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建立团契敬拜小组:
这是教会的雏型,有教会的内容,如敬拜,主日学,团契和传福音等,但却不用太多的组织架构,聚会仍有弹性,使信徒集中力量传福音。
7.建立有生命力的教会:
有生命力的教会的定义:「一群已受洗的信徒,自动联合起来,维系於一些清楚的信仰条文,和一些章程细则,她按照章程选举和委任职员,经常崇拜,查考圣经,彼此交接,遵行圣礼,并且对所在社区和整个世界宣扬大好的信息。」有生命力的教会就是自养,自治和自传的教会,信徒晓得奉献的意义,教会能自给自足。有教会的规则章程,有清楚的信仰教义,能装备信徒,能有效的自治,又有传福音的热诚,能不断的领人归主。
五.新成立的教会演变为自养、自治、自传教会的步骤:
母会应制定一个叁至五年的计划,帮助新堂在几年後可以自立,计划的重点:
1.订定支持新堂经费的预 :这资助预 应逐步递减,让新堂在经济上渐渐的自立,母会要教导新堂奉献的意义和责任,好让新堂的经济在几年後可以自立。
2.母会要帮助新堂自治:训练信徒事奉,教导圣经的知识,和为新堂订立教会章程,组织行政等,使新堂在几年後可以独立自主,而母会只扮演关怀的角色。
3.帮助新堂自传:训练新堂全民皆兵的传福音,让他们在传福音的事上渐渐的成熟,可以自己承担发展福音事工,栽培信徒的责任。新堂自立後,母堂与新堂的关系应是肢体的关系,在属灵的生命上有交流,但在行政,经济上却要让新堂独立,母会继续到别处植立新堂。
第二十叁课:中国晨曦运动
一.何谓晨曦运动:
1.晨曦运动的意义和来源:
【晨曦】这个词语是来自英文简化词DAWN的穑R间A原意是【使整个国家的人都能作主的门徒】。晨曦运动的发起人是孟甘穆利博士,他是一位宣教士,曾在台湾,菲律宾,和瓜地马拉等国家宣教和建立教会。孟博士首先在菲律宾推展晨曦运动,效果显着。当地的信徒和教会都有快速的增长,如当地的浸信会信徒人数在1981年至1985年间,由一万人增加到二万人。另外当地宣道会在同一时期内所建立的教会,跟过往七十年内所建立的教会一样多。
2.晨曦运动的圣经根据:(太28:19…22,可16:15…16,徒1:8)
晨曦运动回应耶稣的使命,推动普世的教会传福音,使每个国家的民族都成为主的门徒。
3.孟博士的研究理论:
到1989年,全球基督教会约有叁百万间,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若能在公元二千年前多建立七百万间教会,即合共一千万间教会,则全世界平均每六百人便有一间教会,这伟大的目标被称为晨曦二千运动。
晨曦运动并不是一套教导人传福音的方法,而是一个策略,目的是协助不同的国家动员所有的信徒,集合力量,善用信徒的恩赐,努力向着大使命的目标进发,在不同的城镇,乡村,向不同的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传福音,建主教会,并引领更多的人成为主的门徒
若每间教会在公元二千年前各自多建立叁间不同类形的教会,这伟大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叁间不同类形的教会是指一间同文化背景的教会,一间近似自己文化背景的教会,和一间跟自己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教会。若教会能顾及这叁种不同背景文化福音的需要,晨曦运动的目标就能达成。
二.何谓【中国晨曦运动】
1.中国对福音的需要:
基督教传入中国近二百年,现时内地教会约有八千万信徒。然而,相对於中国有十二亿的人口而言,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广大的福音禾场。此外,这八千万信徒大部份都是居住在沿海或华中地区的汉族人。中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一亿人口,当中超过百份之七十五的人还在救恩的门外。
2.中国晨曦运动:
中国晨曦运动:【汇集全国信徒的力量,共同努力参与福音传遍的行动,协助国民成为信徒,受洗归入基督的身体,并且栽培他们成长,遵守主的教训,到处见证基督,引导更多的国民作主的门徒】。这个循环不息的行动,就是中国晨曦运动的中心。
