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爸爸的婚事-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进典型。高县长与唐天民成了莫逆之交。高县长得知唐天民的遭遇和婚姻挫折后
深表同情,因此,便想到同来的县政协副主席程丽荷,她前年丧夫。他愿当月下老
人,私下和他们通了气。参观结束那天晚上,他约老唐和程副主席到他房里。高县
长是位开朗直爽的人,在县机关素有“高大炮”之称,他开门见山地说:“二位不
论人品、年龄、职务都称得上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今天所以急急忙忙
见个面,因为明天我们就要回去,两地较远,来一趟不容易,今后你们可通电话,
写信……”后来经过一个阶段的沟通,双方都认为比较合适。问题的关键“卡”在
哪里呢?就“卡”在是将女方娶过来,还是男方去做上门女婿?因为两地相距千里,
来去不方便,必须照顾一头,难就难在双方都难舍那方热土,程丽荷是位蚕桑农艺
师,近几年全县蚕桑事业方兴未艾,许多农民以此致富,正是她大显技艺的时候。
唐天民分管全县乡村工业,三年跨了三大步,全省在这里开过现场会,“筑巢引凤”,
“借鸡生蛋”,“船小好掉头”等都是他总结的经验,不能为“妻”离开这片热土,
所以他们迟迟没办结婚手续。



 
                      第十六章  四处寻找唐天民复婚

    就在这时,唐天民前妻施文英跳出来了,主要看到唐天民升任副县长了,她的
心痒得像猫抓似的。她将躺在身旁的“偎灶猫”(指丈夫)与唐天民相比,觉得真
是天壤之别,要得幸福,必须与他一刀两断,再与唐天民复婚。她拿定主意,第一
步与丈夫制造矛盾与他分居。第二步实施“苦肉计”,用破碗片划破手臂、大腿,
四处哭诉,状告丈夫虐待、迫害女性。第三,提出离婚,条件是:儿子、房子都归
男方。经过一年多的折腾,她如愿以偿达到离婚目的。

    于是,她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唐天民复婚。有几个晚上,她找到唐天民家里,
都被吉敏听到是女声,避而不“应”而吃了闭门羹。后来找到办公室,有次正碰上,
唐天民料其来意不善,心存戒备,嘱秘书去信访局请一位同志来,他和秘书三人共
同接待,使她非常尴尬。她要求单独谈,唐天民说:“这是公开化的事,没有什么
秘密,你上访,我们听着!”施文英心想,好一个唐天民呀,你比古代朱买臣更胜
一筹啊。要是两人之间演个“马前泼水”,我还有机会向他哭诉离别之苦,承认错
误,痛改前非,重叙旧情,当好贤妻良母,现在连这个机会也没有了。但是,转念
一想,不讲,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于是她就说当时出于形势所逼,一时冲动,
办了蠢事,希看在女儿份上,我们破镜重圆。

    唐天民说:“我们两人都是棉花店里的伙计,老板死了———不弹(谈)了,
各自谋出路,你死了这份心,不要瞎折腾了。”并请信访局同志送客。施文英碰了
一个大钉子,仍不死心,又几次找到县机关,办事人员一见她去,就相互传报“蚂
蟥”又来了,一是挡驾,二是告知唐县长转移,使她屡屡扑空。

    这天是星期天,施文英又找到唐家。二女儿吉莉是寄校生,隔夜回家休息,正
巧在家,开门一看是她妈妈。施文英像捞到救命稻草,抓住女儿哭诉着说:“人家
都说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呀!快帮妈妈在你爸爸面前说说情呀。”吉莉惊奇地说
:“不,不是小棉袄,是你的破裤子,早被你摔了。”“瞎说,你是我含辛茹苦养
大的……”“不,我是奶奶养大的。”“你总是我肚子里钻出来的吧。”“你为什
么抛弃爸爸和我。”“混帐,谁抛弃你爸爸和你呀!那是造反派逼的。”“老师、
同学都是这么说的。”“那是胡说,别听他们的。”“那我也不听你的,拜拜。”
女儿笑嘻嘻地向她下了逐客令。

