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圆觉经略说-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到顿首稽颡,在此顺便提一提中国的丧礼。像我现在年纪大了,看报纸所关心的不是红字的喜事,而是黑字的讣文,看看哪位朋友又走了。看这些讣文,经常笑话百出,死在医院里,也称寿终正寝。正寝是指家里的主卧室,我们以前都是把家里最好最大最主要的房子给父母住。子女无论官做得多大,地位多高,也不敢睡正寝。寿终正寝是说死在家里的主卧室里。
  人死以后,等尸体完全冷却,再移到大厅,经过小殓大殓,让大家看清楚是清清白白死的,不是被谋害死的,然后下葬。不像现在人死不到五分钟,立刻送到殡仪馆,往池子一丢,泡在冰水里。然后跑到别人家里,坐在大厅,嚎啕大哭,这些都不合中国古礼。报丧是不准进人家家门的,只能站在门外,对方出来,无论大人小孩,孝子都要跪下。所以讣文里顿首稽颡是向大家跪下磕头的意思。现代的中国人已经没有中国文化了。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同样的话重覆讲三次,表示慎重。如同国家的法律条文,在立法院里要三读才能通过。这是印度古礼,表示对老师对真理的尊重。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此时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说:好的!好的!善男子(尊称也),你们能够为诸菩萨,询问如何成佛的基本法门,以及为末世一切求大乘道的众生,得到正确的认识,使得正法保持在世间,使众生不堕入邪见之中。你现在仔细地听,我为你说。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文殊师利菩萨听到了释迦牟尼佛答应说法之后,心里很喜欢,退回到自己的座位,其他大众也静静地洗耳恭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称佛道。
  ‘善男子’,等于说诸位同学、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由此可见,释迦牟尼佛很客气很谦虚,慈爱而谦和,有如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起来好像很威严,跟他一接近,就觉得他和蔼慈祥。
  ‘无上法王’,成了佛才有资格称无上法王。佛是至高无上的万法之王,超乎一切群众之上,超乎一切国土之上,他是人类精神的皈依。释迦牟尼佛亦称为空王,如同中国称孔子为素王,素王是纯净的意思。西藏密宗有位大宝法王,是密宗花教的拔斯巴,年十五岁即六通具足,当忽必烈征服西藏时,拜他为师,奉为大元帝国国师,并封为大宝法王。后来代代相传,袭称此号,但是也只敢称为大宝法王,不敢称无上法王,只有佛才有资格称无上法王。
  陀罗尼是梵语,总持,总纲的意思,它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根本总法。密宗称一切咒语为陀罗尼,陀罗尼还含有能持能遮的意思,能持是使善法不退,能遮是使恶法不生。
  成了佛的无上法王,有个大总持的法门叫作‘圆觉’,圆代表圆满,没有缺陷,没有渗漏,圆也包括了一切时间,包括了一切空间,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佛,随时随地可以圆满觉性,随时随地可以悟道。
  此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清净在中国文化讲来,就是斋戒沐浴,洗头洗澡,把身体从头到脚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心里不敢胡思乱想,不敢随意动念,这叫持斋。吃斋乃指斋心,内心清清净净。持斋不是吃素,一般把吃素叫作持斋,这是不对的。不吃葱、蒜、韭、芥末、兴渠等五荤叫吃素,后来人搞错了,便将错就错。
  流出一切真如,什么是真如?真如乃道体也,真心之体,禅宗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要见到此真如道体。净土宗的三经一论--‘阿弥陀佛’、‘无量寿经’、‘大乘起信论’,其中马鸣菩萨着的‘大乘起信论’所讲的,便是真如门与妄想门。烦恼妄想是一切众生造业的根本,烦恼妄想清净了,证得真如,即便成佛。真如翻译得极妙极佳,真如,如真,好像真的。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不再重覆。‘金刚经’的重点,在强调如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如何悟道成佛。西藏密宗宗喀巴大师写了一本‘菩提道次第广论’,叙述成佛的次第方法。
  释迦牟尼佛临走前,讲了一部‘涅槃经’,涅槃就是如来自性的别名。涅槃也是寂灭的意思,寂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本来清净,本来寂静。涅槃不是死亡,而是永远存在。所以,释迦牟尼佛临走前说‘常’‘乐’‘我’‘净’,把以往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全都推翻了,不要以为他真的走了,没有,佛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学菩萨道,要修六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今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修此六种波罗蜜,到达彼岸。彼岸指哪个岸?成佛之岸,脱离苦海之岸。
  圆觉含盖了此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乃一切大法之总法,一切大法之总源。读‘圆觉经’,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所有佛都是依此圆觉法门教授历代菩萨,此圆觉法门是佛法之根本大法。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凡是要想成佛,都必须根据此圆觉修法,才能成佛。
