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政治史-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鲁斯和塞特神之争为背景的。如前文“九神会”的神话故事所讲,奥西里 

  斯是九神中第四代的一个贤明国王,被其弟塞特所害后,其子荷鲁斯最终报 

  了父仇,做了人间之王。同时,他把奥西里斯被塞特砍成14块的尸体找回来 

  拼成木乃伊,众神又使奥西里斯复活成为阴间之王。这一神话故事不仅反映 

  了宗教崇拜使法者统治从现世维持到来世,制作木乃伊的宗教习俗还进一步 

  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死后灵魂与肉体合二为一的宗教信仰。 

       (2)中王国时代 

       ①第一中间期与人民大起义。古王国的法老专制统治自始至终并不稳 

  定,据说从胡夫统治时开始,宫廷纠纷就日益激烈了。大规模修建金字塔使 

  人民受尽了千辛万苦,激起了强烈的反抗,大大削弱了古王国的君主专制政 

  权。从第六王朝起,地方势力兴起,各州纷纷独立,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并 

  在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中最终走向崩溃,统一的古王国重新陷入分裂 

  之中。 

       从第七王朝起,古王国时代结束,进入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一中间期”。 

  第一中间期包括第七至第十王朝,时间约在公元前2181—前2040年,是埃 



① 希罗多德:《历史》Ⅱ,124。 


… Page 36…

及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时代。这一阶段,由于贵族奴隶主阶级对奴 

隶、贫民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统治和压榨,阶级矛盾激化到了一触即 

发的地步,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终于汇合成了全国性的大规模人 

民起义。《聂非尔列胡预言》、《祭司安胡对自己心灵的谈话》和《对美里 

卡拉王的教谕》等作品都对人民大起义翻天覆地的情况作了描述。“穷人发 

了财,仆人在欢乐”、“大地上混乱无序”、“大地倒转了,没有武器的人 

变成了武器的所有者”、“国内发生叛乱,到处都在忧伤,众多州府陷落, 

一年比一年困难”等等,都是对这一时期起义情况的描述。 

     第一中间期人民起义的烈火后来虽然被奴隶主阶级扑灭,但它却沉重打 

击了君主、僧侣和贵族的统治,使古王国的法老专制体系迅速趋于土崩瓦解, 

而各地方势力则趁机壮大起来,逐渐形成地方贵族各自分立的局面。各州割 

据之势不断膨胀,州长自立年号,拥有自己的军队,与中央分庭抗礼。到第 

九、第十王朝时,各州之间重又回到了南北两个强大势力中心的对峙局面, 

北方以黑拉克列奥波里斯为中心,南方以底比斯为中心,双方战争不断。 

     国家的分裂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并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 

展,埃及又开始经历了一个从分裂走向重新统一的过程。在南北双方的斗争 

中,南部的曼图霍特普王终于战胜了北方,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一王朝(约 

公元前2133—前1991年),代替了黑拉克列奥波里斯的第十王朝,重新统 

一了埃及,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王国时代。 

     ②中王国的政治发展。中王国时代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时间约在 

公元前2133—前1786年。中王国时代埃及虽然获得了重新统一,但中央集 

权的专制统治并不像古王国时代那么强大有力。在古王国衰亡时和第一中间 

期发展起来的地方贵族势力,到中王国时代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时, 

地方的州长职位已经完全是世袭了,他们仍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私人官吏,不 

但不再完全依赖法老,连法老有时都要向他们求助。他们还常把自己当作地 

方君主,仿照王陵规模为自己大造坟墓。这时的政治形式同古王国相比具有 

新兴地方世袭贵族专政的特征,这些新兴的世袭贵族力图摧毁旧的王室贵族 

统治,建立直接代表他们利益的新的法老专制政权。在中王国时代,法老与 

地方势力长期斗争,直到第十二王朝 (约公元前1991—前1786年)的阿美 

尼赫特三世时 (约公元前1842—前1797年),地方势力才被削弱,中央集 

权统治得以加强。第十二王朝历时 200多年的统治被称为中王国的鼎盛时 

期。这一时期,法老们开始了频繁的对外侵略,其中法老谢努塞尔特三世就 

曾四次远征努比亚,远达尼罗河第二瀑布一带地区,还把其统治势力扩大到 

叙利亚一带。 

     埃及的统一促进了中王国时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大规模水利设施的修 

建,为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青铜器的使用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并标志着中王国的埃及进入青铜时代。商业此时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出现了 

