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曰:为国则舍理而言势,为人则舍势而言理,故有公利私利之说。吾故曰:“文襄不知权,文襄之所谓权者,乃术也,非权也。”
廉吏不可为
有客问余曰:“张文襄学之不化,于何处见之?”曰:“文襄自甲申后亟力为国图富强,及其身殁后债累累不能偿,一家八十余口几无以为生。《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曰:‘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身,本也;国,末也。一国之人之身皆穷,而国能富者,未之有也。中国今日不图富强则已,中国欲图富强,则必用袁世凯辈。盖袁世凯辈欲富其国,必先谋富其身。此所谓以身作则。《传》曰:‘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文襄率天下以富强,而富强未见,天下几成饿殍,此盖其知有国而不知有身,知有国而不知有民也。即此可见其学之不化处。昔阳虎有言:‘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君子既欲行有教之政,又欲务财用图富强,此其见识之不化,又不如阳虎。”
爱国歌
壬寅年张文襄督鄂时,举行孝钦皇太后万寿。各衙署悬灯结彩,铺张扬厉,费资巨万,邀请各国领事,大开筵宴,并招至军界、学界奏西乐,唱新编《爱国歌》。余时在座陪宴,谓学堂监督梁某曰:“满街都是唱《爱国歌》,未闻有人唱《爱民歌》者。”梁某曰:“君胡不试编之?”余略一伫思曰:“余已得佳句四,君愿闻之否?”曰:“愿闻。”余曰:“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座客哗然。
半部《论语》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朱子解“敬事而信”曰:“敬其事而信于民。”余谓“信”当作“有恒”解。如唐诗“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犹忆昔年徐致祥劾张文襄,摺内有参其“起居无节”一款,后经李翰章覆奏曰:“张之洞治簿书至深夜,问有是事。”然誉之者曰:“夙夜在公。”非之者曰:“起居无节。”按夙夜在公,则敬事也;起居无节,则无信也。敬事如无信,则百事俱废,徒劳而无功。西人治国行政,所以能百废俱举者,盖仅得《论语》“敬事而信”一语。昔宋赵普谓:“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余谓:“此半章《论语》亦可以振兴中国。”今日中国官场上下果能敬事而信,则州县官不致于三百六十日中有三百日皆在官厅上过日于矣。又忆刘忠诚薨,张文襄调署两江,当时因节省经费,令在署幕僚皆自备伙食,幕属苦之,有怨言。适是年会试题为“道千乘”一章,余因戏谓同僚曰:“我大帅可谓敬事而无信,节用而不爱人,使民无时。人谓我大帅学问贯古今,余谓我大帅学问即一章《论语》,亦仅通得一半耳。”闻者莫不捧腹。
卷上(5)
理财
昔年沪上报章纷传盛杏荪宫保补授度支部侍郎。余往贺。及见,始知事出子虚。坐谈间余谓宫保曰:“今日度支部为财政关键,除宫保外尚有何人胜任愉快?”宫保欲然自抑曰:“理财我不如张宫保。”余曰:“不然,张宫保不如宫保。”宫保曰:“子何见之?”余曰:“张宫保属吏,至今犹是劳人草草,拮据不遑。而宫保僚属,即一小翻译,亦皆身拥厚赀,富雄一方。是以见张宫保之不如宫保多多。”宫保闻之,一笑而解。
王顾左右而言他
辜鸿铭部郎云:“昔年余至上海,谒盛杏荪宫保。宫保闻余《中庸》译英文一书刊成,见索。谓余曰:‘《中庸》一书乃是有大经济之书,乞君检送一本,为子辈读。’余谓曰:‘《中庸》一部要旨,宫保谓当在何句?’宫保曰:‘君意云何?’余曰:‘贱货贵德。’宫保乃顾左右而言他云云。”
官官商商