    也难怪,吉莉从襁褓中就是奶奶抚养大的,和施文英没有一点点母女情感。过
去不提了,最近同学们又传她妈妈是“女陈世美”,不久前抛弃了丈夫,又来纠缠
其爸爸,非常厌恶她。唐吉莉看她死皮赖脸不肯走,很生气地对她说:“告诉你吧,
爸爸不喜欢你,我也不喜欢你,我快有新妈妈了,爸爸正和新妈妈谈恋爱呢!你死
了这个心吧!……”施文英的神经像触电似一跳,心想怪不得他如此绝情呀!原来
他“喜新厌旧”啊。回去后,她苦思冥想,用尽心机,施出一个雕虫小技。

    她这一“箭”确实厉害,使对方退避三舍,另谋新偶。更使唐天民因祸得福,
画上圆满句号。



 
                     第十七章  浮起一阵极大的失落感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

    唐天民从美国回来已近半年,除了正常工作繁忙外,从美国引进两套一次性手
套流水线的安装、试车、投产问题,对他来说,压力最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头两次试车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不得不请求上海技师前来培
训、指导。经过几上几下,终于试车成功,产品送有关部门检验,符合标准,领到
产品生产许可证。至此,他才松了一口气。那天,他想起从美国回来后写过两次信
给程丽荷,可是仿佛有好几个月没接到她的信和电话了,打给她电话也没人接。今
天情绪特别高,他打电话给高县长(已升任县委书记),想问问她的情况。高书记
听出是唐天民,便高声乐呵呵地说:“你这个家伙,怎么结婚不请我喝喜酒呀?”
唐天民听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问:“谁说我结婚,我和谁结婚啦?”高
书记说:“程主席告诉我的,她说你前妻写信给她,说你和前妻复婚了。告诉你呀,
上个星期天,我去喝了程主席的喜酒,她与本县一个蚕桑大户结婚了,夫妻俩要办
一个现代化蚕桑农场……怎么?你没结婚?是误会?真是他娘的胡扯蛋。”

    唐天民放下电话,心里浮起一阵极大的失落感,无比痛苦。他从高书记话音中
听出,写信捣乱者肯定是施文英,可恨之极。

    这年冬季,唐天民易地南部平川市任市长(县级市),他为到陌生地方去工作,
可以摆脱“鳏夫门前干扰多”的困境而高兴,所以他怀着一颗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赴
任。办公室主任得知他没有家眷同来,为照顾他生活起见,便在招待所避静处,安
排了一个平房套间。到任后,唐天民没有开大会作指示,而是驱车到各乡、镇、村
熟悉情况,晚上阅读有关资料,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新任父母官,自然是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中心,人们无非希望他领导大家致富
有方,生活改善得更快些。不过这小城素有传播小道消息“王国”之称,什么“东
门丢失一只羊,传到西门死了娘”。没多久,“市长没老婆”传开啦!不少人感到
惊讶,不理解。于是就有许多猜测,沸沸扬扬传播着:说他是陈世美啦,离婚专业
户啦。更有胜者,说他生理有缺陷,被几个老婆抛弃……当然,坏事也能成为好事,
对他说来就是没有女人去打扰他。

    有一天,县妇联召开妇女大会,郑主任传达省计划生育会议精神时,在讲话结
束前插了几句话。说她在省里开会,遇到唐市长老家的妇联主任,了解到唐市长家
庭几遭不幸,受到常人难以容忍的痛苦,他不愧为是位好丈夫、好爸爸。说得有声
有色,几乎把听的人眼泪都说出来了。她大概也听到一些流言蜚语,想还他一个原
本形象。

