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它,它永远会停留在人们迷惑的心中。
下面我再举一则被人们视为带有神秘色彩的事例,其实这则事例用结果场理论是很容易理解的。
《百科知识》97年第三期第22页登载了北京减灾协会副会长金磊同志所写的一篇文章《本世纪震惊全球的奇灾》书中有一则事例,小题为航空事故预言家,内容如下:〃1974年3月3日土耳其航空公司的DC10型大型喷气飞各机坠落在巴黎郊外,乘务员及乘客共346人全部死亡,是当时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其实早在半个月前,美国的肖恩.罗宾斯已对这次大事故做了详细预言,2月16日在纽约的实验会上,肖恩.罗宾斯在催眠状态下做了如下预告:'去伦敦的大型喷气式飞机坠落……数百人死亡,生存者一个也没有……发生时间3月或5月……美国外交官夫妇也在遇难者当中……与T字有关(土耳其字头)……机种DC10……'预言全部录了音,因事关重大,吃惊的肖恩和他的朋友于2月19日拜访了FBI纽约分局,向航空值班员提供了磁带,希望防止事故的发生,遗憾的是FBI纽约分局,不相信这一预言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次空难〃。最后金磊同志在文章结尾时写道:”本文列举的全球奇灾,有的还带有神秘色彩,总之我们希望公众能站在科学的观念上去深思它们,以求实的态度去探索大自然……〃。
如果我们有了结果场的概念,那么航空事故预言家这则颇具神秘色彩的事例是完全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释。结果场的含义是任何一件事在现实中发生之前会形成一种相关的场。那么这则事例:土耳其航空公司DC10型大型喷气式飞机坠落,机上人员全部死亡……,这一结果在事件发生之前已形成了与之相关的结果场。肖恩.罗宾斯在催眠状态下感知到了这个结果场,从而做出与现实结果相符的预言。有一点需要注意:肖恩是在催眠的状态下做出了正确的预言,这正符合系辞中:〃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还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每当巨大的自然灾害到来之前,一些动物均有预感而表现异常,这一现象我们仅视为动物本能,这也只是一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看法。那么用结果场理论同样可以很明白地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即巨大自然灾害在发生之前的一段时间形成了相关的结果场,而这些动物感知了这一结果场,从而引起动物恐慌而表现出行为的异常。
此刻,你是否还认为中央电视台报道萨德勒准确预言其被暗杀神秘不可解释呢?我想不会吧,那么对于八卦占卜以及特异功能人能进行正确的预测是否感到神奇不可理解呢?也不会了吧。
《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吉林大学金景芳教授及助手吕绍纲合著之《周易全解》对此句的解释是:〃筮草在不用时,放在那儿,寂然不动,静悄悄地无思无为,一旦问筮而使用它,感动它,它就能〃通天下之故〃天下没有什么问题它解决不了,《易》的这个特点极似今时之电脑,电脑关闭时不是寂然不动,无思无为吗?一旦有人使用它,它也要〃通天下之故〃将它贮存的任何信息随时告诉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本是对一种思维状态的描述竟被牵强附会成如此荒诞不经的解释说什么筮草不用时放在那儿寂然不动,一旦使用它,感动它,它就能通天下之故。如此解释怎么不让人们认为易学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神学体系之上呢?这也正是一些〃专家〃虚谈易理所遭致的弊端啊!