盼望神祝福中国晨曦运动,在公元二千年的时候,透过全国信徒的努力,并其他的资源,使中国多建立一百万间教会。如果按十二亿人口计算,每八百人就有一间教会。在过去十年,中国教会的增长有百分之十四,比孟博士在晨曦运动中向全球教会呼予的百份之十一的增长还要高,因此,中国晨曦运动期望在公元二千年的时候,在国内多建立一百万间教会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3.中国晨曦运动落实的重要因素:
晨曦运运的发起人孟博士认为,晨曦运动成败的关键,在於有没有【有心人】去承担传福音和建立教会的责任。
4.中国晨曦运动的成败关键:
是取决於教会的参与:惟有中国教会才能直接有效的推动福音和教会的发展。
福音广播的角色:扮演协助和桥梁的角色,鼓励中国教会同心协力的推动福音工作,共同努力达成晨曦运动的目标。
电台制作广播节目的两大方向:
a.动员信徒:目标是动员全国的信徒掀起布道的热诚,呼予更多信徒起来作有心人,激励信徒爱 主事奉主,并装备信徒学习传福音的技巧,从而带领更多人加入教会。
b.遍植教会:目标是针对全国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上的差异,设计不同的节目来协助不同地区的教会遍植行动,从汉族开始扩阔到全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当中。
5.如何参与中国晨曦的行列:
a.立志作一个有心人:在神的面前安静等候,求主显明神的心意,帮助您成为一个乐意遵从神旨意的门徒,成为一个为中国福音尽心竭力的有心人。
b.作一个有心祷告的人:每天都在祷告中记念中国晨曦的福音事工,求主兴起更多的仆人作牧养和传福音的圣工。在教会的聚会中,也为福音能遍传中国代祷。也可以与叁数个肢体组成祈祷小组,为中国晨曦的广播,如布道会,奋兴会和各项培训课程代祷,求主使用。
c.作个有心布道人:在主面前立志,在今後的日子中,尽力与他人分享福音。可以透过福音广播的布道方法学习如何传福音,但最重要的是布道的热诚,被主的爱激励,愿意向未信主的家人,亲属,同学,朋友等传福音。此外,可以与主内的肢体组成布道小组,一起祷告,同心的传福音。教会也要多举行布道会,或组织布道队等,让信徒在热切的布道气氛中,一同履行耶稣的大使命。
d.作个有心栽培的人:栽培初信主的肢体,让他们的灵命不断的成长。要好好的装备自己,学习一些栽培和训练门徒的方法,以至可以栽培初信者成长,使他们成为主的门徒。教会也可以组织一些查经班或是门徒训练班,由传道人负责牧养,使初信者可以在传道人的牧养下有美好的成长。
第二十四课:差传与教会增长
一.差传的定义:
差传这个词语来自英文Mission,以前中文穑R 陛u宣教」,而今天则穑R 陛u差传」,差传的定义就是「教会和信徒,承受主耶稣的大使命,在教会本身的福音工作以外,以人力,金钱,祷告等,於本国或外国从事福音工作,建立教会」。
二.差传事工的分类:
美国加州富乐神学院世界宣教研究所的分类:
1.M1:是同文化的工作,如华人对华人的福音工作。
2.M2:近文化的工作,如华人对日本人的福音工作。
3.M3:异文化的工作,如华人对非洲人的福音工作。
华人信徒的分类:
1.M1:在教会以外的地区向同胞传福音和建立教会,例如北方的信徒到南方来,向南方的同胞传福音。
2.M2:向世界各地的华人作福音的工作,如香港的信徒到美国,向当地的华人传福音。
3.M3:华人向其他的亚洲人传福音,如向日本人,韩国人传福音。
4.M4:华人向非亚洲人传福音,如向美国人,欧洲人传福音等。
由M1至M4表示文化的距离是由近至远,好像使徒行传1章8节所说,M1,就是耶路撒冷,代表了无论在文化和地域上都是最接近的,M2是犹太,文化和地域相近的,M3,是撒玛利亚,文化和地域较远的,M4是地极,文化和地域都是最远的。
叁.差传的圣经教导:
1.使徒行传1:8,差传的分类内容。
2.差传是遵行耶稣的大使命(太28:19…20,可16:15…16)。
3.整本新约圣经充满了差传的教导:
四福音--差传的信息:耶稣基督和神钉十字架的救恩。
使徒行传--差传的发展:使徒们为主作见证,直到地极。
新约书信--差传的关系:宣教士写信给他所建立的教会,作真理的教导。
启示录--差传的终极目的:那时候教会已经到处遍植,得救的人数增加,教会要装饰整齐,等候基督的降临
4.推动差传的模范教会:(徒13章)
a.人数少仍推动差传:安提阿是第一间实行差传的教会,安提阿教会成立了四年後,就开始差传的工作,差派第一对宣教士巴拿巴和保罗到远方传福音。一间成立了四年的教会,人数应该不多,但他们没有因为人数不多而不开展差传的工作。
