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迈拉文化,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陶制品的流行情况均有所不
同。早期的陶制品,流行素面的粗陶,未见彩陶制品;中期是萨迈拉文化全
盛期和彩陶制品发达期,彩陶风格是在器表涂黄色陶衣,以赭褐、黑灰或淡
色材料绘制水波纹、花卉、动物和人物图案,器形主要有碗、罐、瓶、女性
陶塑像、陶印章等等。晚期典型的萨迈拉彩陶艺术风格逐渐消失,而代之以
纯几何形纹饰,尤以三角形图案居多;陶塑像数是也大大减少,制作也缺乏
前一阶段丰富多彩的服饰细节,器类基本与前一阶段差不多。
哈拉夫文化,属西亚典型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其陶制品在美索不达米
亚地区最为精美,陶胎极薄,经过高温焙烧,具有近似瓷器的光泽,器表涂
有奶油色、浅黄色的泥釉,流行红、白、黑色彩色图案。常见器形有平底钵、
盘、碗、壶、带流器等。
扎格罗斯山的阿里库什遗址和伊朗的雅亚遗址,都有陶制品流行。伊朗
的巴昆遗址,发现陶窑,陶制品均采用轮制,分经淘洗的灰泥素面陶、彩陶
和粗砂陶等,粗砂陶器表一般都被轻轻地研磨过。陶制品种类主要有尖底瓶、
平底瓶、酒杯等。彩陶绘制主要是几何图案和动植物、人形、怪兽图案。此
外还发现陶塑女神像和陶纺轮,女像肩上有“卐”字符号,可能象征生育,
纺轮意味着纺织手工业的出现。
②青铜时代的陶、泥、瓷制品。欧贝德文化伊拉克的埃利都、欧贝德遗
址,流行彩陶制品,彩陶以单色为主,流行黄色和米色陶衣,彩绘多为赫色,
间有棕、黑、红色,以带状、斑马、方格等几何图形为主体纹饰,器形除生
活容器制品外,尚有陶镰、轮等工具制品。另埃利都遗址发现有泥雕小像和
帆船模型、泥塑像与乌尔王墓出土者相似,男性裸体、手执短杖,帆船模型
中央有树立桅杆的插孔,泥制男塑像的出现,表明父系家长(或军事首领)
的权势已经出现,显示欧贝德文化时期已进入国家产生前夕的军事民主制阶
段。此外,欧贝德文化的建筑流行使用泥砖,个别泥砖上还发现有楔形文字。
乌鲁克文化,流行轮制的陶器,陶制品以红土为原料,装饰风格朴素,
仅有浅地阴刻纹饰,容器器形流行高柄长嘴风格。泥制品主要有用作文书记
录的泥板,泥板上发现有用削尖的芦苇杆书写的象形文字。
捷姆迭特一那色文化,陶制品以轮制为主,火候很高,烧制精良。陶制
品种类包括素面无纹饰的粗制陶器、单彩陶器、多彩陶器和刻划纹陶器。其
中以精美的多彩陶器最富特征,其彩绘多施容器的肩、腹部、红、黄、黑彩
兼用,多见几何纹,也有抽象动物纹和人形纹。陶制品中包括很多具贮酒、
贮粮食功能的直领广肩深腹平底大罐,这些罐领口部通常配有盖,盖上曾发
现一些私人印章图案,估计这是一种私有财产的标记。用芦苇杆刻写楔形文
字的泥板文书制品,使用更加普遍和大量。
早期苏美尔的基什、拉伽什、乌里、海法吉等城址和乌尔王陵文化,陶
… Page 44…
制品主要有大量的生活器皿,如瓶、壶、碗、罐等等,还有陶塑雕像、印章
彩釉砖等。此外,还制作使用大量的泥板文书。
阿卡德王国时期亦流行陶制生活器皿、雕像、印章和泥板文书。乌尔第
三王朝陶制品情况与阿卡德王国时期差不多。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陶制品,除生活陶容器外,还有动物塑像、建筑砖。
此外,泥板文书也很盛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乌里文书”。是难得的“王
室文书”。
亚述帝国时期,陶制品有生活陶容器,主要器形是大敞口、深直腹、小
圈足的杯形彩陶器;另有陶型像、陶砖和瓷砖。泥制品主要是泥板文书和泥
板地图。泥板文书包括国王信件和 《中亚述法典》等重要遗物。
古赫梯的陶制品有彩陶和磨光红陶等生活器皿。另流行泥板文书,其中
著名者有亚述楔形文字泥板文书、王室泥板文书和泥板“赫梯法典”。
腓尼基陶制品主要是轮制生活器皿。
马勒斯坦特洛伊城陶制品流行磨光黑陶和灰陶生活器皿,陶器风格有特
洛伊传统、迈锡尼式和灰色素面的米尼亚式、器形有瓮、罐等,制法有轮制
和手制两种。耶路撒冷城的陶制品有生活器皿,希伯来文陶片,陶塑像;泥
制品有建筑用砖。
(5)铜制品
古代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金属器的重要地区之一。小亚细亚