一些新兴城市,如发雍附近的卡呼恩城等。 

     然而,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却加剧了阶级的分化。考古发现的卡呼恩城古 

遗址中,城的东部是贵族宅邸,占地宽广,建筑豪华;城的西部是贫民区, 

拥挤破烂,与东城的贵族住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另有不少中等类型住宅,不 

及贵族豪华,却比贫民要好,属于新兴的社会中等阶层住宅。城区住宅建筑 

的贵贱不同,真实揭示了中王国社会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情况。在中王国 

时代,社会中还兴起了一个新的阶层——“涅捷斯”,“涅捷斯”一词愿意 


… Page 37…

  为“小人”,最早见于古王国时代,本是与旧贵族相对立的平民阶层,在第 

  一中间期埃及重新走向统一的斗争中,他们因为给地方势力很大的帮助,社 

  会地位得以增强。但在中王国以后,涅捷斯内部开始发生了贫富分化。大多 

  数涅捷斯仍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过着贫穷的生活,有的甚至沦为奴隶,有 

  些人却成了“豪强涅捷斯”,他们之中有的发财成为富有的中小奴隶主,有 

  的加入军队成为高级官吏甚至成为州长,有的则加入祭司队伍成了僧侣。《聂 

  菲尔列胡预言》中的祭司聂菲尔列胡就是这么一个有财有势的“豪强涅捷斯。 

       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同时,中王国的奴隶制度也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 