    真没想到,原本唐市长生活像一池春水,平平静静,她这番讲话,将池水吹起
层层波澜,给他“添乱”不小。那些小道消息不攻自破。小城迅速掀起一股像“追
星族”那样的热风,白天黑夜都有不少电话找他(工作电话除外),每天他都能收
到好几封信,其中还夹着女士的彩照,还有登门探访者也不少。但是,话也说回来,
不都是女士,其中也有80多岁的老翁,70多岁的老太太,有部门领导、同事等等,
大家纷纷表示关爱,愿当“红娘”,闹得他应接不暇,叫苦不迭,唯一的良策,多
往农村跑,可以减少不少麻烦。



 
                   第十八章  都是阿姨、大姐姐式的人物

    转瞬间,暑假到了。吉莉、吉敏两个女儿都到爸爸新地方来度假,爸爸为她俩
另开一个房间,买好饭票、浴票等,生活倒也方便,晚上父女三人在一起聊天、看
电视倒也开心。

    时间一久,姐妹俩经常发现“敲门客”,开门观看,都是阿姨、大姐姐式的人
物。来者看到室内两位姑娘,有的红着脸说找唐市长,有的支支吾吾说没事,有的
扭头往回跑,话也不说一句。她们知道都是冲着爸爸来的,都感到来一个跑一个,
来两个跑一双,哪天能找到新妈妈呢?心里都发急。这天晚上,吉莉对爸爸说:“
在老家没找到妈妈,到新地方你又不找,来一个跑一个,叫我怎么写信向大姐报告
呢?”吉敏说:“我等得头发白了。”说完还调皮地揉揉自己的头发。经女儿们的
提醒,唐天民想起来了,别人都可以打“马虎眼”,两位老前辈介绍的对象不可马
虎,否则对他们太不恭敬了。于是便对两个女儿说:“再有十天要开学了,明天是
星期天,你们帮爸爸相亲找妈妈。”并关照她们作一点准备。她们一听相亲找妈妈,
高兴得跳起来。第二天清早,姐妹俩把小会客室打扫得窗明几净,还去市场买回香
蕉、桔子、糖果等物,去食堂借了四只盆子,装满果品摆在桌上,颇显迎客气氛。

    上午迎来第一位客人,是由老红军少将、原军分区霍司令介绍的他的侄女霍彩
云。霍司令夫妇年高体弱没来,委托女儿霍大姐陪其堂妹前来。霍彩云45岁,实际
长相超过50岁,两鬓染霜,面容憔悴,一副病态。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现任审
计局副局长,有一儿一女都在读中学,还有一位婆婆与她生活在一起。霍大姐再三
说明她身体无病,反而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下午是原地委钱老书记和夫人介绍的,是钱老夫人的侄女,由钱老夫人陪同前
来,名叫马桂珍。她47岁,身高马大,颇似举重运动员,五官端正,心直口快,会
计师,有两个儿子。她开口就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大半辈子没捞到好的
工作,这回能不能把我挪动到银行,发挥我会计师的作用?我大儿子因单位不景气
找不到对象,小儿子……”钱老夫人打断她的话说:“桂珍,净说这些干啥。”她
说:“我喜欢把丑话讲在前头……”

    送走了客人,父女三人像秋天的蚱蜢———没劲似的。唐天民想:这些女同志
上有老、下有小,祈求幸福生活,寻找避风港湾,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夫妻之情全
泡在“穿衣吃饭”上会幸福吗?他随即问女儿:“你们看看喜欢谁当妈妈?”吉敏
站起身,做了一个老鹰抓小鸡的动作说:“要是那个大块头当妈妈,我调皮,她一
把抓起来,我就惨啦。”还扮了个鬼脸,逗得爸爸和姐姐都笑了。

    吉莉伤悲地说:“这世界太小了,太欺爸爸了,找个合适的妈妈太难了。”意
思对这两位都不中意。顿了一顿,吉莉苦恼地说:“我几个月没给大姐写信了,就
是因为妈妈没有着落,写什么呢?真是急死我了……”天民说:“爸爸还是那句老
话,没有感情的夫妻是不会幸福的,你们不要为爸爸着急。如果草率找一个,你们
受委屈,爸爸不安宁。今天你们帮爸爸办了这件事,爸爸也好向两位老首长作交待
了……”随后,唐天民先后到霍司令、钱老书记府上,婉言谢绝他们的美意。两个
女儿也回学校去了。