  本起因地--成佛的工具从哪里找?在我们自己这里找。在我们普通凡夫里有个东西,就是会思想,会起烦恼的东西,人的一切活动都依靠他,要把他找出来,他是成佛的本起因地。
  这又如何找呢?很简单,就在人的一念之间。什么是我们的第一念?当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稀奇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念了。各位能不能记得,早晨起来第一个念头想的是什么?想不起来,好,没关系,那么,你有没有把握知道,明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会想什么?本起因地要在这个地方去找。
  你说我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呢?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就是传法了,把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了。随时圆照观照,照什么呢?回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思想念头怎么来怎么去,要清清楚楚。记住,要圆照,不是偏照。打坐的时候观照很清楚,下了座就乱了、迷糊了,那不叫圆照。要在忙中乱中,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念头。
  观照念头并不是要你不想,唉哟!我怎么又去想?好像‘想’与你是冤家似的。有念头来,不用怕,要知道人的思想念头是留不住的,不信,你留留看!留得住吗?人的思想妄念留不住,但是,要送也送不走。你不去想它,它偏要想,很可恶!对不对?人的思想就那么怪,注意,这就是无明。例如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咦?外面下雨了!门晓得有没有关?糟糕!妄想又来了,不应该!不应该!我们一天到晚就在后悔妄想里转,如此妄想无明如何清净得了。
  那么,有些人打坐,静静地坐在那里不动,是否就圆照清净了呢?一点也不,忙得很,心里想的可多呢!我坐了那么久,气怎么还没有动?是不是上了当?我怎么还没有开悟?如来大法难道是这样吗?那不叫圆照,换一个字,叫怨照,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当你察觉妄想来的时候,就是清净,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清净,本来清净,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如此一念清净下去,圆照下去,慢慢修下去,便可以永断无明,便可以成佛。
  云何无明?
  什么是无明?无明是佛学的名词。在小乘佛法里,无明是十二因缘的起首,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父母未生前,我究竟是谁?死后是否真有轮回?有没有我?这些一概不知,皆在无明中。大无明就是一切的大疑问,学佛不从这里入手,一切都是空事,没有用,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此是因地法门。
  其次,我们心念的来去,以及思想情绪控制不住,自己做不了主,反而做了思想情绪的奴隶,这些妄想烦恼从哪里来?是唯心?是唯物?是生理?是心理?自己永远搞不清楚,这就是无明。假如这个因地法门认识不清,只求佛保佑,求佛加庇,说老实话,这正是无明烦恼。
  佛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文殊菩萨担心我们不但无明断不掉,连无明是什么东西都莫名其妙,所以,特别代我们提出问题:云何无明?
  下面是佛对无明所作的回答。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什么是无明?实在很难作答。我们知道凡是善于说法者,都善用比喻。人的思想与感情经常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人世间的语言文字有限,所以,人与人交谈,要面对面,看表情、手势、动作才能了解得清楚。
  其实,语言加上这些表情动作,还无法真正完全明了,否则,人与人之间,不会有那么多误会。要想以世间的文字语言,来表示形而上的道,非常困难。因此,大教主都善于用比喻,佛经里比喻最多,故事也最多,基督教的新旧约圣经里比喻也特别多,犹太人的法典里比喻也是一样多。比喻是语意表达最好的方式,但是,我们人反而受比喻的影响,抓住比喻当真话,例如问说:月亮在哪里?便用手指一指,月亮在那里,结果,把手指当作月亮了!这是很可怜的事。现在,释迦牟尼佛也只好用比喻来解释。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无明就是颠倒,颠倒乃佛经所提出,而意义特别深远。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其实这句话已经把一切佛法都讲完了。我经常说个笑话,人本来就颠倒了。你看!上帝造人就造颠倒了。两只眼睛都长在前面,后面什么都看不见,所以走路会被车子撞倒,假如眼睛一只长在前面,一只长在后面,就不会有那么多车祸了。眉毛长在手指头上的话,早晨起来当牙刷用,多方便。鼻子倒过来,吃完饭,把筷子往鼻子一插;下雨打伞也方便,往鼻子上一插,不用手撑着。嘴巴假如长在头顶上,吃饭往头上一倒,免得浪费时间。口袋里的钞票脏得要命,又不能当饭吃,却要数了又数,然后还要放在保险箱里。人不吃它就会死的米、麦,却摆在那里没有人理,你说众生颠倒不颠倒?黄金、钻石能作什么用?却珍惜得不得了,贵得要命,结果,还惹来杀生之祸,颠倒不颠倒?说什么打是情,骂是爱,颠倒!
