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下)-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姆依可再度跪下,依着草原上晋见本族大头人的最高礼节,吻了吻他的靴尖,便抱着他的字靴大哭起来。
  柯镇恶端坐一旁,看到这样的情形轻轻地吁了口气,神情变得轻松起来。一旁,一身男装打扮的穆清漩耳朵动了动,向他靠近了些,低声道:“现在你放心了?”
  穆清漩没有军职,但是她的才智武功可谓巾惘不让须眉,在穆柯寨时,她便全权负责全寨的守卫事宜,到了这芦岭州,便也成了丈夫理所当然的副手,面且颇受民壮们爱载。所以她虽无团练之名,却有团练之实,因她喜着男装,出入妨碍不大,所以这里也有她的座位。
  柯镇恶轻轻点了点头,穆清漩也是莞尔一笑。
  府州诸堡诸寨的首领,虽非官吏,其实都兼着府州折氏私封的官职,子弟在折氏军中担任将校的亦大有人在。穆家几位男丁除了穆羽年幼,都在折氏军中,穆柯寨与府州折氏该是怎样密切的关系?岂会因小弟穆羽一个荒唐的赌注,便将穆柯寨的身家性命全盘压在他一个毫无根基的官儿身上?
  杨浩传柬穆柯寨,要穆羽前来,月邀请穆柯寨多遣民壮相助的时候,他们便将消息通报了本地军主赤忠,由他转呈了府州折大将军,得折大将军首肯之后,他们才往芦岭赶来。攘助杨浩是实,观其言行也是一桩任务。
  穆小弟如今年幼,做不了甚么大事,只在杨浩身前担任一个侍卫,但他言出必鉴,对杨浩忠心的很,穆清漩很是担心,一旦芦岭州与府谷不是一条心,而是与朝廷站在一起,与府州折氏为敌,那时小弟忠心耿耿扶保杨浩,他的几位兄长却在折氏军中为将,那不是与麟州杨家两兄弟各保一主一样,从此不得团聚,甚至还要兵戎相见?
  如今见杨浩所作所为,他们便渐渐安下心来。他们已经得到了府州方面的指示,不知折大将军出于什么目的,现在已开始支持起这位芦岭知府来,近日还要运来一批衣甲武器,助杨浩建军,目的就是要扶植他,让他滋生野心,于西北再起一藩。
  如今唯一担心的,就是他对开封还有多少忠心。而杨浩所做所为,许多地方圆滑变通,对朝廷有所隐瞒,一个循规蹈距的官儿,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他的所作所为一旦公开,势必不为大宋朝廷所容,他的作风,根本就是藩镇军阀的作风,这样一来,正合府州之意,他们之间,将来走的也必是麟州与府州结盟的路子,两夫妻见了自然大感欢喜,心中也就定下主意,要全心全意地扶保他了。
  其实杨浩现在还真是毫无野心,他要立足西北,不向府州和麟州示好断无可能,瞒着朝廷有所合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若有野心,就必然步步小心,心冉警惕,在招揽穆柯察人马时,怎么会完全考虑他们与府州可能存在的密切关系?皆因他心中无鬼,所以才如此坦荡,对这层关系想都未想。
  至于他对朝廷缺乏敬畏,做事圆滑变通,不像一个循规蹈矩、本本份份的官儿,那是因为他是来自后世,对上下尊卑、皇权帝王的那一套,本来就缺少这个时代的官儿们的敬畏之心,不过这个原因柯氏夫妇是永远也想不到了。如果他们知道杨浩的伟大理想,仅仅是做个待遇优涯、混吃等死的太平官儿,真不知他们该做何感想。
  杨浩再度拉起嫣依可,好言宽慰一番,又对李兴等刚刚来到芦岭州的羌人百姓们拱手道:“各位乡亲,如今,你们也是芦岭州的百姓了,既受芦岭州的律法管治,又受芦岭州的律法保护,本官眼中,蛮汉平等,不会抑扬任何一方,这才是求同存异的融合之道,百姓们才能和睦相处。谁若欺你们是羌人,盅惑族群间冲突,本官必不会轻饶,你们尽可放心。
  今日,林主簿亦随本官此,稍候,他就会为你们一一登记造册,建立户藉。诸位乡亲以往曾执何业,有何特长,尽可告之。本府会依据你们所长,安排你们或农或牧、或工或商,不会让你们生计无着,无所依附的。”
  众羌人听了,纷纷向他下跪倒膜拜,口中念念有词,说的依稀还是那日在东阳寨中所说的祝祷之词,只是那一次多走出于敬畏,而这一次却满怀虔诚崇敬和爱戴。
  李兴稍一犹豫,也跨前一步,在杨浩脚下拜倒,郑重地叩了一个头,然后昂起头来,激动地道:“知府大人,如今芦岭强敌环伺,小人所擅长的技艺,对大人或许有所助益。如果大人肯招募小人为部属,小人愿为大人效力,将这一身技艺悉数奉上!”
