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2-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即拔剑出鞘,信手乱挥,劈倒了几个阉奴;独张让段珪, 
陪立少帝左右,急切无从下手,因用剑锋指示,勒令自杀;让 
与珪无力抗拒,没奈何向帝下跪,叩首泣辞道 :“臣等死了, 
愿陛下自爱 !”语罢起身,见前面便是津涯,因急走数步,一 
跃入水,随波漂去。这真叫做浊流了。 
      贡见让珪等皆死,乃与卢植扶住少帝兄弟,觅路趋归。少 
帝与陈留王向在宫中抚养,年龄尚稚,从未走过夜路,并且满 
地荆棘,七高八低,天色又黑暗得很,虽是有人扶着,尚觉得 
步步为难;幸有流萤三五成群,透出微光,飞到身旁好似前来 
导引,因此尚见路影,踯躅南行。约走数里,路旁始有民家, 
门外置有板车,下有轮轴,闵贡瞧着,便令随卒取车过来,也 
无暇敲门问主,就请少帝兄弟,并坐车上,由步卒在后推轮, 
慢慢儿行到雒驿,听得驿中柝声,已转五更,天空中雾露迷蒙, 
少帝等又皆困倦,料难再行,才就驿舍中留宿。俄顷便已天明, 
卢植先起,面白少帝,愿赴召公卿,来此迎驾,少帝当然依议, 
植即辞去。闵贡以驿舍不便久留,也即动身,驿舍中只有两马, 

… Page 137…

后汉演义                                                           ·572· 

一马请少帝独坐,贡与陈留王共坐一马,出舍南驰;方有朝中 
公卿,陆续趋到,扈驾同趋。经过北邙山下,忽见旌旗蔽日, 
尘土冲天,有一大队人马到来,截住途中,百官统皆失色,少 
帝辩更觉惊慌,吓得涕泪交流,不知所措。惊弓之鸟。嗣见旌 
旗开处,突出一员大将,眉粗眼大,腰壮体肥,穿着满身甲胄, 
径至驾前,群臣惊顾,并非别人,乃是前将军董卓,稍稍放心。 
慢着。卓本在夕阳亭候命,经袁绍伪书敦促,因引兵再进,至 
显阳苑,望见都中火起,料有急变,便夤夜趱程,驰抵都城西 
偏,天已破晓,探悉公卿前去迎驾,因亦移兵北向,往迓少帝; 
可巧在北邙山前相遇,就跃马进谒。陈留王见帝有惧色,传诏 
止卓,当由侍臣向前,高声语卓道 :“有诏止兵!”卓张目道: 
 “诸公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乘舆摇荡,卓前来迎 
驾,并非造反,为什么反要禁阻呢?”侍臣无语可驳,乃引卓 
谒帝。帝惊魂未定,好似口吃一般,不能详言,还是陈留王从 
容代达,抚慰以外,并略述祸乱原因,自始至终,无一失言。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卓暗暗称奇,隐思废立,面上尚不露声 
色,即请御驾还宫。先是京师有童谣云 :“侯非侯,王非王, 
千乘万骑上北邙 。”至是果验。及少帝还宫后,即日颁诏,大 
赦天下,改光熹年号为昭宁,只传国玺已经失去,查无下落。 
汉已垂危,还要甚么传国玺? 
      骑都尉鲍信,前奉何进差遣,从泰山募兵还都;既见时局 
大变,就往白袁绍道 :“董卓拥兵入都,必有异志,今不早图, 
必为所制,可乘他新至疲劳,乘隙捕诛,除去此獠,国家方有 
宁日呢 !”绍惮卓多兵,且因国家新定,未敢遽发,免不得语 
下沈吟,信长叹数声,拱手告退,仍引还所招新兵,弃官归里。 
小子有诗咏鲍信道: 

… Page 138…

后汉演义                                                            ·573· 

            良谋不用便还乡,智士见机幸免殃; 
            若使后来常匿采,沙场未必致身亡。 

      鲍信战死兖州,事见后文。 
      袁绍不敢诛卓,卓遂肆行无忌,欲逞异图。究竟卓如何横 
行,待至下回再表。 

      何进之谋诛宦官,反为所害,其事与窦武相同,而情迹少 
异。武之失,在于轻视宦官;进之失,则又在重视宦官。轻视 
宦官,故有临事出閤之疏,为人所制而不之觉;重视宦官,故 
有驰檄召兵之误,被人暗算而不之防,要之皆才略不足,优柔 
寡断之所致耳。且与武同谋者为陈蕃。蕃以文臣而致败,败在 
迂拘;与进同谋者为袁绍,绍以武臣而致败,败在粗豪。然蕃 
死而绍不死,卒得歼灭阉竖二千人,此由若辈恶贯已盈,必尽 
歼乃可以彰天罚,天始假手绍等,使之屠戮,非真视蕃为少优 
也。况引狼入室,绍实主谋,鲍信进诛卓之方,犹不失为中计, 
而绍又不能信从;绍非特害进,并且覆汉,其罪亦弥甚矣!若 
太后少帝及陈留王,被劫宦官,几濒于死,妇人小子,知识愚 
蒙,任人播弄,尚不足怪焉。 