 
                  第十九章  他们拿到了红彤彤的结婚证书

    近来旱情日趋严重,特别西部山区更为突出,唐天民深入乡、村,日以继夜组
织抗旱,直到十月底,旱情有所缓和。接着全力扑在总结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上面。

    转眼春节临近,吉莉、吉敏放寒假先后又来到爸爸处。农历腊月27夜,晚上九
时许,突然接到大女儿吉瑜的电话,唐天民急促地问:“你在哪里?”“我在国内
子强爸妈家里,明天上午我和妈妈,还有明明一起到你那里过年……”“什么?什
么!哪个妈妈?”“刘苏妈妈!”

    “什么?你慢点说。”只听他嗯、嗯、嗯答着,他边听边示意女儿调低电视的
音量,显得异常激动!听了好一会,他放下电话机,抓住吉敏的手说:“喜讯、喜
讯,你大姐明天带刘苏妈妈来,要和我结婚,你们有了妈妈啦。”他乐得拉住吉敏
在小客厅里转圈子,姐妹俩兴奋地喊:“大姐乌啦,大姐乌啦!”

    原来前年刘苏到加拿大父亲那里探亲,提前两个月回国,因她丈夫胡炳文患病
住院。回来不久,丈夫医治无效病逝,她沉浸在悲痛之中。后来,她偶然听人传说,
唐天民已与施文英复婚,继而调往外地工作,她暗暗为他祝福。直到数月前她接到
女儿吉瑜的信,说爸爸仍然单身一个,并叫苦地说,要找一个合适的妈妈,真是难
于上青天呀!她看了女儿的信,竟捂着信笺哇哇大哭了一场,心会怦怦跳动,久久
不能平静,最后她鼓起勇气,握笔将丈夫病逝的情况告诉了女儿。吉瑜接到这封信,
连打了几次国际长途电话给爸爸,都没有接通。因此,吉瑜和子强商量,决定她回
国为爸爸办婚事,顺道看看儿子明明。

    父女三人开心得一夜没睡好,唐天民向县委书记、办公室主任打了招呼,借了
一部面包车,早晨七点就向老家县城疾驶。吉瑜约定爸爸在南门翠坊桥牡丹美容厅
见面,因为昨天下午吉瑜陪妈妈沐浴,买了一件款式新颖的紫红色外套,又买了一
双浅口皮鞋等,因天晚了,安排今天上午这段空隙时间,为妈妈洗头剪发。经过一
番修饰,刘苏更加亮丽俊俏,端庄清雅。

    这时,汽车已赶到,吉瑜和妈妈走出理发厅,那边两个姑娘迫不及待地跑上前,
抱住刘苏喊:“妈妈。”吉瑜在一旁向妈妈介绍说:“这是二妹,这是三妹。”刘
苏喜盈盈说:“多漂亮的两位姑娘,你们好。”唐天民在后边看着依然风姿绰约的
刘苏,嘴唇发颤地握着她的手说:“真没想到两年后又见到你了。”吉瑜在旁纠正
说:“是回到你身边了。”刘苏噙着泪花说:“天民,不是做梦吧!”“不是做梦,
你看温暖的骄阳不是照耀着我们吗?”天民说着朝着阳光深看着。这时,冷落在一
旁的明明,才被两个小姨抢着抱起来。

    汽车回到招待所住地,吉瑜问清市民政局在哪里,急忙去为爸爸、妈妈办理结
婚手续。次日,他们拿到红彤彤的结婚证书,上写唐天民,52岁,刘苏50岁。与他
们第一次结婚整整相隔30年啊!唐天民感慨万千地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
使我们又回到一起来了。”说着他从衣袋里拿出那枚宝石戒指:“完璧归赵,幸福
象征。”戴在刘苏的手指上,刘苏激动地抱起外孙明明,吻着他的小脸,幸福的泪
水簌簌地流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