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下)-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
  赵匡胤怔了片刻,又道:“那徐炫又说些甚么?”
  鸿驴快脚道:“徐炫又言,唐国降宋,一片赤诚,唐愿以忠效宋君,希望我宋君亦仁主之心待唐国,勿生刀兵,致天下糜烂。他说,天下无千年不亡之国,为宏图霸业,致万千黎民疾苦,非百姓之福,实千古之罪人。又说,世上无百年不死之人,若我宋国欲以武力迫唐,则唐国上下,自君至民,必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断无不战而笑,贻万世耻笑之理。”
  赵匡胤只是冷笑,这回不待他问,鸿驴快脚便补充了一句:“杨左使面露微笑,只是请酒。”
  “说下去。”
  “是,徐炫又道,唐国服宋,是为息刀兵,养万民。又兼官家仁德之主,必不致苛待唐人,故有归心。今唐递顺表称臣,希望我宋君能承喏待唐主君臣如父子,永修睦好,不启战端。否则,唐主数十年仁政深得民心,今长江天险可恃,百万民心可恃,金陵城坚可恃,群臣心齐可恃,宋师虽强,无足畏也力
  “好一张利口。”
  赵匡胤不屑地道:“长江天险可恃么?保江必保淮,唐国淮南不保,如今已尽在我宋国之手,长江天堑岂非空谈?联论诗词,远不及彼,然这一句,联却可驳得他体无完肤,惜乎联与降臣之臣,身份天壤之别,不能亲自驳斥之,实为憾事。杨浩怎么应对的?”鸿驴快脚的脸颊抽搐了几下,答道:“杨左使微笑请酒。”
  赵匡胤听了,就像传染似的,他的脸颊也抽搐了几下,方道:“继续讲。”
  “是,那徐铺还有言道,唐今疆域不及宋地之广,兵员不及宋国骁勇善战,然江南多江河湖泊,唐拥水军数十万,俱擅水战,而我北地兵马纵于湖河养兵,穷十年之期亦难成大器,而兵已疲老矣。此为唐之长处,宋若善待唐国,唐则以臣礼侍君,永无反意,否则,唐国主曾亲言:,若王师见讨,当躬被戎服,亲督士卒,背城一战。如其不获,乃聚族**,终不做他国之鬼!”,
  赵匡胤哈哈大笑,不屑地道:“真难为了李煜,竟说得出这样的一句豪言壮语,可惜,这终不过是酸腐书生的一句大话罢了,他李煜……做得到么?杨浩怎样答他?”
  鸿驴快脚道:“杨左使面露微笑……”
  赵匡胤眉头一皱,截口道:“只是请酒?”
  “呃……是!”
  “……,那徐炫又说些甚么?”
  鸿驴快脚干笑道:“徐锤无话可说,只是饮酒。”
  赵匡胤默然片刻,陡地一阵爆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原来徐炫这种人的克星正是杨浩,联可算是歪打正着了,哈哈,以愚困智,这杨浩竟让徐炫这样的才子理屈词穷,做了锯嘴葫芦,真是笑死朕了……”
  徐炫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此来宋国,精心准备的诸多说词碰上杨浩这个活宝竟然全无用武之地,杨浩的脾气好的很,对他们照顾的也是无微不致,但是不管你是一语双关地用些诗词点拨他,还是义正辞严地当面提出要求,杨浩始终再露微笑,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叫你根本无从揣测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力
  徐钻被他折磨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要见赵普?没空,宰相大人忙着呢口要见官家?可笑,宰相都没空,官家怎么耳能有空。时间就这么一天天地耗下来,时局对唐国使团越来越不利了。
  首先,是唐国乞降自削国号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不但满大宋地传,而且传到了四面八方,北地契丹,西北三藩,江南吴越,还包括原本被蒙在鼓里的唐国百姓,现在都知道这件事了,而且清楚地知道唐国郑王李从善和吏部尚书徐钻,如今就住在大宋开封礼宾院,每日鸿驴左卿使杨浩都亲自陪同,歌舞曲乐,美酒佳肴,对他们盛情款待。尽管正式的国书尚未递上,彼此还未正式签署君国与臣国的条约,可是当这件事情已经闹到天下皆知的时候,他们就没有退路可走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预料之中的晴天霹雳响起,闽南战事结束了。美等宋将攻取梆州,贺州,随也连方昭、杜、连、韶4州,大败南汉军十余万于莲花峰下,南汉以广州为中心,割据岭南两广地区达六十年之久,如今终于重归中原。
  宋国举国欢疟,赵官家大赏群臣,就连内侍都知张德钧都被他恢复了原姓,又赐了个名字叫继恩。王继恩本姓王,当初入宫做小内侍时是认了个姓张的大太监做义父,所以改了姓氏,叫张德钧,如今恢复了本姓,又得了官家赐名,风光的很。就连他都得了赏赐,朝中百官、有功的将领们可想而知。
  朝中忙碌这些事情,就更没人关注唐国使节团了。要知道,这可是唐国上赶着要递顺表归降,而对宋国来说,这种事无可无不可,无欲则刚,宋国自然硬气得起来。徐铮至此倒还沉得住气,但是深知兄长如今寝食难安、正急切等待消息的郑王李从善却坐不住了。他不奢望能达到徐钻提出的那些要求,他只是一今天真的书生,他和他的兄长一样,都认为无须撕破脸面,要求宋朝白纸黑字的把一些事情详细写下来,赵匡胤承认了君臣的地位,就必然要尊守君臣的规矩,否则……难道宋国皇帝不怕人笑他言而无信,受后人耻笑么?