我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阐述结果场的概念我也相信在我极为通俗的语言论述中大家是能够懂得结果场的概念,我要指出结果场概念是本文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
古人云〃知象则理在其中〃这句话确实是至理名言。懂得了象这个字所代表的含义,那么隐含于易经中的道理也就理解了。那么象这个字究竟代表什么概念。我所读的易学书籍虽不言多却也不少,象来象去却不知所云或者牵强附会让人着磨不透。《周易探秘》有言:〃《易》的出发点是〃象〃;而象与象是相像的,因此象可以隐喻其它的象。世界存在的各种不同的象,同一象的前后都只不过是一种〃变〃,一种〃化〃,不管千变万化,象总是可以通过象认识的。〃 当你看了这番针对〃象〃的论述后,你能明白象的含义吗?想必一定是满头雾水吧,易学让人感到古奥得很,高深莫测,其根源就在于此啊。象来象去不知所云,当然只有空谈了,而空谈的弊端就是让人搞不懂,做出那些牵强附会的解释。
在我向大家阐述〃象〃所代表什么概念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与此似乎不相关的西红柿与蕃茄吧。我们知道西红柿和蕃茄代表的是同一种类同一概念。亦即同一概念分别用了两个不同的词来表示。你说西红柿与说蕃茄其实都在指同一个概念。那么〃结果场〃这个词所表示的含义与概念是不是也有另一个字词来表示呢?有!这个字词就是象这个字。此时你该明白〃结果场〃和〃象〃是表示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的词了吧。那么我们来看下列几个表达:
1.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有一个到时会发生的结果,而这个具体结果在现实中实际发生之前会形成一种相关的场,这个场我称之为结果场。
2.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有一个到时会发生的结果,而这个具体结果在现实中实际发生之前会形成一种相关的结果场。
3.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有一个到时会发生的结果,而这个具体结果在现实中实际发生之前会形成一种相关的象。
从第一句到第三句的〃象〃这个字,你该领会象这个字所表示的概念了吧。前文中我说:天平用来观测质量,天文望远镜用来观测星空,欧姆表用来观测电阻,温度计用来观测温度。气压表用来观测气压,那么八卦用来观测结果场。现在我说八卦用来观测象。我可不希望听到你对我说:〃八卦用来观测象是什么意思?〃 那么《系辞》〃圣人设卦观象〃这句原文你也不会不懂了吧。
前文我用了很多篇幅让大家建立了结果场的概念,现在我又让大家知道结果场这一概念除了用〃结果场〃这个词来表示外还可以用〃象〃这个字来表示。大家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让我们再回过头去将前文中的〃结果场〃三个字都换成一个〃象〃字。例如这一句:〃注意,铜钱的落下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了象的影响和作用,这样形成每一个爻,六次而成一个卦,这个卦实际上是这个象的反映。《系辞》中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其含义即在于此。现在我这样叙述你不会认为象来象去不知所云了吧。
此刻你是否已经惊叹于我们的先民其实早已在《系辞》中就把周易预测的原理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了,遗憾的是后人却因为对〃象〃的理解出了偏差从而千百年来都未发现这一秘密。刘淇云:〃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果真如此啊 !
《系辞》第十二章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那么〃圣人立象以尽意〃应该怎样理解?还是让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话吧:“熵” 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50年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示空间中能量分布均匀的程度〃。再来看这句:〃 象是圣人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示一个特定的概念 〃。那么〃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含义你能理解了吧,当然〃象〃所表示的是什么概念我在前文已讲得很清楚了。《周易研究》总第38期41页有学者对〃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解释是:“象”是人凭着想像力或一时兴会得出类比的线索,并在象中寄托所要表达的意思〃。请问我的解释和那些学者的解释,你认同谁的呢?
《系辞》中的〃易〃字,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解释为易学或《易经》, 例如:〃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可御……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被解释成:《易经》广大悉备,不仅有一定深度,也有一定广度。那么我们将《系辞》中的〃易〃字,都解释为易学或《易经》,这样的解释是否正确?《易经》的易究竟表示什么概念?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道的含义吧。《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 。《庄子?天道》:〃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管子》:〃道在天地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那么我们结合《系辞》对易的阐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可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天地间则备矣〃〃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比较一下对〃道〃的描述和对〃易〃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系辞》中对〃易〃的描述和《道德经》、《庄子》、《管子》中对〃道〃的描述是相同的,那么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提出的观点:易和道都是代表同一个概念即:〃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开物成务,可以为天下母,于大不终,于小不遗,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与天地准,能弥纶天地之道,广矣大矣〃的终极实在。
《叔本华文集》有云:〃人类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根本基础都是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每一种说明解释,尽管经过多多少少的中间阶段,但最后总归于这个无法解释的东西。〃那么在《易经》中这个无法解释的东西就命名为易,《道德经》、《庄子》、《管子》就将此命名为道,《太玄经》就将此命名为玄,亦即〃易〃、〃道〃、〃玄〃是这个无法解释的终极实在的不同名称。
对于这个终极实在亦即〃道〃〃易〃〃玄〃我很难在此阐述得很清楚,也不能像前文解释〃象〃那样让人可以很清楚地理解,这正如《庄子?秋水》所言:〃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可以这样说终极实在永远不会成为推理或可论证的对象,我们永远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适当地描述它,关于这一点《奥义书》说:〃这里看不到,讲不清,也想不明,我们既不知道,也不理解,又如何能将它教给别人。〃老子把这个实在称为道,并在《道德经》中陈述了同样的意思:〃道可道,非常道〃《易经》就把这个终极实在称为易。佛家又称之为〃如来〃、〃法身〃、〃佛〃、印度教称为〃梵〃;基督教就把这个终极实在称为〃上帝〃。对于爱因斯坦来说这个大概就是他致力寻求的〃统一场〃了。
下面我设计一次问答以此希望大家能理解为什么说人类一切知识和学问归根结底都是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当然这样的提问会让人说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然而正是这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让你对这个终极实在有所领悟。
问:我们都对太阳从东方升起习以为常,但是为什么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而不是其它方向?