… Page 139…

后汉演义                                                            ·574· 

    第六十六回 逞奸谋擅权易主 讨逆贼歃血同盟 

      却说董卓引兵入都,步骑不过三千人,自恐兵少势孤,不 
足服众,遂想出一法,往往当夜静时,发兵潜出,待至诘旦, 
复大张旗鼓,趋入营中,伪言西兵复至,都中人士,竟被瞒过, 
还道日夜增兵,不知多少。既而何进兄弟所领部曲,均为卓所 
招徕,卓势益盛。武猛都尉丁原,表字建阳,有勇善射,何进 
曾令他屯兵河内,威吓宫廷;见前回。及众阉伏诛,少帝还驾, 
乃征原为执金吾。原麾下有一主簿,少年英武,力敌万人,姓 
吕名布,字奉先,籍隶九原,为原所爱,待遇极优。卓欲笼络 
吕布,特遣心腹吏李肃,与布结交,赠他名马一匹,叫作赤兔, 
浑身如火,每日能行千里,此外尚有许多珍宝,作为送礼,引 
得布心花怒开,非常感激。肃却说出一种交换条件,叫他刺杀 
丁原,转投董卓。可恶。布竟为财物所卖,不管甚么主仆情义, 
觑个空隙,将原刺死,携首送入卓营。卓盛筵相待,备极殷勤, 
面许布为骑都尉,布大喜过望,屈膝下拜,愿认卓为义父。主 
仆不可恃,父子果可恃么?卓复取出金帛若干,令布招诱丁原 
旧部,尽归麾下;因此卓声焰益横。会天雨不止,卓讽有司上 
奏,劾免司空刘弘,即由自己代任;又闻得蔡邕才名,征令入 
都。邕为中常侍程璜所谗,流戍朔方,见五十八回。嗣遇赦得 
还,尚恐不免,亡命江湖十二年,取柯亭竹为笛,得焦尾桐为 
琴,徜徉山水,倒也放浪自由;偏董卓派吏征召,与邕相遇, 
迫令就道,邕称疾不赴。卓得吏返报,不禁大怒道 :“我力能 

… Page 140…

后汉演义                                                           ·575· 

诛人家族,蔡邕敢违我命,是自寻灭门大祸,休想再逃 !”说 
着,又檄令州郡召邕,即日诣府,否则逮狱问罪。邕不得已入 
都见卓,卓使为祭酒,敬礼有加,阅日迁官侍御史,又阅日转 
补侍书御史,又阅日擢拜尚书,三日间周历三台,荣宠的了不 
得。旋有诏出邕为巴郡太守,复由卓留为侍中。卓已得握大权, 
遂有心废立,自思袁氏四世三公,可倚为党援,压服人心,因 
擢举前司徒袁隗为太傅,且召司隶校尉袁绍,婉颜与语道 : 
 “今上冲暗,不合为万乘主,每念灵帝昏庸,令人愤唈;今陈 
留王年虽较稚,智却过兄,我意欲立他为帝,卿意以为何如?” 
绍直答道 :“汉家君临天下,垂四百年,恩泽深厚,兆民仰戴; 
今上尚值冲年,未有大过宣闻天下,公欲废嫡立庶,恐众心未 
服,还请三思 !”卓勃然道:“天下事操诸我手,我欲废立, 
谁敢不从?”绍又答道 :“朝廷岂无公卿?公亦不宜专断,且 
绍亦须禀明太傅,方可报命 。”卓闻言愈怒,拔剑置案道 : 
 “竖子敢尔!岂谓董卓刃不利么?”全无大臣体态。绍亦奋然 
道:“天下健夫,岂独董公?”一面说,一面也横引佩刀,作 
揖而出,匆匆趋至上东门,解去印绶,悬诸门首,当即跨马加 
鞭,自奔冀州去了。引狼入室,不为狼吞,还是幸事。卓尚不 
肯罢议,遂召集百僚,会议大事,公卿以下,不敢不至。卓首 
先开口道 :“皇帝暗弱,不足奉宗庙,安社稷,今欲仿伊尹霍 
光故事,改立陈留王,可好么?”大众听了,彼此相觑,莫敢 
发言。卓又继说道 :“我闻霍光定策,延年按剑,如有人敢阻 
大议,应该军法从事 !”忽有一人出答道:“昔太甲既立不明, 
伊尹乃放诸桐宫,昌邑王嗣位仅二十七日,罪过千余,故霍光 
将他废去,改立宣帝;今皇上春秋方富,行未有失,怎得以前 
事相比呢?”卓不禁大愤,怒目瞋视,乃是尚书卢植,当即拔 
剑起立,恶狠狠的向植扑去,植离席趋避,百官皆散;卓尚未 