曾文正复刘印渠制军书云:“自王介甫以言利为正人所诟病,后之君子例避理财之名,以不言有无、不言多寡为高。实则补救时艰,断非贫穷坐困所能为力。”叶水心尝谓:“仁人君子不应置理财于不讲。”良为通论。余谓财固不可不理,然今日中国之所谓理财,非理财也,乃争财也。驯至言理财数十年,其得财者,惟洋场之买办与劝业会之阔绅。昔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余谓:“今日中国欲得理财之道,则须添一句曰,官官商商。”盖今日中国,大半官而劣则商,商而劣则官。此天下之民所以几成饿殍也。《易传》曰:“损上益下,谓之泰;损下益上,谓之否。”知此则可以言理财。
爱官
近年朝廷整理财政,注意在绝中饱。然此犹治标,非治本也。今日民困固深,而官贫亦迥乎寻常。如刻核太至,其害将甚于中饱。曾文正所谓“爱其赤子,而饿其乳母”则是两毙之道。张殿撰季直曾谓余曰:“中饱固不可,而中饿更不可。”余曰:“中饱则伤廉,中饿则伤仁,两不免皆有所伤,宁可伤廉,而不可伤仁。昔国朝蔡漳浦先生复郑鱼门书曰:‘士子廉隅不饬,欲启其羞恶之心,不若发其恻隐之心。恻隐心一挚,则己私自消。亲亲、仁民、爱物,一以贯之,羞恶、辞让、是非,相因而有。’此谓知本之论。”
亡八蛋
学部侍郎乔君谓余曰:“君所发议论,皆是王道。其如不行于今何?”余曰:“天下之道只有二端,不是王道就是亡八蛋之道。孟子所谓:‘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禁嫖赌
余尝谓客曰:“周之末季自荀卿以后无儒者,今自张文襄以后亦无儒臣。”客曰:“现在南洋大臣张安圃出示,禁止官界、学界、军界嫖赌,以维持风化自任,岂不岿然一儒臣乎!”余答曰:“孔子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示禁嫖赌,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也。此行政也,非行教也。然行政亦须知大体,盖嫖赌是伤风化之事耳。小民嫖赌,易于聚众滋事,扰害专访,此作奸犯科之事,得以弄法治之,故出示禁止犹可说。至出示禁止职官嫖赌,即以行政大体论,亦乖谬已极。古人刑不及大夫,盖欲养其廉耻也。夫以刑政施于小民,孔子犹惧其无耻。小民无耻,尚可以为国,至使职官士大夫而无耻,吾不知其何以能为国邪?今日职官放浪冶游,有失威重,固足以伤风化,若督抚不明大体,乃至将督部堂煌煌告示,粘贴妓馆娼寮,以为维持风化,不知其败坏风化实有千百倍于士大夫之冶游洲浪者。君谓张安圃为儒臣,安圃如此不明大体,是焉得为儒臣?张安圃是幼樵胞侄,当时亦清流一派,幼樵入赘合肥相府,而安圃亦与袁世凯结儿女姻亲,所谓清流者如是如是。昔班孟坚论西汉诸儒如张禹、孔光辈曰,服儒衣冠,传先王语,其酝藉可也。然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
倒马桶
丁未年,张文襄与袁项城由封疆外任同人军机。项城见驻京德公使曰:“张中堂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我是讲办事的。”其幕僚某将此语转述于余,以为项城得意之谈。予答曰:“诚然!然要看所办是何等事,如老妈子倒马桶,固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
卷上(6)
贱种
有西人问余曰:“我西人种族有贵种、贱种之分,君能辨别之否?”余对曰:“不能。”西人曰:“凡我西人到中国虽寄居日久,质体不变,其状貌一如故我,此贵种也。”余询其故。西人答曰:“在中国,凡百食品,其价值皆较我西洋各国低贱数倍,凡我贱种之人以其价廉而得之易,故肉食者流可以放量咀嚼,因此到中国未久,质体大变,肉累累坟起,大腹庞然,非复从前旧观矣。”余谓袁世凯甲午以前,本乡曲一穷措无赖也,未几暴富贵,身至北洋大臣,于是营造洋楼,广置姬妾。乃解职乡居,又复构甲第,置园囿,穷奢极欲,擅生人之乐事,与西人之贱种一至中国,辄放量咀嚼无少异。庄子曰:“其嗜欲深者,其天机必浅。”孟子曰:“养其大体为大人,养其小体为小人。”人谓袁世凯为豪杰,吾以是知袁世凯为贱种也。