  人世间没有一样不颠倒,众生颠倒,知见不正,样样颠倒。不颠倒,就成佛了。佛是什么?中国禅宗祖师说佛是无事的凡人,没有事的平凡人,哪个人能够做得到?都是无事生非,都在颠倒之中。
  中国禅宗的傅大士,南北朝时代人,弥勒菩萨的化生,与达摩祖师见过面。他写了一首颠倒的偈子: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首偈子千古以来,有几个参透?如果能参透,你就悟道了。有些学道的人说这是密宗啊!空手把锄头,打坐阳气一动,两手赶紧结个手印。步行骑水牛,哦!任督二脉通了。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口水是甜的,赶紧咽下去。这样讲真是乱七八糟,颠倒中的颠倒。我当年的禅宗老师说:这首偈子永远参不透的。我说先生(我们以前称老师为先生),您露一点消息给我们好不好?‘好呀!’他说:‘半夜起来贼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阳沟踏在脚里头。’哈!更颠倒!
  如何才不颠倒呢?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首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这才不颠倒!这才有资格参禅。
  所有众生一动思想,一有情绪就是颠倒。世法与佛法是同样的道理,我常常鼓励出家的同学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红楼梦里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贾宝玉一辈子最讨厌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贾宝玉的父亲亲自所写,挂在贾宝玉的书房里,借此教育他,后来,贾宝玉懂了这两句话,也就出家当和尚了。其实,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法?红楼梦全部都给你点出来了,只是一般人看不懂罢了。我们从颠倒的观念来看世间,很多人做人处事,无一不颠倒,时时颠倒,处处颠倒。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好好的一件事,搞到后来,吵起架来,大家弄得不愉快,就是因为世事不能洞明,人情不够练达,把事情搞颠倒了。
  再说,人们不只是世间法颠倒,严格说来,念佛打坐想成佛,是不是也颠倒?这是个大问题,因为佛不在念中求,佛不在坐中求,更不在拜拜中求。那么,佛究竟从何处求?假如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目标都迷迷糊糊,你说你学佛,岂不颠倒焉哉?
  下面佛再解释什么是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释迦牟尼佛在此作了一个比喻,如同我们走路,走到一个地方,突然迷失了方向,一时迷糊,东西南北分不出。地球是圆的,本来没有方位,东西南北是人定出来的,根据太阳及地球磁场定出来的。那么,谁令你迷失方向呢?无主宰,不是鬼,不是神,也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迷失掉了。
  如何四方易处呢?如何迷失的呢?学佛必须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学佛第一步必须先认识清楚什么是不颠倒的,什么是的,不过,佛没有讲,他说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他说我们搞错了,弄颠倒了,把肉体当成我,肉体是四大合成,地水火风四大合而成。坚固的物质谓之地大,如石头、土地、高山,在人体说来就是骨头肌肉。水大,地球上的雨水、冰雪,人体上的血液、脓痰、尿、汗都属水大。火大,外界的太阳能,人体内的体温都属于火大。风大,大自然的气流,人体里的呼吸谓之风大。我们的身体是由这些四大合成的机器,但是,这些不是我,只是我之所属,只是拥有几十年的使用权,走的时候要交还给大地。我们住的大地对我们太好了,给我们吃,给我们住,给我们用,我们还给它什么呢?吐口水,拉大便,倒垃圾,空气污染,水污染,脏的都给它,最后死的时候,臭的还归给它。它也不生气,照单全收。佛说一切众生把这个肉体认作是我,颠倒了,所以,很多人学道打坐尽在身上搞,气脉通到这里罗!又通到那里罗!最后全通到殡仪馆去!身体四大是假的嘛!你把它当真的我,是不是颠倒?
  再来呢?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什么是六尘缘影,外面的光,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法,意识想到的思维。四大所合成的肉体则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机能。外界的六尘,六种物理现象,与肉体的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尘缘影。例如,照片、电影、电视都是缘影,都是假像,可是,这些缘影很厉害哩!都会引起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它们痛苦,我们也痛苦;看到它们高兴,我们也高兴。你看!我们人多么颠倒!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要受它影响。
  想想我们的思想,都在六尘缘影中颠倒。例如最近流行的电影甘地传,看完回到家,还在感叹甘地真伟大。其实,甘地已死了好久,电影中的甘地又是假的,可是,这部电影就是那么感动人,感动得当场掉眼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被六尘缘影所欺骗。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六尘缘影,昨天所发生的事情能留得住吗?能再把它摆在眼前吗?不能,这些都过去了,都是六尘缘影。可是,我们经常想起昨天的事,都会气愤得不得了,难过得不得了,一切众生都在六尘缘影里玩,把六尘缘影当作自己的心。
  好,现在释迦牟尼佛把这一切都否定了,教导我们四大合成的身体不是真的我,六尘缘影也不是我。再深入研究,如果这身心不是我,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我?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下面佛又用了一个比喻,他说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我们现有的身心不是我,但是,并没有离开我,它是我们真正生命的反映,如空中花,空中哪有花?把眼睛揉一揉,在空中出现一点一点的,或者头发昏,看到眼前一点一点的小星星。又如你们打坐看到亮光,看到佛菩萨,对不起,臂彼病目。。。。。。不能认真,当真你就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