的阿里喀什、查塔尔萤克、苏贝尔特等遗址零星发现的属公元前7000年至公
元前5800年时期的铜珠和铜丝等,是世界上迄今最早的自然铜制品,它比欧
洲地区红铜器的出现在时间上要早1000至2000年左右。土耳其的恰塔尔休
遗址发现的铅铜合金珠、管制品,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的哈拉夫文化,
小亚细亚锡亚尔克、安瑙、叙利亚布拉克等遗址发现的铜针、锥和其它饰物
等,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冶铜制品,距今至少已有6000至8000年的历
史。
西亚地区金属制品 (主要是铜制品)的发明和利用,从考古学分期角度
看,当处在公元前7100至前4500年之间的有陶新石器时代至铜石并用时代。
该时期是西亚青铜制品的孕育准备期,它揭开西亚金属制品发展的序幕,为
西亚青铜器时代的迅速到来和发展、发达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①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制品。欧贝德文化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制品,制作
和利用青铜制品的习俗也逐渐流行起来。此时期的青铜品已出现了鱼叉、鱼
钩、锥、针和矛头等品类。
乌鲁克文化的铜制品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青铜武器。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冶金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出现了熔炉和天然冶金
匠,铜和天然合金在金属制作上已取得长足进步。青铜器制品主要有弓箭、
矛等武器以及其它生活制品。
早期苏美尔的基什、拉伽什、乌里、海法吉遗址和乌尔王陵文化,青铜
制品主要有短剑、小刀、铜架、引路牌等等。
阿卡德王国时期,青铜制品除武器和其它生活用器外,最引人注目的是
出现青铜人塑像制品。如尼尼微出土的铜制雕塑头像。据认为是阿卡德王朝
奠基者萨尔贡一世的头像,其面部表情严肃生动,头戴有假发的豪华盔帽,
刻划精细,表现手法奔放委婉,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乌尔第三王朝亦广泛流
… Page 45…
行青铜制品。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青铜武器制品的制作利用习俗继续流行,并开始广
泛制作应用青铜农具。此外,青铜造像制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有名的造像
是马里发现的两件青铜狮子像。
亚述帝国时期,青铜制品主要是武器和工具。
古赫梯是西亚该时期铜的主要产地和制铜技术的输出国,青铜器制作是
其长项,青铜制品十分流行,品类主要是斧类武器和其它工具。青铜器时代
的腓尼基,也流行青铜制品。
巴勒斯坦特洛伊城,流行青铜镞、斧、匕首等制品。耶路撒冷城则新添
有青铜小神像制品。
(6)铁制品
西亚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铁制品策源地之一。西亚格尔策、乌尔遗址出
土的陨铁珠和匕首,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陨铁制品,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
的历史。小亚细亚特洛伊发现的铁器,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产品,是迄今
所知世界最早的冶铁制品。赫梯人是西亚地区最早掌握发明冶铁术的民族,
在公元前2000年期间,赫梯人已开始冶铸铁制工具、兵器等,他们并将制铁
的秘密严守了一段时间,最后由他们军队中的外国雇佣兵把制铁技术带回了
他们各自的国度,使冶铁术迅速传播于世界,也使冶铸铁器在西亚青铜器时
代晚期便开始萌芽发展,逐渐蔚然成风。在公元前16—14世纪期间,腓尼基