… Page 141…

后汉演义                                                            ·576· 

肯干休,追植出来,旁边走过侍中蔡邕,将卓拦住,劝他息怒; 
议郎彭伯,亦趋前谏卓道 :“卢尚书海内大儒,有关人望,若 
先加害,反使天下不安 !”卓乃止步不追;惟怒尚未解,趋入 
朝堂,迫令他尚书草诏,罢免植官。植匆匆出都,恐卓遣人行 
刺,绕道还乡;果然卓派吏往追,长途未见植踪,方才退归。 
卓复将废立草议使人持示太傅袁隗,隗不敢反抗,报称如议。 
九月甲戌日,卓至崇德前殿,会同太傅袁隗等,胁何太后策废 
少帝,说是皇帝在丧不哀,无人子礼,不宜为君,应该废立, 
当由太傅袁隗,扶出少帝,解去玺绶,使就北面,何太后为威 
所迫,未敢发言,只有珠泪两行,滔滔不绝。妇人只此伎俩。 
哪知董卓厉害得很,不但废去少帝,还要幽禁太后,因复当众 
宣议道:“太后尝逼死永乐太后,背妇姑礼,无孝顺心;古时 
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王,著在典册,后世称扬,今太后宜 
如太甲,皇帝宜如昌邑,方可上追成宪,下慰舆情 !”百官闻 
言,虽然意中反对,但畏卓凶横,只好唯唯从命。卓即令尚书 
缮好册文,在朝宣读道:董卓敢颁册文,莫非汉祖宗不成? 
      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 
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缞如故焉,凶 
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 
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大,天地之纪, 
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 
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 
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 
庙,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徙居永安宫;谨奉陈留 
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臣民之望。 
      尚书读毕,即由卓率领百僚,拥出陈留王协,奉上皇帝玺 
绶,掖登御座,南面受朝;就是废帝辩,亦使列朝班,以兄拜 

… Page 142…

后汉演义                                                            ·577· 

弟,陈留王协年才九岁,睹此情形,很觉不安,但已为董卓所 
制,不得不权示镇定,拱手受成,史家称为献帝,就是汉家的 
末代主儿。当下颁诏大赦,改昭宁元年为永汉元年。少帝于四 
月嗣位,九月被废,相距仅五月间,改元两次。至献帝既立, 
又复改元,一岁中有四个年号,也是奇闻。朝贺既毕,献帝还 
宫,卓即勒令弘农王辩,带同宫妃唐姬,出居外邸;一面迫何 
太后迁居永安宫。何太后只得迁移,但满腔悲愤,无处发泄, 
免不得带哭带骂,口口声声,咒诅董卓老贼。亲手铸成大错, 
骂卓何益?徒自速死。当有人报知董卓,卓派吏赍着鸩酒,至 
永安宫中,胁令何太后饮下;何太后求生不得,一吸立尽,毒 
发而亡。你要害死王美人董太后,自然有此惨报。计自献帝登 
基,相距不过三日,卓令献帝至奉常亭举哀,公卿但白衣会葬, 
不成丧礼;惟与灵帝尚得合墓,追谥为灵思皇后。董卓且因永 
乐太后,与己同姓,力为报怨,既将何太后鸩死,复查得何苗 
遗骸,已经有人棺殓,索性再令剖发,把尸支解,抛掷道旁; 
又拘苗母舞阳君,一并处死,裸弃枳棘中, 不准收葬。《后汉 
书·何皇后纪 》,舞阳君为乱兵所杀,惟《三国志》及《纪事 
本末》皆云由卓杀死,今从之。卓自为太尉,奉老母为池阳君, 
令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大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进豫州刺史黄琬 
为司徒;凡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子弟,各得选一人为郎,服 
役省禁,补前时宦官遗缺;至若承宣帝命,伺候皇后,专委侍 
中给事黄门侍郎,分充职使,共计得一十二人。又追理陈蕃窦 
武,及诸党人宿冤,悉复爵位,遣使吊祭,擢用子孙。所有宦 
官家产,一体抄没,纤毫不遗。卓复自封郿侯,加斧钺虎贲; 
未几又晋位相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使司徒黄 
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爽为前当涂 
长荀淑子,幼年好学,十二岁能通《春秋》《论语》;至桓帝时, 

