觉印象。

    '14' 确定心-决定对象是好或坏。

    '15' 速行心-享受对象的品质(好或坏)。

    '16' 彼所缘心-记录心;继续享受对象的余味。此心发生之后眼根与色尘分离,眼门心路过程结束,有分心再度生起。bh Ⅲ。8 p。123…124)

    '17' 这里的意门心路过程跟随在前五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取前五门所取的对象。这点与前面谈过独立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稍有不同。

    问 答(五)

    问5…1:八定(samapatti)可以支持禅修者达到名色分别智,使禅修者能照见名色的微细生灭,从而厌离这些名色,乃至证得道智(maggabana)。除此之外,八定是否还有其它的利益呢?

    答5…1:修行禅定有五种利益:

    一、现世的安乐住处(dkha…vihara现法乐住):在今世享受禅那的快乐。这特别指纯观行阿拉汉vipyanika…arahant)而言。比库的责任是学习教理(pariyatti),修行观禅以证悟四道四果。纯观行阿拉汉已经完成这些任务,不再有工作可做。他们修行禅定只是为了获得禅乐(jkha),而没有其它作用。这是禅定的第一种利益。

    二、观禅的利益(vip:禅那能支持禅修者得到观禅的结果。由于禅定,禅修者能清楚地照见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以及它们两者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当禅修者彻底地修行观禅,尤其是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或道智(maggabana)与果智(phalabana)时,通常禅那名法也稳定了。禅那法使观智清晰、分明、强而有力;而强有力的观智能灭除障碍止禅的烦恼,保护禅那,不使退落。

    再说,当禅修者长时间修行观禅之后,会感觉疲劳。疲劳发生时,他应长时间安住于某一禅那中,如此疲劳将会消失。当他的心恢复活力之后,可以再回来修行观禅。这是禅定的第二种利益。

    三、神通的利益(abhibba…n:若人想要拥有世间的神通,如:宿命通(pubbenivi…abhibba)、天眼通(dibbacakkhu)、天耳通(dibb他心通(paracitta…vijanana)、如意通(iddhividha):能在空中飞行、在水上行走等等,他可以通过十四种方式来开展十遍禅与八定来达到目的。这是禅定的第三种利益。

    四、增上生的利益(bhavavisesavaha…n:若有人想投生到梵天界,他必须修行禅那,如:十遍禅、安般念禅、慈心禅。然后,他必须将禅那维持到死亡的剎那,这样才能如愿投生。这是禅定的第四种利益。

    五、寂灭的利益(nirodha…n:成就灭尽定(nirmapatti)的利益。只有具备八定的阿那含(anagami)及阿拉汉才能进入灭尽定。灭尽定指的是:心(citta)、心所(cetasika)与心生色法(cittaja…rupa)的暂时停止。这里的「暂时」意指:最久七天。这决定于他们进入灭尽定之前所下的决心与意愿(adhi。

    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阿那含与阿拉汉整天、整夜、多天、多月、多年不停地见到名色及其因缘的生灭,或只见到坏灭。所以,有时他们不想再见到这些坏灭现象(bhavga…dhamma),但是般涅盘的时间还未到,因为他们的寿命尚未结束。于是,为了停止看见这些坏灭现象,他们进入灭尽定。

    为什么他们不停地见到这些坏灭的现象呢?他们已经灭除与禅支对立的五盖,因此有极深的定力。专注的心能如实地照见究竟法(parammma),所以他们一直见到坏灭的现象,即见到究竟名色法的本质。然而进入灭尽定时──譬如说七天的时间──他们见不到坏灭的现象,因为所有能认知坏灭现象的心与心所都已停止。

    若想进入灭尽定,首先必须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必须辨识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然后以同样方法修行第二禅乃至识无边处禅(vibbanancayatana…jhana)。接着进入无所有处禅(akibcabbayatana…jhana)。从无所有处禅出定之后,他们必须发四个愿:

    一、 入定某一段特定时间之后,将从灭尽定出来,例如:七天;

    二、 当佛陀要见他们时,将从灭尽定出来;

    三、 当僧团要见他们时,将从灭尽定出来;

    四、 他们的日常用品不会因任何状况而损坏,例如:火灾'1'。

    之后,他们进入非想非非想处禅(nevasabba…nasabbayatana…jhana)。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只有一或二个心识剎那之后,他们就进入灭尽定,依所预定的时间住在定中,例如:七天。在定中他们见不到任何事物,因为所有的心与心所都已停止。这是禅定的第五种利益。

    诚然,八定能帮助辨识名色及其因缘,但是八定本身也是名法。因此,若禅修者已辨识包括八定在内的名色及其因缘之无常、苦、无我,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他可以将辨识的范围限定于八定其中之一的禅那法,这是「双修」(yug止禅与观禅,犹如用两头牛来拉一辆车。这是证悟道果与涅盘的另一种助缘。

    问5…2:用理论来觉知无常、苦、无我,与用禅定来辨识究竟法(parammma),这两种方法中那一种比较容易及快速证悟涅盘?

    答5…2:什么是无常?无常就是五蕴(aniccanti pabcakk。在许多注释中提到这个定义。什么是五蕴?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色蕴乃是二十八种色;受、想与行蕴乃是五十二种心所;识蕴乃是八十九种心(citta)。而二十八种色是色,五十二种心所与八十九种心是名,因此五蕴就是名色。五蕴及其因缘乃是观禅的对象。若禅修者能清楚地见到五蕴,则他能修行观禅,觉知无常、苦、无我,不成问题。但是若还未能见到五蕴,禅修者如何能修行观禅,觉知无常、苦、无我呢?如果未见到五蕴就尝试觉知,则他的观禅只是背诵式的观禅而已,不是真正的观禅。唯有修行真正的观禅才能证悟道智与果智。

    因此,佛陀在《大念处经Mahasatip》中教导说:要证悟涅盘只有一条路(ekayana),没有其它的路。那条路是什么呢?佛陀说首先要修行禅定,因为专注的心能够透视究竟名色法与它们的因缘,以及它们两者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至于能否快速证悟涅盘,则取决于个人的波罗蜜。例如,舍利弗尊者精进修行两星期而证悟阿拉汉道果;目犍连尊者只精进修行七天就证悟阿拉汉道果;而婆醯只是听闻简短的开示:「Ditthe ditthamattam…」──「看时只有看……」就证悟阿拉汉道果。证悟阿拉汉道果的速度决定于他们的波罗蜜: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以一阿僧祇(asavkhyeyya)与十万大劫(kappa)的时间积聚他们的波罗蜜,而婆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