  李从善显然是忘了赵匡胤几年前在金鉴殿上,亲切热诚地握着主动前来归顺的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晨的手,向他承诺过什么了。谈判使团内部产生了不同意见,而郑王李从善无论是地位还是与唐国主李煜的亲密关系都远甚于徐锗,谈判自然是由他来主导了。
  于是,谈判条件一降再降,宋国变本加厉,不但不许归顺附加什么条件,而且在今后双方互递国书的礼制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上都迫使唐国做了重大让步,规定宋国皇帝给唐国国王的诏书上,不称其江南国王,而直呼其名。
  对宋国来说,可谓双喜临门,汉国被消灭了,疆域扩大,声威更盛,而唐国又为锦上添花,刚刚举行了唐国归顺仪式,正式确立了君臣名份,大将潘美便押着汉国皇帝刘继业回到了开封,于是马上又召开纳降仪式,并请唐国使节观光。
  赵匡胤升班坐朝,文武排列左右,观礼外臣亦站在殿上,汉国皇帝刘继业便被带上了金殿。这位汉国皇帝是个少见的昏君,因为担心宗室会篡夺皇位,就把自己的兄弟叔侄一股脑杀个干净,他认为大臣有家室,就会怀有私心,于是但凡做官的,必须先阉割了自己,满朝大臣都是阉人和宫女。
  这位皇帝又宠爱一名极肥胖的波斯女子,与之淫戏于后宫,自称,,萧闲大夫”,可是这样一个人,竟是体态丰满,眉清目秀,上殿面君施礼如仪,答对乖巧,能言善瓣。杨浩冷眼旁观,实在看不出这样一个人竟是那般的残暴昏庸。
  赵匡胤此刻心情大好,虽不耻刘继业为人,但是见到他跪例金殿之上,山呼万岁,顶礼膜拜,却是龙颜大悦,当即封刘继业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加爵恩赦侯,并赐府邸。刘继业战战兢妩上殿,本道会被斩首,不想宋帝竟如此宽厚,不禁大喜过望,当即叩头如捣蒜。
  赵匡胤笑吟吟地让人给他看坐,刘继业千恩万谢,一旁坐下,赵匡胤又令人赐其美酒,不料刘继业一见端到面前的美酒,却是脸色大变,登时滑下椅子,跪伏于地号淘大哭起来:“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呀。”
  赵匡胤诧异不已,愕然环顾左右道:“心……,朕赐美酒一杯而已,恩赦侯何以涕泪横流?”
  潘美晒笑道:“官家有所不知,恩赦侯做汉国皇帝时,最好以毒酒鸩杀大臣,官家赐酒与他,他还以为官家是要杀了他呢。
  赵匡胤一听,不禁哈哈大笑,挥手道:“来啊,把那杯酒给联取来。”
  赵匡胤取杯在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刘继业见赵匡胤取杯一饮而尽,这才晓得冉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大人之腹,不禁羞愧不已。
  赵匡胤笑望刘继业道:“朕若要杀你,必堂堂正正取你项上人头,断无以一国之君,行此卑鄙伎俩的手段!刘卿今后只须安守本份,忠于大宋,朕的刀,绝不会加于你的颈上。”
  他说着,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李从善和徐镂,二人不禁黯然低下头去。
  朝会已罢,赵匡胤就在宫中设摆筵席,款待恩赦侯,李从善和徐钻均在座相陪,席间刘继业极尽谄媚之能事,昨日他还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今日就能这么快的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扮演一个合格的弄臣,杨浩一旁见了,却也不禁暗暗佩服此人的心理素质,李煜……总有一天也会到这儿来吧,如果李煜有这个刘继业一半识时务,想必也不会身遭横死了,嗯……却也未必,赵光义毕竟不是赵匡胤,他的胸襟……似……,他……
  杨浩举着杯突然呆在那儿,他无法确实记得赵匡胤是什么时间死的,但是他记的很清楚,宋取南唐不久,赵匡胤便暴毙。如今朝廷已经打下了南汉,官家已私下同他谈过,将派他出使唐国,刺探其军情、离间其君臣,随后……,明年,最迟不过后年,宋国就会对南唐动手,那么也就是说,赵匡胤来日不多了?