… Page 143…

后汉演义                                                            ·578· 

入拜郎中,陈言不用,弃官自去;嗣因钩党狱兴,遁居海上十 
余年。董卓入朝废立,虽然凶暴,尚欲牢笼物望,要结人心。 
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因劝卓力矫前弊,征用天下名士; 
卓乃命召荀爽及陈纪即陈实子。韩融系前赢县长韩韶子。郑玄 
申屠蟠,蟠与玄谢病不至。爽为吏所迫,受命为平原相,行至 
宛陵,复调回都中,迁官光禄勋,视事只阅三日,即超拜司空。 
陈纪韩融,皆不得已就征,纪为侍中,融为大鸿胪。卓又举尚 
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 
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数人皆非卓亲旧,得邀简放, 
总算是推贤进士,冀博美名。惟回忆袁绍抗命,尚有余恨,特 
悬赏购拿,严令迭下;周毖伍琼,却与绍为故交,乘间说卓道: 
 “废立大事,原非常人所能为;袁绍不达大体, 因惧出奔, 
并无他志。今若购拿过急,反至激成变乱,袁氏树恩四世,门 
生故吏,充满天下,万一与公相拒,收豪杰,聚徒众,独霸一 
方,恐山东非公所有了,不如从宽赦宥,拜为郡守,绍喜得免 
罪,必且感公,何至再生他变呢?”卓乃拜绍为渤海太守,封 
邟乡侯,又使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术终恐罹祸, 
奔往南阳;操亦不愿事卓,出都东归。罗氏《演义》中有曹操 
献刀事,史传不载,恐系附会。行至成皋,过故人吕伯奢家, 
适伯奢外出,家中留有五子,与操素相认识,当然接待,留操 
食宿;操本是个多心人,夜卧床中,不遑安枕,忽闻宅后有磨 
刀声,不禁跃起,侧耳细听,又模模糊糊的有快杀两字,更觉 
动疑,暗想我背卓潜逃,莫非卓已派人到此,叫他杀我?不如 
速走为是,当下启扉欲行,偏被吕子闻知,出来挽留,形色似 
觉慌张,益足令人生怖,于是不问虚实,竟拔出佩刀,劈死吕 
子;转思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闯入后宅,杀个净尽,吕家未 
曾防着,见操持刀进来,不及逃避,被操一阵乱斫,除伯奢五 

… Page 144…

后汉演义                                                            ·579· 

子外,又杀死妇女三人;搜至厨下,却见一猪被缚,尚未宰割, 
才知自己错疑,误杀好人,不由的凄然泪下, 嗣又转念道 :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操之奸由此二语。遂掉头不顾,夤 
夜出奔。道出中牟,正遇亭长巡逻见操夜行带刀,疑为匪类, 
把他拦住;问讯姓氏,操不肯自说姓名,语多支吾,亭长疑上 
加疑,便将操执送县中。县廨有一功曹,曾与操见过一面,知 
为乱世英雄,因向县令前代为缓颊,始得释放。罗氏《演义》 
指县令为陈宫,史无实据,故亦从略。操侥幸脱身,匆匆东去。 
卓因操不别而行,也曾行文缉拿,但自恃威权,以为无人敢抗, 
就使操等不服,潜踪自去,也是无关轻重,不足为忧;所以拿 
获与否,未尝严究。且因得志以后,恋及财色,尝纵兵搜索豪 
富,见财便取,见色便虏,号为搜牢。洛中贵戚甚多,往往积 
有资财,拥娇妻,蓄美妾,坐享荣华,一经搜牢令下,都害得 
倾家荡产,连床头的美人儿,也被掠入相国府中,不知生死。 
董卓在府中坐待,每遇兵士抢掠回来,必亲自查验,最贵的珍 
宝,输入内藏,最好的妇女,充入卞陈;余皆散给将士,令得 
分尝一脔。也算是与众同乐。卓尚嫌不足,又从宫中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