贵族
尝考英吉利立国原始宋真宗年间,有北族人据法兰西西北郡,适英国内乱,北族王率大众渡海平之,遂立为英王。于是国内北族为贵人,士族则概为平民,后有平民.中俊秀者乃得脱平民籍为士类,故至今英民分三等,曰贵族,曰士类,曰平民。近有英国名下土艾诺尔德氏论其国风俗,谓我英人平民耐劳苦、尚力行;士类好学尚智;贵族本北方之强,好勇尚气节,云云。余谓,今日满人,即我中国之贵族也,满人亦如英之北族,以武功立国,故至今犹以气节称,我汉人实逊焉。即以近年学西文学生观之,亦可略见一斑,其回国旧班学生不得意者不必论,其得意者无不身拥厚赀,以豪侈自雄。惟前外务部侍郎升任荆州将军联春卿留守名芳,前在北洋为李文忠僚属十有余年,历办要差,文忠门下之凡谙西文,如罗丰禄辈,皆腰缠巨万,作富家翁,独联留守至今犹家如寒素,清操习风,真不愧为贵族人。
翩翩佳公子
国朝张履祥论教弟子曰:“凡人气傲而心浮,象之不仁,朱之不肖,只坐一傲而已。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傲则为戾为狠,浮则必薄必轻,论其质,固中人以下者也。傲则不肯屈下,浮则义理不能人,不肯屈下则自以为是,顺之必喜,拂之必怒,所喜必邪佞,所怒必正直。义理不能人,则中无定主,习之即流,诱之即趋,有流必就下,有趋必从邪,此见病之势有然者也。”余谓:“学问有余而聪明不足,其病往往犯傲;聪明有余而学问不足,其病往往犯浮。傲则其学不化,浮则其学不固。其学不化则色庄,其学不固则无恒。色庄之至,则必为伪君子;无恒之至,则必为真小人。张文襄学问有余,而聪明不足,故其病在傲。端午桥聪明有余,而学问不足,故其病在浮。文襄傲,故其门下幕僚多伪君子;午桥浮,故其门下幕僚多真小人。昔曾文正曰:“督抚考无良心,沈葆桢当考第一。”余曰:“近日督抚考无良心,端午桥应考第一。”或曰:“端午桥有情而好士,焉得为无良心?”余答曰:“朱子解善人曰:‘质美而未学。’端午桥则质美而未闻君子之道者也,聪明之人处浊乱之世,不得闻君子之道,则中无定主,故无恒。无恒之人虽属有情,亦如水性杨花之妇女,最易为无良心事。吾故谓督抚考无良心,端午桥所以当考第一也。至其好士,亦不过如战国四公子、吕不韦之徒,有市于道,借多得士之名以倾动天下耳,岂真好士哉!虽然,既曰质美,端午桥亦可谓今日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庸言庸行
英国名宰相论用人有云:“国家用人,宜重德而不宜重非常之才。天下之人既不可无君长,而君长之事有大小轻重,即寻常之识量,亦未尝不可以胜任。盖造物于经理天下之事,未尝秘有玄妙之理——若非一二圣智之人不可求解,惟忠信廉正俭约诸庸德,此固人人之所能行此,且加以阅历虚心,于从政何难之有?若无德行,虽恃绝等高才,焉能有济。故凡有才无德之人,断不可以任用。盖秉性敦厚,而才识不足者固能遗误事机,然其害岂若彼心术邪僻且有大才足以铺张扬厉、粉饰其邪僻者之能败坏国家,至于不可补救耶?”云云。此言庸德也。余尝撰联以自勖曰:“不忮不求,淡泊明志。庸言庸行,平易近人。”即此意云。
不吹牛屁
壬寅年,张文襄在鄂,奉特旨人都陛见,余偕梁崧生尚书随节北上,时梁尚书得文襄特保,以候补道员奉旨召见。退朝告余曰:“今日在朝房,闻锡清帅对客言曰:‘如咱们这种人如何配得作督抚。’君试志之。此君子人也。”后有客谓余曰:“今日欲观各督抚之器识才能,不必看他做事,但看他用人;不必看他所委署差缺之人,但看他左右所用幕僚,即可知其一二。”余答曰:“连他左右幕僚亦不必看,欲观今日督抚之贤否,但看他吹牛厌不吹牛厌。”人谓今日中国将亡于外交之失败,或亡于无实业。余曰:“中国之亡,不亡于实业,不亡于外交,而实亡于中国督抚之好吹牛厌也。”《毛诗》有云:“具曰予圣,谁知鸟之雌雄。”今日欲救中国之亡,必从督抚不吹牛厌作起。孔子谓“一言可以兴邦,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锡清帅,其人者可谓今日督抚中之佼佼者矣。