  奴隶数量的增加和奴隶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恶化。这时,战争仍是奴隶的重要 

  来源,许多奴隶是从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努比亚等地掳掠而来。也有由贫民 

  沦为债务奴隶或因犯罪降为奴隶的,奴隶数量不断增加。第十二王朝谢努塞 

  尔特三世的一名护卫队长在当时就曾被奖赏60名奴隶,升为队长后又一次奖 

                                                              ① 

  赏了100名奴隶。另据第十二王朝末的一份纸草文献记载 ,上埃及一城镇守 

  卫官给予其妻的奴隶名单上,总共95名奴隶中有姓氏的就有83人,其中埃 

  及人33名,亚洲人49名,还有一个籍属不明。这些奴隶中有69人是成年男 

  女奴隶,14人是童奴,他们都是像牲畜一样用“头”来计算。他们没有合法 

  家庭,被使用于各种领域受奴隶主的奴役,不仅可以被主人继承,赠予、买 

  卖或转让,还常被当作奴隶主的殉葬品而惨遭杀戮,根本得不到法律保护。 

       ③中王国时代的宗教。金字塔建造在中王国时代,随着埃及的统一而重 

  新兴起,但规模远不及古王国时代,且都用砖块砌成,气势也远没有古王国 

  时代宏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王国专制政权不如古王国强大,但更重 

  要的是,埃及中王国时的金字塔已不同于古王国的金字塔,它只是当作王朝 

  象征性的陵墓而存在。由于人民的反抗激烈,甚至将残暴法老的尸体撕碎抛 

  出金字塔陵墓,使中王国的法老害怕自己死后尸体飘零,灵魂不能与肉体完 

  整结合,因此,他们只是建造象征性的金字塔陵墓,而把真正存放木乃伊的 

  坟墓凿建在隐蔽的深山崖洞中。从第十一王朝起,中王国的法老开始重视阿 

  蒙神庙的建筑。阿蒙神原为底比斯的地方神,在古王国时代并不突出,到中 

  王国时代,由于底比斯被定为首都,阿蒙神便逐渐被奉为全国的主神,阿蒙 

  神庙的地位自然便凌驾于其他神庙之上。中王国时代开始的这种建筑在以后 

  的新王国时代得到了最大规模的发展。 

       (3)第二中间期 

       ①第二次人民大起义。第十二王朝以后,中王国从其鼎盛时代突然衰落。 

  从第十三王朝起,随着中王国时代的结束,混乱割据局面再度出现,一直延 

  续到第十七王朝希克索斯人被逐,这就是埃及政治发展史上的“第二中间 

  期”,时间约在公元前1786—前1567年。 

       在国家再次陷入分裂局面的第十三王朝,阶级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奴 

  隶主专政机构处于瘫痪状态,终于爆发了埃及第二次奴隶和贫民大起义。反 

  映这次大起义的主要资料是《伊浦味陈辞》,伊浦味是个奴隶主贵族,是这 

  次革命的打击对象,他虽然站在人民起义的敌对立场来描述起义经过,对起 

  义进行恶毒咒骂,但从他的咒骂声中,却可看到人民起义中轰轰烈烈的革命 

  形势。 

       从 《陈辞》的记载来看,这次起义规模很大,倾刻之间便席卷全国。参 



① 《布鲁克林博物馆藏,第35 ·1446 号纸草》。 


… Page 38…

  加起义的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等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 

  起义者打乱了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夺回了被奴隶主夺去的土地,推翻了腐 

  朽无能的君主专制统治。这些从《陈辞》的描绘中都可见到:“弓箭手已准 

  备好,恶徒 (指起义者)到处都是”。“城市遭到毁灭,上埃及变成空虚的 

  荒野。”“大地像陶钩一般翻转起来。”“真的,富裕的人去做推手磨的工 

  作,那些本来穿着精美麻布的人们,现在却遭到木棍的痛殴。那些本来看不 

  到白昼的人们,现在却自由自在地出现。”“贫穷的人已变成珍宝的所有者”。 

   “看啊,财富的所有者只得渴望着过夜,而曾是乞求余滴的人都已是那抛弃 

  满地的高坛的所有者了。”“国王被穷人捕捉去了。”“官吏已被打死,官 

  吏的公文书被拿走了。”“审判官被赶到国内各地去……”这场奴隶和贫民 

  起义显然极大震撼了统治阶级,尽管起义最终遭到了镇压,但人民大起义沉 

  重打击了旧的统治秩序,削弱了古王国末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以 

  后中央集权政治和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再一次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 