出现了嵌金的精美铁斧。
(7)金银制品
西亚青铜器时代金属制品除青铜器外,金银制品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
色。西亚地区是世界最早发明利用金银器的地区之一。金银制品的制作使用,
在西亚地区与青铜器的历史同样悠久。欧贝德文化发现的一片加工黄金饰
片,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黄金制品之一,其绝对年代在公元前3500年以
前。从欧贝德文化始,黄金制品的应用越来普遍,越来越精彩。由于金银的
贵金属面貌,所以金银器从一诞生起,就在西亚地区倍受人们的青睐,成为
当时最走俏、品位最高的日用制品之一。西亚青铜器时代的绝大部分遗址,
都流行制作利用金银制品的习俗。
从欧贝德文化遗址发现加工黄金饰片起,金银制品在西亚地区便迅速流
行传播开来。乌鲁克文化遗址,出现了金银容器制品,捷姆迭特·那色文化
则保持着金银器制品的流行趋势。苏美尔早期城址及乌尔王陵文化所见的金
银制品更是丰富多彩,名贵精美,其主要品类有镂孔金杯、金牛头竖琴、金
银丝制短剑鞘、梅斯卡拉姆沙尔王的金盔,舒巴特女王的黄金玉饰和贝壳状
金粉盒,另还有金银发饰和首饰等。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流行金片、金叶、金
牛角、金手镯等饰物制品。亚述帝国时期的金制品只有用于穿系木书、象牙
书页的金铰链。古腓尼基人亦盛行金银器制作与利用,主要有银箔、银制神
像、金器嵌金铁斧等。巴勒斯坦的特洛伊城,流行金银头饰、耳环、项链、
手镯、瓶、酒杯和金条等制品。
(8)其它制品
除石、木、骨、陶、铜、铁、金银制品外,西亚地区古代前期的日用制
… Page 46…
品尚流行过其它质地的制品。
①麦杆编织制品,见于土耳其恰塔尔休于遗址,时代属公元前7100至前
6300年的有陶新石器文化阶段。
②芦苇杆笔,西亚诸地区青铜器时代文化发现的数以万计的泥板文书或
泥砖铭文等,据考证都是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来做书写工具的,这种芦苇杆,
可视作是西亚地区最早的笔。
③玛瑙珠宝制品,主要流行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的乌尔王陵和巴勒斯坦
的特洛伊城,主要制品种类是发饰、首饰、瓶、杯等等。
④琉璃制品,苏美尔早王朝乌尔王陵、亚述帝国时期的阿苏尔城址都有
琉璃制品的发现,制品主要见有发饰、头饰、剑柄、圆筒印章、彩色琉璃砖
等等。
⑤玻璃制品。见于加喜特巴比伦王朝晚期的杜尔库里加祖都城遗址,这
大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玻璃制品,其年代在公元前1595至前1204年的巴比
伦第二、三王朝时期。腓尼基人也流行玻璃制品。
⑥皮革制品。古苏美尔的神庙经济中,已出现制革工匠,专门从事皮革
品的制作。这时期皮革制品主要有马车套马用的挽具和盛放奶品和油类的皮
袋。
… Page 47…
2。早期性生活和婚姻习俗
西亚古代前期的历史,如前已述,其最早时限目前仅能上溯到距今二三
十万年前,早于二三十万年的考古资料目前尚缺乏,故叙述西亚地区古代前
期的性生活和婚姻习俗,目前只能从距今二三十万年前起至青铜器时代晚期
或个别铁器早期时代止,即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是西亚地区古代前期
性生活和婚姻习俗史的最晚时期。在西亚古代前期性生活和婚姻习俗史的发
展过程中,目前尚缺乏原始群时期的乱交性生活内容。
(1)血缘群杂婚
血缘群杂婚习俗是古代世界婚俗的通俗之一,在相当于考古学旧石器时
代早期阶段的古人类,都普遍流行着这种具世界性和阶段性的婚俗。
西亚以色列的欧拜迪耶、伊拉克的巴尔特·巴尔卡、黎巴嫩的姆西欧、
海拉莱等遗址都发现了属距今2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早期文化。这些文化遗址
中的古人类,是以血缘家族形式为社会组织纽带的,故他们在性生活和婚姻
习俗上,也是流行着血缘群杂婚的习俗。这种习俗,显然是西亚现知最古老
的婚姻习俗。
(2)母系族外群婚
母系族外群婚习俗也是古代世界中一种通行的阶段性婚俗,在相当于旧