卷上(7)
颂词
管异之尝谓中国风俗之敝,可一言以蔽之曰:“好谀而嗜利。”嗜利固不必论,而好谀之风亦较昔日为盛。今日凡有大众聚会及宴乐事,必有颂词竭力谄谀,与者受者均恬不知怪。古人有谀墓之文,若今日之颂词,可谓生祭文也。犹忆张文襄督鄂时,自庚子后大为提倡学堂,有好事者创开学堂会,通省当道官员、教员、学生到者数百人。有某学堂监督梁某,特撰长篇颂词,令东洋留学生刘某琅琅高读,兴会淋漓,满座肃然。适傍有一狂士,俟该留学生读毕,接声呼曰:“呜呼哀哉,尚飨!”闻者捧腹。
马路
有某省某中丞奉旨办新政,闻西洋有马路,即欲仿照举办。然又闻外洋街道宽阔,中筑马路,两边以石路厢之,以便徒步人行走。今省城民间街道狭隘,碍难开辟。后闻南京、武昌业经举行,民亦称便,遂决意办马路。既成,又在上海定购洋式马车,出门拜客皆乘马车,不用肩舆,亦觉甚适意焉。一日,有某道台之子,在马路上驰马,忽于人丛中冲倒一老媪,几毙命,行路人皆为不平。道台之子停马鞭指而骂曰:“抚台筑此路,本要给马走,故不叫作人路,而叫作马路。你们混账百姓敢占了马路,我不送你到警察局惩办已算你们造化,还敢同我理论呢。”有一乡人应曰:“哎哟,大少爷!如此说来,如今中国惟有官同马有路走,我们百姓都没有路走了。”后某中丞得闻此事,遂即停办马路,并不坐马车出门拜客,仍乘肩舆。韦苏州诗云:“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某中丞亦可谓难得矣。
大人有三待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余曰:“今日大人有三待,以匪待百姓,以犯人待学生,以奴才待下属。”或问曰:“何谓以匪待百姓耶?”曰:“今如各省城镇市以及通衢大道皆设警察巡逻,岂不是以匪待百姓?”曰:“何谓以犯人待学生?”余曰:“今日官学堂学生之功课,与犯人所作苦功同得一苦字耳。”至于大人待下属一节,今日在官场者当自知之,更不待余解说。袁子才曾上总督书有曰:“朝廷设州县官,为民作父母耶,为督抚作奴才耶?”
不问民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亟问曰:“伤羊乎?”不问民。噫!窃谓今日天下之大局,外人之为患不足畏,可畏者内地思乱之民耳。民之所以思乱者,其故有二,一曰饿,一日怨。欲一时即使民不饿,谈何容易,故人手办法,当先使民不怨。今民之饿者,新政使之也;民之怨者,非新政使之也。民非怨新政,怨办新政之衮衮诸公之将题目认错耳。我朝廷今日亦知新政累民,然有不得不亟亟兴办者,无非为保民而已,非为保外人以保衮衮诸公之禄位也。上下果能认清题目,凡办新政,事事以保民为心,则虽饥饿以死,民又何怨。孟子所谓:“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是也。
卷下(1)
真御史
昔司马温公论言官当以三事为先,一不爱富贵,二重惜名节,三晓知治体。三者具而始可称谏官,然兼之者难矣。国朝陈黄中与王次山论谏臣书云:“御史之职,本无所不当言,而其要在裨主德、肃纪纲、持大体而已。”近日江春霖御史因参权贵褫职,遂恝然去官归乡。由此直声震朝野,人皆曰真御史。余谓江御史不畏强御,此顾名节也,恝然挂冠而去,此不爱富贵也,然今日国事如此之陵夷,岂是如前代朝有大奸大慝,窃政柄以抑扬威福所使然耶?特以上下皆以顽顿无耻为有度,以模棱两可为合宜,不学无术以自是其愚,植党乾没以自神其智,此真患得思失之鄙夫,而皆足以亡人家国也。而今日言官即贤如江春霖者,亦未闻上一言以裨主德,建一议以肃纪纲,能使朝野上下革面洗心,徒亟亟攻讦一二贵人琐屑之阴事,愤愤不平一若与之有深仇积恨而不能自己,是尚得谓之明大体哉。
国会请愿书余尝谓诸葛武侯之《前出师表》即是一篇真国会请愿书。何言之?武侯谓后主曰:“宜开张圣听”云云,此即是请开国会。又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