  量。 

                                                                          ① 

       ②希克索斯人的统治。希克索斯在埃及语中有“牧人王”之意,是原住 

  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游牧部落。在中王国时代第十三王朝趋于瓦解后, 

  希克索斯人乘机一批批越过西奈半岛逐渐向埃及渗透,并占领了富饶的三角 

  洲地区。第十三王朝在人民起义打击下灭亡后,三角洲西部建立了以科索伊 

  斯为中心的第十四王朝一个小朝廷。而盘踞于三角洲东北部的希克索斯人则 

  以阿瓦里斯为中心建立了第十五、十六王朝,并乘埃及分裂之机不断向埃及 

  渗透势力,统治了三角洲地区和下埃及一带,上埃及则表示臣服。这是埃及 

  历史上第一次遭受外族人的统治,因此,第二中间期希克索斯人在埃及统治 

  的这一阶段又被称为“希克索斯时代”(约公元前1720—前1570年)。 

       关于希克索斯人的入侵情况,犹太作家约瑟夫的著作中较为完整地保留 

  了马涅托的记载。希克索斯人文化比较落后,侵入埃及后大肆烧杀掳掠,并 

  将埃及人强沦为奴。他们残暴地焚毁城市,夷平神庙,残酷地对待所有本地 

                                                                  ② 

  居民,将一些人杀死,并把其他人的妻子儿女掳掠为奴。”为了镇压埃及人 

  民的反抗,希克索斯人对埃及采取武力统治,在险要之处派重兵防守,据马 

  涅托记载,仅阿瓦里斯一地就屯兵24万人。当然,希克索斯人的统治同时也 

  带来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军事装备和铠甲、新型匕首、弯刀、剑等军事武器, 

  大大提高了埃及军队以后在反希克索斯人统治战争中的战斗力,是埃及军事 

  技术史上的一大革命。 

       希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到希安王时达到鼎盛时期,希安王开始采用埃 

  及的称号:“苏塞尔·恩·拉·荷鲁斯”,并自诩为“太阳之子”,体现了 

  他妄图统治全埃及的野心,但如前文所说,希克索斯人的统治自始至终都没 

  有扩大到整个埃及。在希克索斯人统治的100多年中,埃及人民也从来没有 

  停止过反抗斗争。后来,上埃及的底比斯经过恢复再度崛起,从公元前1650 

  年开始建立第十七王朝 (约公元前1650—前1567年),与希克索斯人统治 

  的下埃及对峙,开始了驱逐希克索斯人的斗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雅赫摩 

  斯一世攻克阿瓦里斯,彻底打败了希克索斯人,将入侵者赶出埃及国土,取 

  得了埃及解放战争的巨大胜利。 



① 马涅托,断片 

② 马涅托,断片42;约瑟夫:《反阿匹安》,i,14。 


… Page 39…

     (4)新王国时代 

     ①新王国的建立和奴隶制的发展。雅赫摩斯一世 (约公元前1570—前 

1546年)赶走希克索斯人并统一埃及后便建立了第十八王朝(约公元前1567 

—前1320年),以底比斯为首都,从此埃及的政治发展史进入新王国时代。 

新王国时代包括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时间约在公元前1567—前1085年。 

     新王国时代是埃及对外扩张的强大奴隶制军事帝国时代。重新统一的法 

老政权,就是在反希克索斯人统治的军事斗争中产生的,在攻克阿瓦里斯等 

战争中同时锻炼出一支作战能力强大的军队。希克索斯人被逐后,新王国法 

老组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开始反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斗争。有了强大的 

军事力量,法老政权很快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 

一局面,统一和稳定的环境使新王国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需要指 

出的是,新王国早在雅赫摩斯一世驱逐希克索斯人以后,为了掠夺财富和奴 

隶,就开始了侵略扩张。他南征努比亚,北占巴勒斯坦,为埃及奴隶制军事 

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到第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一世统治之时(约公元前 

1525—前1512年),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开始萌芽。图特摩斯一世南征北战, 

向南进攻努比亚,向北进入西亚地区,并攻占了叙利亚的北部地区。图特摩 

斯三世继位 (约公元前1504—前1450年)后,埃及帝国的对外征服战争达 

到了顶峰,他先后出兵叙利亚、巴勒斯坦17次之多,最远打到幼发拉底河两 

岸,还南征努比亚和利比亚。图特摩斯三世的军事扩张,使埃及帝国的版图 

达到空前规模:北至叙利亚的卡赫美什,南至尼罗河第四瀑布,一个强大的 

奴隶制军事帝国最终形成。图特摩斯三世创立的这一强大帝国大致持续了两 

个世纪,这一时期被称作古代埃及历史上的“帝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本 

人也被后人称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和“古埃及的拿破仑”。 

     侵略战争不仅带来了大量财富,而且带来了大批战俘奴隶。据 1942年孟 

斐斯发现的铭文记载,图特摩斯三世的继承人阿蒙霍特普三世从叙利亚一次 

就掠获101218名战俘。随着战俘奴隶的不断输入,新王国的奴隶制得到了空 

前的发展,占有和使用奴隶比过去更为普遍。除王室、贵族和神庙拥有大量 

奴隶外,属于中等阶层的中下级官吏、商人和普通祭司等都能占有几个至几 

十个奴隶,甚至连普通市民都有一两名或两三名奴隶。奴隶被广泛运用于农 

业生产,制造砖坯,采运建筑材料和在手工作坊等许多生产部门劳动。战俘 

奴隶的增多,使奴隶市场繁荣起来。战俘奴隶常常被戴着手铐,套着绳索, 

成群地赶往市场上拍卖或出租,有的奴隶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