  杨浩眉尖一挑,问道:石,喔?不知壮士有年所长?”
  那李兴张口欲言,但一环顾左右,却忽地迟疑起来……
  ※淤※※※※※※※※※※※※※※※※※※※※※※※※※
  PS:浑浑噩噩间,忽然发现今天周三了,七天长班,只剩两天就要结束,再过两天又是假日,然后本月便过去鸟,每逢周末,睡眠稍得保证,就能更好地创作了,欢喜不胜中。
u憂书萌 uuTXt 诠纹字坂阅渎

第五卷 开花十丈藕如船 第199章 礼物 字数:5567
  这月就飞天,眼瞅着月末了,各位作者都在纷纷向其书友号召月票,关关这一个月辛苦更新,才保持现在的票数,若因几章讨票贴便落了下风,何其不公也。关关在这里也向大家高呼一声:“诸位朋友,请投月票支持啊!!!”
  “呵呵,你……会制造子箭?”
  杨浩听了李兴的话,只觉啼笑皆非,一旁的李光岑也有些忍俊不禁。草原上的人家,谁家没有弓,谁家没有箭。猎弓利箭,家家都要用到,几乎家家都会制作,论起制作弓箭的技艺,中原的汉人的确比不了他们,因为那本就是他们用以维生的一件重要工具,就像他们每日必须骑**狩错,所以弓马娴熟一样,在这一点上,中原的战士苦练十年,可能也比不了他们。生活的艰辛、特殊的环境,自然保证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不断进步。不管是什么民族,总有他们的长处的。
  在羌寨前时,杨浩就问起这李兴擅长什么技艺,他却欲言又止,一副有所顾虑的样子,杨浩还道他有甚么重大机密,便把他带回了知府衙门,将他请入后堂细细询问,谁想却问出这么一个答丨案来。
  李兴见他不感兴趣,急道:“大人,小人的话可能没有说明白。小人所造的弓箭,与大人手下的军弓是不同的,也与草原上普通的猎弓不同。”
  杨浩笑道:“喔?有甚么不同啊,你且说来听听。”
  李兴身材高大,但是面貌平庸,满脸的麻点疤痕甚至透着些丑陋,可是这时露出自信的光采来,却也陡然显出几分神采。他自豪地说道:“大人,小人所造的这弓,用坚韧的山杂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身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轻巧坚劲,二百四十步内丨**榆树可入半箭,其力足以贯穿重甲,及远则可在三百四十余步左右。”
  李兴这番话说出来后,面上已露出自信的笑容,只道杨浩听了必然大吃一惊,不料杨浩端坐不动,神色从容,竟是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威风,李兴不禁嗒然若丧:“这位大人对我的武器根本不感兴趣么?”
  他哪知道,杨浩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在这种兵器的认知上,根本就是一个二百五。这位杨大人压根就没听明白他所说的这番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旁李光界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口李兴这番话刚说完,李光岑一口才吞到嘴里的茶水便,,噗”地一声喷了出去。
  他也顾不上擦擦自己的虬须,便跳将起来,惊骇道:“你说甚么?一箭**出,二百四十步内可入榆木半箭,及远可达三百四十步?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李兴,你可不要大话诳人。”
  李兴躬身说道:“小人不敢哄瞒大人,寻常的弓,纵是你有千斤神力,但是弓丨弩本身不济事,也是万万**不了这么远的。而我这弓,若非大力之人,当然也是**不了这么远,但是,小人所制的弓上,没有机轮借力之物,寻常气力的汉子,**不得三百四十步,两百四十步也能**穿人体。”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你果真不是逛骗老夫?”李光岑鼻息咻咻,脸上生晕,显见已是激动已极。杨浩本来还老神在在地责在那儿,一见李光岑如此模样,这才察觉其中有异,连忙也站起身来,诧然问道:“木大人,此弓……呃……,很走了得么?”