  赵匡胤坐在上首,正与臣子们谈笑风生,杨浩默默地看着他,眼前这个人,曾经只是他在故纸堆上见到的一个
  名字,可如今自己却能见到活生生的他,这个人无疑是雅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此后的不久,他又将化为一个名字,仅仅是史书所载的一个名字。
  从来没有一个人有杨浩这样的境遇,他可以亲眼见到一位史书中所载的伟人,又将亲耳听到他的死讯,具证他的死亡。他会怎样死去?那桩千古疑案倒底是怎么样的?杨浩痴痴地想着,耳边的一切喧嚣繁华都已充耳不闻,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思绪当中……
  “杨卿,杨卿……,杨浩!”
  “啊?臣在!”杨浩暂然惊醒,发现赵匡胤正在叫他,一旁坐着的郑王李从善面如土色,徐钵却是脸色铁青,不禁有些诧异。
  赵匡胤微笑道:“李卿谈吐风流,甚得联的欢心,朕已决定,对李卿封爵加官,留驻开封。江南国主遣使来朝,礼尚往来嘛,联就派你代联至唐再宣抚,待徐卿返国时,你便与他一同去吧。”
  “我的机会终于来了,赵官家,你呢?你还有机会么……”
  杨浩深深地望了他一眼,起身躬揖道:“臣……遵旨!”
優优書擝 UUTxT。COM 诠汶自版越镀

VIP章节目录 第023章 雷霆之怒 字数:4635
  发两更九千,求月票!》李从善被软禁开封不得离开。徐销为此百般抗议,奈何赵匡胤此计本就为敲山震虎,意在李煜,是以根本不做理会。外交使臣纵有一张天花乱坠的巧嘴,国力相差悬殊。也是束手无策。好在李从善只是被留拘于开封,各种款待礼遇并不稍减,并无生命之虞,李从善自己到是安之若素,徐销也无可奈何,只能含羞忍怒,准备返回唐国覆命。
  汉国既得,赵匡胤开始全力以赴筹备南伐之事,此时已近深秋,但开封城西借原有的小西湖开凿出来的金水池上,却是热火朝天。鼓声繁急,呐喊声起,直如山崩海啸一般。百公顷的水面上,无数战舰一一竞渡,大小各色战舰上军士们按鼓声节拍,奋力发。船,银桨齐起齐落,十分壮观,船箭横水水面。直射对岸,箭骤如雨,势不可挡。
  赵匡胤见了捻须微笑道:“凿湖泊引河水练兵,便练不出精湛水军么?哼!联是湖上练水兵。徐销却是纸上论水兵而已。岂可同日而
  。
  他满意地看看屡战正酣的水军虎捷营将士,吩咐道:“回宫吧
  皇帝摆驾回宫,走的却不是来路,赵匡胤坐在御轿中有些纳罕,唤过内侍都知王继恩问道:“因何改了路径?”
  王继忍亡禀道:“官家。大批漕运粮食刚刚进京,正运往官仓储备,堵塞了路程,为恐官家在路上久耽,是以绕道而行。”
  赵匡胤闻之喜悦,又问:“汴河漕运上还在输运粮草么?。
  王继恩忙道:“秋色已高,河水日浅,将行不得重船了,这是今年最后一批漕粮。”
  “唔”赵匡胤颌首微笑不语。
  仪仗继续前行,赵匡胤自轿中打量着开封城景象,一路所过之处,但见龙旗招展,庶民百姓望仪仗而拜,欢喜敬服之色溢于言表。忽然,大轿外左侧几个小内侍的谈话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
  “奇怪啊,哥哥,你看那里。咱皇家御苑,什么时候起了一溜儿宅院了?”
  “不晓得,想是看顾园林的人居住的?”