b.经济不足仍推动差传:那时耶路撒冷教会有饥荒,安提阿教会以爱心悄Rm金钱给他们。安提阿教会是在患难里建立的,加上对耶路撒冷爱心的悄Rm,相信他们不会太富有,但他们却凭信心把宣教士差派出去
c.有差传的异象:门徒被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信徒无论是生活为人都像主耶稣,他们有非常美好的生命见证,并且甘愿为主殉道,他们有如此的生命见证是因为有差传的异象,因而充满布道的热诚,不断的兴旺福音。
四.教会增长的要素:
1.质和量的增长。
2.延伸的增长:是植堂,设立自养,自治,和自传的教会。
3.贯连的增长:是差传,教会差遣宣教士到国外,建立同文化或是异文化的教会。
如从上面的M1,M2,M3,和M4的分析来看,延伸的增长和贯连的增长都属於差传的范围。教会增长的专家说:教会增长的方程式是:生命增长加上扩展增长,再加上延伸增长,又加上贯连增长。
五.教会如何推动差传:
1.中国教会作差传的可行性:
中国教会暂时不能做M4的差传,但可以做M1至M3的差传。例子:
a.M1:差人出去向与自己教会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传福音,并建立教会,例如说教会是说普通话的,教会可差派一些人向说广东话的人传福音,并建立一间以说广东话为主的教会。
b.M2:离开自己教会的地区,向同胞传福音,例如说,北京的教会差派人到广州,向广州人传福音,并在广州建立教会。
c.M3:向亚洲人传福音,有许多亚洲人如日本人,韩国人等在中国长期工作,教会可以向他们传福音,带领他们归主。
2.如何在教会中推动差传:
a.促进差传的领袖:推动差传的先决条件是教会的领导人有差传的异象,才能推动信徒认同和参与差传的工作。
b.组成差传委员会:要推动全教会参与差传事工,必需要物色对差传有负担的信徒组成差传委员会,向信徒教育差传的意识,并鼓励信徒奉献金钱支持差传事工,及组织差传祈祷会等。此外,要协助牧者制定和推行差传计划。
c.促进差传的方法:
i.差传教育:有糸统的教导信徒有关差传的圣经真理,和差传的知识,原则,方法,策略等,让信徒了解明白差传的意义,并热心的回应差传的异象。
ii.祷告支持:差传是拯救灵魂和建立教会的工作,所以祷告是很重要的。教会应组成差传祷告会,特别为差传事工和宣教士祷告,也鼓励信徒在私祷中常常记念差传的需要。
iii.物质的支特:差传事工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包括了宣教士的生活费,建立教会的经费等,所以教会要设立差传基金,鼓励信徒奉献,使教会有足够的经费发展差传事工。
iv.培养自己的宣教士:牧者应该栽培和鼓励信徒成为宣教士,好让福音能够广传开去。同时要举行训练班,以培育更多的宣教士,训练的内容应包括圣经真理,传福音的技巧,差传的认识,和建立教会,牧养的装备等。
六.宣教士的类型:
1.典型宣教士:主要在宗教自由的地方作开荒布道和建立教会的工作,一般任期为四年,需要接受神学和语言文化适应的训练,以配合事奉的需要。
2.短期宣教士:工作地区没有很制,他们的工作多是暂代一般宣教士的工作,所以训练一般都没有规定。
3.织帐棚宣教士:多在宗教或政治不自由的地区事奉,织帐棚的意思是带职宣教,一方面工作,另一方面宣教。训练方面,除了一般的神学知识,和文化语言的训练之外,还要有专业的资格,如工程师,医生,会计师等。
七.如何参与M4的差传事工:
1.为10/40之窗(差传之窗)祷告:
差传学者发现,多数未得之民都集中在地球的北纬10度至40度之间的地区,这广阔的地区涵括了西非洲和亚洲,包括了60多个国家,我们的中国也包括在内,这广阔的地区被称为10/40之窗,或差传之窗,它的特色是当中有超过30个国家对福音非常抗拒和封闭,而当中的一些国家更是世界叁大宗教:回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大本营,成为福音最大的拦阻,也是极需要福音的地方。
2.如何为差传之窗的国家民族祷告:
来信索取【未得之民】的小册子,内中详细记载了差传之窗的国家的资料,如地理位置,人口,宗教等,及一些代祷事项,让您可以详细的为这些国家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