  杨浩这话一问,李光岑和李兴的颊肉不约而同地抽搐了一下,敢情这位压根没听明白?这弓当然了得。
  漫说当时世间从不曾有如此强劲的神弓问世,就是直到五百年之后,在西方名扬一时的长弓,比起李兴所说的弓来也成了垃圾。五百年后,在西方战场上大展神威的长弓是什么**能?拉力大约七十公斤力,零点五八米的做功距离,已经接近长弓的极限了,大仰角**击时,使用六十克重的箭,最大**程也不过二百四十米。
  这李兴所说的弓是什么**能?这弓的尺寸不但非常紧凑,较长弓小巧,而且**能更是超越了长弓一倍,二百四十步合三百七十米,三百四十步合五百二十米。
  这是什么概念?
  若是中原的堡垒攻防战时,守方有城池御护,攻方有大盾保护,双方从容施展,它的作用可能还不是十分明显,可是草原上多是骑兵机动作战,游骑远**,根本不做短兵接触,又无什么凭绮之物遮挡弓箭,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弓**程比对方超出一倍不止,其力可贯重甲,那意味着什么?
  ※※※※※※※※※※※※※※※※※※※※※※※※※※※※※
  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一件**能远超当前武器水平的新式武器,将使拥有它的人掌握多大的战争优势,那是不言而喻的。这时杨浩也认真起来,忙让李兴坐下,细细询问了一番。
  听他说来,他所造的这弓有如此优越的**能,全赖他在精巧制作的基础上,又明了一些机轮、齿轮等机巧之物,从而才将这机械之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弓是他才研制出来不久的,还不曾在世间流传开来,是以连李光岑也不曾耳闻。
  杨浩听他解说清楚,不禁为之大喜。芦岭州若得这般犀利的武器守城,安全上势必更上层楼,大宋若得此武器相助,势必也会如虎添翼,只是现在还是李兴一面之辞,未见实物之前,他造的弓是否真有这般效果尚难预料,还须待他打造出来一什试演之后,才知真假。这时不忙做何安排。
  当下杨浩便给他斟了杯茶,细细问起他的来历。原来,这李兴本是灵州人,亦是拓拔氏一族后人,只走到了他父亲那一辈时,因为触怒了当时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连牛马和族人都被吞并,从贵族沦为了一个平民。
  其父便携族人迁居灵州,在此定居下来,因为其父擅于冶铁锻造,在定难军中时就是一个冶工大匠,所以便开了一家兵器铺子,取了个店名叫,,一品堂”,采买了钢铁自行打制武器**。
  “一品堂”制造的武器中,以弓箭和长剑最为出色,远近驰名,因此当地人提起“一品堂”时都称之李氏一品。意思是李家制造的剑与箭,堪称极品。二十多年的功夫下来,一品堂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大,就连定难军中的将官也常来李家的“一品堂”购买武器。
  杨浩听到这里心中忽地一动,他昨日还为钢铁发愁,据他所知,夏州草原自己是没有钢铁产处的,钢铁皆从他处购来,这也正是契丹与大宋用以钳制夏州之处,如今听他李兴口气,他这铁铺在灵州还非常有冻,生意做的很大,不觉有了疑惑。
  杨浩忙打断他问道:“李兴,你说…………你李家以锻造兵器为生?你们的铜铁需用量必然不小,这铜铁自何处购来?”
  李兴“嘿”地一声,痛声说道:“大人,我李家家破人亡,正因这铜铁而起啊。”说到这儿,偌大的汉子,已是泪水涟涟。
  他擦擦泪水,才道:“大人,说到这铜铁,就涉及到夏州一桩大秘密了。小人既已投到大人门下,便对大人直说了吧。大人,本来我丨草原上的铜铁均购自契丹与中原,夏州每次派遣使节出使契丹与大宋时,常常大量购买铜铁,以使节的车马载回,因为他们是使节,沿途不会受到检查,是以往返甚是安全。此外,重利之下,亦有契丹车中原人私下**铜铁,但是数量终究有限,西北羌人骁勇善战,却一味向中原之主称臣,铜铁之物受人钳制,也是一个主因口而夏州……
  夏州李节度,对此深感不忿,早在十几年前,便遣人在境内开始寻找铁矿,十余年下来,还真被他们给找着了。”
  杨浩听得翟然动容,西夏素有野心,这他是早就知道的,夏州李氏即便没有立国称王的时候,在西夏地界也是无冕之王。而且夏州李氏一直很享受这种名为臣实为王的感觉,直到大宋接连削掉折氏、杨氏两藩,开始对夏州下手的时候,他们才干脆扯旗**。但是在此之前,夏州并非就忠于大宋,他们一直想把西夏地区变成自己的**王国,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摆脱大宋的钳制,钢铁,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战略物资,想不到西夏李氏从现在开始就已着手图谋了。
  杨浩急问道:“定难军已发现了铁矿?在什么地方?”