  “啊呸!你长了一双狗眼。偏又生了一副猪脑,你看那宅院何等辉煌气派,是看顾园林的人能住的么?我猜,是官家起造的一幢别宫。”
  赵匡胤听得纳罕不已,忙向左侧窗外看去,果见偌大一片院林,近十亩的土地上,一座气势恢宠的建筑平地而起,毛初具规模。赵匡胤却不知道这是自家的皇林御苑。忙唤道:“张德”王继恩,上前答话。”
  内侍都知王继恩忙赶上前来,赵匡胤靠在窗前,往那边一指道:“这是我皇家御苑么?几日起造了这么一幢大宅院,看其模样,所耗必然不菲,起造这样大的一幢宫院别墅,怎么不曾有人先行禀报于联?”
  王继恩忙道:“奴婢也不知缘由,请官家容奴婢去查个明白。再回奏官家。”
  赵匡胤沉着脸点了点头,坐回轿中合目养神去了。
  仪仗继续前行,王继恩却带着几个人折向了那幢正在紧锣密鼓地起建的宅院,待赵匡胤回到宫中,洗漱更衣,稍事歇息,王继恩便赶了回来,毕恭毕敬禀道:“官家,奴婢已打听的明白,皇家御苑上的那幢宅院,不是宫中建筑,而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普的私人宅院。”
  赵匡胤奇道:“联听说,那块地是皇家御苑?”
  “吧,是。
  赵匡胤勃然火起,一拇指头几乎点到了王继恩的鼻子尖上:“皇家御苑,怎么盖起了赵普家的宅院。你讲?。
  王继恩惶然跪倒,连连叩首道:“奴婢不知,奴婢不知
  赵匡胤咬了咬牙,拂袖道:“传旨,令宗正卿查个明白,回报于联
  ※※
  两日后的下午,赵匡胤在文德殿开经筵,与翰林学士卢多逊正在谈文论道。卢学士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腹有韬略。朝中百官但与赵匡胤对答学问,没有人能及得他对答如流,在赵匡胤眼中,卢学士之博学,堪称大宋第一人。所以不但最喜欢与他探讨学问,而且对他十分敬佩。
  赵匡胤却不知,这位卢大学士真才实学固然是有的,但是他不管问到什么,这位卢大学士都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简直天下学问俱都装在他的脑中一般,却非此人真的能博闻强记一至于斯,而是由于这位卢学士兼着皇家史馆的差使,赵官家好读书,每次从史馆中取走什么书,卢多逊都要向管理书籍的小吏问个明白,然后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也要把相关的知识俱都熟记下来。次日赵官家有书中不明之处问及群臣,能顷刻便答,绝无疏漏的自然只有他卢大学士一个。
  一来二去,在赵匡胤眼中。此人就是大宋第仁博学鸿儒了。二人谈经论史,正说到兴处,宗正卿张驰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张驰是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但凡涉及皇族。诸事处理起来可麻烦的很,能做这样一个官儿的,大多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油滑的很,但是只看面相,这位五旬出头的宗正卿却是眉清目朗、一副凛然正气模样。
  见了赵匡胤,张宗正便躬揖施礼:“陛下,臣奉诏查询皇家御苑建造私宅一事,已然
  “哦?”赵匡胤放下书卷,说道:“快快一一道来。”
  “是!”张驰拱揖道:“经臣查明,皇家御苑那块地,已经不是皇家土地。”
  赵匡胤奇道:“皇家御苑也能更名易主的?此中原因何在?”
  张驰道:“官家,那块地,已被谏院右正言官花暮夕用广德桥东的一块闲地给置换了,地契也改了名字,是以那块地已不属皇家所有。”
  赵匡胤又惊又怒:“这是甚么道理?花暮夕他,,唔?那块地是赵普在起造宅院,怎么又成了花暮夕用什么闲地置换了?”
  张驰道:“官家,花御史用来置换皇家御苑田地的闲地,正是赵相公所有,所以这块地换了主人,便是赵相公。赵相公用广德桥东的十亩田地,换了这十亩皇田。用来起造了这幢宅院。”
  赵匡胤听了心中翟然一惊,身为臣子,竟敢以私地换取皇田,这是对皇家的冒犯,已是不能容忍,而其中竟涉及到御史台右正官这样的重要官员,更是令他警觉。御史台是监督文武百官的监察衙门。仅次于御史中承的重要监察人员与赵普往来如此之密切,那御史台还能起到它的作用么?
  赵匡胤怔了半晌,挥手道:“你去吧。”摒退了宗正卿,赵匡胤立即怒喝道:“王继恩,传旨大理寺,给联好好查一查,皇家御苑被置地换主一事到底是何原因。花暮夕与赵普有甚么往来。”
  王继恩应声退下,卢多逊眼珠一转,起身说道:“官家息怒,此事慢慢访察就好,事涉首辅,怎好大动干戈。”
  赵匡胤怒道:“事涉首辅又如何?这简直是欺君罔上,联未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