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古人类,都流行这种婚姻习俗。
西亚地区属旧石器时代中、晚的人类文化遗址,主要有以色列卡尔迈勒
山的瓦特、塔本、斯胡尔和伊拉克沙尼达尔等洞穴遗址。在这些洞穴遗址中
生活的古人类,已进入母系血缘氏族社会的早期,他们在婚姻习俗和规例上,
获得了进步,已流行起母系血缘族外相互联姻的群婚习俗,限制和杜绝了同
一血缘母系族内性交和婚配的习俗。
(3)对偶婚
对偶婚也是具有世界性、阶段性原始氏族社会中一种通行婚制和婚俗,
大凡处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群,都流行对偶婚婚俗。西亚地区这
种婚俗的流行、上始于中石器时代的纳吐夫文化,下止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
铜石并用时代。
巴勒斯坦苏克巴洞穴发现的纳吐夫中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在前1万年
至前8000年。此一文化的人类,是西亚地区最早实行母系对偶婚俗的人类。
在西亚前陶及有陶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中,现知的耶利哥、贝哈、穆
勒贝特、耶莫、阿里库什、雅亚、甘吉达雷、古兰、萨威克米·沙尼达、卡
里米·沙希尔、穆勒法特、哈吉拉尔、萨约吕、阿里克里休于、塞浦路斯、
基罗基提亚等前陶文化遗址、哈吉拉尔、恰塔尔休于、哈苏纳、萨达拉、哈
拉夫、阿里库什、雅亚、巴昆等有陶和铜石并用时代遗址等等,它们都处在
原始母系氏族发展和繁荣发达时期。故这些同一发展阶段而不同地缘的古人
类,都同时流行着母系对偶婚婚姻习俗。
(4)父系专偶婚和一夫一妻制婚姻
父系专偶或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建立在父系氏族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
… Page 48…
的。据考古资料观察,西亚地区父系氏族社会的发达繁荣,是从青铜器时代
开始的。
伊拉克欧贝德文化的埃利都遗址,在墓葬随葬品中发现一件男性裸体,
手执短杖的陶塑像,这一塑像的出现,显示欧贝德文化时期至少已进入国家
诞生前夕的军事民主制阶段,是时已出现父系家长 (或军事首领)专权的潮
流,父系专权反映在婚姻形式上便是父系专偶,一夫一妻。欧贝德文化时期
是西亚地区父系专偶婚的滥觞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婚制和婚俗也逐
渐朝成熟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过渡。乌鲁克文化,捷姆迭特·那色文化、苏美
尔一阿卡德城市国家时期、巴比伦和亚述时代、古赫梯和古腓尼基、古特洛
伊和耶路撒冷城等等,都是正在发展和发达、非常发达的父系专权社会文化。
这些文化中的人类,在性生活和婚姻习俗上,除个别还残存一些母系的群婚
痕迹外,总体上是流行父系专偶婚,并正在过渡或过渡完成了具较严格意义
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当然这其中又同时衍变出如一夫多妻、买卖婚、掠夺婚
等等变异形式和婚俗。
… Page 49…
3。饮食与穿戴习俗
(1)饮食
西亚地区的饮食史目前最早仅可上溯至距今二三十万年前的欧拜迪耶等
旧石器早期文化。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到青铜器时代晚期,此地区人类的
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社会生产力
的迅速提高,物质生产和文化发展的突飞猛进,使该地区成为遐迩闻名的富
饶之地,饮食文化跃居世界先进之列。
①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饮食。欧拜迪耶、巴尔特·巴尔卡、姆西欧、
海拉莱等旧石器早期文化、瓦特、塔本、斯胡尔、沙尼尔达等旧石器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