答:这是自然规律
问:为什么规律恰恰是太阳从东方升起而不是另一个方向
答:这是因为万有引力使太阳从东方升起
问:那为什么万有引力的作用就恰恰那么巧,让太阳从东方升起,而不是西方南方或北方?
……
按照这样的提问思路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人能回答也无法回答,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知识如果采用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提问方式最终都无法回答。而这个无法回答无法解释的东西就是〃道〃〃易〃〃玄〃〃如来〃〃梵〃〃上帝〃,那么牛顿晚年致力于去寻找上帝,你认为他所找的上帝是我们平常所指的天堂中那个人格化的上帝吗?
如果说我在前文向大家阐述〃象〃这个字的含义与概念时,我还较为自信大家可以较轻松地理解,如今要让大家理解〃易〃〃道〃〃玄〃〃如来〃 ……所代表的含义我则不自信了。因为它可以说超出了我们感觉和理智的范畴,而我们的言辞和概念都是从感觉和理智中得来。
《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可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神无方而易无体〃这里的神字可不要理解成神仙或什么北斗星之类,有学者对〃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解释指为:〃北斗不断地变换方向来辨方定时,以成为天体运行,气象变化的主宰者,易学就是掌握这个分阴分阳的标准来指导人们处事接物。所以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一切按照客观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这里神被解释成北斗,易被解释成易学,这样的解释你认同吗?我是不认同的,神不是神仙也不是北斗,〃易〃也不是指易学。为了理解〃神〃这个字所表示的概念我们来看对〃神〃的描述:〃神之大,以其隐形藏景,超然无累,恍惚不测,精微难见,总万变之经纬,妙一机而转移,超形气之外而其迹不露,尽变化之极而其功莫测。〃《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冥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对〃神〃的描述与对〃道〃的描述其实并无二致。另外关于〃神〃《系辞》还有一句:〃阴阳不测谓之神〃而《庄子?天道》云:〃夫道……渊渊乎其不可测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神〃即是〃道〃的另一个称谓,当然和〃易〃所代表的概念是相同的,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渊渊乎不可测的终极实在。请问它有大小有形体吗?此时你领会到了〃神无方而易无体〃的含义了吧。
〃巫〃者通神之人。那么看了上文对神的解释后,你对巫的理解是不是与那些专家的解释有所不同了呢?
此刻你是否已经感到你的思维正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就象《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一样〃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继续让你的思维遨游于北海之中,振翅于九天之上吧。
《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想一想什么含义?从本文开篇读到这儿我想对〃道〃的概念你已〃心有灵犀一点通了〃。那么什么是形,什么是器?思维点拔:前文我已讲了代表结果场概念的字词有两个即〃结果场〃和〃象〃那么形就是具有结果场相同概念的又一个名称,器怎么理解,器即是在现实中发生的具体结果也引申为表现出的病症等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表达为:
道 —— 形(象)(结果场) —— 器(具体结果,表现出的症状)
结合上文所举皮尔瑞克斯实验即全息仪照出的叶片形状是形,最后叶片在现实中长成这一结果是器,那么形而下者谓之器其实表达的含义就是器而上者谓之形,翻译过来亦即现实中产生了的结果在其产生之前已形成一种相关的结果场。我们已有这样的概念:结果场、形、象三个词都具有相同含义那么请把结果场用形或象去替换。能理解吗?这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如果你能理解其含义那么我们来看一看《素问?五运行大论》:〃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即是已经表现出的具体症状,亦即器。那么把候换成器:器之所始,道之所生。这句话指的什么你明白了吧,是的!指的就是形,就是象也就是具体病症在表现出来之前的结果场,那么自古所云:医易相通,相通在何处你也理解了吧?。好了下面我提出中医治病的本质,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西医讲究病菌病毒,中医的理论则是五行、阴阳、药物的性味归经,中西医的不同点在何处呢?不同点就在于中医着眼点在形在象,在病症结果场,而西医的着眼点在于器在具体的病症。中医治病的实质是通过药物、针炙、推拿等方式去改变病症发展的结果场使病症发展结果场形成好转痊愈的结果场而病症就顺着这个结果场发展最终达到好转痊愈的结果。
药不见效,在我看来就是药物未能使病症的结果场形成好转痊愈的结果场。
那么当今的信息治疗仪其治病机理我认为也是作用于病症结果场,使之形成好转痊愈的结果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内经?移精变气论第十三》:〃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也……'〃这移精变气就是改变病症的结果场啊。气功大师特异功能者治病的原理也在于此。当今中医药界去搞什么中药材的化学成份分析这实在是弃本趋末,中药最重要的是性味归经而不是什么化学成分,将中药材化学分析编成高校教材简直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第一卷,映入眼帘的第一篇就是《论大医习业》,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