  李兴答道:“李光睿一共发现了两处铁矿,其中一处在夏州城东外的山岭之中,另外一处在横山东部的茶山地区,因茶山地区距夏州较远,而且他们现在的开采能力有限,所以现在只在夏州东境内秘密开采矿石,冶炼钢铁。”
  杨浩心道:“夏州城东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他们当然会就地取材了。横山东部的茶山有铁矿?这倒是个好主意,比起夏州来,我芦岭距茶山可近得多了,而且那里是党项七氏的地盘,我这里正缺钢铁,怎么想个法儿能去那里开采才好,这可比采买成铁还要省得多。只不过,这样大的举动可瞒不住党项七氏,这消息要不要与他们分享?”
  李兴见他沉思,便住口不言,杨浩醒觉过来,忙道:“你继续讲。
  李兴道:“是,李光睿如今有了大批的钥铁,对外却密而不宣,就连夏州治下的百姓大多也不知道。我家如今虽做了铁匠,但我爹当年可是定难军中的将领,现在尚有一些袍泽在军中为将,是以才会知晓。
  以前夏州自中原或契丹采买一次铁器大为不易,而且数量有限,如今李光睿自己有了铁矿,便想大量铸造兵器,论到打造兵器,我灵州李家最为出色,且不说我家打造的长剑犀利无比,所制到弓箭**程远甚一般的弓箭,便是我家打造的枪、斧、刀等兵器,也比别人家的好的多。我家所造的铠甲也仅次于弓箭与长剑的名气,那铠甲皆冷锻而成,紧滑光莹,非劲弩可入。
  以前,夏州所购钢铁有限,随便分付于几处铁匠铺打造就成,现在他们藏匿了发现铁矿的消息,招募大量的铁匠做了军匠,可这军匠的锻造技艺有长有短,打造的兵器良莠不齐,于是,李光睿便打起了我家的毒意。”
  说到这儿,李兴已觉口渴,端起茶杯来将茶一饮而尽,杨浩忙又为他续上,专注地听他说下去。李兴又道:“当初,我爹本不肯去,是我不甘只做一个铁匠……“
  他**着脸上疤痕,说道:“过……都是锻铁时被火星溅伤的,我也不甘心让自己的儿子以后一辈子都**持此业,所以央求父亲答应了下来。唉!谁曾想,那李光睿心**狭窄的很,昔年,我爹在定难军中为将时,曾触怒了李彝殷,险些被他行军令斩了,亏得军中袍泽苦苦求情,这才录夺了我家的牛羊马匹、族众奴仆,贬为平民。如今他的儿子李光睿要用我家,却又不肯相信我们,他表面上对我爹礼遇有加,但是待我爹教出了大批的徒弟,已经没了用处的时候,便使人来杀害我一家**命。”
  说到这儿,他双手微微颤抖,半晌方道:“幸好,军中将领中有我父昔年好友,得了消息暗暗通报我家,我全家仓惶逃走,可是……可是被他们一路追杀,却只逃出我一家三口……”
  说到这儿他微微冷笑,恨声道:“也幸好,那李光睿下手早了些,我这弓刚刚研制出来,还不曾呈献于他,否则,我真是死不瞑目了。”
  杨浩听了更加相信此人果然是一个制造军械的巧手工匠,心中不觉大喜。这还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有了此人,今后芦岭谷的兵器可就有了着落,从此以后,芦岭州的兵器不但**能优越于诸羌,而且自行打造要节省很多银钱,这李兴应当重用,嗯……待他的强弓造出来,如果果真有他所说的神效,上奏朝廷请封诸羌的官员名单上应该添上他的名字,授他一个官儿,不怕他不为宋人效力……
  杨浩只觉得这人是个打造兵器的大家,却还不知后来名震天下的神臂弓、夏人剑这西夏两大杀器,就出自眼前这人之手。
  其中的神臂弓,就是眼前这人的儿子李宏献与大宋,从此成为北蛮最为头痛的一件大宋利器。如今却因他的意外出现,稍稍改变了历史,提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